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民间艺术走进美术课堂
民间美术资源在初中美术课堂教学中的应用
民间美术资源在初中美术课堂教学中的应用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对美术的需求和对美术教育的关注也越来越多。
美术教育不仅是培养学生审美情感、美术技能和创造能力的重要途径,也是传承和发展民族文化艺术的关键环节。
在初中美术课堂教学中,如何更好地利用民间美术资源,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创造潜能,是当前美术教育中亟待解决的问题。
本文将探讨民间美术资源在初中美术课堂教学中的应用,并提出相关建议。
二、利用民间美术资源丰富教学内容1. 教学内容与民间美术融合在美术教育中,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选择一些具有代表性的民间美术作品进行教学,例如民间绘画、剪纸、刺绣等。
通过展示这些作品,让学生了解民间艺术的特点和表现形式,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创造潜能。
教师还可以结合民间美术作品的创作技法和艺术风格,设计一些与其相关的绘画作业,引导学生进行学习和实践。
2. 开展民间美术资源的调研与整理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可以组织学生开展民间美术资源的调研与整理活动。
通过走访民间艺术家、参观民间画廊、查阅相关资料等途径,让学生深入了解民间美术的传统和发展,掌握一定的基础知识。
学生还可以根据自己的调研成果,撰写相关的调研报告或制作资源整理手册,促进他们对民间美术资源的认识和理解。
3. 创设艺术实践活动除了通过课堂教学展示民间美术作品外,教师还可组织学生进行相关的艺术实践活动,例如模仿民间美术作品、学习民间艺术技法、参与民间艺术创作等。
通过这些活动,不仅可以促进学生的动手能力和艺术表现能力的提升,还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体验和理解民间美术资源的魅力,培养其对艺术的热爱和兴趣。
三、运用民间美术资源促进学生的创造力和想象力1. 开展主题创作2. 进行综合性创作教师还可以借助民间美术资源,开展一些综合性的创作活动,促进学生跨学科的综合能力发展。
组织学生利用自己所学的绘画、工艺等技法,结合民间美术的表现形式和风格,进行一些跨学科的创作任务。
通过这样的活动,不仅可以拓展学生的艺术表现方式和创作思路,还可以促进学生在跨学科合作中的协作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发展。
民间美术与传统文化走进小学美术课堂的意义与途径
民间美术与传统文化走进小学美术课堂的意义与途径一、引言美术课是小学生学习生活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培养学生审美情趣和创造力的重要途径。
而如何在美术课上将民间美术和传统文化融入让学生在欣赏民间美术和传统文化的学到更多的知识,成为了当前小学美术教育中的一个重要问题。
本文着重探讨了在小学美术课堂中引入民间美术和传统文化的意义和途径。
二、意义1. 增强文化自信心作为中国传统的艺术形式,民间美术和传统文化承载着深厚的文化内涵和历史积淀。
将民间美术和传统文化引入小学美术课堂,有利于增强学生的文化自信心,让他们更好地了解和认识自己所处的文化环境,进而形成对传统文化的认同感和自豪感。
2. 培养审美情趣民间美术和传统文化具有丰富的审美价值,融入美术课堂可以丰富学生的审美体验和情感体验。
通过欣赏和学习民间美术和传统文化,学生将接触到不同的艺术形式和艺术技巧,培养他们对美的敏感度和鉴赏能力,激发他们的创造力和想象力。
3. 传承传统文化传统文化是民族的精神瑰宝,是中华民族几千年文化积淀的结晶。
在小学美术课堂上介绍民间美术和传统文化,可以让学生了解并接受中国传统文化,保持对传统文化的热爱并传承下去,有利于继承和弘扬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文化。
4. 提升综合素质美术课不仅仅是传授绘画技能,更重要的是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如观察力、思维能力、动手能力和表达能力等。
通过学习民间美术和传统文化,可以锻炼学生的综合素质,培养他们良好的审美情趣和创造力,提高他们的综合素质水平。
5. 培养国民美德民间美术和传统文化中蕴含着众多的道德教化和人生哲理,通过其故事和形象,可以培养学生的美德情怀,增强他们的道德修养,使其在美术学习中不仅仅是学习技能,更是学习人生的智慧和境界。
三、途径与方法1. 选材广泛多样在美术课上引入民间美术和传统文化的首要任务是选材。
可以选取寓意深刻、形象生动、富有地方特色和历史文化底蕴的民间美术作品和传统文化元素,如中国画、剪纸、年画、窗花、人物故事、神话传说等,让学生在美术课上感受到中国传统文化的魅力。
如何让年画真正走进小学美术课堂
如何让年画真正走进小学美术课堂年画是中国民间最普及的艺术品之一,年画艺术教案学生通过欣赏各种民间年画,分析年画的色彩和构图的艺术特点,让学生了解一些民间习俗,培养学生的审美意识。
年画艺术教案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让学生初步了解年画的造型、色彩、构图的艺术特点。
年画艺术教案2、鼓励学生大胆用语言表达对年画的感受。
3、让学生了解民间年画的寓意。
[过程与方法]1、学生通过回忆、询问长辈、翻阅书籍、上网查询、参观展览等方式了解什么是年画,了解年画的历史及发展。
通过收集年画、年画故事以及年画的装饰物等,进一步加深对年画的认识,培养学生自主探究的能力。
2、通过让学生动手涂绘年画,感受年画独特的美。
体验美术活动的乐趣,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
[情感、态度、价值观]培养学生热爱祖国民族传统绘画艺术,热爱生活的情感,激发学生的民族自豪感教学课时:1课时教学重点:感受传统年画的造型、色彩、构图等特点。
年画艺术教案教学难点:通过欣赏,能利用已有的知识进行绘画欣赏活动。
教学准备:1、布置学生用两周的时间通过询问父母、老师,查阅书籍或上网查询,了解什么是年画,并搜索年画以及与年画相关的艺术饰品,筹备班级年画艺术展。
2、老师尽量多搜集一些年画,并制成课件。
3、老师准备供学生涂色用的年画线描稿。
一、课前播放新年的音乐,创设过年的气氛,引入新课。
师问:同学们,听到这段音乐,是否觉得就象回到了过年哪天?同学们喜欢过年吗?生答:略)师:你们在知道过年有些什么习俗呢?生答:略)放鞭炮、穿新衣、放烟花、包饺子、贴对联、贴年画等等。
同学们,你们看,这些画漂亮吗?你见过这些画吗?给你什么感觉?这些就是年画。
年画是我国特有的传统民间艺术,大多数的年画艺人都是生活在乡镇的农民。
今天这节课就让我们一起走近年画,了解年画!课件播放课题:走近年画艺术)师问:同学们,到底什么是年画?师:年画就是过年时张贴的画,用以增添节日的气氛,又因为一年更换一次,故称为年画。
民间艺术在小学美术课堂中的运用——以镇江“泥叫叫”为例
民间艺术在小学美术课堂中的运用——以镇江“泥叫叫”为例摘要:由于时代发展,文化冲击,当代青少年们对民间艺术非常陌生,因此将民间艺术融入在美术课堂中,不仅能让学习中华民族传统文化,提高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还能加强民族自豪感和爱国情怀,使民间艺术得以健全地生存并传习下去。
本文通过对民间艺术——泥叫叫的研究,如何将其融入美术课堂和美术教学中,以形成特色的美术课程,提高教学质量。
关键词:民间艺术,泥叫叫,美术课堂,创新中国民间美术历史悠久,品种丰富,是一切美术的基础,不管是在历史上还是在现代社会新的美术创作,它们的发展都离不开这个基础。
将民间美术应用到美术教学中,可以极大地促进教学效果的优化、学生的成长发展以及传统文化的传承。
本文首先分析泥叫叫的艺术特色和其在美术教学中的应用意义,随后阐述泥塑在美术教学中的应用策略,希望通过实践研究,能够创新有特色的美术课程,不断提高学生美术学习能力,从而达到弘扬和传承民间艺术。
一:镇江泥叫叫的艺术特色和发展太平泥叫叫源于镇江六朝古村——华山村。
华山村位于镇江市以东28公里处,是江苏省最古老的村庄之一,有“江南第一村”之称。
在这样一个历史悠久的环境下,泥叫叫产生的背后也带着一个故事:相传大禹时期,名叫张勃的将军带兵至华山扎营,而华山久旱,水资源稀缺,遂令众将士掘井为民解忧,待井掘成后,张勃以身试水,不料中毒身亡,面呈黑色。
民众们为感激张勃,建庙、塑像、祭祀,尊之为“张王”,并取当地粘土,以土塑形,仿张王形象,随后就意捏塑出各类飞禽走兽、花鸟鱼虫,并用发簪钻出哨孔,意吹之以招张王之魂。
人们希望通过太平泥叫叫清亮的哨声招回张王的灵魂,保佑他们祖辈太平、安康,这便是太平泥叫叫的由来。
周宝康先生,他是镇江市太平民俗民艺馆馆长,“太平泥叫叫”第一代外姓传承人,为了不让这艺术消失殆尽,周先生用诚意打动了艺人李国英老人,将手艺完整地传承了下来。
笔者多次采访周宝康先生并与他交流,期间了解到了“泥叫叫”的艺术特色和其制作过程。
民间美术在小学美术教学中的实践
民间美术在小学美术教学中的实践全文共四篇示例,供读者参考第一篇示例:民间美术在小学美术教学中的实践随着现代社会的发展,小学生对于美术教育的需求也越来越大。
传统的美术教学模式已经不能满足孩子们对于艺术的探索和创造,因此在小学美术教学中引入民间美术成为了一个新的方向。
民间美术源远流长,它蕴含了丰富的文化内涵,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将民间美术融入小学美术教学,不仅可以丰富孩子们的艺术知识,更能够激发他们的创造力和想象力。
本文将从民间美术在小学美术教学中的重要性、实践方法及实践效果三个方面展开论述。
其次来探讨一下民间美术在小学美术教学中的实践方法。
在小学美术教学中,民间美术的实践方法可以主要包括传统工艺制作、传统绘画技法和传统造型语言等方面。
传统工艺制作可以让孩子们亲自动手完成一些传统手工艺品,比如剪纸、剪窗花、编织等,这样可以锻炼孩子们的动手能力和艺术创造力。
传统绘画技法主要是教授孩子们一些民间绘画的技法和表现手法,比如国画的笔墨运用、风景画的构图和色彩运用等,这样可以让孩子们了解到中国传统绘画的独特之处。
传统造型语言则是教授孩子们一些传统造型的形式和理念,比如中国的传统图腾、神兽造型等,这样可以让孩子们体会到中国传统造型语言的魅力。
在实践方法上,老师们可以结合当地的民间艺术资源,组织学生们开展一些实践活动,比如民间手工制作比赛、传统绘画比赛等,这样可以让孩子们更好地融入到民间美术的世界中来。
最后来分析一下民间美术在小学美术教学中的实践效果。
通过对民间美术的学习和实践,可以促进学生的审美情感培养、创造能力和文化自信心的培养。
在审美情感培养方面,学生们通过学习民间美术可以接触到更多的艺术形式和艺术作品,从而提高他们的审美能力和鉴赏能力。
在创造能力培养方面,学生们通过手工制作和绘画实践可以培养他们的动手能力和创造力,从而更好地激发他们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在文化自信心的培养方面,学生们通过学习民间美术可以更好地了解中国传统文化的魅力,增强他们对中国传统文化的认同感和自豪感,从而培养他们的文化自信心。
民间美术走进高中美术课堂的教学实
教学篇誗教学研究民间美术走进高中美术课堂的教学实践研究潘凯(江苏省无锡市第三高级中学,江苏无锡)在新课改背景下,利用美术课程提升学生艺术素养水平具有积极的现实意义。
如何更好地开展高中美术课堂教学是一线教师思考和研究的核心问题。
中国民间美术作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瑰宝,以其多样性、独特性受到学生的喜爱。
民间美术充分融入高中美术课堂中,能够在美术作品鉴赏时引起学生的情感共鸣[1]。
在高中美术课堂中引入民间美术,学生在获得美术知识的同时能感受民间美术作品中所传达的民族风情和人类智慧,在培养学生审美素养的同时也使其进一步深入了解和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民间美术丰富了高中美术课堂的教学内容,改变了传统的美术教学模式,促进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发扬。
一、民间美术走进高中美术课堂的意义民间美术,泛指劳动者而非专业美术工作者创造的美术;或相对于官方来说,在乡村、城镇中由民间艺人创作并广为流行的美术,如年画、剪纸、印花布、挑花、刺绣、皮影、木偶、木雕、石雕、砖雕、泥塑、玩具、陶器等。
它们和民俗生活有密切的联系,为老百姓喜闻乐见。
形形色色的民间美术造型和装饰纹样,在延续和继承中不断丰富和创新,形成各具民族风格和乡土特色的艺术形式。
民间美术分布于我国各地[2],由于地域广阔,民族众多,不同的地理条件、风俗习惯、宗教信仰和审美情趣,在民间美术中形成了丰富的品类和多彩的风格,表现出夸张、活泼、清新、淳朴的艺术特征,具有鲜明的现实和浪漫色彩。
民间美术是一切美术形式的源泉。
新石器时代的彩陶艺术,战国秦汉的石雕、陶俑、画像砖石,其造型、风格均具有鲜明的民间艺术特色;魏晋后,虽然士大夫贵族成为画坛的主导,但大量的版画、年画、雕塑、壁画则以民间匠师为主,而流行于普通民众中的剪纸、农民画、刺绣、印染、服装缝制、风筝等更是直接来源于群众之手,装饰、美化、丰富了社会生活,表达了人民群众的心理、愿望、信仰和道德观念,世代相沿且不断创新、发展,成为富有民族乡土特色的优美艺术形式。
让乡土文化资源走进小学美术课堂——以儿童版画汤塘舞鲤鱼灯为例
让乡土文化资源走进小学美术课堂——以儿童版画汤塘舞鲤鱼灯为例摘要:新课标改革的深入推行极大地影响了学生美术课堂的教学目标,其要求学生美术课堂应致力于班级学生个体美术素养的提升工作。
而乡土资源正是有着良好的教学效果,美术教师在进行课堂教学时就需要依据学生们的兴趣爱好与特点来更好地结合乡土资源进行创意美术课堂教学的开展,从而充分调动学生的个体美术学习兴趣与创作思维,提高学生的个体美术素养。
随着我国美术艺术的逐渐发展,乡土文化资源的发展也逐渐加快,这些乡土文化资源成为许多学者们研究的重点。
在新课标背景下,将乡土文化资源融入小学美术教学当中,具有十分重要的影响。
因此,本文以儿童版画汤塘舞鲤鱼灯为例,探讨如何让乡土文化资源走进小学美术课堂。
关键词:乡土文化资源;小学美术课堂;版画乡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文化根基,记载着中国文化的发展历史,是中国千百年来文化变迁的缩影,其厚重的历史文化底蕴,积淀了众多巍峨壮美、弥足珍贵的人文景观。
具有浓郁民族特色、乡土气息的古建筑、古民居集中体现了我国古代劳动人民非凡的创造力和高超的工艺水平,彰显了农村深厚的文化底蕴,是对学生进行德育的良好素材,也是乡村美术教育中开展育人工作的独特资源。
对于乡村美术教师而言,尽管乡村学校条件不好,但完全可以利用乡村的优势,从当地的传统文化资源中挖掘出独有的美术育人资源,以其所蕴藏的德育资源和德育价值来提高学生的价值观、道德修养、文化素养和审美品位,这对儿童的思想道德教育有着不可忽视的积极意义和作用[1]。
一、乡土文化资源在小学美术教学中的应用价值无论对于哪一科目来说,制定合理的教学目标都能够促进教师们更好地教学,帮助学生们理解相关知识,同时还能够在教师的指导下,引导学生制定出自己的学习方案。
因此,在乡土文化资源与小学美术教学融合过程中,教师们应当为学生们制定合理的教学目标,只有这样才能够让教师们更好地开展教学,学生们才能够在教学目标的引导下更加高效地学习。
浅谈民间美术资源融入美术教育的途径
浅谈民间美术资源融入美术教育的途径民间美术资源是指民间艺术家们在日常生活中创作的艺术作品,包括绘画、雕塑、手工艺品等。
这些作品通常具有浓厚的民间文化氛围和深厚的民间艺术传统,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当地的风土人情和民俗风情。
融入美术教育,可以丰富学生的艺术学习资源,激发学生对艺术的兴趣和创造力,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对于民间美术资源融入美术教育的途径,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探讨。
一、开展民间美术资源调研要实现民间美术资源融入美术教育,首先需要对当地的民间美术资源进行深入调研。
可以组织专业艺术教育工作者、美术爱好者和学生等对当地的民间美术作品进行深入挖掘和调查,了解当地的民间美术传统、艺术家群体和相关的艺术作品等。
通过调研,可以建立起一份较为完整的民间美术资源清单,为后续的融入工作提供了有力的支撑。
二、建立民间美术资源档案库在开展民间美术资源调研的基础上,可以建立一份完善的民间美术资源档案库。
这个档案库应该包括民间美术作品的图片、文字介绍、艺术家的相关资料等内容,旨在为美术教育工作者、学生和社会公众提供详实的民间美术资源信息,方便大家进行查阅和学习。
档案库还可以定期进行更新,收录更多新的民间美术作品,以及推出相关的展览和活动等,进一步扩大民间美术资源的影响力和传播范围。
三、举办民间美术资源展览和活动为了有效地推广和传播民间美术资源,可以组织各类的展览和活动。
展览可以选择在学校、美术馆、艺术空间等地方举办,展出当地的民间美术作品,宣传民间美术资源的重要性和价值,并吸引更多人参与到美术教育的学习和实践中来。
还可以在展览的基础上,组织一些植根于民俗文化的手工艺制作活动、艺术品鉴讲座、艺术创作比赛等,让参与者能够更深入地了解和体验民间美术资源的魅力。
四、加强民间美术资源融入美术教育为了更加深入地推动民间美术资源与美术教育的融合,可以开设相关的教育课程。
可以引入《民间美术资源欣赏与鉴赏》《民间美术资源在美术教育中的应用》等选修课程,让学生在课堂上能够系统地了解和学习民间美术资源的相关知识和技能,培养出更多有艺术情怀、有创造力的优秀学生。
让贵州民间剪纸教学走进高中美术课堂
让贵州民间剪纸教学走进高中美术课堂摘要:学生的发展离不开教师积极的引导,在美术教学中,学生通过教师的引导,感受艺术的美,获得美的知识,通过教师的辅导获得表现的技能,并展现自己的个性。
民间美术教学活动在校园在开展既能活跃校园文化的氛围,也能传承优秀传统文化,对青少年一代了解我国传统民间文化,掌握民间美术的一些基本技巧和方法十分有意义。
剪纸课程的开设的克服了学校设备条件的不足,学生学习工具准备简单、学习兴趣浓厚,课堂反馈良好。
关键词:模块办学条件兴趣民间艺术课堂教学新课改高中美术课程设置了五个学习模块,为高中学生开辟了一片新的专业实践领域。
俗语说的好“兴趣是最好的老师”,美术教师喜欢的专业不代表学生的意愿,如果学生不感兴趣,一切都没有意义。
国画、油画、水粉、等专业受学生专业基础限制较强,而目前普通高中学校的学生,没有专业基础,但是这些专业没有一定的基础很难达到教学目的,容易挫伤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在开设模块时,一定要找到学生的兴趣点,学校条件要与学生兴趣相结合。
学生愿意学,喜欢学,才能给我们的教学注入活力。
作为县级高中,按照目前学校的办学条件、学生的实际情况,无法满足模块开设的要求,如何根据当前情况,解决教学要求与教学条件的矛盾,开设模块专业教学。
充分利用当地的资源和具体条件,开发出具有自己特色的美术教学资源,根据进行的教学探索,在现有的条件下也能开设适合自己条件的模块。
因此,我选用贵州民间剪纸作为地方课程引入课堂。
剪纸课程的开设既克服了学校设备条件的不足,学生学习工具准备简单、学习兴趣浓厚,课堂反馈良好。
为此,我把开设民间剪纸课程经验总结如下:《高中美术新课程标准中》提出:“要引导学生深入了解我国优秀的民族民间艺术,增强对祖国优秀文化的理解。
”民间艺术是民间群众最纯朴的思想表现,是民族民间生活最朴实的追求。
内容丰富多彩,有明显的地域特色。
民间美术教学活动在校园在开展既能活跃校园文化的氛围,也能传承优秀传统文化,对青少年一代了解我国传统民间文化,掌握民间美术的一些基本技巧和方法是十分有意义的,而且使学生更加深入的认识和热爱自己的家乡。
挖掘民间艺术丰富小学美术课堂
挖掘民间艺术丰富小学美术课堂小学美术课堂可以通过民间艺术的剪纸、刺绣、绘画等形式,向学生介绍中国传统民间艺术的精华。
中国剪纸源远流长,寓意吉祥如意,而中国刺绣则是中国古代妇女的一项传统手工艺,富有浓厚的地方特色。
将这些民间艺术形式引入美术课堂,可以让学生感受到传统民俗文化的魅力,增强他们对传统文化的认同感和自豪感。
通过创作剪纸、刺绣作品,学生也能培养对美的审美情趣和创造能力,提高手工技能。
小学美术课堂可以通过民间民俗的研究,启发学生对艺术创作的灵感和想象力。
比如在农历春节将至之际,可以让学生了解中国春节的来历、民俗风情,通过绘画、手工等形式,让学生创作关于春节的作品。
又如可以让学生走进乡村,了解百姓生活,观察农民的劳作场景、市集热闹的景象以及村庄的风土人情等,通过素描、水彩等形式,让学生创作关于农村生活的作品。
通过这样的方式,不仅可以让学生近距离接触民间艺术,还可以通过实地调研的形式,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和创造力。
小学美术课堂可以通过举办民间艺术展览,展示学生的民间艺术作品,激发学生对民间艺术的兴趣和热爱。
在学校内举办民间艺术展览,可以为学生提供展示自己作品的机会,让他们通过展览来分享和交流,增强学生对美术创作的自信心。
通过举办民间艺术展览,还可以让学生更加深入地了解和体验到民间艺术的魅力,从而培养学生对传统文化的兴趣和热爱。
小学美术课堂可以通过邀请民间艺术家进行讲座和指导,丰富学生的课堂教学内容。
通过邀请具有丰富民间艺术经验的艺术家进行讲座和指导,可以让学生从专业的角度了解民间艺术的历史渊源、技艺精髓等,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提高他们对民间艺术的认识和理解。
学生还可以通过与专业艺术家的面对面交流,学习到更多的技艺和经验,从而提高自己的绘画水平和艺术修养。
挖掘民间艺术,丰富小学美术课堂,不仅可以让学生在学习中增加新的知识,还可以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创造能力和对传统文化的热爱。
作为美术教师,应该注重挖掘和传承民间艺术,丰富学生的艺术学习内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在学习中获得更多的乐趣。
民间美术与传统文化走进小学美术课堂的意义与途径
民间美术与传统文化走进小学美术课堂的意义与途径1. 引言1.1 民间美术与传统文化走进小学美术课堂的重要性民间美术与传统文化走进小学美术课堂的重要性在于激发学生对传统文化的兴趣和热爱。
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宝贵财富,蕴含着丰富的历史文化内涵和民族精神。
通过将民间美术和传统文化融入小学美术课堂教学,可以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感受传统文化的魅力,增强他们对传统文化的认知和理解。
民间美术与传统文化的融入还可以促进学生的审美情趣和艺术修养。
通过学习和体验传统文化中的民间美术作品,学生可以培养对艺术的独特感悟和欣赏能力,提升其审美情趣和艺术修养水平。
将民间美术与传统文化融入小学美术课堂还可以帮助学生激发创造力和想象力。
传统文化中蕴含着丰富的艺术元素和创意灵感,通过让学生接触和学习民间美术,可以启发他们的创造力,拓展思维空间,培养他们独特的艺术表现能力。
民间美术与传统文化走进小学美术课堂的重要性在于可以全面促进学生对传统文化的认知和理解,提升其审美情趣和艺术修养,激发其创造力和想象力,增强其民族自豪感和文化认同。
这对于学生的艺术教育和人文素养的培养具有重要意义。
1.2 小学阶段培养学生对传统文化的认知和理解小学阶段是学生接受教育的关键时期,传统文化作为国家的精神财富,对于培养学生的文化认同和国家认同具有重要意义。
通过在小学美术课堂中引入民间美术和传统文化元素,可以帮助学生建立对传统文化的认知和理解。
在这个阶段,学生的认知能力和理解能力正在不断发展,是培养他们对传统文化感兴趣和热爱的重要时期。
通过学习传统文化艺术作品,学生可以了解到我国悠久的历史和丰厚的文化底蕴,激发他们对传统文化的好奇心和探索欲。
通过了解传统文化的精髓和特点,学生可以更好地认识自己的文化身份,增强对中国传统文化的自豪感和认同感。
在小学阶段引入传统文化教育,有助于培养学生的文化素养和综合能力,推动民间美术传统的传承和发展,从而促进我国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创新。
让烙画葫芦艺术走进美术课堂
让烙画葫芦艺术走进美术课堂摘要:作为中华吉祥文化的代表象征,千百年来,葫芦一直受到人们的喜爱和珍藏。
葫芦文化也历经数千年的历史积淀,以独特的历史渊源、深厚的文化内涵以及广泛的群众基础,构成了中国传统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并且依靠人们一代代的传承在现代文化中仍占有重要地位。
烙画葫芦就是葫芦制作工艺的一种,学校对葫芦的烙画技艺进行研究,不仅使中国源远流长、美好吉祥的葫芦文化得以发扬光大,且大大提升了葫芦文化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社会价值。
关键词:烙画艺术烙画教学兴趣审美创新葫芦文化与烙画技艺是一种民间艺术,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学习烙画能够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提高其审美能力。
弘扬中华传统文化,展现葫芦魅力是德育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
通过葫芦文化的欣赏、葫芦种植的体验、烙画作品的创作塑造体验学习的乐趣、方法,促进学生的艺术感知与欣赏能力、艺术表现与创作能力,形成基本的美术素养,培养学生热爱民间传统工艺的热情。
一、播种“兴趣”,因地制宜,让课堂凸显地方“特色美”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说过:“没有生活做中心的教育是死教育。
”我们只有将教育与实际生活相结合才能培养学生积极主动学习的态度和能力,让学生在学习中生活、在生活中学习。
我们学校地处农村,肥沃的土地提供了种植葫芦的有利条件。
因此十四中学为学生量身打造了葫芦种植基地。
教师们利用身在农村常年与种植打交道的经验,带领学生在学校葫芦园种植葫芦,从指导学生选种、种植、移栽,到生长过程的松土、追肥、浇水、掐蔓和除草等工作,在葫芦的种植过程中,引导学生仔细观察葫芦的生长和变化的过程,做好观察记录,交流葫芦的种植经验。
再到成熟时的采收、打皮,学生全程参与,既培养了吃苦耐劳的精神,又养成了热爱劳动的良好习惯,同时训练了观察和思维能力。
在劳动过程中培养学生的责任意识和意志力,使学生体验合作的乐趣。
二、魅力引领,开启烙画艺术殿堂的大门如何让一个普通的葫芦魔术变幻为一副独特的画,可以先让学生在观察中自主探寻。
挖掘民间艺术丰富小学美术课堂
挖掘民间艺术丰富小学美术课堂民间艺术是中国传统文化中非常重要的一部分,它承载着丰富的民俗文化和人文情感,充分展现了不同地域、民族和历史时期的特色。
在小学美术课堂中,民间艺术的传承和发展却比较匮乏。
为了丰富小学美术课堂教学内容,挖掘民间艺术的魅力,让学生领略民间艺术的魅力,需要教师们有意识地引入民间艺术元素,让学生了解和体验民间艺术的魅力。
本文将探讨如何在小学美术课堂中挖掘民间艺术,丰富学生的艺术体验。
一、民间艺术的种类和特点民间艺术是中国传统文化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包括了中国传统绘画、书法、雕塑、剪纸、剪贴、民间工艺、舞蹈、戏曲等多种形式。
这些艺术形式都来源于民间生活和劳动,具有浓厚的生活气息和人文情感,反映了不同地域、民族和历史时期的文化特色。
民间艺术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以下几个特点:1. 传统性:民间艺术是源远流长的,历史上有着悠久的历史传承,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2. 多样性:民间艺术形式多种多样,包括绘画、雕塑、书法、剪纸、剪贴、舞蹈、戏曲等,每种形式都有其独特的魅力。
3. 生活性:民间艺术作品多取材于人们的生活和劳动,具有浓厚的生活气息和人文情感。
4. 大众性:民间艺术是为了满足人们的审美需求而产生的,是大众喜闻乐见的艺术形式。
二、民间艺术在小学美术课堂中的价值民间艺术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丰富的民俗文化和人文情感,对于小学生的艺术教育具有重要的价值。
2. 增强学生的审美能力:民间艺术作品具有浓厚的生活气息和人文情感,能够激发学生的情感共鸣,提高他们的审美能力。
3. 培养学生的创造力:民间艺术作品中往往蕴含着丰富的文化内涵和艺术价值,可以激发学生的创造力和想象力。
4. 提高学生的文化自信心:通过学习民间艺术,可以增强学生对中国传统文化的认同感,提高他们的文化自信心。
为了丰富小学美术课堂的教学内容,挖掘民间艺术的魅力,让学生领略民间艺术的魅力,需要教师们有意识地引入民间艺术元素,让学生了解和体验民间艺术的魅力。
民间美术与传统文化走进小学美术课堂的意义与途径
民间美术与传统文化走进小学美术课堂的意义与途径民间美术是指流传在民间、广泛体现人民文化特点和审美趣味的艺术形式,它是人类文化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和民间文化的精髓。
而传统文化则是指源远流长、代代相传的文化遗产。
将民间美术与传统文化引入小学美术教学中,意义重大,有利于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培养学生良好的审美品位、丰富文化内涵、提升小学美术教学水平,成为小学教育中必须要呈现的内容。
一、意义1、弘扬中华传统文化将民间美术与传统文化引入小学美术教学中,能够丰富教学内容,促使学生了解祖国的文化特色,增强民族自豪感和文化自信心。
学生通过观察、模仿、绘制、创作等多种方式,感受传统文化的内涵,并通过艺术形式传递给下一代,使中华传统文化得以传承。
2、培养学生良好的审美品位美术教育的基本任务是培养学生的艺术素养和审美能力。
将民间美术与传统文化引入小学美术教学中,能够丰富学生的视野和音乐审美品位,培养学生审美情趣和创造力,启发他们的想象力,从而提高他们的绘画水平。
3、丰富文化内涵将民间美术与传统文化引入小学美术教学中,能够丰富教学内容,拓展学生的认知领域,增强学生的文化内涵,不仅有益于学生的全面发展,而且能够使学生在学习中获取更多的知识和经验,更好地适应社会发展。
4、提升小学美术教学水平引入民间美术与传统文化是促使小学美术课程改革的有力的推动,通过实践活动来促进小学美术教师保持前瞻性视野和创新性,发掘更多教学策略和方法,提升自身素质,进一步推进小学美术教学水平的提高。
二、途径1、挖掘民间美术资源小学美术教师可以利用节日、拜神、婚丧嫁娶、民间艺术表演等文化活动,了解民间艺术的表现形式、意义与价值,包括剪纸、雕刻、扎染、刺绣、地笼布、涂彩等。
教师还可以通过走访乡村、拜访民间艺人和老师、收集相关书籍,从而获得更多的民间美术资源。
2、创设适合的教学环境小学美术教师可以尝试营造民间美术的教学氛围,如通过布置课堂、增设展览、制作展板等方式,让学生感受到美术创作的氛围,增强学生对美术的自豪感和浓厚兴趣。
民间艺术走进中学美术课堂——以扎染为例
民间艺术走进中学美术课堂——以扎染为例摘要:美术是艺术领域范畴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中学美术课堂中,将民间艺术的内容、形式和历史渊源渗透给学生,不仅有利于强化中学生的审美意识,同时也能让他们在模仿创新的过程中生成动态的且具有个性化的创作风格,提高学习的有效性,甚至创编出符合大众主流审美的美术作品。
尤其将扎染等非遗文化内容传达给学生,可以让他们承担起文化传承的重任,并且在完善美术技艺以及创作风格的基础上,优化创新意识,为培养出更高素质的艺术人才奠定基础。
本文以扎染为例,谈谈民间艺术走进中学美术课堂的相关内容。
关键词:民间艺术;中学美术;扎染前言:在我国扎染艺术有着相对悠久的历史,是古代劳动人民智慧和勤劳的象征,也是古代人追求美和热爱生活的体现。
现代化的扎染艺术被应用于服饰、装饰以及机械制品的生产中,不仅样式新颖,而且色彩绚丽,极具个性。
将这种艺术形式渗透到中学美术课堂中,可以让学生们进一步了解扎染的类型和审美特性,树立起传承扎染艺术的责任意识,而且还可以激发中学生的发散思维,将更多元的艺术内容融入到扎染制品创作活动中,提高美术课堂的艺术性。
一、民间艺术的基本概述民间艺术,是指一些并没有接受过正规艺术训练,但却掌握传统技艺和风格的普通人所制作的装饰品、手工艺品以及艺术品等。
不同国家、民族或地域,由于人们生活背景不同,受到的文化熏陶也各异,所产生的民间艺术形式也多种多样。
从广义来讲,民间艺术的范围更大,是指能够满足劳动者精神需要和生活需求的艺术,包括民间舞蹈、民间戏曲、民间音乐以及民间工艺美术等。
从狭义的角度来讲,民间艺术则是民间造型艺术,包括各种各样的民间手工艺品,如金属制品、皮革制品、纸制品、布制品、石制品、竹制品等。
这些制品带有丰富的民族风格和地方特色,和人们的生活实际紧密相连,能够体现不同时代背景下人们对艺术和精神的追求[1]。
二、扎染艺术走进中学美术课堂的意义(一)有利于传承和弘扬扎染工艺民间扎染艺术是我国传统文化的重要体现形式,具有文化传承性。
把根留给孩子--让民间艺术走进美术课堂
2 、脸 谱是 一种 图案 化的化妆 艺术 , 它在表现肤色 、面部器 官和肌 肉纹理时 , 虽有一定 的生活依据 , 但必须经过 变形。 。 脸 谱 的夸 张性、装饰 性 ,不仅使 人物 的 神情 鲜明起 来 ,同时也使创 作者 的思 想 倾 向鲜呀 起来 。寓褒贬 、别善恶 ,也 是 脸谱 艺术 的重要 特色 ,而 寓意 ,也往往 寓 不开取 形。脸谱 中有许 多取形 。既是 装 饰手法 ,又 是 象征手 法,亦是对 这个 人 物的某 些本质 方面 的象征。脸谱 的创 作 过 程往 往 带有 浓厚 的民间 想象 成 分。 学 生在 制作过程 中体 会了脸谱 的精髓。 3 、剪纸是一 种镂 空艺术 ,是 中国最 普 及 的民间传 统装饰 艺术之 一 ,有着悠
过刮 、磨 、洗、 刻、着 色等 二 十 四道 工 序手工雕 刻 3 0 0 0 余 刀而成 。 皮影 的艺术 创意 汲取 了中 国汉代 帛画、画像 石、 画 像砖 和唐、宋 寺院壁 画之手 法与 风格 中 国不 少地 区都 有 皮影 ,其 中陕西皮 影造 型精 巧别 致 ,刻工 细腻 。学 生知道 了皮
一
识,对现有教材上的传统知识,教师要
进行合理 补充 和拓 展 ,加 强对 中 国传 统
泥塑等艺术学科 。
1 、中国结是中国特有的民间手工编
文化知识的学习掌握, 如在 < 影子的游戏> 结 装饰品 ,它 的制作 方法、材质、 图形 欣赏皮影 时 ,准 备的 内容是 : 源于 2 0 0 0 等都 有着鲜 明的 民族特 色和 严格的 制作 余年前的中国古代 长安 ,盛行于 唐、宋。 工艺。其生动优美的造型以及色彩的和 至今仍 在 中国 民间普 遍流 行 ,堪称 中 国 谐 搭 配 ,都得 到大 家的喜爱 。中国结最 民间艺术 一绝。 皮影选 用上 等牛皮 ,经 大 的特 点是成 本低 、工具 少、材 料简单
如何将剪纸艺术融入美术课堂
如何将剪纸艺术融入美术课堂剪纸是我国一种具有特色的民间艺术奇葩,它以其风格的独特美、手法的简洁美、构图的装饰美、色彩的明快美,在民间广为流传。
我国不少学校将剪纸作为校本课程或特色艺术教育,我校就是其中的一个。
不同的是,我校的剪纸教学并不是单独抽出来教,而是融入小学美术教学的全过程。
大多数学生都喜欢剪纸,我觉得原因有三:1、剪纸成本低,工具简单,材料易找。
2、剪纸不用固定地点,不用一气呵成,可将零碎时间充分利用起来。
3、可以满足成就感。
一块普通的纸片,随意的折几下,剪几刀,就能变成十分有趣的图案,而且可以花样翻新,总让人充满新鲜感。
平面剪纸构图难,但也不必发愁,不会创作可用移植法,将别的画种改为剪纸,连移植都不会的,可以选别人的花样来复制,照样能剪出理想的作品。
鉴于上述情况,我将剪纸巧妙的穿插于整个美术课堂教学中,起到了事半功倍的效果。
因此,我校的剪纸以蔚然成风,非常有特色,在市里名气很大,我先后出示过市级剪纸公开课两节,成了学校和地方的自豪和骄傲。
剪纸有它独到的艺术语言和基本刀法。
在低年级主要是培养学生的剪纸意识和创作兴趣,让学生初步掌握剪纸的语言符号,能够简单的剪出一些几何形体的组合。
在一年级上册教材《让大家认识我》,我就让学生用对折的方法剪树叶,我剪树干,全班拼成一棵大树,既培养了学生的剪纸兴趣,又培养了学生的合作意识。
《谁画的鱼最大》《画汽车》《卡通明星总动员》这些课我就让学生画下来再剪,或着先剪再画,孩子们非常感兴趣。
《五彩路》、《美丽的天空》、《多彩的拉花》重点是剪纸内容,学生有了前面的经验,已经能够熟练的运用剪刀。
〈百变团花〉、〈漂亮的瓶子〉这两课重点放在创作上,尝试用折叠法直接剪,通过这一训练,让学生体验剪纸的快捷、省事和实用价值。
到了中年级,美术教材中剪纸内容比较多,旨在让学生全面了解中国剪纸的悠久历史及丰富多彩的内容和形式,重点是平面剪纸。
教材中的剪纸作品,有单色的,也有彩色、衬色和套色,有阴、阳之分也有适合纹样及多样化的剪纸艺术风格。
传承人对民间美术融入课堂的建议
传承人对民间美术融入课堂的建议一、前言民间美术作为一种具有深厚历史和文化底蕴的艺术形式,其独特的风格和表现方式饱含着民族特色和生活气息。
随着时代的变迁和社会的发展,传统民间美术逐渐淡出了人们的视野,而这种文化遗产的传承和弘扬已成为现代教育的重要课题之一。
如何将民间美术融入课堂教学,激发学生对民间艺术的兴趣,成为了当今教育领域亟需解决的问题。
二、传承人对民间美术融入课堂的建议1. 培养学生对民间美术的兴趣传承人建议,在课堂教学中引入丰富多彩的民间美术作品,如剪纸、民间绘画、泥塑等,通过观摩、体验和学习,让学生深入了解民间美术的魅力。
还可以组织学生参加民间美术的实际制作活动,让他们亲手体验民间艺术的乐趣,培养他们对民间美术的浓厚兴趣。
2. 加强对民间美术的文化解读传承人建议,在民间美术的课堂教学中,不仅要着重培养学生的艺术审美能力,更要注重对民间美术背后文化内涵的解读和探究。
通过课堂讲解和讨论,学生可以了解民间美术作品所蕴含的民族文化、历史传统、宗教信仰等方面的含义,从而提升学生对民间美术的文化认知水平。
3. 融入跨学科教学,促进跨文化交流传承人建议,将民间美术融入到其他学科的教学中,如语文、历史、地理、音乐等,通过跨学科的教学,促进学生对不同学科间的通联和衔接,拓展学生的知识视野。
可以通过学校间的文化交流活动,促进不同地域、民族之间的文化交流,让学生更加全面地了解民间美术的多样性和丰富性。
4. 注重实践,培养学生的创造力和审美素养传承人建议,课堂教学中要注重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意识,通过开展各种形式的艺术实践活动,引导学生自主创作民间艺术作品,提升他们的艺术创造力和审美素养。
要鼓励学生主动参与社会实践和公益活动,让他们将所学的民间美术知识运用到实际生活中,形成艺术与实践相结合的教育模式。
5. 借助现代科技手段,拓展民间美术教学资源传承人建议,在民间美术的课堂教学中,可以借助现代科技手段,如数字化资料、互联网资源等,拓展民间美术的教学资源,为学生提供更为丰富的学习渠道。
民间美术与传统文化走进小学美术课堂的意义与途径
民间美术与传统文化走进小学美术课堂的意义与途径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和进步,人们对于传统文化的重视也日益增加,而民间美术作为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在当今社会的地位也愈发凸显。
小学美术课堂作为学生接触美术的重要环节,如何让民间美术与传统文化融入并走进学生的视野,对于培养学生的审美意识和文化素养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
本文将从意义和途径两个方面探讨民间美术与传统文化走进小学美术课堂的重要性以及实施的途径。
一、意义1. 丰富学生的艺术体验传统的绘画艺术多以写实主义为主,而民间美术则以别出心裁的创意和形式为特点。
将民间美术引入小学美术课堂,将能够使学生在学习传统技法的体验到不同的美术表现形式,有利于丰富学生的艺术体验,激发学生对美的热爱,增强艺术的感染力和吸引力。
2. 弘扬传统文化传统文化源远流长,具有深厚的文化内涵。
将民间美术作为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融入小学美术课堂,不仅有助于让学生了解和熟悉传统文化的特点和意义,更有助于弘扬传统文化,唤起学生对于中国传统文化的热爱和信仰,使学生在美术课堂中接受不同的文化熏陶。
3. 培养学生的创造力及发掘特长民间美术在形式和内容上往往有很多独特的特点,而小学生的创造力和特长则往往呈现在对于独特性的追求和表现上。
通过开展民间美术与传统文化的探索和实践,能够激发学生的创造力,发掘学生的特长,为学生的个性发展提供良好的空间。
4. 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审美是人的高级情感和精神活动的一种,而民间美术与传统文化的融入,将使学生在学习中不仅仅是技法的模仿,更能够逐步形成对美的感知和欣赏的能力,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和欣赏力,为学生的人文素养和艺术修养提供基础。
二、途径1. 教师的引导小学美术课教师在传授美术知识的应当有意识地引导学生去了解民间美术和传统文化的相关知识,同时在美术实践中引导学生学习和借鉴民间美术的表现形式和技法,注重培养学生对于传统文化的了解和认同。
2. 课外拓展除了课堂教学外,学校可以组织学生进行一些课外拓展活动,如走进博物馆、参观传统村落、参加民间美术创作等,通过这些外部拓展活动,使学生更加深入地了解和感受民间美术与传统文化,激发学生对于传统文化的热情与兴趣。
民间美术走进美术课堂的思考与实践
“ 美术是人类 文化 的一个重 要组成部分 , 与社会生活 的方方 先学 习了解 , 自己去动手实践后 , 定了一些适合 小学 生学习 并 才确 面面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因此美术学习绝不仅仅是一种单纯的 制作 的民间美术课程 。我们开设 了剪纸 、 制作香包 、 十字绣针法 绣
献 。同时培养 学生对祖国优秀美术传统 的热 爱 , 对世界多元文化 以了解 到他们对 民间美术 的喜欢程度 ,我在 与学 生的交流中确定 的宽容和尊重。” 由此可见 , 美术是 文化 的载体 , 美术学习被视为 了适合不 同年级 的民间美术课程 ,三年级学 生开设剪 纸和绣十字
一
种文化的学习。学生既是文化的继 承者 , 又是未来文化的创新 绣针法鞋垫课程 , 四年级开设绣香包课程 , 五年级 开设 手绘 马勺脸
技 能技巧 的训练 , 而应视为一种文化学 习。 应通过美术学习, 认识 鞋垫、 手绘 马勺脸 谱 、 工制 作壁挂课程 , 手 我把 自己做 的一些 民间 美术的特征 、美术 表现 的多样性 以及美术对社 会生活独特 的贡 手工艺 品展示给各个 年级 的学生时 ,从他们 的脸 上和言语 中就可
这 最后我决定 向工商 现在国家大力提倡学习优秀的传统文化 ,在 改革 的浪潮下 , 此我一晚上 睡不着 , 怎么给学生和家长交代?
鞋垫老板 给我把劣质鞋垫退 了。 最后听我母亲 的建议在 中华民族民间美术的传承也面临着非常严峻的形 势 , 特别是 当前 部门投诉 , 非 物质文化遗产遭到遗忘破坏 , 造成这种现状 的一个重要原 因是 网上购买了在鞋垫上直接印好 图案 的十字绣鞋垫 ,这种鞋垫大大 学校教育的缺失。保护 民族传统文化要从学校教育开始 , 要重建 减弱了学生绣十字绣 的难度 , 通过此事我感悟到 , 在问题发生和解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让民间艺术走进美术课堂
中国现正处于一个经济高速发展的状态,国际间的文化交流也与日俱增,让人们有更多的机会接触和了解国外文化;随着工业化、城市化的飞速发展,人们的生产、生活方式也在发生着改变,但在这发展的背后却有着另一种消失:民族民间文化的生存环境日益恶化,以口传身授为传承方式的文化遗产正在迅速消失。
从小学接触美术课程到我教育美术课已经有二十几年了,在这些年里我发现美术课本中涉及的民间艺术很少,可以说少之又少。
美术课中传授西方的传统美术理论和西方模拟自然的写实手法较多,相比较而言,传授的民间艺术文化最多也就是剪纸和欣赏一些民间工艺。
这样对我们学生继承、发扬民间艺术是很不利的,由于他们很少接触,所以并不了解本民族丰富的文化遗产,更不会认识到这些文化遗产的价值。
当然,在课堂上都如此,在生活中也就更不会去重视它。
因此我利用美术课中《欣赏民间美术》做了一个实践比较。
教学目标是:认识民间美术是中国美术的重要组成部分,有众多门类和丰富的文化内涵,让学生了解几种民间美术形式(剪纸、皮影、年画、泥塑),民间美术是由人民群众创作的、用以美化环境、丰富民间风俗活动和在日常生活中应用及流行的美术,激发学生对民间美术的热爱。
课时:1课时。
实践一:甲班的同学上课地点是在网络教室,我通过网络上的资源先给同学们欣赏(剪纸、年画、刺绣织锦、印染花布、木刻版画)等平面造型;之后再欣赏一些本土民俗(吴川泥塑、雷州石雕等立体造型)、(吴川飘色、东海岛人龙舞、徐闻游艺活动等综合造型)之后逐一介绍:狮头、狮鼓、雷州石狗,石刻、泥塑、面塑、彩塑、彩扎、吴川飘色、草编花席、根雕、木刻、剪纸等湛江本土民俗各地区发源地和一些简单剪纸,泥雕的制作技巧等等;然后再给学生们讨论欣赏,这样一节课时间正好讲完。
实践二:在乙班同学上课前我就布置好:寻找一些自己熟知的民间工艺品和湛江地区(特别是徐闻)的民俗特色,寻找方法不限,可以用网络上、电视、课外书籍等等。
到上课时学生先讲自己了解的民俗特色和民间工艺品知识;接着我
出示了甲班同学上课时的资料和乙班学生对比,着重讲解一些学生不了解的。
学生听了很感兴趣,表现出强烈的动手愿望,最后剩下的时间都让学生们根据一些民间工艺品的制作方法独立或与他人合作完成一件作品。
同样的一节课,同样的教学内容,从课堂的教学反馈来分析,乙班同学比甲班上课的效果要好的多。
原因是什么呢?我认为,甲班的同学没有真正参与到这节课来,而乙班的同学已经真正参与进来了。
乙班同学在上课前就已经着手寻找民间艺术品了,查询的过程就是一个学习了解的过程,当他们把找出的作品和老师的一比较就发现,他们找的只是一小部分,还有很多没有自己并不知道的,这样就启发了他们学习的兴趣,当他们了解到一些简单的制作方法时更激发了他们动手的愿望。
所以,正是因为乙班同学真正参与到本课来了,其上课效果才会好的多。
从这一课中我深刻的体会到,美术课是实施民间艺术教育的极好形式。
在以后的美术课中我又做了多次实践。
我还在美术欣赏课中做了一些尝试,在有一课介绍众多民间艺术作品中其中就有建筑艺术。
我就想能不能通过学生亲自去观察的方式让学生更能体验建筑艺术的美,于是我就多用了一课时间专门和同学们一起去欣赏我们校园特有的仿古建筑孔庙和附近的贵生书院、博物馆等徐闻特有的建筑,学生们看完建筑后特别感兴趣,围绕着我问这问那,问得我居然有些不知所措了。
通过对以上这些案例的思考,我认为有以下几点:
第一继承、发扬民间艺术文化要从小抓起,从小就开始培养学生们对民族文化和艺术的感情。
第二教师在继承、发扬民间艺术文化要起到枢纽作用,要源于教材又要高于教材;教师不仅是教材的使用者更是教材的开发者;教师要正确的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地了解民间艺术文化,不能老提素描、色彩了。
第三继承、发扬民间艺术文化既要走进来,也要走出去,要讲求互动。
我们既要请外面的一些民间艺人、民间艺术家走进我们的课堂来讲解、来示范,以
弥补我们教师专业上的不足;也要把学生带出去参观一些生产民间艺术品的制作坊、工厂,让学生们亲自观察体验它们的制作过程,讲理论与实际相结合。
上民间美术课是孩子们最开心的日子,他们四人一组,用小小的剪刀,细细的银针,五颜六色的布料,色彩斑斓的彩纸,尽情地发挥他们的想象力,展示他们的心灵手巧,在动手、动脑中体验了解中国民族群众的衣食住行、节日习俗、人生礼仪和信仰禁忌,了解人类劳动生活最质朴的艺术思想和艺术语言。
同时也了解民间美术是现代艺术设计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宝藏。
因此,无论从审美心态或从创作形式上来看,民间美术与现代设计都有着一种内在的必然联系。
如何再发掘、再认识中国民间美术中的元素语言,使其能够丰富现代艺术设计,是我们老师研究的主要内容。
“艺术,是心灵的交流与对话”,在丰富多彩的民间美术实践活动中,学生加深了对民间传统文化的理解,加深对家乡民间艺术的热爱之情,受到极好的爱国主义教育;在艺术活动中,学生团结协作,密切配合,培养了良好的合作精神,受到了集体主义教育,学生的责任感也增强了。
民间美术进课堂为孩子们打开了另一扇窗户,让美术课堂鲜亮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