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政治试卷分析和备考策略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乘风破浪正当时,直挂云帆济沧海
——2016年青海中考思品试卷分析和2017年备考策略
一、2016年思想品德中考试题特点
总体而言,整套试题彰显了新课程理念,在坚持教育价值立意的基础上,既有继承,又有发展,试卷从学生的认知特点出发,巧妙地将教材、生活、热点融为一体,集教育性、生活性、综合性于一体,既重视了考查基础知识,又突出了知识的运用价值,侧重了能力的考查,体现了知识、能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的高度统一。
(一)尊重学生认知特点,重视考查基础知识
教材中的基础知识是思想品德课学习的基础,是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能力的前提。而且,作为初中生,他们的分析能力也尚未达到一定高度,这些就决定了任何地方的思想品德中考都绕不过对基础知识的考查。本套试题直接考查了民族精神的核心、维护公平的重要性、消费者的权利、经济活动的原则、消费者维权途径、我国的资源国情、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全国人大的职权、改革开放的重要性、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根本原则等,共23分,占思品总分的38.3%,这些都是教材中的主干知识、重点知识。
(二)突出知识的运用价值,侧重能力考查
知识是基础,能力是关键。近年来,虽然国家倡导降低中高考的难度,但这并不排斥对能力的考查,而且能力立意是符合新课程的要求的。在本套试卷中,能力题高达33分,占思品总分的55%,通过提供背景材料,让学生运用所学的基础知识进行分析、判断和表达,展现了学科内容的深刻内涵及对学生能力培养的重要意义。
(三)关注社会热点,彰显时代气息
理论联系实际是马克思主义活的灵魂,是思想品德课的生命力之所在。本套试题关注学生逐步扩展的社会生活,以社会热点新闻为背景材料,关注国家、社会发展,传递时代气息,如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大阅兵、屠呦呦获奖、中国制造、互联网+、精准扶贫、天价菜单、旅游文明、校园暴力等热点,引导学生了解国内外重大事件,学会恰当运用教材知识,正确认识和分析国内外重大时政现象。
(四)注重价值导向,弘扬正能量
弘扬正能量,是思想品德中考基于选拔功能之上的另一重要功能。本套试题问题的设置着眼于引导考生对身边社会事件、生活事件的正确认识和理解,将正确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融在问题之中,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主线,贯彻整套试题,使学生在体验、探究和反思中升华品格。如第2题的“屠呦呦获诺贝尔奖”和第9题的“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大阅兵”,有利于引导学生树立和增强爱国主义精神。第8题和第10题的“中国制造”以及第12题的“互联网+”等,不仅有利于引导增强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和民族自信心,还有利于引导学生培养创新精神。第5题的“应对校园暴力”、第11题的“天价菜单”、第12题的第2小问的“网络安全”、第13题的“保护隐私”等内容,有利于引导学生了解社会,培养维权意识和能力,增强法治观念。
二、2017年中考备考策略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良好的复习方法是制胜的法宝。九年级思品中考学习时间紧、任务重,学生要想在学习中获得事半功倍的效果,必须做到“读”“熟”“串”“精”“专”“新”。
(一)注重四“读”,“熟”悉考点和答题格式
立足于书本,稳扎稳打,步步为营。读书要做到“四读”,即读标题(包括课、节、框、目标题),读概念,读原理,读引言和结论。读标题,可以大致了解教材的知识框架结构,脉络体系;读概念,可以掌握科学理论机体的细胞;读原理,可以掌握关键知识;读引言和结论,可以理清教材的精髓和落脚点。此外,《课程标准》和《考纲》是中考命题的依据。因此,考生也要仔细研读,明确中考的要求,把握能力要求,理解更新的中考改革
理念,领会中考命题的原则。对照《考纲》和样卷,确定自己的复习内容,及时调整复习的方向,做到有的放矢,提高复习效率。
注重能力的培养,有的学生错误地认为基础知识不重要,从而忽视对基础知识、基本原理的复习。结果在做选择题时,由于概念模棱两可,造成误选或漏选。所以知识是能力的载体,有了扎实的知识根基,才能砌成稳固的“解题”大厦。因此,在学习时,学生在熟悉新课标要求的基础上,熟读教材,熟悉考纲,整理重要的基本观点、基本原理。例如关于“……标志”“……前提”“……保证”等等。对容易混淆的概念如法律的特征、犯罪的特征、最主要特征、法律标志等等,更要彻底搞清,不留隐患。这样夯实了基础知识,就为能力的培养奠定了坚实的基础。此外,还要熟悉答题格式。
(二)“串”联知识结构,“精”选“精”练
新课标要求通过学生的自主学习,扩展知识技能,完善知识结构。中考开放性试题突出了知识的相关性、相通性,根据知识的内在联系,从整体上加以考查。在学习时很有必要对所学知识进行梳理、归纳研究相关知识的内在联系,从而形成完整的知识结构。
中考政治科目,学习的内容极为广泛,面面俱到无异于大海捞针,劳而无功。学习时应当提倡“少就是多”的原则,以“吃得饱”“有营养”为上策,资料投放前必须经过精心筛选,择其善者而用之。切忌滥发资料,整天做练习,置身于“题海”之中,造成“消化不良”的现象。因此,在选择习题时,一定要注意选择具有典型的代表性的题目,注意质的延伸和量的扩展。如纵向比较本市多年中考试题,横向比较本省、市和外省、市中考试题,分析并选择与考纲有关系的题目进行练习。因为这些考题代表中考最新题型,较权威,难易程度适中。
(三)链接“新”时政,抓好“专”题复习
新教材把初中思想品德课整合为心理健康、道德、法律和国情等四块内容,力图让每一教育模块所涉及的内容主题螺旋上升,贯穿在整个初中三年的课程中。因此,我们在学习时,可以按心理、道德、法律和国情这四个专题的内容,进行专题训练,也可以按照中考各种题型(单项选择、不定项选择、简答、辨析、论述)进行专题训练,这样有利于强化知识网络,明确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中考试题往往从学生所熟悉的生活中提取材料情境设问,从而体现社会热点,因此,在学习时,还要进行时事专题学习,使练习的内容变成连接课堂与课外的桥梁。从而提高学生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学科综合能力。
近几年来的中考试题,无论是选择题还是非选择题,基本上都是使用当年发生的国内国外重大时政作为命题的情景,体现了理论与实际的紧密结合,这是思想品德课的生命所在,也是中考政治命题的基本原则。因此,在复习的过程中,教师和学生都要关注当年的时政热点,注意找出它们与课本知识的结合点,从理论上对时事进行多角度分析,使教材知识活起来,分析时政热点所体现或包含的教材观点和原理,注重知识迁移。这样,既提高了考生学习兴趣,加深了考生对教材的理解,又提高了考生运用知识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也为应对中考奠定了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