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人本疗法为前题的行为疗法和认知疗法_对两个成功的心理咨询与治疗个案的研究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06年第5期 辽宁师专学报(社会科学版)NO.52006 (总47期) JOURNAL OF L I A ON I N G TE ACHERS COLLEGE(S OC I A L SC I E NCES E D I TI O N)General No.47
以人本疗法为前题的行为疗法和认知疗法
———对两个成功的心理咨询与治疗个案的研究
李国强1 王志维2 赵艳会3
摘 要: 以人本疗法为前题,进一步应用认知疗法和行为疗法使来访者重新建构知———情———行统一系统,消除异常的心理和行为。
关键词: 人本疗法;认知疗法;行为疗法
中图分类号:R749.05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3898(2006)05—0103—02
一、个案咨询与治疗过程简介
(一)来访者甲(时间为1999年10月)女,24岁,中专文化,公务员,父母亦为公务员,有一兄长。访前母女情深,父女不睦,与兄长关系正常。自叙因初二学习期间某学科期中考试成绩不好,被班主任男教师当众批评,放学回家后又遭到父亲指责,遂对男教师产生恐惧,由不敢与男教师目光接触发展到不敢与所有陌生成年男子交往。工作后与男同事交往非常紧张,害怕与其说话,于是其母陪同前来咨询治疗。
第一次,面谈,接纳,倾听来访者谈话,运用通感等人本方法让来访者消除对本人的恐惧(笔者为男性),建立平和、安全、可信赖的咨询关系,了解甲目前的心理状态和存在的问题。第二次,分析甲的成长经历和个性特征。甲的父亲脾气急躁,有重男轻女之念,因甲的兄长是本科学历,对甲的升学又寄望较高,致使甲自小学始就害怕考试成绩不好受到父亲责备。与甲母联系证明甲在幼年时就表现很老实,寡言,不喜欢与生人交往,以此判断甲的气质类型为抑郁质。虽然甲自初二受男教师和父亲批评后逐渐对异性成年男子存在交往障碍,但与其兄长交往正常、自然、无恐惧感。第三次,帮助甲分析交往困难原因:对陌生成年男子产生了归因错误,即由害怕男教师和父亲泛化到害怕所有成年男子。然后进一步分析得出:甲之所以害怕所有成年男子,不敢与之说话,是她认为这些人都与那位男教师和她父亲一样。让甲领会到这其实是一个错误的认识,得出“其他成年男子并非都像那个老师和父亲一样,如我的哥哥就不那样,我和哥哥交往正常,就能与其他男人正常交往”的正确认识。此次咨询结束前提出用系统脱敏技术渐次消除恐怖倾向,具体方法是布置作业并通知家长予以配合。第四、五、六次,让甲叙述作业完成情况并产生哪些新的认识与感受,鼓励支持,同时增加作业难度(由与父亲交谈到与男同学、男同事、陌生男子交往渐近顺序)。经过两个半月时间后,甲逐渐消除了对陌生男子的交往障碍,一年后恋爱,现已结婚。
(二)来访者乙(时为2002年5月)男,24岁,一年级研究生。因踢足球被同伴偶伤一侧附睾,当时感到疼痛并出现下体红肿,经治疗一周后,大夫检查已经痊愈,但乙还感到下体阵发性疼痛。治疗期间乙认为需静养,而寝室同学有早起晚归现象,乙遂产生被打扰休息之焦躁情绪,睡眠不好,下体疼痛感增强。后来乙住院治疗半月,又经三家医院,中西兼治,虽然大夫说早已痊愈,但乙仍怀疑病未好转,感到疼痛。此后,因担心上铺同学打扰睡眠,与另一同学换床又产生矛盾,情绪愈加急躁、低沉,疼痛感加剧,影响正常的学习和生活。
咨询过程是:第一次,了解情况,弄清问题。第二次,分析几个事件的联系和产生问题的根本原因,由怀疑伤未痊愈而焦急从而引发的一系列问题,担心休息不好产生的睡眠问题,继而又因解决睡眠问题(换床)而产生了人际关系问题。第三次(时间为150分钟,前二次各为60分钟),帮助乙解决人际交往问题和睡眠问题。首先让乙认识睡眠的一般知识,并非他认为所有人一天必须要高质量持续睡足八、九个小时的错误认识。接着解决乙与同学因换床而产生的矛盾,帮助乙自选合适的策略,解决交往问题。第四次,(一周后)自称睡眠已有好转,情绪也平和一些,对下体的疼痛感略为降低,但一想起睾丸等器官对日后生活的重要性和接触相关信息就有疼痛感。笔者用一男性生殖器官解剖图帮助乙认识男性生殖器官结构,并根据医学常识解剖图帮助乙认识到对附睾的误伤已经痊愈(过程如下:一是睾丸和附睾是软体组织,不存在像骨折那样的受伤情况,且乙自己扶摸睾丸部位已无痛感;二是下体早已消除了红肿,如果未痊愈,应时刻感到疼痛,而不是阵发性的;三是乙早晨睡醒时有勃起现象,证明其生殖系统功能完全正常,已完全恢复健康)。乙自己的感觉是想象的,不存在的。第五次,鼓励、支持乙,强化正确认识,指导其阅读与生殖系统有关的医疗书籍,继续改进交往技巧。后来,经过笔者电话联系,一个半月后乙已恢复正常学习,疼痛感觉已经消失,睡眠已正常,人际关系也得到改善。
二、咨询、治疗过程分析
301
在上述两个案中,笔者在咨询开始阶段都运用了人本疗法,对来访者真诚地无条件地给予关注、接纳、尊重,运用了倾听、通感、引导等人本主义咨询技术,目的是建立来访者与咨询员之间良好的咨询关系。在开始阶段,来诸者深切地体验到咨询员对他的态度是尊重的、理解的、真诚的、关心的,使其消除对咨询员的疑虑,逐步解除心理防卫,建立起来访者与咨询员之间的平等、友善、安全、依赖,以真心相对,“不是亲人胜似亲
人,不是朋友胜似朋友”①的咨询关系。Rogers 认为,这种咨询关系比咨询的方法与技术更重要,并且有治疗
的功效。“若一位坦诚的治疗者能建立起真诚、接纳以及正确的同情心的治疗关系,当事人就会改变,治疗性咨询的基础是我和你,在人对人的安全与接纳关系里,使当事人消除固执的防卫,接受及整合他们以前否认和扭曲的部分,个人中心疗法强调当事人与治疗者的关系,治疗者的态度比任何知识、理论和技术更重要,
当事人受到鼓励去使用这种关系来解放出他们成长的潜能,并且成为他们所欲成为的人”。②对来访者而言,
咨询初级阶段,这种宽松的舒适的前所未有的氛围,有助于缓解其内心的焦虑、烦恼,改变不良的情绪体验。
在建立良好的咨询关系基础上,进入咨询的中期阶段,运用认知原理和方法,笔者与来访者共同分析问题出现的来龙去脉,找到产生问题的基本起因(而不是具体化的事件),目的有二:一是让来访者认识使自己产生困扰的错误归因。对甲而言,之所以不敢与陌生男子交往,是因为自己认为所有陌生男人都像那个男教师和父亲一样;对乙,自己感觉到的下体疼痛是想象的,不真实,是过度担心造成的虚幻感。二是帮助来访者建立正确的认知评价体系,帮助甲建立“大多数男子像兄长一样,自己能与兄长谈吐正常,也能与其他男子一样正常交往”;帮助乙建立“我的那点外伤经医生、专家治疗早已康复,我现在已经是健康的了”。心理学认为,人的认识是情绪、情感产生的基础,建立了正确的认识,扭转错误的认识,就为产生积极肯定的情绪和情感打下了基础。在咨询中,尤其对文化、智力水平较高的来访者乙,仅改变其认知,建立新的观念一方面就使之大大消除了内心的疑惑,减轻了疑病焦虑,产生了良好情绪体验。
咨询的第三阶段,笔者根据甲乙不同的情况分别采用行为疗法消除甲的交往障碍,运用认知疗法继续对乙进行咨询治疗。对甲,首先划分交往障碍等级,按着由易到难的顺序布置家庭作业和户外作业,并通知家长(尤其是甲父)配合,让甲从逐步的交往成功中增加信心,巩固正确观念,最后达到交往正常。对乙,帮助分析产生睡眠和人际关系紧张的原因是自己的疑病焦虑,这种焦虑的转移,导致了以上问题。要消除焦虑,首先澄清错误的认识,睡眠时间是因人而异的,交往是互动的、双方的,不能从自己一方看问题。然后帮助其选择他认为最佳的解决方案,在改善睡眠问题和人际关系基础上,笔者从不同的角度,如示图了解人体解剖结构,列举现实的例证,分析医院的治疗和自己的切身体验,使乙逐步消除疑病焦虑。咨询的最后阶段,是巩固成果,鼓励、支持来访者,继续体验成功,最终消除焦虑。
三、讨论
以上对两个个案的分析得出,在咨询的起始阶段,运用人本主义原理和方法,建立来访者与咨询员良好的人际关系,这种咨询关系初步改善了来访者的负面情绪,并为接下来的深入咨询做好准备。在咨询的中间阶段,运用认知疗法,帮助来访者澄清错误认识,构建正确认识,重新建立认知———评价体系。在咨询的第三阶段,运用行为疗法和认知技术,塑造良好的行为系统。三种疗法的结合,最后完成重建来访者的知———情———行系统。笔者认为,人本疗法和认知疗法就应用技术上各有不同,但是在治疗的不同阶段,使二者结合,可以弥补双方的不足。“当代行为疗法不像传统行为主义和激进的行为主义强调个人与环境的互动,认知因素以及人对环境的主观反应,在行为治疗实物里占有一席之地。因此,行为治疗法的技术可以用来达成人本主义取向的目标。很显然,在人本取向和行为治疗法之间具有相通之处,特别是透过目前所注意的自我
引导方法和多模式治疗法”。③北京师范大学郑日昌教授也认为,治疗初期的主要目的是用接纳、倾听、通感
等人本技术建立良好咨询关系,在治疗后期侧重点放在解释、指导来访者形成正确的认知和行为。
自二十世纪八十年代以来,许多心理治疗师倾向于用多种不同理论和方法对不同的来访者进行“折衷”
治疗。我国的临床实验也证明了用认知疗法结合行为疗法治疗恐怖症是有效的。④贝特曼等认为治疗的折
衷主义产生的原因是:各种疗法剧增;单一理论存在不足;各种疗法效果相同;努力寻求治疗成功的共同因
素;强调病人的特点与治疗关系以及社会对心理治疗提出的现实要求。⑤但无论何种心理治疗,无疑都包含
矫正情感体验,实现认知和行为改变这几个共同因素。其中,影响这一进程实现的是来访者与治疗者之间的关系,来访者本人的求治动机,治疗者个人特征及其运用的技术方法。
因此,以人本疗法为前题,结合行为疗法和认知疗法,三者求同存异,相互补充,因人而异,重塑来访者的知———情———行系统是以上两个案例得以治疗成功的原因。
注释
①郑日昌,北京师范大学心理学院教授,授课记录。
②李茂光译Gzrald Corey 著:咨商与心理治疗的理论与实践,扬智文化事业股份有限公司(台湾),1996年10月,266。③同上392。
④王传耕、陈文译:行为治疗恐怖症9例,2000年,中国心理卫生杂志,第5期351、352。
⑤钱铭怡编著:心理咨询与心理治疗,北京大学出版社,1994年版,277、278、279。
作者 1、朝阳师专 副教授
2、朝阳县教育局 中学一级
3、朝阳县教育局 中学一级
4
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