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外建筑安全管理状况分析

合集下载

建筑行业分包队伍的安全管理问题及对策分析

建筑行业分包队伍的安全管理问题及对策分析

建筑行业分包队伍的安全管理问题及对策分析建筑工程随着经济发展,规模不断扩大,在计划经济转变为市场经济的过程中,由于其发展所需,从事该行业的企业数量逐渐增多,但因其从业人员来源流动性大,人员素质不高,再加上建筑行业具有频繁的交叉作业、任务急、工程短等特点,由于管理上的重视度不高,极易造成安全事故的发生。

本文针对建筑工程中分包队伍中的安全管理问题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相应的解决措施。

一、分包队伍在建筑行业中存在的问题(一)分包队伍存在不健全的安全生产管理制度施工现场由于现场的安全部门设置不固定,导致职责分工的不明确,出现一人多责与多岗的现象;部分分包队伍的安全生产与国家相关的法律法规不相符,比如一些操作规程与管理标准不规范、安全生产管理制度不健全等;部分分包队伍所聘用的项目经理、特种作业人员及安全生产的专职管理人员存在无证上岗现象。

(二)分包队伍存在资质不全在建筑行业中,部分分包队伍未按照行业主管部门与有关政府部门的相关要求,申请办理安全生产许可证、资质证书及营业执照等,即使个别分包队伍相关证件办理齐全,但也未按期办理延期的复审手续,有些分包单位还存在伪造业务范围及资质等现象。

(三)分包单位对其录用的作业人员标准过低及安全教育的培训力度不够部分分包单位所使用的作业人员均来自农民工或临时工;在进场前施工作业人员缺乏安全教育,在施工过程中作业人员缺乏安全技能操作培训及安全知识教育,使作业人员缺乏安全应急措施。

由于分包单位的作业人员文化水平不高,安全素质较差,导致分包单位的作业人员发生安全生产事故的几率较高。

(四)分包队伍安全措施费的投入不到位分包单位的管理人员由于安全监管的力度不够,导致其作业人员的安全意识比较弱,某些包工头或者私营业主对经济利益的过度追求,使其在安全投入方面比较少,其主要表现在对作业人员的劳动防护用品不能及时或者按照规定给予,有些分包单位虽然对其提供了安全防护用品,但都是质量较差、价格较低的产品,甚至是应该淘汰报废的机具设备及用品;现场防护也是能省则省,出现该维修不维修,该防护不防护现象等。

《施工现场安全管理国内外文献综述及理论基础4200字》

《施工现场安全管理国内外文献综述及理论基础4200字》

施工现场安全管理国内外文献综述及理论基础目录施工现场安全管理国内外文献综述及理论基础 (1)1 国外研究现状 (1)2 国内研究现状 (2)第二章相关理论基础 (3)2.1 施工现场安全管理概念 (3)2.2 施工现场安全管理特点 (3)2.3 避免或降低安全事故理论 (4)参考文献 (5)1 国外研究现状安全管理是一门致力于运用科学的管理理论和方法,分析和调查各种危险因素,采取有效的技术、和管理措施,预防安全事故的管理科学。

对于安全管理的相关理论方面来讲,安全管理理论经历了三次重大改变,从而慢慢从事后管理转变到事前管理,从现代事故管理到现在的安全风险管理,以及基于安全风险管理的传统管理。

这一过程也在今天的科学控制下从传统的政治经济手段发展到现代的法律制度和科学的安全管理。

施工安全管理这项主要工作,其目的主要是通过对施工过程中的安全因素进行识别、分析和监控,保证项目顺利进行,避免人员出现伤亡。

对于事故的防控,主要是根据各种原理和动态治理原理进行监控。

施工现场在设计和生产过程中考虑了不利因素,主要特点是多种功能的重叠、施工设施的临时变化、施工环境的多变性以及人员结构的不稳定性。

规划安全指导的四个关键要素是设计过程中人员的行为、事务的状态、施工现场的环境和管理制度。

因此,它需要不时地进行检查,评估和改善人员的稳定性和现场的操作环境,以加强安全性和动态管理。

现在,大部分建筑业都没有做好施工安全管理工作,依旧有很多没有做到位的地方,比如监管太过松散,管理人员缺乏安全意识,公司对于施工安全管理工作上耗费的资金和精力严重不足,缺乏对施工人员的安全培训活动,管理方式过于老旧,喜欢在事情发生了以后再控制局面等。

由于现在人们生活有了很大的改善,人们在施工过程中不仅注重工程项目的质量,也开始重视人员的施工安全。

因为良好的施工安全管理工作可以保证施工项目的顺利进行,还可以让施工人员更加放心的进行施工。

所以,该项工作关乎着人员安全,可以很好的减少事故的发生率。

国内外建筑安全管理状况分析

国内外建筑安全管理状况分析

国内外建筑安全管理状况分析国内外建筑安全管理状况分析随着城市化的进程推进,建筑在人们的生活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然而,在建筑过程中存在很多安全隐患,而建筑安全管理就显得尤为重要。

本文将分析国内外建筑安全管理状况,探讨其中存在的问题和解决办法。

国内建筑安全管理状况在我国,建筑安全管理向来备受重视,通过创新技术与提高人员素质,建筑领域的安全水平得到了显著提高。

但是,随着城市化的发展,建筑发展过快、建筑安全法规不尽完善,以及实施建筑安全管理等方面仍存在很多困难。

例如,建筑企业的安全管理意识不够,缺乏有效的内部管理机制。

目前,很多建筑企业在施工过程中,对安全管理重视不够,会出现规划不严谨、施工时压缩时间、对工人安全不重视等问题,导致建筑事故时有发生。

此外,在城市建设中,一些城市规划过于着重于经济效益,而对于建筑的安全性设计与标准建立不够,进一步加剧了安全事故的发生。

再次,国家对于建筑的安全法规还有所欠缺。

虽然近年来我国在政策方面加强了对建筑安全的管理,提出了“三红一黄”建筑、及免费技术检查等相关政策,但是建筑安全标准和规定的质量却还未达到全面普及。

最后,要实施建筑安全管理仍需要大的时间时间和努力。

应该提高建筑工资、优化工作环境,严格执行安全规程,以人性化的思维进行更全面的管理,不断提高建筑安全意识和安全管理水平。

国外建筑安全管理状况与国内相比,许多外国国家的建筑安全管理技术和经验都非常成熟。

例如,在日本,建筑出现事故很少,因为建筑安全规程非常详细,并且建筑业的职业资格证更为严格。

此外,外国建筑企业的安全管理体系在建筑中得到很好的实践,促进了建筑的安全性。

美国几乎所有的建筑都要经过严格的工程验收,并制定了相应的建筑维护和修理标准,同时,保险公司为每栋房屋都设立一个建筑安全评估等级,规定每种房型的安全等级。

任何人都可以查询所有房屋的建筑安全评估报告。

这样,从起步到建桥,保障建筑安全非常有效。

得益于先进的技术和管理组织,国外建筑业的安全管理效果比较显著,造成的安全事故极少,这主要是得益于外国国家的安全法规明确,建筑维护与修理标准实施得更彻底。

东南亚与国内在施工安全管理上的差异与风险防范

东南亚与国内在施工安全管理上的差异与风险防范

ANZHUANG2023年第9期20东南亚与国内在施工安全管理上的差异与风险防范程华忠 郑海华 刘芳青 刘航宇 文才建(中建三局第一建设安装有限公司 广东深圳 518109)摘 要:本文详细对比分析了东南亚与国内施工安全管理在法律规范、安全教育和文化、施工人员素质、施工环境等方面存在的差异,并根据柬埔寨德崇国际机场项目安全管理实践,提出了针对性的对策和解决方案,可为我国企业海外项目的安全管理和风险防范提供参考。

关键词:东南亚 安全管理 差异 风险防范中图分类号:TU921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3607(2023)09-0020-03随着“一带一路”倡议的推进,中国施工企业参与东南亚地区的国际建设项目越来越频繁。

这些地区因地理位置接近,市场需求大,经济发展迅速,吸引了众多中国施工企业。

但受法律、文化、环境等因素影响,东南亚施工项目面临复杂多变的安全风险。

如何有效融合中国企业的安全生产制度与当地法律,保障高效运行的安全管理,已成为急需解决的问题。

本文以东南亚地区的柬埔寨德崇国际机场项目为例,分析比较东南亚地区和国内项目的安全管理形式,研究东南亚安全管理的特点和难点,并提出了一系列应对策略和解决方案,以提高项目的安全管理效率。

1 施工安全管理差异东南亚施工项目具有多样性、异域性和复杂性等特点,与国内项目安全管理存在较大差异。

1.1 法律规范差异中国的施工安全管理法规完善,有详尽的安全标准和规定。

东南亚国家虽然也有相关的法规,但各国情况不同,法规的执行程度和具体规定有所差异。

在一些东南亚国家,由于缺少相应的职能部门,存在法规落后、执行不力等问题。

(1)法规完备性。

中国的施工安全管理法规相对完备。

例如:《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对施工项目的安全管理进行了全面规定,包括施工单位的安全生产责任、安全生产保证金、安全生产许可证制度等。

此外,中国还有一系列配套法规和标准,如《建设工程安全生产管理条例》和GB 55034-2022《建筑与市政施工现场安全卫生与职业健康通用规范》等,对施工安全的各个环节作出了具体规定。

建筑施工安全生产形势分析报告

建筑施工安全生产形势分析报告

建筑施工安全生产形势分析报告(二○○六年四季度安全例会)根据会议安排,区安监站就现阶段建筑施工安全生产形势作分析报告,内容包括:一是前阶段安全检查的基本情况,二是存在问题分析,三是安全生产新形势和施工作业新特点分析。

一、基本情况截止目前,我区安全报建新开工项目81个,建筑面积约67万平方米。

安全报建率100%,意外伤害保险率100%,创建市级文明工地8个,区级文明工地15个。

1-9月,我们组织开展了前三个季度的建筑施工安全生产大检查,共检查施工项目325个/次,出动检查人员256个/次,发出《隐患整改通知书》85份,消除施工安全隐患278条,通报做得差的工地18个,申请暂扣企业安全生产许可证2家,经济处罚8万元。

前三季度,我区建筑施工死亡人数2人,占年计划的50%,我区建筑施工安全生产形势总体较为平稳。

二、当前建筑施工安全生产形势分析(一)安全隐患的分析1、安全隐患的分布情况。

今年1—9月,我们共发现施工安全隐患278条。

①安全管理缺陷有26条、文明施工15条,占安全隐患总数的14.7%;②脚手架61条(其中:落地式外脚手架20条、悬挑式脚手架14条、吊篮脚手架15条、整体爬架9条、卸料平台3条),占21.9%;③基坑支护与模板工程31条(其中:基坑支护8条、模板工程23条),占11.1%;④“三宝”、“四口”12条,占4.3%;⑤施工用电67条,占24.1%;⑥起重机械48条(其中:龙门架物料提升机19条、施工升降机11条、塔吊18条),占17.2%;⑦施工机具18条(其中:平刨2条、圆盘电锯1条、手持电动工具2条、钢筋机械2条、电焊机4条、搅拌机5条、气瓶2条),占6.5%。

2、安全隐患的分布特点。

安全隐患主要分布在安全管理、脚手架、基坑支护与模板工程、施工用电、起重机械等五个方面,它们约占施工安全隐患总数89%。

这些隐患又极易引发高处坠落、物体打击、触电事故、机械(起重)伤害、施工坍塌等“五大伤害”事故。

我国建筑安全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我国建筑安全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我国建筑安全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建筑安全管理是保障民众人身财产安全的重要措施。

然而,我国建筑安全管理存在不少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建筑规划不合理。

有些建筑规划缺乏科学性,没有考虑周边环境和人流密集度等因素,导致建筑安全隐患增加。

二是建筑材料不合格。

有些建筑商为了追求利润,使用低价、劣质材料,对建筑安全带来极大威胁。

三是建筑工程施工质量差。

一些建筑公司在施工过程中缺乏严谨的管理,施工质量得不到保障,存在较大的安全隐患。

四是建筑物日常维护不足。

一些建筑物在使用过程中,由于日常维护不到位,没有及时处理存在的安全隐患,导致事故的发生。

针对上述问题,应采取以下对策:
二是严格控制建筑材料质量,制定相关法规,加强监管,执法力度加大,提高建筑质量。

三是建筑公司采取严格管理,通过 ISO 认证等方式切实提高施工质量,保障建筑安全。

四是建立健全建筑物日常维护制度,建立维护档案,确保日常维护工作高效有序,及时处理存在的安全隐患。

五是加强宣传教育,提高公众对建筑安全的认识和意识,增强防范意识,形成人人关注、人人参与的氛围。

六是加强对整个建筑产业链的监管,建立完善的行业标准和信用体系,依法惩处违规行为,提高行业整体安全水平。

总之,建筑安全管理是一项系统性工程,需要政府、建筑企业和公众共同参与,采取综合措施,切实保障民众人身财产安全。

建筑施工企业工程质量和安全生产工作情况调研报告

建筑施工企业工程质量和安全生产工作情况调研报告

建筑施工企业工程质量和安全生产工作情况调研报告一、综述近年来建筑施工企业在推动城市建设的同时,也面临着巨大的工程质量和安全生产压力。

本次调研旨在深入了解这些企业在工程质量和安全生产方面的工作情况,以期找到存在的问题和改进的方向。

通过实地走访、问卷调查和访谈交流,我们感受到了企业对工程质量和安全生产的重视,同时也发现了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

接下来我们将从多个角度对调研情况进行详细汇报。

首先从总体情况来看,大部分建筑施工企业在工程质量和安全生产方面都做了大量的工作,建立了相对完善的制度和管理体系。

但在实际操作中,仍存在一定的困难和挑战。

一些企业反映,随着市场竞争的加剧和工程难度的增加,对人员素质和技能的要求也越来越高。

因此加强人员培训和技能提升成为了当前亟待解决的问题之一。

其次我们也发现了一些企业在安全生产方面存在的问题,一些施工现场的安全措施不够完善,安全隐患较多。

此外一些企业还存在安全生产责任制落实不到位、安全生产投入不足等问题。

这些问题不仅影响了企业的生产效率和经济效益,更重要的是给工人的生命安全带来了严重威胁。

因此加强安全生产管理,提高安全生产水平,是当前建筑施工企业的重要任务之一。

1. 背景介绍:简述调研的目的、意义及当前建筑施工企业面临的工程质量和安全生产形势我们这次的调研,主要是为了深入了解建筑施工企业在工程质量和安全生产方面的实际状况。

说到建筑施工,大家都知道,这可是个关乎咱们老百姓生活的大事儿。

建房子、修道路、造桥梁每一项工程,都与我们的日常生活息息相关,所以工程质量绝对不能马虎。

而安全生产更是重中之重,一个小小的疏忽,就可能造成无法挽回的悲剧。

因此这次的调研可谓是意义重大。

当前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建筑施工行业蓬勃发展,但也面临着巨大的挑战。

工程质量的要求越来越高,安全生产形势依然严峻。

天气、材料、技术、人员,任何一个环节出现问题,都可能影响到整个工程的进度和质量。

再加上施工现场的安全管理,一直都是个难以攻克的问题。

建筑生产安全现状

建筑生产安全现状

建筑生产安全现状
《建筑生产安全现状》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建筑行业成为了城市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

然而,建筑生产安全问题也因此变得日益突出。

在过去的几年里,建筑工地事故频发,给工人们的生命财产造成了巨大的损失,也给社会带来了巨大的负面影响。

因此,建筑生产安全的现状备受关注。

首先,建筑生产中存在的安全隐患主要包括施工现场安全管理不到位、工人安全意识不强、施工材料不合格等问题。

在建筑工地上,很多单位缺乏必要的安全管理措施,导致事故发生的可能性大大增加。

同时,一些工人缺乏安全意识,对施工现场潜在的危险缺乏足够的警惕,也是造成事故的原因之一。

此外,一些施工材料因为质量不合格而导致事故爆发的情况也时有发生。

其次,建筑行业的安全监管力度不够、执法不严也是导致建筑生产安全问题的原因之一。

尽管国家对建筑生产安全的监管制度已经不断完善,但是在实际执法中依然存在漏洞。

一些不法分子往往能够通过行贿腐蚀执法人员,或者利用各种漏洞逃避监管,导致一些安全隐患未能及时发现和解决。

因此,建筑生产安全问题需要立即得到解决。

首先,需要加大对建筑工地的安全监管力度,提高执法部门的执法水平和效率,使得那些违法违规的行为者得到严惩。

其次,需要加强对施工现场的安全教育和培训,提高工人们的安全意识和自我保护能
力。

同时,也需要对施工材料和施工设计进行更加严格的把关,杜绝不合格材料和设计的使用。

总的来说,建筑生产安全问题需要全社会的关注和努力去解决。

只有当建筑工地变得更加安全,工人们的生命和财产才能得到更好的保障,城市建设才能更加稳健地发展。

论施工现场的安全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分析

论施工现场的安全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分析

论施工现场的安全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分析作者:邰马伟来源:《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下旬刊》2016年第01期摘要:建筑行业不断得到发展,在投资规模上也逐渐扩大,这就直接造成建筑市场规模的扩大,很多建筑都已经从传统的结构转换成复杂的结构,不再局限于简单的结构形式,由简单到复杂的结构设计对于较复杂的小高层或者超高层来讲大大提高了建筑的难度,施工过程中的危险性也大大增加,这也是技术革新所无法避免的问题。

投资者的要求变得越来越多样化,施工的要求也越来越多。

但是很多投资主体在真正的施工过程中却严重忽略了相关程序的实行,在施工的过程中故意逃避安全监督管理,不弄清实况就开始进行工程建设。

就目前的施工者来看,普遍为农民工,整体素质偏低,流动性也极大。

关键词:施工现场;安全管理;问题;对策1 建筑工程施工现场安全管理的现状1.1 管理部门职能转变滞后,管理出现真空我国的政治体制不断发生着变革,企业改革让企业成为了市场的主体,逐渐地脱离了行业行政管理的束缚,与此同时,也应当让建设部和地方建设行政主管部门成为国家建筑安全专项监督职能的履行者,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及地方各级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机构则成为国家安全生产综合监督职能的履行者。

1.2 人员安全意识淡薄,制约安全管理现在很多施工工地上大都以农民工为主,他们并没有接受十分正规的教育,安全意识欠缺,施工过程中严重缺乏自我教育意识,出现了安全事故,也不知道怎么运用合理合法的方式维护自己的权益。

1.3 安全管理机制不健全,影响安全管理效果建筑工程对安全管理的要求很高,安全管理相比其他项目来讲更具系统性,所以,想要把安全管理机制做好就必须采用行之有效的方法与施工过程相适应。

1.4 安全监督工作力度小,影响安全管理在安全管理过程中,由于施工水平的限制,就导致安全监督的工作力度不协调,责权也无法协调,安全管理监督力度不够直接会影响到安全管理的质量,这些都是安全问题出现最致命的诱因。

我国建筑业安全生产管理现状

我国建筑业安全生产管理现状

一、绪论目前我国正在进行历史上也是世界上规模最大的基本建设。

1999年我国基建投入达到14440亿元,约占国民生产总值的16.6%,从业人员达3500万,是世界最大的行业劳动群体,但目前他们的劳动环境和安全水平还不尽如人意。

建筑安全与健康水平在管理上、技术上进一步提高,可使数十万甚至上百万建筑工人的生命和健康得到更好的保护,使建筑业避免数十亿甚至上百亿的经济损失,使成千上万个家庭乃至整个社会少遭受一些伤害和痛苦。

经过几十年的探索,世界各国,特别是英、美、日等国在职业安全与健康方面已经取得了明显的进展,积累了大量经验,建筑业的伤亡率持续下降。

我国经过多年的不懈努力,建筑业的因工死亡率也在不断下降。

然而,目前建筑业仍然是事故率较高的行业,在美国每天有2名建筑工人死亡,在英国建筑业安全事故造成的损失巳达到建设项日总成本的3%至6%。

这固然与建筑业的生产特点有关,但并不意味着无法做得更好。

从我国的建筑安全事故来看,违规设计、违章指挥、违章操作、违章施工和工人素质低是事故率较高的主要原因。

同时,个性很强、特点突出的建设工程的施工和管理难度在不断加大,新技术层出不穷,相应的安全与健康法律法规和技术规范难以及时跟上,出现的风险得不到有效控制。

这也是事故多发的一个重要原因。

因此,从国家、行业、企业和项目等不同层次提倡和加强安全管理,建立科学的管理机制,推广有效的管理方法和手段,是当前进一步提高我国建筑安全管理水平的根本出路。

本文对我国当前建设工程安全生产管理现状和建筑安全事故发生的原因进行分析,对我国建筑业安全生产管理的几个问题进行探讨,并提出进行五个方面的创新建设。

二、我国建筑业安全生产管理现状(一)中国建筑安全的历史由于行业特点,建筑业一直是一个高风险的行业,因此,为保护建筑业从业人员的人身安全而采取的措施古已有之。

我国是世界四大文明古国之一,有关建筑业劳动保护的记载已有2000年的历史。

如北宋初年的木工喻皓,曾在东京(今开封)建造一座高塔,他每建一层都在塔的周围安设帷幕(即安全网)遮挡,即避免施工伤人,又便于操作。

开题报告-建筑施工现场存在的安全问题与对策分析

开题报告-建筑施工现场存在的安全问题与对策分析

建筑施工现场存在的安全问题与对策分析一、文献综述一、文献综述(一)国外研究现状(一)国外研究现状Levitt 和Parker(2011)Parker(2011)在对该课题进行研究时,针对建筑施工现场进行了在对该课题进行研究时,针对建筑施工现场进行了深入的分析,站在安全评价的角度了解建筑企业在安全风险管理过程中所执行的管理体制。

这两位学者通过研究提出,管理层在提高建筑施工安全水平的过程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和价值,管理者个人的安全意识以及工作能力会直接决定整个工程项目施工的进度以及质量,因此他们认为项目施工的管理者必须要不断提高自身的工作能力,将日常的安全培训与员工的后期教育相结合,不断提高生产效率,并将事故的发生率降到最低。

率,并将事故的发生率降到最低。

Evelyn AiLinTeo(2014)在分析与研究的过程中,以建筑施工现场安全风险在分析与研究的过程中,以建筑施工现场安全风险管理体系为研究的切入点,通过安全指标评价工具的创立,了解施工现场安全风险管理的重要性。

另外日本也组织了专门的委员会对企业的安全风险管理进行了诊断,保障企业出台具体化和数据化的安全评价标准。

诊断,保障企业出台具体化和数据化的安全评价标准。

Sterman (20132013))认为要了解施工现场的安全情况,认为要了解施工现场的安全情况,就必须首先认识危险源,就必须首先认识危险源,因此他通过对现场危险源的研究,提出施工现场的危险源时刻存在于各项生产作业当中,操作人员对于机械设备的操作或是其他的施工环节的作业都会伴随危险源的产生,如要控制事故的发生,则需要对危险源进行有效管理。

源的产生,如要控制事故的发生,则需要对危险源进行有效管理。

Skiba Skiba((20122012)认为若要控制安全事故的发生,应该对已发生的安全事故进)认为若要控制安全事故的发生,应该对已发生的安全事故进行研究,经过对事故发生原因进行分析,得出人员因素与物的因素是导致事故发生的主要因素,但二者需要共同作用才会引起事故的发生,因此现场管理人员应该提高员工的安全作业意识和机械设备的安全情况,同时注重现场材料的堆放是否符合安全管理标准,防止事故发生。

工程项目安全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及措施

工程项目安全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及措施

工程项目安全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及措施摘要:近年来,建筑业持续快速发展,规模不断扩大,建筑工程项目由于其规模大、周期长、生产的单件性、复杂性,人员密集性、劳动强度大等特点,在实施过程中存在着许多不确定的因素,比一般产品生产具有更大的风险。

国内外许多安全管理的科研人员和实际管理人员对其进行系统的安全管理研究和实践。

本文针对工程项目安全现状,对工程项目“人、物、管理、环境”各类可能导致安全问题的根源进行了分析,指出了工程项目安全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应的对策,来减少事故的发生,以确保工程项目安全有序推进。

关键词:风险安全管理对策1我国建筑业安全管理的现状国内建筑安全管理研究中提出在施工现场中,多为露天作业,受环境、气候条件的影响较大,作业过程中的安全隐患和人员不安全行为是导致事故的决定性因素,各类人员安全意识淡薄。

由于企业领导长期对建筑安全的重要性认识不到位,抓安全生产形式主义严重,另外,领导对安全工作的重视不够,安全管理人员的管理能动性必然下降,很容易引起因违章指挥、违章操作、违反劳动纪律而造成的安全事故。

[1]安全管理基础薄弱主要表现在:一是建筑安全技术研究工作比较薄弱,解决建筑安全生产关键性技术问题的工作相对滞后,安全科技成果的广泛应用缺少市场化的政策导向和经济激励措施。

施工新工艺、新产品、新技术应用与安全防护措施的研究不同步等;二是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安全防护技术、防护用具和机械设备投入相对不足;标准化、定型化和工业化的程度偏低;三是建筑施工项目领导班子对安全管理知识、安全技术规范、安全操作规程、安全防范措施等抓不严抓不牢,遇到安全与速度、安全与效益、安全与稳定等问题时,往往抛开安全而言其他,造成现场安管人员在管理上的困惑,也会导致安管人员责任心降低,出现上下心不齐,现场各不管的现象。

2工程项目安全管理存在的问题2.1工程建设各方主体未全部履行相应职责,安全投入不够参建各方执行安全生产相关法律、法规偏差较大,造成安全生产费用投入不足,严重削弱了施工现场安全生产防护能力,致使安全防护很难及时到位。

国内外建设安全管理对比研究和发展趋势分析

国内外建设安全管理对比研究和发展趋势分析

国内外建设安全管理对比研究和发展趋势分析随着社会发展和科技进步,建筑工程安全管理越来越受到重视。

安全管理是建设工程要素之一,能够有效地提高工程质量,降低事故率和损失,对于建设工程的成功完成和维护社会的和谐稳定具有重要意义。

国内外的建设安全管理存在着一定的差距,本文将通过对比研究,分析两者的发展趋势。

1. 国内建设安全管理的现状在国内,建设安全管理起步较晚,后来在事件频发的情况下,逐渐引起公众的关注。

目前,国内建设安全管理存在以下问题:(1)法律制度不完善:欠缺相应的法律法规的规范。

(2)专业人才缺乏:建筑行业的安全问题在很大程度上是由于人手短缺导致的。

(3)责任意识不强:一些企业和工作人员在工程安全问题上没有足够的责任心。

2. 国外建设安全管理的现状在国外,建设安全管理已经形成了成熟的制度和体系,法律法规规范,专业人才充足,责任意识较强。

不同国家的文化和环境也影响了他们的安全管理方式,不过在整体框架下有几点共同的特点:(1)奉行预防为主的安全观念:注重事前规划、事中检查、事后总结的完整安全管理体系,会在建设初期引导设计师从安全角度出发,推动整个安全管理体系的贯彻落实。

(2)注重标准化管理:采取标准化、专业化的管理模式,建立统一的安全管理体系,既降低了工程风险,又提高了工程质量和效益。

(3)加强协作和沟通:在发现安全问题时及时沟通,协调相关环节,实现全员安全管理,促进安全文化建设。

3. 发展趋势分析未来,安全管理将成为建筑工程质量控制和安全保障的核心。

随着科技的发展,一些基于数据和人工智能的安全管理技术也将应运而生,如安全监控系统、可视化管理系统、智慧工地等。

另外,国际化发展趋势下,各国取长补短、借鉴发展,中外交流合作将越来越紧密。

不论是国内还是国外建设安全管理,都面临着不同的挑战和机遇。

我们需要认真思考,制定更加科学和制度化的安全管理标准,构建可持续发展的安全管理机制,努力营造安全、健康、和谐的建筑工程环境。

国内外建筑安全管理状况分析

国内外建筑安全管理状况分析

国内外建筑安全管理状况分析集团公司文件内部编码:(TTT-UUTT-MMYB-URTTY-ITTLTY-国内外建筑安全管理状况分析摘要建筑施工的特点决定了该行业是一个高风险的行业,针对建筑行业特点及安全管理现状,如何控制施工现场的安全管理,是一个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

准确无误地找出导致事故发生的危险因素,并控制好各种危险因素,是有效预防安全事故发生的前提。

控制人的不安全行为、控制物的不安全状态、改善作业环境、科学的管理是我们实现安全生产的重中之重,切实做好施工现场的安全管理,就是要对上述四个因素进行有效地控制,认真贯彻和落实各项安全法律法规,为施工人员创造安全环境,构建和谐社会。

关键词:行业特点、安全现状、危险因素、控制、管理AbstractThefeaturesofconstructiondeterminesitasahigh-riskindustry.Safetymanagementinconstructionsiteisofcriticalimpo rtanceintermsofitsfeaturesandcurrentsafetymanagementsituation.Findingtheexactriskfastorsandbringthemundercontrolistheprerequi siteforeffectivepreventionofaccidents.Thecontrolofriskyhumanbeh aviorandunsafestatusofmaterials,theimprovementoftheworkingenvri onmentandscientificmanagementarethefourmostimportantfactorstobe consideredinensuringsafetyinproduction.Thesafetymanagementcanbe fulfilledbypracticallycontrollingtheabovefourfactorsandenforcin grelatedsafetylawsandregulationssoastocreateasafeenviromentfort heconstructionworkers.Keywords:industryfeaturessafetystatusquoriskyfactorscontrolmana gement建筑业是我国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支柱产业,在我国职业伤害事故中,建筑业事故伤害发生率仅次于矿山业位居第二,因此,建筑企业的生产安全问题也成为经济建设进程中一个非常严峻的问题。

国内外建筑安全管理状况分析

国内外建筑安全管理状况分析

国内外建筑安全管理状况分析随着人们的生活水平与经济条件不断提升,建设工程也越来越多,建筑安全管理越来越重要,尤其是在灾难频发的当今,安全更是我们追求的最基本的需求之一。

建筑安全管理是建筑行业的重要组成部分。

对于建筑企业来说,建筑安全管理是关系到企业利益的重要因素。

本文将分析国内外建筑安全管理的状况。

一、国内建筑安全管理状况分析目前,我国建筑安全管理形势依然严峻。

各地出现了一些严重的事故,如:2019年广西百色市房屋坍塌事故、2019年东莞虎门建筑垮塌事故等等。

一些事故的发生大多是由于建筑质量问题、管理不严格、监管不力等原因造成的。

因此,加强建筑安全管理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一方面,政府应加强对建筑行业的监管,严格审批和监督施工企业的资质,对建筑工程项目进行监督检查,确保建筑质量安全。

另一方面,建筑行业应加强自身的管理,完善建筑质量监管制度,确保建筑质量安全。

首先,加强施工现场管理,严格执行施工工艺、施工程序和现场安全操作规程,建立健全的现场安全制度,做到保证工程施工和人员安全。

其次,加强施工人员的教育与培训,提高施工人员的安全意识,增强施工人员的自我保护能力。

最后,加强建筑材料的质量监管,确保材料达到标准,减少建筑材料质量问题的发生。

二、国外建筑安全管理状况分析国外的建筑安全管理经验值得我国借鉴。

在国外的许多国家和地区,建筑安全管理机制相对较为完善,建筑事故的发生率也相对较低。

以美国为例,美国建筑安全管理的标准及规则非常严格,各个州都采取了不同的建筑安全法律,建立了有效的安全管理制度。

美国建筑业分成了建筑承包商和建筑商两种类型,承包商必须经过注册和证书考试,才能参加招标,承接建筑项目。

同时,建筑安全机构负责监督和检查建筑企业的建筑质量和建筑安全,对不符合要求的企业进行现场检查和处罚。

美国建筑业对建筑材料质量的管理十分严格,在建筑材料生产过程中,每一步骤都必须经过质量检查,确保建筑材料的质量。

建筑安全意识在美国人民心中的地位非常高,在美国,家庭和企业对于一般的安全问题都非常的重视。

毕业设计(论文) 建筑施工安全生产事故分析、预防及控制研究

毕业设计(论文) 建筑施工安全生产事故分析、预防及控制研究

摘要近年来,建筑业的逐渐壮大,致使各种各样的事故也随之增多,故各个建筑施工工地开始重视安全生产,减少施工事故发生的可能性,为了更有效的减少事故发生的可能性,我们必须要了解,事故发生的原因,发生的部位,以找到更合理的解决办法。

本论文题目“建筑施工安全生产事故分析、预防及防控技术”,就是通过了解国内外建筑业的状况强调安全生产的重要性,并阅读大量的相关资料,由于事故是由“人的不安全行为”和“物的不安全状态”,本论文就物方面以“土木工程事故”“高处坠落事故”“临时用电事故”“脚手架事故”“起重机事故”“爆破事故”为例分别的用“安全检查表法”和“事故树”的方法对事故进行事故原因分析,并提出相应的防控措施。

最后对建筑施工中的人因事故进行分析,并通过案例分析,强调控制人的行为的重要性,同时从“安全培训教育”,“改善管理制度”,“建筑企业的安全文化建设”三个方面提出防控措施。

关键词:建筑业;安全生产;施工事故;事故原因分析;防控措施AbstractIn recent years, the construction sector grew, leading to all sorts of accidents also increased, so the construction site started to attach importance to production safety, reducing the likelihood of construction accidents, in order to reduce the likelihood of accidents more effectively, we must have to understand that the cause of the accident, site, to find a reasonable solution. This papers topics "building construction safety accident analysis, and prevention and the control technology", is through understanding both at home and abroad construction of situation stressed safety of importance, and read large of related information, due to accident is by "people of not security acts" and "property of not security state", this papers on property aspects to "civil engineering accident" "high Department fall accident" "temporary electricity accident" "scaffold accident" "crane accident" "blasting accident" for cases respectively of with "security checks table law" and "accident tree" Method for accident analysis of accidents, and propose appropriate control measures. Finally an analysis of human factors accidents in construction, and through case studies, stressed the importance of controlling human behavior, while "safety training and education", "improving the management system", "construction enterprise safety culture construction of" three aspects of preventive and control measures proposed.Keywords:The construction industry;Safety production;Construction accident;Accident cause factor analysis;Prevention and controlmeasures目录前言 (I)Abstract (II)目录 (III)第1章绪论 (1)1.1论文的背景 (1)1.2国内外建筑安全现状研究 (1)1.2.1国内的建筑安全现状研究 (1)1.2.2国外的建筑安全现状研究 (2)1.3论文的意义 (4)1.4 论文的内容 (4)第二章事故报告以及调查分析 (5)2.1事故的概念 (5)2.1.2 安全生产事故 (5)2.2事故的种类 (5)2.2.1 按照事故发生的行业和领域可分为 (5)2.2.2按照事故原因可分为 (5)2.3事故致因理论 (5)2.3.1事故频发倾向理论 (6)2.3.2海因里希因果连锁理论 (6)2.3.3 能量意外释放理论 (6)2.3.4 系统安全理论 (7)2.4事故的调查分析 (7)2.4.1事故调查分析的目的 (7)2.4.2事故调查分析的主要任务 (7)2.5事故的分析方法 (7)2.5.1安全检查表法 (8)2.5.2事故树分析方法 (9)2.5.3鱼刺图分析方法 (9)第3章建筑施工事故分析及防控措施研究 (10)3.1土方工程事故 (10)3.1.1事故原因分析 (10)3.1.2 预防措施 (12)3.2 高处作业工程事故 (13)3.2.1事故原因分析 (13)3.2.2 预防措施 (16)3.3临时用电事故 (17)3.3.1事故原因分析 (17)3.3.2 防控措施 (20)3.4脚手架事故 (21)3.4.1 事故原因分析 (21)3.3.2 控制措施 (23)3.5 起重机事故 (24)3.5.1 事故原因分析 (24)3.5.2 防控措施 (27)3.6 爆破工程事故 (26)3.6.1 事故原因分析 (28)3.6.2 防控措施 (30)第4章建筑施工人因事故分析及防控措施研究 (32)4.1 人的因素分析 (32)4.1.1人的不安全行为的概念 (32)4.1.2人的不安全行为的前提 (32)4.1.4人因事故案例分析 (33)4.2 人因防控措施研究 (34)4.2.1改善管理制度 (34)4.2.2加强建筑企业的安全文化建设 (34)4.2.3 实行安全培训教育 (35)第5章结论与展望 (37)5.1主要研究工作 (37)5.2研究成果 (37)5.3解决问题 (37)参考文献 (38)致谢 (40)第1章绪论1.1论文的背景随着中国经济的持续性发展和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建筑业正以前所未有的势头迅猛发展,成为重要的支柱产业。

国内外安全管理发展历史及研究现状

国内外安全管理发展历史及研究现状
• 安全管理是人类在各种生产活动中,按照安 全科学所揭示的客观规律,对生产活动中的 安全问题进行计划、组织、指挥、控制和协 调等一系列活动,实现生产过程中人与机器 设备、物料、环境的和谐,达到安全生产目 标的总称。
• 安全生产总是伴随着人类劳动产生的。这一 点,在历史上有着记载。而有组织的安全生 产管理是社会化大生产发展的需要。
第六页,共17页。
• 进入20世纪50年代,经济的快速增长,使人们生活 水平迅速提高,创造就业机会、改进工作条件、公平 分配国民生产总值等问题,引起了越来越多经济学家、 管理学家和安全工程专家和政治家的注意。工人强烈 要求不仅有工作机会,还要有安全与健康的工作环境。 一些工业化国家,进一步加强了安全生产法律法规体 系建设,在安全生产方面投入大量的资金进行科学研 究,加强企业生产安全管理的制度化建设,产生了一 些安全生产管理原理、事故致因理论和事故预防原理 等风险管理理论,以系统安全理论为核心的现代安全 管理方法、模式、思想、理论基本形成。
• 在印度发生博帕尔毒气泄漏事故后,1985 年6月,国际劳动组织召开大会,会上讨论 通过了《关于危险物质应用和工业过程中事 故预防的措施决定》。1988年,国际劳工 组织出版了《预防重大工业事故》174号国 际公约和181号建议书。随后,一些国家相 继颁布了一些法规,加强了对重大危险源的 辨识、评价与控制。在亚洲比如日本、韩国、 印度、印尼、泰国、马来西亚和巴基斯坦等 国都积极开展此项工作,有的国家还建立了 国家重大危险源控制系统。
古埃及第三王朝在建造金字塔时,组织10万人花20年的时
间开凿地下甬道和墓穴及建造地面塔体,对于如此庞大的
工程,生产过程中没有管理是不可想像的。在古罗马和古
希腊时代,维护社会治安和救火的工作由禁卫军和值班团

建筑施工安全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及解决措施

建筑施工安全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及解决措施

建筑施工安全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及解决措施建筑施工安全管理是保障工人生命安全和减少施工事故发生的重要环节。

目前在我国的建筑施工安全管理中仍然存在一些问题,这些问题的存在可能导致施工事故发生,危害工人的生命安全,同时也给施工单位带来了不必要的经济损失。

本文将对现有的问题进行归纳和分析,并提出相应的解决措施。

一、施工人员安全意识薄弱问题分析:由于建筑施工行业的特殊性,很多施工人员的安全意识较为薄弱。

他们往往将工作进度和质量放在第一位,而忽视了自身的安全。

这种现象在一些农民工和临时工身上尤为明显。

解决措施:提高施工人员的安全意识是关键。

可以通过开展安全教育培训、组织安全知识竞赛、设立安全奖励制度等方式,引导施工人员树立安全第一的意识。

施工单位应该加强对施工人员的日常管理,建立一套完善的安全管理制度,确保每名施工人员都能够遵守安全操作规程。

二、安全设施不完善问题分析:在一些施工现场,安全设施配置不完善,警示标识不清晰,对施工人员的安全保障不到位。

施工区域没有明确的围挡、护栏;高空施工区域没有配备安全网等。

三、施工机械设备管理不规范问题分析:在一些施工现场,施工机械设备的管理不规范,没有进行定期的检修和维护,存在安全隐患。

有些施工单位为了追求经济效益,使用过期的设备或者低质量的设备进行施工,极大地增加了事故的风险。

解决措施:建立完善的施工机械设备管理制度,对施工机械设备进行定期的检修和维护,确保设备的正常运行和安全使用。

施工单位应该购买质量可靠的设备,不使用过期的设备,确保设备的安全性和可靠性。

四、施工现场管理混乱问题分析:在一些施工现场,管理混乱,存在各种违章建筑和违规操作,施工人员的安全得不到保障。

违规堆放建筑材料,违规作业等。

解决措施:加强现场管理是解决这一问题的关键。

施工单位应该加强对施工现场的巡查和监管,对违章建筑和违规操作进行及时整改,并对相关责任人进行严肃处理。

施工单位应该加强对施工人员的纪律教育,确保每名施工人员能够按照规定进行作业,不违规操作。

建筑工地安全管理实践中的案例分析

建筑工地安全管理实践中的案例分析

建筑工地安全管理实践中的案例分析建筑工地万一事故的发生,往往会造成极其严重的后果,甚至危及人命。

因此,建筑工地的安全管理变得尤为重要。

在实践中,安全管理涵盖了很多方面,比如现场安全环境、人员安全防护、设备安全使用等方面。

下面我们来分享几个建筑工地安全管理实践中的案例分析。

案例1:强化现场安全管理防止“塔吊翻车”在某高层建筑工地,由于天气原因,现场地面结冰导致塔吊基础变得不牢固。

一天下午,塔吊司机和几名工人在吊运重物时,突然听到吊车传来的巨大声响,原来是塔吊翻车了,差点伤及旁边的人员。

经过初步调查,事故原因是塔吊基础不稳。

同时,现场管理人员并没有对此严格管理和监控。

因此,事后相关部门增强了现场管理,制定和实施了更严格的安全规范,例如严格监测建筑物立体位置变化,特别是塔吊基础的变化,完善检查制度,努力做到早预警、早发现、早消除隐患,以确保现场安全环境,保护人身安全。

案例2:人员安全防护在某大型地下工程中,开挖深度超过100米,工人使用的滑墙高度也超过40米。

由于工程要求使用人工劳动,安全问题一直是项目管理的重点和难点。

为了确保施工人员的安全,现场管理部门采用多种策略,如布置防护网、严格检查劳保用品、关注饮食营养等等。

特别是在高空作业区,定期进行安全检查和防护措施的调整。

通过上述措施,人员受伤率得到了有效的控制。

案例3:设备安全使用在一个建筑工地,不正确的使用重型机械致使一名工人失去了手臂。

从这起事故中,我们可以看到现场管理对设备的监控和相关标准实施不力。

为了防止此类事故的再次发生,管理部门采取了以下措施:一,规范设备使用标准;二,加强设备使用的监控;三,对关键岗位的工人进行安全教育和培训。

结论从以上案例可以看出,建筑工地安全管理对于现场工人的安全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其管理方法和策略,需要根据不同工程的情况和特点来制定。

在确保工人安全的同时,还需要兼顾其他要素,如现场管理、卫生环境、设备使用等多个方面,全面提高现场的工作效率。

建筑施工安全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及解决措施

建筑施工安全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及解决措施

建筑施工安全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及解决措施随着城市建设的快速发展,建筑施工行业也日益火爆,但与此建筑施工安全管理中存在的问题也日益突出。

建筑施工安全事故频发,已经成为制约建筑业健康发展的突出问题。

建筑施工安全管理问题必须引起我们的高度重视,采取有效措施加以解决。

建筑施工安全管理中存在的问题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安全意识不强。

一些施工人员对安全意识不够重视,存在侥幸心理,工作中容易出现马虎大意现象。

2. 安全管理制度不健全。

一些施工单位缺乏完善的安全管理制度,对施工过程中的安全隐患未能及时发现和解决。

3. 安全设施不够完善。

一些施工现场存在着缺乏必要的安全设施,比如缺少安全网、防护栏等,容易导致高空坠落、物体打击等事故。

4. 操作规范不足。

一些施工人员操作不规范,存在使用不合格工器具、违章操作等现象,增加了施工安全风险。

5. 管理监督不到位。

一些施工单位缺乏有效的管理监督机制,对工人的施工行为和工作状态监督不到位,对安全事故的防范和处理不力。

1. 加强安全教育培训。

对施工人员进行安全教育培训,提高他们的安全意识和自我保护意识,使其养成严谨细致的工作习惯。

2. 健全安全管理制度。

施工单位应建立健全安全管理制度,细化施工过程中的安全管理措施,明确责任人和责任部门,确保安全管理有序进行。

3. 完善安全设施。

施工单位应配备完善的安全设施,包括安全帽、安全鞋、安全绳、安全网等,确保施工现场的安全生产。

5. 加强管理监督。

施工单位应建立有效的管理监督机制,加强对施工现场的日常监督和检查,发现问题及时整改,避免事故的发生。

建筑施工安全管理中存在的问题是一个长期而又紧迫的任务。

只有引起足够的重视,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才能有效解决建筑施工安全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切实保障施工人员的生命安全,促进建筑行业的持续健康发展。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编号:AQ-JS-00579( 安全技术)单位:_____________________审批:_____________________日期:_____________________WORD文档/ A4打印/ 可编辑国内外建筑安全管理状况分析Analysis of construction safety management at home and abroad国内外建筑安全管理状况分析使用备注:技术安全主要是通过对技术和安全本质性的再认识以提高对技术和安全的理解,进而形成更加科学的技术安全观,并在新技术安全观指引下改进安全技术和安全措施,最终达到提高安全性的目的。

摘要建筑施工的特点决定了该行业是一个高风险的行业,针对建筑行业特点及安全管理现状,如何控制施工现场的安全管理,是一个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

准确无误地找出导致事故发生的危险因素,并控制好各种危险因素,是有效预防安全事故发生的前提。

控制人的不安全行为、控制物的不安全状态、改善作业环境、科学的管理是我们实现安全生产的重中之重,切实做好施工现场的安全管理,就是要对上述四个因素进行有效地控制,认真贯彻和落实各项安全法律法规,为施工人员创造安全环境,构建和谐社会。

关键词:行业特点、安全现状、危险因素、控制、管理AbstractThefeaturesofconstructiondeterminesitasahigh-riskindustry.S afetymanagementinconstructionsiteisofcriticalimportanceinte rmsofitsfeaturesandcurrentsafetymanagementsituation.Findingtheexactriskfastorsandbringthemundercontrolisthepre requisiteforeffectivepreventionofaccidents.Thecontrolofriskyh umanbehaviorandunsafestatusofmaterials,theimprovementof theworkingenvrionmentandscientificmanagementarethefour mostimportantfactorstobeconsideredinensuringsafetyinprod uction.Thesafetymanagementcanbefulfilledbypracticallycontr ollingtheabovefourfactorsandenforcingrelatedsafetylawsandr egulationssoastocreateasafeenviromentfortheconstructionwo rkers.Keywords:industryfeaturessafetystatusquoriskyfactorscontrol management建筑业是我国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支柱产业,在我国职业伤害事故中,建筑业事故伤害发生率仅次于矿山业位居第二,因此,建筑企业的生产安全问题也成为经济建设进程中一个非常严峻的问题。

虽然近几年来,伴随着建筑工程技术的不断改进、企业综合管理水平的不断提升,建筑事故发生率逐年下降。

但是与欧美等发达国家相比,我国的建筑事故发生率仍然较高。

随着我国建筑业不断发展,建筑专业要求不断提高,新型工程技术不断涌现,再加上专业化分工的不断深入,传统的安全管理模式已不能适应现代工程技术和管理的更高要求。

因此,在建筑安全管理方面,我们应充分借鉴国外先进经验,同时要坚持走自主创新的道路,探索一条适合我国建筑业安全管理发展的新途径,推动我国建筑项目安全管理向更高层次发展。

一、先进国家和地区的建筑安全管理状况分析对于建筑安全这一领域,目前在国际上发展的比较好的国家主要是一些欧美的发达国家,如,美国、英国、法国、德国等。

除此之外还有日本、中国的香港等。

国际上对安全管理历来都非常重视,欧美发达国家都从立法上制定了安全生产的各项规定,对违规者处以重罚。

建立严格的安全生产法律法规体系可以避免生产企业以劳动者的人身安全为代价追求其自身利益的最大化,保护劳动者的切身利益,保证社会生产的正常有序。

安全法规是贯彻安全生产方针、政策的有效保障,是保护劳动者的安全与健康的重要手段,是实现安全生产的法律保证。

分析总结,国外安全管理法规的内容主要涉及以下几个方面:1)关于安全技术和劳动健康的法规。

例如英国的《工作健康安全法》、美国的《职业安全与健康法》。

2)关于劳动安全和劳动健康监督管理制度的法规。

3)关于安全生产的体制和管理制度的法规。

4)关于工作时间的法规。

5)关于女工等实行特别保护的法规。

下面主要介绍日本、德国、美国的建筑安全管理状况。

建筑业既是日本的支柱产业,也是日本的高危行业。

尽管日本建筑业中发生安全事故死亡人数绝对值在不断减少,但是建筑业的安全事故死亡率和重伤率仍居日本所有行业之首。

20世纪60年代日本处于经济的高速发展时期,生产安全事故呈现“井喷”状态,国家安全生产事故预防监督部门的人力、物力、财力、不能适应建筑业的发展,不能采取有效的措施预防建筑安全事故发生。

日本政府意识到问题的严重性,先后颁布了《生产事故预防组织法》,《安全生产与职业健康法》,成立了建筑业安全健康协会,在施工现场推行总,分包各负其责的全面安全管理体系。

日本劳动基准监督署代表国家对包括建筑行业在内的各行业安全、健康状况进行监督检查;日本建筑工人的人身意外伤害保险普遍推行;工地外侧醒目处悬挂“建设许可票”、“建设计划书”、“劳动保险关系成立票”、和“劳动灾害保险关系确立票”等铭牌;工地上所使用的安全设施,已做到“工具化、定型化、标准化、产业化”;产业界安全意识普遍很强,施工过程中开展“KY”活动,即“危险预防”。

到现阶段,日本的安全事故已大大减少,安全管理现状显著改观。

德国在建筑安全这一方面很重视对建筑从业人员的培训。

他们把建筑安全生产教育培训分为学徒培训和成人培训,培训的方式有专门学校培训和现场培训(由专业技术人员现场操作示范进行讲解)。

他们还实行“双元制”的培训模式-已专业技工为培养目标(指青年学生部分时间在企业接受职业技能培训,部分时间在职业学校接受文化知识和专业理论的义务教育方式,将企业与学校、理论知识与实践技能紧密结合起来,为建筑业输送大批高素质的专业技术骨干。

德国还建立了保险托底的安全管理体系,他们的工伤保险制度建立至今已有百余年历史,德国民法规定,所有雇员的安全健康责任必须加入保险;政府授权的建筑业事故保险联合会属于半官半民的组织,已工伤事故保险为核心,具体开展制定安全生产行政与技术法规、组织培训教育、事故调查统计、工伤疾病保险等工作;所有建筑企业职工均需参加强制性工伤保险,每个企业都必须加入所在地区的联合会,称为联合会成员;反承揽建设工程的承包商雇主,必须按照雇工人数和工种的危险程序向联合会缴纳工伤保险费,由联合会负责承担保险。

美国的建筑安全管理机制也是相当完善了。

美国对建筑安全的投入大,法律法规比较健全,从事建筑安全的科研成果已经相当成熟了。

另外,政府执法严格。

检查者的自身素质高,对检查程序要求严格。

例如:检查者在检查之前的要求:检查前不通知雇主,检查官也不能把要对雇主进行检查内容的消息告诉雇主。

检查官检查的流程是,检查前准备会议,然后现场检查,再总结会议,最后根据检查结果进行适当的奖惩。

美国的建筑行业自律性高,美国成立各种专业的建筑协会,如ATA(美国建筑师协会)、CMAA(美国建筑工程管理联合会)、ASEE(美国工程教育协会)等等。

协会的作用就是保护行业利益,保障成员权利,沟通行业信息,交流建筑经验成果,制定技术标准,规范合同文本,认定专业资格,维护职业道德,协调内部业务,他们还通过贯彻章程条例和行为规范,承担对建筑行业活动的管理职能,或协助政府进行行业管理,这些都大大的促进了建筑安全的发展。

综上所述,国外的建筑安全管理体系有:国家立法、政府执法、员工培训、技术支持、保险托底、行业自律;国外建筑安全理念是:以人为本、安全第一、注视安全投入、忠告和启迪。

二、我国的建筑安全管理状况分析“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是我国安全生产的基本方针。

近年来随着国家经济的迅速发展,基本建设投入不断扩大,特别是建筑企业承建的项目越来越多,许多企业自由职工难以满足现场施工需要,各企业纷纷引进包队伍,大量未正规培训,尚无生产技能和安全防护意识的进城务工人员成为建筑企业一线主力军。

在充实、补充各用工单位劳动力不足的同时,伴随而来的是建筑施工企业施工伤亡事故也在增加。

建筑安全事故成为我国高危行业之一,安全事故频发。

我国建筑安全管理还存在很多的问题,具体分析有以下几点。

(1)法律法规的不健全和可操作性差,带来政府监管机制不适应市场经济体制要求,未能形成有效的外部监督管理机制。

(2)建筑业从业人员整体素质低,安全技术与管理滞后给施工安全管理带来挑战,安全培训工作不到位。

安全教育培训部严格,特别是对进城务工、临时工的安全教育与管理是安全工作的薄弱环节。

有些施工单位不是缺少必须的安全认证、安全培训,就是应付差事走形式,甚至花钱买证的现象也在一定范围内存在,安全教育培训不严格是导致“人失误”等各种不安全行为的主要原因。

另外,一些单位对进城务工民工、临时工的安全教育与管理几乎是空白,加之建筑业从业人员80%为进城民工。

他们文化程度偏低,在安全方面自我保护意识差,法律意识淡薄,违章作业严重。

(3)安全管理资金的投入严重不足,施工安全成本支出得不到保障。

施工企业对工程施工安全生产所必需的投入严重不足,特别是安全生产资金。

建筑安全施工需要有一定职业资格的工作人员,合格的工器具,符合标准的加工对象和能源、动力,成熟的施工工艺技术及完备的安全保护措施等。

(4)企业自身对安全重视不够。

为了追求利益最大化,部分企业最大化的减少必要安全投入资金,使安全检查,自控工作形式化。

分配到一线的安全管理人员数量不足,甚至有些企业质安科少的仅剩几个人或有的连安全科长都身兼数职,现场项目部安全员一般都只是一人或是挂名的。

(5)安全专业人才严重缺乏。

安全专业人才严重缺乏,而且待遇也相对较低。

这种情况严重阻碍了安全工作科学有序的开展,同时没有高素质的专业队伍,安全管理工作只能在低水平管理上徘徊,这将不仅不利于我国安全事业的发展,更重要的这也是对遏制安全事故发生,降低安全事故出现缺陷重要保障。

(6)部分施工企业未建立生产安全事故应急救援机制。

部分施工企业未能建立有效的生产安全事故应急救援机制,包括未制定应急救援预案,未建立应急救援组织,未落实应急救援器材、设备和人员等。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