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环境监测的现状以及发展趋势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我国环境监测的现状以及发展趋势
姓名:#### 学号:09100601##
[摘要]:本文主要提出我国环境监测的发展现状以及在发展过程中遇到的问题。根据发展的现状分析其发展应该解决的问题,科学的预测环境
监测的发展趋势。
[关键词]:环境监测;现状;问题;发展趋势
随着我国社会主义的不断发展,我国的工业化进程高速发展,消耗了大量的资源,再者由于我国的工业化的技术发展技术不是很成熟,加上许多的企业环境意识比较淡薄,过于的追求经济效益,忽视个社会环境带来的潜在危害。以致使环境污染的蔓延和加剧。而新的污染物质和潜在型持久性污染物的危害也逐步显现。环境监测是环境保护的基础,是环境执法和评价环境质量现状与变化趋势的重要手段。是在逐步认识到环境问题,提出一系列的政策措施,建设环境友好型社会与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基础指标。
我国环境监测技术起步比较晚,约在二十世纪七十年代,我国环境监测事业开始起步,但是在近些年发展比较快,取得了很大的进步。不断的向深度和广度发展,取得了巨大的成就。
我国环境监测的发展经历了四个发展阶段:以工业废水、废气、废渣的“三废”为主要监测对象的“三废”监测阶段,以城市为中心的环境污染监测阶段,以区域、流域为中心的环境质量监测阶段和污染与生态监测并重的监测阶段。
由于我国工业化的迅速发展,带来了经济快速发展,特别是近年把工业化和城市化作为发展的方向。人口众多,资源相对缺乏的大国,实现工业化还是存在消耗资源、牺牲环境为代价的先发展、后治理的现象,存在很多浪费资源和破坏环境的问题,尤其是在处理经济发展与人口、资源、环境之间的关系方面缺乏有效机制。
在监测环境因子方面,我国的工业发展比较迅速,程度也大大加深,工业发达的地区环境监测的环境因子较多,主要包括大气、地表水、噪声、生态、固体
废弃物、土壤、放射性、振动、电磁波、地面沉降、恶臭等。为了掌握污染源排放动态变化情况和配合排污收费工作,以及人们的生活健康,生态建设等一系列问题,各个省市县及自治区的主要城市都开展了水生生物监测、植物含硫量、污灌区的突然发含有重金属指标的前侧等。然而对固体废弃物、放射性等的监测才刚刚起步,甚至有的环境因子的监测还属于空白的阶段,如振动监测、电磁波监测和地面沉降监测等。不过现在也逐步的开始注意这些方面的问题,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这些环境因子的监测也将逐步开展。
监测手段方面,发达国家在环境监测手段方面,具有两个特点;一是仪表的先进性,二是自动化水平比较的高。尤其是在与人们关系最为密切的大气、地表水、噪声以及污染源监测等方面,自动化监控程度非常的高,基本上可以做到自动化采集,自动化分析、自动化数据处理以及传输,并能用大型显示板自动显示区域环境质量状况。同时,将一些新技术应用于区域环境检测。而在我国,监测手段方面与发达国家相比有比较大的差距,在2005年大气监测全国在两百多个城市建立了六百多套自动化监测系统,还有大部分城市是采用隔天24小时连续采样的半自动化监测方式。地表水的自动监测也只有八十多套。
环境污染物的监测种类方面,我国2005年的大概检测项目不足200项,其中,水质监测不足80项,大气监测仅十多项。
大中型分析仪器方面,我国的发展很快,尤其是在近几年,有相当一部分城市重点监测都装备了大批进口和国产分析仪器。
建立污染物分析方法方面,我国已建立的各类监测方法约为400多项,而且,普遍存在污染物监测方面滞后于污染物限制标准的现象。
实验室质控和质量保证方面,我国近些年在实验室里的质控工作做的比较多,特别是在水质监测方面,做得比较好。但是在污染源和大气监测等的布点、采样、样品运输和存储以及数据传输各个方面的QA/QC 工作,做的还是很不够。近几年,空气和地表水自动监测系统的发展较快,但是在很多方面都存在不足。
环境监测的科研领域,我国环境监测的科研领域主要以污染源排放的动态变化规律、环境质量的变化规律、有机污染物的标准分析方法以及有机环境标准物质等为主要研究领域。与国外相比,国外主要考虑“人”这一主题,考虑污染物对人的影响的环境质量标准。
环境质量的表达方式方面,发达国家已从用大屏幕显示区域环境质量状况转向用微机进行声、像、图、表、文等多媒体方式演示。我国目前还主要是以“书面”的形式进行年报,季报和快报。
目前,全国已形成了国家、省、市、县4级环境监测网络。共有专业、行业监测站4800多个,其中环保系统2200多个监测站,行业监测站2600多个。国控的空气质量监测网站103个、酸雨监测网站113个、水质监测网站135个。此外还建有噪声监测网、辐射监测网、区域监测网等。到2005年,国控环境监测网络调整为:环境空气监测网站226个,测点数793个;酸雨监测网站239个,测点数472个;水质监测网站197个,监测断面1074个;生态监测网站15个。
目前,我国已制定各类国家环境标准410项,覆盖了大气、水质、土壤、噪声、辐射、固体废物、农药等领域。已开展了环境质量监测、环境质量周报、日报、预报监测;污染源监测、污染事故应急监测、污染物总量控制监测、污染源解析监测,环境污染治理工程效果监测等等。需监测的污染因子达百余种。
环境监测的发展趋势:
第一,由于我国经济条件以及其他因素的影响下,我国在环境监测上的投入是增建比较快的,但是由于技术设备等条件,目前以人工采样和实验室分析为主,逐步向自动化、智能化和网络化为主的监测方向发展;这也是发展的必然趋势,由于全球环境问题的突出,环境保护的呼声也越来越大,面对全球的资源环境问题,我国相继提出了可持续发展战略,建设两型社会的发展战略,对环保的要求也逐步提高。所以要提高环境质量就势必会对环境监测方面加大投入。逐步接近或者超过世界环保标准。
第二,由劳动密集型向技术密集型方向发展;不仅我国在社会经济发展中是从劳动密集型向技术密集型方向发展,我国的环境监测事业也将逐步由劳动密集型向技术密集型发展。不仅可以节省大量的监测人力,也可以大幅度的提高技术含量,提高监测结果的准确度,提供可靠的快捷的环境数据。技术密集型的环境监测,将利用技术与先进的设备提供比主要依靠人力的环境监测跟可靠的数据,实现环境监测的自动化,提高精确度,也大大缩短监测流程与监测时间,提高了环境监测的效率,更具有时效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