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好家长工作促进家园共育
幼儿园班级家长工作的意义
![幼儿园班级家长工作的意义](https://img.taocdn.com/s3/m/7e92e07f66ec102de2bd960590c69ec3d4bbdb48.png)
幼儿园班级家长工作的意义
幼儿园班级家长工作的意义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 促进家园共育:家长是孩子成长过程中最重要的教育者,幼儿园与家庭共同参与孩子的教育,有助于形成家园共育的良好氛围。
通过家长工作,可以让家长了解幼儿园的教育理念、教育目标和教育方法,使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相互配合,共同促进孩子的全面发展。
2. 增进家长对幼儿园的了解和信任:通过家长工作,幼儿园可以向家长传递正确的教育观念,让家长了解幼儿园的教育教学情况,提高家长对幼儿园的信任度。
同时,家长也可以通过参与家长工作,了解幼儿园的教育教学水平,为孩子选择一个合适的幼儿园提供参考。
3. 提高家长的教育意识和能力:家长工作可以帮助家长提高自身的教育意识和能力,使家长更加关注孩子的成长,更加重视家庭教育。
通过家长工作,家长可以学习到一些科学的育儿知识和方法,提高自己的育儿水平,更好地陪伴孩子成长。
4. 促进家校沟通与合作:家长工作是家校沟通的重要途径,通过家长工作,可以及时了解家长的需求和意见,为家长提供教育指导和支持。
同时,家长也可
以向幼儿园反馈孩子在家庭中的表现和问题,为幼儿园的教育教学提供参考。
5. 营造良好的家庭教育环境:家长工作可以帮助家长树立正确的家庭教育观念,引导家长为孩子营造一个温馨、和谐、有利于孩子健康成长的家庭环境。
同时,家长工作还可以帮助家长建立良好的家庭教育习惯,使家庭教育更加科学、有效。
幼儿园班级家长工作对于促进家园共育、提高家长的教育意识和能力、增进家校沟通与合作、营造良好的家庭教育环境等方面具有重要意义。
做好家长工作促进家园共育
![做好家长工作促进家园共育](https://img.taocdn.com/s3/m/26f6771e302b3169a45177232f60ddccda38e633.png)
做好家长工作促进家园共育家庭教育对于孩子的成长和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家长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更是对孩子一生的引导者。
做好家长的工作,促进家园共育,是非常重要的。
本文将探讨如何做好家长的工作,促进家庭教育,促进孩子全面发展。
家长要关注孩子的成长。
关注孩子的成长是家长的重要职责。
要关注孩子的身心发展,了解孩子的兴趣爱好和特长,培养孩子的自信心和积极性。
在孩子生活中,要有意识地参与孩子成长过程,并给予孩子鼓励和支持,让孩子知道他们在家人眼中是特别的,让孩子有家庭的温馨和浓浓的爱。
家长要与孩子进行良好的沟通。
家长和孩子有良好的沟通是促进家庭教育的基础。
要敏锐地感知孩子的情感需求和心理变化,能够倾听孩子的心声,尊重孩子的选择和意见。
家长也要和孩子分享自己的生活和经验,让孩子了解家长的工作和生活,让孩子感受到家庭的温馨和和谐。
家长要树立正确的教育观念。
家长要明确自己的教育目标和要求,并尊重孩子的个性和发展规律。
要注重培养孩子的品德修养和人文素养,注重培养孩子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家长也要不断提高自己的教育水平,学习先进的家庭教育理念和方法,提升自己的教育能力,让家庭教育更加科学和有效。
家长要注重孩子的品质教育。
家庭教育是孩子品质教育的基础,家长要注重孩子的品质教育,培养孩子的道德情操和价值观念。
要教育孩子要有诚实守信的品质,要尊重他人和关心他人,要有责任感和服务意识。
家长要以身作则,做孩子的榜样,利用身边的一切事物教育孩子,让孩子在家中得到品质教育。
家长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家庭是孩子成长的摇篮。
做好家长的工作,促进家庭教育,是每个家长义不容辞的责任。
我相信只要我们家长积极投入,精心呵护孩子的成长,就一定能促进孩子的全面发展,为孩子创造一个温馨和谐的家庭环境,让孩子健康成长。
做好家长工作促进家园共育
![做好家长工作促进家园共育](https://img.taocdn.com/s3/m/1840225cc4da50e2524de518964bcf84b9d52d09.png)
做好家长工作促进家园共育家长是孩子成长过程中最重要的教育力量之一。
他们的言传身教、言传身教以及与孩子的日常互动都对孩子的成长和发展产生着深远的影响。
做好家长工作,促进家园共育,对于孩子的成长至关重要。
下面将从调整家长角色、提高家长教育水平以及促进家校合作三个方面谈谈如何做好家长工作,促进家园共育。
一、调整家长角色1.理性教育现代社会中的家长,常常会因为过度的溺爱或者是过于严厉,导致孩子的成长出现问题。
家长在进行教育时,需要调整好自己的角色,做一个理性的家长。
理性的家长不仅能够在孩子成长过程中起到积极的引导作用,而且还能够培养出一个有责任心、有思考能力的孩子。
2.平等沟通在家庭中,父母往往会以权威的身份出现,而孩子则会因为自身的弱势地位而无法发表意见。
家长需要在家庭教育中,与孩子进行平等的沟通。
只有通过平等的沟通,父母才能够更好地了解孩子的内心世界,也能够更好地引导孩子健康、快乐地成长。
3.尊重个性每个孩子都是独一无二的,他们的兴趣、天赋、性格都各不相同。
家长在对待孩子的教育上,需要尊重孩子的个性。
不要强加自己的意愿和要求给孩子,而是应该根据孩子自己的情况进行个性化的教育。
只有尊重孩子的个性,才能够促进孩子的全面发展。
二、提高家长教育水平1. 学习育儿知识现代育儿知识日新月异,家长需要不断地学习育儿知识,掌握科学的育儿方法。
只有了解孩子的成长规律和发展特点,家长才能够更好地进行教育引导,也才能够更好地帮助孩子解决成长中的问题。
2. 丰富教育技能教育孩子是一门复杂而又细致的工作,需要家长具备丰富的教育技能。
家长需要通过各种途径不断丰富教育技能,提高自己的教育水平。
只有具备了丰富的教育技能,家长才能够更好地帮助孩子成长。
3. 反思和总结家长在教育孩子过程中,需要不断地反思和总结。
从自身的教育过程中找出问题,然后进行改进,使得自己的教育水平不断提高。
只有不断地反思和总结,家长才能够更好地做好教育工作。
三、促进家校合作1. 友好沟通作为孩子的教育者,家长和老师需要进行友好的沟通。
做好家长工作促进家园共育
![做好家长工作促进家园共育](https://img.taocdn.com/s3/m/73358b3f02d8ce2f0066f5335a8102d276a261ab.png)
做好家长工作促进家园共育家庭是孩子成长的第一课堂,家长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
家长工作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只有做好家长的工作,才能促进家庭与学校的共同育人,让孩子健康成长。
家长要树立正确的教育观念。
教育是一项持续的工作,不仅仅是为了孩子的成绩,更要培养孩子的全面发展。
家长要明白,孩子的成长是一个渐进的过程,不能只看眼前,更要注重长远发展。
要尊重孩子的个性和兴趣,为他们提供适当的学习和成长环境。
家长要注重与孩子的沟通。
家庭是孩子的温暖港湾,家长是孩子最亲近的人,家长要经常与孩子进行心灵沟通。
要关心孩子的内心世界,聆听他们的声音,了解他们的需求和困惑。
与孩子的沟通不仅仅是指表面上的交流,更要耐心倾听孩子的想法和感受,给予孩子正确的引导和建议。
家长要关注孩子的学习情况。
学习是孩子成长的重要一环,家长要给予足够的关心和支持。
要定期与孩子的老师进行沟通,了解孩子在学校的学习情况,及时发现和解决问题。
家长也要为孩子提供良好的学习环境和学习资源,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和方法,给予他们必要的学习指导和辅导。
家长还要关注孩子的兴趣爱好。
孩子的兴趣是他们学习和发展的动力,家长要注意观察孩子的兴趣爱好,并鼓励孩子去追寻他们的热情和梦想。
可以为孩子提供丰富多彩的课外活动和兴趣班,培养孩子的爱好,让他们开拓思维,丰富自己的生活。
家长要给予孩子足够的关爱和陪伴。
在现代化社会中,快节奏的生活使得家庭时间减少,家长和孩子的交流和陪伴也相应减少。
家长要合理安排时间,与孩子共度时光。
可以一起做饭、一起游戏、一起观影等,增进亲子关系,培养孩子的情感和责任感。
家庭教育的重要性不可低估,只有家庭和学校的共同育人,才能更好地促进孩子的全面发展。
只有家长做好自己的工作,才能让孩子在一个温暖、和谐的家庭环境中快乐成长。
让我们一起努力,做好家长的工作,为孩子的未来打下坚实的基础。
做好家长工作促进家园共育
![做好家长工作促进家园共育](https://img.taocdn.com/s3/m/8919139327fff705cc1755270722192e4536582c.png)
做好家长工作促进家园共育家庭是孩子成长的摇篮,是他们最初的学习场所。
而家长的作用就如同这个摇篮的护栏,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家庭教育对孩子的成长起着决定性的作用,做好家长工作促进家园共育是非常重要的。
本文将就如何做好家长工作,促进家园共育进行深入探讨。
作为家长,要有正确的家庭教育观念。
家庭教育是一项长期而复杂的工程,要让孩子成长为全面发展的人才,不仅仅需要关注他们的学业成绩,更需要注重培养其品德修养、情感态度、社交技能、健康体魄等方面的综合素质。
家长要摒弃片面追求成绩、功利性教育的观念,要明白教育的终极目标是培养一个能够独立思考、具有创新能力、有社会责任感的人。
只有打破传统的教育观念,树立正确的家庭教育观念,才能够做好家长工作,促进家园共育。
作为家长,要注重家庭教育的实践。
家庭教育不仅仅是口头的教导,更要注重实际的行动。
家长要在日常生活中,通过实际的行动引导孩子学会做人、做事。
树立正确的学习观念,积极引导孩子制定学习计划,培养孩子的学习兴趣和学习动力;注重品德修养的培养,关注孩子的个性化优点,引导孩子养成良好的品德习惯;鼓励孩子参加各种群体活动,培养孩子的社会交往能力;关心孩子的身心健康,引导孩子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
只有通过实际的行动,才能够真正影响到孩子的成长,促进家庭教育的实践。
作为家长,要注重家庭教育的交流。
与孩子的沟通交流是非常重要的,只有通过与孩子的交流,才能够了解孩子的需求和想法,及时发现问题并引导解决。
在家长与孩子之间,要建立和谐的亲子关系,要坚持宽容、理解、尊重和关爱的原则。
家长要尊重孩子的个性,给予他们适当的自由空间,让孩子表达自己的想法和感受,不过分干涉孩子的生活和学习。
只有通过良好的亲子关系,才能够促进良好的家园共育。
作为家长,要注重家庭教育的自身素养提升。
家长的素养直接关系到孩子的成长。
家长要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注重自身修养,不断提升自己的素养。
只有自身素养达到了一定的高度,才能够传递给孩子高尚的情操、正确的人生观。
做好家长工作促进家园共育
![做好家长工作促进家园共育](https://img.taocdn.com/s3/m/da126f878ad63186bceb19e8b8f67c1cfbd6ee4b.png)
做好家长工作促进家园共育家长的工作是非常重要的,他们是孩子成长过程中最重要的导师和陪伴者。
而家长的工作也是促进家园共育的关键,好的家长工作可以帮助孩子更好地成长,同时也可以促进学校和家庭之间的良好沟通和合作。
下面我们来探讨一下如何做好家长工作,促进家园共育。
做好家长工作需要关注孩子的成长。
家长应该关心孩子的情绪、学习和身体健康等方面,及时发现孩子的问题并给予孩子支持和帮助。
在孩子成长的过程中,家长应该多陪伴孩子,给予他们足够的关爱和支持,让他们感受到家庭的温暖和安全。
家长还应该引导孩子养成良好的学习和生活习惯,教育孩子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人生观,培养他们积极的人格品质和健康的心理素质。
做好家长工作需要与学校保持良好的沟通和合作。
家长应该积极参与学校的活动,关心孩子在学校的学习和生活情况,和老师进行积极的沟通和交流。
家长还应该和学校一起合作,共同为孩子的成长提供更好的环境和条件。
在孩子的教育过程中,家长和学校应该相互支持,形成教育合力,共同促进孩子的全面发展。
做好家长工作需要不断提升自身的素养和能力。
家长应该注重自身的修养和教育水平,不断提高自己的教育素质和育儿能力。
家长还应该不断学习教育知识,积极参与家长学校和教育培训,提升自己的教育能力和家庭教育水平。
只有不断提升自身素养和能力,才能更好地履行家长的责任,促进孩子的全面发展。
做好家长工作需要给予孩子足够的自主空间和发展机会。
家长应该尊重孩子的个性和需求,给予他们适当的自主权,让他们有更多的选择和决定权。
家长还应该为孩子创造良好的学习和生活环境,提供更多的学习和发展机会,让孩子能够充分发展自己的潜能,实现自己的人生目标。
做好家长工作促进家园共育是非常重要的。
家长应该重视自己的家长工作,注重孩子的成长,与学校保持良好的沟通和合作,不断提升自身的素养和能力,给予孩子足够的自主空间和发展机会。
只有这样,才能促进家庭和学校的良好合作,共同推动孩子的健康成长。
做好家长工作促进家园共育
![做好家长工作促进家园共育](https://img.taocdn.com/s3/m/6a9bd6f2db38376baf1ffc4ffe4733687f21fc68.png)
做好家长工作促进家园共育作为家长,承担着教育孩子、培养孩子成长的重要责任。
家庭是孩子的第一所学校,家长们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做好家长工作,促进家庭与学校的共同教育是十分必要的。
做好家长工作需要注重培养孩子的良好品德和价值观。
家庭是培养孩子品德和价值观的重要场所,作为家长,要重视培养孩子的道德素养和正确的价值观念。
这需要家长自身具备良好的道德品质,通过言传身教,让孩子在家庭中接受正确的道德教育。
家长还应当积极引导孩子树立正确的价值观,教育他们珍惜友谊、尊重师长、关心他人等一系列正确的价值观念,以培养他们健康的人格和正确的思想意识。
做好家长工作需要注重培养孩子的学习习惯和学习能力。
学习是孩子成长的重要内容,也是帮助孩子获得成功的必经之路。
作为家长,要注重培养孩子的学习习惯和学习能力,帮助他们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掌握有效的学习方法。
这需要家长给予孩子适当的学习指导和监督,帮助他们制定学习计划,培养他们主动学习的能力。
家长还需要与学校保持良好的沟通,了解孩子的学习情况,及时发现并解决孩子学习中遇到的问题,共同促进孩子的学业发展。
做好家长工作需要注重培养孩子的良好行为习惯和自理能力。
良好的行为习惯和自理能力是孩子成长过程中必备的能力。
作为家长,要对孩子的行为进行规范和引导,培养他们遵纪守法、礼貌待人、乐于助人等良好的行为习惯。
还要培养孩子的自理能力,让他们学会自己独立完成一些日常生活事务,如自己穿衣、洗漱等,提高他们的自主能力和独立性。
做好家长工作需要注重家庭与学校的共同合作。
家庭和学校是孩子成长的重要环境,家长与学校之间的紧密合作是培养孩子的必要条件。
家长要积极参与孩子在学校的教育活动,与孩子的班主任和学校保持良好的沟通,了解孩子在学校的表现和成绩。
家庭和学校应加强沟通合作,共同制定教育计划和解决孩子成长中遇到的问题,为孩子的全面发展提供有力的支持。
做好家长工作,促进家庭与学校的共同教育是家长们的必然选择。
做好家长工作促进家园共育
![做好家长工作促进家园共育](https://img.taocdn.com/s3/m/bf063578366baf1ffc4ffe4733687e21ae45ff5a.png)
做好家长工作促进家园共育家校合作是一种师生家庭共同参与学校教育的行动,是一种促进家园共育的重要途径。
当前,家校合作已经成为学校发展的必然趋势,越来越多的学校意识到家长的作用与价值,开始重视家校合作的建设与发展。
作为家长,要做好家长工作,积极参与家校合作,促进家园共育的发展。
家长要与学校保持良好的沟通与联系。
家长应主动与学校的教师、班主任、校长等进行沟通交流,了解孩子在学校的表现和进展情况,及时掌握学校的教育要求和规划。
学校也要及时向家长传递学校的教育方针、政策和课程安排等信息,让家长了解学校的教学内容和教学目标。
只有家长和学校能够保持紧密的联系与沟通,才能更好地协同合作,共同促进孩子的全面发展。
家长要积极参与学校的教育活动。
学校会定期举办一些家长会、家长讲座、家长参观等活动,家长应主动参与与其他家长进行交流和分享,增加彼此之间的了解和信任。
家长还可以参与学校的志愿者活动,积极支持学校的各项工作,为学校的发展做出自己的贡献。
通过参与学校的教育活动,家长不仅能够更好地了解学校的教育理念和教学内容,还能够与其他家长共同探讨教育问题和互相交流经验,为家庭教育提供更多的参考和借鉴。
家长要关注孩子的学习与成长。
作为家长,最关心的应该是孩子的学习和发展。
家长应该与孩子一起制定学习计划和目标,与孩子共同规划学习时间和学习内容,帮助孩子制定学习方法和学习策略,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和自我管理能力。
家长也要关注孩子的兴趣和爱好,鼓励孩子参与各种课外活动和社会实践,培养孩子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只有家长能够真正关注孩子的学习和成长,才能更好地引导孩子走向成功。
家长要与学校共同培养孩子的品德与价值观。
家长是孩子的第一任教师,家庭是孩子的第一个课堂。
家庭教育是孩子品德教育的基础,而学校则是孩子品德教育的延伸。
家长和学校应该共同培养孩子的良好品德和正确价值观,让孩子具备正直、勤劳、坚毅等优良品质,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家长和学校要共同制定并要求孩子遵守一套统一的行为规范和道德准则,并形成家校共育的风气和氛围。
做好家长工作促进家园共育
![做好家长工作促进家园共育](https://img.taocdn.com/s3/m/924da5f1fc0a79563c1ec5da50e2524de518d089.png)
做好家长工作促进家园共育1. 引言1.1 家长工作的重要性家长工作的重要性在家庭教育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家长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他们的言传身教对孩子的成长发展有着不可替代的影响。
家庭是孩子的第一所学校,家长是孩子的第一位老师,家庭教育对孩子的个性、品德、学习等方面都有着直接的影响。
好的家长工作能够帮助家长更好地理解、支持和引导孩子,使孩子得到更好的成长和发展。
家长的工作也是学校家庭教育的基础和保障,只有家长与学校密切合作,共同育人,才能有效地培养出优秀的学生。
做好家长工作不仅是家庭教育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教育工作的重要环节。
只有重视家长工作、加强家长教育,才能真正实现家园共育的目标,为孩子的成长和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1.2 家园共育的意义家园共育的意义在于构建一个家校共育的合作共赢模式,使家庭和学校之间形成紧密联系,共同育人。
家庭是孩子最早的教育场所,家长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而学校则是孩子接受正规教育的地方。
家庭和学校的共同努力,可以更好地促进孩子的全面发展。
在家园共育中,家长和学校可以互相补充,共同发挥自己的作用,使孩子在家庭和学校两个重要的教育场所中得到全面的培养。
通过家园共育,可以更好地引导家长关注孩子的成长,了解孩子的学习和生活情况,及时发现和解决问题,促进孩子健康成长。
家园共育也可以促进学校和家庭之间的交流与合作,形成教育共同体,共同为孩子的成长提供更好的支持和环境。
通过家园共育,可以实现家长和学校的良性互动,共同努力为孩子创造更美好的教育环境。
2. 正文2.1 加强家长的教育意识加强家长的教育意识是家长工作中至关重要的一环。
家长作为孩子的第一任教育者,他们的教育意识决定着孩子的成长和发展。
在当今社会,由于生活节奏加快、信息爆炸等原因,许多家长忽视了对教育的重视,导致孩子在成长过程中缺乏正确的引导。
加强家长的教育意识显得尤为重要。
家长需要意识到,教育是一项长期而持续的工作,需要付出持久的努力和不懈的关注。
做好家长工作促进家园共育
![做好家长工作促进家园共育](https://img.taocdn.com/s3/m/0dd365d4dc88d0d233d4b14e852458fb770b3829.png)
做好家长工作促进家园共育家庭是孩子的第一个学习与成长的场所,家长是孩子最亲近、最值得依赖的人。
家庭教育在孩子的成长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对孩子的综合素质和价值观的养成有着决定性的影响。
作为家长,要积极参与并做好家长工作,促进家庭与学校的良好互动,实现家园共育,为孩子的健康成长提供更好的环境和条件。
第一,加强家庭教育的意识与能力。
家长应该认识到自己在孩子成长中的重要性,并努力提升自己的教育意识和教育能力,成为孩子的良师益友。
家长可以参加相关的家庭教育培训,学习家庭教育的理论与方法,了解孩子的发展规律和特点,掌握有效的教育方式和引导方法。
家长还应该保持开放的心态,与孩子建立良好的沟通渠道,倾听孩子的声音,了解他们的需求和困惑,尊重他们的个性和选择,给予他们足够的关爱和支持。
第二,创造良好的家庭教育环境。
良好的家庭教育环境是孩子成长的土壤,需要家长们共同营造和维护。
家长要为孩子提供安全、稳定、和谐的家庭环境,让孩子能够放松心情、专心学习和成长。
家长应该树立正确的家庭教育观,尊重孩子的个人差异,不以成绩来衡量孩子的价值,注重培养孩子积极向上、独立自主、勇于探索的品质。
家长还应该营造良好的家庭氛围,多与孩子进行亲子互动,共同参与家务活动和娱乐活动,增进亲子关系,建立彼此间的信任和理解。
与学校积极互动合作。
学校是孩子的第二个家庭,家庭和学校之间的密切合作对于孩子的成长具有重要意义。
家长要积极参加学校的家长会议、家长讲座,了解孩子在学校的表现和需求,与教师进行沟通交流,共同关注孩子的学业和生活。
家长还可以参与学校的志愿者活动,支持学校的教育教学工作,为孩子输送更多的资源和机会。
家长要与学校协商制定良好的家校合作机制,共同解决教育教学中的问题和困惑,形成家庭与学校相互支持、相互促进的良好局面。
第四,注重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的有机结合。
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是相互补充、相辅相成的关系,两者之间的有机结合对于孩子的全面发展至关重要。
幼儿园家长工作及家园共育工作计划
![幼儿园家长工作及家园共育工作计划](https://img.taocdn.com/s3/m/3f38644beef9aef8941ea76e58fafab069dc440d.png)
幼儿园家长工作及家园共育工作计划全文共5篇示例,供读者参考幼儿园家长工作及家园共育工作计划篇1家庭育儿接受启蒙的地方,在这里幼嬉戏斗玩。
孩子的健康性格,不仅关系到儿童身体的正确发育,而且,决定着儿童今后的人生走向。
如何发挥家庭教育的作用保证其性格健康发展呢?以下几点愿与各位父母共飨。
一、民主、和谐不可少家庭环境,父母的教养、态度和方式对孩子健康性格发展作用是巨大的。
民主、和谐的家庭气氛有助于儿童生活态度积极、主动,他们能自觉地参与到家庭活动中。
父母之间的互相爱护、关心、体谅;父母对长辈的体贴、尊重、照顾;父母对孩子严爱适度,有要求,有疼爱,能够使孩子正确地认识和评价自己,形成自尊、自信、自主、自控、亲切、责任感等积极情感。
然而,如果生活在充满不和睦、不健康的家庭环境中,如家庭成员关系不和,经常吵架,不关心孩子。
在这种环境生活的孩子缺乏安全感,对人不信任,有的甚至会有攻击性行为或暴力倾向。
父母首先要做到自己有健康性格,才能去影响孩子。
在生活节奏日益加快的现代社会中,家长不仅要努力地为生活而忙碌、工作,回家之后还要面对活泼、好问、好动的孩子,这里请家长无论如何也要打起精神随时随地做幼儿的表率,以耐心的态度引导他们,不要以粗暴缺乏耐心的态度对。
家庭育儿接受启蒙的地方,在这里幼嬉戏斗玩。
孩子的健康性格,不仅关系到儿童身体的正确发育,而且,决定着儿童今后的人生走向。
如何发挥家庭教育的作用保证其性格健康发展呢?以下几点愿与各位父母共飨。
一、民主、和谐不可少家庭环境,父母的教养、态度和方式对孩子健康性格发展作用是巨大的。
民主、和谐的家庭气氛有助于儿童生活态度积极、主动,他们能自觉地参与到家庭活动中。
父母之间的互相爱护、关心、体谅;父母对长辈的体贴、尊重、照顾;父母对孩子严爱适度,有要求,有疼爱,能够使孩子正确地认识和评价自己,形成自尊、自信、自主、自控、亲切、责任感等积极情感。
然而,如果生活在充满不和睦、不健康的家庭环境中,如家庭成员关系不和,经常吵架,不关心孩子。
做好家长工作促进家园共育
![做好家长工作促进家园共育](https://img.taocdn.com/s3/m/3b362bfb29ea81c758f5f61fb7360b4c2e3f2ab0.png)
做好家长工作促进家园共育家长是孩子的第一任教师,在孩子的成长和发展过程中扮演着非常重要的角色。
作为家长,我们需要做好家长工作,积极地参与到孩子的学习、生活中,促进家庭与学校的合作,实现家园共育,为孩子打造一个良好的成长环境。
一、关注孩子的学习与成长孩子的学习和成长是我们最为关注的方面,因此,我们必须督促孩子认真学习,帮助孩子制定学习计划和目标,鼓励孩子勇于追求自己的梦想。
同时,我们还需要花时间与孩子沟通,关心孩子的情绪和心理状态,并提供必要的帮助和支持。
二、营造和谐的家庭氛围和谐的家庭氛围对孩子的成长非常重要,这有助于孩子建立健康、积极、自信的人格,增强孩子的家庭归属感。
我们应该通过积极的家庭互动、共同参与家庭事务、分享快乐、排除矛盾,营造出一个温馨、和睦、融洽的家庭氛围。
三、加强与学校的联系家庭与学校共同育人,家长应该积极参与到学校的活动和课程中,了解孩子在学校的表现和学习情况。
同时,我们还应该与老师和其他家长保持良好的沟通与合作,共同协调家庭、学校和社会各方面的资源,为孩子的成长和发展提供更多的支持。
四、注重孩子的身心健康孩子的身心健康是其发展的重要基础,家长应该注重孩子的饮食、睡眠、运动等方面的保健工作,避免因过度学习、过度娱乐等原因导致孩子的身心健康出现问题。
五、培养孩子的自理能力家长应该逐步培养孩子的自理能力,让孩子学会独立洗衣、整理房间、锻炼身体等,培养孩子的责任感和自我管理能力,让孩子在成长中逐步变得独立、自信、成熟。
六、提高自身素质和能力家长作为孩子的榜样和引路人,需要不断地提高自身的素质和专业知识,以更好地引导孩子成长。
我们应该不断学习、参加培训、交流经验,提升自己的知识和技能水平,为孩子提供更多的支持和帮助。
在家长工作中,我们应该加强自身意识,理性看待问题,切勿盲目追求成绩,鼓励孩子培养自己的兴趣和爱好,给孩子更多的自由和空间,注重孩子的思想品质、学习能力、实践动手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的培养。
幼儿园家长工作沟通方案:促进家园共育,共同成长
![幼儿园家长工作沟通方案:促进家园共育,共同成长](https://img.taocdn.com/s3/m/423f8c12ac02de80d4d8d15abe23482fb4da02e6.png)
幼儿园家长工作沟通方案:促进家园共育,共同成长幼儿园家长工作沟通方案:促进家园共育,共同成长一、引言家庭与学校是孩子成长过程中最重要的两个环境,而幼儿园则承担了连接家庭和学校的重要使命。
家长和幼儿园之间的良好沟通,对于孩子的成长和发展至关重要。
建立一套有效的家长工作沟通方案,促进家园共育,共同成长,是非常必要的。
二、当前家长工作沟通存在的问题和挑战1. 缺乏有效的沟通渠道:传统的家长工作沟通方式主要是通过家长会、家长信件等渠道,存在信息传递不及时、不全面的问题。
2. 学校和家长之间的沟通不畅:有些家长对于幼儿园的教育理念、教学方案并不清楚,而学校也未能很好地与家长进行沟通和解释。
3. 孩子在成长过程中的问题需要更及时有效地反馈。
三、家长工作沟通方案的建立和实施1. 建立多元化的沟通渠道1.1 制定家长工作沟通计划:明确每个学期的家长工作沟通时间和主题,保证信息的及时传递。
1.2 开设家长信信群或公众号:可以通过信信群或公众号,方便家长和幼儿园之间的沟通交流。
1.3 定期举办家长沙龙或座谈会:邀请家长参与,讨论孩子的成长问题和家庭教育经验,增进家校之间的互信和了解。
2. 加强沟通内容的深度和广度2.1 提供关于幼儿园教育理念和课程计划的详细信息,帮助家长更好地理解学校的教学方案和教育目标。
2.2 反馈孩子在幼儿园的学习和生活情况,及时告知家长孩子的表现和存在的问题,并邀请家长一同解决。
3. 实行家校合作共育3.1 鼓励家长参与校园活动和义务工作,增进家长对幼儿园的了解和支持。
3.2 鼓励幼儿园与家长共享教育资源,帮助家长更好地孩子的成长和发展。
四、个人观点和理解作为幼儿园家长工作的写手,我深切理解幼儿园和家长之间良好的沟通关系对孩子成长的重要性。
通过深入了解幼儿园和家长的需求,制定一套全面有效的家长工作沟通方案,可以促进家园共育,共同成长。
我认为,只有家长和学校之间携手合作,才能真正让孩子在良好的教育环境中茁壮成长。
做好家长工作促进家园共育
![做好家长工作促进家园共育](https://img.taocdn.com/s3/m/b551e374f011f18583d049649b6648d7c0c7087d.png)
做好家长工作促进家园共育家庭是孩子成长的摇篮,家长是孩子最早的老师。
做好家长工作促进家园共育,是当前教育工作中非常重要的一项任务。
家庭和学校是孩子成长过程中最重要的两个影响因素,只有两者紧密合作,才能更好地培养出全面发展的优秀孩子。
本文将探讨如何做好家长工作,促进家庭和学校之间的共育。
家长应该重视孩子的教育。
家长是孩子最直接的教育者,他们的言传身教对孩子的成长具有决定性的影响。
家长要认识到自己的重要性,不仅要提高自身素质,还要关注孩子的学习和成长。
在孩子的学习生活中,家长要做到身体力行,做孩子的典范,言传身教。
不能要求孩子做到什么,自己却做不到。
家长要积极参与学校的教育活动。
孩子的学业和成长是学校和家庭共同负责的,而孩子在学校的学习和生活离不开家长的支持和帮助。
家长应该融入学校教育的大家庭,积极参与家长会、家庭活动等,了解孩子在学校的表现和需求,与学校老师密切合作,共同为孩子的成长努力。
家长要与学校建立良好的沟通渠道。
家长和学校之间的沟通是非常重要的,只有通过沟通,才能更好地了解孩子的学习情况和成长状况。
家长应该与孩子的班主任、任课老师建立起良好的沟通渠道,了解孩子在学校的表现和发展情况,及时解决孩子在学习和生活中遇到的问题。
家长要注重孩子的心理健康。
随着社会的发展,孩子们的心理健康问题越来越受到重视。
家长要关注孩子的心理健康,培养孩子积极健康的心态,帮助孩子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在孩子成长的过程中,家长要给予孩子足够的关爱、支持和理解,帮助孩子走出心理困境,健康成长。
家庭和学校要加强合作,形成教育合力。
只有家庭和学校紧密合作,才能更好地促进孩子的全面发展。
家长要了解学校的教育理念、教学目标和教学方式,与学校共同努力,营造良好的家庭教育氛围,形成家校合作,共同育好下一代。
做好家长工作促进家园共育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
只有家庭和学校紧密合作,携手共育,才能更好地培养出全面发展的优秀孩子。
做好家长工作促进家园共育
![做好家长工作促进家园共育](https://img.taocdn.com/s3/m/e38e2b6cac02de80d4d8d15abe23482fb5da0250.png)
做好家长工作促进家园共育在当今社会,家庭教育一直被看作是孩子成长的基础,而家长作为孩子的第一任教育者,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
做好家长工作,促进家园共育,不仅可以帮助孩子全面发展,还可以促进家庭和谐与幸福。
做好家长工作要注重培养孩子健康的生活习惯。
家长可以时常与孩子一起进行户外活动,比如散步、骑自行车等,增加孩子的运动量,提高体质;还要督促孩子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鼓励他们多吃蔬菜水果,少食油腻食物,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
做好家长工作要关注孩子的学习情况。
家长可以和孩子一起制定学习计划,并定期检查孩子的学习进度。
家长还应该注重培养孩子的学习兴趣,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学习态度。
家长还可以鼓励孩子参加一些学习辅导班,提高孩子在学业上的水平。
家长要注重提高孩子的综合素质。
家长可以带孩子参加一些有益的活动,比如音乐、舞蹈、美术等,培养孩子的艺术细胞,提高他们的审美能力;家长还可以鼓励孩子参加一些社会实践活动,锻炼孩子的社交能力和创新思维能力。
做好家长工作还需要加强家校合作。
家长应该与孩子的老师保持密切的联系,了解孩子在学校的表现和问题,及时与老师交流,共同解决问题。
家长还应该积极参与学校的家长会议和家长活动,与其他家长分享教育经验,互相学习。
做好家长工作还要注重培养孩子的品德和道德素养。
家长应该以身作则,做孩子的榜样,引导他们处事从容,做到宽容、友善、乐于助人。
家长还要注重培养孩子的社会责任感和公民意识,教育他们明辨是非,关心社会大众,从小培养他们的良好道德观念。
在家校共育中,家长是不可或缺的一方,家长的工作质量将直接影响到孩子的成长发展。
家长要认真对待家长工作,注重培养孩子的生活习惯、学习情况、综合素质和品德道德,与学校保持密切的联系,共同促进孩子的全面发展,为孩子的未来打下坚实的基础。
通过家长的努力,我们相信,孩子一定能够茁壮成长,并成为社会有用之才。
做好家长工作促进家园共育6篇
![做好家长工作促进家园共育6篇](https://img.taocdn.com/s3/m/f48fa07ef011f18583d049649b6648d7c1c708d1.png)
做好家长工作促进家园共育6篇第1篇示例:做好家长工作促进家园共育家庭是孩子成长的摇篮,家长是孩子最亲近、最亲密的人,因此家长的作用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无可替代。
做好家长工作,促进家园共育,对于孩子的成长发展具有至关重要的意义。
本文将就如何做好家长工作,促进家园共育进行分析探讨。
家长要树立正确的教育观念。
教育是一项长期、系统的工作,需要家长有耐心、恒心和毅力。
家长首先要明确教育的目的是培养孩子健康成长,要以孩子的全面发展为出发点和落脚点,不能一味追求功名利禄,不能过分关注孩子的成绩,要注重培养孩子的品德、人格和素质。
家长要养成正确的孩子观,尊重和理解孩子的个性,不能轻易用暴力、惩罚等方式来教育孩子,要用爱心和耐心引导孩子,让孩子愉快、快乐成长。
家长要注重家庭教育的实践。
家长要注重在日常生活中,与孩子进行有效沟通,了解孩子的需求和想法,给孩子足够的关爱和支持。
家长要和孩子建立良好的亲子关系,增进亲子情感,促进亲子沟通,让孩子在家庭中感受到温暖和安全感。
在家庭教育中,要注重家庭规矩的约定与执行,培养孩子的责任感和秩序感,使孩子明白什么是该做的,什么是不该做的,养成良好的习惯和行为方式。
家长要关注孩子的学习和成长。
家长要与学校保持密切的联系,了解孩子的学习情况和成绩表现,帮助孩子及时解决学习中的困难和问题,为孩子创造一个良好的学习环境和氛围。
家长要鼓励孩子多参加各种活动,开拓孩子的眼界,培养孩子的兴趣爱好,激发孩子的创造力和想象力。
家长还要注重孩子的素质教育,引导孩子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念,培养孩子的品德修养,使孩子健康成长。
家长要和学校教师、社会各界人士等紧密合作,共同推动家园共育。
家长要和学校教师建立良好的合作关系,互相尊重、互相信任,共同关心和培养孩子,通力合作,促进孩子全面发展。
家长要和社会各界人士建立良好的合作关系,共同关注孩子成长问题,共同努力解决教育难题,共同促进社会稳定和发展。
只有家长、学校、社会各界人士紧密合作,共同努力,才能实现家园共育的目标,使孩子健康成长,成为对社会有用的人才。
做好家长工作促进家园共育
![做好家长工作促进家园共育](https://img.taocdn.com/s3/m/3c38d249854769eae009581b6bd97f192379bf60.png)
做好家长工作促进家园共育做好家长工作促进家园共育是当前教育工作的重要内容之一。
家庭是孩子成长的第一课堂,家长的作用和影响不容忽视。
如何做好家长工作,促进家园共育,已成为全社会关注的焦点。
本文将从家长的角度探讨如何做好家长工作,促进家庭与学校共同育人的工作。
一、关注孩子的情感需求家长要做好家长工作,首先要关注孩子的情感需求。
孩子是需要关爱和关怀的,家长应该多花时间和孩子沟通,多关心他们的内心世界。
家长要积极倾听孩子的心声,理解他们的痛苦和快乐,不仅是在表面上了解孩子,更要深入了解他们的内心。
只有在关注孩子的情感需求的基础上,才能做到有效的家庭教育。
二、培养孩子的独立性家长要做好家长工作,还需要培养孩子的独立性。
现代社会对人才的要求越来越高,培养孩子的独立性已成为现代家庭教育工作中的一个重要内容。
家长要教育孩子自立自强,培养孩子的独立思考能力和生活能力,让他们在生活和学习中能够独立应对各种问题,形成健康的人格。
三、建立和谐的家庭教育氛围做好家长工作关键是要建立和谐的家庭教育氛围。
家长要用爱心和耐心对待孩子,建立一个和谐的家庭教育氛围,使孩子可以在家庭中得到良好的成长环境。
家长要树立良好的家风,注重家庭教育的品质,从而培养孩子积极向上的思想品质和道德情操。
四、关注孩子的学习和成长家长还应该关注孩子的学习和成长。
家长要注重孩子的学习情况,及时了解孩子在学校的表现和学习状况。
对于优秀的表现,要及时表扬和鼓励;对于不足的地方,要及时进行指导和帮助。
家长要做到理解孩子,关爱孩子,在孩子成长道路上给予他们必要的支持和帮助。
五、与学校积极合作做好家长工作关键是要与学校积极合作。
学校是孩子学习的主要场所,家长要与学校积极配合,参与学校的各项教育活动,了解学校的教育理念和教育方式。
家长要与老师保持良好的沟通,了解孩子在学校的表现和学习情况,共同关心孩子的成长,共同育人。
只有家校合作,家庭教育才能更加顺利地进行。
六、尊重孩子的个性家长要做好家长工作,还需要尊重孩子的个性。
家长怎样做好家园共育工作
![家长怎样做好家园共育工作](https://img.taocdn.com/s3/m/646d4bdadbef5ef7ba0d4a7302768e9951e76eb6.png)
家长怎样做好家园共育工作家长是孩子成长道路上最为重要的伴侣和引导者,在家庭教育中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为了让家园共育工作更加有效,家长需要做到以下几点。
首先,家长应该与学校保持密切的联系和沟通。
家长可以定期参加家长会议,了解孩子在学校中的表现和进展。
此外,家长还可以积极参与学校的活动和志愿者工作,如参加亲子活动、学校义工等,与学校建立更紧密的联系,为孩子提供更全面的支持。
其次,家长要积极关注孩子的学习和成长。
在学习方面,家长可以与孩子一起制定学习计划和目标,并定期检查孩子的学习情况。
家长还可以鼓励孩子参加课外活动,培养孩子的兴趣爱好和专长,提高孩子的综合素质。
另外,家长还应该给孩子提供良好的家庭环境和情感支持。
家庭是孩子最重要的成长场所,家长要提供稳定和温暖的家庭氛围,给孩子提供安全感。
此外,家长还要尊重孩子的个性和意愿,给予他们适当的自主权和选择权,培养孩子的责任感和自信心。
最后,家长还要积极与孩子进行沟通和交流。
家长应该耐心倾听孩子的内心世界,关心他们的想法和感受。
家长还可以与孩子一起制定家规和家庭价值观,让孩子明确家庭的规矩和共同奋斗目标。
总的来说,家长在家园共育工作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他们需要与学校保持密切联系、关注孩子的学习和成长、提供良好的家庭环境和情感支持,并与孩子进行良好的沟通和交流。
只有家长做好了家园共育工作,才能更好地帮助孩子成长,并促进孩子的全面发展。
为了更好地完成家园共育工作,除了上述提到的几点外,家长还需要注意以下一些方面:首先,家长要树立正确的家庭教育观念。
家庭教育是孩子一生的基础,家长应该明确自己的教育目标和方法,不盲目追求功利主义,不以成绩和名誉衡量孩子的价值。
家长应该更注重培养孩子的品德才能、独立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孩子的创造力和创新精神,使他们能够在日后的生活中自立更生。
其次,家长要注重家庭环境的营造。
良好的家庭环境对孩子的成长有着非常重要的影响,家长应该为孩子提供一个温暖、和睦、宽松的家庭氛围。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做好家长工作促进家园共育《纲要》从总则、教育内容与要求、组织与实施、教育评价四个部分共有十处提到幼儿园在幼儿教育的各个方面都应与家庭合作。
从这里我们就可以看出构成我们幼儿园要素不仅仅是孩子、老师还有家长。
家长工作是幼儿园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幼儿得以健康发展的保证。
特别是《纲要》在组织与实施部分专门强调:家庭是幼儿园的重要合作伙伴,应本着尊重、平等、合作的原则争取家长的理解、支持和主动参与并积极帮助家长提高教育能力。
一、做好家长工作的意义1、对于幼儿来说家长是幼儿的第一任教师,也是幼儿教育的重要力量。
现代教育生态学的研究认为:对于幼儿来说,家庭是最自然的生态环境。
人类最初的幼儿教育是家庭承担的,随着社会生产力的发展,这一责任转移到幼儿园。
幼儿教育发展到今天,从“还幼儿一个正常的社会生态”的观点出发,家庭教育的重要性又重新受到重视,时至今日,幼儿教育离不开幼儿园,但幼儿园却不能取代家庭。
我国著名的教育学家陈鹤琴先生曾经说过:“幼稚教育是一种很复杂的事情,不是家庭一方面可以胜任的,也不是幼稚园一方面可以单独胜任的,必须要两个方面共同合作方能得到充分的功效。
所以说幼儿教育必须去的家长的配合。
家庭环境对幼儿起着潜移默化的影响,父母影响孩子的生活习惯。
习惯常常是幼年养成的。
好的生活习惯会给幼儿发展提供良好的基础。
幼儿主要靠模仿成人来学习。
父母的饮食、起居、卫生等习惯成为为孩子模仿的对象。
良好的习惯将会使孩子终生受益。
父母影响孩子的生活态度。
父母对生活的态度常常会留在孩子的脑海里,时常影响孩子未来的生活。
若父母热爱生活,用热情拥抱生活,用好奇探寻世界,用心灵去感受美好,孩子会以同样的态度对待生活。
相反,父母对一切麻木不仁、冷漠、迟钝,缺少应有的激情,那么孩子就可能变得冷漠、迟钝、乏味、狭隘、利己。
父母影响孩子的人格。
父母的教养方法对孩子人格的形成有直接的影响。
放任的教养方法,将培养出缺乏责任心、自私、无原则性的孩子。
所以说咱们通过家长工作提高了家长的认识、素养。
也是在间接的为孩子提供一个良性、隐形的成长环境。
2、对于家长和老师来说也是一个共同受教育的过程。
对家长而言,正像一个职业教育者的教育知识与能力是在学习和实践中获得的一样,家长的教育知识与能力也需要一个学习与实践的过程,家园合作就为家长提高教育水平提供了一个学习机会,能够帮助家长树立教育好子女的信心,获得教育的知识经验。
对于教师而言,在与家长的合作中,也可以帮助自己不断改进和修正教育内容和教育方法。
共同进步共同学习。
另外在家长与老师的合作中,也使双方从对方哪里学到一些教育以外的人生经验,从而提高自己的生活质量。
所以,无论教师还是家长,都要提高对幼儿教育的认识,树立大教育观,认识到幼儿教育不等同于幼儿园教育。
也不能把教育工作的对象局限在幼儿身上,而应该把教育对象扩展到幼儿家长乃至其它社区成员,为家长和社区提供使用幼儿园教育资源的机会。
3、对幼儿园来说发挥家庭教育的优势,可以促进幼儿园教育的发展。
(1)、做好家长工作可以充分发挥家长的积极性,帮助和促进幼儿园改进工作。
(2)、做好家长工作可以发挥家长的宣传作用,提高幼儿园声誉促进幼儿园的发展。
一所幼儿园办得好不好光靠幼儿园自己工作做的好是远远不够的,家长的带动及宣传也很关键,咱们的教育对象是三四岁的孩子,这个年龄阶段的孩子受理解能力判断能力表达能力的影响还不能对我们的工作作出全面正确客观的评价。
我们做的任何事以及辛勤付出必须得到家长的认可,只要家长工作做好了,家长就变成了我们的义务宣传员,免费的广告,而且是最有感染力的宣传员,最容易让人接受的广告。
二、常规的家长工作主要分成个别的方式和集体的方式两大类。
1、个别方式是指幼儿园教师与幼儿家长间一对一的联系与进行工作的方式,这种方式对密切家园联系,实行家园同步教育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因为教育孩子不同于其它工作,每个孩子都是一个独特的个体,具有个性特点和发展水平上的差异;另外,孩子的家庭状况、家长的教育观点与教养方式也各不相同,教师必须针对每个幼儿和家长的不同情况,区别对待,进行有针对性的工作对症下药因材施教。
应该说,幼儿园的家长工作大量的是个别化的。
(1)、日常的交流主要是在早上家长送孩子,和下午家长接孩子的这两个时间段。
也可以叫做接送交谈是家长与老师正面接触。
这两个时间段比较短暂,但非常重要。
很多家长对老师的印象好坏就是在这时形成的。
首先,在孩子入园时要微笑着面对家长和孩子。
其次一些表达亲昵的动作如抚摸一下幼儿,帮幼儿整整衣服、喜爱她的孩子关切的话语,比如孩子昨天感冒了,你可以问一问家长孩子怎么样了。
关爱之心亦可以关心一下孩子家长,如最近工作很忙。
再次要耐心的倾听,在家长向我们表达想法的时候,特别是一些孩子的爷爷奶奶的一些倾诉,不要表现出厌烦情绪,觉得家长家长很罗嗦。
满足家长的合理要求。
比如孩子感冒了要多喝些水,就一定要愉快答应。
就能让家长感受到你对孩子的关爱。
我在平时工作中如果有家长说孩子昨天晚上有些发烧,让我注意一下。
我会告诉家长过一会我再给量量体温,如果发烧我会给你打电话这是家长会非常感激的,大部分家长都是通情达理的,他们在给老师提要求是有时也是很难为请的。
所以我们一定不要让家长有顾虑。
最后,对家长交待的事一定要尽力解决,不能言而无信,对家长交待的事情,一定要及时反馈。
如家长早晨来园交代:“我家孩子感冒了,麻烦你多给喝点水”下午离园时,主动向家长说说,也可把反馈情况及在记事本上,让家长阅览使家长真正信任。
(2)、电话交流现代社会,大家的生活工作节奏都很快。
家长们匆匆忙忙送孩子,匆匆忙忙接孩子,有的家长常年在外地打工自己没有时间接送孩子,便把接送孩子的重任交给老人或亲戚朋友。
所以家长不能做到每天与老师见面,即使见面交流的时间也很有限。
但孩子的父母肯定每时每刻都在牵挂着幼儿园里的宝贝,特别是对于小班、中班以及新入园的幼儿家长来说,这种牵挂特别特出。
担心孩子不能和其他小朋友好好相处,担心孩子中午睡觉会哭闹,担心孩子没有好好吃饭,担心孩子不能适应新的环境,孩子渴了有水喝?自己大小便能不能自理?……特别当孩子身体不舒服而家长因为工作原因只能将孩子送到幼儿园时,家长很想了解孩子在幼儿园的身体情况。
这时,电话联系的方法可以起到很大的作用。
我们每一个班级开学时都详细记录了每个幼儿的联系方式,电话号码,手机号码。
晚上,一个电话,一条短信,告诉家长幼儿在园情况,使家长感到很放心。
孩子没来或生病时打个电话表示关心现代化的联系方式便捷、快速,作为老师经常利用电话进行交流,可以促进与家长和幼儿之间的情感交流。
家长了解了自己孩子的情况,对孩子在幼儿园的生活就感到很放心,同时也使家长对老师的工作多了一份理解,体谅。
对幼儿而言,在家中也能经常接到老师的电话是多么开心的事情呀。
有的小朋友一接到老师的电话就会开心好多天,看见小伙伴就会自豪的说:“老师还给我打电话了呢!”教师、幼儿、家长之间如此融洽的感情,更加促进了家长工作的开展。
(3)家庭访问家庭访问是家园联系常用的一种重要方式。
家庭访问的目的在于深入了解幼儿在家中的真实情况,家长对幼儿教育的认识、态度和方法,家庭及其周围环境对幼儿身心发展的影响,针对个别幼儿的具体表现,与家长共同商讨教育幼儿的措施,以及介绍幼儿在幼儿要围绕幼儿园的教育目标和近期的教育任务,结合孩子个体发展实际来写。
家园经常地、不间断地交流信息,相互配合促进幼儿的发展。
时间长了,联系手册就成了反映孩子发展与教育的宝贵资料。
通过家园联系手册,还可以发现家庭教育中值得注意的问题。
比如,在某班的家园联系手册上,家长向教师所反馈的大都是孩子在知识技能上的进步与问题,很少关注孩子的性格、行为习惯方面问题。
这就是一种十分重要的信息,通过分析、研究,可以为教师设法端正家长的教育思想提供依据。
2、集体方式是指对家长群体进行工作的方式,如召开家长会等等,集体方式的家长工作与个别化的家长工作方式必须结合进行。
(1)办好家长学校幼儿园的家长学校是系统地开展幼儿家庭教育指导,提高家长家教能力和家教质量、树立正确成才观的有效途径。
办好家长学校,首先要做好家长的工作,只有在全面调查了解,掌握家长的“所想、所需”的基础上方能有效地办好家长学校,在办学过程中,遵循尊重家长、区别对待、双向反馈的原则。
幼儿园家长学校长、学习制度不要只是形式制定家长学校的学习计划、要求授课老师认真备课,也可以邀请一些专家来授课。
(2)家长会家长会要有计划、有准备、有内容。
每个学期开几次家长会,每次家长会的主要议题是什么,幼儿园的总计划中应有合理的安排,同时,每个班还应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来确定,班与班之间可以在不同的时间、地点开家长会,也可以有不同的议题,家长会也可以分对象进行。
我园每一学期固定的主题家长会内容主要有:小班新孩子入园家长会让家长对幼儿园的概况;小班下学期幼儿入园后的变化可以说是向家长的一次汇报;中班上学期教子经验交流;中班下学期两节课特活动;大班上学期良好学习习惯的养成;大班下学期幼小衔接。
(3)家长开放日活动家长每天接送孩子,来去均是脚步匆匆,不能亲眼目睹孩子在园表现。
教师可在开放日中,邀请家长观摩班级各类活动,使家长了解自己的工作,以便配合我们的工作。
家长开放日活动家长通过观摩可以从中具体了解幼儿园教育工作的内容、方法;可亲眼看到自己孩子在各方面的表现,得知孩子的发展水平及与伙伴交往的状况,特别是可看到自己的孩子在与同龄幼儿相比较中显示出的优势与不足,从而有助于家长深入了解孩子,与教师合作有针对性地教育孩子。
同时,家长在观摩与参与活动的过程中,还可以观察到教师教养态度、教养方法、技能。
但是,对家长的参与活动,准备工作,事先要向家长介绍一日活动的目的和完整的活动计划,让家长“知其然,也知其所以然”活动中教师要作必要的引导,告诉家长活动看什么,怎么看。
比如要着重看孩子的主动性、积极性与创造性,看孩子怎样与同伴相处,看孩子在原有基础上的发展,不要总是把自己的孩子与别的孩子作横向的攀比,以免产生消极的后果。
活动结束后要充分发挥家长的积极参与精神,广泛听取紧张的意见和建议,并对家长的意见和建议持“有则改之无则加勉”的态度,避免形式主义的走过场,活动结束也就不了了之,达不到开放的目的。
(4)、幼儿学习成果展览与汇报会:元旦、画展、六一、阶段性汇报演出等。
家长把自己的孩子送到幼儿园接受教育,最大的愿望莫过于孩子的进步。
举办幼儿学习成果展览与汇报会的目的就在于向家长汇报幼儿在园的发展情况,让家长对幼儿园放心,并给他们以教育的信心和方法。
教师在策划幼儿学习成果展览与汇报时首先应注意对每个幼儿各方面的进步要有充分的了解,要让每个幼儿各方面的进步要有充分的了解,要让每个幼儿都有机会展示自己的进步,并且这种展示应开始全方位的,既有知识的掌握,又有能力的的表现,而不只是只集中在音乐、舞蹈或绘画等方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