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市主城区二环区域发展规划2011-2020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渝府发〔2011〕36号

重庆市人民政府关于

印发重庆市主城区二环区域发展规划

(2011—2020年)的通知

各区县(自治县)人民政府,市政府各部门,有关单位:

《重庆市主城区二环区域发展规划(2011—2020年)》已经市政府第99次常务会议审议通过,现印发给你们,请认真组织实施。

二○一一年五月十三日

重庆市主城区二环区域发展规划(2011—2020年)

目录

一、规划范围 (4)

二、资源环境综合评价 (6)

三、发展现状 (8)

四、发展导向 (10)

五、发展思路与发展目标 (11)

六、功能区划分 (15)

七、产业发展及布局 (19)

八、大型聚居区及公共租赁住房布局 (27)

九、公共服务设施布局 (30)

十、资源环境保护和生态建设 (36)

十一、综合交通体系建设 (41)

十二、市政公用设施体系建设及布局 (46)

十三、保障措施 (53)

重庆市主城区二环区域发展规划

(2011—2020年)

二环高速公路建成通车,标志着重庆主城区从内环以内向内环与二环之间及二环沿线地区拓展,全面进入建设“千万人口、千平方公里”国家中心城市的“二环时代”。科学规划,确定未来发展思路,超前安排,合理布局人口、产业、基础设施,对于加快二环区域发展,提升和完善重庆直辖市功能作用,建设国家中心城市具有重要意义。

一、规划范围

二环高速公路全长187公里,环内面积2253平方公里,其中,二环与内环之间地区的面积为1958平方公里,是未来主城区拓展的重要空间;内环以内面积295平方公里,城市开发建设空间已经饱和,未来重在优化提升、转型升级。鉴于本规划主要内容是谋划主城区未来新增拓展空间内的产业布局、人口集聚及相应基础设施、公共服务设施配套,确定二环区域的规划范围为:内环与二环之间地区(面积1958平方公里),以及二环外围毗邻的龙兴—石船、王家—木耳、水土—复兴、北碚等城市组团(面积260平方公里),面积共计2218平方公里。

图1 规划范围图

二、资源环境综合评价

土地资源。规划区内各类土地资源2218平方公里,包括耕地1133平方公里,林地528平方公里,草地5平方公里,水域滩涂92平方公里,建设用地460平方公里(含城镇用地、农村居民点用地、交通及水利用地等,其中城市建设用地416平方公里)。北部和西部用地条件较好。缙云山、中梁山、铜锣山和明月山平行岭谷之间的地区适宜建设;巴南区南部和西南部低山丘陵区较不适宜

建设;缙云山、中梁山、铜锣山、龙王洞山、樵坪山、云篆山、寨山坪等山脉或孤立高丘台地不适宜建设。

水资源。长江、嘉陵江及其支流等过境水资源丰富,当地水资源相对匮乏,水资源分布时空不均,利用效率较低,西部地区如沙坪坝区水资源量相对偏少,北部、南部和东部地区水资源相对丰富,局部地区工程性缺水问题较为突出。长江、嘉陵江水量和水质较稳定,次级河流水环境较差。水资源综合承载能力约1300万—1600万人。

生态承载力。林地面积占幅员面积23.8%,覆盖率远低于全市37%的平均水平。林地分布破碎,部分地区森林生态系统退化。水土流失总体较弱,但存在滑坡、泥石流等地质灾害。受建设活动干扰,特别是隧道建设影响,山岭顶部保水能力下降。人均生态承载力逐年下降,渝北区、巴南区、北碚区生态承载力相对较高。

环境容量。城市“热岛效应”和“浊岛效应”显现,大气污染物排放量与大气环境容量呈持平趋势。次级河流水环境容量接近上限,需严禁高排污产业布局,并加强水环境保护和治理。

开发管制分区。在建设用地适宜性评价基础上参考基本农田、风景名胜区、自然保护区、森林公园、组团隔离带、四山管制区、水源保护区,水源涵养区等其他因素分析,二环区域适宜工业化、城市化空间1000—1200平方公里,可承载人口约1000万—1200万人。按此对规划区进行四级空间开发管制分区,其中已建区约440平方公里,适建区约798平方公里,限建区约431平方公里,重点保护区约549平方公里。

图2 开发管制分区图

三、发展现状

人口与城市化。二环区域常住人口265万人,其中城镇人口230万人,城市化率87%。户籍人口276万人,其中户籍非农人口166万人,占户籍人口比重的60%。由于内环人口承载能力已近饱和,二环区域将是主城区未来新增集聚人口的主要承载空间。当前城市化快速推进,二环区域乡村景观加快向城市景观转变,户籍农业人口加快转户进城。

图3 工业园区及物流园区布局现状图

产业发展。(1)工业:二环区域是全市工业发展的核心承载空间,两江新区及特色工业园区产值已达到4500亿元左右,占全市工业总产值约45%。内环以内工业园区将加快向二环区域转移,目前园区特色不够鲜明,需妥善处理好工业园区与城市建设之间的关系。(2)服务业:物流、会展、教育科研、旅游休闲等现代服务业加速布局,生活性服务业发展相对滞后。(3)农业:以为城市生活提供新鲜农副产品的城郊型农业为主,加速向都市现代农业转化。

公共服务。主城区绝大部分公共服务设施布局于内环以内及周边地区,二环区域公共服务配套明显不足,服务体系建设未能与城市拓展同步,服务水平不高,分布不均,城乡差异较大,特别是缺乏国家级重大公共功能性设施,如举办国家级大型赛事的大型场地、举办国际级会议会展的大型会展中心等。

综合交通。已形成以航空、高速公路、铁路和水运为骨架的对外立体交通体系,是全市高速公路网和铁路线网的核心区域。江北国际机场新航站楼投用,旅客吞吐量跻身全国十强。拥有沙坪坝团结村、江北寸滩港等重要物流基地。四条轨道交通线路在建,初步形成“五横五纵一环五联络”的快速路,现状及在建(不含内环以内桥梁)跨江大桥14座,穿山隧道(包括中梁山、铜锣山和缙云山)13座。内环与二环高速之间道路网建设相对滞后,内外之间交通通道有限,穿山及越江通道成为交通瓶颈;内环线已达饱和,难以承担二环区域与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