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0例新生儿股静脉穿刺的护理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00例新生儿股静脉穿刺的护理
在小儿疾病的治疗及护理中,常常需要采集血液标本以协助诊断和治疗。

但由于新生儿静脉采血困难:需要的血量多,血管细,针头粗,家属期望值又高;需要采血的几率高:由于新生儿胆红素代谢的特点,约50-60%的足月儿和80%的早产儿于生后2—3天出现黄疸[1],常需采血化验肝功能。

股静脉粗且固定,而且很容易抽取血液。

我科于2011年1月-2012年1月对100例新生儿采用股静脉穿刺法采取血标本,取得良好效果。

我们在临床实践中体会到:股静脉穿刺术是一种安全、可靠、成功率较高的操作方法。

1 临床资料
100例新生儿中:男40例,女60例,日龄2-10天,病种:早产儿50例,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40例,高危儿10例。

股静脉穿刺成功94例,失败6例,成功率94%,无一例局部出血和感染。

2 操作方法
2.1 操作前准备
(1)选择年资高,经验丰富的2名护士进行操作。

(2)向家属说明穿刺的目的,作好解释,消除家长的紧张心理,取得家长的配合。

(3)将患儿保暖,置于舒适体位,充分暴露穿刺部位。

(4)观察患儿的面色,生命体征及病情变化。

(5)使用专用的采血针头和负压管。

2.2 操作方法
准备好物品到床旁,患儿采取仰卧位,操作者站于穿刺侧,将患儿双腿分开,穿刺侧大腿外展与躯干呈45°角(蛙腿姿势),垫高穿刺处,使腹股沟展平,膝关节呈90°角,助手用浴巾约束患儿的上臂,双手固定好患儿的双侧膝关节,用清洁的尿布覆盖会阴,以免患儿排尿污染穿刺部位,充分暴露穿刺部位。

操作者触摸股动脉穿刺点,在腹股沟中1/3处可明显感到股动脉的搏动。

常规消毒穿刺部位直径5×5cm,消毒操作者的左手食指,并以左手的食指摸准股动脉的搏动点,右手持针,自股动脉搏动点内侧垂直刺入,刺入深度大约在针体的1/2~2/3处(因患儿胖瘦而异),将采血针的另一端插入负压管中,然后向上慢慢提针,见流出血液时立即停止提针,固定针头至所需血量时拔出针头,无菌棉球压迫5~10分钟至不出血为止。

2.3 注意事项
(1)操作者应剪短指甲,严格执行无菌技术操作规程,严格消毒皮肤及食指,防止因操作不洁而感染。

(2)患儿哭闹时会影响穿刺成功率,可用棉签蘸水,放在嘴边给予安抚。

(3)穿刺部位皮肤无破损。

(4)体位准备时充分暴露穿刺部位,同时用浴巾盖住患儿胸部,操作侧小腿及对侧下肢,防止受凉感冒。

(5)针栓位置要固定稳妥,避免针尖在血管内滑动,以防止针尖穿透血管壁,血液溢出,形成皮下淤血。

如一次穿刺不成功,不要反复上下穿刺,以免刺破血管引起血肿。

(6)拔针时速度不宜过快,以免使血管损伤造成局部皮下血肿。

(7)有出血倾向应延长按压时间直到不出血为止,不能过早或过量用患肢进行活动,使血管内压力突变,再次冲开闭合的针眼,形成皮下血肿。

(8)误入动脉处理:误入动脉后不要惊慌,用无菌纱布压紧穿刺点,压迫止血5-10分钟后,用胶布固定。

参考文献
[1]崔炎.儿科护理学[M].北京:第4版.人民出版社,2010:127.。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