骨质疏松症诊疗方案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骨质疏松症(骨痹)中医诊疗方案
一、诊断
(一)疾病诊断
1、中医诊断标准:参照《中医内科常见病诊疗指南YYXH/T50-135—2008》
由于年老肾亏,气血不足,或复因寒湿之邪侵袭,使气血凝滞,络脉不通,筋骨失养,导致“骨痹”“骨痿”的发生。基本病机是由于本虚,病位在骨,证属本虚标实,以肝、脾、肾三脏虚弱,尤以肾虚为本,寒湿血瘀为标。初起时以多见实证或虚证多见,发病日久则多虚实夹杂之证。
1.1腰背酸痛初期时出现腰背痛,此后逐渐发展到持续性疼痛,有时可伴有四肢放射性痛和麻木感。
1.2.驼背身材缩短坐高与身高的比例缩小,是骨质疏松的特点之一。
1.3.骨折是骨质疏松的主要后果。
2.西医诊断标准:参照《协和内分泌代谢学》(史轶蘩主编,科学出版社,1999年,第一版)、《骨质疏松诊疗指南》(中华医学会骨质疏松和骨矿盐疾病分会)、《临床诊疗指南–内分泌学分册》(中华医学会编著,人民卫生出版社)。
2.1
(1)脆性骨折
(3)实验室检查
3.1.骨形成指标
3.1.1血清碱性磷酸酶(ALP):是评价骨形成和骨转换的指标。原发性骨质疏松不明显可作为继发性骨质疏松的指标。
3.1.2.血清骨钙素(BCP):反映骨形成及骨转换情况。绝经期妇女中血清骨钙素(BCP)浓度测定是骨质疏松症良好的指标。
3.1.3.Ⅰ型原胶原肽(PICP):反应骨基质形成的良好指标。
3.2骨吸收指标
3.2.1尿羟脯氨酸(HOP):是胶原破坏的指标,反应骨退变、肝代谢、饮食中胶原的含量,特异性不高。
3.2.2尿吡啶交联(PYD):最敏感的骨吸收指标之一
血清抗酒石酸酸性磷酸酶;(TRAP)反应破骨细胞状况
3.3骨代谢调节激素
3.3.1.血甲状旁腺苏(PTH):可正常或增高
3.3.2.维生素D:血25-(OH)2D-水平正常或降低
3.3.3.降钙素:可正常或增高
3.4.性激素:血雌二醇降低,血睾酮下降
3.5.X线平片检查
(二)证候诊断
1、阳虚湿阻证:腰部冷痛重着,转侧不利,虽静卧亦不减或反加重,遇寒冷及阴雨天疼痛加剧,舌淡、苔白腻,脉沉而迟缓。
2.气滞血瘀证:骨节疼痛,痛有定处,痛处拒按,筋肉挛缩,骨折,多有久病或外伤史,舌质紫暗,有瘀点或瘀斑,脉涩。
3、脾气虚弱证:腰背酸痛,肢体倦怠无力,消瘦,少气懒言,纳少,大便溏薄,舌淡苔白,脉缓弱无力。
4.肝肾阴虚证:腰膝酸痛,膝软无力,驼背弯腰,患部痿软微热,形体消瘦,眩晕耳鸣,或五心烦热,失眠多梦,男子遗精,女子经少经闭,舌红少津,少苔,脉沉细数。
5.肾阳虚衰证:腰背冷痛,酸软无力,甚则驼背弯腰,活动受限,畏寒喜暖,遇冷加重,尤以下肢为甚,小便频多,或大便久泻不止,或浮肿,腰以下为甚,按之凹陷不起,舌淡苔白,脉沉细或弦。
6.肾精不足证:患部酸楚隐痛,筋骨痿软无力,动作迟缓,早衰,发脱齿摇耳鸣健忘,男子精少,女子经闭,舌淡红,脉细弱。
7、气血两虚证:腰脊酸痛,肢体麻木软弱,患部肿胀,神疲乏力,面白无华,食少便溏,舌淡苔白,脉细弱无力。
(三)、治疗方案
辩证选择汤药或中成药
1、阳虚湿阻证
治法:散寒祛湿,温通经络
方药:肾着汤加减
干姜6甘草6茯苓12牛膝15苍术12仙灵脾15加减偏寒加附子6,偏湿加薏米12,防己9
中成药:健步壮骨丸,口服,一次9克,日2次
2、气滞血瘀证
治法:理气活血,化瘀止疼
方药:身痛逐瘀汤加减
秦艽9羌活12香附9川芎15桃仁9没药9牛膝12地龙6甘草6
中成药:仙灵骨葆胶囊
3、脾气虚弱证
治法:健脾益气壮骨
人参10茯苓15白术10山药12陈皮10薏苡仁10莲子8砂仁3桔梗6甘草8 中成药:龙牡壮骨颗粒
4、肝肾阴虚证
治法:滋补肝肾,养阴填精
方药:左归丸加减
熟地黄20山药15山茱萸12枸杞子12牛膝15茯苓12鹿角胶12(烊化)龟甲胶12(烊化)菟丝子12
中成药:⑴知柏地黄丸⑵健步丸⑶虎潜丸
5、肾阳虚衰证
治法:补肾健阳,强身健骨
方药;右归丸加减
熟地黄20附子9(先煎)肉桂6山药12山茱萸12枸杞子12杜仲12菟丝子12鹿角胶12补骨脂20
中成药:金贵肾气丸
6、肾精不足证
治法:滋肾填精,养髓壮骨
方药:河车大造丸加减
紫河车粉3熟地黄15杜仲12天冬12龟甲9黄柏9炙牛膝6
中成药:健肾壮腰丸
7、气血两虚
治法:气血双补,养髓壮骨
方药:八珍汤加减
人参9白术12茯苓12川芎15当归15白芍15熟地黄15炙甘草6
中成药:十全大补丸
三、其它治法:
1、灸法
取穴:肾俞、脾俞、足三里、大椎、大杼、命门、神阙、中脘、关元痛处所属经脉络穴。应直接灸或隔药饼灸。
2、外敷
防风100克威灵仙100克川乌100克草乌100克续断100克狗脊100克红花60克葛根100克蛇床子100克牛膝100克白芍100克黄芪120克淫羊藿60克杜仲60克共研细末,每次用50—100克醋调外敷,装纱布袋上加热水袋覆于皮肤上,每次30分钟,每天1—2次,30天一疗程。
3、西医治疗:
3.1治疗原则:缓解骨疼、增加骨量、减少骨折。
3.1.1药物治疗根据对骨代谢的作用,可分为三类:
3.1.1.1抗吸收类药物:雌、孕激素,降钙素,二磷酸盐
3.1.1.2促骨形成药物:氟化物,合成类固醇,甲状旁腺素,vitK
3.1.1.3促骨矿化药物:钙剂,vitD
质控科
二〇一七年二月十七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