微观经济学第一章绪论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绪论
(一)微观经济学的特点
1.微观经济学的研究对象
在市场经济制度下,个体经济单位(生产者、消费者)如何作出决策、以及这些决策会受到哪些因素的影响。
微观经济学对于个体经济单位的研究,分为三个层次逐步深入:第一个层次是分析单个消费者和单个生产者的经济行为。第二个层次是分析单个市场价格的决定。第三个层次是分析所有单个市场价格的同时决定。
通过对单个经济单位的经济行为的研究,说明现代西方经济社会市场机制的运行和作用,以及改善这种运行的途径。
2.微观经济学的两个基本假设条件
(1)合乎理性的人的假设,又称“经济人”假设。假设人总以利己作为其行为的基本动力,具体而言是指人们要么在给定的经济代价下追求自身经济利益的最大化,要么是寻求给定经济利益下所付出的经济代价的最小值。
(2)“完全信息”假设。指经济行为主体对相关经济情况具备完全的信息,在古典价格分析中往往隐含这点假设,但我们可以看到,在后面的相关章节中这一假设条件被极大地放松了。
以上两个假设条件是微观经济学中的基本假设条件。西方经济学者承认,上述两个基本假设条件未必完全合乎事实,他们是为了理论分析的方便而设立的。
(二)需求曲线
1.需求函数
⑴定义:一种商品的需求是指在某一特能的价格下,消费者愿意而且能够购买的的需求有以下几个约束条件:
消费者的需求;有支付能力的需求;愿意发生的需求;一定时间的需求。
这几个约束条件,少了一个条件都不行
⑵影响需求的因素
一是商品本身的价格。一般P↑,Qd↓。
二是消费者的偏好。T↑,Q d ↑。
三是消费者货币收入。一般M↑,Qd ↑(正常品);M↑,Qd ↓(低档品)四是其他商品的价格。P S↑,Qd↑(替代品);P S↑,Qd ↓(互补品)
五是人们对未来的预期。预期价格P E↑,Qd ↑;预期收入M E↑,Qd ↑。
六是如规则制定、气候、消费者人数、时间等因素也会影响商品的需求
⑶需求是一个多元函数
表示一种商品的需求数量和影响该需求数量的各种因素之间的相互关系。
Qd =f(p,w,e,r,t,y……)需求函数是一个多元函数。但为了使问题的研究更简单,我们常常只考虑Q =f(p)这样的函数。这一公式表示一种商品的需求量与价格之间存在着一一对应的关系。
2.需求表和需求曲线
需求函数可以用三种方式来表示:
⑴表格法
⑵公式法
Qd =f(p)=α-β·P
⑶图示法:把需求表中需求量与商品价格之间的关系表示出来,就可以得到一条曲线。这种表示需求量与商品价格的关系的曲线,称为需求曲线。
需求函数的三种表示方式都可以证明:商品的价格与需求量之间成反方向变动关系。
(三)供给曲线
1.供给函数
(1)定义:一种商品的供给是指单个生产者在一定时期内在各种可能的价格下愿意而且能够提供出售的该种商品的数量。
(2)供给量的影响因素
一种商品的供给量受许多因素的影响:
①商品自身的卖价②生产的成本③生产的技术水平④相关商品的价格⑤生产者对未来的预期
由上面的分析也可以看出:一种商品的供给量也是一个多元函数。Qs =f(p,w,e,r,t,y……)。在分析局部均衡问题时,我们先从最简单的问题谈起。我们假定除了厂商所生产商品的价格以外,影响厂商供给的其它因素不变,于是我们得到一元的供给函数。Qs=f(p)
2.供给表和供给曲线
(1) 解析式法: Qs =f(p)
(2) 列表法(略);
(3) 图象法(略)。
供给函数的三种表示方式都可以证明:商品的价格与供给量之间成同方向变动关系。
(四)供求曲线的共同作用
1.均衡的含义
(1)“均衡”这个概念是从物理学引入经济学的,它表示一个系统所承受的各种相反的作用力恰好相互抵消,使其合力等于零,因而使该系统的状况不再发生变动。在经济学中,它一般表示两个相对应的变量之间相等的关系。例如:在供求关系中,均衡是指供给与需求两种相反的力量处于一致或平衡的状态,或者说使供求双方都满意,因而愿意接受并保持下去的状态。
(2)微观经济学分析中,均衡可以分为局部均衡与一般均衡。局部均衡是指单个市场或部分市场的供求与价格之间的关系所处的一种相对静止的状态;一般均衡是指一个社会中所有的市场供求与价格之间的关系所处的一种相对静止的状态;
(3)一般均衡是建立在局部均衡的基础之上的。
2.均衡价格的决定
(1)均衡价格定义:一种商品的均衡价格是指该种商品的市场需求量与市场供给量相等时候的价格。对均衡价格的理解应注意三点:
均衡价格是需求与供给这两种力量相互作用而使价格处于一种相对静止、不再变动的结果;
需求与供给对于均衡价格的形成作用不分主次;
市场上的均衡价格是最后的结果,其形成过程是在市场背后进行的。
(2)均衡价格的决定:在完全竞争的市场环境下,均衡价格是在市场的供求力量的自发调节下形成的。当市场价格高于均衡价格时,需求的力量为主推动均衡价格的变化;当市场价格低于均衡价格时,供给的力量为主推动均衡价格的变化;均衡价格与均衡量的两种求解方式:
一是令供给函数与需求函数相等来求解;
二是在座标图上将市场需求曲线与市场供给曲线合并到一幅图上,找到两条曲线的交点即可得。(3)均衡价格的变动
一种商品的均衡价格是由该商品时常的需求曲线和攻击曲线的交点所决定。因此,需求曲线和供给曲线的位置的移动都使均衡价格水平发生变动。
供求定理:在其他条件不便的情况下,需求变动分别引起均衡价格和均衡数量的同方向的变动;供给变动引起均衡价格的反方向的变动,引起均衡数量的同方向的变动。
(五)经济模型、静态分析、比较静态分析和动态分析
1.经济模型:指用来描述所研究的经济事物的有关经济变量之间相互关系的理论结构。是现代西方经济理论的一种主要分析方法,也称为经济数学模型,指用数学形式所表述的经济过程或经济理论结构。其特点是:以所要研究的问题为中心,从错综复杂的经济现象中概括出一些变量,设立某些假设前提,并根据一定的经济理论把这些变量列成一定的方程式或方程式体系,以表示各经济变量之间的关系,反映经济过程的运行情况,模拟在不同的经济条件下经济主体的行为;同时据以分析过去和现在,并预测未来。现实世界的情况是由各种主要变量和次要变量构成的,因而非常复杂,只有把次要因素排除在外,才能对经济运行进行严格的分析。运用经济模型,事先做出某些假设,可以排除掉许多次要因素,从而建立起一定的模型,然后通过运用这一模型,可以对错综复杂的现实世界做出极其简单的描述。
2.动态态分析、静态分析和比较静态分析
(1)动态分析是指考虑时间因素对所有均衡状态向新的均衡状态变动过程的分析。动态分析又被称为过程分析,其中包括分析有关经济变量在一定时间内的变化、经济变量在变动过程中的相互关系和相互制约的关系以及它们在每一时点上变动的速率等等。蛛网模型是一个典型的动态分析方法应用的例子。按照英国经济学家希克斯的观点,动态分析方法又可以分成稳态分析和非稳态分析两种。稳态分析承认经济变量随着时间的推移而变化,但同时假设变动的比率或幅度为不随时间的推移而变动的常数。稳态分析与静态分析之间只存在量的差异。非稳态分析则强调动态分析与静态分析之间的质的差异,这种分析方法认为,由于时间的不可逆性,过去和未来是不相同的。过去的事情是确定的,而未来则具有不确定性。过去做的事情现在无法更改,要改也只能通过今后的步骤加以改变;而现在做的事情,对将来的影响无法确知。依靠过去的经验推断未来,结果常常是靠不住的。所以,为了对不确定的未来进行研究,就需要在动态分析中采用一批专门用来分析不确定性的概念。例如,企业之所以保持一定数量的存货,就是为了预防市场上可能出现的无法预料的变化对企业造成不利的影响。
(2)静态分析就是分析经济现象的均衡状态以及有关经济变量处于均衡状态所必须具备的条件,但并不论及达到均衡状态的过程,即完全不考虑时间因素。它是一种状态分析。以均衡价格决定模型为例。该模型包括需求函数和供给函数的方程,以及均衡的条件:供给量与需求量相等。当需求函数和供给函数中的外生变量即参数被赋予确定的数值以后,便可通过求解方程组求出相应的均衡价格和均衡产量的数值。这相当于由既定的需求曲线和供给曲线的交点所表示的数值。这种根据既定的外生变量值来求得内生变量值的分析方法,就是静态分析。
(3)比较静态分析就是分析已知条件变化后经济现象均衡状态的相应变化,以及有关经济变量达到新的均衡状态时的相应变化。显然,比较静态分析只是对个别经济现象一次变动的前后以及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均衡位置进行比较分析,而舍弃掉对变动过程本身的分析。简言之,“比较”静态分析,就是对经济现象一次变动后,均衡位置及经济变量变动的前后状态进行比较。
(六)需求弹性
1.需求的价格弹性
(1)需求的价格弹性指某种商品需求量变化的百分率与价格变化的百分率之比,它用来测度商品需求量变动对于商品自身价格变动反应的敏感性程度。
(2)需求弹性系数的计算公式
①需求弧弹性表示需求曲线上两点之间的弹性,其计算公式为:
E d=∆Q d
Q d
∆P
P
=−
∆P d
∆P
P
Q 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