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汉语语用(精)
现代汉语·语法·1(词类)(精)
![现代汉语·语法·1(词类)(精)](https://img.taocdn.com/s3/m/5f4bb741312b3169a451a4b9.png)
(三)功能标准1
目前,汉语界大多数学者倾向于采用功能 标准,所谓功能标准,包括如下一些东西: 1.能否与其它词语组合,前面能出现什 么词语,后面能出现什么词语。 2.能充当什么成分,不能充当什么成分。 3.对一些界限需要划清的词语可以通过 矩阵图的形式来辨别。
(三)功能标准2
例如: 不+ 名 词 - 动 词 + 形容词 + 很+ - - + 数量+ + - - +助词 - + -
(三)形容词
1、性质形容词前面能加“很”。双音节的 通常能AABB重叠。 2、状态形容词前面不能加“很”,双音节 的重叠形式常用ABAB,如: 冰凉冰凉、通红通红 形容词都不能带宾语。
(四)动词和形容词的分别1
例:
强烈 的 北 风 居 然 吹 跑 了 地 上的 小石子儿。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⑶转换生成语法学
简称“生成语法”。 说话所要表达的意思为“深层语义”,具体说出 来的词语所构成的意思为“表层语义”。如“身 体健康”也可以表达为“没痛没病”“一顿能吃 3大碗米饭”。 认为人的大脑中有词库,有若干语言框架,有若 干变换规则,说话时就是运用规则变换这些语言 框架。如: 代词+动词+了+名词 ─(移动)─→名词+代词+ 动词+了
三、语法分析的目的
语法分析想知道: 语法结构一共有多少种语法单位; 最小的语法单位是什么; 语法单位之间有些什么组合模式; 有些什么组合规律。
四、汉语语法学简史
汉语最早的语法学著作是1898年马 建忠的《马氏文通》。 1、草创阶段:1898-1928 《马氏文通》以文言文为研究对象。 1924年,黎锦熙《新著国语文法》。 该书以白话文为研究对象。
现代汉语语法期末复习笔记(精)
![现代汉语语法期末复习笔记(精)](https://img.taocdn.com/s3/m/dff9103d482fb4daa58d4bc4.png)
一1.调值和调类的区别调值:声调的高低升降的变化,也就是声调的实际读法。
调类;声调的分类,是按照调值归纳出来的。
调值相同的归为一个调类。
2.隔音符号的作用(要举例《汉语拼音方案》规定,a,o,e开头的音节连接在其他音节后面的时候,如果音节界限发生混淆,可以用隔音符号’隔开,例如;“西安”写成“xi’an”,气恼“qinao”3.y,w的用法及作用;用法:1、原韵母有两个或两个以上元音的,自成音节时,i改成y,u改成w2、原韵母只有一个元音的,自成音节时,i前加上y,u前加上w3、v行韵母自成音节时,v一律写成yu。
作用:《汉语拼音方案》规定y,w的用法,目的是使按词连写的音节界限清楚。
eg:fani可“发腻”也可读作“翻译”,若写成“fanyi”就表示fan,yi两个音节。
4.汉语音节的构成;普通话的音节一般有声母,韵母,声调三个构成要素,韵母内部又分韵头、韵腹、韵尾例tiān汉语音节里辅音较少,元音占绝对优势,且汉语音节中每个辅音的前面或后面总有元音。
5.“四呼”:韵头的四种不同情况,分:开口呼、齐齿呼、合口呼、撮口呼。
二1.汉字的特点①是表意性质的文字②字形记录的语音单位是音节③是平面型文字④记录汉语不实行分词连写2.六书:象形指事会意形声假借转注3.独体字和合体字的区别独体字;只有一个部件构成的字,“人,木,禾,口,手,无,五,广”合体字;2个或2个以上部件构成的字,例如“休”“好”“高”4.举例说合体字的方位关系①上下关系关②左右关系体③外内关系回5 什么是声旁和形旁:形声字的表意成分叫形旁(也叫意符,表音的成分到声旁(也叫音符三1 什么是语素语素是最小的语音语义结合体,是最小的语言单位2 自由语素和不自由语素的区别自由语素:能够独立成词,也能够同别的语素组合成词的语素是自由语素不自由语素:不能独立成词,只能同别的语素组合成词的语素是不自由语素3 定位语素和不定位语素的区别定位语素:一个语素同别的语素组合成词的时候,有一定位置(或前或后或居中的是定位语素不定位语素:没有一定位置的4 举例说明词组的缩略方式1从全名中取中心成分eg。
精现代汉语全套题库附答案
![精现代汉语全套题库附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d3a865edbe23482fb5da4c22.png)
精现代汉语全套题库附答案SANY标准化小组 #QS8QHH-HHGX8Q8-GNHHJ8-HHMHGN#词汇(一)一、填空题1.词汇是语言的__________________,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总汇。
2.词汇包括词和语两部分,其中“语”是指______,它主要包括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
3.词汇学是____________的科学,狭义的词汇学研究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广义的词汇学还包括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
4.研究语言词汇的一般理论的学科叫____________,研究词汇的起源和发展演变的学科叫____________,研究某一时期词汇系统现象和特点的学科叫____________,研究某一具体语言或方言的词汇现象和规律的学科叫____________。
5.词汇大致可以分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三个层级。
6.词和词汇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关系。
7.按词在词汇系统中的地位和作用,可以把词汇分成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两类。
8.基本词汇具有______性、______性、______性三个主要特点。
9.一般词汇具有很强的______性特点,几乎处在经常的变动之中。
10.现代汉语一般词汇的构成成分,从来源上看可包括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
11.新造词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它有一个相对的时间界限,就是____________以来的______多年时间内根据汉语原有的语言材料创造出来的和由短语简缩而来的一般用词。
《现代汉语语法精讲
![《现代汉语语法精讲](https://img.taocdn.com/s3/m/2d718129bd64783e09122bd6.png)
④中补短语,词和词按照补充关系构成的短语, 中补短语,词和词按照补充关系构成的短语, 由动词或形容词加上补语组成。 由动词或形容词加上补语组成。
明白、想得太多、送出去、住一宿、说两句、 如: 明白、想得太多、送出去、住一宿、说两句、 红得发紫、害怕得要命、好得很、傻呆了、 红得发紫、害怕得要命、好得很、傻呆了、漂亮极 了。
语言知识和语言表达(语法专题) 语言知识和语言表达(语法专题) 4、定语 定语是名语前面的连带成分,用来修饰、 定语是名语前面的连带成分,用来修饰、 名词表示人或事物性质 状态、数量、所属等 表示人或事物性质、 名词表示人或事物性质、状态、数量、所属等。 例如: 例如: (1) 那沉甸甸的稻谷,象一垄垄 金黄的珍珠。 那沉甸甸的稻谷, ( 金黄的珍珠。 ( ) ( ) ) ) (2)( 三杯美酒敬亲人。 三杯美酒敬亲人。 ) (3) 雪野中有血红的宝珠山茶,白中隐青的 雪野中有血红的宝珠山茶, ( ) ) ( ( 单瓣梅花。 单瓣梅花。 ( ) ) ( ) (4)( 中国的历史有自己的特点。 中国的历史有自己的特点。
语言知识和语言表达(语法专题) 语言知识和语言表达(语法专题)
二、单句的句子结构
口诀: 口诀:
主谓宾、定状补,主干枝叶分清楚。 主谓宾、定状补,主干枝叶分清楚。 定语必居主宾前,谓前为状谓后补。 定语必居主宾前,谓前为状谓后补。 状语有时位主前,逗号分开心有数。 状语有时位主前,逗号分开心有数。 例如: : 例如( 产生了深远影响) 的这件事 对于一般见异思 [ 定 主 迁的人,对于一般鄙薄技术工作以为不足道、 迁的人] [对于一般鄙薄技术工作以为不足道、以为 , 状 ] 无出路的人, 一个极好的值得反省 ) 事件。 无出路的人,是( 的 事件。 宾 定 谓
现代汉语(5.1.2)--第五章现代汉语语用习题集
![现代汉语(5.1.2)--第五章现代汉语语用习题集](https://img.taocdn.com/s3/m/6a8f0174a32d7375a41780f4.png)
(一)名词解释1、语用2、语言背景3、长句4、短句5、排比6、层递7、顶真8、回环9、比喻10、比拟11、借代12、夸张13、对偶14、反复15、舛互16、通感(移觉)17、拈连18、仿词19、反语20、飞白21、双关22、别解23、对比24、映衬(衬托)25、示现26、错综27、婉曲28、警策29、设问30、反问31、词语的移用32、词语的代用33、词语的仿用34、言内意义35、言外意义36、指示语37、语体38、语言风格(二)判断改错1、“才饮长沙水,又食武昌鱼”中所用的辞格是对偶中的正对。
2、“一切的希望又重新发芽了” 所用辞格是比喻。
3、“大家都为他捏着一把汗”所用辞格是借喻。
4、“当我沉默着的时候,我觉得充实;我将开口,同时感到空虚。
”所用辞格是对偶。
5、借代是不直接说出事物的本名,而借用同它密切相关的事物的名称来代替。
6、“这小家伙人小心不小,竟这样神态自若。
”所用辞格是对比。
7、“他这个人什么都好,就是脾气急点。
”所用辞格是警策。
8、“南昆仑山上的水……绿得那么鲜艳,带着一股子甜意。
”所用辞格是“移觉”。
9、移觉是将描写甲事物性状的修饰语移用来描写乙事物的性状。
10、“他上知天文,下知地理,大伙儿都很佩服他。
”所用辞格是比喻。
11、“暮色来得很快,只一忽儿,原来七彩缤纷的天幕便像错放了染料一样,幽幽地黑了下来,像我那颗出其不意地黯淡下来的心……”所用辞格是对比。
12、“阿里山瓜子 —— 一嗑就开心(阿里山瓜子的广告词)”所用辞格是双关。
13、“见到阔别已久的亲人,她的眼泪像瀑布般直泻下来。
”是“比喻兼夸张”的套用。
14、口头语体就是口头语言。
15、诗广告、书信体小说等形式属于事务语体的范畴。
16、“他身残志不残” 所用辞格是拈连。
(三)单项选择1、修辞这一术语的含义有( )A、1个B、2个C、3个D、4个2、“我们应该学点语法和修辞。
”中“修辞” 的含义是( )A、修辞规律B、修辞活动C、修辞学D、修辞格3、……蓦地那手又在她胸前摸了一把,六宝直叫起来,出惊地喊了一声:“嗳哟!“什么事? ”同在那筐子边捋叶的四大娘问了,抬起头来。
(完整版)现代汉语语法(电子版)
![(完整版)现代汉语语法(电子版)](https://img.taocdn.com/s3/m/bdd408c4866fb84ae55c8d70.png)
对外汉语语法教学本课内容第一讲对外汉语语法教学的基本原则第二讲汉语句型与句类第三讲汉语中各种补语的教学第四讲汉语中特殊句式的教学第五讲汉语中反问、活用、引申与比较句的教学第一讲对外汉语语法教学的基本原则精讲多练二表达浅化、简化三形式化、少用术语四形式、语义、语用并重五注重学生偏误第一讲汉语句型与句类第一节单句第二节句型第三节句类第一节单句一词组主谓词组、动宾词组、偏正词组(状中偏正/定中偏正)、动补词组、联合词组二句子成分主语、谓语、宾语、定语、状语、补语、动语(述语)、中心语主语和谓语;动语(述语)和宾语;定语/状语/补语和中心语三单句分析方法1. 句子成分分析法(中心词分析法)(主、谓、宾、定、状、补)2. 层次分析法(二分法)第二节句型一句型:根据结构关系划分的句子的类。
二主谓句与非主谓句主谓句:同时含有主语和谓语的句子。
非主谓句:分不出主语和谓语的句子。
三主谓句按照谓语性质的分类动词谓语句(普通动词谓语句、把字句、被字句、连谓句、兼语句、双宾句、存现句)形容词谓语句名词谓语句(名谓句)主谓谓语句四非主谓句的分类名词性非主谓句:谁?动词性非主谓句:下雨了。
形容词性非主谓句:好!叹词句:哎呀!第三节句类句类:根据句子的语气分出的句子类型。
陈述句、祈使句、疑问句、感叹句陈述句1 肯定形式的陈述句2 否定形式的陈述句3 特殊形式的肯定句1)双重否定句2)包含疑问代词或疑问结构的陈述句三疑问句1 一般疑问句1)是非问句(吗)2)特指问句(疑问代词)3)选择问句(还是)4)正反问句(不/没)2 反诘疑问句(反问句)3 测度疑问句(带“吧”表示猜测)第二讲汉语中各种补语的教学本节介绍汉语中的七种补语。
需要注意的是:特殊的结果补语的意义;趋向补语(“来、去”)与宾语的位置,尤其要弄清楚说话人所处的位置;可能补语与程度补语在重音上的区别:可能补语重音在前,程度补语重音在后;时量补语中要弄清楚补语与宾语的位置。
现代汉语词汇(精)
![现代汉语词汇(精)](https://img.taocdn.com/s3/m/00be5251fe4733687e21aac5.png)
CF:吃不完、来得晚(词组)
定位语素的意义问题: 1.定位语素一般由实语素虚化而来。
桌子:虚 子
棋子:实
2.有些定位语素仍带有一些词汇意义。 阿姨——姨妈(阿:亲热色彩) 绿化、非正式、超音速 3.常具有类化作用。 净化、想头、作者、面子
P.S.重叠式(复合词): 哥哥(重叠式;复合词) 奶奶(叠音;单纯词)
音译 借音 音义双关
音译+表意成分 外来词
借形 日语借形词 受汉语融化
怎样吸收 规范化原则 仿译词
学科术语
专门术语
全民性,有些具有国际性
社会
行话(社会方言词语)
习惯语 行业语
超地域性,但非全民性
习惯语:一般为单义
比较 一般词语:一般为多义
二者联系:“推广用法”
词汇吸收各种成分的原则:
普遍使用 词汇规范化原则 社会需要
语法性质 虚语素(语法意义):初、子
能独立成词
自由语素 实语素
不定位
语素
不能独立成词
不自由语素
不定位
位置
定位
根据是否自由、是否定位:
自由
定位
不自由
不定位
可以分为三类:
1.自由的不定位语素(自由:可独立成词)
2.不自由的不定位语素(不自由:不能独立成词)
3.不自由的定位语素:
语素与词根、词缀 共同点:都是构词单位,只是说法不同 不同点:着眼点不同
现代汉语
词汇
南昌大学中文系徐阳春
词汇是语言中词和词的等价物的集合体 等价物——固定词组,也叫熟语或固 定结构
定义 邢福义:语汇是某一特定范围内语素、词 和固定短语的总汇 一种语言:英语词汇 一种方言:北方方言词汇
邵敬敏《现代汉语通论》(第2版)笔记和课后习题详解-语 用【圣才出品】
![邵敬敏《现代汉语通论》(第2版)笔记和课后习题详解-语 用【圣才出品】](https://img.taocdn.com/s3/m/dc4ea840856a561253d36f17.png)
第5章语用5.1复习笔记一、现代汉语语用概述(一)语用分析的意义语用分析能使人们了解现代汉语交流、传达语言信息的一般规律,能深刻理解在有表达内容和特定语境的前提下,如何调动汉语的各种语言因素和非语言因素,说话者能准确地传情达意、受话者能获取话语原意,以达到交际的目的。
(二)语用的基本要素语用是一个交际行为过程,由以下基本要素构成:1.发话者(1)发话者的含义发话者是语言信息的发出者。
在正常的情况下,大都是发话者有某些事情、某种感受想要告诉受话者,或者想跟受话者建立某种联系,或者向受话者发出某种请求、指令等,对受话者实施言语行为。
(2)发话者的语用意图发话者多数是言语行为、信息传递的主体。
在一般的情况下,发话者都是要通过说出某些话以实现一定的语言外的目的,人们称为语用意图。
语用意图指的是打算通过完成一定的言语行为来实现某些语言外目的的意图。
(3)发话者的语用策略发话者为了实现语用意图,就要有一定的语用策略。
语用意图提出的是“为什么说”的问题,而紧接着的就是“怎么说”的问题。
①从已知信息到未知信息的策略。
②语境信息优于话语信息的策略。
③语面意义和言外之意的表达选择策略。
2.受话者受话者是指听话人或信息接受者。
对于受话者而言,最关键的就是推求发话者的语用意图。
为了推求发话者的语用意图,受话人往往会依靠语境来寻找知识关联性的依据。
关联性越强,就越符合发话者的语用意图。
3.话语内容话语内容是指发话者用语言符号表达具体内容。
4.语境语境就是语言使用的环境,就是言语行为发生的环境。
语境由以下几个方面构成:(1)上下文语境从静态的角度看,上下文语境由语言符号链条的上下文(书面语)或前后语(口语)组成;从动态的角度看,则由一个言语行为之前及之后的其他言语行为组成。
(2)现场语境现场语境指的是一个言语行为发生的具体时空环境。
(3)交际语境交际语境也是一种现场,但不是具体的物质环境,而是与这一次言语行为相关的各种交际要素组成的抽象环境。
《现代汉语》Ⅱ练习(4)答案
![《现代汉语》Ⅱ练习(4)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b0948c1a6d85ec3a87c24028915f804d2b1687ec.png)
《现代汉语》Ⅱ练习(四)[语用与修辞]年级专业班级姓名学号一、名词解释1.修辞-在表达内容和语言环境确定的前提下,如何积极调动语言因素和非语言因素,以加工后的最恰当的语言形式来取得最理想的表达效果,这种语言加工的实践活动,就是修辞。
[2分]2.语用-语用是指人们在一定的语境中对于语言的实际运用活动,特别是话语表达和话语理解等活动。
3.合作原则-话语交际的各方为了相互合作的,以保证谈话顺利进行而共同遵守某些原则,这些原则称为合作原则。
合作原则主要包括关联准则、信息适量准则、信息真实准则和信息明白准则。
4.得体原则适合于不同语境的需要,采用拐弯抹角的间接方式,以达到最佳的话语交际效果,这就是所谓得体。
得体原则包括礼貌准则、幽默准则、克制准则三个准则。
[2分]5.前提触发语-前提往往跟某些特定的词语相联系,人们可以通过这些特定的词语把握话语的前提。
跟话语前提有联系的特定词语叫做前提触发语。
6.预设-预设是用话语焦点的上位概念来替代焦点以后得出的一个命题。
如果A真则B真,A假则B真,B真则A 或真或假,B假则A非真非假,那么,A预设B。
[2分]二、简述题1.运用话语交际基本原则的有关原理,分析下面两段对话,说明违约话语行为产生的言外之意及其产生的过程。
(1)甲:小李和小王表现怎么样?乙:小李表现很好,是有名的三好学生。
语言使用应遵循合作原则、礼貌原则、接话原则等话语交际原则。
违背以上原则的话语行为,就是违约话语行为。
合作原则从“量”“质”“关系”“方式”四个方面提出了信息适量准则、信息真实准则、关联准则和信息明白准则等四条准则。
遵守这些准则就是遵守合作原则。
如果违背了其中一个准则,就违背了合作原则。
对话中甲询问的是小李和小王两人的表现情况,而乙只讲小李表现好,只字不提小王,没有提供甲所希望得到的足够的信息,违反了合作原则中的信息适量准则。
对话中,乙认为小王在校表现并不怎么样,甚至很糟糕,但是,为了使话语表达得体,乙遵循得体原则中的礼貌准则,没有正面评价小王。
(完整版)现代汉语语法
![(完整版)现代汉语语法](https://img.taocdn.com/s3/m/75faf2f66e1aff00bed5b9f3f90f76c660374c44.png)
现代汉语语法简表、词类、短语三、句子成分划分句子成分练习1.我从此就看见许多陌生的先生。
2.藤野先生总是挟着一叠大大小小的书。
3.干事在黑板上写广告。
4.这位客人直勾勾地打量着主人的脸。
5.托尔斯泰透出一股才气。
6.一个陌生人把我紧紧地抱在怀中。
7.我默默地站在走廊上。
8.科学技术是人类本性精神的最高成就。
9.这是一种别开生面的场面。
10.在场的老年人格外兴奋、活跃。
11.白色的丝线拧成细细的绳子。
12.这些节日包含着丰富的民俗习惯。
13.我们喜欢倾听大雁在沼泽中集会时的鸟叫。
14.派出所的警察们寸步不离地守卫在洞口周围。
15.一位手里拿着照相机的记者一声不响地解掉了系在自己腰里的那条结实的粗绳子。
16.许多原子能发电厂源源不断地运来许多铅做的大箱子。
17.他非常诚恳地征求大家的意见。
18.秋天比春天更富有欣欣向荣的景象。
19.张思德同志永远是我们学习的榜样。
20.汽车在望不到边际的高原上奔驰。
21.在长期的奋斗中,我一向过着朴素的生活。
22.直到今天,锯子仍然是木匠们干活的主要工具。
23.后来,鲁班又陆续发明了木刨、钻、墨斗和曲尺等许多木匠工具。
24.除去发明了许多木匠工具外,鲁班在其他方面还有不少创新。
25.当时,还有人把字写在丝织的帛上。
26.蔡伦出生在一个贫苦的铁匠家里。
27.经过反复的试验,蔡伦终于发明了造纸术。
28.窗外,细雨烟似的飘散着。
29.我母亲对我们的拮据生活感到非常痛苦。
30.母亲那种勤劳简朴的习惯,母亲那种宽厚仁慈的态度,至今还在我心中留有深刻的印象。
31.近几年来,父亲和我都东奔西走地忙碌。
四、单句五、复句。
现代汉语词汇结构类型精
![现代汉语词汇结构类型精](https://img.taocdn.com/s3/m/004796acf90f76c661371af4.png)
滥用虚词
5
虚词误用类型举例
⑥从这个故事里告诉我们一个真理:虚 心使人进步、骄傲使人落后。 ⑦在我们党的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身 上,都无不闪耀着立党为公的光辉。 ⑧当我累得睁不开眼的时候,一想起班 主任老师的鼓励,精神就振作起未了。 ⑨对于我们学校、由于开展了“学雷锋, 创三好”活动,出现了新气象。
在“相反”的结果。应改为“所 “不但……而且”搭配,表示递进
以”。
关系,但“越下越大”不是“停”的 ①因为作者没有递很进好,地而把是握“主停题”的,反单方凭向主,所以 观想象加入了许此多处不只必能要用的“情不节但和…人…物反,而”。 反而大大削弱了作品的思想性和艺术性。
误判关系
②昨天夜里下了一夜“不的仅雪-,---天而亮且后”表不示但递没进关系 有停,而且越下越大,。而此分句间实际是并列关系
虚词误用类型举例 “要不是”表示假设,
不能与“否则”搭配,
既然“一样”,就不
删去“否则”。
能用“更”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①新来的经理既同是老“同经样理”,一又样如,何更会体贴职工。
是“另一种情形”
②要不是他及时提醒我一些要注意的地方,否 则签合同的时候我准会出问题。 ③我们同样又看到另一种情形:与个“别近一干个部月漠”矛然盾 置之,或畏葸不前。
实词:名、动、形、数、量、代、拟声词、 叹词。
虚词:介、连、助、语气词。
0
一、名词
名词的语法特征
(1)经常做主语和宾语。也常做定语,直 接修饰另一名词。
(2)前面一般能加上表物量的数量短语, 一般不能加副词。
(3)不能用重叠式表示某中共同的语法意 义。(亲属称谓及其他少数词除外)
1
时间名词和方位词 时间
现代汉语语法修辞》平时作业(精)
![现代汉语语法修辞》平时作业(精)](https://img.taocdn.com/s3/m/c38f4ca3960590c69ec376c4.png)
《现代汉语语法修辞》平时作业一、简答题(每题20分,共100分1.比较形容词和副词的语法功能并判断“偶然”和“偶尔”的词性。
答:形容词修饰名词,说明事物或人的性质或特征;副词主要用来修饰动词,形容词,副词或其他结构。
二者都有形容词和副词的性质,都可以作定语和状语,如:偶然因素/偶尔的事,此处修饰名词是定语;偶然听到鸟鸣/偶尔写,此处修饰动词,是副词。
但我们平常使用的时候对“偶然”侧重在它的形容词性,与“必然”相对;对“偶尔”侧重在它的副词性,与“经常”相对。
2.怎样区分宾语和补语?答:补语和宾语都位于动词后,宾语多数是名词性成分,一般是动作对象,比如吃苹果,苹果就是动词”吃“的宾语;补语是谓词性成分,一般是补充说明动词的,例如想清楚,清楚是补充说明“想”的,即想到的程度。
当然还有很多可作补语的,比如看两遍,两遍是补充说明“看”的。
3.什么是助词?常见的助词分哪些类别?答:助词是附着在词、短语、分句或句子上,表示各种附加语法意义的词。
助词的类型:①结构助词结构助词表示附加成分和中心语之间的结构关系。
“的、地、得”都读de(轻声,它们的分工是书面上的。
定语后面的de写成“的”,状语后面的de写成“地”,补语前面的de写成“得”。
1、“的”2、“地”3、“得”4、“所”②动态助词动态助词表示动作进程状态。
汉语中的动态助词主要有:“着”“了”“过”“看”“的”“来”和“来着”“着呢”③比况助词比况助词附着在名词性或谓词性词语后面,构成比况短语,表示比喻。
常见的比况助词有“似的、一般、一样”等。
例如:他就像丢了魂儿似的。
导演像说京剧道白似的冲着演员大喊。
他咧着嘴直笑,高兴得孩子一般。
他驱车在大街上,随着流水一样的车河,东西南北地奔波。
他熄了发动机,像猎犬一样警惕地观察着四周④表数助词Ⅰ表示复数的助词Ⅱ表示概数的助词4.同义词语在意义方面有什么差别?答:同义词在附加意义上的不同有:评价不同,语体不同,搭配不同,理据不同。
现代汉语复习资料(精)
![现代汉语复习资料(精)](https://img.taocdn.com/s3/m/a3c99200c5da50e2524d7fbb.png)
现代汉语复习资料一、分析题1.在空格内填上各音节的结构成分和韵母类别(“声调”一项的空格内用数字标(1)命令通讯员把文件送过去。
(2)两个校办工厂的师傅。
4.分析下列句子,如果是单句,请根据谓语确定其句型,如果是复句,则分析分句之间的层次和关系。
(1)外国人认为难办的事,我们中国人经过努力,也能办得到。
(2)人人皆知以多胜少是最好的办法,然而很多人不能做到,相反地每每分散兵力,原因就在于指导缺乏战略头脑,为复杂的地形环境所迷惑。
5.对下面的多义短语根据其所包含的意义作适当改动,使它们都成为一形一义。
(1)小张的妹妹的朋友。
(2)老王也要去拜访 6.下列语言片段分别用了什么修辞格,请加以说明。
(1)春雨是彩色的,染红桃杏,漂白了柳絮,描青了山峰,绘绿了秋畦(《西山春晓》)(2)阿庆嫂∶刁德一,贼流氓,毒如蛇蝎狠如狼,安下钩丝布下网,只恐亲人难提防。
渔船若是一举桨,顷刻之间起祸殃。
(《沙家浜》) 二、分析题1.在空格内填上各音节的结构成分和韵母类别(“声调”一项的空格内用数字表明调值)体验 馒头 血液 领袖 模特 秋千 可爱 推翻 可可 舅舅 澎湃 司仪(1)派遣先锋队攻打敌人碉堡。
(2)打击敌人的右侧部队。
4.分析下列句子,如果是单句,请根据谓语确定其句型;如果是复句,则分析分句之间的层次和关系。
(1)妈妈后来告诉我,您一直保持着乐观,不向权势折腰,几次申请要去农村落户。
(2)我于是日日盼新年,新年到,润土也就到了。
5.对下面的多义短语根据其所包含的意义作适当改动,使它们都成为一形一义。
(1)批评的是我们厂长 (2)他走了四小时了 6.下列语言片段分别用了什么修辞格,加以说明。
(1)转眼光景,整个海洋上卷起千万堆雪浪,简直就像那刚刚裂桃的大片棉花田,白花花的,一望无边。
(《雪浪花》)(2)灿烂的阳光下盛开的百花就是您的笑容,巨大的气锤起落的铿锵就是您的声音,解放军的队列就是您的步伐,葱郁耸立的名山就是您的身影。
现代汉语语法精要
![现代汉语语法精要](https://img.taocdn.com/s3/m/b6c5151ca8114431b90dd8d5.png)
现代汉语语法研究精要1、联合结构与偏正、述宾、述补、主谓结构的主要区别在哪里?联合结构是指几个地位平行的成分并列在一起,例如:苹果、香蕉、橙子。
偏正、述宾、述补、主谓结构与联合结构的方根区别在于:前四种结构都是由两部分组成,而联合结构包含的并列成分可以不止两项。
偏正结构的前一部分修饰或者限制后一部分,修饰语和中心语之间意义上的联系并不完全相同;述宾结构包含述语和宾语两部分;配方案补结构包含述语和补语前后两部分;主谓结构由主语和谓语前后两部分构成。
2、如何区分复合词和句法结构?(1)复合词的组成成分可能是粘着语素,也可能是自由语素。
一般地说,组成成分里有粘着语素的格式,都是复合词,不是句法结构:如果组成成分都是自由语素,整个格式可能是句法结构(我去买票),也可能是复合词(白菜小米)(2)最后一个音节是轻声的格式是复合词,如果读轻声的音节是定位语素,整个格式也有可能是句法结构(走吧我的)(3)不能扩展的是复合词,能扩展的是句法结构。
(4)句法结构的意义是它的组成部分的意义的综合,复合词的意义却不一定能从组成部分的意义看出来。
如:“大方”不是“大大方方”,有些熟语性的句法结构有特殊性的词汇意义,光凭组成成分也是推断不出来的。
如:半瓶酒。
3、并立式复合词和复合词中的联合结构在性质上有何不同?答:并立式复合词的结构很象联合结构,实际上性质完全不同。
1)联合结构的项数没有限制可以扩展;并立式复合词限于两项,不能扩展。
2)联合结构的语法功能跟它的组成部分的语法功能基本一致;并立式复合词的语法功能跟它的组成部分的语法功能不一定一致。
比如:“你呀我的”虽然是由人称代词“你”“我”构成的,但它的语法功能跟“你”“我”大不相同:“你”“我”不能作谓语,也不作状语,“你呀我的”既能作谓语,又能作状语,如“你别再你呀我的了”3)从意义上说,联合结构的每一项都是实指的,而且各有其独立的意义,整个联合结构的意义等于各项意义的总和;并立式复合词的每一项的意义不是实指的,而是比况性的,整个结构的意义不是各项组成成分的意义的机械的总和。
20第五章 现代汉语语用
![20第五章 现代汉语语用](https://img.taocdn.com/s3/m/ff4db39fa58da0116c1749a2.png)
第三节 话语理解 一、言内意义的理解 (一)信息结构的分析 (二)指示语的把握 对象指示 社交指示 语篇指示
(三)前提的推断 前提往往跟某些特定的词语相联系,人们
可以通过这些特定的词语把握话语的前提。跟 话语前提有联示重复的副词。 2.表示状态的变化的动词。 3.一些心理活动动词。
交际是在一定的场合内进行的。交际场合所在 的地方、里面的景物、参加交际的人物、交际话题、 交际使用的媒介、交际进行的时间、交际场合的气 氛构成了话语场景。
(三)语言风格和美学情趣 1.语言风格
不同的时代、环境、个人,在语言使用上或由 社会约定俗成,或由个人习惯所致,往往表现出一 定的语言特点差异,形成丰富多彩的语言风格。 2.美学情趣
第五章 现代汉语语用
第一节 语用概说 一、语用和语用学 (一)语用
语用是指人们在一定的语境中对于语言 的实际运用活动,特别是话语表达和话语理 解等活动。 (二)语用学
语用学是研究语用的科学。它与语言学、 语汇学、语法学、文字学、社会语言学等也 有较为密切的关系。
二、话语交际的过程和原则 (一)话语交际的过程
(二)辞格的选择 1.当用才用,避免过度 2.目的明确,选类精当 3.切合语境,和谐自然
三、语篇的组织 (一)中心句的安置
中心句是指语篇中集中表达中心意思的核心 句子,是其他语句所环绕的中心。中心句安置 情况有四种。 (1)中心句在开头,后边的语句为说明中心句 的意思服务,从而形成一个众星拱月似的语篇。
人类要依照一定的美学原理来要求话语交际, 也要把自己的审美情趣注入话语之中。
第二节 话语表达 一、语句的选择 (一)词语的选择 1.选准词语,使语句稳妥 2.锤炼词语,使词语生辉 (二)句子的配置 第一,求得上下文的紧密联系和协调。 第二,合乎事理逻辑,使意思严密突出。 第三,要随情设句,切情切境,增强话语的艺术魅 力。
现代汉语语法精讲
![现代汉语语法精讲](https://img.taocdn.com/s3/m/e332340d03d8ce2f006623cf.png)
划在主语下面 划在谓语下面 划在宾语下面 用在定语前后 用在状语前后 用在补语前后
主要 成分 附加 成分
主语
是一个句子中所要表达、描述的人或物。 表示“什么人”或“什么事物”。由名词 性词语或谓词性词语充当。 砂锅可以炖豆腐。 一米等于三尺。 今天晚上特别冷。 粮食、棉花丰收了。
笑是具有多重意义的语言。 骄傲是无知的产物。学习得认真很必要。
(1)单句的主语由短语或复杂短语来充当。
主语由偏正短语充当
例:(白求恩同志毫不利已专门利人)的精神鼓舞着我们。
(2)单句的附加成分复杂化。 例: 1949年10月1日,毛主席[在天安门城楼上向 全世界人民庄严]宣告:“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了!” 状语由多个短语充当 例:我们的同学来<自全国各地>。 补语由介宾短语充当 (3)单句或复句结构充当了句子成分。 例:我相信, 雷锋的榜样不仅给我们指出了正确 的生活道路,而且加强了我们同一切旧思想、旧习惯 坚决斗争的勇气。 复句充当了句子的宾语
状态补语:由于动作、性状而呈现出来的 状态。一般有助词“得”,有时也用 “个”。如:我听得津津有味。雨来得猛, 去得快。雨下个没完。哭个不停。
趋向补语:如:狼扑来。远处传来。
数量补语:如:成立了五年。 挂了一天。
时间处所补语:
如:出生在1949年。贴到大门上。
可能补语: 如:大意不得。耽搁不得。
复杂单句类型
表示人或事物的的性质、状态、 时间、 处所、环境、范围、质料、数量等。
石头房子 林子里的光线 野生动物 一块树皮 如飞的火车 青春气息 北京的秋天 冬季的阳光 中国的很多朋友 你们学校
状语 是在谓语(包括动词和动词性短语及形
容词和形容词性短语)前对其修饰和限 制的成分。表示状态、方式、时间、处 所或程度等。 你到底走不走? 你先把这个从头到尾看一遍。
(邢福义、汪国胜主编)《现代汉语》纲要
![(邢福义、汪国胜主编)《现代汉语》纲要](https://img.taocdn.com/s3/m/1beacfb825c52cc58ad6be6c.png)
现代汉语笔记(邢福义、汪国胜主编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出版)第五章现代汉语语用第一节语用概说一语用和语用学(一)语用(二)语用学(三)语用学与相关学科二语用意义(一)语用意义的特点(二)语用意义的获得三话语交际的过程和原则(一)话语交际的过程(二)话语交际的原则四语用交际的制约因素(一)交际目的(二)交际主体(三)交际话题(四)交际方式(五)交际场景(六)社会文化背景第二节话语表达一话语及其表现形式(一)什么是话语(二)口语表达(三)书面语表达二词语的选择(一)求准确(二)求生动(三)求特效三句子的配置(一)语序的安排(二)结构的整散(三)句形的长短(四)句式的变换四节律的调整(一)音节匀称(二)平仄相间(三)韵脚和谐(四)叠音传神五辞格的运用(一)比喻、比拟、借代、夸张(二)对偶、排比、反复、顶真、回环(三)引用、仿拟、飞白、镶嵌(四)双关、反语、拈连(五)辞格的综合运用第三节话语理解一语境的利用(一)上下文(二)交际情景(三)民族文化和社会习俗二指示语的把握(一)人称指示(二)时间指示(三)空间指示三前提的推知(一)前提(二)前提触发语(三)前提与话语理解四语用意义的推导(一)语用意义(二)语用意义的推导第四节语体风格一语体(一)什么是语体(二)语体类型(三)语体渗透(四)新兴语体二风格(一)什么是风格(二)风格类型。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二节 语音的调整
(一) 音节匀称 (二) 平仄协调 (三) 韵脚和谐 (四) 叠音自然
音节匀称
• 人民解放军九个师继续渡江 • 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横渡长江
平仄协调
• 一张白纸,没有负担,好写最新最美的画 图。 • 春温秋肃,默化潜移,身心获益靡涯, 文笔增华有望。(郭沫若《鲁迅诗稿 序》)
•
• • • • • • • • • • • • • • •
11、在电话中谈一些别人不想听的无聊话。 12、对不熟悉的人写一封内容过分亲密的信。 13、不管自己了不了解,而任意对任何事情发表意见。 14、公然质问他人意见的可靠性。 15、以傲慢的态度拒绝他人的要求。 16、在别人的朋友面前说一些瞧不起他的话。 17、指责和自己意见不同的人。 18、评论别人的无能力。 19、当着他人的面,指正部属和同事的错误。 20、请求别人帮忙被拒绝后心生抱怨。 21、利用友谊请求帮助。 22、措词不当或具有攻击性。 23、当场表示不喜欢。 24、老是想着不幸或痛苦的事情。 25、对政治或宗教发出抱怨。 26、表现过于亲密的行为。
• 例如,医生和病人谈话:医生怀疑某人得了癌症。 在这种特定的语境下,医生和病人的谈话可以有多 种表达方式,表达方式不同,话语就有了得体与不 得体之分: • 方式之一: • 医生:李先生,我怀疑你患了癌症。 • 方式之二: • 李先生,你的X光片上有个阴影,显然是个肿瘤,我 想,很可能是良性的,但也不能完全排除是恶性的。 所以,我建议你去找专科医生看看,做进一步的检 查。[1]
叠音自然
• 自别后遥山隐隐,更哪堪远水粼粼。 见那杨柳飞绵滚滚,对桃花醉脸醺醺。 透内阁香风阵阵,掩重门暮雨纷纷。
怕黄昏不觉又黄昏,不消魂怎地不消魂, 新啼痕压 旧啼痕,断肠人忆断肠人。今春, 香肌瘦几分,裙带宽三寸。 (王实甫《别情》 ) 押韵,叠音。
叠音自然
• 那些落光了叶子的树上,挂满了毛茸 茸亮晶晶的银条儿,那些冬夏常青的 松树和柏树上,挂满了蓬松松沉甸甸 的雪球儿。
• c.关联准则(相关准则Relevance):说 跟话题有关的话,不说无关的话。 • (为什么说) • √在关系范畴下,只提出一个准则,即所说 的话是相关的。
• d.方式准则(Manner):说话要清楚明了, 简洁而有条理。 • (如何说) • √避免晦涩; • √避免歧义; • √简炼; • √有条理。
• a.质的准则(真实准则Quality):要说真 话,不说假话和无根据的话。 • (说什么) • √不要说自知是虚假的话; • √不要说缺乏足够证据的话。
• b.量的准则(适量准则Quantity):提供 的信息要适量,不多也不少。 • (说多少) • √所说的话应包含为当前交谈目的所需要的 信息; • √所说的话不应包含我于需要的信息。
第三节 选用词语 • (一)选词要求 • (二)推敲词义 • (三)把握色彩
选词 要求
• 确切 • 精炼 • 生动
用例
• (1)她约摸三十岁,高身段,戴着墨镜,耳 朵上摇着两只金色大耳环,怪好看的。(杨 朔《埃及灯》) • 这是描写一个舞蹈演员。句中有动词“摇” 很传神。不仅“摇”比“挂”动作性强, 而且可以通过“摇”这个持续动作,把一 个舞蹈演员婀娜多姿的体态和舞蹈的步履, 生动形象地展示出来了。
[1]参见宋玉柱《“失之于……”和“有失于……”》,《语文建设》2002年第5期第22页。
• 际的过程
• 编码 • 发出 • 传递 • 接收 • 解码 • 反馈
(1)话语交际的原则
• 合作原则 a质的准则 b量的准则 c关系准则 d方式准则 • 礼貌原则 • a损益准则 • b褒贬准则 • C一致准则
• 1、不注意自己说话的语气,经常以不悦而且对立 的语气说话。 • 2、应该保持沉默的时候偏偏爱说话。 • 3、打断别人的话。 • 4、滥用人称代词。 • 5、以傲慢的态度提出问题,给人一种只有他最重 要的印象。 • 6、在谈话中插入一些和自己有亲密关系,但却会 使别人感到不好意思的话题。 • 7、不请自来。 • 8、自吹自擂。 • 9、嘲笑社会上的穿着规范。 • 10、在不适当时刻打电话。
第五章
现代汉语语用
本章内容: 第一节 第二节 第三节 第四节 第五节 第六节
语用概说 语音的调整 选用词语 选用句子 选用辞格 辨识风格
第一节
语用概说
• (1) 语用和修辞 • (2)话语交际的过程和原则 • (3)制约话语交际的因素
• (1)语用和修辞
语用,就是语言的使用,以 语法规则为基础,以语言环境 为参照,进行正确而得体的信 息表达。
损害个人魅力的26条错
• 以下26条错误是我们经常会犯的,如果你认为这 些都是一些小缺点的话,那就错了。因为这些缺 点的混合速度是非常快的!你愿意和平常就显示 出其中三种缺点的人交往吗?这些缺点会使人对 你的智慧和能力产生怀疑,任何想要培养个人魅 力的人,都应远离这些缺点。 • 《广州日报》
损害个人魅力的26条错
韵脚和谐
• 可是,她却被枪杀了, 倒在生她的母亲身旁„„ 法律呵, 怎么变得这样苍白, 苍白得像废纸一方; 正义呵, 怎么变得这样软弱, 软弱得无处伸张! (雷抒雁《小草在歌唱──悼女共产党员张志新烈 士》)
韵脚和谐
• 它是一种腐蚀剂, 使团结涣散,关系松懈,工作消极, 意见分歧。 它使革命队伍失掉严密的组织和纪律, 政策不能贯彻到底, 党组织和党所领导的群众隔离。
修辞,是指适应特定的题旨 和语境,运用恰当的语言材料 来提高表达效果的言语行动.
• 传统的修辞学也是研究语言运用的, 但是,它主要是从表达的角度研究 语音的调配、词语和句式的选择、 辞格的运用以及语体风格等。
例句
• (1)……但是对于母亲的无端指斥,我觉得这 位前辈不仅太伤人,失之于厚道,简直是在 信口污蔑人。(周海婴《鲁迅和我七十年》) • 失之于 由于某种原因而造成有所“失”: 失之于粗心|急躁|不慎 • 有失于 在某方面有不足: 有失于厚道|公平|礼貌[1] • (2)我短我露我清凉。 • (3)二叔爱美女,我爱美女too。(《谁为爱情 买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