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血化瘀药练习题

活血化瘀药练习题
活血化瘀药练习题

活血化瘀药

一、A1

1、既能活血祛瘀,通经止痛,又能清心除烦,凉血消痈的药物是

A、丹参

B、郁金

C、五灵脂

D、红花

E、桃仁

2、用治血滞斑疹色暗宜选用的药物是

A、红花

B、丹参

C、郁金

D、益母草

E、三七

3、具有活血通经,祛瘀止痛之功的药物是

A、红花

B、桃仁

C、泽兰

D、鸡血藤

E、益母草

4、桃仁的功效是

A、活血行气,润肠通便

B、活血祛瘀,润肠通便,止咳平喘

C、活血止痛,解毒消痈

D、活血祛瘀,化痰止咳

E、行气活血,祛风止痛

5、既能活血祛瘀,又能润肠通便的药物是

A、桃仁

B、杏仁

C、柏子仁

D、紫苏子

E、红花

6、功效活血调经,利水消肿,清热解毒的药物是

A、艾叶

B、五灵脂

C、郁金

D、益母草

E、没药

7、生用活血通经,利水通淋,引血下行,制用补肝肾,强筋骨的药物是

B、丹参

C、五灵脂

D、鸡血藤

E、牛膝

8、牛膝具善下行之性,但此特点不能用于

A、齿痛

B、口舌生疮

C、气喘咳嗽

D、难产、胞衣不下

E、阴虚阳亢眩晕

9、鸡血藤的功效是

A、行气活血,补血调经

B、活血止痛,舒筋活络

C、活血补血,调经止痛,舒筋活络

D、活血调经,祛风通络

E、行气活血,祛风止痛

10、下列不属于鸡血藤主治病证的是

A、月经不调

B、风湿痹痛

C、肢体瘫痪

D、小便不利

E、血虚萎黄

11、下列各项中,功效善于活血祛瘀,能祛瘀生新而不伤正的药物是

A、红花

B、川芎

C、牛膝

D、丹参

E、桃仁

12、入汤剂宜包煎的药物是

A、自然铜

B、苏木

C、血竭

D、虎杖

E、五灵脂

13、为增强活血祛瘀药的功效常配伍哪类药物同用

A、解表药

B、理气药

C、温里药

D、泻下药

14、临床使用活血化瘀药治疗癥瘕痞块,最宜配伍哪种药物

A、温里祛寒药

B、清热凉血药

C、燥湿化瘀药

D、益气补血药

E、行气软坚药

15、既能活血行气,又能祛风止痛的药物是

A、郁金

B、姜黄

C、川芎

D、延胡索

E、乳香

16、川芎不宜治疗的头痛是

A、风寒头痛

B、瘀血头痛

C、风湿头痛

D、血虚头痛

E、肝阳头痛

17、具有活血凉血作用的药组是

A、郁金、姜黄

B、川芎、赤芍

C、郁金、丹参

D、益母草、泽兰

E、生地黄、玄参

18、治头痛,无论风寒、风热、风湿、血虚、血瘀皆可选用的药为

A、羌活

B、延胡索

C、白芷

D、郁金

E、川芎

19、延胡索主治的病证最确切的是

A、风寒头痛

B、风湿痹痛

C、气滞腹痛

D、疮痈肿痛

E、气滞血瘀诸痛

20、具有活血止痛,行气解郁,凉血清心,利胆退黄功效的药物是

A、丹参

B、川芎

21、治湿温病湿浊蒙蔽清窍所致窍闭神昏,宜选用的最佳配伍是

A、藿香、佩兰

B、砂仁、草豆蔻

C、郁金、明矾

D、郁金、石菖蒲

E、牛黄、地龙

22、郁金能活血行气止痛,治疗胸胁疼痛常配伍的药物是

A、川芎

B、姜黄

C、桃仁

D、乳香

E、丹参

23、同为姜科,均能活血行气止痛的药组是

A、桃仁、红花

B、乳香、没药

C、延胡索、降香

D、郁金、姜黄

E、三棱、姜黄

24、功效活血行气,善于治疗风湿肩臂疼痛的药物是

A、羌活

B、姜黄

C、延胡索

D、秦艽

E、桂枝

25、活血止痛,消肿生肌的最佳配伍是

A、川芎、白芷

B、苏木、自然铜

C、五灵脂、蒲黄

D、乳香、没药

E、延胡索、降香

26、下列活血药中,哪一味不兼有行气作用

A、川芎

B、郁金

C、玄胡

D、三棱

E、五灵脂

27、治疗血瘀痛经,常与五灵脂配伍的药物是

D、蒲黄

E、香附

28、治疗筋骨折伤首选药组是

A、当归、乳香、丹参

B、桃仁、红花、郁金

C、大黄、牡丹皮、赤芍

D、土鳖虫、骨碎补、自然铜

E、血竭、儿茶、麝香

29、内服能活血散瘀止痛,外用可止血生肌敛疮的药物是

A、水蛭

B、虻虫

C、三棱

D、红花

E、血竭

30、三棱与莪术的共同作用是

A、破血行气,利水消肿

B、活血消痈,通络止痛

C、破血行气,消积止痛

D、活血调经,凉血安神

E、活血祛瘀,生肌敛疮

二、A2

1、患者经期小腹胀痛拒按,胸胁乳房胀痛,经行不畅。月经色紫暗、有块。舌质紫暗,脉弦。治疗应选用

A、肉桂

B、艾叶

C、牡丹皮

D、川芎

E、青皮

三、B

1、A.肠燥便秘

B.食积胀痛

C.血虚经闭

D.产后浮肿

E.热病神昏

<1> 、桃仁兼能治疗的病证是

A B C D E

<2> 、郁金兼能治疗的病证是

2、A.温里散寒药

B.清热凉血药

C.软坚散结药

D.活血药

E.清热药

<1> 、寒凝血滞宜配伍

A B C D E

<2> 、癥瘕积聚宜配伍

A B C D E

3、A.风湿痹痛

B.湿热黄疸

C.血虚失眠

D.肾虚腰痛

E.肠燥便秘

<1> 、川芎可用于治疗的病证是

A B C D E

<2> 、郁金可用于治疗的病证是

A B C D E

4、A.川芎、延胡索

B.桃仁、红花

C.益母草、牛膝

D.水蛭、虻虫

E.乳香、没药

<1> 、皆能活血行气的药组是

A B C D E

<2> 、皆能活血通经,利水的药组是

A B C D E

5、A.既能活血行气,又能利胆退黄

B.既能活血调经,又能引血下行

C.既能活血调经,又能下乳消痈排脓

D.既能行血补血,又能舒筋活络

E.既能散瘀止痛,又能接骨疗伤

<1> 、牛膝的功效是

A B C D E

<2> 、自然铜的功效是

A B C D E

6、A.肠燥便秘

B.食积胀痛

C.血虚经闭

D.乳汁不下

E.热病神昏

<1> 、三棱兼能治疗的病证是

A B C D E

<2> 、穿山甲兼能治疗的病证是

A B C D E

7、A.川芎、延胡索

B.桃仁、红花

C.益母草、牛膝

D.莪术、三棱

E.乳香、没药

<1> 、既能活血止痛,又能消肿生肌的药组是

A B C D E

<2> 、具有破血行气、消积止痛的药组是

A B C D E

中药学-活血化瘀药习题

一、选择题 (一)A型题(在每小题给出的A、B、C、D、E五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 1.下列药物中,性善“上行头目”,为治头痛的要药是: A.羌活 B.川芎 C.细辛 D.白芷 E.吴茱萸 2.“行血中气滞,气中血滞,专治一身上下诸痛”的药物是: A.川芎 B.郁金 C.延胡索 D.姜黄 E.乳香 3.既能活血,又能凉血,并能养血的药物是: A.丹参 B.大黄 C.鸡血藤 D.郁金 E.生地黄 4.桃仁既能活血祛瘀,又能润肠通便,并能: A.行气止痛 B.止咳平喘 C.利水消肿 D.凉血消痈 E.化瘀止血 5.郁金既能活血止痛,又能行气止痛,治疗气滞血瘀痛证,常配伍: A.木香 B.香附 C.檀香 D.沉香 E.青木香 6.既能活血调经,又能补血调经的药物是: A.红花 B.益母草 C.丹参 D.鸡血藤 E.桃仁 7.长于促进骨折愈合的药物是:

A.骨碎补 B.血竭 C.刘寄奴 D.土鳖虫 E.自然铜 8.刘寄奴既能散瘀止血,又能疗伤止痛,并能: A.破血通经 B.敛疮生肌 C.补肾强骨 D.利水通淋 E.通络散结 9.具有活血行气、通经止痛作用,长于行肢臂而除痹痛的药物是: A.丹参 B.姜黄 C.乳香 D.红花 E.川芎 10.番红花既能活血通经,又能祛瘀止痛,还能: A.利水通淋 B.散积消癥 C.凉血解毒 D.消肿生肌 E.续筋接骨 11.既能活血止痛,又能止血,并能解毒生肌的药物是: A.川芎 B.乳香 C.没药 D.五灵脂 E.枫香脂 12.可活血调经,疏肝解郁,消肿解毒的药物是: A.川芎 B.郁金 C.丹参 D.月季花 E.王不留行 13.具破瘀通经,凉血祛风功效的药物是: A.三棱 B.莪术 C.凌霄花 D.土鳖虫 E.虎杖 14.骨碎补的功效是: A.散瘀止痛,接骨疗伤 B.活血疗伤,祛瘀通经

活血化瘀中成药

活血化瘀中成药 活血化瘀类有复方丹参片、心可舒片、血塞通片、地奥心血康、步长脑心通、通心络胶囊、山海丹胶囊、金泽冠心胶囊、川芎颗粒、松龄血脉康胶囊等;复方丹参滴丸及速效救心丸兼具温通与活血化瘀双重作用。 1.复方丹参滴丸:每次10粒,每日3次,口服或舌下含服。功能主治:在临床上广泛用于冠心病、心绞痛的预防、治疗、急救。用于预防:长期服用可降低血脂、降低血黏度、抗动脉硬化、抗血小板聚集,其作用优于小剂量阿司匹林。用于治疗:扩张心脑血管,增加心脏供血,改善微循环。用于急救:滴丸剂型起效、吸收快,3分钟便可迅速缓解心绞痛 2.血府逐瘀口服液:每次1支,每日3次,口服。适应症状:活血化瘀、行气止痛。用于瘀血内阻,头痛或胸痛,内热瞀闷,失眠多梦,心悸怔忡,急躁善怒。 3.通心络胶囊,每次2~4粒,每日3次,口服。功能与主治:益气活血,通络止痛。用于冠心病心绞痛证属心气虚乏、血瘀络阻者。症见胸部憋闷、刺痛、绞痛,气短乏力,心悸自汗舌质紫暗或有瘀斑,脉细涩或结代。 4.乐脉冲剂,每次1~2包,每日3次,温开水冲服。本品行气活血,解郁化瘀,养血通脉。 5.海王银杏叶片,每次2片,每日3次,口服。或银杏叶胶囊每次1粒,每日3次,口服。【功能主治】活血化瘀通络。用于瘀血阻络引起的胸痹、心痛、中风、半身不遂、舌强语謇;冠心病稳定性心绞痛、脑梗塞见上述症候者。 6.愈风宁心片,每次5片,每日3次,口服。【功效主治】解痉止痛增强脑及冠脉血流量用于高血压头晕头痛颈项疼痛冠心病心绞痛神经性头痛早期突发性耳聋等症。【药理作用】主要有降压增加脑及冠脉血流量改善心肌代谢抗心肌缺血改善外周微循环解痉等作用。【注意事项】该品性凉,胃寒者慎用。

第十二章活血化瘀药 一概念:凡以疏通血脉,促进血行,消散瘀血为主要

第十二章活血化瘀药 一.概念:凡以疏通血脉,促进血行,消散瘀血为主要作用的药物,称活血化瘀药或活血祛瘀药,简称活血药,其中作用猛烈者,称破血药或逐瘀药。 二、药性特点 本类药物性味多为辛温,辛可散瘀化滞,温可通行血脉,促进血行,故本类药物具有通行血脉,消散瘀血的作用。 二.作用与适应证 1、作用:活血化瘀,调经止痛,消肿疗伤,破血消癥。 2、适应证:用于血瘀诸证 本类药物应用范围很广,遍及内、妇、外、伤各科。凡一切瘀血阻滞之证,均可用之。 (1)妇科:血瘀经闭、痛经、产后血瘀腹痛。 (2)内科:胸痹、风湿痹痛、癥瘕积聚、肢体麻木、胁肋胀痛。 (3)伤科:跌打损伤、瘀血肿痛、筋骨折伤。 (4)外科:疮疡肿毒初期。 三.配伍规律 1.多配行气药,气行则血行,气滞则血凝。 2.寒凝气滞血瘀者:配温里散寒药。 3.关节痹痛者:配祛风湿药。 4.疮疡肿毒者:配清热解毒药。 5.症瘕积聚:配软坚散结药。 四.使用注意 月经过多、孕妇及血虚无滞之经闭忌用 五.现代研究 现代研究表明,活血化瘀药药理作用广泛,尤以对心血管和血液系统作用较强。主要具有改善心功能,调节心肌代谢,扩张冠状动脉,降低冠脉阻力;抑制血小板凝集,提高纤维蛋白溶解酶活性,改善血凝状态,预防血栓形成,促进血栓溶解。

※川芎 首载于始载于《神农本草经》,列为上品 来源:为伞形科植物川芎的干燥根茎。主产于四川、云南等地。多为人工栽培。 炮制:生用。 药材:药材根茎为不规则结节状拳头形团块,直径2~7cm。表面黄褐色,粗糙皱缩,有多数平行隆起的轮节,顶端有窝状茎痕;质坚实,不易碎断。 饮片:饮片切成薄片,断面黄白色或灰黄色,可见波状环纹的形成层,并散布有黄棕色的小油点。有特异浓郁的香气,味苦辛回甜,有麻舌感。以个大、饱满、质坚实、油性大、断面色黄、香气浓郁者为佳。 【性味归经】辛、温。归肝、胆、心包经。 【功效应用】 1.活血行气: (1)妇科血瘀证:血瘀经闭、痛经、产后血瘀腹痛。 (2)内科:胸痹、胁肋胀痛、癥瘕积聚、肢体麻木。 (3)伤科:跌打损伤、瘀血肿痛、筋骨折伤。 (4)外科:疮疡肿毒初期。 ※(1)“上行头目,下行血海,为血中之气药”《本草纲目》本品既活血化淤,又可行气。上行巅顶,下走血海,旁通四肢。 (2)“妇科活血调经之要药”尤其妇科更为常用。 2.祛风止痛: (1)各种头痛。为治头痛之要药。本品辛温升散,能上行头目,祛风止痛,无论风寒、风热、血瘀、血虚头痛均可用之。故有“头痛离不开川芎”之说。 (2)风湿痹痛。 ※近年来用川芎的有效成分或川芎为主的复方治疗冠心病心绞痛,有较好疗效。

(整理)中药药理学试题2.

中药药理学》试题1 适用范围:培养层次:本科用时:110分钟 一、名词解释(每题3分,共15分) 1.中药药理 2.中药药动学 3.不良反应 4.双向调节作用 5.适应原样作用 二、单项选择题(每题1分,共15分) 1、苦味药具有燥湿或泻下作用,与其含有以下成分有关( ) A.有机酸 B.挥发油 C.鞣质 D.糖类 2、下列描述与柴胡的药理作用不符的是( ) A.抗炎作用 B.柴胡皂甙有保肝作用 C.柴胡皂甙无溶血作用 D.柴胡皂甙可抑制中枢神经系统 3、对流感病毒没有抑制作用的是( ) A.金银花 B.黄连 C.黄芩 D.山豆根 4、泻下药的主要药理作用不包括( )

A.利尿作用 B.抗炎作用 C.解热作用 D.抗感染作用 5、无保肝作用的药物是( ) A.金钱草 B.茯苓 C.茵陈蒿 D.猪苓 6、青皮在临床上不能用于治疗( ) A.哮喘 B.消化不良 C.高血压 D.胸肋胀痛 7、具有强心作用的消食药是( ) A.神曲 B.山楂 C.麦芽 D.莱菔子 8、下列药物中没有镇静作用的是( ) A.川芎 B.丹参 C.延胡索 D.益母草 9、以下叙述不正确的是( ) A.益母草对子宫有兴奋作用 B.益母草有镇静作用 C.益母草可抗心肌缺血 D.益母草可抗血栓形成 10、以下有关附子的叙述正确的是( ) A.附子对心率无影响 B. 附子可加快心率 C. 附子可减慢心率 D. 附子对心率的影响不确定 11、钩藤降压的有效成分是( ) A.钩藤碱 B.挥发油 C.去氢钩藤碱 D.异去氢钩藤碱 12、以下有关羚羊角的描述正确的是( )

A.可增加小鼠的自发活动 B.可减少小鼠的自发活动 C.不影响小鼠的自发活动 D.对小鼠的自发活动呈双向调节 13、人参急性中毒的特征是( ) A.头痛 B.体温升高 C.出血 D.出现玫瑰疹 14、以下有关黄芪药理作用的描述错误的是( ) A.有解毒的作用 B.对正常心脏有促进收缩作用 C.有保肝作用 D.可促进机体代谢 15、服用甘草流浸育,常发生血压增高、浮肿、血钾降低等,是因为甘草具有() A.收缩血管,升高血压 B.拮抗醛固酮受体 C.升高肾素水平 D.皮质激素样作用 E.直接保钠排钾 三、多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10分) 1、与麻黄平喘作用机理有关的是( ) A.间接发挥拟肾上腺素作用 C.阻止过敏介质释放 D.缓解支气管粘膜肿胀 E.兴奋α-受体 2、黄连的药理作用有( ) A.降低毛细血管通透性 B.调节平滑肌 C.止血作用 D.促使胆汁分泌 E.降血压 3、下列有关枳实的描述正确的是( ) A.对胃肠平滑肌有解痉作用 B.有明显的降血压作用 C.对心肌有抑制作用 D.毒性较大

中药药理学教材--------第十二章---活血化瘀药

第十二章活血化瘀药 第一节概述 一、中医传统理化 定义:活血化瘀药是指具有疏通血脉、祛除瘀血作用,用以治疗血瘀证的药物。 功效:疏通血脉、祛除瘀血。 适应证:血瘀证。 按作用程度分为和血、活血、破血三类。和血类药系指有养血、和血脉作用者,包括当归、丹参、生地、鸡血藤、赤芍等;活血类药系指有作用者,包括川芎、蒲黄、红花、牛膝、延胡索等;破血类药系指有破血消瘀、攻坚作用者,包括水蛭、桃仁、土鳖虫等。 二、血瘀证的本质 1、按中医的认识,血行应“如水之流”,“行有经纪”,如血行失去了“如水之流”的正常之度,而变为“血凝而不流”或“血泣则不通”或失去了其“行有经纪”的正常之度,而变为“血不归经”或“离经之血”都属于血瘀证。在临床上主要是以疼痛、肿块、瘀斑为主要特征。活血化瘀就是使血行失度恢复正常。 中医学认识:血在脉中循行,正常之度时或如水之流,或行有经纪,当血瘀时或血凝而不流,血泣则不通,或血不归经,离经之血。称为血瘀证。 现代认识:研究表明血瘀证是一个与血液循环障碍有关的病理过程。 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血液流变学异常 血液流变学是一专门研究血液和其组成成分流动变形规律的科学。 血瘀证患者常有“浓、粘、凝、聚”的血液流变学异常。 浓:指血液的浓度增高,表现为血球压积增加,血浆蛋白、血脂浓度增高。粘:指血液粘稠,表现为全血及血浆粘度增加。 凝:指血液凝固性增加,表现为血浆纤维蛋白原含量增加,凝血速度加快。聚:指血细胞聚集性增加,表现为红细胞和血小板在血浆中电泳缓慢,血小板凝集性增高,红细胞沉降率加快。 由于此种种变化,故血瘀证患者血液运行不畅,易致血栓形成,血管栓塞。 2)微循环障碍 微循环一般是指微动脉与微静脉间的循环。主要功能是进行物质交换。

中药药理学:活血化瘀药(1)

中药药理学:活血化瘀药(1) 活血化瘀药是指能疏通血脉,祛除血瘀的药物,临床用于治疗血瘀证。按药物作用特点不同,可分为养血活血药,如丹参、当归、赤芍等;活血祛瘀药,如川芎、红花、蒲黄等;祛瘀止痛药,如乳香、没药、延胡索等;破血散结药,如三棱、莪术、桃仁等。 近年来,对于血瘀的实质进行了多学科的综合研究,比较一致的认识是:血瘀证是一个与血液循环有关的病理过程,它与血液循环障碍有密切的关系,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血液流变学异常。血瘀证的临床表现各异,涉及病种很多,但一般均有血液“浓、粘、凝、聚”的倾向。浓,指血液的浓度增高,表现为血球压积增加,血浆蛋白、血脂等浓度增高等。粘,指血液粘稠,表现为全血和血浆比粘度增加。凝,指血液的凝固性增加,表现为血浆纤维蛋白原增加,凝血速度加快。聚,指血细胞聚集性增加,表现为红细胞和血小板在血浆中电泳缓慢,血小板对各种因素(如二磷酸腺苷等)诱导的凝集性增高,红细胞沉降率加快等。由于上述种种变化,故血瘀患者血液运行不畅,易致血栓形成、血管栓塞。 微循环障碍。微循环一般是指微动脉与微静脉间的微血管血液循环。祖国医学早有“久病入络为血瘀”的理论,现代研究表明,血瘀患者一般均有微循环障碍的表现,如微血流缓慢和瘀滞,甚至血管内凝血,微血管变形(管襻扭曲、畸形、顶端扩张等):微血管周围渗血和出血;微血管缩窄或闭塞等。 血流动力学异常,血瘀患者大多出现血流动力学变化,表现为某个器官或部位的循环障碍,血管狭窄或闭塞,血流量降低,如冠心病患者冠脉循环障碍;血栓闭塞性脉管炎的血瘀患者肢体循环障碍;缺血性中风的血瘀患者脑循环障碍;慢性肝炎的血瘀患者肝循环障碍。有些血瘀患者还表现心功能异常,如冠心病、红斑狼疮、视网膜中央动静脉栓塞等的血瘀患者都有心脏功能下降,心搏出量减少等异常。 除上述三种基本的病理生理变化外,血瘀证同机体免疫功能异常,纤维组织代谢障碍等可能也有一定关系。 活血化瘀药的药理可归纳如下: (1)改善血流动力学:活血化瘀药一般都有扩张外周血管,增加器官血流量的作用。22种活血化瘀药对狗股动脉血流量和血管阻力的影响,可见它们均能不同程度地增加股动脉血流量和降低血管阻力,除苏木外,同生理盐水对照组比较均有显著差别。 各个活血化瘀药,扩血管作用的主要部位不同,如22种活血化瘀药对股动

中药药理学试题

中药药理学试题() 中药药理学复习题(附答案) 一、是非题(正确的打√,错误的打×,每题2分,共10分) 1.同一品种的中药,其药理作用也可能不同。() 2.某一中药入肝经,故可以认为它的作用部位在肝脏。() 3.模型对照是指不加任何处理只给溶剂的对照。() 4.反映一个药物毒性强弱的指标是最小致死量。() 5.番泻叶泻下作用与大黄相同。() 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20分) 1.麝香与中枢兴奋药对中枢神经系统的影响,主要区别在于麝香

__________。 2.人参中枢兴奋作用的主要有效成分是__________。 3.五味子丙素的中间产物联苯双酯用于治疗__________。 4.具有抗病毒作用的中药有,。 5.枳实、青皮等含有__________,其提取物经注射给药后可激动__________,产生升压作用。 6.麻黄利尿的有效成分是__________。 7.知母解热作用与抑制__________(酶)有关。 8.大黄止血的成分是__________和__________。 9.祛风湿药的主要药理作用有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 10.三七止血作用有效成分是__________。 11.大黄治疗急性胰腺炎药理学基础是__________。

12.丹参对机体组织修复与再生的作用是__________和__________。 13.许多活血瘀药都有抗血栓形成作用,其作用通过__________和__________。 三、单项选择题(将正确答案题号填入括号内,每题2分,共30分)1.国内对何种中药最早进行现代药理研究工作(D) A.黄连 B.黄苓 C.金银花 D.麻黄 E.人参 2.温热药的药理作用不包括(E)

活血化瘀药试题详解

活血化瘀药习题 1 活血化瘀药的药味与归经多为() A 辛、甘;归心、肺经 B 辛、苦;归肝、脾经 C 辛、甘;归心、肝经 D 辛、苦;归心、肝经 E 苦、咸;归肝、脾经 2 川芎的功效为() A 活血行气,利水消肿 B 活血行气,祛风止 痛 D 活血化瘀,祛风胜湿 C 活血化瘀,理气止 痛 E 活血行气,温经通络 3 川芎治疗血瘀经闭、痛经、产后瘀滞腹痛,肝郁气滞胁痛及心脉瘀阻胸痹心痛,是取其下列何种功效() A 活血止痛 B 行气止痛 C 活血调经 D 活血行气止痛 E 行气开郁 4 既能活血、行气,又能祛风止痛的药物为() A 郁金 B 姜黄 C 川芎 D 乳香 E 没药 5 治心脉瘀阻、胸痹心痛,首选() A 延胡索 B 川芎 C 郁金 D 乳香 E 没药 6 下列除哪项外均为川芎的适应证() A 血瘀气滞痛症 B 风寒头痛 C 风湿痹痛 D 血热崩漏 E 跌打损伤 7 川芎的性味归经为() A 辛、甘,平;归肝、肾经 B 辛、苦,温;归心、肺经 C 辛,温;归肝、胆、心包经 D 苦,微寒;归肺、肾经 E 苦,温;归肝、脾经 8 川芎的入药部位为() A 根 B 茎 C 根茎 D 块根 E 根皮 9 活血化瘀药在应用时最常配何类药物() A 温里药 B 祛风药 C 清热药 D 理气药 E 泻下药 10 能“ 行血中气滞,气中血滞”,“ 专治一身上下诸痛” 的药物为() A 川芎 B 延胡索 C 郁金 D 乳香 E 丹参 11 延胡索善治痛证,对下列何种痛证尤为适宜() A 外感风邪头痛 B 风湿痹痛 C 气血瘀滞诸痛 D 血虚挛急疼痛 E 疮疡肿痛 12 延胡索的性味为() A 辛、甘,温 B 辛、苦,寒 C 辛、苦,平 D 苦、酸,温 E 辛、苦,温 13 延胡索的功效为() A 疏肝理气止痛 B 温里散寒止痛 C 活血化瘀止痛 D 活血行气止痛 E 祛风通络止痛

中药药理学——第十二单元 活血化瘀药

中药药理学——第十二单元活血化瘀药 细目一基本知识 要点活血化瘀药的主要药理作用 功效:疏通血脉、祛除血瘀,治疗血瘀证 活血化瘀药的基本药理作用可归纳如下: 1.改善血流动力学 活血化瘀药—扩张外周血管—增加器官血流量—降低血管阻力的作用。 活血化瘀药扩张血管的主要部位不同。 (1)破血散结药:对狗股动脉——扩张血管作用最强 可降低血管阻力——增加股动脉血流量 (2)养血活血类药:对狗冠状动脉——作用较强 可增加冠脉血流量——改善心肌血流量 (3)病症:冠心病、慢性肝炎、肝硬化、缺血性中风、血栓闭塞性脉管炎、慢性阻塞性肺病等具有血瘀表现的疾病。 活血化瘀药治疗后——病变器官或组织血流量增加——循环改善。 2.改善血液流变学和抗血栓形成 (1)抑制血小板聚集: 赤芍、鸡血藤、当归——显著抑制血小板聚集 川芎——使已聚集的血小板发生解聚 活血化瘀药抑制血小板聚集的机制: 与前列腺素和环核苷酸系统的代谢有关。 (2)增加纤溶酶活性: 益母草、红花及有效成分红花黄素等 可通过增加纤溶酶活性——促进已形成的纤维蛋白溶解——抗血栓形成 3.改善微循环 川芎、丹参、蒲黄、姜黄、红花、当归、益母草等都有不同程度改善微循环的作用。 活血化瘀药改善微循环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改善微血流,促进血液流动。 (2)解除微血管痉挛,减少微血管襻顶瘀血,使微血管形态改善并趋向正常。 (3)降低毛细血管通透性,减少微血管周围渗血或使之消失。 细目二常用药物 丹参 要点功效 祛瘀止痛,凉血消痈,活血通经,清心除烦。 要点药理作用 1.对心血管系统的作用 (1)强心和扩血管: 丹参能使心功能不良的心肌——收缩力增强——不增加心肌耗氧量。 丹参酮ⅡA、磺酸钠、丹参素: a.具有扩张冠状血管; b.增加冠脉流量; c.促进侧支循环的作用。 丹参也能扩张肢体血管——增加血流量,此作用可用于治疗冠心病和血栓闭塞性脉管炎。 (2)改善微循环: 丹参和丹参素:可使瘀滞的微循环——得到改善---血流加速---流态趋向正常---毛细血管开放数增加。

(整理)年初级中药士考试试题及答案4.

2014 年初级中药士考试试题及答案(4) ( 一)A1 型题( 单项选择题) 1. 下列哪项不是血瘀证的现代认识( ) A 血流动力学异常 B 微循环障碍 C 血小板聚集障碍 D 血液流变学异常 E 以上均非 2. 下列哪项是丹参治疗冠心病的主要有效成分( ) A 丹参素 B 丹参酮 C 异丹参酮 D 异阿魏酸 E 以上均非 3. 莪术抗癌作用机理是( ) A 抑制肿瘤细胞蛋白质合成 B 对癌细胞有直接杀灭作用 C 增加肿瘤组织血流量 D 抑制肿瘤细胞核酸合成 E 以上均非 4. 下列哪项不是川芎抗脑缺血作用的机理( ) A 增加脑组织TXA2的生成 B 提高脑线粒体膜的流动性 C 降低细胞内Ca2+的超载 D 对脑细胞膜Ca2+,Mg2-ATP酶活性有保护作用 E 以上均非 5. 丹参所没有的药理作用是( ) A 抗心肌缺血 B 促进组织的修复和再生 C 改善微循环 D 抗急性肝损伤 E 抗血栓形成 6. 川芎扩张冠脉的有效成分( ) A 藁本内酯

C 川芎挥发油 D 阿魏酸 E 川芎嗪 7. 下列哪项不是活血化瘀药改善微循环作用的表现( ) A 改善微血流 B 改善微血管形态 C 降低毛细血管通透性 D 抑制纤维蛋白溶解酶活性 E 以上均非 8. 川芎不具有下列哪项药理作用( ) A 扩张血管,改善微循环 B 抗心肌缺血 C 镇静、镇痛 D 抗射线损伤 E 抗肿瘤 9. 益母草静脉注射后可出现( ) A 收缩血管,增加外周阻力 B 提高MDA活性,降低SOD活性 C 冠脉流量增加,冠脉阻力降低 D 心率加快,心搏出量增加 E 以上均非 10. 下列哪项不是红花活血通经,祛瘀止痛的药理基础( ) A 抗肿瘤 B 兴奋子宫 C 抗凝血、抗血栓形成 D 扩张血管,改善微循环 E 抗心肌缺血 11. 益母草不具有下列哪项药理作用( ) A 改善血液流变学、抗血栓形成 B 降血脂 C 利尿及防治急性肾小管坏死 D 改善血液动力学 E 保护缺血心肌 12. 桃仁抗肝纤维化的成分是( )

常用活血化瘀药(五)

文/中日友好医院中西医结合心脏内科主任医师杜金行图片提供/小超三七来源本品为五加科植物三七的干燥根及根茎。秋季花开前采挖,研末或切片晒干。性味与归经味甘、微苦,性温。归肝、胃经。功用与主治化瘀止血、消肿定痛,用于治疗体内外各种出血。本品止血作用广泛,又能化瘀,故出血兼瘀血者尤为适宜。治咳血、吐血,衄血、尿血、便血、崩漏、紫癜及创伤出血等。可单用本品内服或外敷,即有良效;亦可配花蕊石、血余炭等同用,如化血丹。用于治疗跌仆瘀肿疼痛,是中医伤科止痛要药:亦可配伍当归、红花、土鳖虫等同用,以活血疗伤。本品还广泛用于胸痹心痛、癥瘕,血瘀经闭、痛经及产后瘀血腹痛诸证。现代临床应用三七在临床上被广泛用于冠心病心绞痛,慢性心力衰竭,高脂血症,脑梗塞,消化道出血,糖尿病肾病,慢性肾功能衰竭,妇科、骨科疾病等的治疗。现代基础研究三七主要含有三七总皂苷,具有扩张冠脉、增加冠脉血流量、改善心肌微循环、明显降低心肌耗氧量的作甩能使大鼠全脑或局灶性脑缺血后再灌注水肿明显减轻,血脑屏障通透性改善,局部血流量显著增加,还具有钙通道阻滞作用;对中枢神经有抑制作用,表现为镇静、安定与改善睡眠等功用;具有止血和活血化瘀双向调节功效;增强机体的细胞免疫及体液免疫功能;对血糖有双向调节作用,降低血脂水平作用;尚有抗炎、抗氧化、抗应激、抗衰老和抗肿瘤等作用。用法用量煎服,3~10克;研末吞服,每次1.5~3.0克:外用适量。使用注意孕妇忌用,出血急性期、有出血倾向者慎用,过敏者禁用。郁金来源本品为姜科植物温郁金干燥块根,生用或矾水炒用。性味与归经味辛、苦,性寒。归肝、心、肺经。功用与主治行气化瘀、清心解郁、利胆退黄、疏肝凉血。用于经闭痛经,癥瘕结块,胸腹胀痛、刺痛,热病神昏,癫痫发狂,黄疸尿赤。用于治疗胸腹胁肋胀痛、刺痛,常与香附、延胡索、丹参配伍,以活血行气止痛;治疗妇人乳胁胀痛、经行腹痛,与柴胡、栀子等配伍;用于治疗温病,湿浊蒙闭心窍者,与石菖蒲、竹沥、栀子配伍;治疗癫狂、癫痫痰火蒙心者,与白矾配伍:治疗湿热黄疸,常与茵陈蒿、栀子、大黄配伍;治疗胆石症,常与金钱草配伍。现代临床应用郁金在临床上被广泛用于急性黄疸性肝炎、慢性胃炎、心律失常、高脂血症、脑卒中后昏迷、泌尿系结石等的治疗。现代基础研究郁金主要含有挥发油、姜黄素、姜黄酮等成分,具有降低全血黏度和红细胞聚集指数,提高红细胞的变形指数,抑制血小板聚集作用;可抗心律失常,减慢心率,扩张冠脉,降低胆固醇:对特异性免疫系统有明显的抑制,保护肝细胞、促进肝细胞再生、去脂和抑制肝纤维化、保护胃肠黏膜等作用,能明显延长各期睡眠,此外还有兴奋豚鼠离体子宫、抗旱孕、镇痛、抗蛇毒、抑制血管平滑肌增生、抗氧化、抗诱变、抗癌等作用。用法用量煎服,5—12克:研末服,2~5克。使用注意孕妇忌服,不易与丁香同用。五灵脂来源为鼯鼠科动物橙足鼯鼠或飞鼠科动物小飞鼠的干燥粪便。全年可采,但在春、秋季为多,春季采者品质较佳。性味与归经味苦、甘,性温。归肝、脾经。功用与主治活血消积、化瘀止痛、止血解毒,用于心腹瘀血作痛、痛经、经闭、产后瘀血腹痛。炒炭治崩漏下血;外用治跌打损伤,蛇、虫咬伤。治疗痛症,可单昧服用,也多与蒲黄同用,其效益彰,如失笑散。若与功兼活血行气之延胡索、没药和香附同用,可以治疗血瘀气滞、脘痛如刺者。五灵脂炒用有止血之效,且无留瘀之弊,出血夹瘀者用之,尤能化瘀止血,可单味内服。五灵脂与砂仁、蔻仁、麦芽、使君子等同用,调理脾胃,消食杀虫,可治小儿脾疳。五灵脂尚有解毒之功,可研末以酒调服,并与雄黄调敷患处。现代临床应用五灵脂在临床上被广泛用于冠心病,肾虚血瘀型先兆流产,消化性溃疡及慢性胃炎,瘢痕疙瘩,多种疼痛如慢性盆腔疼痛、痛经等的治疗。现代基础研究五灵脂主要含有维生素a类物质,亦含多量树脂、尿素、尿酸等成分,具有抑制血小板聚集,降低血黏度、血浆黏度,降低心肌耗氧量,减轻血管内皮病变程度,抗脑缺血,抗炎,抗溃疡,提高免疫力,提高耐缺氧、耐寒和耐高温能力等作用。用法用量煎服3~9克;外用适量,研粉酒调敷。使用注意血虚无瘀及孕妇慎用。“十九畏”认为人参畏五灵脂,一般不宜同用。刘寄奴来源本品为菊科植物奇蒿的全草。8月花开时,连根拔起,晒干切段生用。性味与

第十九章 活血化瘀药

第十九章活血化瘀药 一、选择题 A型题(在每小题给出的A、B、C、D、E五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 1.下列药物中,性善“上行头目”,为治头痛的要药是: A.羌活 B.川芎 C.细辛 D.白芷 E.吴茱萸 答案:B 2.“行血中气滞,气中血滞,专治一身上下诸痛”的药物是: A.川芎 B.郁金 C.延胡索 D.姜黄 E.乳香 答案:C 3.既能活血,又能凉血,并能养血的药物是: A.丹参 B.大黄 C.鸡血藤 D.郁金 E.生地黄

答案:A 4.桃仁既能活血祛瘀,又能润肠通便,并能: A.行气止痛 B.止咳平喘 C.利水消肿 D.凉血消痈 E.化瘀止血 答案:B 5.郁金既能活血止痛,又能行气止痛,治疗气滞血瘀痛证,常配伍: A.木香 B.香附 C.檀香 D.沉香 E.青木香 答案:A 6.既能活血调经,又能补血调经的药物是: A.红花 B.益母草 C.丹参 D.鸡血藤 E.桃仁 答案:D 7.长于促进骨折愈合的药物是: A.骨碎补 B.血竭 C.刘寄奴

D.土鳖虫 E.自然铜 答案:E 8.刘寄奴既能散瘀止血,又能疗伤止痛,并能: A.破血通经 B.敛疮生肌 C.补肾强骨 D.利水通淋 E.通络散结 答案:A 9.具有活血行气、通经止痛作用,长于行肢臂而除痹痛的药物是: A.丹参 B.姜黄 C.乳香 D.红花 E.川芎 答案:B 10.番红花既能活血通经,又能祛瘀止痛,还能: A.利水通淋 B.散积消癥 C.凉血解毒 D.消肿生肌 E.续筋接骨 答案:C 11.既能活血止痛,又能止血,并能解毒生肌的药物是:

A.川芎 B.乳香 C.没药 D.五灵脂 E.枫香脂 答案:E 12.可活血调经,疏肝解郁,消肿解毒的药物是: A.川芎 B.郁金 C.丹参 D.月季花 E.王不留行 答案:D 13.具破瘀通经,凉血祛风功效的药物是: A.三棱 B.莪术 C.凌霄花 D.土鳖虫 E.虎杖 答案:C 14.骨碎补的功效是: A.散瘀止痛,接骨疗伤 B.活血疗伤,祛瘀通经 C.活血续伤,补肾强骨 D.祛风湿,强筋骨,止血 E.活血定痛,化瘀止血

11活血化瘀药习题

第十一章活血化瘀药 一、选择题 A型题(在每小题给出的A、B、C、D、E五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 1.下列药物中,性善“上行头目”,为治头痛的要药是: A.羌活 B.川芎 C.细辛 D.白芷 E.吴茱萸 答案:B 2.“行血中气滞,气中血滞,专治一身上下诸痛”的药物是: A.川芎 B.郁金 C.延胡索 D.姜黄 E.乳香 答案:C 3.既能活血,又能凉血,并能养血的药物是: A.丹参 B.大黄 C.鸡血藤 D.郁金 E.生地黄 答案:A 4.既能活血调经,又能补血调经的药物是: A.红花 B.益母草 C.丹参 D.鸡血藤 E.桃仁 答案:D 5.长于促进骨折愈合的药物是: A.骨碎补 B.血竭 C.马钱子 D.土鳖虫 E.自然铜 答案:E 6.具有活血行气、通经止痛作用,长于行肢臂而除痹痛的药物是: A.丹参 B.姜黄 C.乳香 D.红花 E.川芎 答案:B 7.番红花既能活血祛瘀,通经,还能: A.利水通淋 B.散积消癥 C.凉血解毒 D.消肿生肌 E.续筋接骨 答案:C 8.骨碎补的功效是: A.散瘀止痛,接骨疗伤 B.活血疗伤,祛瘀通经 C.活血续伤,补肾强骨 D.祛风湿,强筋骨,止血 E.活血定痛,化瘀止血 答案:C 9.郁金的归经是: A.归心、脾经 B.归心、肝、脾经 C.归肝、胆、脾经 D.归肝、脾经 E.归心、肝、胆经 答案:E 10..在十八反中,与丹参不宜同用的药物是: A.五灵脂 B.莱菔子 C.藜芦 D.甘草 E.甘遂

答案:C 11.根据“十九畏”的理论,五灵脂不宜配伍: A 党参 B.甘草 C.人参 D.莱菔子 E.蒲黄 答案:C 12.怀牛膝的产地是: A.四川 B.云南 C.广东 D.河南 E.湖南 答案:D (二)B型题(A.B.C.D.E.是其下两道小题的备选项,每小题只能从中选择一个最符合题目要求的,每个选项可以被选择一次或两次) A.既能活血行气,又能祛风止痒 B.既能活血止痛,又能消肿生肌 C.既能活血行气,又能通经止痛 D.既能活血行气,又能清心凉血 E.既能活血止痛,又能消肿解毒 1.乳香、没药的功效是: 2.姜黄的功效是: 答案:1.B 2.C A.气火上逆之倒经、吐血、衄血 B.风湿顽痹 C.寒凝瘀滞出血 D.肺痈肠痈 E.水肿、小便不利 3.郁金善治: 4.桃仁善治: 答案:3. A 4.D A.解毒生肌 B.托毒生肌 C.消肿生肌 D.活血散瘀 E.活血生肌 5.血竭能: 6.乳香能: 答案:5.D 6.C 答案分析:血竭具有活血定痛、化瘀止血和敛疮生肌的功能,故第7题选答案D;乳香具有活血止痛,消肿生肌的作用,故第8题选答案C。 A.既治癥瘕积聚,又治食积腹痛 B.既治癥瘕积聚,又治风湿痹痛 C.既治癥瘕积聚,又治痈疽疮毒 D.既治癥瘕积聚,又治骨折筋伤 E.既治癥瘕积聚,又治风疹皮癣 7.三棱、莪术的适应证为: 8.土鳖虫的适应证为: 答案:7.A 8.D (三)C型题(由一组备选答案与2个问题组形成的题干,如这道题只与答案A有关则答案选择A,只与答案B有关则答案选择B,与AB都有关则答案选择C,与AB都无关则答案选择D) A.破血逐瘀 B.续筋接骨 C.两者均是 D.两者均非 1.土鳖虫具有的功效是: 2.骨碎补具有的功效是: 答案:1.C 2.B

常用中药活血化瘀药

活血化瘀药 一、含义 凡以活血化瘀为主要功效,常用以治疗瘀血证的药物,称活血化瘀药,或活血祛瘀药。简称活血药或化瘀药。其作用较峻烈者又称破血药。有的书说它通利血脉,消散瘀滞为主要功效,是把活血化瘀进一步细化,瘀血可以是血管方面的原因,可以使血液方面的原因,瘀血即可在血管、血脉内部,也可在血管、血脉外部。现在认为活血是作用,化瘀是效果,实质不一定。又分活血止痛药、活血调经药、活血疗伤药、活血消癥药。这个分节是不成熟的,困难的,是相对人为的,多数活血化瘀药,尤其是常用的典型的作用强的,放在哪一类都可以,疼痛的、外伤的、妇科病的瘀血证或腹内的癥瘕结块都可用,如丹参、郁金、川芎、红花、桃仁都是常用的,前面的大黄、牡丹皮、赤芍药这些也一样,通经、调经、消癥、疗伤都可以。只能在某一节就1-2味,如自然铜,只是活血疗伤,跌打损伤,续接筋骨。瘀血是一个广泛的概念,要细化。要清楚某一各药放在某一节,其它的瘀血也可用。 二、功效与主治 活血化瘀药均能促进血行,消散瘀血,主治各种瘀血证。活血化瘀,变化的情况有三种,一是简化活血化瘀、消瘀血;二是变化动词,活可改形、化可改消、形、散,作用强的叫破血逐瘀;三是在活血化瘀的方面联系主要效果;长于止痛的叫活血止痛或化瘀止痛;长于治疗妇科月经失调的叫活血通经或活血调经;长于治疗跌打损伤的叫活血疗伤;长于治疗瘀血引起的癥积叫活血消癥、活血化积,有的用于疼痛,用于活血消痈、活血消肿、活血通痹等等。主治就是瘀血证,在内外妇儿科都有,月经失调(经期延长、经量减少、经色加深兼有疼痛,经行腹痛、痛经、闭经),产后瘀血腹痛;内科胸痹,瘀血阻滞心脉,现在主要是冠心病;骨伤科跌打损伤;外科疮痈等,临床表现瘀血一是疼痛,不通则痛,气无形不能结块,能结块者必有形的瘀和痰,癥瘕结块,很多都是瘀血,有的出血,经久不愈,淋漓不尽,甚至有瘀血块,另外疮痈的红肿疼痛、痹证的疼痛、顽固的失眠、皮肤的粗糙、皮肤甲错、面色黧黑、头发枯脆等都可与瘀血有关。 对活血祛瘀药,按其作用强度的不同常有不同的称谓。如“和血”、“和营”多指活血作用较弱,药力平和;“活血”、“化瘀”、“祛瘀”、“消瘀”较“和血”、“和营”作用强,然力量强度又不及“破血”、“破瘀”、“逐瘀”等功效。后者活血化瘀作用强,药力峻猛。当然,药物活血作用的强度是相对的,如剂量多少可改变其强度。由于本章药物数量较多,为了便于学习掌握,今按其作用特点和主治的不同,相对地将其分为活血止痛药、活血调经药、活血疗伤药及破血消癥药四类。 瘀血证可按瘀滞程度的不同,有血郁、血滞、血瘀、血结之分。由于瘀血既是病理产物,又是多种疾病的致病因素。所以活血化瘀药主治范围很广。如多种妇科瘀滞证(血滞经闭、痛经、产后瘀阻腹痛)、心腹瘀血疼痛、癥瘕痞块、跌打损伤以及风湿痹证,痈肿疮疡等。活血化瘀药对上述病证,通过促进血行,消散瘀血作用而获得调经、通经、止痛、消癥、消肿、通痹等间接功效。某些活血化瘀药尚可活血通脉,现代用于冠心病心绞痛、血栓性脉管炎等。 三、性能特点 药性无规律,偏温偏寒都有。前面学的多是偏寒,如大黄、赤芍药、牡丹皮、大血藤、败酱草。但这一章的都是偏温的,偏寒的只有郁金、丹参、益母草等。药味都辛,能行能散,真实滋味的苦,就引入了苦能破血,就是化瘀的意思,所以又标苦味,又有根据咸入血,又强调咸味,但最重要的是辛味。归经心主血脉,肝藏血,心主血脉和肝藏血的功能失调,尤其是肝,恶血不归于肝。 根据辛能行的五味理论,及寒凝是引起瘀血的重要原因的病理特点,活血化瘀药多为辛

主治医师 (中医内科学)-活血化瘀药(精选试题)

主治医师 (中医内科学)-活血化瘀药 1、乳香具有的功效是 A.活血行气,祛风止痛 B.活血止痛,行气解郁,清心凉血,利胆退黄 C.活血止痛,消肿生肌 D.活血调经,祛瘀止痛,凉血消痈,除烦安神 E.活血止痛,除烦安神 2、没药具有的功效是 A.活血行气,祛风止痛 B.活血止痛,行气解郁,清心凉血,利胆退黄 C.活血行气,止痛,消肿生肌 D.活血调经,祛瘀止痛,凉血消痈,除烦安神 E.活血止痛,消肿生肌 3、郁金具有的功效是 A.活血行气,祛风止痛 B.活血止痛,行气解郁,清心凉血,利胆退黄 C.活血行气,止痛,消肿生肌 D.活血调经,祛瘀止痛,凉血消痈,除烦安神 E.活血祛瘀,润肠通便,止咳平喘

4、川芎具有的功效是 A.活血行气,祛风止痛 B.活血止痛,行气解郁,清心凉血,利胆退黄 C.活血行气,止痛,消肿生肌 D.活血调经,祛瘀止痛,凉血消痈,除烦安神 E.活血祛瘀,润肠通便,止咳平喘 5、桃仁治疗的病证是 A.肠燥便秘 B.食积胀痛 C.血虚经闭 D.产后浮肿 E.热陷心包之神昏 6、郁金治疗的病证是 A.肠燥便秘 B.食积胀痛 C.血虚经闭 D.产后浮肿 E.热陷心包之神昏

7、具有活血行气功效的药组是 A.川芎、延胡索 B.没药、红花 C.益母草、牛膝 D.水蛭、虻虫 E.血竭、儿茶 8、具有活血调经,利水功效的药组是 A.川芎、延胡索 B.没药、红花 C.益母草、牛膝 D.水蛭、虻虫 E.血竭、儿茶 9、具有破血逐瘀功效的药组是 A.川芎、延胡索 B.乳香、没药 C.益母草、牛膝 D.水蛭、虻虫 E.血竭、儿茶 10、具有活血止痛,消肿生肌功效的药组是

中药学试题带答案

中药学试题及答案 首先采用按药物自然属性分类的本草专着是 A.《神农本草经》 B.《本草经集注》 C.《本草纲目》 D.《新修本草》 E.《经史证类备急本草》 答案:B 题型:单选题 除哪项外,均是苦味所表示的作用 A.清热燥湿 B.降泄肺气 C.苦温燥湿 D.降泄胃气 E.行气活血 答案:E 题型:单选题

影响药物升降浮沉的主要因素是 A.药物的质地 B.药物的气臭 C.药物的炮制 D.药物的滋味 E.药物的形状 答案:C 题型:单选题 属于“十八反”配伍禁忌的药组是 A.大枣与甘草 B.白及与甘草 C.瓜萎与乌药 D.太子参与藜芦 E.川贝母与乌头 答案:E 题型:单选题 治阳明头痛(前额以及眉棱骨痛),最宜选用的药物是

B.防风 C.白芷 D.细辛 E.藁本 答案:C 题型:单选题 尤善消除项背强痛的药物是 A.柴胡 B.蒲荷 C.菊花 D.葛根 E.升麻 答案:D 题型:单选题 治邪在少阳,寒热往来证,柴胡最宜配伍的药物是A.黄芩

C.黄柏 D.栀子 E.金银花 答案:A 题型:单选题 石膏主要的归经是A.脾、胃经B.心、肝经C.心、肾经D.肾、膀胱经E.肺、胃经 答案:E 题型:单选题 生地黄的性味是A.苦、辛,寒B.苦、甘,寒

C.苦、酸,寒 D.苦、咸,寒 E.苦、淡,寒 答案:B 题型:单选题 既退虚热,又解暑热的药物是 A.地骨皮 B.桑叶 C.菊花 D.青蒿 E.白薇 答案:D 题型:单选题 治火升血溢,吐血、衄血,大便燥结,最宜选用的药物是A.黄芩 B.栀子 C.大黄

D.大青叶 E.贯众 答案:C 题型:单选题 既能泻水逐饮,又能祛痰止咳的药物是A.莞花 B.甘遂 C.京大戟 D.红大戟 E.巴豆 答案:A 题型:单选题 既能祛风湿,又能解表的药物是 A.秦艽 B.独活 C.防己 D.五加皮

中药学题库活血化瘀药

活血化瘀药 一、填空题: 1.川芎的功效是____ 2.延胡索的功效是____ 3.郁金的功效是____ 4. 姜黄的功效是____ 5.乳香的功效是____ 6.丹参的功效是____ 7.红花的功效是____ 8.桃仁的功效是____ 9.益母草的功效是____ 10.牛膝的功效是____ 11.鸡血藤的功效是____ 12.骨碎补的功效是____ 13.马钱子的功效是____ 14.莪术的功效是____ 15.穿山甲的功效是____ 16.活血化瘀药可分为________________四类。 17.具有活血行气止痛功效的药物有____。 二、简答题: 1.川芎为何称为治头痛要药? 2.牛膝“引血下行”功效的主治病证有哪些? 3.比较桃仁与红花功效主治异同。 4.简述姜黄的功效及主治证候。 三、论述题: 1.试述活血化瘀药的含义、功效、适应证、配伍原则及使用注意。 2.试述郁金与姜黄的功效和应用有何异同。 3.试述牛膝的性味、功效与应用。 4.试述丹参的功效及应用。 四、选择题: 1.具有行气解郁作用的药是:( ) A.川芎 B.丹参 C.桃仁 D.红花 2.治肝郁气滞,气血失调,胁肋疼痛,以何药为宜?( ) A.红花 B.川芎 C.桃仁 D.丹参 3.何药被誉为治头痛要药?( ) A.川芎 B.郁金 C.丹参 D.延胡索 4.下列哪项是川芎的功效?( ) A.活血行气,祛风止痛 B.活血上止痛,消肿 生肌 C.活血行气,止痛 D.破血祛瘀,行气止 痛

5.治疗肝经有热,经前腹痛,宜选用:( ) A.川芎 B.郁金 C.乳香 D.莪术 6.活血止痛,消肿生肌,是何药的功效?( ) A.川芎 B.乳香 C.丹参 D.郁金 7.下列哪项一般不宜使用川芎?( ) A.风寒头痛 B.风热头痛 C.风湿头痛 D.阴虚阳亢头痛 8.疮疡溃破久不收口,何药常与没药研末外敷?( ) A.川芎 B.乳香 C.延胡索 D.丹参 9.何药具有良好的止痛作用,适用于身体各部位多种疼痛?( ) A.延胡索 B.桃仁 C.益母草 D.水蛭 10.治疗湿温病,湿浊蒙蔽清窍,胸脘痞闷,神志不清,宜选:( ) A.红花 B.郁金 C.川芎 D.虎杖 11.治疗肝郁化热,迫血妄行、吐血、衄血,宜选:( ) A.川芎 B.郁金 C.益母草 D.丹参 12.何药有利胆退黄作用?( ) A.川芎 B.郁金 C.延胡索 D.乳香 13.下列哪项是姜黄的功效?( ) A.破血行气,通经止痛 B.活血止痛,消肿生 肌 C.行血补血,舒筋活 络 D.活血祛瘀,利尿消 肿 14.何药能行气血、通络止痛,善治风湿臂痛?( ) A.姜黄 B.郁金 C.丹参 D.没药 15.下列哪项是莪术与三棱的共同功效?( ) A.破血祛瘀,行气止痛 B.活血止痛,消肿生 肌 C.活血祛瘀,祛风止 痛 D.行血补血,舒筋活 络 16.下列何药善于消癥散结?( ) A.莪术 B.乳香 C.川芎 D.姜黄 17.治疗冠心病心绞痛,首选:( ) A.丹参 B.郁金 C.延胡索 D.益母草

中药药理学教材--------第十二章---活血化瘀药

6)抗肿瘤 四、常用实验方法 1、器官血流量和血流动力学 1)器官血流量:脑血流量冠脉血流量CO 肾血流量 电磁流量计法、多普勒超声血流法、染料稀释、放射微球法 2)心功能及血流动力学、心率、平均动脉压(舒张压+1/3脉压 CO(心输出量)、心指数=CO(L/min)/体表面积(m2) 总外周阻力=血压/CO dp/dtmax Wp WEDP(前负荷) 2、微循环观察 指标: 微血管管径:根据管径的变化,可判断血管扩张和收缩程度。 微血管流速 流态:反映了血流速度和红细胞聚集状态。分四级:0级为直线状,Ⅰ级为虚线状,Ⅱ级为粒状,Ⅲ级为瘀滞状。 血色:可反映缺氧及供氧情况,正常为鲜红色,缺氧时暗红色或紫红色。 微血管周围变化:主要观察是否有渗出和出血现象,以反映微血管壁通透性和完整性。 *模型: 右旋糖酐造型法:家兔,静脉注入10%高分子右旋糖酐等渗盐水溶液 15ml/kg,3分钟内推注完毕,10分钟可形成微循环障碍及血液流变学异常,可维持12—24小时。 3、血液流变学 指标: 1)粘度:是液体粘性的量度(粘度计) 全血比粘度=全血粘度/水的粘度 2)红细胞压积(HCT):一定体积的血液中红细胞总体积除以血液体积称为红细胞压积。 3)红细胞沉降率(血沉):红细胞在一小时内下沉的距离来表示红细胞沉降的速度。 4)红细胞电泳时间:红细胞聚集和分散同其表面所带负电荷的多少有关,提高红细胞表面的负电荷密度,则红细胞之间的同种负电荷静电排斥力增大,红细胞处于分散状态。

红细胞电泳技术是应用显微镜直接观察悬浮于溶液中的细胞在外加直流电场作用的移动,并根据移动的方向(向正极或负极)来测定表面电荷的性质。 根据移动的速率来判断细胞表面电荷密度的高低。细胞在外加电场的移动速度,一般用电泳时间来表示。电泳时间愈短,细胞表面电荷密度愈高,越不易聚集。 第二节常用药物 丹参 [传统理论概述] 本品为唇形科鼠尾草属植物丹参Salvia miltiorrhiza Bge的根。 性微寒、味苦,归心、心胞、肝经。 主要功效:活血化瘀、养血安神、凉血消痈、排脓生肌古有“一味丹参,功同四物”之说。 [化学成分] 脂溶性:二萜醌类、丹参酮Ⅰ、丹参酮ⅡA*、丹参酮ⅡB、隐丹参酮*、羟基丹参酮ⅡA、丹参酸甲酯 水溶性:原儿茶醛、丹参素* [药理作用] 1、对心血管系统的影响 1)扩张冠脉,开放侧枝循环,抗心绞痛 机制:与阻滞内流和抗钙调蛋白作用有关。 成分:丹参酮ⅡA*(丹参注射液:丹参酮ⅡA硫酸钠)、丹参素 2)改善微循环:对右旋糖酐所致微循环障碍家兔丹参注射液可显著增加毛细血管网交点数,加速血流,从而嫌加局部循环的血液灌流。 成分:丹参素 2、对血液系统的作用 1)改善血液流变学 对冠心病患者可降低血浆粘度、红细胞压积,缩短红细胞电泳时间,增加红细胞变形能力。 2)抑制血小板聚集 丹参及成分丹参素、丹参酮ⅡA均能抑制ADP诱导的血小板聚集。 机理:抑制血小板内磷酸二酯酶活性,使cAMP增加,减少了TXA2的合成与释放。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