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历史必修三知识点汇编:专题二古代中国的科学技术与文化

合集下载

历史:人民版必修三专题二古代中国的科学技术与文化.doc

历史:人民版必修三专题二古代中国的科学技术与文化.doc

专题二古代中国的科学技术与文化一、中国古代的科学技术成就1、古代科技发展的原因:①;泉:我国古代人民积累的丰富的知识经验,成为了古代科技发展的源泉。

%1政治:中央集权制度为科技稳定的发展提供了条件。

%1经济:中国古代社会生产力的发展,这为科技的进步提供了经济基础。

%1政策:政府出于巩固统治的需要对科技也给予一定的关注。

%1教育:屮国古代教育的发展,为科技的发展奠定了人才基础。

%1对外交往:屮国古代对外交往的发展也使中国古代科技能吸收其他国家地区人民的智慧,得以进一步发展。

%1屮国古代科学家探索精神是中国古代科技发展的重要因索。

2、纸的发明:过程:①西汉出现植物纤维纸:②东汉蔡伦改进了造纸术(105年),加工材料:树皮、麻头、破布、旧渔网造纸术的影响:①对文明的发展和社会进步的积极作用也最为显著。

②纸的广泛使用,使得信息的记录、传播和继承,都有了革命性的进步。

③造纸术的外传,为人类文化发展作出了巨大的贡献。

3.指南针:方向测定技术的进步:%1战国:"司南”%1北宋:纸军事学著作《武经总要》中,提到一种指南鱼。

b、北宋学者沈括在《梦溪笔谈》屮记载了用磁石摩擦钢针制作指南针的技术。

%1南宋:《事林广记》屮,记载木刻的指南鱼和指南龟。

%1清代:罗盘指南针的传播:在12世纪末至13世纪初由海路传人阿拉亿|,然后再传人欧洲。

意义:①指南针应用于方向测定,对于军事实践和经济生活有着重要作用,尤其是对于航海事业的发展意义特别重大。

%1指南针的发明和应用为明代航海家郑和远航东非等地提供了条件;为哥伦布发现美洲的航行和麦哲伦的环球航行,提供了技术保障。

4・火药:发明历程:(1)实践经验:①炼丹制药;②冶金实践:广泛使用木炭(2)知识积累:①春秋战国时期,制作火药的原料硫磺、硝石已经为人们所熟知。

%1汉代的《神农木草经》屮,硫磺、硝石都被列为重要的药材,对炭、硫、硝三种物质性能的认识,为火药的发明准备了条件。

高中历史专题二古代中国的科学技术与文化第1课中国古代的科学技术成就教案(含解析)人民版必修3

高中历史专题二古代中国的科学技术与文化第1课中国古代的科学技术成就教案(含解析)人民版必修3

专题二古代中国的科学技术与文化课程标准:概述古代中国的科技成就,认识中国科技发明对世界文明发展的贡献。

一、纸的发明1.发明最新考古表明中国可能西汉早期就已经发明了书写用纸,同时证明西汉时期帛、竹、木、纸四种书写材料同时存在。

2.改进东汉时期,蔡伦改进了造纸术,被称为“蔡侯纸”。

3.传播公元8世纪,阿拉伯人掌握中国发明的造纸技术,之后传往欧洲。

4.影响造纸术是中华民族的伟大发明,影响最为久远,对人类文明发展和社会进步的积极作用也最为显著。

二、指南针和方向测定技术1.原理磁铁在地球磁场中的南北指极性。

2.功能方向测定。

3.过程4.传播12世纪末到13世纪初由海路传入阿拉伯,然后再传入欧洲。

5.意义(1)对于军事和经济生活有着重要的作用。

(2)对于航海事业的发展意义特别重大。

①为明代航海家郑和远航东非等地提供了条件。

②为哥伦布发现美洲的航行和麦哲伦的环球航行提供了技术保证。

三、火药的发明和使用1.发明(1)商周时期,中国人在冶金中广泛使用木炭。

(2)春秋时期,中国人掌握了有关硫磺和硝石的知识。

(3)东晋时期,火药开始出现。

2.应用(1)唐末至宋初的战争中,已经开始使用火药箭,随后又出现了火炮。

(2)明代的火器制作工匠创造了早期的地雷、水雷和定时炸弹,在当时都是世界上最先进的。

3.传播12、13世纪,火药传入阿拉伯国家,后传到欧洲乃至世界各地。

4.影响火药将人类带入了热兵器时代,为欧洲资产阶级打败骑士阶层创造了条件。

四、印刷术的进步1.雕版印刷术公元868年印制的《金刚经》,是迄今所知世界上最早的有明确刊印日期的雕版印刷品。

2.活字印刷术(1)北宋平民毕升创造了活字印刷技术。

(2)元代王祯创制木活字,发明转轮排字盘。

(3)明代中期出现铜活字,清代用铜活字印制了《古今图书集成》。

3.传播中国印刷术经由波斯传到西方。

14世纪末,欧洲开始出现印刷品。

4.影响印刷术传到欧洲后,为欧洲走出黑暗的中世纪以及文艺复兴运动的出现准备了条件。

必修三第二单元《古代中国的科学技术与文化》知识点详解

必修三第二单元《古代中国的科学技术与文化》知识点详解

第二单元古代中国的科学技术与文化1. 古代中国有哪些重大科技成就?天文学:① 天象观测方面,关于对日食、彗星和哈雷彗星的记录,对彗星背向太阳运动规律的发现,对太阳黑子的记录,均领先世界。

②天文著作方面,《甘石星经》是我国最早的天文学著作,书中的《石氏星表》是世界上最早的星表(石申在世界上最早用赤道坐标表示恒星位置)。

③天体测量方面,a. 东汉张衡发明水运浑象仪,他关于地球为圆形的见解比西欧人早1000多年,还发明了测定地震方位的地动仪。

b. 唐代僧一行等创制黄道游仪,用它在世界上首次发现了恒星位置的变动。

他还主持实测了子午线的长度,并制成了以水流为动力的水运浑象仪。

c. 元代郭守敬制成的“简仪”比欧洲早300 多年。

他主持测定的黄道和赤道的交角值极其精确,受到世界天文学界的推崇。

他编的《授时历》是我国古代最精密的一部历法算学:①春秋——九九乘法口诀度量衡②春秋战国——筹算计算法③西汉——《周髀算经》在世界上最先提出了“勾三股四弦五”这一勾股定理的特例④东汉——《九章算术》标志着我国古代以解决实际问题为主要内容、以算筹为计算工具、以当时世界上最先进的十进制记数系统来计算的古代数学体系的形成。

⑤魏晋南北朝——圆周率(三国刘徽3.1416 ,提出割圆术;南朝祖冲之精确到点后第七位,领先世界1000 年)⑥晚明时期——科学家朱载堉提出了“理由数显,数自理出”的思想,在历史上第一次以精密计算为基础,构筑起一套科学的音律体系。

医药学:中医学一一① 远古时期,我们的祖先就独创了针灸疗法② 战国时期有了医学分科③著名医生扁鹊提出四诊法(望、闻、问、切)④ 《黄帝内径》编撰于战国,成书于西汉,提出病理学说,该书奠定了中医学理论的基础。

⑤ 东汉末年,张仲景写成《伤寒杂病论》奠定了中医治疗学(临床学)的基础。

⑥ 华佗除创制五禽戏外,还发明了麻沸散,开创了世界医学史上全身麻醉之先河。

⑦ 唐朝有了分科较细的医学校中药学一一①《唐本草》是世界上第一部由国家编定和颁布的药典②孙思邈著有《千金方》③ 明朝李时珍的《本草纲目》,集历代草本药物之大成,是一部既有总结性,又富有创造性的伟大科学著作。

人民版高中历史必修三专题二古代中国的科学技术和文化知识详解

人民版高中历史必修三专题二古代中国的科学技术和文化知识详解

专题二古代中国的科学技术和文化一、专题主干知识:1、中国古代科学技术成就:四大发明及对中国的影响。

2、中国古代的艺术:中国古代艺术的概貌及中国古代艺术精神。

3、中国古代文学:诗经、楚辞、汉赋、唐诗、宋词、元曲、明清小说。

二、专题知识详解2.中国古代科学思想的特点:(本题课程标准中没有直接规定)P30.(1)重视社会人文问题,忽视对自然的探求和技术的总结;(2)讲究天人合一,尊重自然,重视完善人和自然的关系。

(3)重视总结实践经验,轻视理论概括和抽象。

(即重视实用技术,忽视抽象科学)3.了解:中国古代科技发展的原因:(1)高度发达的原因①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和发展,农耕经济的高度繁荣,是中国古代科技取得辉煌成就的根本保障。

②各朝代十分重视交通的发展,促进了科学技术的交流和传播。

③中华文明具有强大的包容性,能够不断吸收来自外部的先进成果充实和发展自身,在历史上不断创新,与时俱进,长期走在世界的前列。

④中国劳动人民的勤劳与智慧,富有创造力;⑤相对封闭独立的地理环境,强大的中央集权政权保证了中华文明免受外来势力的冲击;⑥中国古代的科技成就大多与社会生产、生活直接相关,易于在社会上传播。

(2)没有发展成为近代科技的原因:①固守农耕经济阻碍了近代科学技术发展;②科举制度扼制了科学技术的发展;③重人伦、轻自然的文化传统妨碍了科学技术的发展;④专制集权的官僚体制、封闭禁锢的社会结构,以及环境气候、语言与文字、宗教信仰、民族心理等方面的因素都不同程度地影响了近代科学技术的发展;没有成熟的市场(3)启示:①科学技术能否产生巨大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取决于其所处的社会环境;②明清科技滞后是农耕经济与工业文明较量的必然。

4.概述汉字、绘画起源、演变的过程,了解中国书画的基本特征和发展脉络。

(1)书法艺术:①含义:以中国汉字的文义为内容,以某种字体的书写为形式的独特艺术。

②特点:以自由多样的线条的曲直运动和空间构造,表现感情、气势和意境,具有特殊的审美价值。

高中历史必修三知识点之古代中国的科学技术与文化

高中历史必修三知识点之古代中国的科学技术与文化

国的科技发明了解古代中国四大发明的产生及外传火药、指南针、造纸术和活字印刷术等四大发明是中国古代最具有代表性的科学技术成就。

造纸术:西汉前期,中国已经有了纸。

105年,东汉蔡伦改进造纸术,人称“蔡侯纸”。

造纸术的发明与改进,是书写材料的一次伟大革命。

指南针:世界上最早的指南仪器是中国在战国时期发明的“司南”。

后来,人们利用磁石指南的特性,制成指南针。

北宋时,指南针应用于航海。

火药:中国古代炼丹家在炼制丹药时发明了火药。

唐末,火药开始用于军事。

最早的火药武器有突火枪、火箭、火炮等。

宋朝时,军事上广泛使用火药。

印刷术:隋唐之际,中国出现了雕版印刷术。

宋代是雕版印刷的黄金时代,人们已经使用了彩色套印技术,11世纪中叶,北宋平民毕升发明了胶泥活字印刷术。

认识古代中国四大发明对世界文明发明的贡献造纸术、指南针、火药和印刷术的发明是中国对人类文化进程的伟大贡献。

四大发明传入欧洲以后,对欧洲社会和文化的发展作出了伟大贡献。

在古代中国“四大发明”中,纸的发明影响最为久远,对文明发展和社会进步的积极作用也最为显著。

四大发明问世以后,逐渐走向世界。

造纸术经阿拉伯人传入欧洲,促进了欧洲文化的发展。

火药传入欧洲后,推动了欧洲火药武器的发展,使骑士阶层日益衰弱,还促进了欧洲采矿业和金属制造业的发展。

指南针的使用促进远洋航行,迎来地理大发现的时代。

印刷术大大推动了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促进人们思想的解放和社会进步。

火药、指南针、印刷术——这是预兆资产阶级社会到来的三大发明。

火药把骑士阶层炸得粉碎,指南针打开了世界市场并建立了殖民地,而印刷术则变成了新教的工具,总的来说变成科学复兴的手段,变成对精神发展创造必要前提的最强大的杠杆。

——马克思《机器、自然力和科学的应用》代文学了解春秋至明清时期的主要文学体裁、代表人物及代表作《诗经》:春秋末年,中国出现了第一部诗歌总集《诗经》。

《诗经》收录了西周至春秋中期的三百多首诗歌,分风、雅、颂三部分。

人民版历史高中历史必修三专题二古代中国的科学技术和文化知识详解

人民版历史高中历史必修三专题二古代中国的科学技术和文化知识详解

人民版历史高中历史必修三专题二古代中国的科学技术和文化知识详解古代中国的科学技术与文化:揭秘古代东方的智慧发展导语:古代中国是一个历史悠久、文化底蕴丰富的古代文明国家,其在科学技术与文化领域的贡献不可忽视。

本文将为你详解古代中国的科学技术和文化,让我们一起揭开古代东方的智慧发展之谜。

第一部分:古代中国的科学技术之精密制造古代中国人在制造领域的成就令人瞩目。

他们精于制造各种工具和武器,其中最为著名的当属中国古代四大发明之一的指南针。

早在汉代,中国人已经发明了可以指南的磁石,而指南针则出现在唐代,成为中国航海事业的重要突破。

不仅如此,古代中国还发明了造纸术、印刷术等对世界同样产生重大影响的技术。

除此之外,古代中国在农业、水利以及建筑等领域的科技发展也非常突出。

世界上最早的农业百科全书《齐民要术》就出现在古代中国,对农业生产起到了非常重要的推动作用。

在水利方面,古代中国人发明了水车、水轮等设备,改善了农田的灌溉条件,提高了农作物的产量。

此外,古代中国的木结构建筑技术也相当发达,如中国古代的宫殿、寺庙等建筑都以其独特的风格和精湛的技术成为世界建筑史上的瑰宝。

第二部分:古代中国的科学技术之医药学与数学古代中国人对医药学的探索和实践也十分深入。

中国古代最重要的医药学名著《黄帝内经》被誉为中国医学的经典之作,记录了古代中国人对疾病的理解、诊断和治疗方法。

在古代医学中,中药的应用广泛而独具特色,经过千余年的沉淀与实验,形成了中药学独特的理论体系和实践经验。

至今,中草药在世界范围内仍被广泛应用于治疗不同疾病。

古代中国人在数学方面的成就同样不容小觑。

中国古代的数学名著《九章算术》被认为是世界数学发展史上的重要里程碑。

《九章算术》包含了九个不同的算术问题,涵盖了代数、几何、方程等多个数学领域。

此外,中国古代还发明了十二地支、天干纪年等独特的计数法,对世界数学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

第三部分:古代中国的文化与哲学思想古代中国的文化和哲学具有丰富的内涵和独特的风格。

高考历史专题复习必修三《中国古代科学技术与文化》

高考历史专题复习必修三《中国古代科学技术与文化》

民的爱
披江离与辟芷(香草),又编织秋兰为佩饰。 国情怀
彼尧舜之耿介兮,既遵道而得路。
和修身
尧舜多么光明正大,遵循正道而大路畅通。 何桀纣之昌被兮,夫惟捷径以窘步。 桀纣多么放肆妄行,只贪便道而寸步难行。
洁行的 高尚情 操
心志
余固有謇謇之为患兮,忍而不能舍也。 我明知忠言直谏会遭祸害,可我忍痛而不舍弃。
鼠 硕 硕鼠硕鼠,无食我黍!三岁贯女,莫我肯顾。
逝将去女,适彼乐土。乐土乐土,爰得我所。 ……
雎 关 关关雎鸠,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
…… 求之不得,寤寐思服。悠哉悠哉,辗转反侧。
一、诗的经典——《诗经》
1、名字的由来
2、《诗经》的精粹——《风》 3、《诗经》的地位和影想
《诗经》是我国最早的诗歌总集,其人文主义和现 实主义创作态度,对后来文学的发展影响很大.
主要代表 主要成就
特色
唐诗 李白、杜甫
宋词 元曲
柳永 李清照 苏轼 辛弃疾 二张
《感天动地 窦娥冤》
明清小说
古典诗歌鼎盛 ,名 家辈出、流派众多、 作品丰富
和乐歌唱、长短不一 的新诗体,流派众多, 词的辉煌时期
元代主要文学形式, 包括杂剧(歌乐舞一 体的歌剧)和散曲
古典小说黄金时代, 数量繁多,描绘社会 生活与人情世界
还酹江月。
体验感受
郁孤台下清江水,中间多少行人泪。 西北望长安,可怜无数山。
青山遮不住,毕竟东流去。
江晚正愁余,深山问鹧鸪。
词作的背景:北宋灭亡,南宋偏安一隅。淮水以 北的土地都归金统治,人们流离失所。宋人慨叹 国耻国难的作品也多出现。
根据词所反映的内容和风格,猜一猜是谁的作品。
六、元曲的辉煌

人民版高中必修第三册历史专题二-第1课 中国古代的科学技术成就 [课件](共35张PPT)

人民版高中必修第三册历史专题二-第1课 中国古代的科学技术成就  [课件](共35张PPT)
的记录。
◆战国人石申用赤道坐标记录800多颗恒星的位置。 ◆ 世界上最早的星表:《石氏星表》(地位)
3、天文观测仪器:浑仪、简仪等
浑仪
简仪:郭守敬(元) 上古时称璿玑玉衡,简称玑衡。浑仪是中国古代用 于测量天体球面坐标的观测仪器。它是由一重重的同 心圆环构成,整体看起来就像一个圆球。有资料表明 ,在公元前4世纪中叶,中国就已经使用浑仪观测天象
我国现存的最早最完
北魏 贾思勰 《齐民要术》整最系统的一部农书
元朝 王祯
详细包含了农业各
《农书》 方面的知识
达到了传统农业科学
明朝 徐光启 《农政全书》 的顶峰
(五)、医药学
时间 作者
战国问世 西汉 西汉编定 编定
成就 《黄帝内经》
火球和火蒺藜也都 是火药包。火蒺藜的 包中除了火药以外, 还装着“铁蒺藜”。 铁蒺藜上面有尖刺, 象菱角形。用火点着 药线抛出去,不但会 燃烧,里面的铁蒺藜 还会把敌人打死打伤。
火箭模型
前端缚火药筒,利用 火药向后喷发产生的反作 用力把箭发射出去。这是 世界上最早的喷射火器。
明代架火战车
这是一种独轮车装载 火箭的战车,前有锦帘, 需要时可放下挡铅弹,车 两侧设置六筒火箭,计 160支、火铳2支、长枪2 支,此车由两人操作。
——(英国)弗朗西斯·培根
三、四大发明的影响 ➢有利文化普及
1、造纸术、印刷术:➢有利欧洲资义思想文化 发展(文艺复兴)
2、指南针:➢推动航海、外贸发展 ➢推动地理大发现
3、火药:➢推动人类进入热兵器时代
➢为欧洲资级战胜封建骑士阶层创 造条件 4、推动欧洲向近代社会转型,推动人类文明
鲁迅曾说:“外国用火药造子弹御敌, 中国却用它做爆竹敬神;外国用罗盘针航海, 中国却用它看风水……”他在《随感录》中 还写道:“火药除了做鞭炮,罗盘除了看风 水,还有什么用处么?” 四大发明对中国、对世界的影响为何如此不同?

高中历史知识点:古代中国的科学技术与文学艺术

高中历史知识点:古代中国的科学技术与文学艺术

高中历史知识点:古代中国的科学技术与文学艺术古代中国的科学技术与文学艺术是中华文明宝库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们不仅在当时达到了世界领先水平,而且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以下是对古代中国科学技术与文学艺术的详细阐述:一、科学技术1.四大发明造纸术:西汉初期,纸作为书写材料已初现雏形,但质地粗糙,难以普及。

东汉时期,蔡伦凭借其智慧,对造纸工艺进行了重大改进,创制出质地优良、价格低廉的“蔡侯纸”,这一发明极大地促进了文化的交流与传播,被誉为书写材料史上的一次伟大革命,对全球文化事业的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

印刷术:隋唐之际,雕版印刷术的出现标志着书籍复制技术的重大突破。

至北宋,毕昇更是发明了活字印刷术,这一创举不仅大幅提高了印刷效率,还极大地降低了印刷成本,加速了文化的传播与知识的普及,对后来的欧洲文艺复兴运动和宗教改革运动起到了至关重要的推动作用。

火药:唐代,中国炼丹家在追求长生不老的过程中意外发现了火药,这一发现最初被用于娱乐和庆典,但很快便应用于军事领域,改变了战争的面貌。

唐末至宋,火药武器逐渐成熟,并在随后的历史进程中传播至欧洲,对欧洲的社会变革和军事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助力了欧洲资产阶级对封建贵族的胜利。

指南针:战国时期,中国先民利用磁石指南的特性制成了“司南”,这是世界上最早的指南针原型。

至北宋时期,指南针技术得到进一步发展,并开始广泛应用于航海领域,极大地促进了远洋航行的发展,为地理大发现时代的到来奠定了技术基础。

2.天文学中国古代的天文学观测与研究,以其悠久的历史和系统的记录闻名于世。

战国时期的《甘石星经》不仅是中国最早的天文学著作,其中的《石氏星表》更是世界上最早的星表之一,展现了古代中国天文学家对星辰运行的深刻理解和精准观测。

唐代僧一行主持的子午线实测,以及元代郭守敬创制的“简仪”和编定的《授时历》,均体现了中国古代天文学在观测仪器、历法编制等方面的卓越成就,对后世产生了深远影响。

3.数学中国古代数学以其独特的体系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著称于世。

必修3专题二古代中国的科学技术与文化复习提纲

必修3专题二古代中国的科学技术与文化复习提纲

高中历史(必修2)复习提纲专题二古代中国的科学技术与文化(第三单元)◇【考试说明】1、科技成就(四大发明及影响);2、汉字和书画(汉字与书法艺术、中国画起源与发展、中国书画的基本特征);3、文学成就(7种文学体裁的成就、中国古代不同时期的文学形式的时代特征);4、京剧等剧种的产生和发展。

专题二古代中国的科学技术与文化知识框架专题二古代中国的科学技术与文化知识链时间轴◇【知识整合】一、科技成就:1、四大发明:(重点)(1)、造纸术:(西汉、东汉)促进了欧洲文化的发展。

(2)、印刷术:(隋唐、北宋)提高印刷效率,加速文明进程,推动欧洲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促进思想解放。

(3)、火药:(战国、唐朝、宋朝)加速西方封建骑士阶层的衰落;(4)、指南针:(战国、北宋)在地理大发现中起了重要作用;(5)、马克思关于三大发明作用的论述:“火药、罗盘针、印刷术,这是资产阶级社会到来的三大伟大发明,火药把骑士阶层炸的粉碎,罗盘针打开了世界市场并建立了殖民地,而印刷术却变成了新教的工具,总的来说,变成科学复兴的手段,变成对精神发展创造必要前提的最强大的杠杆。

”2、古代科技发达的原因:(1)、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和发展、农耕经济的高度繁荣。

(2)、政府巩固统治的需要和对科技的重视与支持。

(3)、各民族间的经济、文化交流,广泛的对外交往,推动了中国古代科技进一步发展。

(4)、中国古代一些著名科学家的不懈探索。

3、历史启示:A、科技的发展受政治、经济、教育、科技工作者的努力等多方面因素的影响;B、科技是第一生产力,科技进步必然推动社会的进步;C、科技能否转化为生产力或转化程度取决于当时的社会环境。

二、中国的古代艺术:☆中国汉字与书法:1、汉字起源与发展:六千多年前,出现原始文字“图画文字”,至商朝成熟。

按照甲骨文、大篆(金文)、小篆(秦篆)、隶书、楷书。

总趋势为由繁到简。

2、书法发展阶段:①、书法发展分为两个阶段:魏晋以前为自发阶段,魏晋以后为自觉阶段,隶书衍生出楷书、行书、草书。

高二历史人教版必修三第三单元 古代中国科学技术与文学艺术 知识归纳

高二历史人教版必修三第三单元 古代中国科学技术与文学艺术 知识归纳

高二历史人教版必修三第三单元古代中国科学技术与文学艺术知识归纳一、古代中国的科技发明1. 了解古代中国四大发明的产生(1) 造纸术——西汉已有纸,东汉宦官蔡伦改进。

(产生最早,影响最深远)(2) 火药——唐末开始用于军事,宋代广泛用于军事。

(3) 指南针——战国时出现司南,北宋出现人工磁化技术,广泛用于航海。

(4) 印刷术——隋唐已有雕版印刷,北宋毕升发明活字印刷术。

2. 认识古代中国四大发明对世界文明发展的贡献促进了欧洲向近代社会的过渡。

①造纸术促进了欧洲文化的发展。

②火药在欧洲的传播应用,推动火药武器的发展,有利于资产阶级战胜封建势力。

③指南针的使用,促进了远洋航行,迎来地理大发现,使欧洲人开辟了新航路。

④欧洲人借鉴、造出了自己的活字印刷机,推动了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

二、中国古代文学了解春秋至明清时期重要文学体裁、代表人物及代表作(1) 先秦诗歌:第一部诗歌总集《诗经》——现实主义。

(四言为主)战国屈原《离骚》,开创诗歌新体裁(楚辞)——浪漫主义。

(语气助词——兮)(2) 汉赋:西汉:司马相如《子虚赋》《上林赋》。

东汉:张衡《二京赋》。

(3) 唐诗:浪漫主义诗人李白,有“诗仙”之称,《早发白帝城》。

现实主义诗人杜甫,“诗圣”,“三吏”“三别”。

写实讽喻诗人白居易,“文章合为时而著,诗歌合为事而作”。

(4) 宋词:又称为长短句,句式灵活,便于抒发感情。

行书颜真卿、苏轼兼具楷书的规矩和草书的放纵始于东汉,西晋盛行3. 了解古代中国的文人画(1) 特点:文人画集文学、书法、绘画及篆刻艺术为一体,强调表现个性,讲究借物抒情,追求神韵意趣。

最能反映文人画风貌的是写意画。

(2) 代表:元代王冕的《墨梅图》、明代徐渭的《牡丹蕉石图》、清代郑板桥的《墨兰图》。

4. 了解京剧的产生形成:乾隆末年,安徽徽班戏班进京,风行一时。

道光年间,徽班和汉剧互相融合(徽汉合流),京剧产生。

同治、光绪年间京剧走向成熟,涌现出程长庚、谭鑫培等“同光十三绝”。

高中历史复习(古代中国的科学技术与文学艺术)

高中历史复习(古代中国的科学技术与文学艺术)

高中历史复习(古代中国的科学技术与文学艺术)第一篇:高中历史复习(古代中国的科学技术与文学艺术) 专题二古代中国的科学技术与文学艺术考点一:科技成就1、造纸术:原因、出现时间、改进、传播、影响2、指南针:主要发明及时间、传播、影响3、火药:发明、应用、传播、影响4、印刷术:出现、进步、传播、影响5、古代科技:成就、原因、特点、没有产生近代科技原因一、造纸术原因、出现时间、改进、传播、影响传播:时间、路线、范围等二、指南针主要发明及时间、传播、影响传播:时间、路线、中转地及范围 12、13世纪对应的封建王朝?影响:拓展?(3)……(4)“罗盘针打开了世界市场并建立了殖民地”——马克思三、火药发明、应用、传播、影响应用:注意了解宋、明的主要火器四、印刷术出现、进步、传播、影响出现:雕版印刷——最早出现时间及雕版印刷品进步:活字印刷术——出现时间、人物、意义补充:元、明的成就传播:时间、路径!◆ 整理:四大发明发明传播路线◆探究:四大发明主要完成及传播时间宋元说明的问题(原因)?影响:……印刷术变成新教的工具,总有来说,变成科学复兴的手段,变成对精神发展创造必要前提的最强大的杠杆。

——马克思◆中国的印刷术、火药、指南针的发明,被马克思称之为“预告资产阶级社会的到来”的伟大贡献。

P25课前提示、P29资料卡片……P28学习思考:为什么在东西方会产生不同作用?说明了什么问题?五、小专题探究:古代科技地位、原因、特点、没有产生近代科技的原因地位:阅读材料:李约瑟说“在上古和中古时代,中国科学技术一直保持着一个让西方望尘莫及的发展水平,中国科学发现和发明远远超过同时代的欧洲,已被证明是形成近代世界秩序的基本因素之一。

”美国学者坦普尔在《中国——发明创造的国度》中统计,现代世界文明赖以建立的基本发明创造,有一半以上来源于中国。

直到15世纪以前,中国的科学技术在世界上保持了千年的领先地位!原因: P140金榜◆探究:四大发明主要完成及传播在宋元的原因?1、宋元时期的政治和经济条件为文化的发展提供了良好的客观环境。

高中历史专题二古代中国的科学技术与文化专题知识整合讲义人民版必修3

高中历史专题二古代中国的科学技术与文化专题知识整合讲义人民版必修3

专题二古代中国的科学技术与文化对应学生用书 P026一、中国古代科技与文艺的主要成就及其特征门类成就特色①造纸术的发明与应用①成就全面、突出,长远当先世界②指南针的发明与应用②重视人文问题的研究和经验总结,忽视科技③印刷术的发明与应用理论概括④火药的发明与应用③集中在应用型的传统科技领域①先秦:《诗经》和楚辞成为中国现实①灿烂灿烂,成就突出主义和浪漫主义文学的源泉②文以载道,重视教化②汉代:汉赋半诗半文,内容丰富文学③关注现实,以现实为主要创作对象③唐代:诗歌高度繁荣④后期的发展适应了商品经济发展的需④宋元明清:词、曲、小说适应市民阶要层的需要①汉字在商代形成完满系统,经历了由书繁到简的演变过程①独树一帜,魅力四射法②书法经历了由自觉到自觉的演变阶②兼具审美和合用功能段艺术绘①成就非凡,充满魅力包括人物画、山川画、花鸟画等②自己发展有其内在的继承性和规律性画③侧重写意传神,追求“愉悦忘形”戏①成就突出,繁花似锦元代杂剧、明朝昆曲和清代京剧曲②历史悠久,剧种众多认识文化的发展是政治、经济的反响。

中国古代各个历史发展阶段因不相同的政治、经济发展情况造就了各具时代特色的文化成就二、中国古代文化发展历程的阶段性特征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从某种程度看,思想文化情况是社会政治、经济发展态势的客观产物。

因此,抓住中国古代不相同历史时期政治、经济的发展特色,将有助于我们理解中国古代文化艺术所获取的巨大成就,也有助于我们更好地剖析隐蔽在这些成就背后的原因。

依据中国古代文化发展历程的阶段性特色,可以将之划分为六个阶段。

1.春秋战国时期:陪同着社会巨变和经济发展,科技文化和学术思想发展,出现“百花绽放”的场面。

《诗经》和楚辞首创了中国现实主义文学和浪漫主义文学的传统。

2.秦汉时期:国家一致,生产发展,对外交往扩大,民族间的联系加强,确定了中国科技文化当先世界的地位,汉赋表现了当时经济的繁荣和汉民族的自信心;思想领域也逐渐统一,儒学独尊场面逐渐形成。

高中历史专题二:古代中国的科学技术与文化人民版必修3

高中历史专题二:古代中国的科学技术与文化人民版必修3

专题二:古代中国的科学技术与文化[课程标准]一.《标准》内容1、概述古代中国的科技成就,认识中国科技发明对世界文明发展的贡献。

2、概述汉字、绘画起源、演变的过程,了解中国书画的基本特征和发展脉络。

3、知道诗经、楚辞、汉赋、唐诗、宋词、元曲、明清小说等文学成就,了解中国古代不同时期的文学特色。

4、了解京剧等剧种产生和发展的历程,说明其艺术成就。

二、《标准》分析1、古代中国的书画艺术独具东方神韵,在艺术上达到了相当高的水准,在世界艺术宝库中占有重要的地位,且对周边国家产生了很大影响。

由于中国文字的固有特色,中国古代往往书画一体,即使后来各分其途,也是相互渗透、相互影响之处颇多。

在学习中,可从汉字和绘画的起源谈起,概述其演变历程,进而了解中国书画的基本特征和发展脉络。

2、中国历朝历代都有大量的文学作品问世,各文学流派及其代表作家众多,作品特色鲜明,其中诗经、楚辞、汉赋、唐诗、宋词、元曲、明清小说等最有代表性,在世界文学宝库中占有重要的位置。

通过了解典型的文学成就和作者,了解中国古代不同时期的文学特色,形成对中国文学的整体认识。

3、中国戏剧在古代亦独树一帜,尤其是到了封建社会后期,剧目繁多,剧种多样,在民间和宫廷都得到了长足的发展。

京剧是中国戏剧界的一朵奇葩。

学习中可以京剧为典型,通过了解其产生和发展的历程,进而阐明中国古代戏剧艺术的辉煌成就。

4、中国是四大文明古国之一,科学技术与文化方面的成就灿烂辉煌,世所瞩目,对人类文明的发展与进步贡献卓著。

本专题主要阐述中国古代的科学技术与文化成就,精选亍一些天文学、算学、医药学的科技文化典型为基本内容。

在学习中,可通过对张衡、祖冲之、李时珍等科学家以及成就的了解,进而认识以四大发明为代表的一系列科技文化成果对人类文明的贡献。

[课前练习]一、科技成就二、汉字与书法三绘画四文学五戏剧[精析与探究]1.古代中国的主要科技成就(1)天文历法:夏朝的《夏小正》;殷商有日食、月食的记录;春秋战国时期关于哈雷彗星的记录,确立了19年7闰的历法原则,天文学著作有《甘石星经》;西汉时期制订“太初历”,留下太阳黑子的记录,张衡发明地动仪;唐朝僧一行制订《大衍历》,实际测量子午线的长度;宋朝沈括著《梦溪笔谈》,提出“十二气历”;元朝郭守敬制作高表,制订《授时历》。

高考历史必修三专题二_古代中国的科学技术与文化知识纲要

高考历史必修三专题二_古代中国的科学技术与文化知识纲要

高考历史一轮复习专题十二、古代中国的科学技术与文化一中国古代的科学技术成就要求:概述古代中国的四大发明,认识四大发明对世界文明发展的贡献。

一、四大发明的概况:1、造纸术:(1)概念:①以前书写材料—甲骨、青铜、竹木简、帛(或书写不便、不易携带;或价格昂贵)②西汉发明植物纤维纸,不适于书写。

③东汉蔡伦改进造纸术,制成能书写的纤维纸,人称“蔡侯纸”(原料易得,价格低廉)(2)评价:影响最久远:①对文明发展和社会进步起积极作用。

②使信息记录、传播和继承都有了革命性进步。

(包含了对中国、和世界的贡献)2、指南针(1)概况:①战国——司南②北宋——指南针发明,并用于航海。

③13世纪(南宋)传入西欧,在地理大发现中起了重要作用。

(2)评价:①广泛用于军事、经济领域;②促进了远洋航行,迎来了地理大发明的时代。

3、火药(1)概况:①唐代炼丹制药时偶然发明。

②唐末用于战争。

③14世纪初,火药由阿拉伯人传入欧洲(2)评价:①推动金属开采与矿冶业的发展,推动近代工业的发展,改变世界面貌②火药传入欧洲,推动了欧洲火药武器的发明,加速了欧洲封建制度的解体。

4、印刷术(1)概况:①雕版印刷术—发明于隋唐,世界最早有明确时间记载的雕版印刷品是唐《金刚经》。

②活字印刷术—北宋毕昇发明,泥活字—木活字—金属活字(节省费用,提高效率)。

③外传—13世纪中期活字印刷术传到朝鲜,后又从西域传到欧洲。

(2)评价:①为欧洲走出中世纪及文艺复兴运动准备条件,为世界文明作出重大贡献;②促进文化教育普及,推动中国和世界科学文化的传播二、中国古代科技发明对世界文明进程的贡献:长期领先于世界,对世界文明的发展做出了突出贡献,推动了世界科技文化的发展,在欧洲资产阶级战胜封建主义,由封建主义社会向资本主义社会转变中起了重大的推动作用。

三、中国古代科技发展的特点(科技能否转化为生产力取决于社会环境):①具有很强的实用性(重视农业,轻工业),服务于生产和巩固统治的需要。

高中历史必修三专题二:中国古代科学文化技术

高中历史必修三专题二:中国古代科学文化技术

专题二:中国古代科学文化技术一、中国古代科学技术1.四大发明(1)指南针:战国(司南)——北宋(航海)——①中国古代为人类文化事业的发展作出的巨大贡献②促进了远洋航行,迎来了地理大发现的时代(2) 纸 : 西汉(发明)——东汉(改进)——促进了信息的记录、传播和继承的革命性进步(3)印刷术:唐代(雕版)——北宋(活字)——提高了印刷效率,加速了文化的传播,推动了文艺复兴运动和宗教改革的,促进了思想解放和社会进步(4)火 药:唐末(运用战争)——推动了欧洲火药武器的发展,加速了欧洲骑士阶层的衰弱2.天文历法(1)天文:战国《石氏星表》——元·郭守敬·新浑仪(2)历法:夏·《夏小正》——西汉·《太初历》——元朝·郭守敬·《授时历》——①满足农业生产需要;②论证君主受命于天的合法性,维护统治需要3.古代农业:西汉《氾胜之书》——北魏《齐民要术》——元《农书》——明《农政全书》4.古代医学:①战-西汉《黄帝内经》——中医学奠基之作②东汉:张仲景《伤寒杂病论》——奠定中医临床学理论基础③明朝:李时珍《本草纲目》——东方药物巨典古代算术:东汉《九章算术》——标志中国古代数学形成完整体系特点:(1)内容:重实用,轻理论。

(2)方法:重典籍整理、经验总结,少实验。

(3)运用:重服务农业经济发展需要(4)分布:集中在与农业有关的农学、天文历法及医学等方面。

6.补充知识:(1)中国古代科技发展演变趋势及其原因趋势:领先世界——落后世界命题:1.就文明史观角度考察中国古代科技成就及其影响2.就历史反思角度进行中西对比例1:两宋时期,雕版印刷有汴京、临安、成都、建阳(福建)四大中心。

据史书记载,形成了“以杭州为上,蜀本次之,福建最下。

京师比岁印版,殆不减杭州,但纸不佳”,“宋时蜀刻甲天下”,“自宋到明六百年间,建阳书林擅天下之富”的局面。

据此可知A.毕昇改进印刷术促进了印刷业的发展B.印刷业的格局反映了经济重心的南移C.四川制版技术精良导致了交子的出现 D.宋代印刷业发展推动了程朱理学兴起例2:宋代以前,城市城墙主要为夯士或版筑,城门多由木柱支撑而成。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专题二古代中国的科学技术与文化
◇【考纲要求】1、科技成就;
2、汉字的起源演变和书画的发展;
3、文学成就;
4、京剧等剧种的产生和发展。

◇【课程标准】1、以四大发明为代表中国古代科技灿烂辉煌,曾经长期领先于世界,对世界文明的进程产生了巨大影响。

2、古代的文学艺术,异彩纷呈,从不同侧面反映了不同历史时期的社会风尚,是奉献给
世界文化宝库的瑰宝。

3、京剧等发展的影响。

◇【知识整合】
一、科技成就:
1、四大发明:(重点)
(1)、造纸术:(西汉、东汉)促进了欧洲文化的发展。

(2)、印刷术:(隋唐、北宋、西传)提高印刷效率,加速文明进程,推动欧洲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促进思想解放。

(3)、火药:(唐朝、宋朝、西传)加速西方封建骑士阶层的衰落;
(4)、指南针:(战国、北宋、西传)在地理大发现中起了重要作用;
(5)、马克思关于三大发明作用的论述:“火药、罗盘针、印刷术,这是资产阶级社会到来的三大伟大发明,火药把骑士阶层炸的粉碎,罗盘针打开了世界市场并建立了殖民地,而印刷术却
变成了新教的工具,总的来说,变成科学复兴的手段,变成对精神发展创造必要前提的最强
大的杠杆。


2、天文学:(1)、天文学著作:
(2)、天体测量:东汉——唐代——元代
3、数学:(1)、计算方法:(2)、数学著作:(3)、圆周率:
4、医学:(1)、医学成就:《黄帝内经》——《伤寒杂病论》、华佗。

(2)、药物学:李时珍。

5、农书:《齐民要术》——《农书》——《农政全书》
6、古代科技发达的原因:
(1)、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和发展、农耕经济的高度繁荣。

(2)、政府巩固统治的需要和对科技的重视与支持。

(3)、各民族间的经济、文化交流,广泛的对外交往,推动了中国古代科技进一步发展。

(4)、中国古代一些著名科学家的不懈探索。

7、明清科技落后的原因:
(1)、对中国而言:A、中国腐朽的封建剥削制度和重农抑商传统阻碍和压制了资本主义萌芽的发
展,使科学技术的发展缺乏物质基础和动力。

B、封建闭关政策既使中国失去了外贸主动权,更隔绝了中外文化的交流。

C、明代的八股取士制度使读书人不讲究实际学问,清代的“文字狱”更禁锢
了知识分子的思想,这些文化政策使中国科技的发展失去了客观条件。

(2)对西方而言:A、新兴的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为科学技术的发展积累了物质基础,提供了动力,
工业革命使科学技术得到迅速发展。

B、文艺复兴和启蒙思想的传播解放了人们的思想,为科学技术的发展提供了
思想武器。

C、资产阶级革命不仅巩固和发展了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确立了资产阶级文化,
而且为科学技术的发展提供了政治保障。

8、历史启示:A、科技的发展受政治、经济、教育、科技工作者的努力等多方面因素的影响;
B、科技是第一生产力,科技进步必然推动社会的进步;
C、科技能否转化为生产力或转化程度取决于当时的社会环境。

二、中国的古代艺术:“出鬼入神”的书法艺术
☆中国书法的五种主要字体:
1、小篆创始于秦代,字体略长,笔画圆匀,富于图案美。

成就最高的是秦代的李斯。

2、隶书始于秦朝代,成熟并通行于汉魏;字体结构平衡对称,整齐安定。

3、楷书也称形成于汉末,字体方正,规矩严整。

书法家有唐代的欧阳询、颜真卿、柳公
权。

4、行书盛行于晋代,东晋的王羲之擅长草书、行书,号称“书圣”。

以行书名世,号称北宋
四大书法家的是苏轼、黄庭坚、米芾、蔡襄。

☆画中有诗
1、中国画以题材的不同,可以分为人物画、山水画、花鸟画三大画料;艺术风格上,可以
分为工笔重彩画和水墨谈彩画两大类型。

2、文人画,是北宋以后中国画的主要艺术形式,创作上强调主要艺术表现,集文学、
书法、绘画及篆刻艺术艺术为一体,集中体现出画家多方面的文化素养。

苏轼的诗,反映传统中国画注重诗意的特点。

☆金声玉振
1、秦汉设立乐府机构,广泛收集民间歌曲和四邻诸民族的异域音乐;
2、南北朝、隋唐时,民间音乐进入宫廷变为歌舞俗乐,总称燕乐。

☆宫廷舞和民间舞
1、夏商时代已经产生了宫廷舞蹈;周代制定出包括舞蹈形式在内的礼乐制度;汉代设乐府。

2、民间舞蹈反映的大多是与人们生产生活休戚相关的场景和喜怒爱憎的感情。

☆戏曲
1、一人主唱、曲排联套体的戏曲音乐,成为元杂剧的核心艺术形式。

2、昆山腔经艺人精研细磨形成“水磨调”;皮黄腔、梆子腔等地方戏曲声腔兴起,促成了京剧
的出现和繁荣。

三、中国古典文学的时代特色
★诗的经典
1、诗经是中国最古老的一部诗歌总集,收录了自周初至春秋中叶大约500年间的305首诗歌。

2、《诗经》分为风、雅、颂三部分,风是《诗经》的精粹,反映了社会下层劳动群众的
生活,《雅》是周王朝所在地的诗歌,分为《大雅》、《小雅》两部分,主要反映贵族阶级的生活和思想感情;《颂》是国王和诸侯用于祭祀和重大典礼的乐歌,分为《周颂》、《鲁颂》、《商颂》、三部分,主要是对祖先和当权者的歌颂。

★楚辞的魅力
1、楚辞是公元前4世纪产生于楚国的一种新的诗歌体裁,与《诗经》创作方法不同,楚辞是现
实主义的,人们又称楚辞体为“骚体”。

2、屈原是楚辞作者的杰出代表,他的代表作是《离骚》,他的著名诗篇还有九章、天问、
九歌。

★汉赋的风采
1、西汉早期的赋,有贾谊的《吊屈原赋》、《赋鸟赋》,枚乘的《七发》开汉武帝时代长篇赋的先河。

2、汉武帝时代,有司马相如的《子虚赋》和《上林赋》是其中的精品。

3、西汉后期,最著名的赋作家是杨雄,
★李杜诗篇万口传
1、唐代是中国诗歌发展的鼎盛时期。

2、盛唐大诗人李白,有诗仙的美誉。

杜甫则有诗圣的美誉。

★宋词
1、词是由民间流行的长短句发展而来的一种新诗体,号为“曲子词”。

2、在北宋词坛上,出现了一大批词人如辛弃疾、苏轼、李清照等
★元曲
1、广义的元曲,包括元代散曲和元代杂剧两大类,即通常所说的“剧曲”和“散曲”。

2、元杂剧是融合宋金以来各种表演艺术而形成的一种完整的戏剧形式,它是用北方流行的散
曲曲调演唱的,因此又被称为北杂剧或北曲。

著名杂剧作家关汉卿创作出多部揭露黑暗现实的剧目。

当时在城市里有固定的演出场所称之为“瓦肆”或“勾栏”。

★明清小说
1、元末明初,在宋元话本体裁的基础上,产生了章回体形式的长篇白话小说。

章回小说是中
国古典长篇小说的主要形式。

2、罗贯中的《三国演义》,施耐庵的《水浒传》为后来的历史演义小说和英雄传奇小说的创作树
立楷模。

3、清代小说代表有吴敬梓的儒林外史;曹雪芹的《红楼梦》更是一部为后人“说不尽”的奇书,
通过贵族家庭的变故,揭示了专制帝国和封建社会由强大到败落的必然历史命运。

4、清末四大谴责小说是《官场现形记》、《二十年之目睹怪现状》、《老残游记》、《孽海花》。

★重点解读
一、政治、经济和文化的关系
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物质生产方式决定政治生活和精神生活,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

一定的文化是一定社会的政治和经济在观念形态上的反映。

初唐和盛唐政治的清明与经济的繁盛反映在意识形态方面便是文化成果的灿烂;明清时期政治上的衰落和经济上资本主义萌芽的产生。

此外,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也有反作用。

比如诸子百家的思想是当时政治经济发展在观念上的反映,反过来它又为历史变革起了推动作用。

二、文化发展繁荣的前提条件
分析某一时期文化发展繁荣的时候,首先要关注它发展繁荣的前提条件。

要从下面几个方面着手分析:
①、社会环境因素:分析当时的社会是否安定或相对安定。

②、政治因素:分析国家是否统一,政治是否清明稳定。

③、经济因素:分析经济是否发展繁荣。

④、文化政策因素:分析统治者的文化政策是否有利于文化的发展。

⑤、文化交往因素:分析各民族之间,中外之间是否存在有利于经济文化发展的因素。

三、文化发展的总结:
A、经济的发展,为科技文化的进步提供了物质基础;
B、由经济决定的政治状况,为科技文化的发展提供了相应的社会环境;
C、统治阶级重视教育事业的发展,培养了从事科技文化事业的人才;
D、统治者实行开明的对外交往政策,有利于我国科技文化的正常发展;
E、统治者对外来宗教采取开明政策,促进了各民族各地区的文化交流和发展;
F、前代科技文化成就为后化科技文化的进一步发展奠定了基础。

G、总之,我国各族人民的辛勤劳动,创造了大量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这是我国古代科技文化领先
于世界的根本原因。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