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国文学史》练习题二 答案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外国文学史》练习题二答案
练习题第三套答案
一、分析论述题
1.分析浮士德形象。
首先,浮士德是一个具有高度概括性的形象。他是一个理想的探求者,一生经历了漫长而复杂的道路。这个过程实际包括了宗教改革、文艺复兴以来,一直到19世纪初期300年间欧洲和德国进步知识分子精神探索的道路。浮士德从中世纪的精神束缚中解放出来,摆脱了低级的官能享乐和迷离的情欲,否定了为封建王朝服务的妥协道路,也否定了向古代艺术美去寻求出路的幻想,然后追求更高的理想——以自由劳动开拓人人幸福的乐园。浮士德的形象成了资产阶级上升时期进步知识分子的艺术概括,特别是资产阶级启蒙思想家的艺术概括。
其次,在浮士德探求过程中,表现出一种不断追求、勇于实践、自强不息的精神。从他在书斋中领悟到“泰初有为”,到他终生探索的最后结论“要每天每日去开拓生活和自由”,都体现了这种精神。《天上序幕》中,天帝曾指出,“一个善人只要他努力向上就不会迷失正途“,到全诗的结尾部分,一位天使把他接上天堂是又说,”凡是自强不息者,到头来我辈均能救“,前后呼应,有意突出浮士德积极行动的精神。
第三,浮士德的性格充满矛盾,他的前进道路上贯穿着辨证的精神。浮士德自身与客观现实产生矛盾,精神上也具有两重性。他不断克服掉自身的弱点,不断探索。在他探索的道路上,魔鬼靡非斯特总是企图把他引向堕落,但靡非斯特恰好帮助他在实践过程中,不断克服自身的弱点,不断地前进。
第四,浮士德一生的探索以找到理想为终结,然而这个理想实质上不过是资产阶级理想化的王国。浮士德没有真正实现他的理想,他的一生仍然是一个理想探索者的悲剧。
2.比较分析19世纪英国、法国、俄国三个国家批判现实主义文学的异同。
法国批判现实主义文学的特点。
法国批判现实主义是在复辟王朝时期酝酿、在七月王朝时期产生的。因此,早期批判现实主义作家,如斯丹达尔、巴尔扎克、梅里美等,几乎都把批判的锋芒同时指向封建贵族和大资产阶级。封建统治必将让位于资本主义的历史规律,在他们的笔下得到了形象的表现;资本主义社会的丑恶现实,也在他们的作品中得到有力的揭露。广阔的社会画面,丰满的艺术典型,深刻的批判力量,构成30年代至40年代法国批判现实主义文学的基本特色。
英国批判现实主义文学的特点。
英国资本主义经济形态发展比较成熟,贫富极端悬殊已成为众人瞩目的社会问题,因此,英国的小说家们最先接触到劳资矛盾,并把它反映在自己的创作中。英国批判现实主义作家大多出身于
小资产阶级,多写个人奋斗,正面人物几乎都是小人物。不过,这些作家不管具有怎样的民主性,却站在工人运动之外,不能了解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他们创造出的人物典型最终结局是正义与善良取得了胜利,不幸而备受摧残的主人公的权利终于获得伸张,作品中的人道主义和改良主义色彩浓厚。
俄国批判现实主义文学的特点。
俄国批判现实主义文学,是在反对农奴制的斗争中,在西欧资产阶级革命思想的影响下产生的。俄国批判现实主义文学始终和蓬勃开展的俄国人民解放运动紧密联系,因此,俄国现实主义文学具有很强的革命性、战斗性和民主倾向。此外,俄国现实主义形成与发展始终得到了文学批评和美学理论的有力支持,文学理论与文学创作相互呼应,相得益彰。
3.《永别了,武器》对帝国主义战争的控诉。
《永别了,武器》是对毁掉一代人的帝国主义战争的控诉。战争鼓吹者的那些“光荣、勇敢、神圣、爱国”的欺骗宣传,把无数青年召唤到了战场,但他们在战场上看到的是交战双方草菅人命地野蛮屠杀和一片混乱,“看不到任何神圣的东西。”罪恶的战争不但夺去了无数人的生命,毁掉了人们的美好爱情和幸福生活,而且摧毁了人们的理想和传统的价值观念,只留下精神上的一片废墟。在小说里可以看到,从军官、教士到士兵、百姓,都普遍存在着强烈的厌战反战情绪,而理想幻灭后的兵士,只是一群被驱赶到战场上为统治集团卖命的炮灰而已。他们没有进行积极的反抗,只有消极的逃跑和亨利式的“单独媾和”。这清楚地表明作家的反战倾向和资产阶级个人主义、和平主义倾向。正是由于作家世界观的局限,他始终未能彻底解决个人与社会、战争与和平、生活与战斗、生与死等一系列重大问题,徒有“人生是一场孤独的战争”、“胜者无所获”的悲叹。4.《吉檀迦利》赞颂的是怎样的神?
首先,诗人所礼拜的这位神,并没有穿着高贵的服装,奔走于有钱有势的王公贵族之间,而是“穿着破敝的衣服”,“在最贫贱最失所的人群中行走”,他和那“最贫最贱最失所的人们中间没有朋友的人做伴”,他是在“锄着枯地的农夫那里,在敲石的造路工人那里。太阳下,阴雨里,它和他们同在,衣袍上蒙着尘土”。诗人歌颂这位神的高贵品质,实际上反映了诗人同情劳动人民,反对社会不平等的民主精神。
其次,在诗人笔下的这位神,又是光明和自由的象征。诗人礼赞他是“永远光耀的太阳”,把它作为“最初的光明和形象,来呈现在我眼前。让他的眼光成为我觉醒的灵魂的最初的欢耀。”诗人还预言,现实世界也将以它的火焰点上“万盏不同的明灯”,把道路照亮。同时,诗人所寻求的自由,那无价之宝,也是在他那里。诗人歌颂神,神的世界,表现了诗人在殖民主义统治下的黑暗显示中,追求光明和自由的强烈愿望。
第三,在泰戈尔的这部“生命的献歌”中,这位神成了无限生命的象征,无限人格的象征。她“潜藏在万物的心里,培育着种子发芽,蓓蕾绽红,蓓蕾结实”。她也潜藏在诗人生命的深处:“我生命的荣枯围绕着她起落”。她使万物具有急遽地前奔的力量,她使生命充满欢乐,显示出伟大的价值。诗人礼赞生命之神,唱出生命之歌,实际上表达了诗人热爱人生、热爱自由、不断追求、不断进取的人生哲学。
在诗集中,泰戈尔试图通过人与神的合一来寻求实现理想的道路。他追求人与神的结合,渴望与神“完全合一的形象显现”。这里的神的世界,就是指“无限人格”。诗人以爱为出发点来求得人与神的结合。为了求得与神在爱中结合,诗人要求自己“人格”完善,要从自己的“思想中摈除虚伪”,要从“心中驱除一切丑恶”,要把自己从“极欲的危险中拯救出来”,要“使我的爱开花”。说到底,他要完善自己的人格,目的就是为了更好地为当时3亿印度同胞服务。这是本诗也是泰戈尔表现出的至高境界。
二、案例分析题
阅读下面文字,谈谈哈姆莱特的内心冲突及其意义。
首先,需要谈哈姆莱特的形象;
其次,谈哈姆莱特遭遇到的人生变故,这些变故对他人文主义思想产生的巨大冲击;
第三,谈哈姆莱特内心冲突的主要表现;
第四,由哈姆莱特的忧郁和犹豫,分析他作为人文主义思想家的矛盾和人性的冲突;
第五,哈姆莱特形象的社会、哲学、文化意义。
练习题第四套答案
一、分析论述题
1.分析哈姆雷特的形象。
哈姆莱特是一个处于理想与现实矛盾中的人文主义者的形象。起初,他是一个充满人文主义理想的青年王子,对天地万物、人、社会都寄予了美好的理想。在他看来,人世间是一座美好的花园,“人类是一件多么了不起的杰作!多么高贵的理性!多么伟大的力量!多么优美的仪表,多么文雅的举动!在行为上多么像一个天使!在智慧上多么像一个天神!宇宙之精华!万物之灵长!”那时他是一个“快乐的王子”。他以人文主义观念指导他的爱情和友谊。
其次,现实的丑恶和严酷打破了他昔日的梦幻,他的人文主义理想和信念破灭了。剧本一开始,世界便已“颠倒混乱,”人们噩梦连绵,惶惶不可终日。当亡父的鬼魂告诉他他的叔父是弑君篡位的凶犯时,他再一次受到极大的震动。现实使哈姆莱特对世界的看法有了根本性的转变,“负载万物的大地,这座美好的框架,只不过是一个不毛的荒岬;这个覆盖众生的苍穹,这顶壮丽的帐幕,这个金黄色的火球点缀着的庄严的屋宇,只是一大堆污浊的瘴气的结合。”至于人,“在我看来,这个泥塑的生命算得了什么?人类不能使我产生兴趣,虽然我从你现在的微笑中,我可以看到你这样想。”正是这种理想与现实的矛盾,造成了他行为上的犹豫,这就是文学史上所说的“延宕的王子”。
第三,哈姆莱特在复仇行动上的犹豫,从社会学角度上,是由于他所面对的社会邪恶势力过于强大,作为新兴资产阶级代表的哈姆莱特还不能胜任“重整乾坤”、改造社会的历史重任,因而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