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圈水循环ppt
合集下载
七年级上册第三章绿色植物参与生物圈的水循环课件(人教版)
![七年级上册第三章绿色植物参与生物圈的水循环课件(人教版)](https://img.taocdn.com/s3/m/a4e7f6dd4bfe04a1b0717fd5360cba1aa8118c8d.png)
腾作用拉动的。( )
2、春季植树时,移栽的树苗常被 剪去了大量的枝叶,这是为什么?
• 因为叶片会通过蒸腾作用散失大 量的水分,导致树苗因缺水而死 亡,所以要剪去大量的枝叶。
•第三节 绿色植物参与生物圈的水循环
•一、植物对水分的吸收和运输
•根吸收水分的特点: •大量的根毛能增加根吸水的表面积,提 高根吸水的能力。
增加降雨量。
生物圈的水循环
一片森林就是一座绿色水库 保护森林 义不容辞
练习
1、判断下列说法是否正确,正确的画“”, 错误的画“”。 (1)植物的蒸腾作用会散失大量的水分,这 是一种浪费。 ( ) (2)植物的气孔很小,因此,通过气孔散失 的水分很少。 ( ) (3)在植物体内,水往高处流,这主要是蒸
•2.植物体吸收的水分大部 分用于__•蒸__腾___作用。
•叶片结构示意图
•上、下表皮——有气孔(保卫细胞) •叶片的结构 •叶肉——栅栏组织、海绵组织
•叶脉
自主学习:
1、对照课本P112,观察气孔是什么样子的?组成气孔的 细胞叫什么名字?是什么形状的? 2、组成气孔的细胞,内侧壁和外壁有什么不同?这与气 孔的开闭有什么关系?
•主 页
Hale Waihona Puke •资料分析:•1、树皮里面有昆虫 的幼虫。树、昆虫的 幼虫和啄木鸟之间的 关系是怎样的?
•2、腐烂的树桩最终 会消失吗?
•3、在生态系统中, 植物、动物和真菌分 别扮演着什么角色?
•植物:
•生产者
• •
生 态 系 统
生 物 部 分
•动物:
•消费者
•细菌、真菌:•分解者
•三者关系: •相互依存 •相互制约
•有毒物质会通过食物链不断积累,最终威胁人类自身。
2、春季植树时,移栽的树苗常被 剪去了大量的枝叶,这是为什么?
• 因为叶片会通过蒸腾作用散失大 量的水分,导致树苗因缺水而死 亡,所以要剪去大量的枝叶。
•第三节 绿色植物参与生物圈的水循环
•一、植物对水分的吸收和运输
•根吸收水分的特点: •大量的根毛能增加根吸水的表面积,提 高根吸水的能力。
增加降雨量。
生物圈的水循环
一片森林就是一座绿色水库 保护森林 义不容辞
练习
1、判断下列说法是否正确,正确的画“”, 错误的画“”。 (1)植物的蒸腾作用会散失大量的水分,这 是一种浪费。 ( ) (2)植物的气孔很小,因此,通过气孔散失 的水分很少。 ( ) (3)在植物体内,水往高处流,这主要是蒸
•2.植物体吸收的水分大部 分用于__•蒸__腾___作用。
•叶片结构示意图
•上、下表皮——有气孔(保卫细胞) •叶片的结构 •叶肉——栅栏组织、海绵组织
•叶脉
自主学习:
1、对照课本P112,观察气孔是什么样子的?组成气孔的 细胞叫什么名字?是什么形状的? 2、组成气孔的细胞,内侧壁和外壁有什么不同?这与气 孔的开闭有什么关系?
•主 页
Hale Waihona Puke •资料分析:•1、树皮里面有昆虫 的幼虫。树、昆虫的 幼虫和啄木鸟之间的 关系是怎样的?
•2、腐烂的树桩最终 会消失吗?
•3、在生态系统中, 植物、动物和真菌分 别扮演着什么角色?
•植物:
•生产者
• •
生 态 系 统
生 物 部 分
•动物:
•消费者
•细菌、真菌:•分解者
•三者关系: •相互依存 •相互制约
•有毒物质会通过食物链不断积累,最终威胁人类自身。
3.3 绿色植物与生物圈的水循环 课件(21张PPT)
![3.3 绿色植物与生物圈的水循环 课件(21张PPT)](https://img.taocdn.com/s3/m/7b4a6c5ddcccda38376baf1ffc4ffe473368fdf7.png)
绿色植物在水循环中起的作用:
1.绿色植物的蒸腾作用能够提高大气的 湿度,增加降水; 2.植物的茎叶承接着雨水,能够大大减 缓雨水对地面的冲刷; 3.树林中的枯枝落叶能吸纳大量的雨水, 渗入地下,补充地下水。
( 叶片 )。
2.气孔的开关是由( 保卫 )细胞控制的。
第三章 绿色植物与生物圈的水循环
出示目标
自学指导
点拨提升
当堂检测
学习目标
1.植物对水和无机盐的吸收和运输。 2.植物叶片的结构。 3.植物蒸腾作用及其意义。 4.绿色植物参与了生物圈的水循环。
阅读课本P109—P114,完成问题: 1.根吸水的主要部位是根尖的 成熟区 ,这里 生有大量的 根毛 。 2.导管能自 下 而 上 运输 水和无机盐 。 3.叶片的结构包括上下 表皮 、 叶肉 和
二、判断 1.蒸腾作用散失大量水分是一种极其严重的
浪费现象。( × )
2.在植物体内,水往高处流是蒸腾作用形成
拉力的结果。( √ )
三、选择 1.根吸收的水分大部分用于(
A.光合作用 C.细胞生长作用
D)
B.呼吸作用
D.蒸腾作用
2.在生物圈水循环中,下列哪项犹如“绿色水库”,
“雨多它能吞,雨少它能吐”?( C )
7.如图为显微镜下菠菜叶横切面结构示意图,请 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4)蒸腾作用所 散失的水分是通过 [__④__]_保__卫__细__胞_形成 的[_⑥___]__气__孔____来 完成的. (5)根据叶片的结 构和功能特点,可以
判定叶所属的结构层次是__器__官____.
A.海洋 B.草地 C.森林 D.岩石
3.下列哪项既是植物蒸腾失水的“门户”,又是气体
交换的“窗口”? ( B )
《绿色植物与生物圈的水循环》PPT课件
![《绿色植物与生物圈的水循环》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3cede32759fafab069dc5022aaea998fcd22406d.png)
四个过程:
①根吸收水分;②通过气孔散发到空气中;③通过
导管输送到叶;④水变为水蒸气( B )
A.①②③④
B.①③④②
C.①③②④
D.①④③②
2.根尖吸水的主要部位是( D )
A.根冠
B.分生区
C.伸长区
D.成熟区
3. 将刚摘下的叶片放入70 ℃的热水中,会发现叶片表面
有许多小气泡产生,并且下表皮的气泡比上表皮的气泡
高大的树木根部吸收的水分是怎样到达 树梢的呢?
1 植物的蒸腾作用
水分从活的植物体表面 以水蒸气状态散失到大气 中的过程,叫蒸腾作用。
练习徒手切片
刀片 培养皿
制作叶片横切面的临时切片
培养皿
观察叶片的下表皮? 撕取叶的下表皮
叶的下表面
透明薄膜---下表皮
观察叶片的下表皮? 下表皮细胞染色 吸水纸
水水
水
水水 水 水
水
水水
水 水
水 水水水
水 水水
水水 水
水 水
水
植物吸收的水分, 通过根、茎、叶中的导 管运送到叶肉细胞,其 中的一部分被叶肉细胞 用于光合作用等生命活 动,其余的绝大部分通 过蒸腾作用散失到环境 中。
蒸腾作用的意义
①促进植物体内水分、 无机盐的吸收和运输。 ②降低叶片表面温度, 避免因气温过高而被灼 伤。 ③提高大气湿度,增加 降水。
气孔 保卫细胞
叶的表皮结构图
表皮细胞
叶脉 上表皮 叶肉 下表皮 气孔
叶片有表皮、叶肉与叶脉三部分组成。 气孔是植物蒸腾作用的“门户”,也是气 体交换的“窗口”。
白天
夜晚
白天气孔张开,空气进入气孔为光合作用提供二 氧化碳,水蒸气也从气孔散失到大气中;夜晚气孔 缩小或闭合,蒸腾作用减弱。
绿色植物与生物圈的水循环课件(21张PPT)
![绿色植物与生物圈的水循环课件(21张PPT)](https://img.taocdn.com/s3/m/64435280f524ccbff1218484.png)
友情提示2. 制作洋葱鳞片叶内表皮细胞临时装片的步骤
擦
滴 撕
展
盖 染 吸
一.观察菠菜叶片横切面的结构
(1). 制作菠菜叶片横切面的临时切片步骤:
擦
滴 切 展 盖
(2).练习徒手切片
• 1.将新鲜的叶片平放在小木板上。 • 2.右手捏紧并排的两片刀片,沿着 横切的方向,迅速切割。 • 3.刀片的夹缝中存有切下的薄片。 要多切几次。把切下的薄片放入培 养皿中的水中。 • 4.用毛笔蘸出最薄的一片,制成临 时切片。
绿色植物与生物圈的水循环
你知道吗?
一株玉米从种子萌发到结果的一 生中,大约要消耗200 kg以上的水 。
99.0%的水都去哪里了?
都变成水蒸气了!
小实验:
1.塑料袋内 的水珠从哪 里来的?
2.水分以什 么状态散发 出来的? 3. 水分从活的植物体表面以水蒸气状态散失到大 气中的过程叫 蒸腾作用。
B.吸收作用 D.光合作用
3.下图为显微镜下菠菜叶横切面示意图,请据图回答下 列问题:
(1)图中[ 1 ]和[ 3 ]合称表皮,属于 保护 组织。 (2)叶能够进行光合作用,光合作用的场所是 , 叶绿体 该结构主要集中在叶片的[ 2 ] 叶肉 部位的组织细胞 内 (3)蒸腾作用所散失的水分是通过[ 4] 保卫细胞 形 成的[ 6 ] 气孔 来完成的。 (4)根据叶片的结构和功能特点,可以判定叶所属的 器官 。 结构层次是
友情提示1: 显微镜的使用 对光 第一步:转动转换器使低倍物镜对准通光孔,物镜前 端与载物台距离约为2cm 第二步:用一个较大的光圈对准通光孔。 第三步:一只眼注视目镜内,转动反光镜,看到明亮 的圆形视野。 观察 第一步:压片夹压住玻片标本,玻片标本放到通光孔 的正中心。 第二步:转动粗准焦螺旋,使镜筒缓缓下降,直到物 镜接近玻片标本为止,注意此时眼睛一定从侧面看着 物镜。 第三步:一只眼向目镜内看,转动粗准焦螺旋使镜筒 上升,直到看清物像为止。再调细准焦螺旋。
苏科版八年级上册生物 1绿色植物与生物圈的水循环 课件
![苏科版八年级上册生物 1绿色植物与生物圈的水循环 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2ea08191a0c7aa00b52acfc789eb172dec63996f.png)
()
方法: 1、调光 2、用低倍镜视察蚕豆叶的下表皮的装片 3、画图
❖水分以气体的状态从植物体内散 发到植物体外的过程
资料:一株玉米从出苗到结果的一生中大约消耗
200kg以上的水,整个过程如下表:
生长期中总吸水量 作为组成成分的水
204228g 1872g
维持生理过程的水
250g
202X06g
100 % 0.92 % 0.12 % 98. 96%
资料:一株玉米从出苗到结果的一生中大约消耗
200kg以上的水,整个过程如下表:
生长期中总吸水量 作为组成成分的水
204228g 1872g
维持生理过程的水
250g
202X06g
100 % 0.92 % 0.12 % 98.96%
活动一:
问题: 假设: 实验: 结论:
—叶片的气孔
活动二:
视察植物叶表皮的气孔
植物的蒸腾作用是否是 一种浪费?它对植物自身有 何意义?
春季植树时,移栽的树苗常要 剪去一些枝叶,并最好选择在阴雨 天或傍晚进行,这是为什么呢?
❖试一试:
❖ 1.水分以_____状态从_____散发到_____的过程,叫蒸
腾作用.
❖ 2.蒸腾作用可以提高空气的_______, 增加降雨量.
❖ 3.我国定于每年的____月_____日为植树节.
❖ 4.植物体由根吸取的水分,大部份用于
()
❖ A..蒸腾作用 B生命活动 C.呼吸作用 D.光合作用
❖ 5.植物体进行蒸腾作用的主要器官是 A.根 B.茎 A.气孔 B.导管 C.筛管
D.叶肉
《水循环》课件(共20张PPT)
![《水循环》课件(共20张PPT)](https://img.taocdn.com/s3/m/f7e8e2dfb9f67c1cfad6195f312b3169a451ea6a.png)
2. 运 用 水 循 环 的 原 理 , 分 析 常 见的人类活动对水资源的影响。
水循环过程
面对滔滔黄河水,李白曾感叹:
“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还!”
过程及类型
1.概念:自然界的水在_水__圈、_大__气__圈、_岩__石__圈、生物圈四大圈层中通过各个环节 连续运动的过程。 2.水循环类型及主要环节
2 课后总结
拓 展
二、水循环的过程和环节
水循环的过程包括蒸发、凝结、降水和回流四个环节。 蒸发是指水从地表或水体表面转化为水蒸气的过程。蒸发可以在任何温度下发生,但温度越高,蒸发速度 越快。蒸发是水循环的重要过程之一,它是海洋和陆地水循环的起点,也是大气水循环的重要环节之一。 凝结是指水蒸气在空气中遇到较冷的空气或物体表面时,转化为小水滴或冰晶的过程。凝结是水循环的重 要过程之一,它是大气中云和雾的形成原因之一,也是陆地和海洋水体的重要补给来源之一。 降水是指大气中的水滴或冰晶在重力作用下落到地面上的过程。降水包括雨、雪、雾露等形式,它是大气 水循环的重要环节之一,也是陆地和海洋水体的主要补给来源之一。 回流是指水流从地表或水体表面流回水源的过程。回流可以是自发形成的,也可以是在重力作用下发生的 。回流是水循环的重要过程之一,它是海洋和陆地水循环的重要环节之一,也是河流和湖泊等水体的主要 补给来源之一。
循环类型 字母
主要环节
a蒸发、b_水__汽__输__送__、c降水、d_地__表__径__流__、e下渗、地下径流 海陆间循环 A
f_________
海上内循环 B
a蒸发、g降水
陆地内循环 C
j蒸发、h植物蒸腾、c降水
陆地内循环
植物蒸腾
降水 蒸发
水循环示意图
海陆间循环
水循环过程
面对滔滔黄河水,李白曾感叹:
“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还!”
过程及类型
1.概念:自然界的水在_水__圈、_大__气__圈、_岩__石__圈、生物圈四大圈层中通过各个环节 连续运动的过程。 2.水循环类型及主要环节
2 课后总结
拓 展
二、水循环的过程和环节
水循环的过程包括蒸发、凝结、降水和回流四个环节。 蒸发是指水从地表或水体表面转化为水蒸气的过程。蒸发可以在任何温度下发生,但温度越高,蒸发速度 越快。蒸发是水循环的重要过程之一,它是海洋和陆地水循环的起点,也是大气水循环的重要环节之一。 凝结是指水蒸气在空气中遇到较冷的空气或物体表面时,转化为小水滴或冰晶的过程。凝结是水循环的重 要过程之一,它是大气中云和雾的形成原因之一,也是陆地和海洋水体的重要补给来源之一。 降水是指大气中的水滴或冰晶在重力作用下落到地面上的过程。降水包括雨、雪、雾露等形式,它是大气 水循环的重要环节之一,也是陆地和海洋水体的主要补给来源之一。 回流是指水流从地表或水体表面流回水源的过程。回流可以是自发形成的,也可以是在重力作用下发生的 。回流是水循环的重要过程之一,它是海洋和陆地水循环的重要环节之一,也是河流和湖泊等水体的主要 补给来源之一。
循环类型 字母
主要环节
a蒸发、b_水__汽__输__送__、c降水、d_地__表__径__流__、e下渗、地下径流 海陆间循环 A
f_________
海上内循环 B
a蒸发、g降水
陆地内循环 C
j蒸发、h植物蒸腾、c降水
陆地内循环
植物蒸腾
降水 蒸发
水循环示意图
海陆间循环
3.1水循环 (共31张PPT)
![3.1水循环 (共31张PPT)](https://img.taocdn.com/s3/m/5352a443524de518974b7d2f.png)
(1)海陆间循环
发生范围:海洋与陆地之间 主要环节: 蒸发,水汽输送,降水,地表径流,下
渗,地下径流 特点:最重要的类型,又被称为大循环,使陆地水得
到补充,水资源得以再生
典例: 长江流域的水循环
(2)陆地内循环
发生范围:陆地与陆地上空之间 主要环节:植物蒸腾,蒸发,降水 特点:补给陆地水的水量很小
8、在人生之中的某天,某个时刻,如果还是会想起,那就只不过是一道模糊的风景,是不能追忆的苦痛。向前看,向后看,在那一望无际的忆海之中,又怎么能够有一个参照物,找到
答:砂田覆盖层增加地表粗糙度,可以削减地表 径流,增加下渗量。
2.读图3.4,比较砂田和裸田蒸发量的差异,说明 砂石覆盖层对蒸发的影响。
答:通过对比砂田和裸田的蒸发量曲线,可以 发现砂田和裸田的蒸发量随季节变化趋势较为 相似,但是砂田的蒸发量总是小于裸田的蒸发 量,说明砂石覆盖层可以有效抑制蒸发,减少 蒸发量。
二、水循环的地理意义 (1)促进水体更新
水资源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吗?说说 你的理由。
表3.1 地球上不同水体的更新周期
水体
江河 湖泊
更新周期 16天 17年
深层地 高山 极地 海洋 下水 冰川 冰川
1400年 1600年 9700年 2500年
不同的水体更新周期不同,因此,在一定的 空间与时间范围内,水资源是有限的,如果 人类用水量超过了水体更新的速度,或者水 资源遭受污染,就会造成水量型缺水或水质 型缺水,因此,水资源并不是“取之不尽, 用之不竭”的。
3.读图3.5,比较4月末砂田和裸田土壤含水量,归 纳砂田影响的水循环环节及其作用。
答:从图3.5可知,在同一深度上,砂田的土壤含水量 总是大于裸田,说明砂田覆盖层具有蓄水保墒的作用。 综上可知,砂田影响的水循环环节主要有下渗、蒸发、 地表径流、地下径流;砂田的作用主要表现为增加下 渗、抑制蒸发、削减地表径流、蓄水保墒。
人教版 七年级上册 绿色植物与生物圈的水循环 课件
![人教版 七年级上册 绿色植物与生物圈的水循环 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095646205bcfa1c7aa00b52acfc789eb172d9e26.png)
(2)当周围环境较干旱时,保卫细胞失水,体积收缩, 细胞拉直,气孔关闭,进而防止水分散失。
蒸腾作用的意义
1.可以拉动水分和无机盐在体内 的运输,保证各组织器官对水和无机 盐的需要。
2.在炎热的夏天,通过蒸腾作用 能降低叶片表面的温度,避免植物因 气温过高而被灼伤。
思考
为什么一般植物叶片上表皮的气孔总比下表皮的少?
保卫细胞 气孔 保卫细胞
气孔
气孔
气孔张开
(1)白天,气孔张开,空气进入气孔,为叶片进行光合 作用提供二氧化碳,进而制造有机物,水分通过气孔而散 失,蒸腾作用较强。 (2)当周围环境水分充足时,保卫细胞吸水,体积膨大, 细胞向外曲折,气孔张开。
气孔关闭
(1)夜晚,气孔关闭,光合作用停止,蒸腾作用减弱。
上表皮直接接受阳光的照射,温度比下表皮高,如果水分蒸发过 多,会让植物萎蔫甚至死亡,因此植物叶片上表皮的气孔相对较少。
绿色植物参与了生物圈的水循环
生物圈的水循环示意图
思考
绿色植物对水循环有什么意义?
意义一:植物的茎叶承载着雨水,能够大大减缓雨水对地面的冲刷。
意义二:树林中的枯枝落叶就像一层层厚厚的海绵,能够像大量的雨 水使得雨水更多地渗入地下,补充地下水。
森林是绿色水库
有根有叶片
①
液面降落1.4厘米
有根无叶片
②
液面没有降落
植物的蒸腾作用
有根有叶片
①
保鲜袋中有水珠
实验后
蒸腾作用
水分从活的植物体 表面以水蒸气状态散失 到大气中的过程,叫做 蒸腾作用。
有根去叶片
②
保鲜袋中没有水珠
蒸腾作用主要 通过叶片进行。
叶片的结构
叶片的结构示意图
蒸腾作用的意义
1.可以拉动水分和无机盐在体内 的运输,保证各组织器官对水和无机 盐的需要。
2.在炎热的夏天,通过蒸腾作用 能降低叶片表面的温度,避免植物因 气温过高而被灼伤。
思考
为什么一般植物叶片上表皮的气孔总比下表皮的少?
保卫细胞 气孔 保卫细胞
气孔
气孔
气孔张开
(1)白天,气孔张开,空气进入气孔,为叶片进行光合 作用提供二氧化碳,进而制造有机物,水分通过气孔而散 失,蒸腾作用较强。 (2)当周围环境水分充足时,保卫细胞吸水,体积膨大, 细胞向外曲折,气孔张开。
气孔关闭
(1)夜晚,气孔关闭,光合作用停止,蒸腾作用减弱。
上表皮直接接受阳光的照射,温度比下表皮高,如果水分蒸发过 多,会让植物萎蔫甚至死亡,因此植物叶片上表皮的气孔相对较少。
绿色植物参与了生物圈的水循环
生物圈的水循环示意图
思考
绿色植物对水循环有什么意义?
意义一:植物的茎叶承载着雨水,能够大大减缓雨水对地面的冲刷。
意义二:树林中的枯枝落叶就像一层层厚厚的海绵,能够像大量的雨 水使得雨水更多地渗入地下,补充地下水。
森林是绿色水库
有根有叶片
①
液面降落1.4厘米
有根无叶片
②
液面没有降落
植物的蒸腾作用
有根有叶片
①
保鲜袋中有水珠
实验后
蒸腾作用
水分从活的植物体 表面以水蒸气状态散失 到大气中的过程,叫做 蒸腾作用。
有根去叶片
②
保鲜袋中没有水珠
蒸腾作用主要 通过叶片进行。
叶片的结构
叶片的结构示意图
绿色植物与生物圈的水循环ppt课件
![绿色植物与生物圈的水循环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d68de742a66e58fafab069dc5022aaea998f4180.png)
导管
组织类型:导管属于输导组织。 细胞结构:每一根导管都是由许多长形、管 状的细胞所组成的,这些细胞没有细胞质和 细胞核,上下细胞间的细胞壁已消失,形成 一根中空的管道。
分布:除了茎以外,根和叶脉等处也有导管,这些导管 在植物体内相互贯通,形成水分运输的管网。
功能:运输水分和无机盐。
探究水分在茎内的运输途径
步骤一:取一段带叶的茎,把它放在水里剪断。然后将靠近 顶端的一段迅象:叶脉红了,整个叶片都有 些红了,面茎的表面并没有出现 红色。 结论:茎具有运输水分的结构, 且在茎的内部,不在茎的表面。
步骤二:把茎横向切断,观察横切面。 现象:在茎的横切面上可以看到一些被红墨 水染红的小孔。 结论:植物体内的水分是通过茎内的导管自 下而上运输的。
当保卫细胞吸水膨胀时,较薄的一侧(内壁)细胞 容易伸展拉长,使整个保卫细胞向外侧弯曲,于是气孔就 打开了;当保卫细胞失水时,整个细胞的体积缩小,细 胞壁随着收缩,气孔就闭合。所以.保卫细胞的吸水和失 水控制着气孔的开闭。
气孔与植物蒸腾作用的关系
蒸腾作用主要通过叶片上的气孔进行。当气孔张 开时,蒸腾作用旺盛;当气孔闭合后,蒸腾作用减弱 甚至停止。
知识拓展
①接近时片上表皮的叶肉细胞呈圆柱形,排列整齐.有些 像栅栏,被称为栅栏组织,栅栏组织细胞内时绿体较多; 接近叶片下表皮的叶肉细胞形状不规则,排列较疏松, 被称为海绵组织,海绵组织细胞内时绿体含量比栅栏细 胞内少。 ②大多植物的叶片正面颜色比背面颜色深,主要是由于 靠近正面的叶肉细胞中叶绿体含量比靠近背面的叶肉细 胞中多。
步骤三:把茎纵向切开,观察纵切面。 现象:在茎的纵切面上可看到一些被红墨 水染红的管道。 结论:植物体内的水分是通过茎内的导管 自下面上运输的。
《水循环》优质课件PPT
![《水循环》优质课件PPT](https://img.taocdn.com/s3/m/44af282d15791711cc7931b765ce0508763275a9.png)
图4-8黄土高原鱼鳞坑
活动 Activity
1998 年长江流域发生特大洪 水时,我国气象卫星对洞庭湖 区进行了实时监测。图 4-9 是 气象卫星拍摄的多光谱合成遥 感图像,其中右图中的红色部 分表示洪水新 淹没的范围,通 过与没有发生洪水时的遥感图 像(左图)进行对比分析,就 可以获得受灾区域的分布及面 积。洪水分析是抗洪救灾与减 灾决策的重要依据。读图 4-9, 完成相关任务。
地处低洼地带的居民 要准备沙袋、挡水板 等物品,或砌好防水 门槛,设置挡水土坝, 以防止洪洪涝灾害防治
即使会游泳,也要尽量避免 下水,以免碰到暗流和旋涡。
如水位继续上涨, 暂避的地方已难自 保,则要充分利用 好救生器材逃生, 或者迅速找一些门 板、桌椅、木床、 大块的泡沫塑料等 能漂浮的材料扎成 筏子逃生。
三、水循环的地理意义
(2)缓解全球热量收支不平衡
水循环深入大气系统内 部,深刻影响全球气候 的变化。水循环作为大 气系统能量的主要传输、 储存和转化者,通过对 地表太阳辐射的重新分 配,使得不同纬度热量 收支不平衡的矛盾得以 缓解。
三、水循环的地理意义
(3)塑造地表形态
水循环是海陆间联系的主 要纽带,陆地径流源源不 断地向海洋输送大量的泥 沙、有机物和无机盐类。 在水循环的驱动下,地表 物质被侵蚀、搬运和堆积, 地貌得以发育、演化,形 成多字多彩的地表形态。
三、水循环的地理意义
大气圈
生物圈
水圈
岩石圈
水循环把大气圈、水圈、岩石圈和生物圈有机地联系起来,构成一个庞大 的系统。
三、水循环的地理意义
(1)不断更新水资源,维持了全球水的动态平衡
水循环把大气圈、水圈、岩石 圈和生物圈有机地联系起来, 构成了一个庞大的系统。在这 个系统中,水在持续不断的运 动、转化,使地球上的各种水 体处于不断更新的状态,形成 了人类赖以生存的水资源。水 循环还维持了全球水的动态平 衡,即从总体来看,海洋水、 陆地水、地下水不会增多,也 不会减少。
活动 Activity
1998 年长江流域发生特大洪 水时,我国气象卫星对洞庭湖 区进行了实时监测。图 4-9 是 气象卫星拍摄的多光谱合成遥 感图像,其中右图中的红色部 分表示洪水新 淹没的范围,通 过与没有发生洪水时的遥感图 像(左图)进行对比分析,就 可以获得受灾区域的分布及面 积。洪水分析是抗洪救灾与减 灾决策的重要依据。读图 4-9, 完成相关任务。
地处低洼地带的居民 要准备沙袋、挡水板 等物品,或砌好防水 门槛,设置挡水土坝, 以防止洪洪涝灾害防治
即使会游泳,也要尽量避免 下水,以免碰到暗流和旋涡。
如水位继续上涨, 暂避的地方已难自 保,则要充分利用 好救生器材逃生, 或者迅速找一些门 板、桌椅、木床、 大块的泡沫塑料等 能漂浮的材料扎成 筏子逃生。
三、水循环的地理意义
(2)缓解全球热量收支不平衡
水循环深入大气系统内 部,深刻影响全球气候 的变化。水循环作为大 气系统能量的主要传输、 储存和转化者,通过对 地表太阳辐射的重新分 配,使得不同纬度热量 收支不平衡的矛盾得以 缓解。
三、水循环的地理意义
(3)塑造地表形态
水循环是海陆间联系的主 要纽带,陆地径流源源不 断地向海洋输送大量的泥 沙、有机物和无机盐类。 在水循环的驱动下,地表 物质被侵蚀、搬运和堆积, 地貌得以发育、演化,形 成多字多彩的地表形态。
三、水循环的地理意义
大气圈
生物圈
水圈
岩石圈
水循环把大气圈、水圈、岩石圈和生物圈有机地联系起来,构成一个庞大 的系统。
三、水循环的地理意义
(1)不断更新水资源,维持了全球水的动态平衡
水循环把大气圈、水圈、岩石 圈和生物圈有机地联系起来, 构成了一个庞大的系统。在这 个系统中,水在持续不断的运 动、转化,使地球上的各种水 体处于不断更新的状态,形成 了人类赖以生存的水资源。水 循环还维持了全球水的动态平 衡,即从总体来看,海洋水、 陆地水、地下水不会增多,也 不会减少。
水循环-(共3张PPT)[优秀课件][优秀课件]可编辑全文
![水循环-(共3张PPT)[优秀课件][优秀课件]可编辑全文](https://img.taocdn.com/s3/m/887594734a73f242336c1eb91a37f111f1850d35.png)
(1)海陆间循环
发生范围:
主要环节:
特点:
海洋与陆地之间
最重要的类型,又被称为大循环,使陆地水得到补充,水资源得以再生
蒸发,水汽输送,降水,地表径流,下渗,地下径流
典例:
长江流域的水循环
发生范围:
主要环节:
特点:
陆地与陆地上空之间
补给陆地水的水量很小
(2)陆地内循环
植物蒸腾,蒸发,降水
典例:
3.读图3.5,比较4月末砂田和裸田土壤含水量,归纳砂田影响的水循环环节及其作用。
二、水循环的地理意义
(1)促进水体更新
水资源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吗?说说你的理由。
不同的水体更新周期不同,因此,在一定的空间与时间范围内,水资源是有限的,如果人类用水量超过了水体更新的速度,或者水资源遭受污染,就会造成水量型缺水或水质型缺水,因此,水资源并不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
(2)维持全球水量的动态平衡
430000
390000
40000
40000
(3)维持全球热量平衡
材料 水通过水循环和水的三态变化,不断地吸收太阳辐射,传输和放出热量。
吸热
吸热
吸热
放热
放热
放热
这两幅图片中地貌是如何形成的?
(4)塑造地表形态
(5)联系海陆的纽带
泥沙、有机物、无机盐类
水
沿海和内陆的气候
水体
江河
湖泊
深层地下水
高山冰川
极地冰川
海洋
更新周期
16天
17年
1400年
1600年
9700年
2500年
表3.1 地球上不同水体的更新周期
材料 据统计,全球每年水的总蒸发量和总降水量均为500 000立方千米。全球海洋总蒸发量为430 000立方千米,总降水量为390 000立方千米,有40 000立方千米的水汽输送到大陆上空,陆地上约有40 000立方千米的径流又输送到海洋。
发生范围:
主要环节:
特点:
海洋与陆地之间
最重要的类型,又被称为大循环,使陆地水得到补充,水资源得以再生
蒸发,水汽输送,降水,地表径流,下渗,地下径流
典例:
长江流域的水循环
发生范围:
主要环节:
特点:
陆地与陆地上空之间
补给陆地水的水量很小
(2)陆地内循环
植物蒸腾,蒸发,降水
典例:
3.读图3.5,比较4月末砂田和裸田土壤含水量,归纳砂田影响的水循环环节及其作用。
二、水循环的地理意义
(1)促进水体更新
水资源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吗?说说你的理由。
不同的水体更新周期不同,因此,在一定的空间与时间范围内,水资源是有限的,如果人类用水量超过了水体更新的速度,或者水资源遭受污染,就会造成水量型缺水或水质型缺水,因此,水资源并不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
(2)维持全球水量的动态平衡
430000
390000
40000
40000
(3)维持全球热量平衡
材料 水通过水循环和水的三态变化,不断地吸收太阳辐射,传输和放出热量。
吸热
吸热
吸热
放热
放热
放热
这两幅图片中地貌是如何形成的?
(4)塑造地表形态
(5)联系海陆的纽带
泥沙、有机物、无机盐类
水
沿海和内陆的气候
水体
江河
湖泊
深层地下水
高山冰川
极地冰川
海洋
更新周期
16天
17年
1400年
1600年
9700年
2500年
表3.1 地球上不同水体的更新周期
材料 据统计,全球每年水的总蒸发量和总降水量均为500 000立方千米。全球海洋总蒸发量为430 000立方千米,总降水量为390 000立方千米,有40 000立方千米的水汽输送到大陆上空,陆地上约有40 000立方千米的径流又输送到海洋。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材料用具:(略)
方法步骤: 一、练习徒手切片,制作叶片横切面的临时切片 二、观察叶片的结构 三、观察叶片的下表皮
练习徒手切片
3'
刀 片
培养皿
制作叶片横切面的临时切片
3'
培养皿
观察叶片的结构
目的要求: 1、练习徒手切片 2、认识叶片的结构 3、画叶片的表皮细胞和保卫细胞图
材料用具:(略)
方法步骤: 一、练习徒手切片,制作叶片横切面的临时切片 二、观察叶片的结构 三、观察叶片的下表皮
换的“窗 口 ” 。 保卫细胞 的形态变化可 以控制气孔的开闭。 3、植物通过 蒸腾作用 参与生物圈的水循环。
保护环境,人人有责 保护森林、爱护绿色植物
就是保护人类自己!
保卫细胞控制气孔的开闭 叶的表皮结构图
气孔 保卫细胞
表皮细胞
第三节 绿色植物参与生物圈的水循环
一、植物通过蒸腾作用散失水分 表皮(包括:上表皮、下表皮)
1、叶片的结构 叶肉 叶脉
2、气孔与保卫细胞
气孔是植物气体交换的“窗口”,也是植物蒸腾 失水的“门户”。
3、蒸腾作用对植物生活的作用
蒸腾作用对植物生活的作用
绿色植物参与生物圈的水循环
一株玉米从出苗到结实的一生中,大约要消耗200Kg 以上的水,这200 kg(200000 g)水的用途大致情况如 下:
生长期中总吸水量 组成成分的水量
204.228Kg 1.872Kg
100% 0.92%
维持生理过程的水量 0.250Kg
?
202.106Kg
0.12% 98.96%
问:作为组成成分的水和维持生理过程的水总共占了 总水量的百分比是多少?
第三节 绿色植物参与生物圈的水循环
一、植物通过蒸腾作用散失水分
第三节 绿色植物参与生物圈的水循环
一、植物通过蒸腾作用散失水分 表皮(包括:上表皮、下表皮)
1、叶片的结构 叶肉 叶脉
观察叶片的结构
目的要求: 1、练习徒手切片 2、认识叶片的结构 3、画叶片的表皮细胞和保卫细胞图
观察叶片的结构
3'
取镜和安放
对光
观察
第三节 绿色植物参与生物圈的水循环
一、植物通过蒸腾作用散失水分 表皮(包括:上表皮、下表皮)
1、叶片的结构 叶肉 叶脉
观察叶片的结构
目的要求: 1、练习徒手切片 2、认识叶片的结构 3、画叶片的表皮细胞和保卫细胞图
材料用具:(略)
方法步骤: 一、练习徒手切片,制作叶片横切面的临时切片 二、观察叶片的结构 三、观察叶片的下表皮
通过这两则资料,你能得出什么结论?
第三节 绿色植物参与生物圈的水循环
一、植物通过蒸腾作用散失水分 表皮(包括:上表皮、下表皮)
1、叶片的结构 叶肉 叶脉
2、气孔与保卫细胞 气孔是植物气体交换的“窗户”,也是植物散失
水分的“门户”。 3、蒸腾作用对植物生活的作用
二、绿色植物参与生物圈的水循环
1、叶的结构由 表 皮 , 叶 肉 , 叶 脉 组成。 2、气孔是植物蒸腾失水的“ 门 户 ” ,也是气体交
1.是植物吸收水分、无机盐和 向上运输的动力。
2.能降低植物叶表面的温度, 避免被阳光灼伤。
第三节 绿色植物参与生物圈的水循环
一、植物通过蒸腾作用散失水分 表皮(包括:上表皮、下表皮)
1、叶片的结构 叶肉 叶脉
2、气孔与保卫细胞 气孔是植物气体交换的“窗户”,也是植物散失
水分的“门户”。 3、蒸腾作用对植物生活的作用
观察叶片的下表皮 __撕取叶的下表皮
3'
叶的下 表 面
透明薄膜 _ 下表皮
观察叶片的下表皮 __下表皮细胞染色
吸水纸
6'
叶的表皮结构图
气孔 保卫细胞
表皮气 细胞
第三节 绿色植物参与生物圈的水循环
一、植物通过蒸腾作用散失水分 表皮(包括:上表皮、下表皮)
1、叶片的结构 叶肉 叶脉
2、气孔与保卫细胞
二、绿色植物参与生物圈的水循环
植物蒸腾作用
1.据科学测算,某热带雨林的降雨量是1950毫米/年, 蒸腾量是1570毫米/年,请计算一下,蒸腾量占降雨 量的百分之几?
2.俗话说的好:“大树底下好乘凉” 据调查,在骄阳似火的夏日,绿化地区的气温比非
绿化地区的气温低0.8 ℃,森林中的气温比庭院中的 气温低1.3~3.2 ℃。
方法步骤: 一、练习徒手切片,制作叶片横切面的临时切片 二、观察叶片的结构 三、观察叶片的下表皮
练习徒手切片
3'
刀 片
培养皿
制作叶片横切面的临时切片
3'
培养皿
观察叶片的结构
目的要求: 1、练习徒手切片 2、认识叶片的结构 3、画叶片的表皮细胞和保卫细胞图
材料用具:(略)
方法步骤: 一、练习徒手切片,制作叶片横切面的临时切片 二、观察叶片的结构 三、观察叶片的下表皮
换的“窗 口 ” 。 保卫细胞 的形态变化可 以控制气孔的开闭。 3、植物通过 蒸腾作用 参与生物圈的水循环。
保护环境,人人有责 保护森林、爱护绿色植物
就是保护人类自己!
保卫细胞控制气孔的开闭 叶的表皮结构图
气孔 保卫细胞
表皮细胞
第三节 绿色植物参与生物圈的水循环
一、植物通过蒸腾作用散失水分 表皮(包括:上表皮、下表皮)
1、叶片的结构 叶肉 叶脉
2、气孔与保卫细胞
气孔是植物气体交换的“窗口”,也是植物蒸腾 失水的“门户”。
3、蒸腾作用对植物生活的作用
蒸腾作用对植物生活的作用
绿色植物参与生物圈的水循环
一株玉米从出苗到结实的一生中,大约要消耗200Kg 以上的水,这200 kg(200000 g)水的用途大致情况如 下:
生长期中总吸水量 组成成分的水量
204.228Kg 1.872Kg
100% 0.92%
维持生理过程的水量 0.250Kg
?
202.106Kg
0.12% 98.96%
问:作为组成成分的水和维持生理过程的水总共占了 总水量的百分比是多少?
第三节 绿色植物参与生物圈的水循环
一、植物通过蒸腾作用散失水分
第三节 绿色植物参与生物圈的水循环
一、植物通过蒸腾作用散失水分 表皮(包括:上表皮、下表皮)
1、叶片的结构 叶肉 叶脉
观察叶片的结构
目的要求: 1、练习徒手切片 2、认识叶片的结构 3、画叶片的表皮细胞和保卫细胞图
观察叶片的结构
3'
取镜和安放
对光
观察
第三节 绿色植物参与生物圈的水循环
一、植物通过蒸腾作用散失水分 表皮(包括:上表皮、下表皮)
1、叶片的结构 叶肉 叶脉
观察叶片的结构
目的要求: 1、练习徒手切片 2、认识叶片的结构 3、画叶片的表皮细胞和保卫细胞图
材料用具:(略)
方法步骤: 一、练习徒手切片,制作叶片横切面的临时切片 二、观察叶片的结构 三、观察叶片的下表皮
通过这两则资料,你能得出什么结论?
第三节 绿色植物参与生物圈的水循环
一、植物通过蒸腾作用散失水分 表皮(包括:上表皮、下表皮)
1、叶片的结构 叶肉 叶脉
2、气孔与保卫细胞 气孔是植物气体交换的“窗户”,也是植物散失
水分的“门户”。 3、蒸腾作用对植物生活的作用
二、绿色植物参与生物圈的水循环
1、叶的结构由 表 皮 , 叶 肉 , 叶 脉 组成。 2、气孔是植物蒸腾失水的“ 门 户 ” ,也是气体交
1.是植物吸收水分、无机盐和 向上运输的动力。
2.能降低植物叶表面的温度, 避免被阳光灼伤。
第三节 绿色植物参与生物圈的水循环
一、植物通过蒸腾作用散失水分 表皮(包括:上表皮、下表皮)
1、叶片的结构 叶肉 叶脉
2、气孔与保卫细胞 气孔是植物气体交换的“窗户”,也是植物散失
水分的“门户”。 3、蒸腾作用对植物生活的作用
观察叶片的下表皮 __撕取叶的下表皮
3'
叶的下 表 面
透明薄膜 _ 下表皮
观察叶片的下表皮 __下表皮细胞染色
吸水纸
6'
叶的表皮结构图
气孔 保卫细胞
表皮气 细胞
第三节 绿色植物参与生物圈的水循环
一、植物通过蒸腾作用散失水分 表皮(包括:上表皮、下表皮)
1、叶片的结构 叶肉 叶脉
2、气孔与保卫细胞
二、绿色植物参与生物圈的水循环
植物蒸腾作用
1.据科学测算,某热带雨林的降雨量是1950毫米/年, 蒸腾量是1570毫米/年,请计算一下,蒸腾量占降雨 量的百分之几?
2.俗话说的好:“大树底下好乘凉” 据调查,在骄阳似火的夏日,绿化地区的气温比非
绿化地区的气温低0.8 ℃,森林中的气温比庭院中的 气温低1.3~3.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