插花艺术的发展趋势与展望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插花艺术的发展趋势与展望随着社会的发展,和人们的生活的不断提高,人们的消费观点开始有了转变,逐渐从物质生活追求转向精神追求,插花艺术开始从个体喜好转变成一个系统的、科学的社会学科,也在现实生活中得到广泛应用,终起到装饰效果,随着房产消费方向的发展,插花艺术在实际运用得越来越广泛和被人认可,作为东方插花代表之一的中国传统插花正是由于具备这种鲜明的独特的艺术表现而成为世界插花艺坛中独树一帜的奇葩,曾对全球,特别是东方的插花艺术产生了巨大影响。
插花的概念及主要类型插花艺术,即指将剪切下来的植物的枝、叶、花、果作为素材,经过一定的技术(修剪、整枝、弯曲等)和艺术(构思、造型、设色等)加工,重新配置成一件精制完美、富有诗情画意,能再现大自然美和生活美的花卉艺术品。
插花艺术的起源应归于人们对花卉的热爱,通过对花卉的定格,表达一种意境来体验生命的真实与灿烂。
插花艺术对中国人而言,插花作品被视为一个天人合一的宇宙生命之融合。
以“花”做为主要素材,在瓶、盘、碗、缸、筒、篮、盆等七大花器内造化天地无穷奥妙的一种盆景类的花卉艺术,其表现方式颇为雅致,令人把玩,爱不释手。
根据用途
可分为礼仪插花和艺术插花
礼仪插花是指用于社交礼仪,喜庆婚丧等场合具有特定用途的插花。
它可以传达友情、亲情、爱情,可以表达欢迎、敬重、致庆、慰问、
哀悼等,形势常常较为固定和简单。
艺术插花是指不特别的要求具备社交礼仪方面的使用功能,主要用来供艺术欣赏和美化装饰环境的一类插花。
根据艺术风格
可分为东方式插花,西方式插花
东方式插花有中国插花和日本插花之分
根据花材
可分为鲜花插花、干花插花、人造花插花和混合式插花。
现代中国式插花的发展。
中国花艺从先秦、汉、魏、六朝、隋唐五代,宋元、明代、清代式直至当代。
特质自然之真:依花草树木之自然生态,掌握季节之变化。
人文之善:经济效用、敦睦人伦、花卉德性(花文化)。
宗教之圣:以花供佛、以花修道、对花之崇拜。
艺术之美:花材艺术、花卉艺术、整合艺术。
类型园花:种在花园中,考虑植物艺术的生长姿态。
盆栽:种于盆、钵中,根部尚存可与花卉搭配。
秉花:把花当饰品,讲究衣饰和花卉之搭配。
佩花:将花插在头上或襟上,注重花卉和衣饰之关系。
篮花:插置于篮中,注意花和花篮的亲托效果。
瓶花:折花置于水盘或花瓶中,较具时代意义,是世界花艺中主要的一类,有盘花、瓶花。
果供(供花):以果实为主,极富教化和艺术
随着社会的发展,插花这一门古老的艺术不断涌现出新的设计风格和手法,二次世界大战以来,就必有其自己的风格与特点,必富有民族特性与时代精神。
中国传统插花正是由于具备这种鲜明的独特的艺术表现而成为世界插花艺坛中独树一帜的奇葩,曾对全球特别是东方的插花艺术产生
过巨大影响。
崇尚自然,师法自然;注重意境创设追求枝情花韵之趣;善用木本花材,强调线条造型等等是中国传统插花艺术的主要风格与特点。
那么,中国现代插花艺术的风格是什么?特点何在?经过近十年的恢复发展后,今天思考讨论这一问题,为时已不过早,应当提到我国当前插花艺术发展的日程上来了,回顾中国历年来的插花大赛与展览,每次比赛展览都出现许多优秀精美的作品,涌现出一批杰出的专业人才,一次比一次有明显的进步和提高。
受到了广大人民群众的喜爱,也博得了海外同行们的赞扬。
这说明我国现代插花艺术终于迈出了可喜的一步,并健康地进入茁壮成长与迅速发展的阶段。
根据海内外同行专家和有关艺术界朋友们的意见,归纳有两点:一是缺乏民族特色和地方特色,不少作品洋味太浓或不洋不中。
二是不少作品构图拘谨造型不活、放
不开。
我认为这些意见非常正确,中肯,也正中要害,的确如此,造型呆板不活,放不开的主要原因,是与创作思路不丰富,技巧不熟练,缺乏基本理论指导有关。
要克服这一缺点并不难,只要我们多观摩,多交流学习,多实践,扎扎实实反反复复地练,“孰能生巧”,定能拥有娴熟的技巧和过硬的基本功。
关于不少作品表现洋味太浓或洋不洋中不中的问题,这是应当引起我们深思,认真对待的重要问题。
因为它关系着我国现代插花艺术的发展方向与前途,关系着我们插花创作的根本问题,即艺术风格问题。
艺术风格是艺术创作和艺术品生命力的表现,是艺术家个性与特色的表现,也是一个民族特性和时代精神的反映。
常言道:画如其人,文如其人,就是对创作者成功的最好评价。
插花艺术的创作也应当如此。
插花的作品不仅造型美而且内涵要丰富要深邃。
用花传递出个人的情感,气志,表现
出民族的特色和时代精神。
这些都是非常单纯地造型,简单地模仿而为的。
因为任何一种艺术风格的形成都脱离不开本地区本民族的地理环境位置,历史传统,文化素质,民族性格,风格习惯的影响和制约。
如果创作中失去这些,也就无法或无从发扬民族精神和地方特色,也就自然不易为广大人民群众所喜闻乐见,也不会受到海外社会的重视。
因此我们当前的插花创作要形成自己的风格,我们民族的风格,去掉洋味,克服不洋不中的现象,必须首先提高认识,弄懂什么是模仿,什么是创新?如何继承与发展等问题,第二认识学习民族传统文化,认真专研中国古典插花艺术。
模仿不是创新,创新必有本,而本就是本土,只要扎根于本土之中,在优秀的中华文化哺育下,吸取营养和动力并认真学习外来艺术之长,加以消化,融会贯通,取长补短,真正做到师古不泥反得古,创新有本始为新;古为今用,洋为中用,才有逐渐形成我国现代插花艺术的风格与特色,开拓既有中国民族特色,又有现代时代感的中国插花新体系。
现代插花艺术特点丰富多样的插画素材
2,东西文化交融而不失民族特色
3,新奇的插制技巧层出不穷
4,灵活,自由,多样的表现形式
5,广泛与深刻的创作题材
主体内容的广泛性
在传统插花中,人们往往认为插花这种艺术形式是为了在室内欣赏大自然的美丽而出现的,故插画作品意在表现自然植物景观,其他方面涉及较少。
而现代自由插花仅把植物材料作为艺术创作的元素,表现内容得到了极大
的扩展。
生活中的许多东西都可以作为插花的创作主题,如生命情感、空间展现、宇宙万物等等。
这类作品因内涵深刻、新颖而备受人们青睐。
二、传统与现代、东方与西方的结合
随着时代的发展,国际间的文化交流日益增多,使得各种文化相互渗透、融合。
传统的讲究意境美的东方插花艺术和崇尚的理性、装饰美的西方插花艺术相互取长补短,在保留各自优点的基础上,出现了各个花型的现代应用型,使得传统花型焕发出新的活力。
三、造型的多样性
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插花艺术和其他艺术一样,追求自由,抽象的艺术风格,古典插花所认为的不能更改的“花型”被一些前卫插花人士所突破,出现了外形自由的抽象插花,造型种类丰富。
四、形式和手法的发展
在历史的长河中,各个时期因文化及其他艺术的影响,插花艺术涌现出不同风格的作品,发展到现在,有圆形风格、花园风格、线条风格、日式风格、实验派风格等形式。
设计的方法也得到了极大的丰富,如铺陈、构架、捆绑、组群、编织等。
中国近现代插花发展情况。
清代以后为我国插花艺术的停滞衰退阶段,由于战祸连年,许多宝贵的插花图片和资料消失殆尽,各地不同风格流派的切磋交流受到影响;又因国民经济的持续衰落,必然影响到属于文化范畴的插花艺术,使之走向停滞和低潮。
这种局面持续近百年,直到近十年来才得以复苏。
由于历史上出现的断层,使中国插花艺术停滞、衰落近100余年。
改革开放以来,人民物质精神、文化生活水平大大提高,使这门古
老的艺术又得以复苏。
目前正处在恢复发展阶段。
插花活动恢复和普及较早的广州、上海、北京等地,是引领我国插花艺术的风向标。
在它们的带动和影响下,我国不仅有了全国性的插花组织—中国插花花艺协会、中国风景园林学会、花卉盆景分会、插花艺术专业委员会,而且有20个省市都成立了相应的插花组织,形成了一定规模的专业队伍,活跃在全国各地。
至今已多次举办了各种类型的插花活动。
每隔两年举办一次全国插花大赛,并且在各省、市、自治区轮流申办举行。
由于插花活动的普及和发展,不仅活跃了各地的文化娱乐活动,推动了精神文明建设,而且促进了中外文化交流及国内鲜切花生产的发展。
北京、广州、上海、西安等城市,都曾与国外插花界朋友或组织,进行过观摩展览、表演、讲学、研讨等多种学术活动。
还有近年在上海举办的“花之韵”国际插花展是上海最高级别的插花盛会,从1996年以来已连续举办了四届,成为插花艺术的“传道者”。
通过这些活动,更进一步推进了插花艺术的迅速发展和提高。
随着时间的推移,深信中国插花艺术,将以其绚丽多姿、灿烂夺目的风采,再现于国际插花艺坛,独领风骚
图书信息
作者:,何永强,刘怀忠着丛书名:出版社:出版时间:2003-01-01版次:1页数:106装帧:平装开本:32开所属分类:>>
2内容简介
图书信息
书名:插花教程图解
作者:叶云杜锦兰
:
出版时间:2009年12月
:16开
定价:元
2简介
插花技术出版社:凤凰出版传媒集团,江苏教育出版社;第1版(2009年12月1日) 丛书名:职业学校技能大赛分析及课程教学改革材料丛书
基础插花
定价:¥作者:阿瑛主编
出版社:
婚礼花艺
作者:花飞花
:
家居花艺
作者简介
花艺环境设计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