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程试桩安全技术交底大全会议纪要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工程试桩选型交底会议纪要

交底纪要:试桩要求

3.1试桩地点

在一分部选取路基代表性地段,进行现场试桩和工艺性试验,暂定为珑悦花园15栋,在不偏离试桩位置的前提下,可以酌情根据现场征地、施工情况进行调整。

3.2技术要求

(1)、预应力管桩设计长度暂按22~28m 考虑,桩间距0.8~1m 考虑,正形布置,共进行1根桩工艺性试验。

(2)、预应力管桩型号为PHC-AB500-100型,强度为C80.

(3 )、预应力管桩终锤标准:至设计桩长。

(4 )、同时采用设锥形桩尖和不设锥形桩尖进行试桩,各俩根。

(5)、接桩均采用钢端板焊接法焊接,焊好的桩接头应自然冷却后可施打,焊接处的强度不应低于出厂的强度。

1 试桩施工工艺及要点

1.1 施工流程

图-1施工工艺流程图

施工程序为:测量定位一》桩机就位一》复核桩位一》吊桩插桩一》桩身对中调直一》静压沉桩一》接桩一》再静

压沉桩一》送桩一》终止压桩一》桩质量检验

1.2 施工要点

1.2.1 测量定位放线

(1) 认真复核设计图纸及设计院交桩点位,必要时将坐标控制点、水准控制点按标准设置要求布设在施工现场,

标准控制点数量满足施工需要及测量点间互相复核的需要即可,然后依据设计图纸精确算出尺寸关系或各桩位坐标,对桩位进行精确测放。

(2) 可采用电子全站仪或经纬仪等测量工具建立建筑平面测量控制网,或者直接采用坐标定位式放出桩位,并

进行闭合测量程序进行复核;同时利用水准仪对场地标高进行抄平,然后反映到送桩器上,显示出送桩深度,做好

桩顶标高控制工作。

(3) 桩位放出后,在中心采用30cm长①8钢筋或者竹筷插入土中,根据需要做好标识:钢筋(或竹筷)端头系上红

布条或点上白灰,然后画出桩外皮轮廓线的圆,便于对位、插桩。

(4) 为防止挤土效应及移动桩机时的碾压破坏,针对单桩、独立承台以及大面积筏板基础的群桩制定不同的放

线案。当桩数比较少时,采用坐标随时复测;针对大面积群桩,在场地平整度较高的情况下,采用网格进行控制,并在端头桩位延长线上埋设控制桩,以便复核。

1.2.2 桩机就位

在对施工场地的表层土质试压后,确保承载力满足静压机械施工及移动过程中不至于出现沉陷,对局部软土层可采用事先换填处理或采用整块钢板铺垫作业。

桩机进场后,检查各部件及仪表是否灵敏有效,确保设备运转安全、正常后,按照打桩顺序,移动调整桩机对

位、调平、调直。

1.2.3 管桩的验收、堆放、吊运及插桩

预应力管桩型号为PHC-AB500-100型,强度为C80.,管桩采用当地购买成品管桩,运输到现场。

(1) 管桩的进场验收

管桩进场后,应按照《先法预应力砼管桩》(GB13476-1999 )的标准或各地区的地标准对管桩的外观、桩径、

长度、壁厚、桩身弯曲度、桩端头板的平整度、桩身强度以及桩身上的材料标识等按规进行验收,并审查产品合格

证明文件,把好材料进场验收关。根据设计及施工规要求等级将不符合要求的管桩清退出场。

(2) 管桩的堆放

现场管桩堆放场地应平整,采用软垫(木垫)按二点法做相应支垫,且支撑点大致在同一水平面上,见图-2。当管桩在场地堆放时,不宜超过4层;当在桩位附近准备施工时宜单层放置,且必须设支垫。管桩堆放要按照不

同型号、规格分类堆放,以免调运施工过程中发生差错。

管桩在现场堆放后,需要二次倒运时,易采用吊机及平板车配合操作。如场地条件不具备时,采用拖拽的式,

(3) 管桩吊运及插桩

单根管桩吊运时可采用两头勾吊法,竖起时可采用单点法,见图3。管桩起吊运输过程中应平稳轻放,以免受

振动、冲撞。

图-3管桩起吊示意图

管桩吊起后,缓缓将桩一端送入桩帽中,待管桩放入桩机夹桩箱扶正就位后,根据需要焊接开(闭)口型桩

尖,然后将桩插入土中0.5m-1.0m的深度后,用两台经纬仪(在接近90度的夹角向)双向控制桩的垂直度,条件不具备也可采用两个线锤进行垂直度控制。通过桩机导架的旋转、滑动进行调整,确保管桩位置和垂直度符合要求后压桩。

1.2.4 压桩

(1) 压桩前,根据工程情况制定合理的压桩顺序,减少挤土效应,施工时按照压桩顺序组织施工。

(2) 压桩前在每节单桩桩身上划出以米为单位的长度标记,以便观察桩的入土深度及记录对应压力值,并通过

实地高程测量,在送桩器上做好最后1m及最终送桩深度标记,通过水准仪配合控制。

(3) 在压桩开始阶段,压桩速度不能过快,应根据地质报告显示的土质情况选择压桩速度,一般以

2.0m-

3.0m/min 速度为宜。在初期2-3m的压桩围应重点观察控制桩身、机架垂直度,垂直度控制应重点放在第一

节桩上,即将桩压入土中0.5-1.0m,暂停下压,在从桩的两个正交侧面校正桩身垂直度,垂直度偏差不得超过桩长

的0.5 %才可正式压桩。并在压桩过程中需要经常观测桩身是否发生位移、偏移等情况并做好过程记录,并详细记录每入土1米时压力表的压力值。

(4) 在沉桩过程中施工员随时观察桩的进尺变化,如遇地质层有障碍物、桩杆偏移时,应分一二个行程逐渐调直。压桩前最好将地表下的障碍物探明并清除干净,以免桩身移位倾斜。

1.2.5 接桩

将首节管桩压至桩头距地面0.5-1.0m左右高度时停止压桩,开始进行接桩作业。接桩前将上下桩端头板用钢

丝刷清除浮锈及泥污,然后下放桩身进行对桩。上下两节端头板对齐并初步调整垂直后,采用手工电弧焊在坡口围

点焊4-6点,然后再次进行垂直度的调整,若端头板间隙过大,应加塞铁片。为减少焊接变形引起节点弯曲,焊接时由两名工人对称施焊,焊接层数不少于两层且焊缝应均匀饱满(焊缝与坡口平) 。焊接完成后,自然冷却5min

以上,然后刷涂一层沥青防腐漆后,继续压桩。如果有多节管桩,重复以上工序即可。

1.2.6 送桩或截桩

当桩顶设计标高较自然地面低时必须进行送桩。送桩时选用的送桩器的外形尺寸要与所压桩的外形尺寸相匹

配,并且要有足够的强度和刚度,一般为一圆形钢柱体。送桩时,送桩器的轴线要与桩身相吻

合。送桩器上根据测定的局部地面标高,事先要标出送桩深度,通过伺候在现场的水准仪跟踪观测,准确地将送桩

送至设计标高。同时送桩器上要标出最后1m的位置线,详细记录最终压力值。

终压力与单桩竖向极限承载力是两个不同的概念。终压力是桩尖达到设计持力层终止压桩时出现的最终静压

力,其每次出现持续时

间通常只有5-10秒。单桩竖向极限承载力是沉桩结束且桩土体产生固结后,桩能承受的最大荷载。因土层结构、桩型截面、桩长、压桩力不同,会出现终压力大于或小于单桩承载力极限承载力的情况。

当管桩露出地面或未能送到设计桩顶标高时,需要截桩。截桩要求必须用专门的截桩器,禁用大锤横向敲击、冲撞。

送桩完成后,移动调整机械进行下一根管桩的施工。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