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近年我国赤潮的发生概况及防治措施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浅谈近年我国赤潮的发生概况及防治措施

作者:侯静胡成丽

来源:《现代交际》2014年第06期

赤潮是指海洋中某些微小的浮游藻类原生动物或细菌,在一定的环境条件下爆发性繁殖或聚集,而引起水体变色的一种有害的生态异常现象。赤潮作为一种严重的海洋灾害一直威胁着我国的海域和我国沿海地区的经济发展。近年来,我国赤潮仍持续不断发生,据国家海洋局对赤潮的监测分析,发生较大面积赤潮的海域主要为:渤海湾、长江口外海域、浙江舟山北部、浙江中部渔山列岛至台州列岛、浙江台州外侧海域、辽东湾芷锚湾海域、江苏连云港海州湾海域、江苏南通外海海域、山东日照、海阳至乳山附近海域等。

年份 2003 2004 2005 2006 2007 2008 2009 2010 2011 2012 2013

赤潮发

生次数 119 96 82 93 82 68 68 69 55 73 46

赤潮累

计面积 14550 26630 27070 19840 11610 13738 14100 10892 6076 7971 4070

注:根据国家海洋局每年对赤潮监测的数据做出上表

根据上表所示,2007年—2013年以来我国赤潮的发生次数及赤潮累计面积较2007年前比均有所改观。每年的监测数据表示,赤潮灾害高发区仍然集中在东海海域,高发期在每年5-6月。7年间引发我国海域赤潮的优势生物种类不断增加,并且种类有所变化。

2007年主要为:无毒性的中肋骨条藻、角毛藻、具齿原甲藻和具有毒害作用的米氏凯伦藻、棕囊藻、链状裸甲藻、亚历山大藻等。

2008年主要为:无毒性的具齿原甲藻(东海原甲藻)、中肋骨条藻、夜光藻和对养殖生物有毒害作用的米氏凯伦藻、血红哈卡藻、卡盾藻等。

2009年主要为:夜光藻、赤潮异弯藻、中肋骨条藻、米氏凯伦藻和具齿原甲藻等。

2010年主要为:东海原甲藻、夜光藻、中肋骨条藻、锥状施克里普藻、红色中缢虫、米氏凯伦藻、赤潮异弯藻、多纹膝沟藻、角毛藻、海洋卡盾藻、红色赤潮藻、尖刺伪菱形藻、利马原甲藻、链状裸甲藻、螺旋环沟藻、裸甲藻、球形棕囊藻、旋链角毛藻、隐藻。

2011年主要为:东海原甲藻、夜光藻、中肋骨条藻、红色赤潮藻、双胞旋沟藻、球形棕囊藻、赤潮异弯藻、螺旋环沟藻、微微型鞭毛藻、红色中缢虫、短凯伦藻、多环旋沟藻、尖刺拟菱形藻、柔弱根管藻、微小原甲藻、丹麦细柱藻、卡盾藻、短角弯角藻、古老卡盾藻、异弯藻和裸甲藻。

2012年主要为:米氏凯伦藻、中肋骨条藻、夜光藻、东海原甲藻、锥状施克里普藻、红色赤潮藻、抑食金球藻、双胞旋沟藻、丹麦细柱藻、脆根管藻、红色中缢虫、亚历山大藻、塔玛亚历山大藻、多纹膝沟藻、具刺膝沟藻、圆海链藻、旋沟藻和暹罗角毛藻。

2013年主要为:东海原甲藻、夜光藻、中肋骨条藻、米氏凯伦藻、赤潮异弯藻、短角弯角藻、丹麦细柱藻、大洋角管藻、红色中缢虫、双胞旋沟藻、球形棕囊藻、微小原甲藻和抑食金球藻。

这些引发赤潮的优势生物不断演替,2008年以来,有毒有害的甲藻和鞭毛藻赤潮发生比例呈增加趋势。产生此现象的原因主要是沿海的工业废水、农业含有化肥的污水、海水养殖带来的污水以及生活污水过度排放,大量的废水污水随径流汇集到江、河、湖、海中,促使近海海水水体急增氮、磷等大量的营养盐类,造成了近海海水水体的富营养化和海域水体的环境污染。当营养盐类达到一定浓度,加上20℃-30℃的适宜海水温度和不同的光照强度,就会使得不同赤潮生物不断地增长和繁殖。此外,海水的盐度在27%-37%时也会引发赤潮;海区的地理位置、地形特征如浅海区内湾都是赤潮多发的海域。

赤潮灾害使我国辽阔的海域生态环境遭到破坏,不仅带来了经济损失,还威胁着人类的健康,所以赤潮的防治尤为重要。早些年国内外治理方法是化学方法,即利用硫酸铜、过氧化氢等化学药品和粘土矿物对赤潮生物的絮凝作用来消除赤潮生物,但这些方法存在用量大、成本较高等问题。而较新的羟基治理法是根据羟基破坏赤潮生物的生物膜,使膜体破裂,细胞内的物质外泄,此时羟基使外泄物质中的多种酶降低活性或致死。这种羟基药剂无毒、无残留物,是现在理想的治理方法。此外,生物治理的方法也不容忽视。利用细菌、粘细菌、弧菌、蛭弧菌、假单细胞菌等微生物防治的方法来治理赤潮,这种方法虽处于试验阶段,但有着广阔的治理前景。引入赤潮的天敌,栽培大型海藻,保护红树林也是极为重要的方法。

赤潮已经成为全球的公害,对其的治理刻不容缓。虽然赤潮的治理仍是一项世界性难题,但相信通过科学家们的不断探索与研究,会找到治理赤潮灾害的有效方法,从而消除赤潮,造福人类。

【参考文献】

[1]国家海洋局.2007年—2013年中国海洋环境状况公报.

[2]冯士筰,李凤歧,李少菁.海洋科学导论[M].高等教育出版社,1999.

[3]缪锦来,石红旗,李光友,等.赤潮灾害的发展趋势、防治技术及其研究进展[J].安全与环境学报,2002,2(3).

[4]黄姿,朱白婢,孙建波,等.赤潮的生物防治及其研究进展[J].安徽农学通报,2008,14(15).

责任编辑:张丽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