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年级上册第13课《钓鱼的启示》教学设计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五年级上册第13课《钓鱼的启示》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理解课文内容,仔细体会“我”的心理变化过程。

3.从作者钓鱼的启示中受到教育,懂得要严格按道德标准来约束、规范自己的言行,
做一个正直、守纪的人。

教学重点:抓住重点词句,体会“我”钓到鲈鱼和放回鲈鱼的心情变化。

教学难点:联系上下文内容,体会从钓鱼中受到的启示。

课时安排:2课时
教学准备:课件、作业纸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1、正确读写文中生字新词;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3、大致了解课文所写之事。

教学重点:熟读课文,了解课文主要内容。

教学难点:找出或概括“我”心情变化的词语。

教学过程:
(课前布置预习:读通课文,读会生字词,了解新词意思。


1.“钓”“钩”的字形区分,导入本文学习:钓过鱼吗?钓鱼给你什么启示?今天我们
就要来学习一篇课文,题目就叫《钓鱼的启示》,看看它会带给我们什么不一样的启示?请
生读文,要求:认读生字词;读熟课文。

2.多种方式拼读文中11个生字:个别读、齐读;跳读;组词读;等。

3.多种方法去记本课14个生字的写法:请生说难写字、书空、及时听写、再书空。

4.检查课文朗读情况。

注意点拨“划着”两字的说法。

5.说说讲了一件什么事,小组交流后,全班交流。

6.读课后第2题,请生自做后,全班交流。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1、理解课文内容,仔细体会“我”的心理变化过程。

2、从作者钓鱼的启示
中受到教育,懂得要严格按道德标准来约束、规范自己的言行,做一个正直、守纪的人。

教学重点:进一步理解课文内容,仔细体会“我”的心理变化过程。

教学难点:从作者钓鱼的启示中受到教育,懂得要严格按道德标准来约束、规范自己的言行,做一个正直、守纪的人。

教学过程:
(课前布置预习:熟读课文,思考“鱼”为什么加引号,它可能是什么?)
1.复习:这课主要讲了什么内容。

老师小结:在一个月光如水的夜晚,我和父亲一起
去钓鱼,我钓起了一只大鱼,却在父亲的要求下放了鱼。

这事给了我深刻的启示。

当时,我
愿意放了这条鱼吗?文中放鱼的部分,哪个词语表达了这个意思?(板书:依依不舍)谁能读出这个词语的情感来?带着这种情感,一起读这个句子。

2.这种依依不舍的情感,还表现在哪些句子中?快速找出来,划一划,读一读。

全班交流,随之分析,并指导读:
“可是不会钓到这么大的鱼了。

”我大声争辩着,哭出了声。

(“我”说出这句话时什么 心情?)
尽管没有人看到我们, 更无人知道我是在什么时候钓到这条鲈鱼的, 但是, 从父亲那不
容争辩的声音中,我清楚地知道,父亲的话是没有商量余地的。

(从哪些词中看出?但作者
很无奈,是不是?)
我再次把乞求的目光投向了父亲。

(“我”当时什么心情?哪个词语告诉你的?)
“爸爸, 为什么?” 我急切地问道。

(读出 “我” 的急切来。

是的, 因为不舍, 所以急。

) 3.一句句,一声声,都是难舍。

那么, “我”的依依不舍有理由吗?理由是什么?
跟随学生的回答,进行分析:
啊,
好大的鱼,我
从没有见过这
么大的鲈鱼。

我和父亲得赏着这条漂亮的大鲈 鱼⋯ ⋯ (非常大,非常漂亮!请用我们的朗读体现出这种感觉。

是的 ) 过了好长 时间⋯ ⋯ (他找的这句非常好,你能说有多久吗?从什么时候到什么时候? 过了这么长 的时间,这鱼钓得多不容易啊。

) (师:我和父亲争辩着。

我抬头一看,我为自己找到了一个可以不放鱼的更重要的理 由是⋯ ⋯ 是什么呢?你来读读。

)我抬头一看,四周静悄悄,皎洁的月光下看不见其他人和子 。

(还有一句话也表达了同样的意思,哪一句?)没有人看到我们,更无人知道我是在什么时候钓到这条鲈 鱼的⋯ ⋯ (这两句话表达了一个什么意思?) 4.刚才同学们一说,这条鱼好大好美,这条鱼又那么来之不易,这也没人 知道,难怪“我”会这样依依不舍。

但纵然有百般理由不舍,却不得不舍。

而且不得不舍还 只有一个原因,是什么? 大家请看,老师收集到的中国部分禁渔期: (课) 5 月 1 日至翌年 1 月 31 日为青鱼禁渔期。

(禁渔期有半年多的时间) 6 月 20 日至 8 月 20 日为毛蚶禁渔期。

(禁渔期有两个月) 4 月 15 日至 5 月 31 日为淡水湖区与水库禁渔期。

(禁渔期也有一个半月) 禁渔期这么长 , 这深更半夜的, 离禁渔期满也只有两个小时了。

这两个小时有那么重要 吗? 所以看来,不要说

两个小时,就是两
分钟、一分
钟,也同样
重要
一分钟钓
上来,他也应该怎么样? 5.所以,你们看, “我”的父亲是怎样的态度?“不容争辩”表现在哪个句子 中?读好 它⋯ ⋯ 谁再来读?再坚决 些!— 社会规则需要自觉遵守,父亲对儿子 掷 地有声地说— 为了让儿子 从小养成自觉遵守规则的习惯 ,父亲不容争辩地说— 11 岁的儿子 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他急切地问— 但是父亲心意已决 ,他平静地说— 毕竟儿子 才 11 岁,他哭闹着争辩说— 但是父亲不容争辩的神态还是让“我”把鱼放回了湖里。

6.舍得舍得, 有舍才有得。

“我”舍弃了大鲈鱼, 得到了什么呢?仅仅舍弃一条鱼, “我” 就得到了那些道理吗?不是的。

文中哪句话告诉我们?— 在人生的旅途中,我却不止一次地遇到了与那条鲈鱼相似的诱惑人的“鱼” 。

齐读。

这里的“鱼” 加引号, 谁知道为什么?那它到底会是哪些东西呢? (名誉、 利益、
金钱、地位、机会、奖励等)
7.这样的“鱼”,老师也曾经遇到过:一次,我让一家窗帘店的老板到我家安装窗帘。

老板安装好了以后离开了。

但我发现他的工具包忘拿了,里面有各种各样的很多的安装工具,
当时我犹豫了一下:这些工具或许自己以后会用到。

但我马上又打消了这个念头,对自己说:你还是个老师呢,竟然这样想!第二天,我就特地把那工具箱送了回去。

这样的“鱼”你们在现实生活中有没有遇到过听到过呢?好好想想,想到的请举手——没有遇到过最好!大家看这儿(课件):
如果你在路上捡到五块钱,你会怎么做?为什么?
如果你在路上捡到的是你日思夜想的但爸妈始终不肯给你买的“战斗砣螺”,你什么怎么做?为什么?
如果你期末考试时,科学成绩本应该是78分,批卷老师却打成了88分,就是这,才让
你有机会评上五好学生,受到老师和家长的表扬。

当你知道自己科学真正的成绩时,你怎么做?为什么?
如果你在路上捡到的是一个黑袋子,里面装着好几叠百元大钞,而此时,你家正是穷困急需用钱的时候,你会怎么做?为什么?
是啊,曾经就有一个身体瘦弱的四处捡破烂维持生活的大妈,捡到过这样一个黑袋子,
里面装的钱,可能是她到老死都赚不到的钱,但她却毅然将这些钱交给了公安局,让民警查找丢钱的人。

8.课文中的“我”一次又一次地遇到这形形色色的“鱼”,一次次地面临艰难的道德抉择,但他在这时总会想起父亲的一句告诫。

什么告诫?但老师觉得父亲的话好像意犹未尽,
请大家动笔写一写:
道德只是个简单的是与非的问题,实践起来却很难,。

9.是啊,这篇文章中作者通过钓鱼、放鱼,在生活中逐渐悟出了一个道理。

文章还告
诉我们,如果我们从小受到严格的道德教育,我们就会获得道德实践的勇气和力量。

大家在以后的生活中,也一定会遇到许许多多诱惑人的“鱼”,但是只要你手握一把钥匙,你人生
的航船就不会迷失方向。

这把钥匙,就是“德”。

老师送大家四个字:“德者,得也。

”请大家想着课文内容读一遍——
请想着课文给我们的启示,读一遍——
请想着你自己从文中得到的启示,读一遍——
请小声地把这四个字记到心里去,读一遍——
10.下课。

【板书设计】
钓鱼的启示
大而美不解
来之不易依依不舍委屈
无人知晓无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