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30聚丙烯纤维混凝土配合比

合集下载

聚丙烯纤维掺量 标准

聚丙烯纤维掺量 标准

聚丙烯纤维在砂浆中的掺量标准,通常情况下为水泥砂浆总重量的%\~%。


需提高水泥砂浆的耐久性、耐冲击性等性能,可以适当增加掺量,但掺量不宜超过总重量的1%。

此外,聚丙烯纤维的规格也有所不同,例如砂浆用3/4”(19mm)或12mm或
3/8”(),建议掺量为公斤/立方。

对于特细砂水泥砂浆,应适当增加掺量。

聚丙烯纤维在混凝土中的掺量也有相应的标准。

根据测试资料,掺入聚丙烯
纤维后,混凝土的抗裂性能、抗冲击性能、抗渗性能和抗冻性能均有所提高。

以上信息仅供参考,如需了解更多信息,建议查阅相关书籍或咨询专业人士。

C30配合比计算案例(C30混凝土配合比设计计算书)

C30配合比计算案例(C30混凝土配合比设计计算书)

一、设计依据普通混凝土配合比设计规程《JGJ55-2011》二、设计目的和要求(1)设计坍落度180±20mm;(2)混凝土设计强度为30MPa°三、材料(1)水泥:P.042.5,28d胶砂抗压强度48.6MPa,安定性合格;(2)砂:II区中砂,细度模数2.6;(3)碎石:最大粒径25mm,连续级配;(4)外加剂:聚竣酸高性能减水剂,固含量12%,掺量1.8%,减水率25%;(5)粉煤灰:F-H级粉煤灰,细度18.3%,需水量比99%;(6)粒化高炉矿渣粉:S95级,流动度比98%,28d活性指数101%;(7)拌和水:饮用水。

四、配合比设计计算(一)计算配制强度(fbu,O)由于缺乏强度标准差统计资料,因此根据《规程》表4.0.2选择强度标准差O为5.0MPa o表4.0.2C25-C45C5O-C55Σ 4.0 5.0 6.0根据公式fcu,02fcu,k+1.645B式中:fcu,0——混凝土试配强度(MPa)fcu,k ----- 设计强度(MPa)6 ----- 标准差,取5试配强度:fcu,0=fcu,k+l∙645σ230+1.645X5238.2(MPa)(二)混凝土水胶比(W/B)(1)确定矿物掺合料掺量应根据《规程》中表3.0.5-1的规定,并考虑混凝土原材料、应用部位和施工工艺等因素来确定矿物掺合料掺量。

表最大掺量(%)采用硅酸盐水泥采用普通硅酸盐水泥≤0.404535粉煤灰>0.404030粒化高炉矿渣≤0.406555粉>0.405545钢渣粉—3020磷渣粉—3020硅灰—1010≤0.406555复合掺合料>0.405545注:1采用其它通用硅酸盐水泥时,宜将水泥混合材掺量20%以上的混合材量计入矿物掺合料;2复合掺合料各组分的掺量不宜超过单掺时的最大掺量;3在混合使用两种或两种以上矿物掺合料时,矿物掺合料总掺量应符合表中复合掺合料的规定。

浅谈聚丙烯纤维混凝土配合比设计及抗裂性能研究

浅谈聚丙烯纤维混凝土配合比设计及抗裂性能研究

4
0. 32
5
0. 32
6
0. 32
7
0. 32
砂率 /%
34 37 39 41
水泥 485 485 485 485
混凝土材料用量 / kg·m - 3


石 外加剂
155
615 1195 6. 305
155
670 1140 6. 305
155
706 1104 6. 305
155
742 1068 6. 305
为了考察外加剂不同掺量对聚丙烯混凝土性能的 影响,本试验以本工程普通 C50 混凝土的配合比做为 基准配 合 比,纤 维 采 用 固 定 掺 量 0. 9 kg / m3 ; 采 用 1. 1% 、1. 2% 、1. 3% 外加剂掺量分别进行试验,试 验结果见表 1。
作者简介: 李国玉 ( 1979 - ) ,男,工程师,从事公路工程研究。
0. 22
124
4
配合比砂率来改善混凝土和易性。 ( 2) 聚丙烯纤维混凝土配合比设计中砂率要比
普通混凝土配合比设计中砂率的选取要高,要通过试 验室试配比较,选择最优的砂率。同时通过混凝土试 生产验证配合比的合理性。
( 3) 聚丙烯纤维的掺入延缓了裂缝的产生和发 展,且随着 掺 量 的 增 加 延 缓 混 凝 土 开 裂 的 效 果 愈 显著。
3 聚丙烯纤维混凝土抗裂性能的试验研究
3. 1 试验方法 平板约束法试验模拟混凝土在四边全约束状态下
的早期裂情况,采用内边尺寸为 600mm × 600mm × 63mm 的钢制方形模具 . 模具四边上同时用双螺帽固 定排共 14 个 Φ10 × 100mm 螺栓伸向模具内侧起约作 用 . 两排螺栓相互交错,便于浇注的混凝土能填密 实,具体如图 1 所示 . 成型后,采用电风扇吹风、加 热来加速开裂试验,用 40 倍读数显微镜对混凝土板 的开裂 情 况 进 行 跟 踪 观 测 缝 开 裂 情 况,进 行 分 形 评价。 3. 2 试验方案

聚丙烯纤维增强混凝土的混凝土配合比及施工工艺

聚丙烯纤维增强混凝土的混凝土配合比及施工工艺

聚丙烯纤维增强混凝土的混凝土配合比及施工工艺聚丙烯纤维增强混凝土是一种通过添加聚丙烯纤维来增强混凝土性能的新型建筑材料。

在混凝土配合比及施工工艺方面,需要考虑多个因素以确保聚丙烯纤维增强混凝土的质量和性能。

本文将从配合比设计和施工工艺两个方面探讨聚丙烯纤维增强混凝土的重要性及相关要点。

一、配合比设计1. 混凝土强度要求:根据工程的具体要求,确定混凝土的强度等级,以确定配合比的水灰比。

聚丙烯纤维增强混凝土的抗拉性能较强,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提高混凝土的抗裂性能。

2. 水灰比控制:合理控制水灰比可以保证混凝土的强度和耐久性。

聚丙烯纤维的添加会吸水,因此需要适当增加混凝土配合比中的水含量。

3. 纤维掺量:聚丙烯纤维的掺量会直接影响混凝土的抗裂性能和抗冲击性能。

适当的纤维掺量可以提高混凝土的延性和韧性,减少裂缝的扩展,增加混凝土的耐久性。

二、施工工艺1. 混凝土搅拌:在搅拌混凝土时,需要控制好搅拌时间和搅拌速度,确保混凝土和聚丙烯纤维均匀混合。

搅拌时间过短或搅拌速度过快可能导致纤维分散不均匀,影响混凝土的性能。

2. 浇筑和振捣:聚丙烯纤维增强混凝土的浇筑和振捣过程与普通混凝土相似,但需要注意振捣时间和振捣强度的控制,以确保纤维能够均匀分布在混凝土中,并与混凝土牢固结合。

3. 养护:适当的养护是保证聚丙烯纤维增强混凝土性能的关键。

在浇筑后,需要做好充分的养护工作,包括保持适宜湿度和温度,防止混凝土表面干裂,确保其正常硬化和强化。

根据以上的配合比设计和施工工艺要点,聚丙烯纤维增强混凝土可以具有更好的抗裂性能和抗冲击性能,并且能够延缓裂缝的扩展,提高混凝土的耐久性。

在实际工程中,根据具体要求和使用环境,可以进一步调整配合比和纤维掺量,以满足工程的需要。

总结回顾:聚丙烯纤维增强混凝土的配合比设计和施工工艺对混凝土的性能和质量有着重要影响。

在配合比设计中,要根据工程要求确定混凝土强度等级和水灰比,并适当增加水含量和纤维掺量。

C30混凝土配合比手册

C30混凝土配合比手册

C30混凝土配合比手册普通混凝土配合比NO:001技术要求强度等级:C30抗渗等级:塌落度/mm:10~30原材料水泥:P.O32.5河砂:中砂碎石/mm:16~31.5粉煤灰:外加剂:配合比每1㎡材料用量/kg水泥河砂碎石水外加剂砂率375 621255175 33%配合比例1 1.653.350.47普通混凝土配合比NO:002技术要求强度等级:C30抗渗等级:塌落度/mm:120~140原材料水泥:P.O32.5河砂:中砂碎石/mm:16~31.5粉煤灰:外加剂:JM-Ⅱ或 JY-2配合比每1㎡材料用水泥河砂碎石水外加剂砂率量/kg 385 760 1135173.850 40%配合比例1 1.972.950.440.010普通混凝土配合比NO:003技术要求强度等级:C30抗渗等级:塌落度/mm:160~180原材料水泥:P.O32.5河砂:中砂碎石/mm:16~31.5粉煤灰:外加剂:JM-VI配合比每1㎡材料用量/kg水泥河砂碎石水外加剂砂率430 721085194.300 40%配合比例1 1.672.520.440.010普通混凝土配合比NO:004技术要求强度等级:C30抗渗等级:塌落度/mm:160~180原材料水泥:P.O32.5河砂:中砂碎石/mm:16~31.5粉煤灰:外加剂:JM-Ⅱ或 JY-2配合比每1㎡材料用量/kg水泥河砂碎石水外加剂砂率335 761150183.350 40%配合比例1 2.273.430.540.010普通混凝土配合比NO:005技术要求强度等级:C30抗渗等级:塌落度/mm:180~200原材料水泥:P.O32.5河砂:中砂碎石/mm:16~31.5粉煤灰:外加剂:JM-Ⅱ或 JY-2配合比每1㎡材料用量/kg水泥河砂碎石水外加剂砂率400 721130184.00039%配合比例1 1.82.830.450.010普通混凝土配合比NO:006技术要求强度等级:C30抗渗等级:塌落度/mm:35~50原材料水泥:P.O32.5河砂:中砂碎石/mm:16~31.5粉煤灰:外加剂:配合比每1㎡材料用量/kg水泥河砂碎石水外加剂砂率400 611235190 33%配合比例1 1.533.090.48普通混凝土配合比NO:007技术要求强度等级:C30抗渗等级:塌落度/mm:35~50原材料水泥:P.O32.5河砂:中砂碎石/mm:16~31.5粉煤灰:外加剂:配合比每1㎡材料用量/kg水泥河砂碎石水外加剂砂率355 641235185 34%配合比例1 1.83.480.52普通混凝土配合比NO:008技术要求强度等级:C30抗渗等级:塌落度/mm:35~50原材料水泥:P.O32.5河砂:中砂碎石/mm:16~31.5粉煤灰:外加剂:JM-Ⅱ或 JY-2配合比每1㎡材料用量/kg水泥河砂碎石水外加剂砂率290 5961285152.900 35% 配合比例1 2.44.430.520.010普通混凝土配合比NO:009技术要求强度等级:C30抗渗等级:塌落度/mm:55~70原材料水泥:P.O32.5河砂:中砂碎石/mm:16~31.5粉煤灰:外加剂:JM-VI配合比每1㎡材料用量/kg水泥河砂碎石水外加剂砂率340 671250173.060 35%配合比例1 1.793.680.50.009普通混凝土配合比NO:010技术要求强度等级:C30抗渗等级:塌落度/mm:55~70原材料水泥:P.O32.5河砂:中砂碎石/mm:16~31.5粉煤灰:外加剂:配合比每1㎡材料用水泥河砂碎石水外加剂砂率量/kg 370 660 1185195 36%配合比例1 1.783.20.53普通混凝土配合比NO:011技术要求强度等级:C30抗渗等级:塌落度/mm:55~70原材料水泥:P.O32.5河砂:中砂碎石/mm:16~31.5粉煤灰:外加剂:JM-Ⅱ或 JY-2配合比每1㎡材料用量/kg水泥河砂碎石水外加剂砂率295 7051260152.950 36%配合比例1 2.394.270.510.010普通混凝土配合比NO:012技术要求强度等级:C 30抗渗等级:塌落度/mm:75~90原材料水泥:P.O32.5河砂:中砂碎石/mm:16~31.5粉煤灰:外加剂:配合比每1㎡材料用量/kg水泥河砂碎石水外加剂砂率430 5951195210 33%配合比例1 1.382.780.49普通混凝土配合比NO:013技术要求强度等级:C30抗渗等级:塌落度/mm:120~140原材料水泥:P.O32.5河砂:中砂碎石/mm:20~40粉煤灰:外加剂:JM-VI配合比每1㎡材料用量/kg水泥河砂碎石水外加剂砂率385 7511151853.85040%配合比例1 1.952.90.480.010普通混凝土配合比NO:014技术要求强度等级:C30抗渗等级:塌落度/mm:120~140原材料水泥:P.O32.5河砂:中砂碎石/mm:20~40粉煤灰:外加剂:JM-Ⅱ或 JY-2配合比每1㎡材料用量/kg水泥河砂碎石水外加剂砂率330 7811751653.300 40% 配合比例1 2.363.560.50.010普通混凝土配合比NO:015技术要求强度等级:C 30抗渗等级:塌落度/mm:160~180原材料水泥:P.O32.5河砂:中砂碎石/mm:20~40粉煤灰:外加剂:JM-VI配合比每1㎡材料用量/kg水泥河砂碎石水外加剂砂率430 71510801954.300 40%配合比例1 1.662.510.450.010普通混凝土配合比NO:016技术要求强度等级:C30抗渗等级:塌落度/mm:160~180原材料水泥:P.O32.5河砂:中砂碎石/mm:20~40粉煤灰:外加剂:JM-Ⅱ或 JY-2配合比每1㎡材料用量/kg水泥河砂碎石水外加剂砂率400 731140184.000 39% 配合比例1 1.832.850.450.010普通混凝土配合比NO:017技术要求强度等级:C30抗渗等级:塌落度/mm:35~50原材料水泥:P.O32.5河砂:中砂碎石/mm:20~40粉煤灰:外加剂:配合比每1㎡材料用量/kg水泥河砂碎石水外加剂砂率390 6151245180 33%配合比例1 1.583.190.46普通混凝土配合比NO:018技术要求强度等级:C30抗渗等级:塌落度/mm:35~50原材料水泥:P.O32.5河砂:中砂碎石/mm:20~40粉煤灰:外加剂:配合比每1㎡材料用量/kg水泥河砂碎石水外加剂砂率350 671240180 35%配合比例1 1.913.540.51普通混凝土配合比NO:019技术要求强度等级:C30抗渗等级:塌落度/mm:35~50原材料水泥:P.O32.5河砂:中砂碎石/mm:20~40粉煤灰:外加剂:JM-Ⅱ或 JY-2配合比每1㎡材料用量/kg水泥河砂碎石水外加剂砂率290 721280152.900 36%配合比例1 2.484.410.520.010普通混凝土配合比NO:020技术要求强度等级:C30抗渗等级:塌落度/mm:55~70原材料水泥:P.O32.5河砂:中砂碎石/mm:20~40粉煤灰:外加剂:配合比每1㎡材料用量/kg水泥河砂碎石水外加剂砂率425 6051215195 33% 配合比例1 1.422.860.46普通混凝土配合比NO:021技术要求强度等级:C30抗渗等级:塌落度/mm:55~70原材料水泥:P.O32.5河砂:中砂碎石/mm:20~40粉煤灰:外加剂:JM-VI配合比每1㎡材料用量/kg水泥河砂碎石水外加剂砂率340 6612651653.40034%配合比例1 1.943.720.490.010普通混凝土配合比NO:022技术要求强度等级:C30抗渗等级:塌落度/mm:55~70原材料水泥:P.O32.5河砂:中砂碎石/mm:20~40粉煤灰:外加剂:配合比每1㎡材料用量/kg水泥河砂碎石水外加剂砂率370 661220190 35%配合比例1 1.783.30.51普通混凝土配合比NO:023技术要求强度等级:C30抗渗等级:塌落度/mm:55~70原材料水泥:P.O32.5河砂:中砂碎石/mm:20~40粉煤灰:外加剂:配合比每1㎡材料用量/kg水泥河砂碎石水外加剂砂率295 71512701522.950 36%配合比例1 2.424.310.520.010普通混凝土配合比NO:024技术要求强度等级:C30抗渗等级:塌落度/mm:75~90原材料水泥:P.O32.5河砂:中砂碎石/mm:20~40粉煤灰:外加剂:配合比每1㎡材料用量/kg水泥河砂碎石水外加剂砂率445 591210205 33%配合比例1 1.332.720.460.010普通混凝土配合比NO:025技术要求强度等级:C30抗渗等级:塌落度/mm:10~30原材料水泥:P.O32.5河砂:中砂碎石/mm:5~16粉煤灰:外加剂:配合比每1㎡材料用量/kg水泥河砂碎石水外加剂砂率415 631180200 35%配合比例1 1.522.840.48普通混凝土配合比NO:026技术要求强度等级:C30抗渗等级:塌落度/mm:35~50原材料水泥:P.O32.5河砂:中砂碎石/mm:5~16粉煤灰:外加剂:配合比每1㎡材料用量/kg水泥河砂碎石水外加剂砂率425 625116520535%配合比例1 1.472.740.48普通混凝土配合比NO:027技术要求强度等级:C30抗渗等级:塌落度/mm:160~180原材料水泥:P.O32.5河砂:中砂碎石/mm:5~16粉煤灰:外加剂:JM-Ⅱ或 JY-2配合比每1㎡材料用量/kg水泥河砂碎石水外加剂砂率335 7711551753.350 40%配合比例1 2.33.450.520.010普通混凝土配合比NO:028技术要求强度等级:C30抗渗等级:塌落度/mm:180~200原材料水泥:P.O32.5河砂:中砂碎石/mm:5~31.5粉煤灰:外加剂:JM-VI配合比每1㎡材料用量/kg水泥河砂碎石水外加剂砂率440 701100204.400 39%配合比例1 1.592.50.450.010普通混凝土配合比NO:029技术要求强度等级:C30抗渗等级:塌落度/mm:180~200原材料水泥:P.O32.5河砂:中砂碎石/mm:5~31粉煤灰:外加剂:JM-Ⅱ或 JY-2配合比每1㎡材料用量/kg水泥河砂碎石水外加剂砂率340 7651140183.400 40% 配合比例1 2.253.350.530.010普通混凝土配合比NO:030技术要求强度等级:C30抗渗等级:塌落度/mm:35~50原材料水泥:P.O32.5河砂:中砂碎石/mm:5~31.5粉煤灰:外加剂:配合比每1㎡材料用量/kg水泥河砂碎石水外加剂砂率350 6351240185 34%配合比例1 1.813.540.53普通混凝土配合比NO:031技术要求强度等级:C30抗渗等级:塌落度/mm:55~70原材料水泥:P.O32.5河砂:中砂碎石/mm:5~31.5粉煤灰:外加剂:配合比每1㎡材料用水泥河砂碎石水外加剂砂率量/kg 370 625 1220195 34%配合比例1 1.693.30.53普通混凝土配合比NO:032技术要求强度等级:C30抗渗等级:塌落度/mm:55~70原材料水泥:P.O32.5河砂:中砂碎石/mm:5~31.5粉煤灰:外加剂:JM-Ⅱ或 JY-2配合比每1㎡材料用量/kg水泥河砂碎石水外加剂砂率290 691275152.900 35% 配合比例1 2.384.40.520.010普通混凝土配合比NO:033技术要求强度等级:C30抗渗等级:塌落度/mm:120~140原材料水泥:P.O32.5河砂:中砂碎石/mm:5~40粉煤灰:外加剂:JM-Ⅱ或 JY-2配合比每1㎡材料用量/kg水泥河砂碎石水外加剂砂率325 78511751653.250 40%配合比例1 2.423.620.510.010普通混凝土配合比NO:034技术要求强度等级:C30抗渗等级:塌落度/mm:160~180原材料水泥:P.O32.5河砂:中砂碎石/mm:5~40粉煤灰:外加剂:JM-Ⅱ或 JY-2配合比每1㎡材料用量/kg水泥河砂碎石水外加剂砂率340 8151055173.40044%配合比例1 2.43.10.50.010普通混凝土配合比NO:035技术要求强度等级:C 30抗渗等级:塌落度/mm:180~200原材料水泥:P.O32.5河砂:中砂碎石/mm:5~40粉煤灰:外加剂:JM-VI配合比每1㎡材料用量/kg水泥河砂碎石水外加剂砂率430 6851120204.300 38%配合比例1 1.592.60.470.010普通混凝土配合比NO:036技术要求强度等级:C 30抗渗等级:塌落度/mm:180~200原材料水泥:P.O32.5河砂:中砂碎石/mm:5~40粉煤灰:外加剂:JM-Ⅱ或 JY-2配合比每1㎡材料用量/kg水泥河砂碎石水外加剂砂率345 801110183.450 42%配合比例1 2.3283.220.520.010普通混凝土配合比NO:037技术要求强度等级:C30抗渗等级:塌落度/mm:35~50原材料水泥:P.O32.5河砂:中砂碎石/mm:5~40粉煤灰:外加剂:配合比每1㎡材料用量/kg水泥河砂碎石水外加剂砂率340 6451260175 34%配合比例1 1.93.710.51普通混凝土配合比NO:038技术要求强度等级:C 30抗渗等级:塌落度/mm:35~50原材料水泥:P.O32.5河砂:中砂碎石/mm:4~40粉煤灰:外加剂:JM-Ⅱ或 JY-2配合比每1㎡材料用量/kg水泥河砂碎石水外加剂砂率290 71512701452.900 36% 配合比例1 2.474.380.50.010普通混凝土配合比NO:039技术要求强度等级:C 30抗渗等级:塌落度/mm:55~70原材料水泥:P.O32.5河砂:中砂碎石/mm:5~405粉煤灰:外加剂配合比每1㎡材料用水泥河砂碎石水外加剂砂率量/kg 365 635 1240185 34%配合比例1 1.743.410.51。

c30混凝土标准配比

c30混凝土标准配比

c30混凝土标准配比
c30混凝土配合比是0.38:1:1.11:2.72。

C30混凝土:水:175kg,水泥:461kg,砂:512kg,石子:1252kg。

c30混凝土配合比有两种表示方法:
一种是以1立方米商品混凝土中各种材料用量,如水泥300千克,水180千克,砂690千克,石子1260千克;
另一种是用单位质量的水泥与各种材料用量的比值及商品混凝土的水灰比来表示,例如前例可写成:c:s:g=1:2.3:4.2,w/c=0.6。

一般保证c30混凝土强度的措施主要是从以下几个方面来保证:
1、工艺:从混凝土的搅拌、运输、入模、振捣必须要按照相应的工艺标准进行施工。

2、材料:所用的材料必须符合相关规定,经检测合格。

3、机械:混凝土搅拌、浇筑、运输机械必须满足实际需要。

4、人员素质:必须有责任心且有相关职业素质的人员才能进行相关操作。

5、环节控制:现场管理人员必须下现场检查、旁站,保证每个环节的合格要求。

从强度上讲,C30混凝土应该要求达到34.5MPa才能算合格。

C30混凝土配合比(完整资料).doc

C30混凝土配合比(完整资料).doc

【最新整理,下载后即可编辑】C30水:175kg水泥:461kg 砂:512kg 石子:1252kg配合比为:0.38:1:1.11:2.72.普通混凝土配合比计算书依据《普通混凝土配合比设计规程》(JGJ55-2000)(J64-2000)以及《建筑施工计算手册》。

一、混凝土配制强度计算混凝土配制强度应按下式计算:fcu,0≥fcu,k+1.645σ其中:σ——混凝土强度标准差(N/mm2)。

取σ=5.00(N/mm2);fcu,0——混凝土配制强度(N/mm2);fcu,k——混凝土立方体抗压强度标准值(N/mm2),取fcu,k=20(N/mm2);经过计算得:fcu,0=20+1.645×5.00=28.23(N/mm2)。

二、水灰比计算混凝土水灰比按下式计算:其中:σa,σb——回归系数,由于粗骨料为碎石,根据规程查表取σa=0.46,取σb=0.07;fce——水泥28d抗压强度实测值,取48.00(N/mm2);经过计算得:W/C=0.46×48.00/(28.23+0.46×0.07×48.00)=0.74。

三、用水量计算每立方米混凝土用水量的确定,应符合下列规定:1.干硬性和朔性混凝土用水量的确定:1)水灰比在0.40~0.80范围时,根据粗骨料的品种,粒径及施工要求的混凝土拌合物稠度,其用水量按下两表选取:2)水灰比小于0.40的混凝土以及采用特殊成型工艺的混凝土用水量应通过试验确定。

2.流动性和大流动性混凝土的用水量宜按下列步骤计算:1)按上表中坍落度90mm的用水量为基础,按坍落度每增大20mm用水量增加5kg,计算出未掺外加剂时的混凝土的用水量;2)掺外加剂时的混凝土用水量可按下式计算:其中:mwa——掺外加剂混凝土每立方米混凝土用水量(kg);mw0——未掺外加剂时的混凝土的用水量(kg);β——外加剂的减水率,取β=500%。

C30混凝土配合比

C30混凝土配合比

C30水:175kg水泥:461kg 砂:512kg 石子:1252kg配合比为:0。

38:1:1.11:2.72。

普通混凝土配合比计算书依据《普通混凝土配合比设计规程》(JGJ55—2000)(J64—2000)以及《建筑施工计算手册》。

一、混凝土配制强度计算混凝土配制强度应按下式计算:fcu,0≥fcu,k+1。

645σ其中:σ—-混凝土强度标准差(N/mm2).取σ=5。

00(N/mm2);fcu,0——混凝土配制强度(N/mm2);fcu,k-—混凝土立方体抗压强度标准值(N/mm2),取fcu,k=20(N/mm2);经过计算得:fcu,0=20+1.645×5。

00=28.23(N/mm2).二、水灰比计算混凝土水灰比按下式计算:其中:σa,σb——回归系数,由于粗骨料为碎石,根据规程查表取σa=0。

46,取σb =0。

07;fce-—水泥28d抗压强度实测值,取48。

00(N/mm2);经过计算得:W/C=0.46×48.00/(28.23+0.46×0.07×48.00)=0.74。

三、用水量计算每立方米混凝土用水量的确定,应符合下列规定:1.干硬性和朔性混凝土用水量的确定:1)水灰比在0.40~0。

80范围时,根据粗骨料的品种,粒径及施工要求的混凝土拌合物稠度,其用水量按下两表选取:2)水灰比小于0.40的混凝土以及采用特殊成型工艺的混凝土用水量应通过试验确定。

2.流动性和大流动性混凝土的用水量宜按下列步骤计算:1)按上表中坍落度90mm的用水量为基础,按坍落度每增大20mm用水量增加5kg,计算出未掺外加剂时的混凝土的用水量;2)掺外加剂时的混凝土用水量可按下式计算:其中:mwa——掺外加剂混凝土每立方米混凝土用水量(kg);mw0—-未掺外加剂时的混凝土的用水量(kg);β——外加剂的减水率,取β=500%。

3) 外加剂的减水率应经试验确定。

C30混凝土配合比计算、强度详解

C30混凝土配合比计算、强度详解

【干货推送】C30混凝土配合比计算、强度详解,历年都会考一、设计依据1、普通混凝土配合比设计规程《JGJ55-2011》2、施工图纸等相关标准二、设计目的和要求1、设计坍落度180±20mm;2、混凝土设计强度为30MPa。

三、组成材料1、水泥:P.042.5,28d抗压强度47MPa;2、砂:II区中砂,细度模数2.7;3、碎石:5~25mm合成级配碎石(5~10mm;10~25mm=30%:70%);4、外加剂:聚羧酸高性能减水剂,掺量1.8%,减水率25%;5、粉煤灰:F-II级粉煤灰;6、粒化高炉矿渣粉:S95级;7、拌和水:饮用水。

四、配合比设计计算1、计算配制强度(fcu,0)根据公式fcu,0≥fcu,k+1.645δ式中:fcu,0——混凝土试配强度(MPa)fcu,k——设计强度(MPa)δ——标准差,取5试配强度fcu,0= fcu,k+1.645σ=30+1.645×5=38.2(MPa)2、混凝土水胶比(W/B)W/B=ɑa×fb/(fcu,0+ɑa×ɑb×fb)式中:ɑa,ɑb——回归系数,分别取0.53,0.20,fb——胶凝材料强度。

已知,水泥28d胶砂抗压强度为47.0MPa,方案一:粉煤灰掺量为30%,影响系数取0.75,则胶凝材料强度为:47.0×0.75=35.3MPa;方案二:矿粉、粉煤灰双掺,各掺20%,影响系数:粉煤灰取0.8矿粉取0.98。

则胶凝材料强度为:47.0×0.8×0.98=36.8MPa;由水胶比公式求得:方案一:W/B=0.53×35.3/(38.2+0.53×0.20×35.3)=0.45。

方案二:W/B=0.53×36.8/(38.2+0.53×0.20×36.8)=0.46。

3、确定用水量碎石最大粒径为25mm,坍落度75~90mm时,查表用水量取210kg,未掺外加剂、坍落度180mm时单位用水量为:(180-90)/20×5+210=232.5kg/m3。

C30砼配合比

C30砼配合比

C30砼配合比第一篇:C30砼配合比C30砼配合比P C32.5水泥:50KG 中粗石粉:80KG125KG水:25KG(适量)碎石:第二篇:商砼配合比常规C10、C15、C20、C25、C30混凝土配合比混凝土按强度分成若干强度等级,混凝土的强度等级是按立方体抗压强度标准值fcu,k划分的。

立方体抗压强度标准值是立方抗压强度总体分布中的一个值,强度低于该值得百分率不超过5%,即有95%的保证率。

混凝土的强度分为C7.5、C10、C15、C20、C25、C30、C35、C40、C45、C50、C55、C60等十二个等级。

混凝土配合比是指混凝土中各组成材料(水泥、水、砂、石)之间的比例关系。

有两种表示方法:一种是以1立方米混凝土中各种材料用量,如水泥300千克,水180千克,砂690千克,石子1260千克;另一种是用单位质量的水泥与各种材料用量的比值及混凝土的水灰比来表示,例如前例可写成:C:S:G=1:2.3:4.2,W/C=0.6。

常用等级C20 :水:175kg水泥:343kg 砂:621kg 石子:1261kg配合比为:0.51:1:1.81:3.68C25 :水:175kg水泥:398kg 砂:566kg 石子:1261kg配合比为:0.44:1:1.42:3.17C30 :水:175kg水泥:461kg 砂:512kg 石子:1252kg配合比为:0.38:1:1.11:2.72水泥品种混凝土等级配比(单位)Kng 塌落度mm 抗压强度N/mm2水泥砂石水 7天 28天 P.C32.5 C20 300 734 1236 195 35 21.0 29.02.45 4.12 0.65 C25 320 768 1153 208 45 19.6 32.1 2.403.60 0.65 C30 370 721 1127 207 45 29.5 35.1 1.95 3.05 0.56 C35 430 642 1094 172 44 32.8 44.11.492.54 0.40 C40 480 572 1111 202 50 34.6 50.71.192.31 0.42 P.O 32.5 普通混凝土配合比参考:C20 295 707 1203 195 3020.2 29.1 1 2.40 4.08 0.66 C25 316 719 1173 192 50 22.1 32.1 2.28 3.71 0.61 C30 366 665 1182 187 50 27.9 37.60.51 C35 429 637 1184 200 60 30.***6.20.47 C40 478 *** 1128 210 60 29.4 51.02.36 0.44 P.O 32.5R C25 321 749 1173 193 50 26.6 39.1C30 360 725 1134 198 60 29.4 44.C35 431 643 1096 190 50 39.0 51.3C40 480 572 1111 202 40 39.3 51.0P.O42.5(R)C30 352 676 1202 190 55 29.***5.21.82 3.231.482.76 1.33 1 2.013.15 0.55 1 1.49 2.54 0.44 1 1.19 2.31 0.422.333.65 0.601.92 3.41 0.54C35 386 643 1194 197 50 34.5 49.1 1.67 3.09 0.51 C40 398 649 1155 199 55 39.5 55.31.632.90 0.50 C50 496 606 1297 223 45 38.4 55.91.222.61 0.45 PII 42.5R C30 348 652 1212 188 50 31.***6.00.54 C35 380 639 1187 194 50 35.0 50.50.51 C40 398 649 1155 199 55 39.5 55.3C45 462 618 1147 203 4***2.7 59.10.44 C50 480 633 1115 192 25 45.7 62.80.40 P.O 52.5R C40 392 645 1197 196 53 40.2 55.8C45 456 622 1156 19***2 43.5 59.50.43 41.87 3.48 1.68 3.12 1 1.632.90 0.501.342.48 1.32 2.32 1.643.05 0.501.362.53C50 468 626 1162 192 30 45.2 61.61.332.47 0.41 此试验数据为标准实验室获得,砂采用中砂,细度模数为2.94,碎石为5~31.5mm连续粒级。

混凝土中聚丙烯纤维的添加方法

混凝土中聚丙烯纤维的添加方法

混凝土中聚丙烯纤维的添加方法
混凝土中添加聚丙烯纤维可以提高混凝土的抗裂性、韧性和耐久性,延长混凝土的使用寿命。

下面将介绍混凝土中添加聚丙烯纤维的具体方法。

一、选购合适的聚丙烯纤维
选择合适的聚丙烯纤维是混凝土添加过程中的关键步骤。

一般选择聚丙烯短纤维,直径一般为0.02mm-0.05mm,长度为6mm-19mm。

纤维的长度、直径和数量直接影响混凝土的性能,因此需要根据具体的工程要求选择合适的聚丙烯纤维。

二、混凝土的配合比设计
在混凝土的配合比设计中,需要考虑聚丙烯纤维的数量和长度,以及混凝土的强度等因素。

一般来说,聚丙烯纤维的添加量为混凝土总重量的0.05%-0.3%,并根据具体的工程要求进行调整。

三、混凝土的制备过程
混凝土的制备过程分为材料的称量、拌合、浇筑和养护等步骤。

在拌
合时,应将聚丙烯纤维均匀地加入到混凝土中,使其充分分散在混凝土中,避免纤维在拌合中聚集。

拌合时间一般为3-5分钟,以保证混凝土的均匀性。

四、混凝土的浇筑和养护
在混凝土的浇筑过程中,需要注意混凝土的流动性和坍落度,确保混凝土在浇筑过程中均匀流动,并避免纤维的聚集。

在混凝土的养护过程中,需要注意保持适当的湿度和温度,以保证混凝土的强度和耐久性。

总之,混凝土中添加聚丙烯纤维可以提高混凝土的性能和耐久性,但需要注意选择合适的聚丙烯纤维、调整配合比、均匀添加、保持适当的湿度和温度等因素,以确保混凝土的质量和性能。

C30抗裂纤维水泥混凝土配合比设计说明

C30抗裂纤维水泥混凝土配合比设计说明

C30抗裂纤维水泥混凝土配合比设计说明一、设计依据:《公路桥涵施工技术规范》JTG/T F50-2011《普通混凝土配合比设计规程》JGJ 55-2011《通用硅酸盐水泥》GB175-2007《混凝土用水标准》JGJ63-2006《混凝土外加剂》GB 8076-2008二、设计要求1、混凝土设计强度等级为C30,根据结构情况和施工条件的要求,混凝土拌合物坍落度为100-150mm,所在地区属严寒地区。

三、组成材料:1、水泥采用乌兰浩特红城水泥有限责任公司P.O 42.5水泥2、中砂采用建春砂场。

3、碎石产地为永大采石场5-10mm碎石,10-20mm碎石、16-31.5mm碎石。

经三种石料筛分用图解法调整比例为5-10mm碎石20%,10-20mm碎石40%,16-31.5mm碎石40%,符合5-31.5mm连续级配要求,可以使用。

4、抗裂纤维采用莱芜市安泰工程材料有限公司生产的19mm聚丙烯纤维。

5、外加剂采用江苏尼高科技有限公司生产的聚羧酸系高性能减水剂。

四、设计步骤1、计算初步配合比1)、确定混凝土配制强度(fcu,o)设计要求混凝土强度fcu,k=30MPa,采用标准差σ=5.0MPa,计算混凝土配制强度。

标准差σ值表表—12)、计算水灰比(W/C)(1)按强度要求计算水灰比①计算水泥实际强度P.O42.5普通硅酸盐水泥,fce,k=42.5MPa,水泥富余系数γc=1.13水泥实际强度为:48.7MPa②计算水灰比回归系数αa、αb 取值表表—2W/C=(aa*fce)/(fcu,o+aa*ab*fce)=0.60(2)按耐久性校核水灰比根据JTG/T F50-2011《公路桥涵施工技术规范》要求,混凝土所处环境条件属严寒地区,允许最大水灰比为0.50,根据环境条件和耐久性的要求,以及施工需要,调整水灰比0.44。

普通混凝土的最大水灰比和最小水泥用量(JTG/T F50-2011)3)确定单位用水量(mωo)要求混凝土拌合物坍落度为100-150mm,碎石最大粒径为31.5mm,查表及现场试拌确定混凝土单位用水量为mωo=160kg塑性混凝土单位用水量(kg/m3)4)计算单位水泥用量(1)已知混凝土单位用水量mωo=160kg/m3,水灰比W/C=0.44,计算混凝土单位用灰量364kg(2)按耐久性校核单位用灰量根据混凝土所处环境条件属严寒地区混凝土查表,最小水泥用量为275kg/m3,按强度计算单位用灰量符合耐久性要求,采用水泥用量364kg/m3。

C30混凝土配合比计算与说明

C30混凝土配合比计算与说明

C 30混凝土配合比计算与说明一. 计算依据:1. 普通混凝土配合比设计规程,《JTJ55-2000》 2. 公路桥涵施工技术规范《JTJ041-2000》 3. 公路工程集料试验规程《JTGE42-2005》 二. 材料来源:1. 水泥:采用采用江西泰和南方水泥有限公司生产的“玉华”牌42.5级普通硅酸盐水泥。

2. 碎石:采用井冈山鹅岭隧道1号斜井采石厂的碎石。

碎石按19~31.5mm 30%、9.5~19mm55% 4.75~9.5mm 15%比例掺配成符合规范的连续级配碎石。

3. 砂:采用泰和同兴砂场中砂,细度模数为2.61。

4. 外加剂:采用南昌金凯公司生产的JK-1聚羟酸缓凝高效减水剂,掺量为0.8%。

5. 水:饮用水。

6. 坍落度100~160mm ,砂率为40% 三、计算步骤:1、 砼试配强度计算:fcu.o=fcu.k+t б=30+1.645×5=38.2Mpa 2、 计算水灰比:49.00.15.4207.046.02.380.15.4246.0ααα,=×××+××=+=ceb a ocu cea f ff C W取W/C=0.443、 选用每立方米砼用水量:m wo =220kg 因为掺用0.8%聚羧酸高性能减水剂,减水率为25%。

m wo =m wo (1-β)=220×(1-0.25)=165 kg 4、 计算水泥用量:kg cw m m wo co 37544.0165===5、 确定砂率为40%6、 假定砼容重为2400kg/m 37、 计算砂、砂砼重:m so +m G o =2400-165-375=1860 kg 8、 计算砂用量:m so =1860×0.40=744kg 9、 计算碎石用量:m G o =1860-744=1116 kgm (19-31.5mm )=1116×30%=335 kgm (9.5-19mm ) =1116×55% =614kgm (4.75-9.5mm )=1116×30%=167 kg10、 材料用量比例:水泥用量 砂用量 碎石用量 水用量 外加剂19~31.5 9.5~19 4.75~9.5375 744 335 614 167 165 3.00 比例 : 1 : 1.98 : 2.98 : 0.44 0.00811、以此配合比为基准配合比,分别增加和减少水灰比,通过混凝土配合比拌和试验,并分别将拌合物制件、标准养护,详见下表:。

C30配合比

C30配合比
C30砼配合比
理论比:水泥:中砂:碎石:水=1:1。52:2.83:0.5
每m³砼(水泥为PO42。5普通硅酸盐水泥):
水泥:中砂:碎石:水=410:625:1160:205
其中:
每用一袋水泥:50kg(PO42。5)
需用砂子:76kg(5袋,每袋重16kg),碎石:141.5kg(11袋,每袋重13kg),水:25kg
05每m砼水泥为po425普通硅酸盐水泥
C30砼配合比
理论比:水泥:中砂:碎石:水=1:1.52:2.83:0。5
每m³砼(水泥为PO42。5普通硅酸盐水泥):
水泥:中砂:碎石:水=410:625:1160:205
其中:
每用一袋水泥:50kg(PO42.5)
需用砂子:76kg(20平锹,每锹砂重3.9kg),碎石:141.5kg(33平锹,每锹碎石重4.3kg),水:25kg
C30砼配合比
理论比:水泥:中砂:碎石:水=1:1.52:2。83:0。5
每m³砼(水泥为PO42.5普通硅酸盐水泥):
水泥:中砂:碎石:水=410:Biblioteka 25:1160:205其中:
每用一袋水泥:50kg(PO42。5)
需用砂子:76kg(5袋,每袋重15.5kg),碎石:141.5kg(12袋半,每袋重11。5kg),水:25kg

聚丙烯纤维增强混凝土的混凝土配合比及施工工艺

聚丙烯纤维增强混凝土的混凝土配合比及施工工艺

聚丙烯纤维增强混凝土的混凝土配合比及施工工艺一、引言聚丙烯纤维增强混凝土是近年来发展起来的一种新型混凝土,它采用聚丙烯纤维作为增强材料,可以有效地提高混凝土的抗拉强度和抗裂性能,减少混凝土的收缩裂缝,增强混凝土的耐久性和使用寿命。

本文将介绍聚丙烯纤维增强混凝土的混凝土配合比及施工工艺。

二、聚丙烯纤维的选择与使用1. 聚丙烯纤维的特性聚丙烯纤维是一种合成纤维,具有轻质、高强度、柔韧性好、耐腐蚀、防水性好等优点。

聚丙烯纤维的长度一般在6mm-50mm之间,直径为0.2mm-0.5mm,可根据混凝土的需要进行调整。

2. 聚丙烯纤维的选择在选择聚丙烯纤维时,应考虑其长度、直径、形状和分散性等因素。

一般来说,聚丙烯纤维的长度应选择在20mm-30mm之间,直径应选择在0.3mm-0.5mm之间,形状应选择为平面或扁平形状,以便于混凝土的均匀分散。

聚丙烯纤维的分散性也非常重要,应选择具有较好分散性的聚丙烯纤维,以保证混凝土的均匀性。

3. 聚丙烯纤维的用量聚丙烯纤维的用量一般为混凝土总重量的0.1%-0.5%,具体用量应根据混凝土的需要进行调整,同时应注意控制用量,避免过量使用导致混凝土的性能下降。

三、聚丙烯纤维增强混凝土的混凝土配合比1. 水泥水泥是混凝土的基础材料,其品种和用量对混凝土的性能有很大的影响。

在聚丙烯纤维增强混凝土中,应选择高强度水泥,用量应根据混凝土的需要进行调整,一般为混凝土总重量的10%-15%。

2. 骨料骨料是混凝土中的骨架材料,其品种和粒径对混凝土的性能也有很大的影响。

在聚丙烯纤维增强混凝土中,应选择硬质骨料,粒径应选择在5mm-20mm之间,以保证混凝土的强度和耐久性。

3. 砂砂是混凝土中的细骨料,其品种和粒径对混凝土的性能也有一定的影响。

在聚丙烯纤维增强混凝土中,应选择细砂,粒径应选择在0.15mm-5mm之间,以保证混凝土的均匀性和流动性。

4. 水灰比水灰比是混凝土中水和水泥的质量比,对混凝土的性能有很大的影响。

聚丙烯纤维增强混凝土的混凝土配合比及施工工艺

聚丙烯纤维增强混凝土的混凝土配合比及施工工艺

聚丙烯纤维增强混凝土的混凝土配合比及施工工艺一、前言聚丙烯纤维增强混凝土是一种新型的混凝土材料,具有高强度、高韧性、耐久性好等优点。

与普通混凝土相比,聚丙烯纤维增强混凝土具有更好的抗裂性能和抗冲击性能,可广泛应用于桥梁、隧道、地铁、防护工程等领域。

本文将介绍聚丙烯纤维增强混凝土的混凝土配合比及施工工艺。

二、混凝土配合比混凝土配合比是指混凝土中水泥、砂、石料和水的配合比例。

聚丙烯纤维增强混凝土的配合比应根据混凝土的强度等级、工作条件、施工要求等因素确定。

下面以C30混凝土为例,介绍聚丙烯纤维增强混凝土的配合比计算方法:1.水泥水泥的用量应根据混凝土的强度等级确定。

以C30混凝土为例,水泥用量为380kg/m³。

2.砂砂的用量应根据配合比中砂率确定。

以C30混凝土为例,砂率为42%,砂用量为650kg/m³。

3.石料石料用量应根据配合比中骨料率确定。

以C30混凝土为例,骨料率为58%,石料用量为1000kg/m³。

4.水水的用量应根据混凝土的流动性要求和水灰比确定。

以C30混凝土为例,水灰比为0.45,水用量为171kg/m³。

5.聚丙烯纤维聚丙烯纤维的用量应根据混凝土的强度等级和聚丙烯纤维的类型确定。

一般来说,聚丙烯纤维的添加量为0.6%~1.2%。

以C30混凝土为例,聚丙烯纤维添加量为2.28kg/m³。

6.混凝土配合比总量混凝土配合比总量为2751kg/m³。

三、施工工艺1.混凝土搅拌混凝土的搅拌应采用混凝土搅拌车或混凝土搅拌站进行。

混凝土应按照配合比要求进行搅拌,同时应注意控制混凝土的水灰比和搅拌时间。

2.坍落度检测混凝土的坍落度应符合设计要求,一般要求坍落度在10cm~15cm之间。

如果坍落度过大或过小,应及时调整混凝土配合比。

3.浇筑混凝土应在浇筑前进行振捣,以确保混凝土的密实性。

混凝土应分层浇筑,每层厚度不宜超过50cm。

浇筑后应及时进行养护。

C30混凝土配合比

C30混凝土配合比

C30水:175kg水泥:461kg 砂:512kg 石子:1252kg配合比为:0.38:1:1.11:2.72.普通混凝土配合比计算书依据《普通混凝土配合比设计规程》(JGJ55-2000)(J64-2000)以及《建筑施工计算手册》。

一、混凝土配制强度计算混凝土配制强度应按下式计算:fcu,0≥fcu,k+1.645σ其中:σ——混凝土强度标准差(N/mm2)。

取σ=5.00(N/mm2);fcu,0——混凝土配制强度(N/mm2);fcu,k——混凝土立方体抗压强度标准值(N/mm2),取fcu,k=20(N/mm2);经过计算得:fcu,0=20+1.645×5.00=28.23(N/mm2)。

二、水灰比计算混凝土水灰比按下式计算:其中:σa,σb——回归系数,由于粗骨料为碎石,根据规程查表取σa=0.46,取σb=0.07;fce——水泥28d抗压强度实测值,取48.00(N/mm2);经过计算得:W/C=0.46×48.00/(28.23+0.46×0.07×48.00)=0.74。

三、用水量计算每立方米混凝土用水量的确定,应符合下列规定:1.干硬性和朔性混凝土用水量的确定:1)水灰比在0.40~0.80范围时,根据粗骨料的品种,粒径及施工要求的混凝土拌合物稠度,其用水量按下两表选取:2)水灰比小于0.40的混凝土以及采用特殊成型工艺的混凝土用水量应通过试验确定。

2.流动性和大流动性混凝土的用水量宜按下列步骤计算:1)按上表中坍落度90mm的用水量为基础,按坍落度每增大20mm用水量增加5kg,计算出未掺外加剂时的混凝土的用水量;2)掺外加剂时的混凝土用水量可按下式计算:其中:mwa——掺外加剂混凝土每立方米混凝土用水量(kg);mw0——未掺外加剂时的混凝土的用水量(kg);β——外加剂的减水率,取β=500%。

3)外加剂的减水率应经试验确定。

混凝土标准 c30百分

混凝土标准 c30百分

混凝土是建筑工程中常用的一种材料,其性能和质量直接关系到工程的安全和稳定。

C30是混凝土的一个等级标准,表示混凝土的抗压强度等级。

本文将从混凝土C30的配合比、性能特点、施工要求等方面进行详细介绍,以便广大工程师和相关人员更好地了解和应用混凝土C30标准。

一、混凝土C30的配合比混凝土的配合比是指水泥、砂、石子和水的比例关系,它直接影响着混凝土的性能和质量。

C30混凝土的配合比一般为1:2:3,其中1代表水泥,2代表砂,3代表石子,水的用量适量控制。

在实际应用中,还需要根据具体工程情况和材料性能进行调整,以确保混凝土的性能符合设计要求。

二、混凝土C30的性能特点1. 抗压强度高:C30混凝土的抗压强度为30MPa,表明其在承受外部荷载时有较好的抗压能力,适用于一般建筑和桥梁等工程。

2. 耐久性好:C30混凝土经过充分养护后,具有较好的耐久性,能够满足工程长期使用的要求。

3. 施工性能好:C30混凝土在浇筑和成型过程中具有较好的流动性和可塑性,有利于施工操作和成型。

三、混凝土C30的施工要求1. 原材料检验:在使用前应对水泥、砂、石子等原材料进行检验,确保其符合国家标准和设计要求。

2. 搅拌比例控制:在搅拌混凝土时,应严格按照设计配合比进行控制,避免出现偏差影响混凝土的性能。

3. 浇筑和养护:在浇筑后,应及时进行养护,保持混凝土的湿润,以促进其早期强度的发挥和提高耐久性。

四、混凝土C30的应用范围C30混凝土适用于一般建筑、桥梁、水利工程等工程中的地基、柱、梁、板等构件的制作,也可用于路面、人行道等部位的铺设,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综上所述,混凝土C30作为一种常用的建筑材料,具有良好的性能和广泛的应用前景。

在实际工程中,需要严格按照标准要求进行配合比的确定、施工操作的控制和养护管理的加强,以确保混凝土C30的性能和质量达到设计要求,为工程的安全和稳定提供坚实的保障。

C30聚丙烯纤维混凝土配合比

C30聚丙烯纤维混凝土配合比

C30聚丙烯纤维混凝土配合比设计说明一、设计依据:JTJ041-2000、JGJ55-2000、GB/T1596-2005二、原材料:1、水泥:赤峰远航水泥有限责任公司P.O42.5R2、砂:白音青格勒砂场中砂3、石:宇厦石料厂4.75-9.5mm:25% 9.5-19mm:50% 19-31.5mm:25%4、水:饮用水5、粉煤灰:XX电厂6、减水剂:XXX7、聚丙烯腈抗裂纤维:北京XXX科技有限公司三、1、使用部位:墩.台身及台帽2、设计坍落度:90-110mm四、配合比设计:1、确定配制强度:fcu,o=fcu,k+1.645σ=30+1.645*5=38.2MPa2、计算水灰比(W/C):水泥强度:fce = 42.5*1.00= 42.5MPaW/C=(Aa.fce)/(fcu,o+Aa.Ab.fce)=(0.46*42.5)/(38.2+0.46*0.07*42.5)=0.49按耐久性校正水灰比,查JTJ55-2000表 4.0.4允许最大水灰比0.50,取水灰比为0.47;3、选定单位用水量(m wO):根据二.3,三.2和JGJ55-2000表4.0.1-2选定用水量229kg/m3加0.6%高效减水剂(减水率20%),则加过减水剂之后用水量为185 kg/m34、计算单位水泥用量(m C o):m C o = m w o/(w/c) = 185/0.47=394kg/m3按耐久性校正单位水泥用量查JGJ55-2000表4.0.4允许最小水泥用量300kg/m3采用计算用量394kg/m3; 根据上级文件要求,并依据《用于水泥混凝土中的粉煤灰》GB/T1596-2005的规定,选取粉煤灰的替代水泥的用量为10%,则选定的配合比中水泥被粉煤灰等量取代10%,即粉煤灰的用量为39.4kg/ m3水泥的用量为354.6 kg/ m3。

5、选定砂率(Bs):根据二.3、四.2查JGJ55-2000表4.0.2选定砂率39%;6、计算砂石材料用量:假定水泥砼毛体积密度为2400kg/m3m S o =(2400-m C o-m w o)Bs=(2400-394-185)*39%=710kg/m3m G o =2400-394-185-710=1111kg/m3初步配合比为:m C o:m W o:m S o:m G o = 394:185:710:1111试拌15L测定坍落度为100mm粘聚性保水性良好,满足施工和易性要求。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C30聚丙烯纤维混凝土配合比设计说明
一、设计依据:JTJ041-2000、JGJ55-2000、GB/T1596-2005
二、原材料:
1、水泥:赤峰远航水泥有限责任公司P.O42.5R
2、砂:白音青格勒砂场中砂
3、石:宇厦石料厂4.75-9.5mm:25% 9.5-19mm:50% 19-31.5mm:25%
4、水:饮用水
5、粉煤灰:XX电厂
6、减水剂:XXX
7、聚丙烯腈抗裂纤维:北京XXX科技有限公司
三、
1、使用部位:墩.台身及台帽
2、设计坍落度:90-110mm
四、配合比设计:
1、确定配制强度:fcu,o=fcu,k+1.645σ=30+1.645*5=38.2MPa
2、计算水灰比(W/C):
水泥强度:fce = 42.5*1.00= 42.5MPa
W/C
=(Aa.fce)/(fcu,o+Aa.Ab.fce)=(0.46*42.5)/(38.2+0.46*0.07*42.5)=0.49按耐久性校正水灰比,查JTJ55-2000表 4.0.4允许最大水灰比
0.50,取水灰比为0.47;
3、选定单位用水量(m wO):
根据二.3,三.2和JGJ55-2000表4.0.1-2选定用水量229kg/m3加0.6%高效减水剂(减水率20%),则加过减水剂之后用水量为185 kg/m3
4、计算单位水泥用量(m C o):
m C o = m w o/(w/c) = 185/0.47=394kg/m3
按耐久性校正单位水泥用量查JGJ55-2000表4.0.4允许最小水泥用量300kg/m3采用计算用量394kg/m3; 根据上级文件要求,并依据《用
于水泥混凝土中的粉煤灰》GB/T1596-2005的规定,选取粉煤灰的替代水泥的用量为10%,则选定的配合比中水泥被粉煤灰等量取代10%,即粉煤灰的用量为39.4kg/ m3
水泥的用量为354.6 kg/ m3。

5、选定砂率(Bs):
根据二.3、四.2查JGJ55-2000表4.0.2选定砂率39%;
6、计算砂石材料用量:
假定水泥砼毛体积密度为2400kg/m3
m S o =(2400-m C o-m w o)Bs=(2400-394-185)*39%=710kg/m3
m G o =2400-394-185-710=1111kg/m3
初步配合比为:
m C o:m W o:m S o:m G o = 394:185:710:1111
试拌15L测定坍落度为100mm粘聚性保水性良好,满足施工和易性要求。

基准配合比为:
m W o:m C o:m S o:m G o = 185:394:710:1111
=0.47:1:1.80:2.82
7、水灰比分别增加和减小0.03得出0.44、0.47、0.50,用水量不变水泥用量分别为416kg/m3、389kg/m3、366kg/m3得出三组配合比:
选定配比为:
缓凝高效减水剂2.364 kg/ m3,聚丙烯腈抗裂纤维0.9 kg/ m3。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