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流动力学学习-机械通气对呼吸与循环的影响

合集下载

不同机械通气模式对老年腹部手术患者呼吸力学及血流动力学的影响

不同机械通气模式对老年腹部手术患者呼吸力学及血流动力学的影响

不同机械通气模式对老年腹部手术患者呼吸力学及血流动力学的影响杨韩;项明方;黄绍农;史嘉华;赵昭;刘志恒【期刊名称】《中国医药导报》【年(卷),期】2013(10)28【摘要】目的探讨不同机械通气模式对老年腹部手术患者围术期呼吸力学及血流动力学的影响.方法选择2012年1~10月深圳市第二人民医院择期行腹部手术全麻机械通气的老年患者(年龄>65岁)48例,随机分为4组,每组各12例,A0组:容量控制通气(VCV)+自动变流(auto flow)模式;C0组:VCV+恒定送气流速(const flow)模式;A8组:VCV+呼气末正压(PEEP)8 mm Hg+auto flow模式;C8组:VCV+PEEP 8 mm Hg+const flow模式.监测每分钟通气量(MV)、气道吸气峰压(APIP)、气道阻力(Raw)、胸肺顺应性(C)、平均动脉压(MAP)、心率(HR)、动脉血氧分压(PaO2)等呼吸力学及血流动力学指标并进行统计学分析比较.结果①各组患者在应用VCV+const flow模式通气60 min时,APIP、Raw、C、MAP、HR及PaO2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②各组患者在应用各自通气模式4h后,A0组与C0组比较或A8组与C8组比较,APIP和Raw显著降低,C有显著增加,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A8组Raw低于其他3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MAP、HR各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A8组与A0、C0组比较,或C8组与A0、C0组比较,PaO2显著增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老年腹部手术患者全身麻醉应用VCV+const flow+ PEEP 8 mm Hg通气模式,可以降低气道峰压和气道阻力,改善胸肺顺应性,同时提高动脉血氧分压有利于组织供氧,可能有助于预防机械通气所致的肺损伤.【总页数】4页(P43-46)【作者】杨韩;项明方;黄绍农;史嘉华;赵昭;刘志恒【作者单位】深圳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广东省深圳市第二人民医院麻醉科,广东深圳518035;深圳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广东省深圳市第二人民医院麻醉科,广东深圳518035;深圳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广东省深圳市第二人民医院麻醉科,广东深圳518035;深圳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广东省深圳市第二人民医院麻醉科,广东深圳518035;深圳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广东省深圳市第二人民医院麻醉科,广东深圳518035;深圳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广东省深圳市第二人民医院麻醉科,广东深圳518035【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654.2【相关文献】1.不同通气模式对高龄腹腔镜胆囊切除手术患者呼吸力学、血气分析及血流动力学的影响 [J], 程勇;郭建荣;任芹;吕娜2.不同机械通气模式对老年腹部手术患者细胞因子的影响 [J], 杨韩;方光光;黄绍农3.不同机械通气模式对早产儿呼吸窘迫综合征血流动力学的影响及护理 [J], 邹雅;黄惜华;游楚明4.不同机械通气模式对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患者氧合状态及血流动力学的影响 [J], 衡国权5.不同机械通气模式对急性肺损伤患者呼吸及血流动力学的影响 [J], 付婧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胸腔闭式引流对机械通气患者呼吸力学和血流动力学的影响

胸腔闭式引流对机械通气患者呼吸力学和血流动力学的影响

胸腔闭式引流对机械通气患者呼吸力学和血流动力学的影响张娆娆;叶艳芳;卜克【摘要】目的探讨合并大量胸腔积液的机械通气患者行胸腔闭式引流术对其呼吸力学和血流动力学的影响.方法对入住ICU的机械通气合并大量胸腔积液患者行胸腔闭式引流术,观察胸腔闭式引流前后患者血流动力学及呼吸力学指标的变化.结果23例患者行胸腔闭式引流术后血压、心率变化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肺动脉压下降,平台压下降,肺顺应性增加,氧合指数增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胸腔闭式引流能够改善机械通气患者的呼吸力学指标,改善氧合状态,对机械通气合并大量胸腔积液患者应积极行胸腔闭式引流术,尤其是肺顺应性良好患者.【期刊名称】《河南医学研究》【年(卷),期】2017(026)017【总页数】3页(P3087-3089)【关键词】机械通气;胸腔积液;呼吸力学;血流动力学【作者】张娆娆;叶艳芳;卜克【作者单位】郑州大学第五附属医院重症医学科河南郑州450052;郑州铁路职业技术学院药学系河南郑州450000;郑州大学第五附属医院重症医学科河南郑州450052【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561胸腔积液在危重症患者中十分常见,常规超声检查发现ICU患者胸腔积液的发生率高达60%[1],且多种因素参与ICU患者胸腔积液的发生、发展,如肺炎、心源性或非心源性肺水肿、低蛋白血症、液体超负荷等。

胸腔积液使患者呼吸力学改变、膈肌收缩受阻,延长危重症患者机械通气时间和入住ICU时间。

既往研究中胸腔穿刺引流对机械通气合并胸水患者的影响结论不一,可能与患者胸水量的不同有关。

本研究的目的在于观察胸腔积液引流对机械通气合并大量胸腔积液患者氧合、呼吸力学、血流动力学的影响。

1.1 研究对象选取2013年8月至2015年5月入住郑州大学第五附属医院重症医学科的机械通气患者,胸片提示存在胸腔积液,行彩超证实为大量胸腔积液(呼气末胸腔积液的深度≥40 mm)。

3种机械通气方式对患者血流动力学和氧代谢的影响

3种机械通气方式对患者血流动力学和氧代谢的影响

3种机械通气方式对患者血流动力学和氧代谢的影响
刘长文;王海燕;周明根
【期刊名称】《中华危重病急救医学》
【年(卷),期】1998(000)009
【总页数】1页(P554)
【作者】刘长文;王海燕;周明根
【作者单位】不详;不详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R605.973
【相关文献】
1.不同镇静药物对机械通气患者血流动力学及氧代谢的影响 [J], 李国辉;石占利;章佳颖;孙磊明;方堃
2.血流动力学管理模式对肝移植患者氧代谢的影响探究 [J], 张宇; 李兵
3.体外膜肺氧合技术对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患者血流动力学及氧代谢指标的影响[J], 段志胜;刘子由;谢和平;陈志生;温贤铭
4.胸外伤致急性肺损伤机械通气时呼气末正压对血流动力学和氧代谢的影响 [J], 刘长文;秦宗和;王海燕;周明根
5.多巴胺结合山莨菪碱对ICU感染性休克患者血流动力学及组织氧代谢的影响 [J], 任良杰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高龄老年呼衰患者有创机械通气时血液动力学的影响

高龄老年呼衰患者有创机械通气时血液动力学的影响

We esa l. , e la 2 / g 0 ml g 8ml gal / g P E t , , n 0 c l 0 al EE i t 5 , 0 %, n l t he ( v n Vr t ml ,1 / , / l 6 ml , E P a 0 5 8 a d 1 nH2 l P P % 1 0 a d ・ i k k k d k d a7 l 5 a o h l 8I (Iso c a i a v ni t nwe ed sg eI oo)mv e d n mi h n ei h s a in s Re u t 2 %. h g t lI f 2 l} me h n C l e t a i l e in ( t 1 ・ l o s eh mo y a c c a g t e e p t t. s l n e s
I v 同时增大时 。 道峰 和吸气 末平台 升高史叫 , 气 肺顺麻性史低 ;患者的 S P D P、 I c B 、 B C 、 0下降史 叫 , R H
和 ( P增 高 幅度 更 大 。 论 : v 结 通过 本 临 床研 究 我 们 发 现 高龄 呼 衰 患 者有 g t 械通 气 时 潮 气 量 等 于或 大 于 1 l g 、 't lL 0m/ 时 k 等 于 或大 于 l 。 , 为 t E i 2 %时 , …现 m 液动 力 学 的 影 响 ; 0 0或 ' P l5 mH q  ̄ 易
( 逐渐 降低 。 R、 V I H C P与v T成正午 荚。当 v 设定 为 1 /g P E 为 P E i 15 Ⅱ _ r 2ml , E P k E P 的 2 %时, 表现为气道 峰压 和吸气末
平 台压 明 !高 , 应 忡低 。 f现 S l …{ 、 O和 C 明 下 降 , R和 C P 高 等J 液 动 力 学 的 改 变 。 . P E I l 川顺 j _ l BJ P C _ I 、 l H V 增 n 【 3若 E P

PEEP对血流动力学的影响

PEEP对血流动力学的影响

PEEP对血流动力学的影响在ARDS机械通气患者中,呼气末正压(PEEP)的设置是必要的治疗基础。

PEEP的应用会增加气道压,根据呼吸力学改变胸膜内压和跨肺压,导致进入肺循环的血容量改变。

这反过来又会影响右心室前负荷、后负荷和功能。

相反,如果没有对右心室产生有害影响,PEEP可以改善左心室功能。

PEEP对器官灌注和功能的不良影响主要是由肺泡复张和过度膨胀之间的平衡所调节的。

最近的ESICM指南,无法对“高”或“低”PEEP的常规应用做出推荐或反对的意见。

PEEP被提出用于维持或恢复氧合,防止肺泡周期性塌陷和呼吸机导致的肺损伤。

许多ARDS患者已存在循环功能障碍,故PEEP对血液动力学的潜在影响尤其重要。

PEEP对心功能的影响胸腔心肺血管系统包含大约17%的血管容量,其中9%位于肺循环中,肺循环负责产生左心室的前负荷和射血量(SV)。

每一个影响肺循环血量的因素都会直接改变每搏输出量和血流动力学。

心脏腔室(不存在心包填塞)以及一些大血管(如上腔静脉或肺动脉),直接受胸膜负压(Ppl)的影响,而肺毛细血管受到跨肺压(TPP)的影响。

心包是心脏周围的一个不能伸展的包膜,这意味着心室容积的任何变化都会通过心室间隔影响另一个心室,这种现象被称为心室相互依赖性。

潮气量和呼气末正压(PEEP)会增加气道压(Paw),并根据呼吸力学改变胸膜内压(Ppl)和跨肺压(TPP),从而导致血容量在肺循环中发生改变。

PEEP对右心室的影响根据盖顿生理学,系统静脉回流Qvr= (Pms - Pra) / Rvr,其中Pms是平均系统充盈压力,Pra是右心房压力,Rvr是静脉回流阻力。

在多数情况下,PEEP会降低系统静脉回流,但不总是降低右心室前负荷,特别是对于ARDS患者进行通气的情况。

简单来说,这取决于呼吸机制和液体容量。

增加PEEP会导致右心室前负荷下降,Ppl通常比TPP更容易受到PEEP的影响,低血容量也经常存在。

Qvr的减少可能是因为Pra简单地通过Ppl传导增加,也可能是因为Rvr由于胸部压力感受器或上腔静脉塌陷的“适应性”现象而增加。

应用呼吸机进行机械通气的血流动力学调节

应用呼吸机进行机械通气的血流动力学调节
Chapter
容量管理策略
评估容量状态
通过监测中心静脉压、肺 动脉楔压等指标,评估患 者的容量状态,以指导容 量管理。
优化前负荷
根据患者容量状态,调整 输液速度和量,以维持合 适的前负荷,改善心脏功 能。
容量反应性评估
采用被动抬腿试验、呼吸 变化等方法评估患者的容 量反应性,以指导进一步 的容量管理。
通过心电图监测心率和心律变化,及时发 现心律失常并采取相应治疗措施。
中心静脉压与肺动脉压指标
心输出量与心脏指数
反映右心功能和血容量状态,指导补液、 输血及血管活性药物的应用。
通过有创或无创监测技术测量心输出量,计 算心脏指数,评估心脏泵血功能及全身组织 器官的灌注情况。
04
机械通气下的血流动力学调节 措施
预防深静脉血栓形成
鼓励患者早期活动、使用间歇性充气加压装置、 穿弹力袜等措施,以预防深静脉血栓形成。
3
加强营养支持
给予患者充足的营养支持,以改善患者营养状况 ,提高抵抗力,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06
临床案例分析与讨论
Chapter
成功案例分享
患者情况
一位因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导致严重低氧血症 的患者,通过应用呼吸机进行机械通气成功改善了氧合和 呼吸功能。
背景
机械通气是重症医学科常用的治疗手段之一,广泛 应用于各种原因导致的呼吸衰竭患者。然而,呼吸 机在改善呼吸功能的同时,也可能对患者的血流动 力学产生影响,如引起血压下降、心输出量减少等 。
呼吸机与血流动力学关系
呼吸机对血流动力学的影响
机械通气可能通过改变胸腔内压、肺容量和肺血管阻力等因素,对患者的血流动力学产 生影响。例如,正压通气可能增加胸腔内压,减少静脉回流,从而降低心输出量;而呼

机械通气常识

机械通气常识

(二)、禁忌症 气胸及纵膈气肿未行引流者、肺大泡 大咯血 急性心梗、重度出血性休克未纠正。
机械通气对生理功能的影响
呼吸通气、换气改善 缓解呼吸疲劳/呼吸肌依赖 VAP/VALI
循环回心血量减少 低血压 改善左心衰肺水肿
其它系统
1、对呼吸功能的影响 1.1、对通气功能的影响 正压通气提供一定的驱动压以克服呼吸
改善氧合、增加氧供, 降低前负荷、减少呼吸功 , 减少氧耗。
低血压、心律失常和心肌缺血 发生低血压的原因多种多样, 低血容量、静脉回 流障碍、心功能不全、全身性炎症反应综合征(SIRS) 和药物的影响。机械通气过程中发生心律失常也比 较常见心肌缺血
3.对中枢神经系统的影响 行过度通气,PaCO2低于20mmHg(≥ 25mmHg
2 3 动脉血气的变化 不同疾病、患者对缺氧和(或)CO2潴留的
耐受程度不同, 难有绝对界值。 a.ARDS: FIO2>50%, PaO2 < 60mmHg;
PaO2>60mmHg, 但PaCO2>45mmHg 或 pH<7 30
PaO2 /FIO2 < 200mmHg b.支气管哮喘: PaCO2>45mmHg
2 2 呼吸形式的变化 除呼吸频率、节律的改变外, 存在呼吸肌极
度疲劳、严重气道阻塞或氧合严重障碍征象时。 a. 呼吸肌已处于极度疲劳状态 胸部与腹部在呼吸时呈现不同步或反常运
动;辅助肌参与
b. 严重气道阻塞: 严重呼吸困难(主观、呼吸频率、节律 的改变,辅助呼吸及气道高阻力)
c. 氧合严重障碍: 呼吸严重窘迫, 以上情况如在短时间内不能设法使之缓 解, 呼吸衰竭将难以避免, 应做好上机的准备。
5、Fi(O2) 根据需要调整FIO2,但≥0 5时需警惕氧中毒, 当

呼吸机常用参数的设置及意义

呼吸机常用参数的设置及意义
压力控制通气时,呼吸机均提供减速气 流,使气道压力快速到达设定压力水平。
呼吸机常用参数的设置及意义
Compan第y 2L1页ogo
呼吸机常用参数的设置及意义
Compan第y 2L2页ogo
临床应用
1.选择流速波形取决于临床情况,及此种 流速波形对产生最正确气体分布效应和对 吸气压力影响。 2.应用减速波进行通气治疗对一些疾病可 改进气体分布,如弥漫性肺部疾病等,肺 泡需要充盈吸气时间并不相同。 3. 吸气流量较高时, PIP 可增加, 如将方 形波转换成正弦波形,则能降低 PIP。
呼吸机惯用参数设置及意义
呼吸机常用参数的设置及意义
ICU
第1页
一、呼吸机潮气量设置
潮气量设定是机械通气时首先要考虑问题。 1.容量控制通气时,潮气量设置目标是确保
足够通气,并使患者较为舒适。 成人潮气量普通为5~15ml/kg,8~12ml/kg是 最惯用范围。阻塞性肺疾病10~15 ml/kg, ARDS 6~8 ml/kg。
高机械通气频率(20次/分或更高)。 3.COPD 患者,使用较慢 R R ,因为 R R
降低,可有更充分时间来呼出气体。这么气 体陷闭会降低。 4.肺顺应性较差(ARDS)患者可使用较快频率, 及较小潮气量以预防因为气道压增加而产生 气压伤。
呼吸机常用参数的设置及意义
Compan第y 7L页ogo
Compan第y 1L0页ogo
吸气流速率设置意义
1.意义:吸气流速率设置, 使 I:E 维持在理 想水平,也使 VT和 R R 保持在适当水平。
2.VT应在适宜时间内输送给患者,流量应适 当或超出患者吸气流量,不然患者将产生 “空气饥饿”(Air hunger)感。
呼吸机常用参数的设置及意义

气腹对呼吸循环的影响

气腹对呼吸循环的影响
但有氧合功能障碍者仍具有缺氧危险。
9
CO2气腹对呼吸的影响 CO2气腹→体内CO2吸收增多,导致高碳酸血症 体内CO2水平升高多由腹膜对CO2吸收所致 腹膜对CO2吸收与气腹压力、时间有关。
10
气腹压力低于10mmHg, CO2吸收与压力呈正比
气腹压力高于10mmHg, CO2吸收呈平台
1
气腹对呼吸循环的影响
2
气体的选择:首选CO2
优点:1、不易燃爆
2、溶解度高→形成气栓可能性小,
弥散快→排出体外快
3、便宜
缺点:引起高碳酸血症,呼吸性酸中毒加 重气腹对心肺功能的影响。
3
CO2气腹对呼吸循环系统的影响 1、气腹机械压力 2、CO2吸收 3、相互作用影响 在一定范围内与压力.时间成正比关系
4
气腹对呼吸的影响 气腹压力↑→膈肌上升,肺底部受压→呼吸系统顺应性↓,气
道压力上升,阻力上升,肺泡无效腔量增大→潮气量↓肺泡通 气量↓→影响通气功能,高碳酸血症发生。 膈肌上升,肺底受压→胸壁顺应性↓胸纵轴缩短→影响肺通气 功能→低O2、高碳酸血症。 胸纵轴缩短→气管导管位置改变
5
CO2气腹对呼吸的影响 正常腹压5mmHg,术中气腹压力为
静脉阻力上升,下肢血液回流减慢,导致回心血量下降。 压迫肺引起肺容量下降,气道阻力增高,肺回心血量减少。
14
高CO2血症抑制心肌,扩张末梢血管,增加交感神经活性, 引起茶酚胺、垂体后叶素等收缩血管物质释放,血管收缩→ 外周阻力↑
15
相互作用机制复杂,尚无定论。 共同认识:气腹压力升高不是唯一因素。
原因:1、接触面积与饱和
2、腹压高于腹膜毛细血管静水压,血管受压,血流
量下降,CO2吸收减慢。
(腹腔外CO2、皮下气肿)

机械通气对呼吸生理影响

机械通气对呼吸生理影响

机械通气对呼吸生理影响(一)机械呼吸对呼吸压力影口向机械口乎吸与自然呼吸主要不同是机械通气胸膜腔内压力,呼吸道内压力及肺泡内压力均为正压,而自然呼吸时均为负压。

呼气时,自然呼吸由于胸廓自然回缩将气体排出,而机械呼吸某些附加在呼气时相压力的通气方式外也靠胸廓收缩将气体排出。

在某些呼气未附加压力的通气方式则呼气仍有正压:不同通气方式对人体呼吸生理影响也不同。

(二)对肺容积影响由于机械通气为正压通气,正压通气使气道及肺泡扩张,肺血容量减少,因此,机械通气时肺容积是扩大的。

在使用PCEP时,会使功能残气量明显增加。

由于机械通气使气体分布更加均匀,同时也使肺血流重新分布,这样改善V/Q比例,从而使呼吸死腔变小。

(三)对肺泡通气量影响肺泡通气量:(潮气量—死腔量)X呼吸频率。

机械通气时由于气管插管或切开使解剖死腔减少,同时机械通气改善V/Q·比例使。

乎吸死腔减少这样使肺泡通气气量增加,有利于改善通气不足。

(四)对气体分布影响自然呼吸时,吸入气体在肺外周及近隔肌处分布较多,而机械通气则近中央部分肺组织扩张好,通气交换好,自然呼吸时吸气气流波形为渐增、缓降的正弦波,气体不易形成涡流,而机械通气由于气流速度快易形成涡流,不利于气体分布尤其是在有病变的气道更易发生,在有病变肺组织自然呼吸时吸人气体更多分布于健康肺组织造成分布不均,而机械通气由于正压通气,另外吸气时间延长,可使病变组织通气增加,这样有利于气体交换。

(五)对V/Q比例影响机械通气适当时,由于气体分布均匀,增加肺泡通气量,使通气差的肺泡通气量增加,这样改善V/Q,再加上氧疗进一步改善缺氧及二氧化碳潴留。

由于缺氧改善,使肺血管扩张,血流增加,这样进一步改善原来缺血肺泡的血流,也改善V/Q失调。

但机械通气不当,压力过大,吸气时间过长,肺泡过度膨胀压力增加,血流减少,也同时使这部分肺泡血流向通气差的肺泡,再加上吸气时间长压力大影响心功能,均会加重V/Q失调。

血流动力学学习-机械通气对呼吸与循环的影响

血流动力学学习-机械通气对呼吸与循环的影响

血流动力学学习-机械通气对呼吸与循环的影响机械通气为正压通气,常用来改善患者的呼吸功能,但同时因肺部压力和容积的变化对循环功能也可产生明显的影响。

一、机械通气对呼吸功能的影响正常自主呼吸吸气时胸腔内负压增加,一般可由-0.29~0.49kPa(一3~5cmH2O增加至-0.68~0.98kPa( -7~l0cmH2 0)。

此时肺泡内压低于大气压,空气被吸入肺内,呼气是由于肺及胸廓弹性回缩和自然回位,胸膜腔内负压减少,使肺泡压高于大气压,气体被排出肺外。

机械正压通气时,吸气则有赖于在气道口处施加正压,将气体压人肺内,此时气道口与肺泡内均为正压,胸膜腔内压亦明显升高,可从-0.49kPa(-5cmH2O)增至+0.29kPa(+35cmH2O)。

这种吸气时胸腔内压和肺泡压的增高,是正压通气对正常生理功能产生影响的基本原因。

不同的通气方式对呼吸生理的影响差异大。

低水平的辅助通气以及同步性好的通气模式如压力支持通气(PSV)、同步间歇指令通气(SIMV)对生理功能影响较小。

而当使用完全的控制通气(VCV/PCV)或高水平PEEP时,则可产生较明显的影响。

1.对肺容积的影响机械正压通气时因气道和肺泡扩张,肺泡内压升高,导致肺血容量相应减少,肺容积增加。

这种效应尤其在应用PEEP因功能残气量增加而更加明显。

功能残气量的增加多少与PEEP值大小、肺与胸廓顺应性及气道阻力高低密切相关。

一般PEEP为0.49kPa(cmH2O)时,功用残气量可增加500ml。

功用残气量的增加造成肺泡在呼吸周期中坚持扩张充气状况,使呼气末肺泡不至于萎陷,有益于肺泡毛细血管膜两侧的气体交流。

2.对肺泡通气量的影响肺泡通气量的大小不但取决于潮气量和呼吸频次的绝对值,而且还取决于生理无效腔与潮气量的比值(VD/VT)。

VD/VT比值增加时,即使每分通气量不变,肺泡通气量也相对减少。

机器通气时由于人工气道的建立,使剖解无效腔减少;接纳PEEP时肺内气体分布得到改良,因而减少了肺泡无效腔,使VD/VT比值下降,有效肺泡通气量增加。

不同机械通气模式对急性肺损伤患者呼吸及血流动力学的影响

不同机械通气模式对急性肺损伤患者呼吸及血流动力学的影响
FU rn i g De ae n fI p tme to CU, h e o d Pe pesHo ptlo aa t, in s rvn e t eS c n o l s i fHu in Ci Ja g u P o i c ,Hu in a y aa 2 3 0 , ia 2 0 2 Chn
h mo y a c n n u d n miso h wo go p r b an d. s lsW h n t elv l fP e d n misa d p e mo y a c ft e t ru swee o tie Reu t e h e eso EEP wee d rn o r ui g 5 t
( <00 ) I P .5 。SMV和 P V方式 均 可降低 S R。 结 论 对 急性 肺 损伤 患者 ,应 根 据不 同时期 选 择 不 同的机 械 通气 模 S V 式 , 能 更好 的增 加 氧供 , 才 减少 对 患者 的呼 吸 和血 流动 力 学 的影 响 。
f 关键 词】 机械 通 气 ; 急性 肺损 伤 ; 呼吸动 力 学 ; 流动 力 学 血 【 图分 类号】 0 .7 中 R6 59 [ 文献 标识 码】 A 【 文章 编 号】 6 3 7 1 2 1 0 b 一 0 5 0 1 7 — 2 0( 0 2)8( ) 0 4 — 3
【 s at Ob et eT ee rhteefcso iee t e tainmo eo n u d n misa dh mo y a isi a Ab t c】 jci orsac h f t f f rn ni t d n p e mo y a c n e d n m c np — r v e df v lo t nsw t c t ln nuy(L )Meh d 0c sso ainsw t AL u optlrm a u r 0 0t D cmb r i t i aue u gijr A I e h . to s3 ae f t t i Ino rh si o Jn a 2 1 ee e p e h i af y o

机械通气的呼吸力学指标

机械通气的呼吸力学指标

机械通气的呼吸力学指标呼吸力学在是机械通气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正常人胸腔内不同位置的力学特征存在着一定的差异,这种不均一性在损伤不均匀的肺部病变中表现的更为突出,可以对气体交换产生极大的影响并使发生机械通气相关肺损伤的机率明显增加,因此熟知不同疾病状态下的呼吸力学特征对指导正确使用机械通气技术十分有帮助。

与机械通气相关的重要呼吸力学指标1.气道压力的计算公式和意义跨肺压(ΔPL)=气道开口压(Pao)-胸膜腔内压(Ppl)(1)跨肺泡压(ΔPalv)=肺泡内压(Palv)-胸膜腔内压(Ppl)(2)跨气道压(Δpaw)=气道开口压(Pao)-肺泡内压(Palv)(3)气道峰压(PIP)=气道阻力压(PRaw)+平台压(Ppla)(4)平台压(Ppla)近似等于平均肺泡内压(Palv)。

平均气道压(Paw)=[(PIP-PEEP)×Ti/TOT]+PEEP(恒压通气时)(5)Paw=[0.5×(PIP-PEEP)×Ti/TOT]+PEEP(恒流通气)(6)食道内压(Pes)近似等于胸膜腔内压(Ppl)。

(7)平均肺泡压(Palv)=Paw+(RE-RI)×(VE/60)(8)多数气道内压力很容易在呼吸机面板或辅助监测系统上观察到,但应注意如果不结合食道内压力测定其临床意义变小。

因为目前尚无直接测定胸膜腔内压的很好方法,多用食道内压(Pes)代替胸腔内压,如不测定Pes则在自主呼吸状态下测得的肺顺应性、中心静脉压等重要生理参数均不准确。

所以,食道内压/胸膜腔内压测定对机械通气患者的呼吸和循环功能的判断及进行治疗都有重要意义。

应注意,在机械通气连接管路上的不同部位测得压力所代表的意义不同。

Paw对血流动力学、气体交换的影响更为明显,并与气压伤的发生密切相关。

因此,监测Paw十分重要。

在机械通气期间,应尽量保持峰压力小于40cmH2O,测定时按吸气末按钮才能使结果准确。

S703-医院-新生儿护理机械通气并发症

S703-医院-新生儿护理机械通气并发症

机械通气并发症一机械通气对生理功能的影响由于目前临床上应用的呼吸机大多为正压通气,可使肺泡内压及胸腔内压明显升高,因此,对呼吸和循环都会产生一系列不同于自然呼吸的影响。

1 对呼吸功能的影响可概括为:(1)呼吸机:通过替代呼吸机做功使之得到休息,同时通过纠正缺氧和二氧化碳潴留而改善呼吸机做功环境,但长期使用可出现失用性萎缩,导致呼吸机依赖。

(2)肺泡:使萎陷的肺泡复张、减轻肺水肿、增加肺表面活性物质的生成,改善肺顺应性。

(3)气道:扩张气道,降低气道阻力。

(4)呼吸机制:肺扩张及缺氧和二氧化碳潴留的改善,使肺牵张感受器和化学感受器传入呼吸中枢的冲动减少,抑制自主呼吸。

(5)V A/Q比例:不定,一方面通过改善肺泡通气和复张萎陷肺泡改善V A/Q比例、减少分流;另一方面,由于气体容易进入比较健康的肺区使该区肺泡过度通气,导致毛细血管受压、血流减少,使V A/Q比例恶化。

(6)弥散功能:一方面通过改善肺水肿、增加功能残气量和增加呼吸膜两侧的压力梯度而改善弥散功能;另一方面,由于减少回心血量、减少肺血管床容积,是弥散功能降低。

2对循环功能的影响正压通气可使回心血量减少,心排出量下降,严重时血压下降,通常认为平均气道压﹥7cmH2O或PEEP﹥5cmH2O 即可引起血流动力学改变。

二并发症及预防1 肺损伤以气压伤最常见,是指机械通气时由于肺泡内压明显升高,导致肺泡壁和脏层胸膜破裂而出现的肺间质气肿、纵膈气肿、皮下气肿、气胸等。

新近研究表明,肺损伤实质上与高容通气有关,而非高压造成,主张将“气压伤”改为“容积伤”,因此控制潮气量可以预防气压伤的发生,目前倾向于选用接近正常自主呼吸的潮气量(6-8L ∕kg),尽量使平台压不超过30-35cmH2o。

2 呼吸性碱中毒当辅助通气水平过高,或采用辅助控制通气模式的病人自主呼吸频率过快时可导致过度通气,出现呼吸性碱中毒,对于Ⅱ型呼吸衰竭的病人应特别注意。

3 氧中毒长时间吸入高浓度氧使体内氧自由基产生过多,导致组织细胞损伤和功能障碍,称为氧中毒。

机械通气的呼吸力学指标

机械通气的呼吸力学指标

机械通气的呼吸力学指标机械通气是一种用于治疗呼吸衰竭的重要方法之一,对于呼吸力学指标的了解十分重要。

呼吸力学指标可以帮助医生评估患者的呼吸系统功能、监测疾病进程和治疗效果。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呼吸力学指标。

1. 潮气量(Tidal Volume, VT):表示每次正常呼吸过程中肺泡内和外的气体交换的量,通常以每千克体重的毫升数来表示。

正常成人的潮气量大约在6-8毫升/千克之间。

2. 呼吸频率(Respiratory Rate, RR):表示每分钟进行正常呼吸的次数。

正常成人的呼吸频率在12-20次/分钟之间。

3. 呼吸比(Ratio of Inspiration to Expiration, I:E):表示吸气时间和呼气时间的比值。

通常使用I:E比来调节呼吸的时机和时间长短。

正常情况下,呼吸比大约为1:24. 通气模式(Ventilation Mode):包括控制通气模式和辅助通气模式。

控制通气模式下,机械通气器设定潮气量和吸呼气时间。

辅助通气模式下,患者可以主动参与呼吸,但机械通气仍然会提供辅助或控制。

5. 呼气末正压(Positive End-Expiratory Pressure, PEEP):在机械通气中,通过为呼气末增加一定的正压,可以增加患者的肺复张和氧合功能。

PEEP的选择应根据患者的病情、气体交换和心功能等因素进行调整。

6. 压力支持通气(Pressure Support Ventilation, PSV):是一种常用的辅助通气模式,它在患者吸气早期提供一个设定的支持压力,以减轻患者的呼吸负担。

7. 梯度运动(Rate of Rise, RoR):表示呼气末到吸气峰值的上升速度,RoR的增加可以显示患者肺功能的降低。

8. 呼气末二氧化碳分压(End-Tidal Carbon Dioxide, ETCO2):机械通气装置可以实时监测呼气末气体中的二氧化碳浓度,ETCO2可以帮助评估患者的通气情况、血流动力学以及呼吸功能的改善。

2023心肺相互作用

2023心肺相互作用

2023心肺相互作用心肺系统是一个复杂的有机整体,具有及时平衡机体变化,并随时反映机体代谢需求的作用。

它对机体变化需求的反应受心功能储备量、循环血量、血流分布、自主神经张力、肺容积、胸膜腔内压(intrath。

rackpressure,ITP)以及内分泌功能的影响。

不同患者对类似的通气方式可以出现完全不同的血流动力学改变。

重症患者常发生复杂的心肺反应,并可影响治疗心肺功能不全措施的整体效果。

本章将从血液循环系统的组成与调节、机械通气对呼吸循环的影响、反映心肺相互作用的指标及其影响因素以及从呼吸循环共同关注的理念看疑难临床问题的处理等方面进行阐述。

血液循环的组成与调节一、血液循环系统的组成血液循环系统由血液、血管和心脏组成。

由心脏不停地跳动,提供动力推动血液在其中循环流动,为机体的各种细胞提供了赖以生存的物质,包括营养物质和氧气,也带走了细胞代谢的产物,如二氧化碳。

同时许多激素及其他信息物质也通过血液的运输得以到达其靶器官,以此协调整个机体的功能,因此,维持血液循环系统于良好的工作状态,是机体得以生存的条件。

人体的循环系统包括体循环和肺循环两部分,两者相互关联。

体循环开始于左心室,血液从左心室搏出后,流经主动脉及其派生的若干动脉分支,将血液送入相应的器官。

动脉经多次分支,管径逐渐变细,血管数目逐渐增多,最终到达毛细血管,在此处通过细胞间液同组织细胞进行物质交换。

血液中的氧和营养物质被组织吸收,而组织中的二氧化碳和其他代谢产物进入血液中,动脉血变为静脉血。

此间静脉管径逐渐变粗,数目逐渐减少,直到最后所有静脉均汇集到上腔静脉和下腔静脉,血液即由此回到右心房,从右心房再到右心室,从而完成了体循环过程。

肺循环自右心室开始。

静脉血被右心室搏出,经肺动脉到达肺泡周围的毛细血管网,在此排出二氧化碳,吸收新鲜氧气,静脉血变为动脉血,然后再经肺静脉流回左心房。

左心房的血再入左心室,又经大循环遍布全身。

这样血液通过体循环和肺循环不断地运转,完成了血液循环的重要任务。

肺泡表面活性物质对ARDS机械通气患者呼吸功能和血流动力学的影响

肺泡表面活性物质对ARDS机械通气患者呼吸功能和血流动力学的影响

i t h nJ n i , uJ nP ol t n C e i qag L i .epe Ho i lfY i , in 12 0 es a n a s t  ̄n Yx g24 0 p ao g i
【 bta t O jc v T vsgt tee et f umoaysr c n(S t rsi t yfnt na dh m dn me A s c】 bet e oi et a f c o l nr f t t )o epr o c o n e oy a i i r i n i eh f p uaa P ar u i sn
【 摘要 】 目的
例A D R S机 械 通 气 的危 重 患 者 , 比较使 用 P S治 疗 前及 治 疗 2 h后 动 脉血 气 、呼 吸 力 学 及 血 流 动 力 学 参 数 的 变 化 。 结果 4
P 治疗后动脉血氧分压(a 2、 s P 0)氧合指数(a 2FO)动脉血二氧化碳分 ̄ (a O) P O/ i2 、 ' C 2 P 及肺泡动脉血氧分压差( —D 2 A a O) 较治疗
能 。 使 患 者 的 血 流 动力 学 趋 于 稳 定 。 并
机械通气 A D R S危 重 患 者 使用 P 疗 可 以 明显 改善 通 气 和 换 气 功 s治
【 关键词】 肺泡表面活性物质(S A D 机械通气 呼吸功能 P) R S
血流动力学
T e e e t o u mo a y s ra t n o r s ia o y f n t n a d h m o y a is i c a i a e t a o h f c f p l n r u f c a t t e p r t r u c o n e d n m c n me h n c l v n l t n ARDS p - i i i a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血流动力学学习-机械通气对呼吸与循环的影响机械通气为正压通气,常用来改善患者的呼吸功能,但同时因肺部压力和容积的变化对循环功能也可产生明显的影响。

一、机械通气对呼吸功能的影响正常自主呼吸吸气时胸腔内负压增加,一般可由-0.29~0.49kPa(一3~5cmH2O增加至-0. 68~0. 98kPa( -7~ l0cmH2 0)。

此时肺泡内压低于大气压,空气被吸入肺内,呼气是由于肺及胸廓弹性回缩和自然回位,胸膜腔内负压减少,使肺泡压高于大气压,气体被排出肺外。

机械正压通气时,吸气则有赖于在气道口处施加正压,将气体压人肺内,此时气道口与肺泡内均为正压,胸膜腔内压亦明显升高,可从-0. 49kPa(-5cmH2O)增至+0.29kPa(+35cmH2O)。

这种吸气时胸腔内压和肺泡压的增高,是正压通气对正常生理功能产生影响的基本原因。

不同的通气方式对呼吸生理的影响差异大。

低水平的辅助通气以及同步性好的通气模式如压力支持通气(PSV)、同步间歇指令通气(SIMV)对生理功能影响较小。

而当使用完全的控制通气(VCV/PCV)或高水平PEEP时,则可产生较明显的影响。

1.对肺容积的影响机械正压通气时因气道和肺泡扩张,肺泡内压升高,导致肺血容量相应减少,肺容积增加。

这种效应尤其在应用PEEP因功能残气量增加而更加明显。

功能残气量的增加多少与PEEP值大小、肺与胸廓顺应性及气道阻力高低密切相关。

一般PEEP为0.49kPa(cmH2O)时,功能残气量可增加500ml。

功能残气量的增加造成肺泡在呼吸周期中保持扩张充气状态,使呼气末肺泡不至于萎陷,有利于肺泡毛细血管膜两侧的气体交换。

2.对肺泡通气量的影响肺泡通气量的大小不但取决于潮气量和呼吸频率的绝对值,而且还取决于生理无效腔与潮气量的比值(VD/VT)。

VD/VT比值增加时,即使每分通气量不变,肺泡通气量也相对减少。

机械通气时由于人工气道的建立,使解剖无效腔减少;采用PEEP时肺内气体分布得到改善,因而减少了肺泡无效腔,使VD/VT比值下降,有效肺泡通气量增加。

但也应避免潮气量过大,VD/VT过小(3.对呼吸力学的影响正压机械通气可使气道扩张,内径增加,通气换气改善,缺氧和二氧化碳潴留缓解,支气管平滑肌痉挛得到松弛,从而使气道阻力降诋。

增加通气使肺泡内压升高,塌陷的肺泡复张,抑制毛细血管渗漏,减少肺及间质充血水肿,从而提高肺顺应性。

机械通气可部分或全部代替呼吸肌做功,使呼吸肌得到休息,呼吸功、能量消耗及氧耗均减少。

4.对肺内气体分布的影响正常呼吸运动是借膈肌和肋间肌的收缩与松弛,使胸廓扩张与收缩,故接近膈肌和胸壁肺脏的通气量较靠近肺门的肺组织为多,因此生理情况下就存在一定程度的肺内气体分布不均。

机械通气时吸人气体的分布取决于吸气时间的长短、气道压力、气道阻力和顺应性大小等因素。

吸气时间充分,特别是附加PEEP 时,可改善通气不良部位的气体交换,有助于肺内气体均匀分布。

但如果吸气时间过长,气道压力明显增加会对循环不利。

5.对通气/血流比值的影响有效地正压通气改善了通气较差的肺泡通气,使该处小于正常的通气/血流比值得到改善,达到了减少动静脉分流的效果。

同时由于缺氧和C02潴留改善,痉挛的肺血管随之舒张,血流灌注增加,使大于正常的通气/血流比值也获得恢复,达到减少生理无效腔的目的。

6.对弥散功能的影响正压通气引起气道及肺泡内压力的增高,一方面抑制了肺毛细血管液体外渗,减少肺泡及间质内的液体,使气体弥散距离缩短。

随着肺泡内洛液的减少和正压呼吸下肺泡复张增加了有效的弥散面积,使单位压力差下的弥散能力提高;另一方面,肺泡内压升高后,因肺泡一毛细血管氧分压差增大有利于氧向血液中弥散。

7.对呼吸中枢的影响机械通气初期,如果用较大的潮气量和较高的吸氧浓度,可导致自主呼吸的抑制。

这是由于缺氧和CO2潴留改善后,使外周化学感受器的刺激减弱和肺扩张后牵张感受器受刺激而将冲动传至中枢,抑制了呼吸之故。

二、机械通气对循环的影响呼吸支持是危重患者治疗中纠正组织缺氧,防治MODS的重要手段。

机械通气是有效的呼吸支持方法,其生理目标包括改善或维持氧合提高氧输送,减少呼吸功,降低呼吸肌氧耗,改善其他重要器官或组织的氧供等。

机械通气与正常状态下自主呼吸的最大区别是吸气时胸内负压的减少或消失。

自主呼吸时由于呼吸肌的收缩,膈肌下降,使胸膜腔内压(ITP)下降;而在正压通气时由于气道压增加,引起被动性肺膨胀,使ITP升高。

位于胸腔内的心脏,相当于位于压力腔内的一个压力腔,ITP的变化既会影响体静脉回流至右心室的压力梯度,也会影响左心室向体循环的流出。

因此,自主呼吸和机械通气条件下对血流动力学有着不同的影响。

一般来说,机械通气对循环功能的髟响决定于气道压力的高低和基础循环情况,通过胸膜腔内压(ITP)和肺容积变化可导致不同的血流动力学效应。

(一)机械通气时压力的变化导致的心血管效应1.机械通气可能降低右心前负荷右心室前负荷取决于静脉回心血量的多少。

影响静脉回流的主要因素有两个:一为驱动压,即循环平均充盈压( MCFP)与右心房压(RAP)的差值,另一个为静脉回流的阻力。

一般认为机械通气时由于ITP升高,使右心房压(RAP)增加,从而导致驱动压的下降,使静脉回流减少。

此外还与压力持续时间的长短相关,吸气时间愈长,呼气时间愈短及呼吸末正压(PEEP)值越大,心脏循环的负担越重。

机械通气对循环的不利影响,在有效循环血量相对或绝对不足的患者尤为突出。

而在循环功能良好、血容量充足的患者,可通过神经反射的调节使周围静脉收缩,恢复周围一中心静脉压差,以保证足够的静脉血回流而予以代偿。

有研究显示,机械通气时随着PEEP从0逐渐上升到12cmH2O( lcmH2O=O. 098kPa),有心的舒张末期容积由56ml下降至48ml。

近年动物实验表明,机械通气时MCFP亦升高,使MCFP-RAP不变。

阻力增加在静脉回流的减少中可能扮演着更加重要的角色。

有研究显示,肺容量的增加能通过血管瀑布现象引起下腔静脉膈肌入日处塌陷;而PEEP增加亦能引起上下腔静脉的塌陷,静脉回流的阻力大于RAP,且阻力位于右心房的上游,使静脉回流减少。

在机械通气吸气时,由于膈肌下降导致腹压升高,使肝脏受压促进肝静脉回流增加.在一定程度上维持总的静脉回流的稳定。

动物实验研究显示,在低血容量状态下吸气期可见静脉回流减少,液体复苏能增加静脉回流和心房直径,逆转PEEP引起的心输出量的下降。

2.机械通气对右心后负荷的影响右心后负荷与肺血管阻力有关。

肺血管包括肺泡周围血管及肺泡间质血管,肺容积对肺泡周围血管及肺泡间质血管阻力的影响不同。

肺容积增加时,肺泡周围血管南于肺泡扩张的挤压导致直径逐渐减小,阻力逐渐增大;而肺泡问质血管由于肺泡的牵拉导致血管直径变大,阻力逐渐降低。

肺血管阻力的变化取决于这两种血管阻力的综合变化,当肺容积为功能残气量时,肺血管阻力最小,而肺的过度膨胀或塌陷均可导致肺血管阻力增加。

理论上,机械通气的理想设置应使塌陷的肺泡复张,同时避免肺泡过度膨胀,可能降低肺血管阻力,从而降低有心的后负荷。

否则,可能导致右心后负荷增加进而降低氧输送。

此外,肺血管阻力还受肺泡氧合及酸中毒的影响。

当肺泡氧分压小于70mmHg(lmmHg=0. 133kPa)时,大部分毛细血管前微动脉处于收缩状态,从而导致右心后负荷增加。

酸中毒同样会影响肺廊管收缩。

早期研究即显示,在相同肺泡氧分压的情况下,当pH南正常下降至7.2时,肺血管阻力增加100%.如下降至7.1时,肺血管阻力将增加200%。

因此,通过呼吸支持增加肺泡氧分压,增加肺泡通气量纠正酸中毒,可能降低肺血管阻力进而降低右心后负荷。

3.机械通气可能降低左心前负荷正压通气对左心前负荷的影响可能来源于两个方面。

首先,正压通气导致胸腔内压力增高,右心回心血量减少,从而进一步引起左心室充盈量下降,左心前负荷减少。

另一方面,当胸腔内压升高导致右心室压力增高到一定程度时,可出现室间隔左偏,从而导致左心前负荷进一步下降。

肺复张时这种现象更加明显。

有研究利用食管超声测量心脏术后的机械通气患者,发现在肺复张后,其左室舒张末期面积F 17cm2下降至8. 7cm2。

对容量相对不足、正常及容量过负荷的ARDS猪模型研究显示,肺复张(气道压40cmH2O维持30秒)后,其左室舒张末期直径分别下降92%、86%及64%。

可见,机械通气尤其是肺复张将明显降低左心前负荷,且下降程度可能写容量状况有关。

4.机械通气对左心后负荷的影响左心后负荷指的是左心收缩时需要克服的阻力,即左心室的跨壁压,其可以用左室收缩压与心脏表面压力之差来表示。

如果与ITP相关的动脉压无改变,正压通气时.ITP增加,心脏表面压力增高,使左心室跨壁压(左室收缩压-ITP)减小,左心后负荷降低,潜在地加强左心室射血,可能导致CO增加。

另外,阻止ITP的负压波动也降低左心室后负荷,这一过程实际上比ITP的增加与临床更密切相关,主要原因有两个:第一,许多肺病状态与吸气时明显的ITP降低相关;第二,ITP明显降低则需用力呼吸,呼吸做功增加,因此,阻断这种ITP明显的负压波动不仅减少静脉回流,也将不成比例的降低左心室后负荷。

与此相类似,心力衰竭的患者应用PEEP或经鼻持续正压通气可通过降低左心室后负荷进一步增加左心室输出量,虽然它也使左心室的前负荷降低。

机械通气时左心后负荷的变化可表现在动脉血压的变化。

在正压机械通气条件下,吸气时动脉压升高,呼气时降低,称为反奇脉。

其发生机制考虑:①正压吸气时,阻碍静脉回流的右心房压升高,并且由于胸膜腔压升高压迫腔静脉,导致静脉回流减少,右心室前负荷降低,根据Frank-Starling机制,右心室搏出量下降,经过几个心动周期,在呼气相导致左心室心输出量降低;②由于吸气时肺泡压(肺毛细血管周围压)的升高超过胸膜腔压(肺动脉周围压)的升高,导致跨肺压(上述两者的差值)增加,右心室后负荷增加,阻碍右心室射血;③吸气时肺泡压(肺毛细血管周围压)的升高超过胸膜腔压(肺静脉周围压)的升高,因此肺毛细血管血液被挤出流向左心,使吸气时左心室前负荷增加;④正压吸气时胸膜腔压变使ITBV 减少。

心内压降低,同时由于心外压升高,导致左心室后负荷降低。

由上可以看出,在机械通气条件下对动脉压的影响与自主呼吸条件下不一致。

5.机械通气对CO的综合影响正压通气时胸腔内压增加,回心血量减少,在一定程度上,回心血量等于CO。

因此,尽管机械通气同时影响心脏的前负荷和后负荷,但总体表现为CO的减少,这种影响在实施肺复张时尤为突出。

研究显示,当PEEP逐渐从零上升至12cmH2O时,每搏输出量平均下降14%。

对ARDS猪模型观察发现,行机械通气后CO由5.3L/min下降至4.9IJ/min,而进行肺复张时,CO则进一步下降至4. IL/min。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