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四章社会学的现代化理论(精)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5、“依附理论”。该理论认为,低度发展的 国家也将经历与发达国家相同或相类似的 发展过程。由于这一假设的错误,它不能 正确解释这些国家的发展。有的学者认为, 由于欠发达国家在经济发展过程中受到发 达国家的经济制约,或依赖于后者,造成 了“依附”地位,因此主张发展中国家要 与发达国家“脱钩”,摆脱依附状态。
第二节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社会学 现代化理论的状况
20世纪50年代至60年代是现代化理论 发展的第一阶段,也是现代化理论兴起和 形成时期。这一时期,由于广大发展中国 家在摆脱了殖民主义统治之后迫切要求迅 速改变本国的贫穷落后面貌,使自己的国 家尽快发展起来,因此,这一时期社会学 现代化理论研究的重点是发展中国家现代 化道路和社会发展模式问题。
二、 基本概念
现代化 现代化理论 人格现代化理论 现代社会结构理论 依附理论 后工业社会理论 传统现代化理论
三、 思考题
1、社会学现代化理论的由来和早期表现有哪些? 2、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社会学现代化理论的发展 状况如何? 3、社会学现代化理论都有哪些研究方向?
Leabharlann Baidu
3、“人格现代化”理论。美国社会学家英克 尔斯是该理论的主要代表人物。他从人的 现代性的角度研究社会现代化问题,被称 作“人格现代化”理论。他提出衡量人的 现代性的14个特征指标,从横向和纵向对于 影响人的现代性环境进行了分析,一个时 期内成为颇为风行的现代化理论。
4、“现代社会结构”理论。马里奥· 列维是 该理论的重要代表人物,他特别对中、日、 美三国的现代化问题作了比较研究。为分 析和鉴定社会发展,他制定了包括六个方 面结构关系的模式变量。列维认为,运用 这六个模式变量可以对一个社会里的不同 类型的关系、不同社会里的类似关系、不 同社会里的不同类型关系进行分析比较。
从20世纪50年代中期开始,当人们围 绕发展中国家现代化过程进行探讨和展开 争论时,在工业发达国家也开始发生了一 些深刻的变化。
三、 传统现代化理论的开拓
20世纪60年代末到70年代,虽然传统 的现代化理论遭到批判,但是,它对现代 化、特别是对发展中国家现代化的研究并 没有停止。
四、 20世纪80年代以来社会学现代化理论的 发展 20世纪70年代末和80年代以来,是现 代化理论发展的第三个时期。这一时期, 现代化理论的发展越来越呈现出多元化的 趋势。
8、 20世纪80年代以来社会学现代化理论的发 展。自70年代末80年代初,社会学现代化理 论进入第三个发展时期,这一时期现代化 理论的特点是呈多元化的发展趋势。法国 著名经济学家弗朗索瓦· 佩鲁提出了以“人” 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他强调发展的整体性、 综合性和内生性。他认为如果不能从理性 和精神的更高层次上思考现代化问题,所 提出和制定的任何策略都将是肤浅的和短 视的。
2、社会学现代化理论的早期发展。社会现代化作为 一种特定的社会过程,在西欧和北美自18世纪前 后就已经开始。英国工业革命推动的资本主义世 界的发展,引起了早期社会学家对社会变迁和社 会发展问题的关注,如孔德的实证工业社会的理 论,韦伯在《新教伦理与资本主义精神》一书中 对资本主义社会现代化问题的思考。第二次世界 大战后的美国的结构功能主义理论,其中“模式 变量”思想,对社会学的现代化理论都有较大的 影响,但“西方中心论”观点,受到了来自发展 中国家的抨击。
6、“后工业社会”理论。 美国社会学教授 丹尼尔· 贝尔于20世纪50年代末第一次提出 了这一概念。他在对后工业社会的探讨中 提出了“中轴原理”和“中轴结构”的分 析方法。由此着眼,人类社会被分成前工 业社会、工业社会和后工业社会。他对后 工业社会进行了广泛的概括,并提出了五 个方面的特征。
7、传统现代化理论的开拓。其中布莱克是该 理论方向的代表人物之一,他认为,现代 化研究有三个重点:第一,研究现代化的 根源;第二,研究参加现代化行列较晚国 家的现代化问题;第三,研究现代化的前 途问题。他认为,对处于现代化过程中的 社会可进行多方面的比较。为了有效地进 行比较研究,他提出了在五个方面进行比 较的重要性。
一、 本章要点 1、社会现代化理论的由来和早期的发展。第二次世界 大战后的和平环境,使得人们普遍关注全球性的社 会发展问题。最早关注社会现代化问题的是经济学, 它从现代化的角度入手,着眼于经济的发展水平; 从政治学方面研究发展问题,侧重于“现代化”过 程中的政治方面;历史学的现代化理论,注重于从 传统社会向现代化社会变迁的具体演进过程;社会 学对于现代化理论的研究,主要从社会文化、社会 结构与社会关系的变革以及社会心理诸方面着眼, 其中对于现代化的原因、动力和条件更为重视。
第十四章 社会学的现代化理论
现代化理论是20世纪50年代兴起的社 会科学中一门新的边缘学科。由于这一理 论具有综合性和现实性的特点,一经兴起 就得到了迅速的发展和传播,取得了引人 注目的成果,同时也引起了激烈的争论。
第一节 社会学现代化理论的由来 和早期的发展
“现代化”(modernization)是一个外来词。 在英语里,所谓“现代”(modern)的基本含 义,是泛指欧洲中世纪结束以来延续至今 的时间过程和新时代的特征。所谓“现代 化”,主要是指西方社会18世纪前后开始的 经济、政治、技术和社会的急剧变革过程。
一、 “人格现代化”理论
英克尔斯认为,个人的现代性是一个多种 性质的综合体。英克尔斯从态度、价值观 念和行为方式等方面给出了现代人格的特 征。
二、 “现代社会结构”理论
几乎与英克尔斯同时,另一位美国社 会学家列维从社会结构角度对现代化进行 了研究。
第三节 社会学现代化理论研究的 新方向
20世纪60年代末到70年代,是现代化 理论发展的第二个时期。这一时期,现代 化理论的发展出现了一些引人注意的变化。
一、 “依附理论”
西方工业化国家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持 续的经济增长出现了衰退,发展中国家照 搬西方发达国家和其他国家的现代化模式, 不仅没有缩小反而加大了同发达国家的差 距。这一时期激烈地批判传统现代化理论、 对发展中国家现代化进行理论上重新思考 的突出代表是“依附理论”。
二、 “后工业社会”理论
一、 现代化理论的兴起和发展
“现代化”作为一种理论或思潮,成 为世界性的口号,是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 后世界形势变化的产物。
二、 社会学现代化理论的早期发展
18世纪,在世界历史发展过程中,出 现了三个重大的历史事件,即:英国工业 革命、美国独立战争和法国大革命,这三 大革命标志着人类历史发展的巨大变革。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