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理教材叙述语言简洁性的消极因素探析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本文已经刊出:云南教育 2009 10)

物理教材叙述语言简洁性的消极因素探析Physical description language textbook simplicity Analysis of the negative factors

石磊

(曲靖师范学院云南曲靖 650011)

教材语言由对象语言和叙述语言两个部分构成。中学物理教材叙述语言对学生学习物理的效果会产生重要影响,研究教材叙述语言的作用,分析当前教材叙述语言现状,对物理教师做好分析与处理教材的工作具有重要的意义。

1教材叙述语言及作用

教材语言可分为对象语言和叙述语言两部分,“对象语言是以语言为对象的教学内容,包括专有术语、公式、专业表达式,叙述语言就是让学生理解对象语言而进行说明、阐释的语言”[1]。如“牛顿第二定律说明:只有物体受到力的作用,物体才具有加速度。力恒定不变,加速度也恒定不变;力随着时间改变,加速度也随着时间改变。在某一时刻,力停止作用,加速度随即消失,物体由于具有惯性,将保持该时刻的运动状态不再改变。”[2]这段对牛顿第二定律的文字说明就是教材叙述语言,其目是促进学生对牛顿第二定律公式a=F/m的理解。教材叙述语言对帮助学生学习知识起着关键作用。

1.1表述建立物理概念或规律所需的感性材料

在建立物理概念或规律之前,教材一般都介绍一些与建立物理概念或规律有关的感性材料,如身边的物理现象、跟物理有关的生产生活事例,或是回顾学生已经学过的物理知识等。感性材料的介入旨在创设学习情景,丰富学生感性认识,定向学生的学习活动。

1.2表述建立物理概念或规律的研究过程

研究物理问题需离不开研究思路和科学的方法,表述研究思路和方法是学生理解知识的关键。研究思路和方法的完整表述,能让学生经历知识演绎的逻辑过程,弄清知识结论的来龙去脉,达到对知识结论的正确理解。

1.3阐释物理概念或规律的物理意义

物理概念和规律具有较高的概括性和抽象性,阐释物理概念或规律的物理意义同样也是学生理解知识的关键。对于物理概念,要阐释其内涵与外延、相似与相近概念的区别和联系;对于物理规律,则还要阐释适用条件和范围。总之,对物理概念或规律的物理意义的全面阐释,能帮助学生正确理解物理概念和规律的物理意义,进一步加深对知识结论的正确理解。

综上所述,教材叙述语言对学生的学习效果会产生重要影响。然而,当前中学物理教材的叙述语言是否已完全起到应有的作用呢?来自中学物理教学的信息表明,学生看不懂教材或表面上认为懂了实际却没有真正理解教材的现象十分普遍。笔者认为,学生正确理解教材受各种因素的影响,但物理教材叙述语言简洁性产生的消极因素,也是影响学生正确理解教材的主要原因。

2物理教材叙述语言简洁性产生的消极因素

所谓教材叙述语言简洁性,指的是在建立物理概念或规律过程中,教材对感性材料、研究过程、物理结论几个方面给予简明扼要的表述,即总是用有限的语言表述教材内容。物理教材叙述语言简洁性是教材编写原则的约定,但简洁性产生的消极因素不可忽视,主要表现

为:

2.1感性材料的作用被削弱

例如:教材《力的合成》一节的开头这样表述:“生活中常常见到这样的事例:一个力的作用效果与两个或者更多力的作用效果相同。”[3]然后教材介绍了合力、分力概念,以及通过实验研究合力与分力的定量关系。合力与分力的定量关系是本节学习的重点,教材开头这段感性材料是创设学习情景。但是学生显然不能从这段话中明确将要解决什么问题,可能只有等到学完了本节内容,才会明白这段话的用意,感性材料本应发挥定向学生学习活动的作用被削弱了。问题是思维的起点,心理完形学说认为:人的心理有完形的趋势,而问题是情景的缺口,人们的思维和领悟就是对缺口的弥合行为。所以,感性材料的表述如果只是陈述事例,则不能引起学生的思维活动,只有从感性材料中形成问题,才能起到定向学生学习活动的作用。

2.2研究思路的表述存在逻辑缺失

例如:教材《动能和动能定理》一节,研究动能表达式的思路这样表述:“我们已经了解到一个特殊情形下力对物体做的功与能量变化的关系,即W∝υ2。根据做功与能量变化相关联的思想,这个结果实际上向我们暗示:物体动能的表达式中可能包含υ2这个因子。” [4]然后教材通过推导得出W=mυt2/2 — mυ02/2 ,最后又通过简单说明指出“mυt2/2”就是动能表达式。然而来自中学生的反馈却不尽人意,对教材认定“mυt2/2”就是动能,很多同学感到困惑。学生困惑的原因是,教材对研究问题的思路表述得太过简洁,仅以“根据做功与能量变化相关联的思想”和“W∝υ2”概括研究问题的思路,研究思路的表述存在逻辑缺失。解决的办法是揭示“根据做功与能量变化相关联的思想”这句话的含义,并结合“W∝υ2”,以形成研究问题的晰明思路。来历不清的知识结论会导致学生死记硬背,教师要特别重视获得物理结论过程的逻辑性,要仔细梳理教材研究问题的各个环节,弥补推理中缺失的步骤,确保证教学逻辑性。只有让学生弄清知识结论的来龙去脉,才能达到深刻理解知识。

2.3阐释物理意义缺乏完整性

例如:热力学第一定律文字表述为:“一个热力学系统的内能增量等于外界向它传递的热量与外界对它所做的功”[5],但是要理解定律物理意义,还应该涉及:(1)热力学第一定律从“量”的方面制约着宏观热过程,即ΔU=Q+W ;(2)宏观热过程在变化的过程中必须遵从“能量守恒定律”。又如动量定理表述为:“物体在一个过程始末的动量变化量等于它在这个过程中所受力的冲量。”[6]其中“等于”是理解定律物理意义的关键:(1)“等于”所包含的是一种因果关系,即冲量引起动量的变化;(2)“等于”包括大小、方向相同;动量是状态量,冲量是过程量。通过阅读教材我们可以发现,教材对物理结论意义的阐释仍是十分简约,主要表现为对文字结论缺乏多角度、多侧面的阐释。物理意义的完整阐释,有助于学生全面理解结论内涵。如果对物理概念或规律的物理意义不给予阐释,或阐释不全面不完整的话,会使学生产生认识上的片面性,以致无法正确运用概念或规律去解决问题。

3教材叙述语言简洁性对教学的启示

3.1正确看待物理教材叙述语言

教材不是百科全书,更非词典或语法书,而是学习学科知识和形成能力的载体。有限性是教材语言系统本身的一个基本特性,所以教材语言不能无限膨胀,而应该强调少而精。分析教材对象语言与叙述语言的特点可以发现,表述物理概念、定律、定理、公式的对象语言具有唯一性,但是帮助学生理解物理知识的叙述语言,则具有内容的可拓展性和表述方式的多样性,这就为物理教师实施“因材施教”和展现个性化教学风格提供平台。

3.2重视课题教材分析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