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真空试验用红外加热笼的热设计
一种新型加热丝红外笼的设计及研究
一种新型加热丝红外笼的设计及研究
王飞;关阳;路同山;刘海静;张世一;靳兆峰;李卓慧;李灿伦
【期刊名称】《真空与低温》
【年(卷),期】2022(28)2
【摘要】设计研制了一种用于卫星组件热真空试验的新型红外加热笼,与传统加热带红外笼相比,具有覆盖系数低、降温速率快等特点。
通过对三种不同覆盖系数的红外笼的仿真计算,分析了不同加热功率下的试件的温度特性。
比较红外笼的试验测试结果与仿真结果,结果表明,受试验测试中热沉背景升温及控温策略影响,同工况下试件的温度均匀性及降温速率较仿真结果要差一些。
试验测试中通过对红外笼分区控温,优化了试件的温度均匀性,试验试件温度均匀性优于2 K。
【总页数】7页(P229-235)
【关键词】红外笼;温度均匀性;加热功率;覆盖系数;分区控温
【作者】王飞;关阳;路同山;刘海静;张世一;靳兆峰;李卓慧;李灿伦
【作者单位】上海卫星装备研究所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TB61
【相关文献】
1.卫星真空热试验用红外加热笼工艺设计
2.圆柱形红外加热笼优化设计研究
3.利用红外加热笼进行低热流模拟的设计方法研究
4.飞船红外加热笼热设计方法研究
5.真空热试验红外加热笼运动驱动系统设计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真空热试验红外加热笼运动驱动系统设计
・
3 8・
E Q U I P ME N T E N V I R O N M E N T A L E N G I N E E R I N G
第1 1 卷 第2 期 2 0 1 4 年4 月
真 空热试验红外加 热笼 运动驱动系统 设计
孙兴华 , 周艳
( 北京 卫 星环境 工 程研 究所 , 北京 1 0 0 0 2 9 )
e n vi r o n me n t ,s a t i s f y t he me c ha n i c a l a n d e l e c t r i c a l i nt e r f a c e r e qu i r e me nt s f o r s p a c e e n v i r o n me n t s i mu l a t o r a n d dr iv e t he
ABS T RAC T: O b j e c t i v e T o s o l v e t h e p r o b l e m t h a t i t i s u n a b l e t o s a t i s f y b o t h t h e h i g h a n d l o w ti t i o n
Ther m al Tes t s
SUN Xi n g—h u a,ZH O U Y a h
( B e i j i n g I n s t i t u t e o f S p a c e c r a f t E n v i r o n me n t E n g i n e e r i n g , B e i j i n g 1 0 0 0 2 9 , C h i n a )
整 红 外加 热笼 的相 对位 置 , 可 以使 其 更好地 适 应不 同工况 需求 , 并提 高外 热 流模 拟 整体 能 力 。 关 键词 : 真 空 热试验 ; 红 外加 热笼 ; 外热 流模 拟 ; 运动 驱动 系统
对接机构真空热试验外热流模拟方案研究
文章编号:100621630(2008)0620047205对接机构真空热试验外热流模拟方案研究秦文波,程惠尔(上海交通大学机械与动力工程学院,上海200240) 摘 要:根据对接机构的结构特点和真空热试验要求,提出了红外笼、电加热片,以及红外笼+加热片组合3种对接机构外热流模拟方案。
仿真计算了在真空罐模拟环境中各方案对接机构构件的稳态温度分布,并与轨道环境进行了比较,确定了最大温差构件。
结果表明:红外笼方案较简单,适于正样飞行产品;电加热片和红外笼+加热片方案的地面模拟准确性较佳,适于初样地面产品试验。
关键词:对接机构;真空热试验;外热流模拟;红外笼;加热片中图分类号:V524.3 文献标识码:AS tudy on Simula tion of External Flux in Vacuum Ther mal Test of Docking MechanismQ IN We n 2bo ,C H EN G Hui 2er(School of Mec hanical Enginee ring ,Sha nghai Jiaotong Univer sity ,Shanghai 200240,China)Abstract :Acco rding to t he str uctural cha racteristic a nd the te st demand of docking ,three sc hemes f or external flux simula tio n which we re inf rared heating ca ge ,hea ting chip and inf rared heating cage +heating c hip were pre sented in t his paper.The stable tempe rature distr ibutio n in vac uum ta nk simulated environment of various co mponents of docking mechanism for the 3schemes wa s calculated by simula tio n ,and re sult s we re compar ed to t hose in or bit e nvironment.The component with maximum temperature diff erence wa s identified.The study showed t hat t he scheme of inf rared hea ting cage was simple ,whic h wa s suitable for flying ,a nd the schemes of heating chip a nd inf rared hea ting cage +heating chip was more accurate ,which wa s suitable fo r ground test.Keyw or ds:Docking mechanism ;Vacuum thermal te st ;External f lux simulation ;In f ra red heating cage ;Heating chip 收稿日期22;修回日期226 作者简介秦文波(66—),男,博士生,研究方向航天器热分析和热防护。
基于点热流的红外加热笼热计算
量值与计算结果来评价外热 流模拟 的准确性 。
3基于点热流 的热计算方 法
在 舱外 航 天服外 表 面关 键处 取 点 ,这 些 点热 流 能 代表 舱外 航 天服 外表 面 的热 流分 布情 况 ,前 期 热
热沉等主要试件和支架等结构。试件 间做了很好的
隔热 处 理 , 试 件 间传 热主 要靠 表 面热 辐射 , 只分 析试
的吸 收 热 流 进 行 比对 。试 验 时在 舱 外 航 天 服 外 表 面 关 键 点 粘 贴 了 多 个 热 流 计 ,通 过 比对 热 流 计 测
试件 多 , 全部建 模 分 析量大 , 个 别 偏差 还 会 引起 整体 求解 的偏 差 。只分析 舱外 航 天服 、 红 外加 热 笼 、
件 自身的导热项 , 以简化工作 。
4 . 2 分析对 象热 辐射 特性
计算对 比热流计 的试验测量值与计算值 ,就暗含了
热 流 计 测 量 值 能 够 代 表 舱 外 航 天 服 表 面热 流 的 意
舱外航 天服 的热屏蔽服在真空 中隔热性能好 , 内外近似绝热 , 可假设为内壁绝热 的再辐射表面[ 1 o l 。 热试验使 用 的热流计 全部为绝热 式薄 片热流
8部位吸收热 流满 足爱求 ?
4 试 验 外 热 流 分 析 模 型
是
用西 门子 P L MS公 司 ( P r o d u c t L i f e c y c l e Ma n a g e —
确定施加功率
m e n t S o f t w a r e I n c . ) 的N X软件[ 9 1 建立该试验 的外热
,- - - . -Fra bibliotek则热流计 的到达热 流全 部来 自红外加热笼各加 热区的
【CN209707415U】一种应用于真空热试验的通用可调节红外灯阵【专利】
权利要求书1页 说明书4页 附图4页
CN 209707415 U
CN 209707415 U
权 利 要 求 书
1/1 页
1 .一种应用于真空热试验的通用可调节红外灯阵,包括: 可调红外灯组;以及 可调桁架,所述可调红外灯组可调节的固定在所述可调桁架上。 2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应用于真空热试验的通用可调节红外灯阵,其特征在于,所述可 调红外灯组包括: 红外石英灯管; U型支架; 安装调节槽,所述安装调节槽设置在所述U型支架上; 绝缘角片;以及 螺钉固定孔,所述螺钉固定孔设置在所述红外石英灯管、所述U型支架以及所述绝缘角 片上。 3 .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应用于真空热试验的通用可调节红外灯阵 ,其特征在于,所述U 型支架上的螺钉固定孔为一字型可调螺孔。 4 .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应用于真空热试验的通用可调节红外灯阵 ,其特征在于,所述U 型支架为不锈钢或铝合金支架。 5 .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应用于真空热试验的通用可调节红外灯阵,其特征在于,所述绝 缘角片的材料为陶瓷材料。 6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应用于真空热试验的通用可调节红外灯阵,其特征在于,所述可 调桁架的多个面上具有水平设置的安装调节槽,所述可调红外灯组可以在所述安装调节槽 中进行移动调节。 7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应用于真空热试验的通用可调节红外灯阵,其特征在于,多个可 调桁架通过桁架连接角件固定。
(74)专利代理机构 上海智晟知识产权代理事务 所(特殊普通合伙) 31313
代理人 张东梅 李镝的
(51)Int .Cl . G01N 25/00(2006 .01)
( ESM )同样的发明创造已同日申请发明专利
(10)授权公告号 CN 209707415 U (45)授权公告日 2019.11.29
热真空试验设备中的控温方式研究
热真空试验设备中的控温方式研究刘中华;李树杰;刘国强【摘要】真空下进行温度循环试验时控温方式非常关键,选择合适的控温方式对试验结果有很大的影响.不同的控温方式,其升降温速率是不同的,温度浸透时间也是不同的;不合适的控温方式可能导致不正确的试验结果,甚至损坏试验样品.对热真空试验的控温方式进行了试验研究,分析了不同的控温方式的优缺点,在以后的试验过程中可以根据不同的试验来选择不同的、合适的控温方式.【期刊名称】《电子产品可靠性与环境试验》【年(卷),期】2012(030)004【总页数】5页(P1-5)【关键词】热真空;控温方式;升降温速率,温度浸透时间【作者】刘中华;李树杰;刘国强【作者单位】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电子可靠性工程技术有限公司,北京100083;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第十三研究所,河北石家庄050051;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电子可靠性工程技术有限公司,北京100083;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第十三研究所,河北石家庄050051;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第十三研究所,河北石家庄050051【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TB240 引言卫星发射入轨后要遇到复杂的空间环境,这些环境会对卫星产生极其重要的影响,其中以太阳幅射、冷黑环境及真空环境的影响最严重。
它们影响卫星的热性能、电性能和力学性能,对卫星正常工作构成重大的威胁 [1]。
对太阳幅射、冷黑环境及真空环境进行的模拟试验被叫做热真空试验。
环境热真空试验是在规定的压力与鉴定级或验收级热真空试验的温度条件下,暴露卫星的设计与工艺问题,评定其工作性能,验证其飞行功能的试验 [1]。
重要的航天设备都要在上天前在地面真空试验室进行低温及高温的模拟试验,通过了检测要求的设备才被允许安装在上天设备上 [2]。
在做真空环境试验时,温度传输途径有3种基本方式:传导、对流与辐射,在100 kPa环境(也就是地面上)下,传导、对流是主要的散热方式,辐射只是起辅助的作用。
卫星真空热试验用红外加热笼工艺设计
卫星真空热试验用红外加热笼工艺设计背景随着现代通信技术的不断发展,卫星已经成为人类进行通信的重要手段之一。
卫星在运行过程中,需要经受各种恶劣的环境条件的考验,如严寒的极地、高温、真空等。
为了保证卫星的可靠性和稳定性,需要对卫星进行一系列的试验和检测。
其中,卫星在真空环境下的热试验尤为关键。
如果卫星在高温的真空环境下能够正常工作,就可以确保卫星在实际空间的工作中也不会出现问题。
而卫星真空热试验用红外加热笼,就是一种常用的卫星试验设备。
设计卫星真空热试验用红外加热笼包括加热器、绝热层、真空腔等组成。
其中,加热器是关键部件之一。
合理的加热器设计,可以有效提高卫星的试验效率,让卫星更加稳定地在高温真空环境下运行。
红外加热笼红外加热笼是卫星真空热试验用设备中常用的一种,它利用红外线进行加热。
在红外光谱范围内,红外线的穿透性很强,可以直接将能量传递到对象表面进行加热。
因此,红外加热笼比较适用于小型设备的加热。
加热器加热器是红外加热笼的关键部件之一。
合理的加热器设计不仅能够提高卫星的试验效率,还可以延长加热器的使用寿命,减少加热器维修次数。
下面介绍几种常用的加热器设计方案。
1. 温控棒温控棒是一种简单有效的加热器。
它主要由加热器线圈和温度传感器组成。
温度传感器会不断感应加热器周围的温度,并将温度信号传回温控棒控制器,从而实现对温度的精确控制。
温控棒加热器结构简单,容易控制温度,因此常用于小型试验设备的加热。
2. 电阻丝电阻丝加热器利用电阻丝的电能转换成热能,进行加热。
它由多根电阻丝组成,电阻丝之间采用隔热材料进行隔离。
电阻丝加热器加热功率大,温度范围广,可以满足大型设备的需求。
但是,电阻丝加热器耗能较大,故不适用于长时间加热。
3. 石墨石墨加热器是一种新型的高温加热器。
它利用石墨的材料性质,将电能转换成热能进行加热。
石墨加热器加热功率大,但是体积比较小,因此可以满足大型设备的需求。
此外,石墨加热器的加热效率也比传统的电阻丝加热器高。
热真空试验用红外加热笼的热设计.
24 航天器环境工程第 21 卷第 1 期 4 红外加热笼的设计验证在为某型号天线热真空试验设计加热笼时就采用了上面的计算方法根据高温 91 的要求进行了设计计算如表 1 所示表1 覆盖系数加热带宽度/mm 设计电流/A 功率利用率加热带温度/ 0.25 6 3.938 0.969 252 某型号天线的加热笼设计参数 0.3 6 3.585 0.80 228 0.35 6 3.31 0.685 208 0.4 6 3.089 0.596 192 0.25 8 5.25 1.72 252 0.3 8 4.78 1.42 228 0.35 8 4.415 1.218 208 0.4 8 4.119 1.06 192 低温-133 在加热笼加工中一般只选择6mm 或 8mm 宽度的加热带由表 1 的计算结果可以看出在如此高的高温要求下 8 mm 宽的加热带都不能满足要求因此只能选用 6mm 宽的加热带经过对比只有选用覆盖系数为 0.4 的加热笼才能够满足高温和升温的要求对低温工况下的加热带温度进行计算在低温平衡工况下加热带的平衡温度为-96 对于背景温度低于 100K 的真空室来说这个温度的到达是没有问题的经计算为使加热带在低温工况下保持这个温度需要的加热电流为 0.44A 因此该加热笼能够满足低温和降温的要求至此完成了该加热笼的热设计计算最终确定加热带的宽度为 6mm 加热笼的覆盖系数为 0.4 5 结束语经过试验在高温工况下加热笼电流一般都维持在 2.8A 3.2A 范围内在低温工况下加热笼电流一般都维持在 0.4 0.5A 范围内因此加热笼的设计和计算都是非常成功的 THERMAL DESIGN FOR INFRARED HEATING CAGE IN THERMAL VACUUM TEST YANG Xiao-ning ( Beijing Institute of Spacecraft Environment Engineering, Beijing 100029,China Abstract: In this paper, a method for thermal design and calculation of infrared heating cage in thermal vacuum test is described, which introduces the concept of “valid radiation” to design and calculate the function of heating cage. A heating cage used in a thermal vacuum test verified this method. Key words: infrared heating cage; thermal vacuum test; valid radiation; thermal design。
红外加热笼进行瞬态外热流模拟的优化方法
———————————————————————— 收稿日期:2017-03-14;修回日期:2017-05-17
引用格式: 高庆华 , 毕研强 , 王晶 , 等 . 红外加热笼进行瞬态外热流模拟的优化方法 [J]. 航天器环境工程 , 2017, 34(3):
284-289 GAO Q H, BI Y Q, WANG J, et al. Optimization method for transient heat flux simulation with infrared heating cage[J]. Spacecraft Environment Engineering, 2017, 34(3): 284-289
??1?12???1?12?a?112??a??1??112????1?axr?221??a???1?1???2???21r2???1?21??????a221???ra3?1???221???22r4???1?22?1?????a222???ra图1舱板红外笼和热沉的辐射换热关系5?1??222??????1?r??fig
第3期
高庆华等:红外加热笼进行瞬态外热流模拟的优化方法
285
0
引言
红外加热笼作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航天器真空热试验中的外热流
,ε22(红外笼外表 ε21(红外笼内表面,朝向器表) 面,朝向热沉) ;热沉表面为大空间漫灰内表面, 发射率为 ε3=0.9,平均温度为 88 K。 2)各表面的有效辐射为 J,相应的下标 1、21、 22、 3 分别表示器表、 加热笼内表面和外表面、 热沉。 3)忽略器表内/外侧、加热笼内/外侧的温差, 忽略器表、加热笼和热沉的温度不均匀性。 4 )器表和加热笼的尺寸为 1m×1m,距离为 50 mm,加热笼覆盖系数取 η=0.25,因此角系数 X12=0.25,X21=1,X13=0.75,X23=1。 5)器表内侧热流(Q1)未知,为进行分析, Q1 取 0、100 、200 、300 W,器表外侧发射率 ε12 取 0.87, 舱板密度 ρ1=180.8 kg/m3, 厚度 δ1=15.6 mm, 比热容 c1=946 J/(kg·K)。 6)带条内侧涂黑漆,ε21=0.9;外侧为光亮不 锈钢带 表面 , ε 2 2 =0.1 , ρ 2 =180.8 k g / m 3 , c 2 = 946 J/(kg·K),厚度为 0.1 mm,宽度为 6 mm,电阻 率为 1.09×10-6 Ω·m,Q2=I2R 为加热带通电焦耳热。 器表、红外加热笼、热沉表面三者形成的辐射 等效网络图[5]如图 2 所示。
一种用于航天器真空热试验的红外加热笼[实用新型专利]
[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12]实用新型专利说明书[11]授权公告号CN 201293721Y[45]授权公告日2009年8月19日专利号 ZL 200820178014.2[22]申请日2008.11.17[21]申请号200820178014.2[73]专利权人北京卫星环境工程研究所地址100094北京市海淀区友谊路104号[72]设计人魏仁海 陈金明 巩俊民 孟凡雷 杨万青李智生 王克文 [51]Int.CI.G01M 19/00 (2006.01)权利要求书 1 页 说明书 4 页 附图 1 页[54]实用新型名称一种用于航天器真空热试验的红外加热笼[57]摘要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用于航天器真空热试验的红外加热笼,其上、下部分别为一个不锈钢框架,在不锈钢框架之间布置有多条垂直的镍铬加热带,镍铬加热带组成栅格,其内表面喷涂有发射率为0.88、吸收率为0.95的黑漆,镍铬加热带的下端与下部不锈钢框架固定,上端通过不锈钢张紧弹簧与上部不锈钢框架悬挂连接,镍铬加热带与不锈钢框架之间用聚四氟乙烯带进行电绝缘。
在真空度大于1×10-3Pa环境下,可以提供不低于373K的加热温度。
200820178014.2权 利 要 求 书第1/1页 1、一种用于航天器真空热试验的红外加热笼,其上、下部分别为一个不锈钢框架(1),在不锈钢框架之间布置有多条垂直的镍铬加热带(4),镍铬加热带(4)组成栅格,其内表面喷涂有发射率为0.88、吸收率为0.95的黑漆,其特征在于,镍铬加热带(4)的下端与下部不锈钢框架(1)固定,上端通过不锈钢张紧弹簧(3)与上部不锈钢框架(1)悬挂连接,镍铬加热带(4)与不锈钢框架(1)之间用聚四氟乙烯带(2)进行电绝缘。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红外加热笼,其特征在于,同一加热区的相邻的镍铬加热带(4)用相同材料的镍铬连接带(5)串联起来,镍铬连接带(5)与镍铬加热带(4)之间用点焊连接,在镍铬连接带(5)上焊接引线(6)。
一种红外加热笼[发明专利]
(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12)发明专利申请(10)申请公布号 (43)申请公布日 (21)申请号 202010625732.5(22)申请日 2020.07.02(71)申请人 航天科工空间工程发展有限公司地址 431400 湖北省武汉市新洲区双柳街学林路特1号(72)发明人 隋愿愿 赵益涛 李子轩 段友东 李粲 于印 (74)专利代理机构 北京正理专利代理有限公司11257代理人 付生辉(51)Int.Cl.B64G 7/00(2006.01)(54)发明名称一种红外加热笼(57)摘要本发明实施例公开了一种红外加热笼,所述红外加热笼被配置为可对位于红外加热笼内的试验件进行辐射加热,所述红外加热笼包括:用以放置试验件的笼体,笼体上包括有镂空部;以及位于镂空部处的可旋转的叶片,所述叶片在通电状态下发出红外辐射;与所述镂空部配合设置的叶片安装在所述镂空部内并遮挡所述镂空部;所述叶片被配置为通过旋转不同角度以形成对所述镂空部的遮挡。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红外加热笼通过不同旋转角度的叶片迅速调整红外加热笼不同的遮挡状态,实现了高温低温等不同温度工况间的快速切换,实现了红外加热笼的遮挡系数的快速调节。
权利要求书1页 说明书5页 附图3页CN 111942622 A 2020.11.17C N 111942622A1.一种红外加热笼,其特征在于,所述红外加热笼被配置为可对位于红外加热笼内的试验件进行辐射加热,所述红外加热笼包括:用以放置试验件的笼体,笼体上包括有镂空部;以及位于镂空部处的可旋转的叶片,所述叶片在通电状态下对试验件辐射热量;与所述镂空部配合设置的叶片安装在所述镂空部内并遮挡所述镂空部;所述叶片被配置为通过旋转不同角度以形成对所述镂空部的遮挡。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红外加热笼,其特征在于,所述红外加热笼上包括:竖直设置的齿条,所述齿条可沿竖直方向运动;用于驱动所述齿条运动的电机;横向设置且与所述齿条正交设置的蜗杆,所述蜗杆在所述齿条的带动下以自身轴线为旋转中心旋转;以及所述蜗杆通过与所述蜗杆配合设置的蜗轮使所述叶片以自身轴线为旋转中心旋转。
真空热试验中红外笼对伞状天线非稳态r加热过程数值仿真
真空热试验中红外笼对伞状天线非稳态r加热过程数值仿真林博颖;苏新明;简亚彬;李振伟;解峥;王晶;郄殿福
【期刊名称】《航天器环境工程》
【年(卷),期】2018(035)004
【摘要】文章针对真空热试验红外加热装置计算机辅助设计中的非稳态过程模拟问题,以一种较为复杂的伞状天线结构为例,以红外笼作为加热装置,对真空热试验环境下的加热过程进行数值仿真研究.采用红外笼的等效加热面模型简化仿真模型,使计算负荷可以达到工程应用的水平,同时满足模拟精度的要求.数值仿真与试验数据对比证明,所采用的计算方法可以为红外笼等红外加热装置的设计提供准确的非稳态加热过程模拟.
【总页数】5页(P348-352)
【作者】林博颖;苏新明;简亚彬;李振伟;解峥;王晶;郄殿福
【作者单位】北京卫星环境工程研究所;北京卫星环境工程研究所;北京卫星环境工程研究所;北京卫星环境工程研究所;北京卫星环境工程研究所;北京卫星环境工程研究所;北京卫星环境工程研究所可靠性与环境工程技术重点实验室,北京 100094;北京卫星环境工程研究所;北京卫星环境工程研究所可靠性与环境工程技术重点实验室,北京 100094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V416.5;TB115
【相关文献】
1.热真空试验用红外加热笼的热设计 [J], 杨晓宁
2.卫星真空热试验中红外加热笼的创新设计 [J], 龚洁;杨晓宁
3.径向加强肋-薄膜伞状天线结构动力学建模与数值仿真 [J], 李东颖;张华;刘汉武
4.数值仿真技术在热真空试验中的应用 [J], 李涛;周丽萍
5.高精度伞状天线热设计优化及热平衡试验验证 [J], 王波;程建;徐向阳;张建波;王耀霆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7)
将公式(14)的前半部分代入(17)得
1 1 − ε 21 1 A (Eb2 − Eb1 ) + = (Eb1 − Eb3 ) + 1 − ε 22 F1 X 13 1 F1 X 12 F2ε 21 + F X F 2 ε 22 2 23
Q23 =
Eb2 − J 3 1 − ε 22 1 + F2 X 23 ε 22 F2
(9)
式中
J3 X23
22
热沉的有效辐射 加热笼对热沉的角系数 加热笼朝热沉方向表面的发射率
2.4
试件与热沉之间净辐射换热的计算 仿照(7)可得试件与热沉之间的净辐射热流为
Q13 =
J1 − J 3 1 F1 X 13
其中
(18)
1 1 − ε 21 1 − ε 22 1 1 A= F X + FX + Fε + F X + Fε 1 13 2 21 2 23 2 22 1 12
由公式(18)即可以求出加热笼的黑体辐射 Eb2 可以当作+ 处理
1− ε3 Fε 3 3
考虑到热沉的面积 F3 与试
(16)
将(15) (16)代入(13)得
Q21
1 − ε 21 1 − ε 22 1 1 1 1 Eb1 − Eb3 − Q21 + + + + F1 X 12 F1 X 13 F2ε 21 F2 X 23 F2ε 22 F1 X 13 = 1 − ε 22 1− ε3 1 + F2 X 23 F2 ε 22 F3ε 3
2 红外加热笼的热设计计算
在进行红外加热笼设计时 工况下的各种影响因素 一种理想情况进行计算 的设计 保险系数 选取 如图 1 所示 1 为试件 2 为加热笼 3 为热沉 在进行 计算时 我们取试件面积为 1m2 加热笼外框面积为 1m2 则 加热笼的加热带实际面积为加热笼的覆盖系数 在稳态工况下 试件温度保持不变 即试件吸收的热量与试件发出的热量相同 由此列出试件的 热平衡方程来进行计算 试件发出的热量至少应包括 4 个部分 试件对热沉的辐射 试件对加热笼的辐射 加热笼对试件 的辐射被试件反射的部分 热沉对试件的辐射被试件反射的部分 而试件吸收的热量 除包括加热笼 和热沉对试件辐射的热量外 还包括由试件发出 被加热笼和热沉反射回来后 又被试件吸收的热量 事实上 每一种发射回来的热量被吸收一部分后 又有一部分被反射出去 这样 吸收和发出的热量 均是一个无穷项的级数和
在工程设计工作中
件面积相比 式
即公式(18)中的 A 可以近似为 0 因此可以得到关于 Eb2 的简化公
1 1 − ε 21 Eb2 = (Eb1 − Eb3 ) F X + Fε F1 X 13 + Eb1 2 21 1 12
2.5 加热带温度的计算 根据公式 Eb2= T24 可以计算出加热带的温度
杨晓宁 热真空试验用红外加热笼的热设计
21
X21 X12
加热笼对试件的角系数 试件对加热笼的角系数 利用(6)(7)两式 可以得到加热笼和试件之间的净辐射换热为
考虑到 X21F2 = X12F1
Q21 =
Eb2 − J 1 1 − ε 21 1 + F1 X 12 ε 21 F2
(8)
2.3 加热笼与热沉之间直接净辐射换热的计算 仿照公式(8)的推导过程 可以推导出加热笼与热沉之间的净辐射换热为
/ hb2
由于加热笼的发热功率和电流存在着下面的关系 (22)
3 加热笼设计参数的确定
上面的计算 是基于加热笼的有关设计参数都已经确定的情况下进行的计算校核 即所谓的 正 问题 而加热笼的设计实际是一个 反问题 即在不知道加热笼的这些参数时 通过计算 来确定 这些参数 由于热真空试验要求的是试件的温度满足一定的要求 按此进行加热笼设计 不会得到加热笼设 计参数的唯一解 因为该要求是加热笼覆盖系数和加热带宽度的耦合结果 同时改变覆盖系数和加热 带宽度两个参数也可以满足同样的要求 因此 在加热笼设计时 实际是在确定一个最优解 基于此 反问题 的解决是通过 正问题 解的优化来实现的
(19)
2.6 加热笼设计电流的计算 根据上面计 算 得 到 的加 热 笼黑 体 辐 射热 流 和加 热 带 两 个 表 面的发 射 率 1m
2
可以 计 算 出 单 位 面 积
加热笼两个表面辐射出的总热量 Q 总 Q 总=
2 内+ 2外
Eb2
(20)
杨晓宁 热真空试验用红外加热笼的热设计
23
式中
2 内和
低温-133
在加热笼加工中 一般只选择 6mm 或 8mm 宽度的加热带 由表 1 的计算结果可以看出 在如此 高的高温要求下 8 mm 宽的加热带都不能满足要求 因此只能选用 6mm 宽的加热带 经过对比 只 有选用覆盖系数为 0.4 的加热笼 才能够满足高温和升温的要求 对低温工况下的加热带温度进行计 算 在低温平衡工况下 加热带的平衡温度为-96 对于背景温度低于 100K 的真空室来说 这个温 度的到达是没有问题的 经计算 为使加热带在低温工况下保持这个温度 需要的加热电流为 0.44A 因此 该加热笼能够满足低温和降温的要求 至此完成了该加热笼的热设计计算 最终确定加热带的 宽度为 6mm 加热笼的覆盖系数为 0.4
笼电装时一般使用聚四氟乙烯线 温度过高会烧毁导线造成断路或短路的危险 一般在设计时 希望
24
航
天
器
环
境
工
程
第 21 卷第 1 期
4 红外加热笼的设计验证
在为某型号天线热真空试验设计加热笼时 就采用了上面的计算方法 根据高温 91 的要求 进行了设计计算 如表 1 所示
表1 覆盖系数 加热带宽度/mm 设计电流/A 功率利用率 加热带温度/ 0.25 6 3.938 0.969 252 某型号天线的加热笼设计参数 0.3 6 3.585 0.80 228 0.35 6 3.31 0.685 208 0.4 6 3.089 0.596 192 0.25 8 5.25 1.72 252 0.3 8 4.78 1.42 228 0.35 8 4.415 1.218 208 0.4 8 4.119 1.06 192
(14)
22
航
天
器
环
境
工
程
第 21 卷第 1 期
由公式(3) (10)并考虑 Q12 = Q21 得
J 3 = Eb1 − Q21
由公式(9)和(14)得
1 F1 X 13
(15)
Q23 = Q21
1 − ε 21 1 1 + + F1 X 12 F1 X 13 F2ε 21 1 − ε 22 1 + F2 X 23 F2ε 22
在上面的计算中 除试件 加热笼和热沉的表面发射率参数外 只有加热笼覆盖系数和加热带宽 度是决定最终计算结果的参数 通过改变加热笼的覆盖系数和加热带宽度来计算设计电流和加热带温 度 通过对这些数据的比较 就可以得到加热笼设计的最优解 4A 的直流电源供电 因此加热笼的电流必须小于 4A 而加热 在试验过程中 一般选用 120V 加热带温度不超过 250 上文的计算都是基于理想情况进行的 实际上 加热笼在加工过程中 还存在着一些直接影响加 热笼性能的不确定因素 包括加热笼对试件的角系数会由于加热带的扭动而减小 加热带朝向热沉方 向的表面可能在加工过程中落上一些污渍而使表面红外发射率增大 虽然也存在着由于不同加热区之 间的热耦合而使某加热区的供电电流减小的情况 但是在加热笼实际设计过程中还是要留有足够的余 量 以便当上面影响加热笼性能的现象出现时 加热笼有足够的加热能力来满足试验要求 为此 在 加热笼设计时 综合考虑各种因素 一般至少留有 30%的加热余量 最好余量在 40%以上 即进行加 热笼设计时 理想情况下的加热笼电流一般不能超过 3.1A 且最大不超过 3.4A 在满足高温要求的情况下 应该使加热笼的覆盖系数尽量小 否则会造成降温速度太慢或低温不 能满足试验要求的情况 而且也会增加试验成本 因此 希望在高温工况下 加热笼加热功率利用率 能够控制在 50% 70%范围内
提出了利用 有效辐射
的概念进行热设计计算的一般方法 中图分类号
进行了加热笼热设计计算的验证 2004 01-0019-06
1
前言
在进行航天器的热真空试验时 经常选用红外加热笼作为加热手段 红外加热笼的设计直接决定
了热真空试验是否能够顺利进行 红外加热笼在设计时 一般需要确定选用什么类型的加热带 以及 加热带的覆盖系数 而这些参数是通过热设计来确定的 热真空试验时试件要满足高低温的要求 如 果覆盖系数太小 高温就不能满足要求 而如果覆盖系数过大 又会出现降温太慢甚至低温不能满足 要求的情况 从而增加试验成本 降低试验成功的可靠性 因此 在红外加热笼设计时 进行热设计 计算是非常重要的一个环节
收稿日期 作者简介 2004-01-16 杨晓宁 1972- 男 黑龙江省兰西人 工程师 主要从事空间环境模拟试验技术的研究工作 图1 稳态工况示意图
要综合考虑热真空试验稳态 首先按 凭经验
1 2 3
但是在具体进行热设计时
然后考虑各种影响因素并加上一定
保险系数一般根据试验具体情况
20
航
天
器
环
境
工
程
(10)
在稳态工况下 试件温度保持不变 设热沉表面的到达热流为 G3
则 Q13 = Q21 = Q 加热笼两个表面的的总净辐射热流为 Q 总 则 (11) Q 总 = Q21 + Q23
有效辐射为 J3
由于加热笼的总辐射热流在平衡状态下最终被热沉吸收 因此 Q 总= G3 - J3 F3 (12)
仿照公式(6)的推导过程并利用公式(11)和(12)得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