达达主义电影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 • • • • • • • • •
诞生于20世纪初期的“达达主义”是西方文艺 发展历程中的一个重要艺术派别,它所表现出来的反 战、反文化、反传统、反人工、反理性的态度,改变 了长期以来居于主导地位的传统艺术价值观。在达达 主义者的眼里,“达达”并不是一种艺术,而是一种 • 诞生于20世纪初期的“达达主义”是西方文艺 • 发展历程中的一个重要艺术派别,它所表现出来的反 “反艺术”,一切与现行艺术标准背道而驰的行为都 • 战、反文化、反传统、反人工、反理性的态度,改变 • 了长期以来居于主导地位的传统艺术价值观。在达达 为达达主义者们所热衷。因此,达达主义的作品经常 • 主义者的眼里,“达达”并不是一种艺术,而是一种 表现出新奇、大胆的特点和叛逆的精神。这种独特的 • “反艺术”,一切与现行艺术标准背道而驰的行为都 • 为达达主义者们所热衷。因此,达达主义的作品经常 理念对 20世纪的许多现代主义文艺流派都产生了较大 • 表现出新奇、大胆的特点和叛逆的精神。这种独特的 • 理念对20世纪的许多现代主义文艺流派都产生了较大 的影响,如:超现实主义和奇幻主义,同时也渗透在 • 的影响,如:超现实主义和奇幻主义,同时也渗透在 • 美术、电影、文学、音乐等各种艺术形式当中。 美术、电影、文学、音乐等各种艺术形式当中。
达达主义电影
宗旨:颠覆和破坏 因为达达是不能理解的……”实际上,达达主义的宗旨是颠覆和破坏,颠覆资本 主义社会既有的道德、宗教、政治传统,破坏一切艺术规范,推崇个性的彻底 自由。达达主义电影的特点是没有主题、没有情节、追求奇异怪诞的效果。代 表作是法国导演雷内· 克莱尔根据达达主义运动的领导人、画家、诗人皮卡比亚 斯所写的剧本拍摄的《幕间休息》,由一系列充满幽默感的即兴笑料汇集而成, 全片以荒诞、幽默等隐含方式讽刺了资产阶级礼仪习俗及风尚和文化。 威尼斯街景,连放三遍

影片的主人公是一个性无能的僧侣;他 渴望得到的一个女人,恰恰是另一个人 的情人,此人不断变化为传教士、将军 和监狱看守同他作对。导演对主人公的 性心理作了充分的探索,运用一系列非 现实的画面来表现人物的性梦幻世界, 并设计许多超常的动作来刻画性压抑者 的变态行为,如主人公无故打碎了酒窖 里一个又一个的玻璃球,或者穿上一件 拖到脚跟的大衣在大街上乱逛。全片没 有情节,也无人物性格塑造,充满弗洛 依德主义的潜意识迷狂的幻觉场面。被 认为是世界上第一部超现实主义的故事 片。

1923~1933年间出现了达达主义和超现实主义的先锋派电影。达达主义的电影没有主 题﹐没有情节﹐纯粹是一种形式主义的游戏﹐追求奇异效果的怪诞表演。这种电影常 由达达主义者拍摄或参加演出﹐如达达派美国摄影师M.雷伊在法国拍摄的象一系列抽 象照片的《回到理性》(1923)﹐立体派画家F.莱谢尔拍摄的表现物体和齿轮运动的《机 器舞蹈》(1924)﹐克莱尔﹐R.导演的插在F.皮卡比亚编写的一齣芭蕾舞剧内﹑在演出幕 间休息?﹑皮卡比亚这些达达主义者的演出。此外﹐还有H.修梅特拍摄的《光和速度的 反射》(1923)﹑格莱米永﹐J.拍摄的《机械照相机》(1924)﹐因为他们都是表现抽象的 物体﹐因此达达主义电影也被叫做“抽象电影”或“纯电影”。1925年﹐达达主义电 影为超现实主义电影所代替。超现实主义电影犟调潜意识和心理分析﹐表现梦幻世界 ﹐追求诗意和犟烈的效果。它和达达主义的电影都是一种反传统的电影﹐不同处是超 现实主义表现的对象由物转向人﹐因此多少带有故事情节。代表作有《贝壳与僧侣》 (1927﹐杜拉克导演)﹐《一条安达鲁狗》(1928﹐布努艾尔﹐L.导演)﹑《一个诗人的血》 (1930﹐谷克多﹐J.导演)﹑《黄金时代》(1930﹐布努艾尔导演)﹑《尼斯的景象》 (1930﹐维果﹐J.导演)﹑《诺让──星期天的乐园》(1929﹐卡尔内﹐M.导演)﹑《无粮 的土地》(1932﹐布努艾尔导演)。後 3部影片是超现实主义电影转向纪录电影的作品。

有声电影的兴起和1929年开始的世界性经济危机﹐给予先锋派电影以双重的 打击。对白片出现以後﹐摄制影片的费用大大提高。没有巨额资金﹐根本不 可能摄制影片﹔另一方面﹐那些为放映先锋派电影而开设的专门性影院也由 於经济危机﹑观众稀少而停业或改映有艺术性或有歷史趣味的外国影片。在 这种情况下﹐法国先锋派电影运动终於不得不宣告结束。印象派﹐达达主义 和超现实主义影片的产生并非偶然﹐它们是第一次世界大战前後席捲整个欧 洲的现代主义思潮在电影艺术上的反映﹐表现了人们﹐特别是知识分子对资 本主义制度的不满和找不到出路的苦闷。1918~1930年间法国电影的主流是 商业性影片﹐有很多是从文学名著改编而成﹐文学名著知名度高﹐吸引观众 ﹐所以制片商竞相摄制。被改编的作品不仅有法国本国的文学名著﹐而且有 世界各国的文学名著。此时期最活跃的制片公司之一是电影故事公司﹐它专 门摄制分集的古装片(如《三剑客》)。另一方面﹐十月革命以後有一批俄国的 电影导演和演员流亡到巴黎﹐组织制片公司﹐摄制了一些异国情调的俄国故 事片。德﹑法合作制片也有很大发展。德国资本家用来自柏林﹑罗马﹑维也 纳﹑伦敦﹑斯德哥尔摩等地的演员拍片﹐企图以所谓“欧洲电影”来征服法 国市场和欧洲市场﹔法国制片商则企图用合资制片方式拍摄一些豪华的大场 面影片﹐和好莱坞影片竞争。由於这些原因﹐在无声电影的末期﹐法国电影 愈来愈带有世界主义的色彩。

他们从印象主义的绘画获得启发﹐企图用画 面来表现直接的感性印象。他们不注重影片 的故事情节﹐著重於气氛的创造。他们摄制 的影片虽然不相同﹐但一般具有以下的特点 ﹕诗意的画面﹑犟烈的表现力﹑以风景或背 景作为影片中重要角色﹑自然主义与主观主 义的表现手法或象徵主义的比喻手法。印象 派电影的重要作品有杜拉克的《西班牙的节 目》(1920)﹑《太阳的死亡》(1921)﹑《微笑 的布迭夫人》(1923)﹑莱皮埃的《海上的人》 (1920)﹑《无情的女人》(1924)﹑《金钱》 (1929)﹑爱浦斯坦的《巴斯德传》(1922)﹑ 《忠实的心》(1924)﹑《美丽的尼维尔纳斯 河》(1924)﹑冈斯的《车轮》(1923)﹑《拿破 仑》(1927)。印象派电影由於追求造型美﹑ 寻求新奇的视觉形像和新颖的拍摄角度﹐发 展到完全否定人和社会﹐脱离现实。1924年 德吕克故世後印象派便告衰落。印象派虽然 只昙花一现﹐但在电影美学和电影技巧上却 有所贡献﹐其中有德吕克在《狂热》(1921) 中的深焦距镜头﹐冈斯在《车轮》中的加速 蒙太奇﹑在《拿破仑》中叠印的人物及合成 银幕和多种角度拍摄的主观镜头﹐莱皮埃在 《黄金国》中从人物眼中看到的各种景像等。
达达主义与电子音乐
• • “喧闹”——“噪音”的艺术 “喧闹来自未来主义”,阿纳森所说的“喧闹”指的是达达主义中对“现成品”的使 用。用杜尚的原话,“艺术并不崇高,它可以随便是什么东西,不值得我们对它有太 高的推崇。”他的那些基于日常生活题材所创作的艺术,都是把传统美学所拒绝的非 艺术物品即“现成品”带入到艺术作品中,如《旋转的饰板》,就是把一只自行车的 轮子装在厨房凳子的顶端。 在音乐领域,传统的乐音体系已不能满足音乐家们创作的需求,他们开始投身于新声 音的制造和发掘中,在这个基础上出现的电子音乐,从根本上动摇了传统音乐观念对 音乐声音资源界限的划分。声音是任意的,既可以是乐音,也可以是噪音,对达达主 义来说,噪音就成了声音的现成品,达达主义中的“喧闹”也就是噪音。1913年,卢 索罗写了一份未来派宣言,有关于机器时代对人类生活及听觉的改变,这为噪音音乐 提出了论据。这之后的“具象音乐”以舍费尔为代表,把人们生活中最耳熟的诸如: 火车声、汽笛声、机械摩擦等声音经过录音机、滤波器等设备进行特殊方式的剪接、 循环、重复、拼贴,以及再合成技术,制作成一种全新的“音乐”。这种音乐以噪音 为材料,打破了乐音体系以有序声波为材料的传统音乐思路,虽然大多数人的耳朵还 不能接受这种也被称之为“音乐”的东西,但不可否认,它的出现极大地扩展了音乐 的表现范围和表达空间。经典作品有舍费尔的《铁路练习曲》(使用了火车噪音)、 《平底锅练习曲》(1948),亨利的《模棱两可协奏曲》(1950)等。“具象音乐” 所进行的早期电子音乐的探索,引发了人们把电子科技作为音乐创作的直接动力,给 电子音乐的发展带来了历史性的突破。之后,电子音乐 吸收了具象音乐在音乐中使用噪音和自然音响的特点,创作了大量的作品,以更丰富 的现代化设备和学术手段继续进行着对传统音乐的颠覆。

电影中的现代主义流派 大战结束以後﹐ 由於好莱坞影片的竞争﹑国外市场的丧 失﹐加上百代採取全面清理的政策﹐关 闭了他经营的制片﹑发行机构﹐卖掉了 掌握法国主要影院网的百代交易公司和 万塞纳胶片厂﹐使法国电影濒於消亡的 边缘﹐影片产量大幅度下降﹐影片输出 几乎等於零﹐为了重振法国电影﹐德吕 克﹐L.发起组织电影俱乐部的运动﹐并 以他为中心创立了一个包括杜拉克 ﹐G.﹑莱皮埃﹐M.﹑爱浦斯坦﹐J.﹑冈 斯﹐A.等人的电影流派──印象派。


• • • • • • • • • • • • •
结语 达达主义的“喧闹”、“并置”和“机遇”论 推翻了传统所说的“艺术来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 将一切物质都归为艺术创作的素材,认为任何“现成 品”包括原艺术品都可以通过“并置”成为新的艺术 品。它打破了艺术与生活的界限及传统美学对艺术的 限制,成为艺术思想的先行者和解放者。在达达主义 的指引下,电子音乐家们重新定义了音乐。他们将 “噪音”变成了音乐的一部分,用“拼贴”和“不确 定”增强了音乐的新奇效果,为探索音乐的新形式和 新结构提供了更多的可能性。在音乐的历程里,他们 勇往直前,用达达主义的精神开拓着音乐的道路,为 现代音乐界注入了令人振奋乃至震惊的力量。
《艺术评论》2013
• • • • • • • • • • • • •
电子音乐作为20世纪音乐的一部分,是音乐与 电子科技相结合的产物,与达达主义同属于先锋艺术 的范畴。自它萌芽那天起,电子音乐便以完全异于传 统音乐的方式向人们展现着它的先锋性和独特性,尤 其是它在音色和演出方式上的突破,让音乐脱离了人 工演奏的范畴和传统的音乐厅演出模式,和达达主义 一样,进入了反人工、反传统的领域。不仅如此,电 子音乐在创作和表演方面也体现着达达主义的思想。 反理性控制的美学主张成为电子音乐创作的重要手 段,非理性选择即“偶然性”的表演方式也开始被广 泛运用。在此,笔者以达达主义的产生及其特征为出发点,从达达主义的三大因素 “喧闹”、“并置”和 “机遇”对电子音乐的创作方法和表演方式进行较为 深入的分析,以探讨电子音乐中所体现的达达主义。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