摩尔根果蝇杂交实验
合集下载
相关主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摩尔根果蝇杂交实验
15级学科教学
潘文娟 李佳倩
实验背景
20 世纪初,孟德尔遗传定律被重新发现并得到重视。 接下来,美国生物学家摩尔根用果蝇杂交实验为基因位于染色体上提
供了证据。 1909年,摩尔根从野生型的红眼果蝇培养瓶发现了一只白 1903 年,美国遗传学家萨顿用蝗虫细胞作为实验材料,研究精子和卵
3、利用果蝇做了一系列实验,发现了连锁定律,发明了测定基因在 染色体上的相对位置的方法,并绘出了第一个基因在染色体上相对位 置的图,说明了基因在染色体上呈线性排列。
饲料易得。
生活周期短,在25℃下,10-12天就可繁殖一代,一只雌蝇每次可产 生数百甚至上千只后代,为遗传统计提供足够的数量。 果蝇的染色体只有四对,而且幼虫唾液腺细胞中染色体特别大,其结 构容易观察。
动物学家伍德沃茨
遗传学家卡斯特尔
摩尔根
卢茨
实验过程
实验一: P F1
F2
红眼(雌) ×
↓
P F1
红眼(雌) × ↓
白眼(雄) 共129只
红眼(雌、雄) 白眼(雌、雄)
129
132
88
86
实验三:摩尔根将实验二所得白眼雌蝇和红眼雄蝇进行杂交。
P F1
wk.baidu.com
白眼(雌) × ↓
红眼(雄)
红眼(雌) 白眼(雄)
简单推理就容易得到,控制眼色的基因不可能在Ⅲ上,那么在Ⅱ区段上呢?
假设控制眼色的基因在Ⅱ区段上,果蝇眼色基因用B、b来表示,则实验一、 二、三的遗传分析图解如下:
白眼(雄) 共有1237只
共有4252只
红眼(雌、雄)
↓F1雌雄交配 红眼(雌、雄) 3/4 3470 白眼(雄) 1/4 782
X染色体和Y染色体上的片段可以分为三个区段:X染色体上的非同源区 段、Y染色体上的非同源区段和同源区段。(如下图)。在雌果蝇中,
有一对同型的性染色体XX,在雄果蝇中,有一对异型的性染色体XY。
红眼(雌、雄)
白眼(雄)
实验二:将实验一中所得的F1中的红眼雌蝇和白眼雄蝇进行杂交。
P F1
XB Xb 红眼(雌) (红、雌) × × Xb Yb ( 白、雄) P 白眼(雄) XB Xb (红、雌)
F1
红眼(雌、雄) 白眼(雌、雄)
Xb Xb(白、雌)
↓
↓ XB Yb(红、雄)Xb Yb ( 白、雄)
眼的雄果蝇,这只例外的白眼雄果蝇特别引起了他的重视,他抓住这 细胞的形成过程。他发现了减数分裂过程中,基因和染色体的行为的
个例外不放,用它作了一系列设计精巧的实验。 一致性,所以萨顿用类比推理的方法提出假说:基因在染色体上。
使用果蝇作为实验材料的原因
果蝇身体小,在牛奶瓶中就可大量饲养。但又不太小,在放大镜或低 倍显微镜下就可以观察它的各种形状。
实验三:将实验二所得白眼雌蝇和红眼雄蝇进行杂交。
P
P
白眼(雌) ×
↓
红眼(雄)
Xb Xb(白、雌) ×↓ XB YB(红、雄) XB Xb (红、雌)
F1
F1
红眼(雌) 白眼(雄)
Xb YB
( 红、雄)
实验意义
1、摩尔根用白眼果蝇做的一系列实验,不但证实了孟德尔学说,而 且发展了它,还第一次把一个形状的基因明确定位到一条具体的染色 体上,在遗传学上有重要的意义。 2、达尔文曾发明“限性遗传"这个术语,摩尔根最初把果蝇白眼性状 遗传也成为限性遗传,后来觉得它不符合这个术语的本意,于是又给 这种遗传方式专门起了个名字——伴性遗传(特指基因存在于X染色 体上的性状的遗传方式)。
教材出示了摩尔根的假设,他认为:控制白眼性状的隐性基因由X染 色体所携带,Y染色体上不带有白眼基因的等位基因,即控制果蝇眼 色的基因在Ⅰ区段上。之后摩尔根用这个假设合理的解释了他所得到 的实验现象即实验一。后来通过测交实验进行了验证。
实验二:将实验一中所得的F1中的红眼雌蝇和白眼雄蝇进行杂交。
P
实验一: P
红眼(雌) ×
XB XB F1 F2 (红、雌)↓× ↓
白眼(雄)
Xb Yb ( 白、雄)
F1
共有1237只
XB XB
XB Xb (红、雌)
红眼(雌、雄)
XB Yb(红、雄) XB Yb(红、雄)Xb Yb ( 白、雄)
↓F1雌雄交配
(红、雌)↓F1雌雄交配 XB Xb (红、雌)
F2
15级学科教学
潘文娟 李佳倩
实验背景
20 世纪初,孟德尔遗传定律被重新发现并得到重视。 接下来,美国生物学家摩尔根用果蝇杂交实验为基因位于染色体上提
供了证据。 1909年,摩尔根从野生型的红眼果蝇培养瓶发现了一只白 1903 年,美国遗传学家萨顿用蝗虫细胞作为实验材料,研究精子和卵
3、利用果蝇做了一系列实验,发现了连锁定律,发明了测定基因在 染色体上的相对位置的方法,并绘出了第一个基因在染色体上相对位 置的图,说明了基因在染色体上呈线性排列。
饲料易得。
生活周期短,在25℃下,10-12天就可繁殖一代,一只雌蝇每次可产 生数百甚至上千只后代,为遗传统计提供足够的数量。 果蝇的染色体只有四对,而且幼虫唾液腺细胞中染色体特别大,其结 构容易观察。
动物学家伍德沃茨
遗传学家卡斯特尔
摩尔根
卢茨
实验过程
实验一: P F1
F2
红眼(雌) ×
↓
P F1
红眼(雌) × ↓
白眼(雄) 共129只
红眼(雌、雄) 白眼(雌、雄)
129
132
88
86
实验三:摩尔根将实验二所得白眼雌蝇和红眼雄蝇进行杂交。
P F1
wk.baidu.com
白眼(雌) × ↓
红眼(雄)
红眼(雌) 白眼(雄)
简单推理就容易得到,控制眼色的基因不可能在Ⅲ上,那么在Ⅱ区段上呢?
假设控制眼色的基因在Ⅱ区段上,果蝇眼色基因用B、b来表示,则实验一、 二、三的遗传分析图解如下:
白眼(雄) 共有1237只
共有4252只
红眼(雌、雄)
↓F1雌雄交配 红眼(雌、雄) 3/4 3470 白眼(雄) 1/4 782
X染色体和Y染色体上的片段可以分为三个区段:X染色体上的非同源区 段、Y染色体上的非同源区段和同源区段。(如下图)。在雌果蝇中,
有一对同型的性染色体XX,在雄果蝇中,有一对异型的性染色体XY。
红眼(雌、雄)
白眼(雄)
实验二:将实验一中所得的F1中的红眼雌蝇和白眼雄蝇进行杂交。
P F1
XB Xb 红眼(雌) (红、雌) × × Xb Yb ( 白、雄) P 白眼(雄) XB Xb (红、雌)
F1
红眼(雌、雄) 白眼(雌、雄)
Xb Xb(白、雌)
↓
↓ XB Yb(红、雄)Xb Yb ( 白、雄)
眼的雄果蝇,这只例外的白眼雄果蝇特别引起了他的重视,他抓住这 细胞的形成过程。他发现了减数分裂过程中,基因和染色体的行为的
个例外不放,用它作了一系列设计精巧的实验。 一致性,所以萨顿用类比推理的方法提出假说:基因在染色体上。
使用果蝇作为实验材料的原因
果蝇身体小,在牛奶瓶中就可大量饲养。但又不太小,在放大镜或低 倍显微镜下就可以观察它的各种形状。
实验三:将实验二所得白眼雌蝇和红眼雄蝇进行杂交。
P
P
白眼(雌) ×
↓
红眼(雄)
Xb Xb(白、雌) ×↓ XB YB(红、雄) XB Xb (红、雌)
F1
F1
红眼(雌) 白眼(雄)
Xb YB
( 红、雄)
实验意义
1、摩尔根用白眼果蝇做的一系列实验,不但证实了孟德尔学说,而 且发展了它,还第一次把一个形状的基因明确定位到一条具体的染色 体上,在遗传学上有重要的意义。 2、达尔文曾发明“限性遗传"这个术语,摩尔根最初把果蝇白眼性状 遗传也成为限性遗传,后来觉得它不符合这个术语的本意,于是又给 这种遗传方式专门起了个名字——伴性遗传(特指基因存在于X染色 体上的性状的遗传方式)。
教材出示了摩尔根的假设,他认为:控制白眼性状的隐性基因由X染 色体所携带,Y染色体上不带有白眼基因的等位基因,即控制果蝇眼 色的基因在Ⅰ区段上。之后摩尔根用这个假设合理的解释了他所得到 的实验现象即实验一。后来通过测交实验进行了验证。
实验二:将实验一中所得的F1中的红眼雌蝇和白眼雄蝇进行杂交。
P
实验一: P
红眼(雌) ×
XB XB F1 F2 (红、雌)↓× ↓
白眼(雄)
Xb Yb ( 白、雄)
F1
共有1237只
XB XB
XB Xb (红、雌)
红眼(雌、雄)
XB Yb(红、雄) XB Yb(红、雄)Xb Yb ( 白、雄)
↓F1雌雄交配
(红、雌)↓F1雌雄交配 XB Xb (红、雌)
F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