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代辽东八站与辽东边墙的性质研究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明代辽东八站与辽东边墙的性质研究

南义铉

摘要: 明初占领辽东之后,以辽东都司中心逐渐扩大势力范围。明朝在辽东都司之下设卫所,建立起卫所体制,并确保人口努力巩固内部稳定。到永乐年间,明皇亲征蒙古,招抚女真,设奴儿干都司等频频尝试对外扩张。但是未能将蒙古和女真地区收归为明朝的疆域。蒙古和女真反而势力扩大,威胁着明朝的边境。

明朝在女真地区设置的女真卫所随着奴儿干都司衰退,也不可能附属于明。辽东都司只占领着25卫地区,明朝通过修建辽东边墙国境线,以防御辽东,抵制蒙古与女真入侵。

相当于朝鲜与明的国境地带的辽东八站并未建辽东边墙,成为两国之间的国境中立地带,由于处于两国控制的空白地区,出现了各种越境问题。这种情况一直持续到明朝后期,当时因为辽东都司内部屯田的减少、马政瓦解,士兵叛乱及逃跑等难以解决的问题,结果辽东落入满洲族的手中。由此可见,明朝面临着内部矛盾与外部势力扩大的威胁,辽东都司的统治力量相当有限,明代的边境政策是以辽东都司为中心的防御体系。从上述史实可见,认为明代满洲地区是明朝疆域的中方观点存在着很多问题。

关键词: 辽东、辽东都司、辽东八站、辽东边墙、女真、奴儿干都司

Ⅰ. 序论

当前中华人民共和国(以下简称“中国”)对辽东(满洲)的历史相当关注。以有史以来辽东就与中原地区有着密切关联的假说为基础,将史前到近代的辽东历史编写入中国史。中国立足于“多民族统一国家论”,将古代的古朝鲜、高句丽、渤海、匈奴、辽、金、元、清等在北方兴起的政权或成立国家的北方王朝归属为中原的地方政权或中国的兄弟民族。由此可见,中国的历史认识将古代北方的历史歪曲为中国的地方政权甚至周边部的弱小势力,问题相当严重。 中国将北方的历史纳入中国史的过程中,明代辽东(满洲)地区的历史也成为了重要的研究对象。在明代,辽东在东亚历史上占据着相当重要的位置。首先,从地理位置上来看,辽东交通四通八达,是通向朝鲜、女真、蒙古等地区的枢纽,因此成为相互争夺的兵家重地。明王朝也趁元末的混乱时期进攻辽东,并占领了辽东的部分地区。还在辽东地区设立了地区防御的中枢机构——辽东都司及下属的25个卫。以此来守卫京师,防御东部边境,在保卫王朝安宁的同时,将其作为对外扩张的前哨基地。

但是中国方面对明代辽东地区的研究成果其视角存在问题。即,夸大了明朝对辽东的统治,不仅包括蒙古的一部分,而且将女真族统治的吉林、黑龙江流域等广袤的满洲地区也归属于明,主张这些地区都是明朝的疆域。这与客观不符。实际上,处于明朝的影响力之下的地区仅限于辽东都司管辖的地区,即相当于现在辽宁省的范围。(蔡运辰, 1957, p.138)明代辽东的概念,通常指的是辽东都司形式上管辖的25卫地区,这也证明了辽东都司管辖之外的地区不是明朝行政力所涉及的统治地区。

立足于上述基本观点,本研究将分几部分对中方夸大明代对辽东统治进行分析,逐条反驳。借此来重新考察明代辽东的历史性质。本文首先将对在明代进驻辽东上发挥中心作用的辽东都司的性质和管辖地区进行考察。通过分析辽东都司的职能及其管辖范围,对实际统治的地区进

行把握。更进一步,还将阐明明朝建设辽东都司后,为了防御辽东都司地区设置的边防线,即辽东边墙的性质。

辽东边墙之外的地区中辽东八站地区相当于朝鲜与明之间的中立地带。辽东八站地区本来是从朝鲜的鸭绿江到明朝疆域设置栅门的连山关(1480年代之后在凤凰城设栅门)的地区,自元朝始设驿站,相当于朝鲜与中国的使行路,通常称为“辽东八站”。把握辽东八站地区性质的问题是对中方主张的朝鲜与明之间的“鸭绿江国境说”进行重新考虑,阐明朝鲜与明之间并非存在“国境线”而是存在着“国境地带”的问题。更进一步,可以对传统上将鸭绿江与豆满江(图们江)视为朝鲜与明的国境的问题进行重新审视,从而阐明明代的女真势力及其统治地区并非附属于明的事实。

第二,对于中国主张明朝将女真地区归为明朝疆域的观点,本文将对明和女真的关系进行分析。关于明朝在女真地区设女真卫所,中国方面的研究以明朝设女真卫所,这些女真卫所与明朝保持朝贡关系为根据,将两者的关系把握为上下隶属的垂直关系,从而将女真地区视为明朝的疆域。然而,从洪武年间开始,明朝试图将管辖范围扩大至鸭绿江、豆满江、松花江、黑龙江地区,但是在豆满江与鸭绿江设置三万卫、铁岭卫的努力终究未能成功,由此可知,在明朝初年就露出了局限性。而且很多女真人因为与明朝的矛盾,避开明而迁到鸭绿江和豆满江流域。如果鸭绿江和豆满江处于明朝的统治之下的话,如何解释女真人会迁徙到此呢。与理不通。从史料中可知,虽然永乐年间设置了许多女真卫所,但从其设置过程来看,女真卫所大部分都是以女真族的村落为基础形成的,性质上不同于内地的卫所,明朝军队不可能驻屯,当地也不可能隶属于明朝。反而在永乐年间之后,利用明朝无力施加影响之机,建州女真趁机逐渐扩张势力,成为威胁辽东的强大势力,最终持续扩张,灭明建立后金(清)。

第三,有必要对明朝视黑龙江为本国疆域之根据的奴儿干都司问题进行分析。永乐年间明朝在黑龙江下游设奴儿干都司,以此为根据主张黑龙江地区是明朝的疆域。实际上,关于奴儿干都司的纪录出现在当时在当地建成的永宁寺的建寺碑文之上。但是对该碑文进行分析则明确可知,明进入黑龙江流域的尝试只不过是一时性的,奴儿干都司是临时机构,其活动存在很多局限性。

与上述研究主题相关的中方的重要研究成果如下:关于辽东都司的研究有杨阳的《明代辽东都司》(1988)等多数。在中国发表的辽东都司研究成果主要叙述了明初辽东都司的设置,驱逐北元势力,以及辽东都司所属25卫的设立过程以及对外扩张等积极的一面。至于永乐年间以后,辽东都司逐渐出现内部问题,丧失影响力,作为都司的职能逐渐瓦解的过程、面临内忧外扰后,辽东都司进行重整的过程,以及明陷入衰退之后,无法再执行作为都司的职能等辽东都司的另一面的分析相当缺乏。仅仅凭借上述片面的叙述,得出明代辽东都司建立后,明朝将整个满洲地区至于稳定的统治之下,该地区是明朝疆域的一部分的结论。

对于奴儿干都司的研究成果有杨阳等的 《明代奴儿干都司及其卫所研究》 (1982)等。该著作立足于“多民族统一国家论”的逻辑,主张奴儿干都司设置后将吉林、黑龙江等女真地区至于其管辖之下。但是考虑到奴儿干都司在明朝前期就丧失功能,被并入辽东都司的历史事实,奴儿干都司管辖整个满洲地区的中方结论是需要商榷的。

以建州女真为主题的研究论文有:于晓光,〈明朝与朝鲜围绕女真问题交涉论析〉(《历史研究》,2003年 第1期 第19卷), 刘秉虎,〈建州女真与朝鲜交涉之研究〉(《大连大学学报》, 2003年 6月, 第24卷 第3期) 等。建州女真曾被编入明的卫所体制,但是以建州3卫为中心,不断迁徙扩大军事力量,最终对辽东都司构成了巨大威胁。此时,明再也无力扩张,战略上谋求消极的防御,辽东边墙的修筑正是最好的证明。对辽东边墙的研究著作有刘谦的《明辽东镇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