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龙江省高校大学生体育运动损伤与治疗经费的调查与研究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黑龙江省高校大学生体育运动损伤与治疗经费的调查与研

摘要:运用文献资料法、问卷调查法、专家访谈法等研究方法,在黑龙江普通高校随机抽取了调查样本进行运动损伤和治疗经费
的调查研究,结果显示:损伤主要以关节韧带拉伤和肌肉拉伤为主,分布在四肢部,下肢为主;治疗经费每年以从几十元到八九千不等。

损伤常发生在课外体育锻炼和体育课中;导致损伤发生的主要原因是准备活动不充分、技术差等。

关键词:运动损伤体育教学经费调查
中图分类号:g64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4914(2012)06—125—02
高校大学生在运动时经常发生运动损伤,损伤治疗和恢复都给学习和生活带来影响。

重视运动损伤的预防,掌握预防损伤的方法,加强自我保护意识,将损伤的发生率控制在最低限度,从而保证学生的身心健康。

为此,针对黑龙江省高校的学生运动损伤和治疗经费的开销情况作了系统的调查与研究,总结出损伤的特点及治疗经费情况。

为教学和训练提供基础依据。

为今后开展运动安全常识的普及教育提供科学依据。

一、研究对象与方法
1.研究对象。

黑龙江省高校部分大学生,共265名,其中男子153名,女子112名,平均年龄20.6岁。

2.研究方法。

(1)文献资料法。

根据研究需要,查阅了历年来
全国体育期刊中有关运动损伤方面的论文i00余篇,力求从中得到启发和借鉴。

(2)问卷调查法。

组织各校大学生(有过运动损伤史的)在调查人员和老师的指导下,依据有关单位对其运动损伤的诊断,认真填写表格。

(3)访谈法。

访谈了省体育中心运动医学专家、体育特招院校的教练员等,有关运动损伤及预防方面听取了他们的宝贵意见和建议。

与调查对象进行座谈,就其发生运动损伤的一些细节进行了解。

二、结果与分析
1.运动损伤性质。

从表1可见,在被调查的265名学生中,出现关节韧带扭伤的有117人,占44.1%;肌肉拉伤的有86人,占3
2.4%;挫伤的有31人,占11.7%;擦伤的有11人,占4.1%;撕裂的有9人,占
3.3%;刺伤的有3人,占1.1%;骨折的有1人,占0.3%;关节脱位的有1人,占0.3%。

结果可见,损伤主要集中关节韧带扭伤和肌肉拉伤,这主要是与运动的特点及踝、膝、肘、腕关节的结构有关(表1)。

八种不同运动损伤性质统计表明,学生中发生损伤最多的是闭合性软组织损伤,肌肉拉伤的主要原因是准备活动不充分,肌肉的生理机能尚未达到适应活动所需状态,身体训练水平不够,疲劳、负荷过度、技术上有缺点等,当肌肉突然受到猛烈冲撞打击时,可反射性的引起受刺激的肌肉保护性收缩而造成主动拉伤。

由于肌肉受力牵伸时超过肌肉本身特有的伸展程度而引起被动拉伤。

2.运动损伤部位。

运动项目不同,容易发生损伤的部位不同。

通过调查,运动损伤的部位中,首先踝关节损伤最多,有103人占38.8%。

踝关节损伤皆因进行身体冲撞和激烈对抗而造成。

运动中踝关节损伤是球类、田径、体操等运动项目最常见的运动损伤之一。

其次膝关节损伤,有56人占21.1%。

膝关节是人体中关节面最大、负重较多、保护结构相对较少、结构最复杂、不甚稳定的一个滑车椭圆形关节,在体育运动中,很多动作都需要膝关节参加活动,由于这些特点,膝关节损伤较为常见。

足部损伤,有45人占16.9%;大腿损伤,有31人占11.6%;小腿损伤,有27人占10.1%;腕关节损伤,有20人占7.5%;腰背损伤,有8人占3.0%:掌指损伤,有5人占1.8%;肩损伤,有2人占0.7%;前臂损伤,有1人占0.3%;(表2)。

从这些数据来看,我省高校大学生运动损伤的部位集中在各关节,并且80%集中在下肢。

因此,要重视运动损伤的预防,掌握预防损伤的方法,加强自我保护意识。

3.运动损伤的原因。

从表3可见,在被调查的265名学生中,运动损伤的原因是准备活动不充分的有86人,占32.4%;技术问题的有63人,占23.7%;身体状况不良的有52人,占19.6%:身体局部负担过大的有32人,占12.0%;场地的有12人占
4.5%;其他的有10人,占3.7%。

调查结果表明,准备活动不足和技术问题是引起运动损伤的最主要原因。

学生在从事体育运动前往往忽略做准备活动,或者做得不充分或者准备活动内容与专项运动练习结合不好等,从而导致损
伤的发生。

准备活动是各项运动开始前必须进行的肌肉运动,可以提高人体中枢神经系统的兴奋性,加强人体内物质,能量代谢活动,有利于克服人体自身的物理与生理惰性,明显提高肌肉、肌腆、韧带和关节囊的弹性、坚韧性,可有效预防运动损伤的发生。

4.运动损伤的场合。

学校体育包括体育课、课外体育锻炼、课余体育训练和运动竞赛。

调查表明,在课外体育锻炼中引发运动损伤者为数最多,有109人,占41.1%;各种比赛中运动损伤的发生最少,有34人,仅占12.8%;体育课中发生的运动损伤,有49人,占18.4%;训练课中发生运动损伤的有35人,占13.2%(表4)。

学生进行课外锻炼一般是自发的,缺少具体的组织,无计划安排,很少循序渐进地进行,缺乏合理安排活动和科学的运动量,往往是一哄而起。

运动前不做准备活动,运动中不考虑运动量和技术动作,有时相互逗闹,不守规则,特别是男生,因此课外锻炼中极易发生运动损伤。

体育课上发生较少,因为有老师根据课的内容、任务预先带领学生有序的做好准备活动,在基本部分的组织教法上合理安排,运动强度控制得当,并注意保护帮助,因此发生损伤比较少见。

三、结论与建议
1.不同的运动项目对各部位的负担及技术动作要求不同,造成的损伤也各不相同。

因此预防损伤应采取综合措施与项目措施相结合的办法。

2.提高对预防运动损伤重要性的认识。

在体育教学中应结合各项运动技能的特点传授有关运动生理、运动解剖和运动医学方面的
知识及锻炼身体的科学方法,重视运动损伤的预防,掌握预防损伤的方法,加强自我保护意识。

只有认识提高了、思想上重视了,才能最大程度地减少运动损伤。

3.做好准备活动。

准备活动的内容与量,应根据练习内容、身体状况、气候条件等因素来定。

准备活动应充分且有针对性。

对易伤部位和局部负担量较大的部位,应多做准备活动。

4.合理安排运动锻炼。

练习过程必须遵循循序渐进的原则,运动量宜小不宜大,并正确掌握运动方法与技巧。

对于那些难度大,对抗性强的运动项目,要加强指导,可采用专门性或诱导性的练习,帮助学生掌握自我保护的技术要领。

5.加强场地、器材的维护。

要认真对运动场地、器械设备及个人防护用具(如护腕、护膝等)进行安全检查,不要在不符合体育卫生要求的场地上,或穿着不符合体育卫生要求的服装、鞋子进行运动锻炼。

6.加强医务监督。

加强对大学生进行定期的体格检查。

对身体不适或患有疾病,应减小运动量或暂时停止练习,更不要让其参加比赛等剧烈运动。

(作者单位:黑龙江高校体育部黑龙江哈尔滨150027)
(责编:贾伟)。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