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语文下册第一单元第1课藤野先生教案新人教版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藤野先生
时间
课题藤野先生课型讲读
教学目标1.学习本文选择典型事例突出人物品质的写法。2.理解本文语言浓厚的感情色彩。
3.了解藤野先生的思想品质。
教学重点
1.了解作者留学日本的情况、与藤野先生的交往和本文的写作背景。2.把
握课文的组织结构,理解课文的思想内容。
教学难点掌握本文通过典型事例突出人物品质的写法
教学设计
教师活动学生活动一、导入新课
藤野先生是鲁迅在日本仙台学医时的一位日本医专的教授,
他是一位怎样的老师呢?鲁迅对他的感情又是如何呢?让我
们一起走访《藤野先生》吧!
二、预习展示
1作家作品:
2《朝花夕拾》是鲁迅的散文集,题意为“早晨的花到了傍晚
才拾起来”,是鲁迅在中年以后回忆自己青少年时的经历感受的集子,原题是《旧事重提》,
三、整体感知
教师播放朗读
1.标注出难字难词。
2.这篇散文是以什么顺序记叙的?又是以什么作为中心记叙的? 以什么为线索来记叙的?
3.注意:文章变换了几个地点?
4.划分文章的段落层次,并说说各部分的大意。
1、需要注意的字词列举如下:
学生介绍鲁迅其人
及作品。
学生聆听,完成任务
学生听读后,讨论明确:
3、变换了三个地点:①“我”在东京;②“我”在仙台;③“我”离开仙台后
4、理清结构
第一部分(第1—3段):写“我”在东京的见闻及感受。
第二部分(第4—35段):这是全文的主体部分,写“我”在仙台与藤野先生相识、相处和离
别,赞扬先生的崇高品质。
第三部分(第36—38段):写“我”离开仙台后怀念藤野先生的感情,以及先生的崇高精神对我的激励与鼓舞。
四、研读,分析藤野形象
1、阅读有关写藤野先生的内容学生浏览6—10段,找出有关描写人物外貌、语言等方面的语句。
(学生活动)找出文中作者关于藤野先生的描写,说说作者初到仙台时,目睹耳闻的藤野先生是一个什么样的人课文如何描写藤野先生的形
象?
2、学生再根据阅读感知,课本扉页后的彩色插图中有藤野先生的油画肖像,请你为这张画像配一段简要的文字说明。用“藤野先生是一个
___________的人”的形式回答,选择角度概括人物形象:
教师引导、提示:
⑴特点鲜明的肖像:“黑瘦”、“八字须”、“戴着眼镜”的医学教授。
⑵生活习惯角度:生活俭朴。
⑶治学角度:认真负责、治学严谨。
⑷对待学生角度:热情诚恳、循循善诱。
4、要求学生给每件事情拟一个小标题。明确每件事情分别体现了藤野先生什么思想品质。
明确:添改讲义———认真负责纠正解剖图——严格要求关心实习———热情诚恳解裹脚———求实精神
结论:课文具体写了四个典型事例,从不同的侧面表现了藤野先生治学学生采用跳读方式。回答后明确:
目睹印象——治学严谨
耳闻亲见——生活俭朴学者形象
学生积极思考,发言。
学生朗读11—23段
严谨、正直热诚、没有民族偏见的高贵品质。
板书设计:
教学反思:
红花中学教(学)案
总课时: 2 学科:语文年级:八年级执教人:时间2017年 2 月10 日第 1 周第 2 课时
课题藤野先生课型讲读
教学目标1.学习本文选择典型事例突出人物品质的写法。2.理解本文语言浓厚的感情色彩。
3.了解藤野先生的思想品质。
教学重点
1.了解作者留学日本的情况、与藤野先生的交往和本文的写作背景。2.把
握课文的组织结构,理解课文的思想内容。
教学难点掌握本文通过典型事例突出人物品质的写法
教学设计
教师活动学生活动
一、复习提问
二、点难拨疑,体会情感
1. 设疑:鲁迅在这样一位老师的真诚帮助下,定然能实现自
己做医生的梦想,学成回国后去治病救人、救国。可鲁迅最
终却作出了弃医从文的决定,这究竟是怎么一回事呢?
教师小结:(播放电影资料)
2. 领会作者的爱国主义思想
思考:作者是抱着什么目的去日本的?为什么又离开日本去
了仙台?(出示《自题小像》诗)文中还有哪些地方表现了作者的爱国主义思想感情。
A.在东京
所见所闻——清国留学生的丑态,不学无术、思想腐朽
所感————厌恶之极,不屑与之为伍
B.去仙台
日暮里:触发忧国之情
水户:反清志士客死之地
C.弃医从文(显示图片和电影资料)
匿名信事件——个人与祖国的尊严受到侵犯
电影事件———思想受极大震动,民族自尊心受到严重挫伤学生思考回答
学生思考,研讨交流,教师小结。
D.离开仙台,怀念先生
直抒怀念之情——热情赞颂高度评价
藏讲义、怀念付诸行动——挂照片、写文章
3.小结主题思想。
五、反思学习,明确主旨。
1. 指名学生朗读课文1、2语段,思考:
①“东京也无非是这样”与后文哪几句话相呼应?流露出作者怎样的情绪?
②“实在标致极了”改为“实在丑极了”可以吗?
学生交流后回答,教师明确:
2.思考:
①初到仙台的“我”受到优待,究其缘由是“物以希为贵”。那么句中的“大慨”可以用“因为”替代吗?
②“居然睡安稳了”句中“居然”是什么意思?对表达思想感情有什么作用?
教师点拨:
3.
①怎样理解“中国是弱国,所以中国人当然是低能儿,分数在六十分以上,便不是自己的能力了:也无怪他们疑惑”这句话?
②“在讲堂里的还有一个我”。作者为什么要这样特意写明呢?
③“他们也何尝不酒醉似的喝采”句中“何尝”是什么意思?
④匿名信和看电影事件促成作者弃医从文的转变,对这两件事的叙述侧重点有什么不同?
教师明确。
5.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诵读要求:第1段要读出辛辣嘲讽意味,第5段以轻松亲切语调表现友好之情,24~31段则充满愤激,36~38段应满溢感激。
六、迁移创新,体验反思。
1. 关于课文主旨的理解,争论颇为热烈,对于课后练习一的说法,你更倾向于哪一种?
学生各抒己见,激烈争论。教师提供参考意见。
2.鲁迅弃医从文的人生选择对你有什么启示?请联系自身思考人生的意学生朗读课文1、2语段
学生集体诵渎第5语段
学生自读课文第24至3l语段,合作探究:
学生思考、交流后发言
学生齐读课文1、5、24~31、36~38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