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历史必修三期末强化试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8-2019学年度第一学期高二年级期末迎接联考
历史必修三强化检测试题
一、选择题(每题2分,30小题,共60分)
1.早期儒家的君臣关系是以“义合”,所谓“从道不从君”,但汉武帝时历史上第一个“封侯拜相”
的儒生公孙弘却“每朝会议,开陈其端,令人主自择,不肯面折庭争”。《史记》载:“公孙弘以《春秋》白衣为天子三公,封以平津侯,天下之学士靡然乡风矣。”该材料反映了
A.儒学在民间开始成为“显学”
B.公孙弘并非真儒者
C.儒学的法家化和政治化
D.儒学独尊地位得到巩固
2. 《史记·商君列传》中关于商鞅说服秦孝公变法记载:“吾说公以帝道,其志不开悟矣。”…“吾
说公以王道而未入也。”…“吾说公以霸道,其意欲用之矣。”其中关于“帝道、王道、霸道”
对应的思想分别是
A.法家思想、道家思想、儒家思想
B.道家思想、儒家思想、法家思想
C.墨家思想、法家思想、道家思想
D.儒家思想、法家思想、墨家思想
3.汉兴之初,刘邦崇尚黄老之学,推行“无为而治”的治国方略;而70余年后,刘彻强行罢黜
“黄老、刑名百家之言”。这种文化政策的变化实际上反映了
A.意识形态领域斗争此消彼长的残酷性
B.维护“大一统”的需要
C.道学的缺陷和新儒学的博大精深
D.统治集团内部权力争夺与利益分配的冲突
4.朱熹在《白鹿洞书院揭示》中说:“熹窃观古昔圣贤所以教人为学之意,莫非使之讲明义理
以修其身,然后推以及人,非徒欲其务记览、为词章以钓声名、取利禄而已也。”材料表明
A.教育的功能是使人成为圣贤
B.教育的目的是完善道德
C.希望人们放弃声名利禄
D.为学的目的是写出华丽词章
5. 古有两人吵架,一个曰“有没有天理!”,另一个驳:“你没有良心!”路过的先生向身边
的学生说:“他们在讲道。”以此可判断先生传递给学生的思想信息是
A.道法自然B.治世不一道C.兼爱非攻D.“理”存在的合理性6. 南宋时期,陆九渊在《鹅湖和教授兄韵》中云:“墟墓兴哀宗庙钦,斯人千古不磨心。涓流
积至沧溟水,拳石崇成泰华岑。易简工夫终久大,支离事业竟浮沉。欲知自下升高处,真伪先须辨只今。”诗中“易简”和“支离”分别是指
A.儒学、佛学
B.理学、心学
C.心学、理学
D.道教、儒学
7.明清之际,从李贽“穿衣吃饭,即是人伦物理”,到黄宗羲“天下为主,君为客”;从顾炎武批判“私天下”,到王夫之的唯物思想,充分反映了这一时期思想活跃。导致这一时期思想活跃的根本原因是
A.自然经济解体,重农抑商破产B.商品经济发展,资本主义萌芽
C.西学传入中国,儒学受到批判D.君主专制强化,封建制度衰落
8.顾炎武在《天下郡国利病书》中说:“知封建之以变而为郡县,则知郡县之弊而将复变。然
则将复变而为封建乎?曰:不能。……封建之失,其专在下;郡县之失,其专在上。”下列观点不符合史实的是
A.它认为“郡县”要比“封建”进步
B.它是在批评封建社会从上而下对农民的压迫
C.它肯定了“郡县”的优点,但又指出它仍是君权的工具
D.这段话其实反映了顾炎武对新政治体制的渴望和探索
9、在敦煌艺术中,魏晋南北朝时期的壁画大多宣传佛教悲惨牺牲的善行和现实的悲苦与
无奈;隋唐时期的壁画则更多地宣传享受和娱乐,表现幸福与祥和;宋朝的壁画中,世俗场景大量渗入佛界。这种变化说明了( )
A.佛教文化的中国化
B.中外艺术的交融性
C.艺术形式的多样化
D.艺术内容的时代性
10.有人说,如果说文艺复兴把神从人们的生活中驱逐出去;哥白尼的《天体运行论》把神从天文学中驱逐出去;l7世纪牛顿把造物主从无生命现象的研究领域驱逐出去。那么,19世纪把造物主从有生命现象的研究领域驱逐出去的是
A.达尔文B.拉马克c.普朗克D.爱因斯坦
11.公元前5世纪的希腊智者安提丰认为:“一个人应该以他最有利的方式对待法律。在众目睽睽之下,他应该非常尊重法律。但当可以自主而又无人在场的情况下,他可以随本
性驱动行事。”这表明
A.民主政体下希腊人不受法律制约B.古代希腊人没有任何法律观念
C.智者学派忽视了社会道德建设D.智者学派反对法律对人的约束
12.意大利艺术史家瓦萨里在1550年出版的人物传记中,记述了13~16世纪意大利许多杰出的建筑师、画家和雕刻家。欧洲北部城市的一位读者在写给瓦萨里的信中说:虽然我未到过意大利,但感谢上帝,我已经能阅读您的大作了。这表明
A.浪漫主义艺术在欧洲各地盛行B.宗教改革促进了思想觉醒
C.人文主义传播到欧洲其他地区D.理性原则获得了普遍认同
13.谚语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社会情绪。“神父的口袋最深”“离罗马越近,基督徒越坏”是16世纪德国社会中流行的谚语。这些谚语:
A. 改变人们对上帝的虔诚信仰
B. 引发欧洲首次思想解放运动
C. 反映人们对天主教会的不满
D. 深受法国启蒙思想家的影响
14.孟德斯鸠在其出版的《罗马盛衰原因论》中认为,共和时期的罗马之所以强盛,是因为
当时的罗马公民享有政治权利,人人都是国家的主人翁,具有爱国家、爱荣誉、爱自由的美德。据此可知,该篇文章的主旨是:
A. 为阐发启蒙思想寻找历史渊源
B. 赞美罗马共和制的诸多优点
C. 研究不同政体产生的不同影响
D. 为法国大革命奠定理论基础
15. 16世纪,西班牙医生塞尔维特因解剖人体进行血液循环研究,被宗教裁判所火刑处死。
而达尔文在19世纪中期相继发表《物种起源》《人类的由来》,虽遭教会激烈反对,但并未受到教会的人身迫害,其原因在于:
A. 进化论已被人们普遍接受
B. 教会失去原有权威
C. 进化论被证明是科学理论
D. 教会实行宽容政策
16. 清华大学历史系教授刘北成说:“启蒙是什么?启蒙是让我们每一个人脱离我们自己所
招致的被监护的状态,我们每一个人要独立,在我们面前没有神,没有那种一定需要我们去崇拜的那样的权威。”这表明启蒙运动的主要价值是倡导:
A. 个人独立自由
B. 社会民主平等
C. 宗教信仰自由
D. 民众彼此认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