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门县域总体规划(2014年-2030年)
三门县滨海新城产业发展规划
![三门县滨海新城产业发展规划](https://img.taocdn.com/s3/m/3e4f8f789e314332396893c8.png)
三门县滨海新城产业发展规划(征求意见稿)前言三门,位于浙东沿海三门湾畔,地处中国“黄金海岸线”中段,东濒三门湾,南接临海,西枕天台,北邻宁海。
大陆海岸线长167公里,海域约481.7平方公里。
全县总面积为1510平方公里,辖10镇4乡,总人口40万。
三门是连接宁波、温州的大陆桥,为长三角经济区南翼,区位优越,交通便捷。
宁波机场、黄岩机场、北仑港、海门港距县城均在100公里之内;甬台温、上三线高速公路穿境而过,104国道、甬临省道、台州沿海大通道交汇境内;健跳港为天然深水良港,常年不淤,为省定台轮停泊点,健跳港区是台州港六大港区之一。
改革开放以来,三门人民凭着永不屈服、敢闯敢拼的精神,在资源相对缺乏、经济相对落后的条件下艰苦创业、奋力拼搏,走出了一条具有三门特色的工业兴县的道路。
2003年底,全县共有工业企业19000余家,其中国有和500万元以上工业企业为68家;全县实现工业总产值58亿元,其中国有及500万元以上规模工业企业实现产值26.2亿元;已经形成了橡胶、机电、化工、工艺品等四大支柱行业。
1978年~2004年,地区生产总值年均增长%,2004年,全县实现地区生产总值亿元,人均GDP 万元。
当前,随着内外部环境的剧烈变动,三门经济社会发展正面临众多新的机遇与挑战。
滨海新城建设,是三门在本世纪头二十年这个重要战略机遇期抓住机遇、实现跨越式发展的需要,是“三港三城”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
建设滨海新城,是三门在新形势下贯彻中央五个统筹的科学发展观、加快崛起、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争先进位的重要举措,也是贯彻省委省政府建设温台沿海产业带的战略安排、实现台州区域均衡发展的客观需要。
根据滨海新城建设要求,特编制本规划,主要提出关于区块今后产业发展的方向和目标。
本规划范围为三门滨海新城,主要由东部珠游溪北侧用地、晏站涂围垦工程及花鼓漫岛构成,规划总用地3057.5万平方米。
规划基准年为2004年,根据开发时序,近期为2005~2010年,中期为2011~2020年,远期为2021~2030年,规划以近中期为主。
三门县人民政府法制办公室文件
![三门县人民政府法制办公室文件](https://img.taocdn.com/s3/m/132465999fc3d5bbfd0a79563c1ec5da50e2d6d0.png)
三门县人民政府法制办公室文件三府法〔2018〕9号三门县2017年法治政府建设工作总结今年以来,我县紧紧围绕市委、市政府依法行政工作重点,认真贯彻实施《法治政府建设实施纲要(2015-2020年)》,以提升依法行政能力、提高制度建设质量、推动科学民主决策、规范行政权力运行为着力点,加快推进体制机制创新,促进了政府工作的规范化和法制化,为推动我县向海洋经济新时代裂变发展、社会和谐稳定提供了有力的法制保障。
一、加强规范性文件监督管理,提高科学民主决策水平一是严格文件合法性审查。
县法制办共审核各类涉法文件152件,涉法文件数量较以往大幅度上升,其中行政规范性文件82件,党内规范性文件36件,其他涉法文件34件,提出修改意见建议520余条,及时发现和纠正文件中存在的违法或不当问题,有效保障了涉法文件合法、合理。
同时对我县的行政规范性文件,严格实行统一登记、统一编号、统一发布制度,除了通告等应急性事项外,送审行政规范性文件均通过三门政府网、三门新闻网、《新三门》报纸或上门走访等方式向社会公开征求意见,进一步提高了行政规范性文件科学性。
二是积极开展“放管服”改革等涉及的规范性文件清理工作。
根据《关于开展“放管服”改革等涉及的规范性文件清理工作的通知》(台依办〔2017〕24号)将截止2016年12月31日县政府、县直部门制定的规范性文件纳入清理的范围,共清理县级政府规范性文件210件,县级政府部门规范性文件57件,共计267件。
二、法律顾问制度不断完善,作用进一步彰显一是为进一步推进依法行政,建设法治政府,县法制办出台了《关于公布2017年度乡镇(街道)及县政府直属单位法律顾问聘任方案的通知》(三府法〔2017〕1号),公布了我县乡镇(街道)及县政府直属单位的法律顾问聘任方案。
法律顾问将全面参与重大决策、规范性文件审查、合同审查、矛盾纠纷调处等法律事务。
按照省要求法律顾问比例应达到100%,预计2018年乡镇(街道)及县政府直属单位将都聘请一名法律顾问,实现政府法律顾问全覆盖。
三门县域总体规划(2014-2030年)
![三门县域总体规划(2014-2030年)](https://img.taocdn.com/s3/m/489326a2eff9aef8951e064d.png)
共绘蓝图——《三门县域总体规划(2014-2030年)》规划纲要日期:2015-12-16第一章总则第一条规划目的为促进三门县域城乡空间统筹协调发展,合理指导中心城区规划建设,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城乡规划法》、建设部《城市规划编制办法》、《浙江省城乡规划条例》、浙江省《县市域总体规划编制导则(试行)》,以及三门县的实际情况,制定本规划。
第二条规划范围规划范围分为两个层次,即县域总体规划范围以及中心城区总体规划范围。
县域总体规划范围为三门县行政管辖范围,面积1510平方公里,其中陆域面积约1000平方公里(根据国土二调2013年更新数据,2013年底陆域面积为1106平方公里),海域481.7 平方公里,岛礁28.3平方公里。
中心城区总体规划范围包括海游街道、海润街道、沙柳街道全域,以及三门铁路站场区块,三街道全域面积合计238.61平方公里,三门铁路站场区块1.13平方公里,中心城区总体规划范围总面积239.74平方公里。
第三条规划期限本次县域总体规划期限为2014~2030年,具体分为两个阶段:1.2014~2020年(近期);2.2021~2030年(远期);第四条规划原则1.先生态后建设——强调生态文明先导综合分析县域基本农田、林地、水源地、风景名胜、文化遗产等生态人文要素,优先划定县域生态安全格局后,对生态空间以外用地考虑建设用地空间布局,确保经济社会发展与生态环保协调统一。
2.先管制后利用——推进“多规”融合统一综合协调主体功能区划、县域总体规划、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环境功能区划等部门空间规划,统一三门县域国土空间空间管制划分,并明确相应管制要求,在县域层面统筹全域空间资源要素,推进各部门空间规划的多规合一。
3.先质量后数量——注重城市发展质量注重从数量规模先导转向质量效率优先,更加注重城市化发展质量,更加注重市民整体素质的提高、城市公共服务配套的完善以及用地空间的高效集约利用。
4.先核心后体系——强化中心、极化带动强化中心城区、重点镇在县域人口、产业的集聚作用,通过中心培育,构建带动全域发展的增长极核,实现以城带乡、城乡互促的发展格局。
《三门峡市城市总体规划(2013—2030年)》
![《三门峡市城市总体规划(2013—2030年)》](https://img.taocdn.com/s3/m/b107ae6804a1b0717ed5dd87.png)
《三门峡市城市总体规划(2013—2030年)》(草案)主要内容一、总则(一)规划期限:2013年—2030年。
其中,近期为2013年—2020年;远期为2021年—2030年;远景为2030年以后。
(二)规划层次与范围:1.市域城镇体系规划规划范围为三门峡市行政辖区范围,包括湖滨区一个市辖区,灵宝市、义马市两个县级市,以及陕县、渑池县、卢氏县三个县,总面积10496平方公里。
三门峡都市区的规划范围为陕灵盆地区域,包括湖滨区,陕县大营镇、原店镇、张湾乡、西张村镇、菜园乡、张汴乡、张茅乡,灵宝城关镇、大王镇、阳店镇、川口乡、尹庄镇、焦村镇、函谷关镇等行政区范围,总面积1636平方公里。
2.中心城区规划规划范围包括湖滨城区、商务中心区、高铁站南片区和陕县城区、产业聚集区以及大王镇的部分地区,城市开发边界内土地面积约150平方公里。
(三)城市规划区城市规划区是指城市建成区以及因城乡建设和发展需要,必须实行规划控制的区域。
本次总体规划划定的城市规划区范围包括湖滨区,陕县大营镇、原店镇、张湾乡、西张村镇、菜园乡、张汴乡、张茅乡,灵宝大王镇、阳店镇的全部行政区范围,以及灵宝尹庄镇、川口乡的部分区域,涵盖三门峡城乡一体化示范区的全部范围,面积合计1284平方公里。
二、城市发展目标与战略(一)城市发展总目标全力推动三门峡经济增长方式转变和城镇化健康发展,优化产业结构,提升城市服务水平,营造宜居城市环境,将三门峡建设成为黄河金三角地区重要中心城市、区域交通枢纽与物流商贸基地、资源型产业升级示范与新兴产业发展基地、黄河湿地与黄土高原融合的特色生态宜居城市。
(二)区域协调与拓展战略东西方向呼应郑州、洛阳和西安,积极承接来自中心城市的服务业和先进制造业的辐射与转移,强化三门峡在中原、关中两大经济区中的门户和衔接枢纽地位。
向北联合运城,加强资源整合,协调共进,错位发展,构筑区域性资源利用深加工、精密制造、现代物流、生产服务产业集群,推动三门峡与平陆同城化发展。
浙江省人民政府关于《台州市国土空间总体规划(2021—2035年)》的批复
![浙江省人民政府关于《台州市国土空间总体规划(2021—2035年)》的批复](https://img.taocdn.com/s3/m/718439340a1c59eef8c75fbfc77da26924c59650.png)
浙江省人民政府关于《台州市国土空间总体规划(2021—2035年)》的批复文章属性•【制定机关】浙江省人民政府•【公布日期】2024.03.31•【字号】浙政函〔2024〕43号•【施行日期】2024.03.31•【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城乡规划正文浙江省人民政府关于《台州市国土空间总体规划(2021—2035年)》的批复浙政函〔2024〕43号台州市人民政府:你市关于报请批准《台州市国土空间总体规划(2021—2035年)》(以下简称《规划》)的请示收悉。
经研究,现批复如下:一、原则同意《规划》。
《规划》是台州市空间发展的指南、可持续发展的空间蓝图,是各类开发保护建设活动的基本依据,请认真组织实施。
《规划》实施要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深度融入长三角一体化发展战略,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建设民营经济示范城市和沿海沿湾支点城市。
二、筑牢统筹发展和安全的空间基础。
到2035年,台州市耕地保有量不低于190.55万亩,其中永久基本农田保护面积不低于171.96万亩;生态保护红线面积不低于2959.17平方千米,其中海洋生态保护红线面积不低于1334.32平方千米;城镇开发边界扩展倍数控制在基于2020年城镇建设用地规模的1.3023倍以内。
严格“三条控制线”管控,明确历史文化保护、灾害风险重点防控等安全保障空间,严格城市蓝线、绿线、黄线、紫线等管控,筑牢高质量发展的空间底线。
三、优化国土空间开发保护格局。
加强与长三角地区城市协调布局,深度参与宁波都市区建设,加强与杭州、温州、金义都市区联动发展,共建世界级城市群。
实施耕地和永久基本农田集中连片建设,严格保护温黄平原等耕地集中片区,完善杨梅、柑橘、青蟹等特色农产品优势区布局。
筑牢海洋生态屏障,加强海岸带保护和修复,保护天台山、括苍山等山林生态屏障,贯通椒江等水系生态廊道。
三门县港口岸线利用规划
![三门县港口岸线利用规划](https://img.taocdn.com/s3/m/7b1e1a6ab90d6c85ec3ac66e.png)
三门县港口岸线利用规划目录前言 (2)一、开发背景与利用现状 (3)(一)开发背景 (3)(二)资源条件 (6)(三)利用现状 (9)(四)存在问题 (10)二、总体思路和岸线布局 (12)(一)指导思想 (12)(二)开发原则 (12)(三)发展目标 (13)(四)岸线布局 (14)三、产业发展导向 (26)(一)产业选择原则 (26)(二)产业发展重点 (27)(三)产业开发策略 (30)四、产业空间布局 (31)(一)总体布局 (31)(二)船舶修造业布局 (31)(三)港口公共码头布局 (32)(四)石化产业布局 (32)(五)电力工业布局 (33)(六)游艇旅游业布局 (33)(七)其他临港区块布局 (33)(八)渔业开发布局 (33)五、保障措施与建议 (34)(一)合理开发岸线,加强岸线管理 (34)(二)加快城镇建设,增强城镇功能 (34)(三)完善基础设施,提高配套能力 (35)(四)注重企业创新,集聚用好人才 (35)(五)加强环境保护,推行清洁生产 (35)(六)注重安全保障,生产生活分离 (36)三门县港口岸线利用规划前言三门县位于浙江省东部沿海,濒临三门湾,岸线曲折,港湾众多,有海游港、健跳港和浦坝港等港湾,滩涂资源丰富,岛屿星罗棋布。
三门共有大陆岸线和岛屿岸线314.7公里,其中大陆岸线长165公里。
本规划涉及岸线长157.9公里,其中大陆岸线119.0公里(其余38.9公里为蛇蟠、扩塘山等10个规划所涉岛屿的岸线)。
未规划的大陆岸线有以下四部分构成:一是水岙门大桥到海游大桥的7公里岸线;二是旗门港大周涂上游的5公里岸线;三是蛇蟠岛西北侧的9公里岸线;四是规划对列入2020年前围垦规划的滩涂做了拉直处理(减少了约30公里岸线)。
全县共有面积在500平方米以上的岛屿122个,岛礁面积28.3平方公里;已围涂面积达76平方公里,形成了猫头洋、健跳港、蛇蟠洋、海游港和旗门港等围垦区;理论基准面以上的滩涂面积达140.0平方公里,是三门县重要的后备土地资源。
三门湾规划
![三门湾规划](https://img.taocdn.com/s3/m/e2920979aef8941ea66e0511.png)
第十条发展目标
以建设环境优美、经济发达、社会和谐的城镇集群为总目标,逐步建设定位明确、布局合理、设施完善的沿海新节点。至2030年,三门湾地区常住总人口规模约为350万人,城市化水平约在74%-77%之间,城镇人口约为260 -270万人,城乡建设用地总规模控制在525平方千米左右。
第三节发展战略
利用湾口的港口资源、滩涂资源进行适度的开发,在保护的前提下发展,在发展的过程中保护。打造现代化的生活岸线、生产岸线、生态岸线,打开三门湾的全新战略空间。
第十五条联动南北、拉近东西
通过高速公路、轨道交通的建设,把被海湾分割的三个县联系起来,改变三门作为台州交通末端,象山、宁海作为宁波交通末端的地位,变末端为通途,打通浙江沿海经济发展带,整合三县的资源,促进三县真正进行一体化的开发建设。规划通过东西向道路建设,把山区与滨海联系起来,促进人流、物流的东西向联系,促进整个地区经济的发展。
第三条指导思想
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致力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深入贯彻实施浙江省“两创总战略”,按照海洋经济战略与新型城市化发展的要求,以三门湾地区当前及未来经济社会发展中的重大战略需求为基础,充分发挥规划的空间协调作用,统筹空间资源开发与保护,合理组织经济社会发展的空间格局,强化交通等基础设施的衔接,突出海湾开发与保护,为三门湾的崛起提供具有战略性、科学性和可操作性的规划方案。
第四条规划原则
本次规划遵循以下主要原则:统筹规划,协调发展原则;保护优先,持续发展原则;陆海联动,山海兼顾原则;整体推进,突出重点原则;强化控制、节约集约原则;区域合作、利益共享原则。
第五条规划重点
规划对三门湾地区的发展目标、定位和发展战略,三门湾地区的空间布局框架,重点协调地区的开发与保护战略,区域基础设施体系,区域生态格局以及规划保障措施等六个方面进行重点研究。
关于三门县开发区整合提升调查报告
![关于三门县开发区整合提升调查报告](https://img.taocdn.com/s3/m/98c86c272f60ddccda38a098.png)
关于三门县开发区整合提升调查报告三门县发展和改革局调研组(初稿)为认真贯彻全省开发区(园区)暨整合提升工作会议精神,按照《浙江省开发区(园区)整合提升专项行动计划》的要求。
县发改局组成了调研组对三门县工业园区整合提升工作进行了专项调研。
现在简要情况汇报如下:一、三门县工业园区(区块)基本情况(一)我县工业园区(区块)发展现状三门县工业园区(区块)开发建设起步于“十五”初期,2000年初,县委、县政府审时度势,顺势应时,乘势而上,以“东拓西扩”、“工业南下”、“三港三城”战术实施为载体,举全县之力,全面实施“工业强县”战略,陆续拓展了六大工业集聚区平台。
这六大重点区块(园区)包括:浙江三门工业园区、县城西区、滨海新城、沿海工业城、健跳临港型工业集聚区及泗淋洞港工业区块。
总规划面积约80.08平方公里(其中浙江三门工业园区为省级开发区,国家核定规划面积57公顷),区块已开发工业用地22788亩,尚可开发工业用地面积约2880亩(详见下表)。
这六大重点工业区块(园区)在推动我县经济发展、促进社会和谐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2009年,六大重点工业区块(园区)共完成工业总产值94.60亿元,实现工业产品销售收入93.34亿元,实现税收总额37536万元,分别占全县工业总产值、销售收入及工业税收44.85%、44.61%和59.87%。
与此同时,我县工业区块(园区)还面临着发展空间明显不足、体制优势逐步弱化、产业结构亟待提升等问题,与兄弟县(市、区)先进开发区(园区)相比还有不少差距,迫切需要加快转型升级,全面提升发展水平。
三门县各工业园区(区块)基本情况表单位:平方公里(二)整合提升的背景条件当前,全球经济危机引发的经济结构调整重组、国家出台十大产业振兴规划、省委省政府提出“标本兼治、保稳促调”工作主线,为开发区(园区)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带来了重大机遇;我省的新一轮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修编,为开发区(园区)整合资源要素、拓展发展空间创造有利条件。
清溪水库
![清溪水库](https://img.taocdn.com/s3/m/1a84527c01f69e3143329494.png)
索引号: 002482031/2014-1010120661 主题分类:其他发布机构:浙江省发改委生成日期: 2014-02-20文号:浙发改规划〔2014〕27号主题词:统一编号:关于印发清溪流域综合规划(2011—2030)的通知各有关市县人民政府,省级有关单位:现将《清溪流域综合规划(2011—2030)》印发给你们,请结合实际,认真组织实施。
清溪流域涉及的宁波市、台州市、宁海县、天台县、三门县政府,请按照本规划组织实施相关工程,规划工程的实施要严格遵照投资项目和资金管理的有关规定办理。
省级有关单位请切实加强监督管理,最大程度减少项目建设对流域周边生态环境等的影响,确保水资源合理开发、优化配置、科学利用和保护,促进地方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浙江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浙江省水利厅2014年1月17日清溪流域综合规划(2011—2030)清溪流域位于浙江省东部,属独流入海河流,分属两市三县。
流域上、下游分属台州市的天台、三门两县,中游一段属宁波市的宁海县。
流域面积157平方公里,主流河长39公里。
随着两市三县经济社会的发展,地区经济社会尤其是海洋经济的发展对清溪流域水资源、防洪安全等提出了更高要求,流域现有的水资源开发利用方式已与区域的发展定位不相适应。
科学合理适度地实施清溪流域治理与开发,进一步保障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得到两市三县政府的高度重视。
为更好地支撑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法》、《中华人民共和国防洪法》、《浙江省河道管理条例》、《浙江省水资源管理条例》、《浙江省主体功能区规划》、《浙江省海洋经济发展示范区规划》等法律法规和规划,组织编制《清溪流域综合规划(2011—2030)》。
本规划是清溪流域开发、利用、节约、保护水资源和防治水害的总体部署,是规划期内清溪流域保护、治理、开发和管理的重要依据。
规划范围为清溪流域,宁波市三门县下叶村以上面积157平方公里。
规划研究范围延伸至受水区宁海县三门湾片(包含宁海县长街、力洋、茶院、胡陈、一市和越溪六个乡镇)和三门县三门湾片(包含三门县县城和亭旁镇)。
三门县港口岸线利用规划
![三门县港口岸线利用规划](https://img.taocdn.com/s3/m/f7554223bcd126fff7050bde.png)
三门县港口岸线利用规划目录前言 (1)一、开发背景与利用现状 (2)(一)开发背景 (2)(二)资源条件 (3)(三)利用现状 (5)(四)存在问题 (6)二、总体思路和岸线布局 (7)(一)指导思想 (7)(二)开发原则 (7)(三)发展目标 (8)(四)岸线布局 (8)三、产业发展导向 (16)(一)产业选择原则 (16)(二)产业发展重点 (16)(三)产业开发策略 (19)四、产业空间布局 (20)(一)总体布局 (20)(二)船舶修造业布局 (20)(三)港口公共码头布局 (21)(四)石化产业布局 (21)(五)电力工业布局 (22)(六)游艇旅游业布局 (22)(七)其他临港区块布局 (22)(八)渔业开发布局 (22)五、保障措施与建议 (22)(一)合理开发岸线,加强岸线管理 (23)(二)加快城镇建设,增强城镇功能 (23)(三)完善基础设施,提高配套能力 (24)(四)注重企业创新,集聚用好人才 (24)(五)加强环境保护,推行清洁生产 (24)(六)注重安全保障,生产生活分离 (25)三门县港口岸线利用规划前言三门县位于浙江省东部沿海,濒临三门湾,岸线曲折,港湾众多,有海游港、健跳港和浦坝港等港湾,滩涂资源丰富,岛屿星罗棋布。
三门共有大陆岸线和岛屿岸线314.7公里,其中大陆岸线长165公里。
本规划涉及岸线长157.9公里,其中大陆岸线119.0公里(其余38.9公里为蛇蟠、扩塘山等10个规划所涉岛屿的岸线)。
未规划的大陆岸线有以下四部分构成:一是水岙门大桥到海游大桥的7公里岸线;二是旗门港大周涂上游的5公里岸线;三是蛇蟠岛西北侧的9公里岸线;四是规划对列入2020年前围垦规划的滩涂做了拉直处理(减少了约30公里岸线)。
全县共有面积在500平方米以上的岛屿122个,岛礁面积28.3平方公里;已围涂面积达76平方公里,形成了猫头洋、健跳港、蛇蟠洋、海游港和旗门港等围垦区;理论基准面以上的滩涂面积达140.0平方公里,是三门县重要的后备土地资源。
东屏水库工程项目情况说明
![东屏水库工程项目情况说明](https://img.taocdn.com/s3/m/9958d15168eae009581b6bd97f1922791688be3a.png)
东屏水库工程项目情况说明一、项目建设的必要性三门县地处浙江省沿海中部,位于宁波大都市和温台城镇密集区之间,为温台滨海城市群与产业群的重要节点之一。
由于缺乏具有较大调节能力的蓄水工程,现状供水能力和保证率不足。
随着近年来城镇快速发展,区域内工业和生活用水需求将大幅增长。
此外,现状东屏水库坝址下游灌区的灌溉水量不足,灌溉保证率较低;下游东屏村现状防洪标准不足5年一遇,防洪能力薄弱。
为有效缓解三门县中部地区近远期水资源紧缺状况,提高下游灌区灌溉保证率和东屏村防洪能力,建设东屏水库工程是必要的。
二、工程布局和规模三门县东屏水库工程由东屏水库、长林水库、输水建筑物及永久交通工程组成,其中长林水库为东屏水库的引水配套工程。
东屏水库和长林水库同处白溪流域,其中东屏水库位于白溪上游左岸的支流东屏溪,坝址位于东屏村上游约400m处;长林水库位于白溪支流长林溪,坝址位于长林村上游约750m处。
东屏水库由挡水建筑物、泄水建筑物、泄洪放空建筑物、供水建筑物、交通工程及房屋建筑工程等组成;长林水库由挡水建筑物、泄水建筑物和放水建筑物等组成;输水建筑物由进水口、输水隧洞及压力管道等组成。
东屏水库坝址以上流域面积18.7km2,总库容2595万m3,正常蓄水位86.00m,相应库容2302万m3,防洪库容146万m3,为多年调节水库;长林水库坝址以上流域面积11.9km2,总库容171万m3,正常蓄水位106.00m,相应库容129万m3,为多年调节水库。
输水建筑物由进水口、输水隧洞及压力管道等组成,长度4625m。
该工程永久占地2320.79亩,需征地2167.46亩。
临时用地510亩,均为耕地。
涉及搬迁人口153户600人,拆迁居民房屋面积2.25万m2。
拆迁安置拟位于三门县凤凰山农垦场内。
工程估算投资为6.5亿元,其中工程部分投资3.68亿元,征地和环境投资2.85亿元。
东屏水库拦河坝初选坝型为混凝土面板堆石坝,设计洪水标准为100年一遇,校核洪水标准为2000年一遇;泄水(放水)建筑物、供水建筑物设计洪水标准100年一遇,校核洪水标准2000年一遇;消能防冲建筑物设计洪水标准30年一遇;长林水库拦河坝初选坝型为混凝土重力坝,设计洪水标准30年一遇,校核洪水标准200年一遇;泄水建筑物、输水建筑物进水口设计洪水标准30年一遇,校核洪水标准200年一遇;消能防冲建筑物设计洪水标准20年一遇;输水隧洞(不包括进水口)设计洪水标准30年一遇,校核洪水标准100年一遇。
浙江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2014年省重点建设项目名单的通知-浙政办发[2014]8号
![浙江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2014年省重点建设项目名单的通知-浙政办发[2014]8号](https://img.taocdn.com/s3/m/db6718e0951ea76e58fafab069dc5022aaea46e7.png)
浙江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2014年省重点建设项目名单的通知正文:---------------------------------------------------------------------------------------------------------------------------------------------------- 浙江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2014年省重点建设项目名单的通知(浙政办发〔2014〕8号)各市、县(市、区)人民政府,省政府直属各单位:2014年省重点建设项目名单已经省政府第20次常务会议审议通过,现予以印发。
各地、各有关部门要按照《浙江省重点建设项目管理办法》(省政府令第270号)要求,进一步加强项目实施的组织领导和统筹推进,有力保障和服务省重点项目建设,同时加强规范管理。
各项目单位要严格按照基本建设程序,精心组织工程实施,确保工程质量和安全,确保按时全面完成建设任务。
浙江省人民政府办公厅2014年1月21日2014年省重点建设项目名单一、农水项目(174个)1.宁波市镇海区泥螺山北侧围垦工程2.象山县道人山涂围垦工程3.温州市瓯飞一期围垦工程4.洞头环岛西片围涂工程5.温州龙湾二期围涂工程6.洞头县状元南片垦区回填工程7.绍兴市上虞区世纪新丘治江围涂工程8.嵊泗县小洋山北侧围垦工程9.金塘北部区域开发建设项目围垦工程10.舟山市六横小郭巨二期围填海工程11.温州大门港口物流区促淤堤工程▲12.舟山市小干岛西部促淤工程13.温岭担屿围涂工程14.三门县洋市涂围垦工程15.杭州市闲林水库工程16.宁海县西林水库扩容工程17.温州市瓯海区桃源水库工程18.乐清市长石岭水库工程19.平阳县顺溪水利枢纽工程20.苍南县云遮水库建设工程▲21.新昌钦寸水库工程22.嘉兴市应急备用水源(秀湖水库)工程23.桐乡市应急备用水源工程24.海宁市鹃湖应急备用水源工程25.海盐县千亩荡应急备用水源工程26.诸暨市永宁水库工程27.兰溪市钱塘垅水库工程28.武义县石峡水库工程29.仙居县盂溪水库工程30.温岭市梅溪水库工程31.临海市方溪水库工程32.磐安县花溪水库工程33.青田县水利枢纽工程34.遂昌县石坑坪水库工程35.松阳县庄门源水库工程36.XXX市北部水库联网工程37.绍兴滨海产业集聚区水利配套工程38.苍南县龙港西北塘朱家站水闸除险加固工程39.台州金清新闸二期工程40.扩大杭嘉湖南排能力杭州三堡排涝工程41.钱塘江治理工程富阳市富春江治理工程42.临安市昌化溪治理工程43.建德市寿昌江小江溪至童家溪段河道治理工程44.苕溪清水入湖河道整治工程▲45.余姚市陶家路江二期整治工程▲46.余姚市姚江北排陶家路江泗门强排泵站工程▲47.余姚市临海大浦南延工程▲48.余姚市长庆桥江整治工程▲49.余姚市西江整治及其闸泵站工程▲50.余姚市陆埠梁辉向家弄水库下游溪道整治工程▲51.余姚市北排河道拓宽及延伸工程▲52.宁波市姚江市区段防洪排涝设施改造工程53.宁波江北区姚江干流堤防维修加固工程54.宁波镇海东排南线工程55.宁波市姚江东排镇海南支线工程56.宁波市鄞东南沿山干河整治工程57.宁波慈江整治工程(姚江东排江北段)58.慈溪市城区潮塘江排涝工程▲59.余姚姚江干流(中舜江闸至蜀山大闸段)防洪整治工程60.甬江防洪工程东江、剡江奉化段堤防综合整治项目61.奉化市溪口剡溪治理工程62.宁海五大溪流治理工程▲63.宁海毛屿港综合治理工程一期(宁东核心区)▲64.温州市牛山生态河道工程65.温州市瓯海区任桥河拓宽整治工程66.温州市鹿城区瓯江治理一期工程67.瓯江治理工程永嘉段工程68.温州市鹿城区林里河整治工程69.瑞安市飞云江治理一期工程▲70.鳌江流域治理工程苍南县横阳支江堤防加固工程71.永嘉县三塘隧洞分洪应急工程(永嘉县排涝应急工程)72.永嘉县桥头镇菇溪河道整治工程73.平湖塘延伸拓浚工程74.太嘉河工程75.扩大杭嘉湖南排(德清段)工程▲76.扩大杭嘉湖南排(嘉兴)工程▲77.杭嘉湖地区环湖河道整治工程78.绍兴市柯桥区防洪排涝河道整治一期工程79.绍兴市新三江闸排涝配套河道南片拓浚工程80.绍兴滨海排涝一期工程81.绍兴市上虞区虞北平原(滨江河-沥北河)整治工程82.钱塘江治理工程诸暨市浦阳江治理一期工程▲83.新昌县澄潭江综合治理工程84.嵊州市黄泽江综合治理工程85.嵊州市曹娥江治理工程86.金华市婺城区金华江治理一期工程▲87.金华市金东区金华江治理工程88.钱塘江治理工程浦江县浦阳江干堤加固工程89.浦江县浦阳江水环境综合整治项目90.钱塘江治理工程常山段一期工程91.独流入海钱塘江治理工程建德市新安江、兰江治理一期工程▲92.钱塘江治理工程龙游县衢江治理工程93.钱塘江治理衢州市本级衢江治理工程94.衢州市乌溪江下游河道综合治理二期工程95.钱塘江治理钱塘江上游中小河流综合治理江山港治理一期工程96.台州市栅岭汪排涝调蓄工程97.台州市椒江区洪家场浦排涝调蓄工程98.仙居县永安溪综合治理与生态修复工程▲99.三门县亭游溪流域综合整治工程100.天台县始丰溪综合治理一期工程101.丽水盆地易涝区防洪排涝好溪堰水系整治工程102.瓯江治理工程丽水市大溪治理工程103.瓯江治理工程龙泉市龙泉溪治理工程104.瓯江治理工程景宁县鹤溪河治理工程105.长兴仙山湖湿地环境整治及配套工程106.海宁市长水塘生态湿地工程107.绍兴市迪荡湖整治项目108.宁海县颜公河调蓄池建设工程109.桐庐县富春江干堤加固二期工程110.奉化市县江下游段防洪工程(三期)111.宁波市鄞州区奉化江堤防整治工程鄞州新城区段112.乐清市乐虹平原防洪二期工程113.平阳县鳌江干流治理麻萧段防洪工程114.永嘉县瓯北三江标准堤工程115.永嘉县桥下镇西溪主河道三期防洪工程116.兰溪市钱塘江农防加固工程(二期)117.临海市城市防洪工程二期118.永嘉县西向供水工程119.温州大门产业基地应急引水工程▲120.嘉善县太浦河取水二期工程▲121.台州市长潭灌区续建配套与节水改造骨干工程2014-2015年项目▲122.温州市林宋组团林里片区低丘缓坡利用工程一期秀峰地块123.浙江金西经济开发区黄土丘陵综合开发项目124.金华市低丘缓坡综合开发婺州新兴产业集聚区项目(婺城区块)125.衢州市低丘缓坡综合开发利用试点区-衢州市绿色产业集聚项目东港区块(一)开发项目126.衢州市低丘缓坡综合开发利用试点区-衢州市绿色产业集聚项目黄家区块开发项目127.浙西装备制造业项目江山区块低丘缓坡综合开发利用工程128.浙西装备制造业项目龙游区块低丘缓坡综合开发利用工程129.衢州绿色产业集聚区常山片区低丘缓坡综合开发建设项目130.衢州衢江-鄞州产业合作园(衢州市低丘缓坡综合开发试点)开发建设项目▲131.衢州市低丘缓坡综合开发利用试点柯城-余杭山海协作产业园开发建设项目132.庆元县屏都综合新区低丘缓坡开发一期工程133.庆元县屏都综合新区低丘缓坡开发二期工程134.云和县杨柳河南区块低丘缓坡工程135.遂昌县东城云峰区块低丘缓坡开发一期工程136.遂昌县低丘缓坡开发东城龙板山区块一期工程137.遂昌县低丘缓坡开发古院区块一期工程138.丽缙五金科技产业园区苍山区块低丘缓坡综合开发工程139.丽水产业集聚区生态产业低丘缓坡开发项目景宁组团(澄照农民创业园)140.文成县黄坦镇低丘缓坡开发基础设施配套项目(一期)▲141.开化低丘缓坡开发基础设施建设工程▲142.梅山水道抗超强台风渔业避风锚地工程▲143.苍南县霞关一级渔港二期工程144.洞头县鹿西渔港及配套工程145.嵊泗中心渔港(新港区)扩建工程146.舟山市螺门渔港工程147.温岭中心渔港二期工程(箬山港区)148.安吉远洲长三角绿色食品产业基地项目▲149.常山县现代农业综合区建设项目150.金华市苗木生态示范园项目151.浙江兰梅现代林业综合示范园建设项目▲152.龙游佳丰富硒农业产业园项目153.江山市(南部)省级现代农业综合区项目154.三门县现代农业示范园区项目155.浙江绿环生态农业科技有限公司滨海新城江滨生态农业科技园项目156.温岭曙光生态农业园一期项目▲157.浙江卓旺农业科技有限公司规模化生态养殖及副产物精深加工利用项目158.浙江长毛兔核心种业工程项目159.常山温氏畜牧肉鸭标准化规模养殖场建设工程160.华统年屠宰生猪50万头及1万吨肉制品加工项目161.浙江大咯大农业科技有限公司年产鸡蛋3万吨智能化养殖项目162.中国美丽乡村安吉风情小镇建设项目163.浙江赛得健康产业园164.嘉兴世合新农村开发有限公司社会主义新农村项目165.嵊州市现代新有机农业基地(一期)项目166.洞头县白龙屿生态海洋牧场项目167.湖州玲珑生态农业发展有限公司玲珑湾生态农业观光园项目168.安吉环笔架山都市休闲农业园项目169.浙江一景生态循环农业建设项目170.嵊州绿城现代农业综合体项目171.浙西现代农业旅游休闲观光园建设项目172.浙江省防汛物资储备杭州三堡基地迁建一期工程173.浙江省防汛物资储备杭州杭印路基地迁建工程174.天台县白鹤镇地质灾害搬迁项目▲二、交通、邮电项目(284个)175.杭长客运专线工程(浙江段)176.金温铁路扩能工程177.九景衢铁路工程(浙江段)178.杭黄铁路工程(浙江段)179.温州市域铁路S1线一期工程180.乐清湾港区铁路支线建设工程▲181.铁路义乌站综合交通枢纽工程▲182.萧山境内有关铁路专用线整合搬迁白鹿塘站项目183.铁路浙赣线临浦货场搬迁至白鹿塘项目184.杭州萧山国际机场T1航站楼改建项目185.杭州萧山国际机场快件运输枢纽基地(东区)及配套机坪工程186.温州机场新建航站楼工程187.温州机场新建航站区配套工程188.温州机场新建航站楼附属工程▲189.温州机场新建货运区及生产辅助设施工程▲190.绍兴滨海新城通用航空临时起降点工程191.杭州地铁2号线工程一期工程192.杭州地铁4号线一期工程▲193.宁波市轨道交通1号线一期工程194.宁波市轨道交通1号线二期工程195.宁波市轨道交通2号线一期工程196.建德市境内铁路货场迁建工程197.海宁火车站综合改造及扩建工程项目198.杭州铁路枢纽东站周边疏解道路及配套设施工程199.三门湾大桥及接线工程▲200.台州湾大桥及接线工程201.乐清湾大桥及接线工程202.杭州绕城下沙互通至江东大桥高速公路工程203.甬台温高速公路复线温州灵昆-阁巷段工程204.甬台温高速公路复线温州南塘-黄华段工程205.甬台温高速公路复线温州瑞安-苍南段工程206.杭州湾跨海大桥北接线(二期)工程207.龙泉至浦城(浙闽界)高速公路工程208.杭新景高速公路建德寿昌至开化白沙关段工程209.诸永高速公路温州段延伸工程210.东永高速工程211.杭州萧山机场路改建工程212.温州绕城高速公路北线二期工程213.杭长高速公路延伸线(吉鸿路)工程214.杭(州)长(兴)高速公路北延(泗安至浙苏界)工程215.杭金衢高速公路拓宽工程杭州至金华段216.绍诸高速公路诸暨延伸线工程217.温州绕城高速公路西南线工程218.宁波春晓大桥工程▲219.温州市大门大桥一期工程220.温州市大门大桥二期工程221.杭州绕城高速公路东线新建下沙南互通工程▲222.杭州湾跨海大桥杭甬高速连接线工程(余夫公路至小曹娥互通段)223.宁波市高速公路江北连接线工程(二期)224.金丽温高速公路古岸头互通工程225.甬金高速公路明州连接线洞桥至云龙段工程226.机场路至甬金高速连接线工程227.甬金高速溪口东至甬台温高速姜山连接线工程228.湖州市申苏浙皖至申嘉湖高速公路连接线工程229.绍诸高速公路绍兴市区连接线建设项目230.南浔申苏浙皖至练杭高速公路连接线工程▲231.甬金高速嵊州互通及接线工程232.甬金高速(傅村互通)与金义东公路连接线工程233.杭新景高速七里互通至黄衢南高速衢州互通连接线(衢州市石梁至华墅公路)工程234.黄衢南高速开化互通与205国道连接线工程235.宁波穿山疏港高速梅山保税港区连接线工程236.杭州湾跨海大桥杭甬高速公路连接线工程(夏巷互通立交至61省道段)237.甬金高速鄞州连接线横涨至高桥公路工程(古林至高桥段)238.104国道湖州五一大桥改建工程▲239.沪杭高速许村互通交互式立交工程240.杭宁高速公路增设长兴北互通工程241.104国道余杭马头关至勾庄段改建工程▲242.104国道瑞安仙降至平阳萧江段改建工程▲243.104国道湖州杨家埠至鹿山段改建工程244.104国道长兴夹浦段改建工程245.104国道乐清虹桥至乐成段改建工程246.104国道平阳郭庄至陈峡垟段改建工程247.104国道苍南段改建工程▲248.104国道温州西过境永嘉张堡至瓯海桐岭段改建工程249.104国道温州西过境瓯海桐岭至瑞安仙降段改建工程250.104国道绍兴市柯桥区柯桥段改建工程▲251.104国道永嘉三江至李浦连接线工程252.104国道灵溪至海城连接线工程253.104国道新昌关岭至天台响堂段改建工程254.104国道温岭大溪段改建工程255.104国道黄岩民建至北洋连接线工程256.104国道黄岩头陀至院桥段公路工程257.桐庐县疏港公路综合码头至深澳段工程(320国道复线)258.318国道南浔至吴兴段改建工程259.329国道舟山段改建工程260.330国道金东岭下朱至兰溪沈村段改建工程(婺城段)▲261.329国道改建(北仑段大榭叉口改造)工程262.330国道XXX段改建工程263.330国道莲缙段工程264.330国道缙云东渡至XXX交界段改建工程265.03省道萧山义桥至楼塔段改建工程266.03省道杭州绕城高速至萧山临浦段改建工程267.03省道义乌段改建工程268.03省道东复线诸暨江藻至王家井段工程269.08省道海宁马桥至尖山段改建工程270.09省道德清乾元至秋山段改建工程271.桐庐县S305(23省道)梅蓉至杭新景高速凤川互通公路工程272.23省道富阳横凉亭至新登段改建工程273.11省道马家渡至椅子塔公路改建工程274.20省道浦江联盟至古塘段改建工程275.37省道东阳李宅至义乌青岩刘改建工程(义乌段)276.37省道东阳李宅至义乌青岩刘改建工程(东阳段)277.35省道仙居桐桥至官路段改建工程278.31省道北延绍兴至萧山段工程279.31省道延伸线诸暨金村至金沙段改建工程280.38省道宁海桥头胡至深甽段改建工程▲281.40省道上新屋里坞段改建工程▲282.31省道诸暨王家湖至五泄段工程283.37省道义乌青口至苏溪段改造工程284.37省道义乌至诸暨段复线工程(义乌段)285.40省道磐安沙溪口至仙居新庄(磐安段)改建工程286.40省道磐安沙溪口至仙居新庄(仙居段)改建工程287.41省道南复线永嘉岩头至大若岩段公路工程288.41省道福佑至沙头段改建工程289.42省道磐安县下葛至潘潭段改建工程290.42省道潜陈至壶镇段改建工程291.44省道武义城区段改建工程292.46省道衢州樟潭至廿里公路工程293.48省道延伸线常山溪口至宋畈公路工程294.48省道延伸至黄衢南高速江郎山互通(长台镇)公路工程295.50省道莲都区段公路改建工程296.50省道松阳三里亭至雅溪口段公路改建工程297.51省道遂昌王村口至老虎跳公路改建工程298.51省道遂龙线龙泉段公路改建工程299.52省道岚头岭段改建工程300.53省道云和县城过境段公路工程301.54省道庆元黄坛至菊水及55省道菊水至松源段公路改建工程302.55省道庆元黄坛至松源过境段改建(丽龙庆高速公路庆元互通连接线)工程303.文成县新56省道接南田公路工程304.57省道平阳县水头至萧江段复线工程305.泰顺县58省道(西山岗)至筱村公路工程306.60省道天台科山至洪畴段改建工程307.74省道南延三门毛张至椒江二桥三门段工程308.74省道南延三门毛张至椒江二桥临海椒江段工程309.74省道北延(三门园里至宁海一市)工程310.82省道(S325)延伸线黄岩北洋至宁溪段工程311.75省道南延玉环楚门至大麦屿疏港公路工程312.77省道延伸线龙湾至洞头疏港公路工程313.81省道温岭段改建工程314.83省道临海杜桥至白沙段工程315.319省道甬余线(余姚段)拓宽改造工程316.104国道至瓯海大道连接线(新双南线)工程317.余杭老320国道至德清申嘉湖杭高速新市互通公路工程(余杭段)318.余杭老320国道至德清申嘉湖杭高速新市互通公路工程(德清段)319.余杭320国道至09省道连接线工程(塘栖至半山)320.湖州综合交通枢纽至11省道连接线工程321.329国道舟山普陀勾山至小干连接线工程322.萧山03省道东复线新街至瓜沥连接线工程323.09省道至杭长高速连接线(安吉县城绕城东线)工程324.杭州城西科创产业集聚区临安新联至横畈公路改建工程325.杭州城西科创产业集聚区临安陈家坞至市地公路改建工程326.杭州城西科创产业集聚区临安青山至大罗公路改建工程327.15省道余杭至02省道临安连接线(长西线)改建工程(余杭段)328.15省道余杭至02省道临安连接线(长西线)改建工程(临安段)329.74省道南延三门海山至沿海工业城连接线工程330.淳杨线道路改造工程331.宁波市机场快速干道与杭甬高速互通立交工程332.宁波梅山岛梅东疏港连接线工程333.宁海盛宁线力洋至城区段改建工程334.奉化西环线(大成路至甬临线、滕头至江拔线)工程335.309省道(江拔线)大张至沙堤段改造工程336.环象山港公路工程(林善岙-黄避岙)337.宁波陆丈线建设工程(陆埠-丈亭)338.宁波甬临线宁海梅林至山河岭段改道工程339.慈溪市沿海北线(灵峰浦至长邱线延伸段)工程340.兰周公路至兰曹大道连接线工程341.宁波北仑沿海中线春晓段改建工程342.慈溪胜山至陆埠公路(胜山-横河段)工程343.高铁温州站至丽岙连接线公路工程(温州市瓯海区吹台山隧道及接线工程)344.温州市鹿城区双屿至藤桥公路工程345.瑞安市飞云江三桥北延伸线工程346.乐清湾港区疏港公路南塘至乐成段工程347.苍南县灵溪至龙沙公路改建工程348.瑞安至龙泉公路瑞安飞云至阁巷段工程349.平阳县万全至鳌江公路工程350.泰顺县文福公路工程(横坑-泗溪段、仕阳-龟湖段)351.泰顺县新浦至包垟公路工程352.温州港乐清湾港区一期工程353.平阳县昆阳至宋埠公路改建工程354.泰顺县竹岚脚至彭溪公路工程355.温州市洞头至鹿城公路龙湾永中至海城段工程356.永嘉上塘至瓯北公路建设工程▲357.南太湖产业集聚区长兴县长桥至虹星桥公路工程▲358.瑞安市北隅至丁山疏港公路工程(进港公路二期工程)359.瓯飞工程瑞安垦区与南金公路连接线工程360.桐乡至莲都公路桐乡市区至乌镇段建设工程361.海盐武原至海宁袁花公路工程362.宁海县城逐线南门大桥至前洋段建设工程▲363.嘉善县丁栅至天凝公路改建拓宽工程▲364.海盐至安吉公路桐乡凤鸣至洲泉段建设工程▲365.嘉兴市油车港至江苏黎里公路工程366.飞云江三桥与瓯飞工程连接线工程367.湖州杨家埠至丘城公路改建工程368.德清县三桥至莫干山公路工程369.绍兴市柯桥区小库至上虞高田头公路绍兴县段工程370.绍兴滨海产业集聚区钱清至滨海工业区公路工程371.桐乡市桐九公路客运中心至高铁火车站段改建工程372.金华新兴产业集聚区婺城汤溪至莘畈公路改建工程▲373.绍兴滨海产业集聚区新东线(新二村-东二区)公路工程374.临安至缙云公路义乌城西至佛堂段工程(疏港快速路)▲375.秀洲至路桥工程新昌梅渚至澄潭段改建工程376.绍兴孙端至曹娥公路上虞段工程377.义乌至兰溪公路工程兰溪段378.义乌至兰溪公路工程义乌段379.义乌至武义公路工程义乌段380.义乌至武义公路工程武义段381.XXX西溪至磐安新渥公路工程382.丽水市生态产业集聚区水阁至腊口公路工程▲383.遂昌县连直线云峰段公路改建工程▲384.新昌至磐安公路新昌双彩互通至植林段改建工程385.兰溪至江山公路兰溪马涧至墩头段改建工程386.磐安至新昌公路磐安县窈川至万苍段改建工程387.江山市淤头至衢州绿色产业集聚区贺村姜家公路工程388.开化县苏庄至古田山公路改建工程389.江山至广丰公路(浙江段)工程390.温岭泽国至玉环大麦屿疏港公路工程(温岭段)▲391.温岭泽国至玉环大麦屿疏港公路工程(玉环段)▲392.衢州市浮石渡至大路章公路工程393.舟山市定海至马岙公路改建工程394.舟山市六横杜庄至台门公路工程395.台州中心港区(临海)疏港公路一期白沙至头门段工程396.三门县入城道路城北至晏站工程397.丽水市莲都区丽龙高速公路南山互通至丽新公路建设工程▲398.台州港健跳南港区疏港公路工程399.仙居县诸永高速公路白塔互通至神仙居风景区连接线改建工程400.路桥机场至温岭新河公路改建工程401.龙松公路工程松阳段402.遂昌县峡口门至湖山至金竹公路改建工程403.缙云县岩沿至西岸公路改建工程404.遂昌县北门桥头至三墩桥道路拓宽工程405.庆元县蓬源线蓬桥至隆宫段公路改建工程▲406.永嘉至庆元公路青田湖边至巨浦段改建工程407.景宁县交见圩至叶村公路改建工程408.温州龙港大桥改建工程409.遂昌县乌溪江大桥工程410.永嘉县瓯北大桥工程411.岱山县官山至秀山公路秀山大桥工程▲412.舟山市东山隧道复线工程413.奉化市阳光海湾区域象山港避风锚地建设项目414.宁波-舟山港蛇移门航道工程▲415.京杭运河(浙江段)三级航道整治工程▲416.杭平申线浙江段航道改造工程417.东宗线航道嘉兴段二期工程418.钱塘江中上游衢江(金华段)航运开发工程▲419.钱塘江中上游衢州段航运开发工程420.宁波-舟山港梅山保税港区集装箱码头工程421.温州港状元岙港区二期工程▲422.温州港七里港区4号、5号多用途泊位(二期)工程423.德清港区乾元作业区(德清多功能港区)一期工程424.嘉兴内河港海宁港区环城河(海昌)作业区工程425.嘉兴独山煤炭中转码头项目426.绍兴港上虞港区曹娥作业区工程427.金塘大浦口集装箱码头工程428.舟山港马迹山三期工程配套堆场项目429.舟山骅首物流有限公司2万吨级通用泊位及仓储设施项目▲430.舟山外钓岛光汇油品码头工程▲431.黄泽山石油中转储运工程432.台州港大麦屿港区对台直航客货滚装码头工程▲433.宁波-舟山港衢山港区鼠浪湖岛矿石中转码头工程434.舟山保税港区配套码头项目435.台州港临海港区头门作业区一期工程436.德清临杭物流园区Ⅱ区码头作业区工程437.嘉兴内河港海宁港区环城河(海昌)作业区二期项目▲438.长兴综合物流园区码头工程439.湖州南方物流有限公司码头工程440.湖州港安吉港区梅溪作业区公用码头工程441.台州市路桥白沙客货码头工程442.杭州余杭汽车西站(余杭组团公交停保基地)工程443.绍兴柯桥客运中心工程444.雁荡山风景名胜区大型旅游文化交通集散中心工程(原名称:乐清雁荡山风景名胜区旅游文化大型交通集散中心工程)445.绍兴市上虞区长途客运北站工程446.东阳市横店客运中心工程447.武义县汽车客运北站迁建工程448.台州市黄岩综合客运枢纽站工程449.慈溪市客运中心站工程450.安吉县交通客运枢纽中心建设工程451.临海市汽车客运总站综合体项目452.嵊州市客运中心工程▲453.杭长客专新金华西客站配套基础设施项目一期工程▲。
三门县土地利用总体规划
![三门县土地利用总体规划](https://img.taocdn.com/s3/m/7c24f1d626fff705cc170a08.png)
三门县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前言 ................................................................................................................ 错误!未定义书签。
规划文本. (5)第一章总则 (5)第一条规划战略定位 (5)第二条规划依据 (5)第三条规划原则 (7)第四条规划任务 (8)第五条规划范围 (8)第六条规划期限 (9)第二章规划目标与控制指标 (9)第七条确定规划目标的依据 (9)第八条土地利用战略 (9)第九条县域发展目标 (9)第十条县域功能定位 (10)第十一条县域经济社会发展目标 (10)第十二条土地规划目标 (11)第十三条土地规划主要控制指标 (11)第三章土地利用结构调整与布局优化 (12)第十四条土地利用结构调整原则 (12)第十五条土地利用结构调整方式 (12)第十六条土地利用布局优化 (13)第四章土地用途分区与管制规则 (15)第十七条土地用途分区的划分 (15)第十八条生态环境安全控制区 (15)第二十条一般农业发展区 (17)第二十一条林业用地区 (18)第二十二条城镇建设用地区 (19)第二十三条村镇建设用地区 (19)第二十四条风景旅游用地区 (20)第五章耕地与基本农田保护规划 (21)第二十五条规划目标 (21)第二十六条耕地与基本农田保护布局 (21)第二十七条耕地与基本农田保护措施 (22)第六章土地开发整理复垦规划 (24)第二十八条规划目标 (24)第二十九条土地开发 (24)第三十条土地整理 (24)第三十一条土地复垦(农村土地综合整治) (25)第三十二条土地开发整理重点项目 (25)第七章城乡建设用地规划与布局 (26)第三十三条规划目标 (26)第三十四条城镇建设用地规划与布局 (27)第三十五条村庄用地规划与布局 (29)第三十六条建设用地分区管制规制 (30)第三十七条城乡建设用地规划实施措施 (31)第八章基础设施用地规划与布局 (32)第三十八条铁路交通用地规划 (32)第三十九条公路交通用地规划 (33)第四十条港区水运交通用地规划 (36)第四十一条水利设施用地规划 (37)第四十二条电力能源设施用地规划 (37)第九章风景旅游用地规划 (38)第四十四条旅游用地规划布局 (38)第四十五条旅游用地重点建设项目 (39)第四十六条风景旅游用地保障措施 (39)第十章土地利用与生态环境保护 (39)第四十七条规划目标 (39)第四十八条生态功能区划 (40)第四十九条生态功能区规划措施 (42)第十一章中心城区规划 (43)第五十条中心城区发展目标 (43)第五十一条中心城区规划控制范围 (43)第五十二条中心城区土地利用现状 (43)第五十三条中心城区现状与规划人口 (44)第五十四条中心城区建设用地规模控制 (44)第五十五条中心城区建设用地布局 (44)第五十六条中心城区土地用途分区 (45)第五十七条中心城区空间管制分区 (47)第五十八条中心城区存量建设用地 (48)第五十九条中心城区重点基础设施建设 (49)第六十条中心城区空间管制规则 (49)第十二章乡镇土地利用控制 (50)第六十一条规划指标分解原则 (50)第六十二条规划指标分解依据 (50)第六十三条规划指标分解方法 (51)第六十四条规划控制指标分解 (51)第十三章规划实施与管理措施 (54)第六十五条加强规划的实施管理 (54)第六十六条积极推进土地开发复垦,合理开发土地后备资源 (55)第六十七条节约、集约化引导政策 (56)第十四章附则 (57)第六十八条附则说明 (57)第十五章规划附表 (58)附表1 三门县规划主要控制指标表 (58)附表2 三门县土地利用总体规划指标分配表 (58)附表3 三门县土地利用结构调整表 (59)附表4三门县耕地保有量规划平衡表 (61)附表5三门县新增建设用地控制指标表 (61)附表6三门县基本农田保护区地块面积汇总表 (62)附表7三门县新增建设用地地块面积登记表 (63)附表8建设用地复垦指标分配表 (63)附表9 新农村建设用地分乡镇指标分解 (64)附表10三门县标准农田现状保护面积表 (65)附表11三门县新一轮规划城乡建设用地规模控制分解 (66)附表12 三门县重点项目用地规划表(省级及省级以上) (67)附表13 三门县重点项目用地规划表(市级、县级) (68)三门县土地利用总体规划规划文本第一章总则第一条规划战略定位《三门县土地利用总体规划》是落实《浙江省土地利用总体规划(2006~2020年)》和《台州市土地利用总体规划(2006~2020年)》有关三门县的土地利用任务,并指导县域内乡(镇)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编制;落实“十分珍惜、合理利用土地和切实保护耕地”基本国策,统筹协调和合理安排各业、各类用地,优化土地利用结构与布局,提高节约集约用地水平,实现土地用途管制,促进经济社会协调持续发展的基石。
三门化工行业安全发展规划
![三门化工行业安全发展规划](https://img.taocdn.com/s3/m/03600ae4fab069dc50220129.png)
三门县化工行业安全发展规划(2014-2020)规划文本三门县经济和信息化局三门县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三门县化工行业安全发展规划规划文本工程设计资质证书:甲级A133010973号工程咨询证书:工咨甲11220070030号工程总承包证书:建承甲字1207号压力容器设计证书:TS1210128-2016号压力管道设计证书:TS1810025-2017号主要编制人员浙江省天正设计工程有限公司:徐洁陈旻包晓跃三门县经济和信息化局:黎郁三门县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吴善辉目录1. 总论 (1)1.1规划的背景及意义 (1)1.2规划范围 (2)1.3规划期限 (3)1.4规划原则 (3)1.5 规划主要依据 (4)1.6 规划要点 (7)1.7术语和定义 (8)2. 区域概况 (9)2.1 三门县社会经济发展概况 (9)2.2 三门县化工行业发展现状及规划 (11)2.3化工行业安全生产概况 (16)2.4化工行业安全风险分析 (23)2.5化工行业安全发展存在的问题 (25)3. 指导思想和规划目标 (27)3.1指导思想 (27)3.2规划目标 (27)4. 产业发展 (29)4.1产业发展现状及政策 (29)4.2行业准入政策 (30)4.3安全生产许可 (31)5. 总体布局 (33)5.1 化工行业总体布局情况 (33)5.2 沿海工业城化工集聚区安全条件论证 (34)5.3总体布局方案 (45)6. 危险化学品运输 (49)6.1三门县危险化学品运输总体安全规划 (49)6.2沿海工业城危险化学品道路运输安全规划 (49)7. 防控措施 (53)7.1本质安全规划 (53)7.2重点配套设施规划 (59)7.3防灾规划 (60)7.4防外来侵袭规划 (61)7.5安全教育、培训规划 (62)7.6保障措施 (62)8. 事故应急救援体系及设施规划 (67)8.1应急规划主旨 (67)8.2应急救援预案编制要求 (67)8.3 应急装备 (69)8.4 应急物资 (70)8.5 医疗卫生应急资源 (70)8.6 电力设施保障 (71)8.7 应急规划具体实施 (71)8.8紧急救援站或有毒气体防护站的安全规划布局 (71)9. 危险化学品重大危险源监管 (73)9.1危险化学品重大危险源监管 (73)9.2重点监管的危险化工工艺的监管 (74)9.3重点监管的危险化学品的监管 (75)10. 规划效果预测 (76)10.1 规划实施的重大项目 (76)10.2 投资估算 (77)10.3安全效益、社会效益分析 (77)11. 存在的问题及建议 (79)11.1存在的问题 (79)11.2建议 (79)附图1、三门县沿海工业城区位示意图2、三门县沿海工业城总体布局图3、三门县沿海工业城化工集聚区位置图4、三门县沿海工业城重大危险源分布图5、三门县沿海工业城化工集聚区周边重要防护目标分布图6、三门县沿海工业城危险化学品运输路径图1. 总论1.1规划的背景及意义1.1.1规划的背景为贯彻落实《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条例》(国务院令第591号)有关要求,规范各地区化工行业安全发展规划,国家安全监管总局办公厅2013年6月19日发布“关于印发化工行业安全发展规划编制导则的通知”(安监总厅管三〔2013〕96号),特别印发了《化工行业安全发展规划编制导则》指导编制工作。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共绘蓝图——《三门县域总体规划(2014-2030年)》规划纲要日期:2015-12-16第一章总则第一条规划目的为促进三门县域城乡空间统筹协调发展,合理指导中心城区规划建设,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城乡规划法》、建设部《城市规划编制办法》、《浙江省城乡规划条例》、浙江省《县市域总体规划编制导则(试行)》,以及三门县的实际情况,制定本规划。
第二条规划范围规划范围分为两个层次,即县域总体规划范围以及中心城区总体规划范围。
县域总体规划范围为三门县行政管辖范围,面积1510平方公里,其中陆域面积约1000平方公里(根据国土二调2013年更新数据,2013年底陆域面积为1106平方公里),海域481.7 平方公里,岛礁28.3平方公里。
中心城区总体规划范围包括海游街道、海润街道、沙柳街道全域,以及三门铁路站场区块,三街道全域面积合计238.61平方公里,三门铁路站场区块1.13平方公里,中心城区总体规划范围总面积239.74平方公里。
第三条规划期限本次县域总体规划期限为2014~2030年,具体分为两个阶段:1.2014~2020年(近期);2.2021~2030年(远期);第四条规划原则1.先生态后建设——强调生态文明先导推进沿海开发,积极推进与象山、宁海统筹发展,推进滨海新城、华东电力城、沿海工业城三大平台建设,构建健跳港、海游港、浦坝港联动的港口发展格局,培育形成以临港产业、新兴海洋产业、港口物流、滨海旅游等产业为支撑的现代产业体系,打造浙江海洋经济发展区。
(3)三门湾宜业宜居宜游滨海城市。
充分发挥三门山海兼利优势,依托本地丰富和特色的旅游文化资源,坚持生态文明先行导向,合理布局城镇、生态、农业空间,全面推进以人为核心的新型城镇化建设,完善教育、医疗、文化和生活居住配套环境,不断提升城市面貌和城市品质,凸显三门滨海特色,建设三门湾宜业宜居宜游滨海城市。
第七条人口规模与城镇化水平1.县域总人口规划近期2020年县域常住人口46.0万人;远期2030年县域常住人口58.0万人。
2.县域城镇化水平规划近期2020年县域城镇人口31.0万人,城镇化水平67%;远期2030年县域城镇人口45.0万人,城镇化水平78%。
各镇近远期规划城镇人口详见附表三、附表五。
3.中心城区人口规划近期2020年城镇人口18.3万人(含火车站区块0.3万人);远期2030年中心城区城镇人口23.5万人(含火车站区块0.5万人)。
第八条城乡建设用地规模1.近期(2020年)城乡建设用地规模城乡建设用地规模边界:规划近期(2020年)城乡建设用地规模边界不超过79.61平方公里(“两规”衔接后城乡建设用地规模),其中城镇建设用地规模边界44.42平方公里,村庄建设用地规模边界为35.19平方公里。
城镇建设用地增长边界(不包括建设用海):规划近期(2020年)城镇建设用地增长边界(不包括建设用海)控制在53.49平方公里。
建设用海边界:规划近期(2020年)建设用海规模边界控制在1.23平方公里。
城镇建设用地增长边界(包括建设用海):规划近期(2020年)城镇建设用地增长边界(包括建设用海)控制在54.72平方公里。
2.远期(2030年)城乡建设用地规模城乡建设用地规模边界:规划远期(2030年)城乡建设用地规模边界不超过84.14平方公里,其中城镇建设用地规模边界56.56平方公里,村庄建设用地规模边界为27.58平方公里。
城镇建设用地增长边界(不包括建设用海):规划远期(2030年)城镇建设用地增长边界(不包括建设用海)控制在67.98平方公里。
建设用海边界:规划远期(2030年)建设用海规模边界控制在13.82平方公里。
城镇建设用地增长边界(包括建设用海):规划远期(2030年)城镇建设用地增长边界(包括建设用海)控制在81.80平方公里。
第九条发展战略1.强化中心、组团集聚强化中心城区以及重点镇人口、产业、空间等要素的集聚作用,带动县域产业的整合提升,推进县域新型城市化进程。
其中中心城区突出战略性新兴产业的集聚以及商业商贸、科技研发、商务咨询等高端服务功能的配套,外围乡镇按照新行政区划形成相应的组团分区,并推进资源要素向组团中心集聚。
2.区域联动、拉近南北把握区域交通通道建设契机,积极融入甬舟都市区、台州都市区核心区发展,强化区域融合和分工协作,推进都市区层面联动。
完善县域交通网络,强化县域城镇人流、物流联动,促进县域经济的发展。
3.海洋强县、优化产业积极推进“海洋强县”发展战略,依托滨海滩涂等空间资源优势,重点培育海洋经济、战略性新兴产业,统筹优化县域工业产业空间布局,加快县域存量工业用地以及闲置工业用地的二次开发,提升工业用地产出效益。
4.全域旅游、环线串联发掘县域山水滨海生态资源及历史人文资源,提升旅游休闲产业战略地位,改变现状旅游资源零散孤立的局面,按照全域旅游的发展思路,构建县域旅游环线,串联县域主要旅游景区,联合全域旅游资源,共同打造海湾特色休闲度假胜地。
5.生态为先、保护资源落实“绿色发展”战略,按照“先生态后建设”的发展理念,规划重点对县域水源保护区、生态公益林、基本农田、湿地滩涂、风景名胜区等生态、人文资源进行优先划定和保护。
6.紧凑集约、精明增长按照紧凑集约,精明增长的理念,在保证合理用地增量基础上,加强对存量空间的利用,提高用地产出率,确保在可利用建设用地空间内能够实现县域经济社会的发展目标。
第三章县域城乡空间布局规划第十条县域生态安全格局规划确定三门县生态安全格局为“一心四廊多斑块”。
“一心”:即位于三门县中部和西南部丘陵地带,区域具有丰富的林业和水资源,是水土流失和地质灾害易发区,也是物种扩散和维持的主要栖息地,具有较高的生态敏感性,规划采取连片规模保护方式。
“四廊”:即由生态绿心向东北和东南方向延伸沟通生态核心与滨海生态带的四条生态廊道,是构成物种迁徙的最低阻力通道,也是县域重要的景观廊道,规划强调维持和恢复景观生态过程及格局的连续性和完整性,根据不同功能确定廊道的宽度和植被类型。
“多斑块”:即县域内规模较大集中连片的生态空间,是生态维护的关键点,规划中应防止其生态用地被城镇建设用地蚕食,并在保持规模的前提下实现生态功能的分工和优化。
第十一条县域空间发展布局(1)强化城镇建设空间环湾集聚,兼顾现状各城镇及产业区建设空间,形成“一区五组团”的城镇建设空间体系,“一区”即浦坝港主镇区,“多组团”即外围城镇建设组团。
(2)浦坝港主镇区:在现状沿海工业城基础上,推进镇区空间向西拓展,集中布局行政、文化、体育、医疗等配套公共服务设施,商务办公、专业市场、宾馆酒店等产业服务设施以及集中居住空间,建设浦坝港新镇区,远期用地界线至规划G228(原S74省道);同时在浦坝港南岸,在现状产业用地基础上,适当布局商业服务、酒店宾馆等旅游服务设施,与北岸主镇区建设空间相呼应。
(3)外围城镇建设空间:主要包括浬浦、小雄、泗淋城镇组团以及永丰工业园、洞港工业园两处产业园区。
外围城镇建设空间以现状为基础,确定建设用地边界,合理控制发展规模,重点提升公共设施、基础设施服务水平,提升用地产出效益;浬浦组团结合规划甬台温高速复线出入口布局区域物流中心功能。
(4)强化主镇区以及外围城镇建设空间的交通联系,形成环浦坝港的交通环线。
(5)远景在崇岙涂围垦区预留临港产业区,同时注重对周边生态空间的保护和衔接。
2.健跳镇(1)强化沿健跳港建设空间的集聚,推进组团空间、功能的联系互通,形成“两区两组团”的城镇建设空间体系,“两区”即健跳片区和六敖片区,“两组团”即北部沿海产业组团、洋市涂产业组团。
(2)健跳片区:建设健跳镇城镇中心,强化综合服务功能、海洋产业、居住配套功能的集聚。
依托现状镇区推进城镇建设空间沿健跳港两侧拓展,北岸向西拓展至黄门塘、向东拓展至下沙塘;南岸向西拓展至岙口塘工业区,向东拓展至洋市涂围垦区。
健跳塘老镇区重点提升完善公共服务配套和居住环境品质,黄门塘推进渔港周边休闲、商贸功能的集聚;下沙塘工业区依托区块用地空间区位交通优势,重点培育新能源汽车制造以及其他临港产业;七市塘、洋市涂依托港口资源以发展临港产业和核电相关产业。
(3)六敖片区:推进城镇建设空间南北向拓展,按照核电安全防护距离(5km限制区)要求,控制城镇建设空间向东拓展。
衔接北部现代农业园区、核电站以及健跳分区空间及功能,突出核电站居住配套功能、现代农业园区配套服务功能以及片区中心服务功能,完善教育、文化、休闲娱乐等公共服务设施,建设健跳镇城镇副中心。
(4)北部沿海产业组团、洋市涂产业组团:积极盘活北部船舶企业用地,加快推进洋市涂围垦工程,培育集聚临港产业。
(5)增加健跳片区、六敖片区以及健跳港南北两岸交通通道,强化区域一体化发展。
3.亭旁镇(1)以现有的建成区为基础,以亭旁大道为城镇主要发展轴线,产业空间依托铁路站场向北拓展,居住和商业空间重点向东、适度向南发展,形成“南居北工”的空间格局。
(2)“南居”:镇区南部主要为居住生活空间,沿亭旁大道建设南北向城镇发展主轴,引导城镇空间向南北拓展。
强化镇区公共服务核心功能,集聚行政办公、旅游服务、休闲娱乐、商贸服务等功能,在设施的规模、形式、环境等方面体现现代生活要求。
(3)“北工”:依托铁路站场,建设三门火车站现代物流基地,为亭旁乃至三门县城的工业生产提供物流支撑和交易展示平台。
同时推进镇区及村庄内零散分布的工业企业向北部工业园区集聚,形成亭旁产业功能区。
(4)提升改造亭旁与中心城区、珠岙、县域东部地区以及临海市联系道路,增加交通容量,提升区域交通通达性。
4.珠岙镇(1)统筹区域城镇建设空间,推进珠岙片区、高枧片区功能空间融合发展,整合优化县域工业企业布局向主要园区集聚,总体形成“一带一组团”的城镇建设用地空间格局。
(2)“一带”:即沿原34省道形成带型城镇发展空间。
区块强化城镇公共服务功能培育,在城镇中部推进城镇综合服务中心建设,通过行政、文化、商贸功能的集聚,形成服务全镇的公共中心。
镇区西部结合周边多宝讲寺等景区,成为以旅游接待、服务、购物、住宿、休闲为一体的旅游集散中心。
在镇区北部,突出专业市场等商贸功能集聚,形成北部商业服务中心。
同时推进镇区内部零散工业企业整合向园区集聚,规划集中在岭口—下胡、后畈—珠萃屏一带布局工业用地。
(3)“一组团”:即界溪工业组团,规划在珠岙镇西部靠近天台的界溪区块建设三门橡胶创业园,重点培育橡胶制造业产业集群。
(4)推进原S34、S60省道外迁工程,减少对外交通对镇区内部交通的干扰。
5.横渡镇(1)重点强化城镇公共服务配套、旅游设施建设,形成“一心两区”城镇建设用地空间格局。
“一心”:即镇区公共服务中心;“两区”:即镇区西部居住功能区以及东部生态产业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