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建筑电气的防雷击电磁脉冲设计

合集下载

防雷击电磁脉冲的智能大厦防护措施

防雷击电磁脉冲的智能大厦防护措施

! : ’ T i p p ra a y e e u a in n e ur me t o s e i c t n o ih e i g p o ftc n l g o lc i ! h s a e n ls sr g l t sa d r q i : o e n s f“ p cf a i fL g tn n r o h oo y free — i o e t n c i f r t n s s m f u l i g ” n l cr ma n t u s a s d b g t i g s o e i o r h n ie a d r i n o mai y t o i n s a d ee t o o e b d o g e i p le c u e y l h nn t k n ac mp e e sv n c i r
ss m t a n rb sd o t drso n rai a eet t h i lcm i i yt ai m n e ae n s n a fit n t nl l r e nc o m s o I C a d“ pc c t n o e c a d e o coc a s n(E ) n sei a o f i f i
关键词 :闪电电磁脉冲 ; 防雷; 屏蔽; 电位连接 ; 等 电涌保 护器 中国分类号 :M 2 T 93 文 献标 志码 : A 文章编号 :09—08 (0 10 0 7 0 10 15 2 1 )3— 0 2— 3
I t lie o e to M eho fLih n n e to a n tc Pu s o a i n n elg ntPr tc in t d o g t i g Elcr m g ei le f r M nso s
第2 8卷

建筑物防雷设计规范

建筑物防雷设计规范
或代替大地的导电体)的电位; 2. 引导地电流流入和流出大地(或代替大地的
导电体)。 接地的两种结构型式:
A型(单独的水平/垂直接地体) B型(利用建筑物基础钢筋或围绕建筑物的环型人 工接地体)
接地分析(1)
l 接地电阻是表征接地体向大地泄散电流的一个基本 物理参数,在接地设计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
l 地分为保护性接地、功能性接地和重复接地。
l 影响接地电阻的主要因子:
l
影响接地电阻的最重要因素是接地电极周围
大地的电阻率,次要因子是接地电极的形状和尺寸

l 接地电阻的估算方法:
l
R=0.5ρ/ A
l
其中,A为建筑占地面积(m2)
l
ρ为土壤电阻率(Ω·m)
A型接地分析
1.不少于2个接地极 2.在土壤电阻率很低, 接地电阻很容易低 于10Ω时, 无 其他要求 3.土壤电阻率较高, 接地电阻不易达到 10Ω以下时, 对各类防雷建筑物的接地体有 一长度要求。
闪击击在大地或其上突出物( 例如,建筑物、防雷装置、户
2 术语
6.外部防雷装置 : 由接闪器、引下线和接地装置组成。 注 :外部防雷装置完全与被保护的建筑物脱离者称为独立 的外部防雷装置, 其接闪器称独立接闪器。
7、内部防雷装置: 由防雷等电位连接和与外部防雷装置的间隔距离组成。
8、接闪器: 由拦截闪击的接闪杆、接闪带、接闪线、接闪网以及金属屋 面、金属构件等组成。
③ 换土。
l
④采用降阻剂。
接地分析
在高频(如1MHz)下, Ω=Rf+2πfL 很大,接地线成了天线 问题一: 环路感应出高电位
Uoc/max=μ0b l H1/max/T1 问题二: 引下线长度为干扰频率的波长λ的λ/4或奇数位时产

建筑消防电气设计探讨

建筑消防电气设计探讨
12 按 规 定 设 置 AT 和 UP . S S
时 , 按二 类 防雷 建筑 要 求设 置 防雷措 施 。 应
A S设置 在起 端 ( T 如在 变 电所 低 压 的第 一级 配 电处) 设置 在 3 应 急 照 明 和 末端 相 比, T A S在 末端 设 置 时 , 不仅 在 电源 故 障停 电能 自动 切 换 ,
电箱 处 设置 AT 。 S 的 一部 分 , 用于 确保 正 常活 动 继续 进行 的 照 明) 安 全 照 明 ( 为 应 、 作
火灾 自 报 警系 统 是人 们 为 了早期 发现 和 通报 火 灾 ,及 时 采 动 取有 效措 施 控制 和 扑灭 火 灾而 设置 在 建筑 物 中或其 他 场所 的一种 自动 消 防 设施 , 现 代 消 防 不可 缺 少 的安 全 技 术 设施 之 一 , 是 因此 , 在火 灾危 险性 高、 员密 集 、 散 困难等 场所 必 须设 置 。 如 , 于 人 疏 例 对 加工 可燃 材料 的厂房 而 言 , 根据 G 5 16 9 《 B 0 1— 8 火灾 自动报 警 系统 设计 规 范》 要求 , 的 需要 在 此 设 置火 灾 自动报 警 系 统 , 果 厂 房 中 如 有天 然气 之 类 易燃气 体 , 需进 行 可燃 气体 探测 的 设计 。 还 火灾 自动
电系统防雷接地 、 急照明、 应 智能建筑 中使用 消防控制室等几个 方面的 问题对建筑 消防电气设计进行 了分析探 讨。 关键词 : 建筑消 防; 电气设计; 电系统 ; 急照明 弱 应
1 供配 电 A TS 和 UP 设 置 S
11 保 证 消 防 供 配 电 系 统 的 自主 性 .
计 逐渐 被人 们所 重 视 。防 雷击 电磁 脉冲 是 在建 筑物 遭 受 直接 雷 击

广场大楼综合雷电防护设计分析

广场大楼综合雷电防护设计分析

广场大楼综合雷电防护设计分析摘要:随着国民经济与社会的发展,大众对雷电灾害防御的科学认识提出了更高、更广泛的需求。

如果不进行全面综合的防雷电处理,将会因此遭受到巨大的损失。

下面本文就广场大楼综合雷电防护设计进行简要分析。

关键词:广场大楼;综合雷电;防护设计1 雷电危害类型1.1直击雷过电压当地面出现设备时,充能的云层直接对大地中设备形成放电现象,从而导致被打击的设备产生过高电位的情况出现,可能会在几秒钟内形成几万伏甚至数十亿伏的高压电流,把雷电能量直接转换为热能和机械能,而这些巨大的电能可以直接摧毁地面建筑和有关设施,严重时更容易造成大火和爆炸,进而危及人们的生命安全,在广场大楼的防雷措施中,最直接的方法就是装设避雷针,利用避雷器直接把雷电电流带到地球表面,以保障地面建筑物的安全。

1.2感应过电压当雷电电流从线路周围的云层之间向周围物质释放后,随着雷电电流的急剧变动,将对附近空气形成短时的高电磁场,进而对周围的导线形成感应高电位,感应过电压会引起建筑物防雷装置放电。

当雷波从导线向地放电时,在导线附近将产生巨大的电流瞬态磁场。

室内系统中采用的电感耦合、电容耦合等,电磁脉冲辐射引起的脉冲过电压和过放电,破坏了弱电系统和电力设备。

而通过在室内的防雷装置系统中设置避雷器等,就能够降低感应过电压的危险。

当被保护装置的终端负载被雷波攻击而达到某个阈值后,避雷装置迅速陷入短路状态,引起雷流接地,避雷装置很快回复到高阻启动状态。

因为避雷装置的响应很快,不但没有干扰系统的正常供电,而且还能起到保护作用,使设备不会出现被雷命中的现象。

1.3雷电波侵入过电压当雷击中架空管线或金属管线上的电缆后,雷电的电波就会沿着电缆的方向扩散,进而进入建筑物中,将建筑物当中的其他设备摧毁,尤其是在侵入雷电信号的传输过程当中,也可能会被耦合以增加其他平行金属管道和其他导体的电势,从而大大增加破坏程度。

变压器和隔离变压器能有效阻止雷波进入,所以广场大楼在防雷措施保护中还需要进一步探讨,适合大楼的防雷装置,有效做到科学防雷,提升广场大楼运行的安全。

雷击与电磁脉冲防护技术

雷击与电磁脉冲防护技术

雷击与电磁脉冲防护技术电子与电气工程是一门关于电力系统、电子设备和电磁场的学科,涵盖了广泛的领域,其中包括雷击与电磁脉冲防护技术。

雷击和电磁脉冲是电气工程中常见的问题,对电力系统和电子设备都可能造成严重的损坏。

因此,开发有效的防护技术对于保障电力系统和电子设备的正常运行至关重要。

雷击是指大气中形成的电荷差异引起的放电现象。

当云与地面或云与云之间的电荷差异达到一定程度时,就会形成雷电放电。

雷电放电会产生巨大的电流和电压,对电力设备和电子设备造成巨大的冲击。

为了防止雷击对电力系统和电子设备的损害,我们需要采取一系列的防护措施。

首先,我们可以在电力系统的设备和建筑物上安装避雷针和避雷网。

避雷针可以通过尖锐的尖端将雷电引向地面,避免其对设备和建筑物的直接冲击。

避雷网则可以将雷电分散到地面上,减小雷电对设备和建筑物的影响。

这些避雷设施可以有效地降低雷击风险,保护电力系统和电子设备的安全运行。

其次,我们还可以采取电磁屏蔽技术来防护电子设备。

电磁脉冲是由强电流和电压突变引起的短暂电磁波,可以对电子设备产生干扰甚至损坏。

为了防止电磁脉冲对电子设备的影响,我们可以在设备周围设置金属屏蔽,将电磁波引导到地下或远离设备。

此外,还可以使用特殊的材料和设计来减小电磁脉冲对设备的影响。

这些电磁屏蔽技术可以有效地保护电子设备免受电磁脉冲的损害。

除了以上的防护措施,我们还可以通过合理的电力系统设计来降低雷击和电磁脉冲的影响。

例如,可以采用合适的接地系统来分散雷击和电磁脉冲的能量,减小其对设备的冲击。

此外,还可以在电力系统中增加过电压保护装置,及时将过电压引向地面,保护设备的安全运行。

综上所述,雷击与电磁脉冲防护技术在电子与电气工程中具有重要的地位。

通过安装避雷设施、采用电磁屏蔽技术和合理的电力系统设计,我们可以有效地保护电力系统和电子设备免受雷击和电磁脉冲的损害。

随着科技的进步和工程技术的不断发展,我们相信雷击与电磁脉冲防护技术将会不断完善,为电力系统和电子设备的安全运行提供更可靠的保障。

建筑物防雷的设计规范下

建筑物防雷的设计规范下

第二节防雷区(LPZ)一、LPZ0A 区:本区内的各物体都可能遭到直接雷击和导走全部雷电流;本区内的电磁场强度没有衰减。

二、LPZ0B 区:本区内的各物体不可能遭到大于所选滚球半径对应的雷电流直接雷击,但本区内的电磁场强度没有衰减。

三、LPZ1 区:本区内的各物体不可能遭到直接雷击,流经各导体的电流比 LPZ 0B 区更小;本区内的电磁场强度可能衰减,这取决于屏蔽措施。

四、LPZn+1 后续防雷区:当需要进一步减小流入的电流和电磁场强度时,应增设后续防雷区,并按照需要保护的对象所要求的环境区选择后续防雷区的要求条件。

注:n=1、2、…[说明] 将需要保护的空间划分为不同的防雷区,以规定各部分空间不同的雷击电磁脉冲的严重程度和指明各区交界处的等电位连接点的位置。

各区以在其交界处的电磁环境有明显改变作为划分不同防雷区的特征。

通常,防雷区的数越高电磁场强度越小。

一建筑物内电磁场受到如窗户这样的洞的影响和金属导体(如等电位连接带、电缆屏蔽层、管子)上电流的影响以及电缆路径的影响。

此处所有电力线和信号线从同一处进入被保护空间LPZ1区,并在设于LPZ0A 或LPZ0B 与LPZ1 区界面处的等电位连接带1上做等电位连接。

这些线路在设于 LPZ1 与 LPZ 2 区界面处的内部等电位连接带2上再做等电位连接。

将建筑物的外屏蔽1连接到等电位连接带1,内屏蔽2连接到等电位连接2。

LPZ2 是这样构成,使雷电流不能导入此空间,也不能穿过此空间。

在两个防雷区的界面上应将所有通过界面的金属物做等电位连接,并宜采取屏蔽措施。

注:LPZ0A与LPZ0B区之间无界面。

第三节屏蔽、接地和等电位连接的要求为减少电磁干扰的感应效应,宜采取以下的基本屏蔽措施:建筑物和房间的外部设屏蔽措施,以合适的路径敷设线路,线路屏蔽。

这些措施宜联合使用。

为改进电磁环境,所有与建筑物组合在一起的大尺寸金属件都应等电位连接在一起,并与防雷装置相连,但第一类防雷建筑物的独立避雷针及其接地装置除外。

GB50057-2019建筑物防雷设计规范

GB50057-2019建筑物防雷设计规范
了预计雷击次数判定建筑物的防雷分类的数值。 7 . 部分条款作了更具体的要求。 8 . 明确了强制性条文必须严格执行。
1 总则
适用于新建、扩建、改建建筑物的防 雷设计。
旧条文中
不适用于天线塔、共用天线电视接收 系统、油罐、化工户外装置已删去。
原1.0.1条保留
为使建筑物(含构筑物,下同)防雷设计 因地制宜地采取防雷措施,防止或减少雷击建 筑物所发生的人身伤亡和文物、财产损失,以 及雷击电磁脉冲引发的电气和电子系统损坏或 错误运行,做到安全可靠、技术先进、经济合 理。
3 建筑物的防雷分类
第三类防雷建筑物 1 省级重点文物保护的建筑物、省级档案馆 2 预计N≥0.012(0.01)次/a,≤0.06(0.05)次/a的部 (省)办公建筑及重要或人员密集的公共建筑物 3 预计N≥0.06 (0.05)次/a, ≤0.3 (0.25)次/a的住 宅、办公楼等民建 4 预计N≥0.06 (0.05)次/a的一般性工业建筑物 5 综合评估后确定需防雷的21区、22区、23区火灾危险 环境 6 Td>15d/a地区,≥15m的烟囱、水塔等孤立建筑物 Td ≤15d/a地区, ≥20m的烟囱、水塔等孤立建筑物
保护角法适用于外形简单的建筑物,但受高度限 制; 网格法适用于对平面表面的保护。
接地 earth;ground
一种有意或非有意的导电连接,由于 这种连接,可使电路或电气设备接到大 地或接到代替大地的某种较大的导电体。
注:接地的目的是:a.使连接到地的导体具有等于 或近似于大地(或代替大地的导电体)的电位;b.引导 入地电流流入和流出大地(或代替大地的导电体)。
对安装有电子系统或存在高火险的建筑物, 优先采用B型接地装置。
利用基础内钢筋网作为接地体时,在周围地面 以下距地面不小于0.5m。

雷电电磁脉冲的防护

雷电电磁脉冲的防护

国际电工委员会标准IEC61312-11995-02第一版雷电电磁脉冲的防护第一部分:通则Protection against lightning electromagneticImpulse —Part 1: General principles国际电工委员会雷电电磁脉冲的防护第一部分:通则前言1) IEC (国际电工委员会)是一个由各国电工委员会(IEC 国家委员会)组成的全球性的标准化组织。

IEC 的目标是促进在电气和电子领域内涉及标准化的所有问题的国际间的合作。

为此,除其它的工作外,IEC 还出版国际标准。

这些标准的编制是委托给合技术委员会的,对所涉课题感兴趣的任何一个IEC 国家委员会,均可参一标准的编制工作。

与IEC 保持联系的国际的政府及非政府组织也参与此编制工作。

IEC 根据与国际标准化组织(ISO )双方之间的协议所确定的条件与该组织紧密协作。

2)IEC 就有关的技术问题所通过的正式决定或协议(由代表了对相关问题有特别兴趣的所有国家委员会的各个技术委员会所编制),尽可能接近地表达了对所涉主题国际上的一致看法。

3)IEC 所通过的决定或协议,以标准、技术报告或指南的形式出版,并以推荐的形式供国际使用,在此意义上它们是为和国家委员会所接受的。

4)为了促进国际上的统一,各个IEC 国家委员会应致力于将IEC 国际标准尽可能最大程度地透明地应用于其国家标准及区域标准中去。

IEC 标准与相应的国家标准或区域标准中去。

IEC 标准与相应的国家标准或区域标准间的任何分歧应在后者中明确地指出。

IEC61312-1国际标准已由IEC 81 技术委员会(“防雷”)制订。

此标准的正文根据以下的文件写成:DIS (国际标准草案) 投票报告81(CO )21 81/66/RVD本标准的认可投票的详尽信息可在上表所示的投票报告上找到。

IEC61312-1构成了总标题为“雷电电磁脉冲的防护”的系列出版物的一部分。

建筑电气与智能化通用规范-防雷与接地设计

建筑电气与智能化通用规范-防雷与接地设计

建筑电气与智能化通用规范7 防雷与接地设计7.1雷电防护7.1.1建筑物应根据其发生雷电事故的可能性和后果所造成的损失或影响程度分为三类:第一类防雷建筑物、第二类防雷建筑物和第三类防雷建筑物。

建筑物的雷电防护分类应符合下列规定:1高度超过250m的建筑物应划为第一类防雷建筑物;2符合下列条件之一的建筑物应划为第二类防雷建筑物:1)高度超过100m,且不高于250m的建筑物;2)预计雷击次数大于0.25次/a的一般性民用建筑物或一般性工业建筑。

3符合下列条件之一的建筑物应划为第三类防雷建筑物:1)高度超过20m,且不高于100m的建筑物;2)预计雷击次数大于或等于0.05次/a,且小于或等于0.25次/a的一般性民用建筑物或一般性工业建筑物;3)在平均雷暴日大于15d/a的地区,高度在15m及以上的烟囱、水塔等孤立的高耸建筑物;在平均雷暴日小于或等于l5d/a的地区,高度在20m及以上的烟囱、水塔等孤立的高耸建筑物。

7.1.2建筑物应根据雷电防护的类别采取相应的防雷措施。

7.1.3当采用接闪网和接闪带保护时,接闪带应装设在建筑物易受雷击的屋角、屋脊、女儿墙及屋檐等部位,接闪网格设置要求应符合下列规定:1 第一类防雷建筑的接闪网格不应大于5m×5m或6m×4m;2 第二类防雷建筑的接闪网格不应大于10m×10m或12m×8m;3 第三类防雷建筑的接闪网格不应大于20m×20m或24m×16m。

7.1.4当采用接闪杆保护时,接闪杆滚球法保护设置要求应符合下列规定:1 第一类防雷建筑的滚球法保护半径不应大于30m;2 第二类防雷建筑的滚球法保护半径不应大于45m;3 第三类防雷建筑的滚球法保护半径不应大于60m。

7.1.5引下线应设在建筑物易受雷击的部位,且应沿建筑物外轮廓均匀设置。

建筑物应利用其结构钢筋或钢结构柱作为防雷装置的引下线,当无结构钢筋或钢筋柱可利用时,应专设引下线。

高层建筑电气设计中防雷技术

高层建筑电气设计中防雷技术

浅谈高层建筑电气设计中的防雷技术摘要:随着社会发展进程的不断加快,高层建筑的规模逐渐扩大,各种电气设备的使用也越来越广泛, 但是其中存在的安全隐患也是非常大的,高层建筑遭雷击的概率比其他建筑大的多。

因此, 做好高层建筑电气设计中的防雷技术非常重要。

本文根据高层建筑防雷的实际情况,对如何做好防雷设计进行了分析。

关键词:高层建筑;电气设计; 防雷技术为满足一定的生产生活需要, 现代工业与民用建筑中都要安装许多各种不同功能的电气设备, 如照明灯具、电源插座、电话、消防控制系统装置、各种工业与民用的动力装置、控制设备、智能系统、娱乐电气设施等,这些电气设施的使用难免会给高层建筑带来一定的安全隐患。

由于这些设备的耐过电压能力较低、雷电高电压和雷电产生的电磁脉冲引起的热效应和电磁效应都会给设施造成损坏。

因此, 加强对高层建筑电气设计中防雷技术的应用, 已经成为高层建筑中的一个重要问题。

一、高层建筑防雷设计前的准备工作首先,要对建筑物所处的地理位置、地质结构、外部环境和气象条件等有所了解,掌握建筑物的建筑面积、层数、高度和用途。

其次,综合考虑建筑物的各方面因素, 预计建筑物的年雷击次数,按照《建筑物防雷设计规范》 ( gb50057- 94 2000版)中的规定, 对建筑物的防雷类别进行确定,对于预计年雷击次数达不到三类防雷的建筑物来说, 要从以下两种情况考虑: 1.建筑物是否是公共场所, 如大型的商场、超市、电子商城、学校和医院等,如果出现以上项目要按照三类防雷建筑物设计。

2. 考虑建筑物内部是否包括信息系统。

《建筑物防雷设计规范》( gb50057- 94 2000 版)中规定“在没有信息系统的建筑物需防雷击电磁脉冲的情况下, 当该建筑物没有装设防直击雷装置和不处于其他建筑物或物体的保护范围内时,宜按第三类防雷建筑物采取防直击雷的防雷措施。

在要考虑屏蔽的情况下, 防直击雷接闪器宜采用避雷网.”第三,认真查看电气的设计方案是否符合建筑物的防雷设计,如果防雷分类错误将使防雷图纸发生重大改动。

现代建筑弱电系统防雷设计

现代建筑弱电系统防雷设计

现代建筑弱电系统防雷设计摘要:雷击是一种自然现象,它能释放出的能量具有极强大的破坏能力。

几个世纪以来,人类通过对雷击破坏性的研究、探索,对雷电的危害采取了一定的预防措施,有效地降低了雷害。

本文介绍了雷电对建筑物弱电系统可能引起的危害,以及弱电系统的一些基本防雷设计。

探讨了有效防止弱电系统雷电损害的具体措施。

关键词: 防雷; 弱电系统; 浪涌保护器中图分类号:tu856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1 弱电设备遭受雷害的情况分析雷击损害建筑中弱电设备的主要原因是:避雷针能防止直接雷击,但不能阻止雷电感应过电压、操作过电压、零电位漂移过电压,以及因过电压在泄放电流时在其周围所产生的很强的感应电压,在弱电设备中造成的浪涌超过了设备承受的能力。

浪涌的主要形式是电源浪涌和信号浪涌。

这种浪涌在新建或扩建设备时往往不被重视。

在多年的实践中,人们对直击雷、感应雷、球形雷的认识比较高、防护措施也相对完善,但对雷电浪涌的防护意识不强,防护措施也相对比较薄弱。

雷击形式及弱电设备遭受雷害的情况主要有以下3 种:(1)直击雷。

指雷电直接击在建筑物构架、动植物上,因电效应、热效应和机械效应等造成建筑物及建筑物内设备的损坏。

(2)感应雷。

指雷电在雷云之间或雷云对地放电时,在附近的户外传输信号线路、埋地电力线、设备间连接线所感应的雷电过电压。

当其侵入设备后,使串联在线路中间或终端的弱电设备遭到损害。

感应雷虽然没有直击雷严重,但其发生的几率比直击雷高得多。

(3)雷电浪涌。

近年来,由于电力系统中不断引入自动化装置而引起人们重视的一种雷电危害形式。

最常见的弱电设备危害不是由于直接雷击引起的,而是由于雷击发生时在电源和通信线路中感应的电流浪涌引起的。

一方面由于弱电设备内部结构高度集成化,从而造成设备耐压、耐过电流的能力下降,对雷电(包括感应雷及操作过电压浪涌)的承受能力下降;另一方面由于信号来源路径增多,系统较以前更容易遭受雷电波的侵入。

现代建筑电气设计中防雷新重点分析

现代建筑电气设计中防雷新重点分析

现代建筑电气设计中防雷的新重点分析摘要:智能建筑的发展使得传统的建筑防雷设计不再能满足建筑本身对雷电安全的需要。

雷电防护己经不仅仅是对建筑本体的防护,更侧重于对建筑内人身和电气设备的安全的防护。

防雷工作正在从以传统的防直击雷为主向防雷电感应过电压对通迅、安防、自动控制等系统的设备的损害而转变。

关键词:智能建筑;建筑电气;自动控制;雷电灾害;电磁感应;雷电防护区;接地电阻1引言进入二十一世纪,电子信息技术正在迅速地向人们生活的各个领域渗透,建筑与人们的生活息息相关,随着我国国民经济的发展,人们的生活水平和自身素质日益提高,人们的家庭住宅需求概念也发生了彻底变革,从以往追求居住空间的宽敞豪华向享受现代化精神内涵与浪漫生活情趣的方向发展。

为了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对周围居住环境的舒适性、方便性、安全性等方面的要求,智能建筑便呈现在人们面前。

同时,因建筑智能化而产生的雷电灾害问题也摆在了我们面前。

2重视雷电电磁感应作用以前建筑物防雷以防直击雷为主,侧重机械性破坏和雷电反击;现在则以防感应雷击为主,侧重雷电的电磁感应效应。

独立避雷针附近电磁感应强度最大,对称引下避雷网内的电磁感应强度可明显减弱,实体法拉第笼内的感应电磁场强度为零。

所谓感应雷,是指雷云放电时,在附近导体上产生的静电感应和电磁感应等现象称之为感应雷击。

雷电在雷云之间或雷云对地的放电时,会在附近的电源线路、信号线路、埋地管道、设备间连接线和铁路钢轨等等导体上产生静电和电磁感应过电压,使串联在线路中间或终端的电子设备遭到损害。

感应雷虽然没有直击雷猛烈,但其造成损害的几率比直击雷高得多。

直击雷只在雷云对地闪击时才会对地面造成灾害,而感应雷则不论雷云对地闪击或者雷云对雷云之间闪击,都可能发生并造成灾害。

此外直击雷一次只能袭击一个小范围的目标,而一次雷闪击都可以在较大的范围内多个小局部同时产生感应雷过电压,并且这种感应高压可以通过电力线、电话线等传输到很远,致使雷害范围扩大。

防雷击电磁脉冲防雷技术规范

防雷击电磁脉冲防雷技术规范

防雷击电磁脉冲6.1基本规定6.1.1在工程的设计阶段不知道电子系统的规模和具体位置的情况下,若预计将来会有需要防雷击电磁脉冲的电气和电子系统,应在设计时将建筑物的金属支撑物、金属框架或钢筋混凝土的钢筋等自然构件、金属管道、配电的保护接地系统等与防雷装置组成一个接地系统,并应在需要之处预埋等电位连接板。

6.1.2当电源采用TN系统时,从建筑物总配电箱起供电给本建筑物内的配电线路和分支线路必须采用TN -S系统。

6.2 防雷区和防雷击电磁脉冲6.2.1 防雷区的划分应符合下列规定:1本区内的各物体都可能遭到直接雷击并导走全部雷电流,以及本区内的雷击电磁场强度没有衰减时,应划分为LPZ0A区。

2本区内的各物体不可能遭到大于所选滚球半径对应的雷电流直接雷击,以及本区内的雷击电磁场强度仍没有衰减时,应划分为LPZ0B区。

3本区内的各物体不可能遭到直接雷击,且由于在界面处的分流,流经各导体的电涌电流比LPZ0B区内的更小,以及本区内的雷击电磁场强度可能衰减,衰减程度取决于屏蔽措施时,应划分为LPZ1区。

4需要进一步减小流入的电涌电流和雷击电磁场强度时,增设的后续防雷区应划分为LPZ2…n后续防雷区。

6.2.2 安装磁场屏蔽后续防雷区、安装协调配合好的多组电涌保护器,宜按照需要保护的设备的数量、类型和耐压水平及其所要求的磁场环境选择(图 6.2.2)。

6.2.3 在两个防雷区的界面上宜将所有通过界面的金属物做等电位连接。

当线路能承受所发生的电涌电压时,电涌保护器可安装在被保护设备处,而线路的金属保护层或屏蔽层宜首先于界面处做一次等电位连接。

注:LPZ0A与LPZ0B区之间无实物界面。

6.3屏蔽、接地和等电位连接的要求6.3.1屏蔽、接地和等电位连接的要求宜联合采取下列措施:1、所有与建筑物组合在一起的大尺寸金属件都应等电位连接在一起,并应与防雷装置相连。

但第一类防雷建筑物的独立接闪器及其接地装置除外。

2、在需要保护的空间内,采用屏蔽电缆时其屏蔽层应至少在两端,并宜在防雷区交界处做等电位连接,系统要求只在一端做等电位连接时,应采用两层屏蔽或穿钢管敷设,外层屏蔽或钢管应至少在两端,并宜在防雷区交界处做等电位连接。

建筑物防雷击电磁脉冲应用研究

建筑物防雷击电磁脉冲应用研究

6 3 5 1~4中 。新 的 《 筑 物 防 雷 设 计 规 范 ( B 2 0 建 G
目标可 以 通 过 在 L Z区域 边 界 上 的屏 蔽 和 等 电 P
5 0 7 2 1 ) … ( 下 称 防 雷 设 计 规 范 ) 于 05 - 00 》 以 也
21 年 1 01 0月 1日起 正 式 实施 。对 比之 前 的版 本 , 防雷击 电磁 脉 冲的 内容 也做 了大 量扩展 。对 于建 筑 物 防直 击雷 措施 , 新版 防雷设 计规 范和 I C6 3 5 E 2 0 —
桥 架都 可靠 接地 , 成 了一个 金 属 屏 蔽通 道 。根 形
据 I C6 3 5 E 2 0 —3标 准 , P L S可 以 被认 为 是 L Z P 1的

甚 至 只 有 几 米 的 距 离 。 因 此 , IC6 3 5 4标 准 在 E 2O—
中以及 防雷设 计规 范 第 6 4 7条 , 出 了 一个 变 通 .. 提 的方 法 。这一 方 法 就是 , P 的残 压 可 能 在 末 端 升 SD
雷系统 由接 闪器 、 引下 线 、 地 系统 组 成 , 接 内部 防 雷
系统 由防雷 等 电位 连接 、 外部 防雷 系 统 与保 护 对 象
保 持 足 够 的距 离 、 要 的屏 蔽 措 施 等 组 成 。但 是 , 必 L S系统 未能 给建筑 物 内的 电子 和 电气设 备 提供 足 P 够 的 保 护 。 根 据 防 雷 设 计 规 范 第 六 章 和 IC E 6 35 2 0 —4的要求 , 要 安 装 L MS 1 hnn l t . 需 P (i tigee r g co
种简 单 形 式 。在 L S的 保 护 范 围 内是 没 有 遭 受 P

雷电电磁脉冲干扰与防护

雷电电磁脉冲干扰与防护

科目:电磁干扰与兼容任课老师:崔志伟作业:雷电电磁脉冲干扰与防护姓名:***学号:**********雷电电磁脉冲干扰与防护绪论雷电是由带电的云在空中对地放电导致的一种特殊的自然现象,其具有选择性、随机性、不可预测性以及破坏性。

雷电存在的形式除了可以直观感受到的发光、发热、发声的雷电流以外,在雷电流形成的同时由于电磁效应还会产生雷电电磁脉冲。

在当今信息化的时代,强大的雷电电磁脉冲是造成电子设备损坏的重要原因,可导致各种微电子设备的运行失效甚至损坏,成为威胁航空航天、国防军事、铁路运输、计算机与通信等领域的一大公害。

电子设备包括信息电子设备和电力电子设备两大类,信息电子设备基本采用微电子控制技术,电力电子设备相对于信息电子设备无信号传输线路外,其控制单元也大多采用微电子控制技术。

近20 年来新发现的电子设备雷灾的起因是闪电的电磁脉冲(LEMP)辐射造成的,电子设备越先进、耐压等级越低、能耗越小,灵敏度越高、体积越小,则雷电电磁脉冲的危害范围越大。

电子设备抗雷电电磁脉冲的干扰危害已是一个不可回避的问题。

雷电电磁脉冲既是雷电,又是电磁脉冲,但它既有别于直击雷,又有别于普通意义上的电磁脉冲干扰信号。

现在对直击雷的防护技术已相当成熟,由于直击雷包含着巨大的能量,通常采用避雷针、避雷网等引雷入地,其实这就是将所接收到的雷电能量直接引向大地而起到分流雷电流的作用,但避雷针引下线由于电感的作用,最多也只能将5 0 % 的雷电流入地,余下的雷电流将通过其他途径或四处扩散后入地。

扩散入地的雷电流就以雷电电磁脉冲的形式出现,对雷电电磁脉冲的防护,要从干扰和所具有的巨大能量两个方面来综合考虑。

直击雷的强大能量需要入地释放,同理,雷电电磁脉冲的能量也必须旁路泄放入地,在入侵通道上将雷电电磁脉冲引起的过电压、电流加以阻挡,且直接或间接泄放入地,从而达到保护电子。

正文雷电防护系统( Lightning Protection System(LPS))是指用以对某一空间进行雷电效应防护的整套装置,它由外部雷电防护系统和内部雷电防护系统两部分组成。

建筑物防雷设计规范GB50057-1994(2000年版)

建筑物防雷设计规范GB50057-1994(2000年版)

建筑物防雷设计规范GB50057-1994(2000年版)-防雷击电磁脉冲6.1-6.3第六章防雷击电磁脉冲第一节一般规定第6.1.1条防雷击电磁脉冲除遵守本规范其它各章的有关规定外,尚应符合本章所规定的基本要求。

[说明] 本章(第六章)全部为新补充内容,主要参考以下国际电工委员会文件编写而成:1.IEC 61312-1:1995,Protection against lightning electromagnetic impulse--Part 1:General principles(防雷击电磁脉冲,第1部分:通则)2.IEC/TS 61312-2:1999,Protection against lightning electromagnetic impulse--Part 2:Shielding of structures, bonding inside structures and earthing (防雷击电磁脉冲,第2部分:接地、建筑物屏蔽、建筑物内部的等电位连接)3.IEC 60364-4-443:1995,Electrical installations of buildings--Part 4:Protection for safety--Chapter 44:Protection againstovervoltages--Section 443:Protection against overvoltages of atmospheric origin or due to switching (建筑物电气装置,第4部分:安全保护,第44章:防过电压,第443节:防大气过电压和操作过电压)4.IEC 60364-5-534:1997,Electrical installations of buildings--Part 5:Selection and erection of electrical equipment--Section 534:Devices for protection against overvoltages(建筑物电气装置,第5部分:电气设备的选择与安装,第534节:防过电压器件)第6.1.2条一个信息系统是否需要防雷击电磁脉冲,应在完成直接、间接损失评估和建设、维护投资预测后认真分析综合考虑,做到安全、适用、经济。

建筑防雷防雷击电磁脉冲

建筑防雷防雷击电磁脉冲

建筑防雷防雷击电磁脉冲6防雷击电磁脉冲6.1基本规定6.1.1在工程的设计阶段不知道电子系统的规模和具体位置的情况下,若预计将来会有需要防雷击电磁脉冲的电气和电子系统,应在设计时将建筑物的金属支撑物、金属框架或钢筋混凝土的钢筋等自然构件、金属管道、配电的保护接地系统等与防雷装置组成一个接地系统,并应在需要之处预埋等电位连接板。

6.1.2当电源采用TN系统时,从建筑物总配电箱起供电给本建筑物内的配电线路和分支线路必须采用TN-S系统。

6.2防雷区和防雷击电磁脉冲6.2.1防雷区的划分应符合下列规定:1本区内的各物体都可能遭到直接雷击并导走全部雷电流,以及本区内的雷击电磁场强度没有衰减时,应划分为LPZ0A区。

2本区内的各物体不可能遭到大于所选滚球半径对应的雷电流直接雷击,以及本区内的雷击电磁场强度仍没有衰减时,应划分为LPZ0B区。

3本区内的各物体不可能遭到直接雷击,且由于在界面处的分流,流经各导体的电涌电流比LPZ0B区内的更小,以及本区内的雷击电磁场强度可能衰减,衰减程度取决于屏蔽措施时,应划分为LPZ1区。

4需要进一步减小流入的电涌电流和雷击电磁场强度时,增设的后续防雷区应划分为LPZ2···n后续防雷区。

6.2.2安装磁场屏蔽后续防雷区、安装协调配合好的多组电涌保护器,宜按需要保护的设备的数量、类型和耐压水平及其所要求的磁场环境选择(图6.2.2)。

(a)采用大空间屏蔽和协调配合好的电涌保护器保护注:设备得到良好的防导入电涌的保护,U2大大小于U0和I2大大小于I0,以及H2大大小于H0防辐射磁场的保护。

(b)采用LPZ1的大空间屏蔽和进户处安装电涌保护器的保护注:设备得到防导入电涌的保护,U1小于U0和I1小于I0,以及H1小于H0防辐射磁场的保护。

(c)采用内部线路屏蔽和在进入LPZ1处安装电涌保护器的保护注:设备得到防线路导入电涌的保护,U2小于U0和I2小于I0,以及H2小于H0防辐射磁场的保护。

最新gb50057-建筑物防雷设计规范(新)

最新gb50057-建筑物防雷设计规范(新)

IEC和IEC/TC81
IEC-国际电工委员会 成立于1906年 宗旨:在电学和电子学领域中的标准化及其他事物方
面(如认证)促进国际合作,增进国际间的相互了解。 通过出版标准来实现这一宗旨。
工作范畴:所有电工技术,包括电子、磁学和电磁学、 电声学、通讯、能源生产和分配以及相关的一般原则, 如术语、符号、测量和性能、可靠性、设计和开发、 安全和环境。
IEC60664-1 (GB16935.1) (IEC/TC28) 低压系统内设备的绝缘配合
IEC 61024-2 建筑物防雷
第 2 部分:建筑物 高于 60m 的附加要 求
IEC 61024-1-2:1998-05 建筑物防雷
第 1 部分 第 2 分部分: 指南 B-防雷装置的设 计、施工、维护和检测
IEC 61024-3 建筑物防雷 第 3 部分:有爆炸 危险和易发生火灾 建筑物的附加要求
IEC62305-5 雷电防护,第 5 部分:公共设施
GB/T21714.1与IEC62305-1等同采用; GB/T21714.2与IEC62305-2等同采用; GB/T21714.3与IEC62305-3等同采用; GB/T21714.4与IEC62305-4等同采用;
出版日期 2006.1 2006.1 2006.1 2006.1
IEC61312 防雷击电磁脉冲 ( LEM P)( 系 列 )
IEC 61312-1:1995-02 防 LEMP 第 1 部分: 通则
IEC61663 通信线路防雷(系列)
IEC 61663-1:1999-07 通信线路防雷 第 1 部分:光纤线路
IEC 61312-2 TS:1999-08 防 LEMP 第 2 部分:建 筑物屏蔽、内部等电位连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4/2013粮食流通技术雷击电磁脉冲一般指闪电直接击在建筑物防雷装置和建筑物附近所引起的效应。

它是一种干扰源,其侵入电子信息设备的途径有空间电磁感应、线路感应、地电位反击等,如果预防措施不当,对建筑物中的信息系统的危害很大,其后果可能会使整个电子信息系统失灵,进而造成难以估计的经济损失和安全风险。

随着电子信息设备及网络设备在现代建筑电气中越来越多的应用,针对现代建筑物的防雷击电磁脉冲设计也应该受到足够重视。

《建筑物防雷设计规范》(GB50057-2010)指出防雷击电磁脉冲主要措施有电磁屏蔽、接地、等电位联结以及在电源和信号侧安装电涌保护器(SPD )。

1电磁屏蔽屏蔽是减少电磁干扰的基本措施。

根据电磁场理论,可以利用屏蔽体来阻挡和减小电磁能量传输。

为减少电磁干扰的感应效应,应在建筑物或房间外部设屏蔽,以合适的路径敷设线路和进行线路屏蔽。

对于钢筋混凝土和钢结构的建筑物,可以利用金属支持物、金属框架或混凝土内的钢筋,相互间采用焊接或绑扎,形成一个立体屏蔽网,对外部侵入的雷击电磁脉冲形成初级屏蔽。

同时,建筑物内的所有低压电源线和信号线都应采用有金属屏蔽层的电缆,屏蔽层应至少在两端并宜在防雷区交界处做等电位连接。

若无屏蔽层,线路应敷设在金属管、金属格栅或混凝土管道内。

且线路敷设时尽量避免和防雷引下线平行敷设,避免靠近作为引下线柱筋的位置,以减小干扰的范围。

2接地和等电位联结建筑物宜采用共用接地系统,优先利用建筑物基础钢筋做接地体,当不能满足接地电阻要求时,增加人工接地极。

临近建筑物之间有电缆连通时,宜将接地装置互相连通。

许多建筑物由于只考虑一点接地的做法,因而只有总等电位联结,这种做法是欠妥的。

在施工图设计和工程施工中,需要根据电子信息系统的分布形式、工作方式、建筑物高度、面积等综合分析,除收稿日期:2013-05-18作者简介:谷立基(1984-),男,硕士,助理工程师;专业方向为工业及民用建筑电气设计。

现代建筑电气的防雷击电磁脉冲设计谷立基,陈旭(国家粮食储备局郑州科学研究设计院,郑州450053)摘要:本文介绍了现代建筑电气的防雷击电磁脉冲设计的方法和措施,包括电磁屏蔽、接地、等电位联结以及电涌保护器(SPD )的设置和安装。

关键词:雷击电磁脉冲;等电位联结;电涌保护器Modern building electrical design of lightning electromagnetic pulseGu Liji ,Chen Xu(Zhengzhou science research and design institute state administration of grain reserve ,Zhengzhou 450053,China )Abstract :This paper introduces modern building electrical design of lightning electromagnetic pulse,including electromagnetic shield,grounding,equal potential bonding and surge protection devices (SPD)setup and installation.Key words :lightning electromagnetic pulse ;equal potential bonding ;surge protection devices中图分类号:TU856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7-3582(2013)04-0029-03294/2013粮食流通技术了考虑总等电位联结,还应做合适的局部等电位联结。

通常按照设备或设备间的不同位置,分别设置由共用接地系统引出的总等电位联结端子板和局部等电位联结端子板,将引入建筑物的给排水管、电缆金属护套、金属保护导管、煤气管道、金属构件等与等电位联结端子板可靠连接。

设备安装时将各设备间和管道间的各种金属管道、金属构件、电源PE 线等与各局部等电位联结端子板可靠连接,构成局部等电位联结。

同时将建筑物的基础钢筋、梁柱钢筋、建筑物防雷引下线可靠地焊接绑扎或搭接在一起,形成闭合良好而接地的法拉第笼。

在雷电流泄放时,各点的电位同时升高,以保证相互之间处于等电位。

3电涌保护器的设置电涌保护器(surge protection device ,SPD )的主要作用是把窜入电力线、信号传输线的瞬时过电压限制在设备或系统所能承受的电压范围内,或将强大的雷电流泄流入地,保护被保护的设备或系统不受冲击而损坏。

《建筑物防雷设计规范》(GB50057-2010)规定,应在低压电源线路引入的总配电箱、配电柜处装设电涌保护器,其后的配电和信号线路上也应该考虑是否选择和安装与其协调配合的电涌保护器。

3.1SPD的选型从工作原理和性能上分,SPD 可分为3类,即电压开关型SPD 、限压型SPD 和组合型SPD 。

电压开关型SPD 放电能力强,残压较高,测试该器件一般用10/350us 的模拟雷电冲击电流波形,可最大限度疏导10/350us 的雷电冲击电流。

限压型SPD 的残压较低,测试该器件一般用8/20us 的模拟雷电冲击电流波形,未采用limp 作试验,不能用于泄放较大的雷电冲击电流。

组合型SPD 的特点是响应快,但能承受的标称放电电流较低,只有10~20kA 。

LPZ0A 和LPZ1区之间应在进线开关处设置Ⅰ级实验(10/350us )的电压开关型SPD 产品。

LPZ0B 和LPZ1区之间由于不可能遭受直接雷击,对于比较重要的电子信息系统,优先选用Ⅰ级实验(10/350us )的电压开关型SPD 产品,一般情况下也可选用Ⅱ级实验(8/20us )SPD 产品。

在LPZ1和LPZ2交界面且安装位置下端带有大量的电子信息设备时,如安装位置在楼层配电箱、计算机房、保安监控中心等,可选用Ⅱ级实验(8/20us )SPD 作为第二级保护。

LPZ2与后续防雷区交界面安装第三级SPD 保护。

这里需要强调的一点,对于电子信息系统防护要求较高的的建筑物,即便采用全长埋地屏蔽电缆,仍然需要设置SPD 保护。

因为全长埋地屏蔽电缆对于直接雷击造成的雷电波侵入较好的防护作用,但对电子信息系统而言,埋地电缆残存的雷电过电压仍然具有破坏力。

假如雷击位置离建筑物较近,雷电过电压仍然可能从电源线路进入,造成电子信息设备的损坏。

3.2SPD的接线及安装SPD 可以连接在低压配电系统线路的相线~相线、相线~中性线、相线~保护线、中性线~保护线之间及多种方式同时连接。

对于TT 系统,SPD 的接线有两种形式,一种是接在每一相线与中性线之间和接在中性线与PE 线之间;另一种是接在每一相线与PE 线之间和接在中性线与PE 线之间。

对于TN 系统来说,在电源开关处,中性线与PE 线直接相连或没有中性线,此时SPD 应接在每一相与总接地端子或总保护线之间。

在IN-S 系统中,为了防止SPD 在失效状况下将中性线和PE 线短接,宜将SPD 安装在剩余电流保护器RCD 的负荷端。

安装多级SPD 时,应分别符合10m 和5m 的原则,即当上级电涌保护器为开关型SPD ,次级SPD 采用限压型SPD 时,两者之间的线路长度应大于10m 。

当上级与次级电涌保护器均采用限压型SPD 时,两者之间的线路长度应大于5m 。

除采用能量自动控制型组合SPD 外,当上级与次级电涌保护器之问的线路长度不能满足要求时,应加装退耦装置。

以TN-C-S 系统为例,Ⅰ级、Ⅱ级、Ⅲ级实验的SPD 安装如图1所示。

图1Ⅰ级、Ⅱ级、Ⅲ级实验的SPD 安装图1-电气装置的电源进户处;2-配电箱;3-送出的配电线路;4-总接地端或总接地连接带;5-Ⅰ级实验的SPD ;6-SPD 的接地连接线;7-需要被SPD 保护的固定安装的设备;8-Ⅰ级实验的SPD ;9-Ⅱ级或Ⅲ级实验的SPD ;10-去耦器件或配电线路长度;F1,F2,F3-过电流保护电器;L1,L2,L3-相线1、2、3304/2013粮食流通技术3.3SPD的接地连接SPD 的电源侧连接线和接地线一般采用多股铜线,IEC 标准要求SPD 两端联线要尽可能短而直,即SPD 以尽可能短的路径与接地系统相连。

如图2所示。

在图2中,P1及P2都应是尽可能短的接地导体,如果SPD2离此接地端子较远,可能无P2。

因为当P2线路较长时,如果SPD2泄放雷电流,将在P2上产生较大残压,有可能损坏信号设备。

因此在SPD 设计及安装时,SPD 应就近与总接地端子或总保护线连接,比如在电源进线处的总配电柜,其柜下PE 母排截面满足要求且靠近接地系统,SPD 可以通过PE 母排接地。

4结语在现代建筑电气设计中,建筑物防雷设计越来越被重视,尤其是随着建筑物功能的不断扩展,电子信息系统在现在建筑物中的作用日益明显,防雷击电磁脉冲设计就显示尤为重要,国家也相继出台了相关标准规范。

总之,采用电磁屏蔽、接地、等电位联结以及在电源和信号侧安装电涌保护器(SPD )等措施,是目前防雷击电磁脉冲设计中的有效方法,能够大大降低雷击风险。

参考文献:[1]JGJ 16-2008,《民用建筑电气设计规范》[S ].[2]GB50057-2010,《建筑物防雷设计规范》[S ].[3]GB50343-2012,《建筑物电子信息系统防雷技术规范》[S ].[4]洪元颐,方磊.民用建筑物中雷击电磁脉冲防护设计的几个问题[J ].中国雷电与防护2004(3)图2SPD 接地连接示例图统、除尘系统及更多的能源消耗。

Manutube 减少和简化了转载点,它不需要除尘系统,能够倾斜输送(高达600的倾斜角)和具有更轻的质量及更少的支撑塔架。

它们的重量是传统输送机的一半,且支撑塔架之间的跨距比较大。

管式输送机目前是上述几种输送机中功耗比较高的机械,这是由于托辊数量的增加和需要克服更大的阻力。

Manutube 的运转零件较少,所以基本没有托辊。

Ropecon 和索道与供选择的几种输送机对比具有最低的功耗,大约是传统输送机械功耗的三分之一。

2结论当输送距离比较长,输送过程中有许多障碍,输送一些具有腐蚀性、吸湿性甚至是有毒的特殊材料的时候,以及需要采取环境预防措施和一个无尘的解决方案时,传统的粮食输送机械由于其自身的弱点和局限性,可能很难完成输送任务,在这种情况下,可以考虑将其他行业的输送系统应用到粮食输送方面,只要选择恰当,并加以创新且规范操作,能够用来解决粮食输送处理方面的问题。

参考文献:[1]商明锦.浅议几种主要粮食输送机械的操作维护和保养[J ].制粉设备,2008(6):18-19.[2]茆有成.粮食输送方法的选用和比较[J ].粮食与饲料工业,1994(9):28-32.[3]徐远.浅谈粮食的输送机械[J ].黑龙江粮油科技,2003(2):33.[4]郭吉坦,刘晓兵.粮食仓储系统各级输送设备功率匹配问题的研究[J ].大连铁道学院学报,2004(1):25-28.[5]管荣根,顾玲,张瑞宏.链板式连续输送机械的输送条件及其影响因素[J ].起重运输机械,2005(3):51-54.[6]付忠华.浅谈粮食输送除尘工艺设计[J ].粮食加工,2010(4):80-82.[7]王明旭,赵贝贝,王中营,曹宪周.气力输送过程中粮食破碎机理的研究[J ].粮食工程,2012:70-72.[8]李强.谈粮食的输送[J ].物流科技,2008(2):41-43.[9]Roberto Hajnal.Innovative conveying solutions [J ].World grain ,2013,31(1):76-79.[10]侯云峰.RopeCon-一种全新概念的长距离输送机[J ].起重运输机械,2003(3):49-50.[11]杨莉,张应征,刘正和.管状带式输送系统的研究和应用[J ].煤炭科学技术,2000(7):11-13.[12]韩磊.扁管带式输送机输送机理的研究[D ].贵州:贵州大学,2007.(上接第14页)31。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