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 感觉和运动功能
人体使用手册3
人体使用手册3人体是一个复杂而神奇的机器,我们每天都在使用它,却对它的运作原理了解甚少。
本手册将向读者全面介绍人体的结构、功能以及日常保养方法,帮助大家更好地了解和使用自己的身体。
第一部分:人体结构人体由多个系统组成,每个系统都承担着特定的功能。
以下是人体常见的系统及其作用:1.消化系统:负责摄取食物并将其转化为身体能量。
它由口腔、食道、胃部、肠道等组成。
2.呼吸系统:通过呼吸进入氧气,呼出二氧化碳。
它包括鼻腔、气管、肺部等器官。
3.循环系统:通过心脏将氧气和养分输送到身体各个部位。
心脏、血管和血液是循环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
4.神经系统:负责传递信息和控制身体活动。
大脑、脊髓和神经网络构成了神经系统。
第二部分:人体功能人体系统之间密切合作,以保持身体的正常运作。
以下是人体的主要功能:1.运动功能:由骨骼系统和肌肉系统协同实现。
骨骼提供结构支持,肌肉通过收缩产生力量。
2.感觉功能:由感觉器官(如眼睛、耳朵、皮肤等)接收外界刺激,并将其转化为神经信号。
3.代谢功能:通过呼吸、消化等过程将食物转化为能量,并维持身体的正常运转。
4.生殖功能:男性和女性生殖系统负责生殖细胞的产生和生殖过程。
第三部分:人体保养方法为了保持身体的健康,我们需要采取一些日常保养方法。
以下是一些建议:1.饮食:保持均衡的饮食,摄入足够的营养物质,减少垃圾食品的摄入。
2.运动:进行适度的运动,增强肌肉力量和心肺功能,提高身体的抵抗力。
3.睡眠:保持充足和良质的睡眠,有助于身体的恢复和修复。
4.卫生:保持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包括勤洗手、保持环境清洁等。
5.心理健康:保持积极的心态,学会应对压力和情绪,定期进行放松和娱乐活动。
结语:人体是一个复杂而精密的机器,它为我们提供力量和能量,支持我们的一切活动。
通过了解人体的结构、功能以及保养方法,我们可以更好地利用和保护自己的身体。
希望这本人体使用手册能够对大家有所帮助,让我们一起珍惜和爱护我们的身体。
感觉和运动功能
第二级神经元位于脊髓后角,其轴突入组成脊髓小脑束, 终止于小脑。
3 浅感觉和意识深感觉的异同 〔1〕共同点:① 都由三级神经元组成;② 第一级神经元
位于脊神经节;③ 第三级神经元位于丘脑外侧核;④ 都 投射到大脑皮质中央后回的躯体感觉区;⑤ 对躯体感觉 都是穿插支配的。
3 脊休克 脊髓突然横断失去与高位中枢的联系, 断面以下脊髓暂时丧失反射活动能力进入无反 响状态,这种现象称为脊休克。
表现为发汗、排尿、排便无法完成;骨髓肌紧张 性降低;血管的紧张性降低,外周血管扩张, 血压下降。
产生原因:反射消失是由于失去了高位中枢对脊 髓的易化作用。
易化作用:正常情况下,高级中枢如大脑皮质、 脑干网状构造等,通过下行纤维与脊髓运动神 经元构成突触联系,有提高脊髓中枢兴奋性的
〔2〕丘脑的非特异投射:从Ⅲ类核团发出的纤维,间接 弥散地投射到整个大脑皮质,不能引起特定的感觉, 但有以下重要意义:
维持大脑皮层的兴奋性,使机体处于觉醒状态; 调节各感觉区的灵敏度,使兴奋性提高或降低。
非特异性感觉传入通路和特异性感觉传入通路共用着第1、 2级神经元,从脑干网状构造开场了分化。
有的学者把脑干网状构造→大脑皮层的这一段称为“脑 干网状构造上行冲动系统〞。
4.适应现象 当用一恒定强度的刺激持续地作用于感受器时, 感觉神经纤维上动作电位的频率会逐渐降低,这一现象称 为感受器的适应。不同的感受器发生适应的速度有很大的 差异,可分为:
快适应感受器 嗅觉感受器、触觉感受器是比较有代表性的 快适应感受器。
慢适应感受器 慢适应感受器以肌梭、颈动脉窦压力感受器、 痛觉感受器为代表,只要有刺激,不管刺激持续多长时间, 这些感受器总是发放冲动。
运动系统结构及功能
运动系统结构及功能运动系统是人体的一个重要系统,由骨骼、肌肉和关节组成。
它的主要功能是支撑和保护内脏器官,提供身体姿势和运动,维持体温和体液平衡,以及参与代谢和排泄等生理过程。
下面将详细介绍运动系统的结构和功能。
1.骨骼系统:骨骼系统是运动系统的基础,由多块骨头组成。
它的主要功能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机械支撑作用:骨骼提供身体的整体支撑和稳定,使身体能够站立、行走和承受外界力。
(2)保护作用:骨骼能够有效保护内脏器官,如头骨保护脑部,胸骨保护心脏和肺部。
(3)储存功能:骨骼可以储存大量的矿物质,如钙、磷等,供生理需要时释放。
(4)造血功能:骨骼中的骨髓能够产生红细胞、白细胞和血小板,参与免疫和凝血等生理过程。
2.肌肉系统:肌肉是骨骼的重要组成部分,它通过与骨骼相连的肌腱使身体能够进行各种运动。
肌肉系统的主要功能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运动功能:肌肉是身体进行运动的主要驱动力,通过收缩和放松实现身体各部分的运动。
(2)保护作用:一些肌肉能够保护内脏器官,如腹肌保护腹部的器官。
(3)维持姿势:肌肉可以维持身体的姿势和平衡,保持身体的稳定性。
(4)热量产生:肌肉收缩时会产生大量的热量,帮助维持体温和提供能量。
3.关节系统:关节是骨骼连接的地方,使得骨骼之间能够相对运动。
关节系统的主要功能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连接功能:关节将骨头连接在一起,形成运动的支点,使得身体能够具备多种复杂的运动功能。
(2)缓冲作用:关节内有软骨和滑液,可以减轻骨头与骨头之间的摩擦和冲击。
(3)稳定功能:关节囊和韧带可以提供关节的稳定性和安全性,防止不正常的运动和关节脱位。
(4)感觉功能:关节有丰富的神经末梢和感受器,包括痛觉、压力感受器和位置感受器等,能够感知身体运动的状态。
运动系统的结构和功能相互关联,共同为身体的运动提供保障。
骨骼提供机械支撑和保护,肌肉通过收缩和放松带动骨骼实现运动,关节连接和稳定骨骼,同时提供缓冲和感觉功能。
fugl-meyer评定量表
fugl-meyer评定量表摘要:1.Fugl-Meyer 评定量表的概述2.Fugl-Meyer 评定量表的内容3.Fugl-Meyer 评定量表的应用4.Fugl-Meyer 评定量表的优缺点正文:【概述】Fugl-Meyer 评定量表是一种广泛应用于评估上肢功能恢复的工具。
它由Fugl-Meyer 于1968 年首次提出,目的是为了给手部外伤后的康复提供一个可靠、有效的评估方法。
经过多年的发展和完善,Fugl-Meyer 评定量表已经成为上肢功能评估领域的重要工具。
【内容】Fugl-Meyer 评定量表主要包括三个方面:运动功能、感觉功能和日常生活活动能力。
1.运动功能:包括肩关节、肘关节、前臂和手部各肌肉群的运动功能。
通过评定患者完成指定动作的能力,评估其运动功能的恢复程度。
2.感觉功能:主要评估患者的触觉和痛觉。
通过检查患者对不同刺激的敏感度,评估其感觉功能的恢复情况。
3.日常生活活动能力:评估患者在日常生活中完成各种活动的能力,如穿脱衣服、进食、梳头等。
通过观察患者完成这些活动的熟练程度,评估其日常生活活动能力的恢复水平。
【应用】Fugl-Meyer 评定量表广泛应用于手部外伤、上肢骨折、神经损伤等患者的康复评估。
通过定期进行Fugl-Meyer 评定,医生可以全面了解患者的康复进展,为患者制定更合适的康复计划。
同时,Fugl-Meyer 评定量表还可以用于评估康复治疗效果,为康复疗效的评价提供客观依据。
【优缺点】Fugl-Meyer 评定量表具有以下优缺点:优点:1.评定内容全面,涵盖了上肢运动、感觉和日常生活活动能力三个方面。
2.评定方法简单,易于操作,适用于各级医疗机构。
3.评分具有较高的可靠性和稳定性,可以反映患者的康复水平。
缺点:1.对评定者的专业水平有一定要求,评分结果可能受评定者主观因素影响。
2.在评定过程中,患者可能因疼痛或紧张而影响评定结果。
3.不能完全反映患者的个体差异,可能存在一定局限性。
《生理心理学》题集
《生理心理学》题集注意事项:•本题集共包含10个大题。
•请确保在90分钟内完成所有题目。
•答题前请仔细阅读题目,理解题意后再作答。
第一大题: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生理心理学主要研究的是:A. 心理现象的行为表现B. 心理现象的生理机制C. 心理现象的社会影响D. 心理现象的文化背景2.下列哪项不属于神经系统的基本单位?A. 神经元B. 神经胶质细胞C. 突触D. 神经纤维3.下列关于神经元的说法错误的是:A. 神经元是神经系统的基本结构和功能单位B. 神经元具有感受刺激和传导兴奋的功能C. 神经元由细胞体和突起两部分构成D. 神经元的突起只包括树突4.反射是指:A. 神经系统对外部刺激做出的规律性应答B. 神经系统对内部刺激做出的规律性应答C. 神经系统对内外刺激做出的规律性应答D. 神经系统对特定刺激做出的非规律性应答5.下列哪项不属于条件反射?A. 膝跳反射B. 望梅止渴C. 谈虎色变D. 画饼充饥6.下丘脑在内分泌系统中的主要作用是:A. 分泌多种激素B. 调节体液平衡C. 控制腺体分泌D. 协调其他内分泌腺的活动7.大脑皮层的主要功能是:A. 躯体感觉B. 躯体运动C. 高级心理功能D. 内脏活动调节8.关于脑电图(EEG)的描述,错误的是:A. 反映大脑皮层电活动的记录B. 常用于癫痫等疾病的诊断C. 只能在睡眠状态下进行D. 可分为自发脑电和诱发脑电9.下列哪项不是情绪的生理指标?A. 血压B. 心率C. 呼吸频率D. 瞳孔大小10.下列关于记忆的说法正确的是:A. 记忆只与海马体有关B. 记忆是一个单一的过程C. 记忆包括编码、储存和提取三个基本过程D. 记忆不会随时间衰退第二大题:填空题(每题2分,共20分)1.生理心理学是心理学与______的交叉学科。
2.神经元之间通过______进行连接和传递信息。
3.反射弧包括感受器、传入神经、______、传出神经和效应器五个部分。
康复医学治疗技术(师):言语吞咽评定考点巩固三
康复医学治疗技术(师):言语吞咽评定考点巩固三1、单选Frenchay评定量表是用于评定()A.吞咽障碍B.失语症C.构音障碍D.感知障碍E.认知障碍正确答案:C2、单选吞咽检查时,应注意颅神经的检查,但(江南博哥)不包括第几对颅神经()A.ⅨB.ⅤC.ⅥD.ⅩE.Ⅻ正确答案:C3、单选患者,男性,70岁,脑梗死后3个月,用汉语失语成套测验评估时,发现患者自发言语流利,但语言错乱,听理解严重障碍,朗读困难,书写形态保持,但书写错误,该患者的失语类型为()A.感觉性失语B.运动性失语C.传导性失语D.命名性失语E.球性失语正确答案:A4、单选感觉运动功能的评定指标()。
A.Barthel指数B.肌力与肌张力C.定向力D.注意力E.记忆力正确答案:B参考解析:①感觉运动功能:维持躯体运动和活动的基本要素。
包括感觉、感知、肌力、肌张力、耐力、关节活动度、关节稳定性、姿势控制、原始反射、腱反射、正常软组织结构、粗大运动、精细运动、越过中线运动、手的活动、单侧肢体运动、双侧肢体运动、对刺激的接收和处理等;②认知综合功能:运用脑的高级功能的能力。
包括觉醒水平、定向力、注意力、认识力、记忆力、顺序、定义、关联、概念、归类、解决问题、安全保护、学习概括等;③日常生活能力可分为:①基本日常生活活动;②复合性(工具性)日常生活活动。
常用的评定方法有Barthel指数和FIM。
5、单选西方失语成套测验测试项目不包括()A.书写检查B.听觉理解C.复述检查D.命名检查E.自发言语正确答案:A6、单选饮水试验可能出现的情况不包括()A.一饮而尽无呛咳B.两次以上喝完无呛咳C.一饮而尽但有呛咳D.两次以上喝完且有呛咳E.无法喝水正确答案:E7、单选患者,女性,67岁,脑出血后3周,用 Frenchay构音障碍评估,令患者重复发“u,i”(不必出声)10次,患者需要秒数为20秒,该患者可能患有下列哪种障碍()。
A.颌运动障碍B.软腭抬升障碍C.喉发音障碍D.舌运动障碍E.唇运动障碍正确答案:E参考解析:令患者重复发“u,i”主要检查患者唇的运动,正常为10s,该患者需要秒数为20秒,故患者为唇运动障碍。
第三章体格检查10神经系统检查
神经系统
感觉功能
2. 两点辨别觉 方法:以钝脚分规同时轻 触皮肤上的两点,逐渐缩小为 一点。 触觉正常而 两点辨别觉障碍: 额叶病变。
神经系统
感觉功能
3. 实物辨别觉
方法:闭目单手触摸熟悉 的物体,请说出名称。 异常:皮质病变。
神经系统
感觉功能
4. 体表图形觉 方法:病人闭目,以钝物在 其皮肤上画、写简单的图形或字, 令其辨别, 异常:丘脑水平以上病变。
脑神经
(三)动眼、滑车、展神经
动眼神经核:上丘、中脑; 滑车神经核:下丘、中脑; 展神经核:脑桥中下部。
均为运动神经。见第三节。
神经系统
脑神经
(四)三叉神经
核位于脑桥。 为混合神经。
感觉纤维:面部 皮肤及眼、鼻、口 粘膜、牙齿等。 运动纤维:支 配咀嚼肌和颞肌。
神经系统
脑神经
感觉功能: 用棉签自上 而下、由内向外 轻触前额、鼻部 两侧及下颌;两 侧对比并询问其 有无感觉减退、 消失或过敏。
神经系统
感觉功能
(一)浅感觉 1.痛觉
方法:大头针尖轻刺皮肤。
结果类型:感觉正常、过敏、 减退或消失。 痛觉障碍:脊髓丘脑侧束病损。
神经系统
感觉功能
2.触觉 方法:用棉签轻触皮肤。 触觉障碍:无轻痒,脊髓 后束病损。
3.温觉 方法:用盛有热或冷水的 试管测试。 温觉障碍:无冷热感,脊 髓丘脑侧束病损。
神经系统
脑神经
运动功能:
将双手置于 两侧下颌角上咀 嚼肌隆起处,让 其作咀嚼动作;
手置颏下向 上用力,嘱其作 张口动作,注意 肌力与偏斜。
神经系统
脑神经
异常: 病侧咀嚼肌肌力减弱或 萎缩; 张口时下颌偏向患侧。
康复生理学(第三章)
感受器的分类和功能
1 体性感受器
2 特殊感受器
分布于皮肤、肌肉、关节和内脏等,可感受触 觉、压力、温度、痛觉等信息。
包括视觉、听觉、味觉、嗅觉和平衡感受器, 负责感知环境中的特殊刺激。
3 功能特点
4 反馈机制
感受器具有高度专一性,可转换各类物理或化 学刺激为神经信号,传递至中枢神经系统。
感受器能持续监测体内外环境状态变化,为中 枢神经系统提供丰富的感觉反馈信息。
血管由内皮细胞、平滑肌细胞和结缔组织构 成,具有不同的弹性和收缩功能。
心血管系统的调控机制
神经调控
自主神经系统通过交感神经和副 交感神经的协调调节,调控心脏 的跳动节奏和血管的收缩放松, 维持血压和血流灌注。
内分泌调控
垂体、甲状腺、肾上腺等内分泌 腺体分泌的激素,能调节心血管 系统的功能状态,如心率、血压 、血管张力等。
第三章 康复生理学
本章将探讨康复过程中涉及的各种生理机制,包括运动、感觉、平衡、呼吸和 心血管功能的基础。了解这些生理机制有助于制定更合适的康复治疗方案,提 高治疗效果。
Ba by BD RR
第一节 运动功能的生 理基础
人体的运动功能由肌肉、骨骼、关节和神经系统等协调配合,构成了复杂的生 理机制。了解这些结构和功能对于制定有针对性的康复治疗方案非常重要。
心脏瓣膜的开闭保证 了血液的单向流动, 防止逆流,确保循环 效率。
血管系统的结构和功能
1 动脉系统
2 静脉系统
由主动脉和全身各部位的动脉组成,负责将氧 富集的血液从心脏输送到全身组织器官。
包括全身各部位的静脉和静脉窦,负责将废血 从组织器官输送回心脏。
3 微循环系统
4 血管结构
由毛细血管、小动脉和小静脉构成,是气体交 换、物质代谢的主要场所。
人体发育复习
《人体发育学》复习资料——康复治疗学1.生长:儿童身体器官、系统和身体形态上的变化,用身高(身长)、体重、头围、胸围等体格测量表示,是量的增加。
2.发育:细胞、组织和器官的分化与功能成熟,主要指一系列生理、心理和社会功能发育,涉及儿童的感知发育、思维发育、语言发育、人格发育和学习能力的发育等,是质的改变。
3.成熟:生命体的结构和功能成为稳定的、完全发育状态,心理成熟是指内在自我调节机制的完成和完善状态。
4.智商:智能商数的简称,智商用智龄与实际年龄(CA)的百分比来表示:IQ=MA/CA×l005.发育商:婴幼儿神经心理发育水平的商数,是了解被测小儿神经心理发育所达到的程度。
发育商用发育龄与实际年龄(CA)的百分比表示,公式如下:DQ=DA /CA×l006.多动症:以注意力不集中、活动过度、情绪冲动、任性和学习困难为特征,是常见的儿童行为问题。
男孩多于女孩。
多数儿童在发育过程中自行消失。
7.学习障碍:在获得和运用听、说、读、写、计算、推理等特殊技能上有明显困难,表现有相应的多种障碍综合征。
临床上常把由于各种原因引起的学业失败统称学习困难。
8.孤独症:又称自闭症,是一组终生性、固定性、具有异常行为特征的广泛性发育障碍性疾病,指起病于婴幼儿期,具有社会交往、语言沟通和认知功能特定性发育迟缓和偏离为特征的精神障碍。
9.生长发育的年龄分期及发育特征?从受精卵形成至胎儿娩出前为胎儿期,共40周,胎儿的周龄即胎龄。
此期是个体出生前身体结构和功能在子宫内发育的重要时期,对个体整个一生有着重要影响。
母亲妊娠期间的各种不利因素,都可能影响胎儿的正常生长发育,导致畸形、流产或宫内发育障碍。
新生儿期(胎儿娩出脐带结扎至生后28天)主要特征是:①适应子宫外生活的生理学特征;②适应独立生活的行为学特征及觉醒状态调节;③与外界环境和人相互作用的特征。
婴儿期(自胎儿娩出脐带结扎至1周岁)是小儿生长发育最迅速的时期。
手功能评定
手功能评定frodolc@163.com主手运动功能评定手感觉功能评定一、手的正常功能手功能特点手的功能模式¨力性抓握(p手的功能托举(hold)球形掌握(ballgrasp击打(tap)球形指尖握(ballpinch)手的功能手的功能ylindroidsgrasp)手的功能手的功能多指尖捏(multiple-tippinch)侧捏(lateralpinch)病史采集包括受伤或患病的时间、原因、机制,受伤的望诊指在自然放松状态下,在不用任何力量时,手的肌群拇指轻度外展,指腹接近食指远端指间关节(DIP)由尺神经损伤所致,或因前臂缺血性肌挛缩所致,出现掌指关节过伸,近端指间关节屈曲畸桡神经损伤后所致,或因外伤性伸腕肌腱断裂手指围度测量一、手运动功能评定(一)肌力评定(二)关节活动度评定.关节总活动度评定)评定方法:可用小型量角器测量。
)评定标准:总主动活动度=各关节屈曲度之和-各关节伸直受限度(0)之和M=(MP+PIP+DIP)-(MP+PIP+(三)手灵巧度的评定手指评估¨装配手功能评定法又称为上肢功能评定(3)UEFT评定标准Jebsen手功能测试Sollerman手ADL能力测试(一)浅感觉对于感觉过敏者,从感觉正常部位障碍部位检查;(一)浅感觉-deeppressure)觉(二)深感觉(本体感觉)2.振动觉让患者闭目,用每秒震动30、128或256次的音叉置于患者骨骼突出部位上,请患者指出音叉有无震动和持续时间并作两侧、上下对比。
检查时常选择的骨突部位:胸骨,锁骨,肩峰,鹰嘴,桡、尺骨小头,棘突,髂前上棘,股骨粗隆、腓骨小头,内外踝等。
深感觉障碍主要见于脊髓后索损害,主要表现为运动协调障碍。
(三)复合感觉(三)复合感觉(三)复合感觉触觉正常而两点辨别觉障碍见于额叶疾患。
(三)复合感觉实体觉障碍见于丘脑水平以上病变。
(四)感觉功能恢复等级英国医学研究会委员会(BrhMedicalResearchCouncil)感觉评定的注意事项感觉评定的注意事项。
第3章人体感知与运动系统
听觉的适宜刺激是声音,声音的声源是振动的物体,
人的听感范围:20~20000HZ。
听觉通道适用的场合
传递比较简单简短的信息
反应时运 动时实验
传递要求立即作出快速响应的信息
作业情况要求操作者不断走动的场合
所处环境不适合使用视觉通道的场合
虽适合视觉传递,但视觉通道已过载的场合
……
Prepared by PhD H. Y. Huang, Dongguan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不同分贝水准声音示例
24
3.3 听觉机能及其特征
3.3.3 听觉的物理特性
课堂 测试实验
Prepared by PhD H. Y. Huang, Dongguan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25
3.3 听觉机能及其特征
1. 动态范围
听觉声强的动态范围=正好可忍
受的声强 / 正好能听见的声强。
Prepared by PhD H. Y. Huang, Dongguan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2
3.1 人在系统中的功能
3.1.1 人是系统中的重要“环节”
把操作者 作为人机系统 中的一个“环 节”来研究, 人与外界发生 联系的主要是 三个子系统, 即感觉系统、 神经系统、运 动系统,如右 图所示。
15
Prepared by PhD H. Y. Huang, Dongguan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16
6. 暗适应和明适应。暗适应与明适应曲线如下图所示。
Prepared by PhD H. Y. Huang, Dongguan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康复护理学》第3章康复评定(运动功能评定)
1.正常张力 2.肌张力增高 3.肌张力降低 4.张力障碍
肌张力临床分级
等级 肌张力 标准 0级 软瘫 被动活动肢体无反应 1级 低张力 被动活动肢体反应减弱 2级 正常 被动活动肢体反应正常 3级 轻中度增高 被动活动肢体有阻力反应 4级 重度增高 被动活动肢体有持续性阻力反应
等速肌力评定
等速肌力评定是用等速运动测力训练仪来进行肌力测试的。等速收缩(isokinetic contraction)是在整个运动过程中运动的速度(角速度)保持不变的一种肌肉收缩的方式。
二、肌张力评定
肌张力是指肌肉组织在静息状态下的一种不随意的、持续的、微小的收缩。即在做被动运动时,所显示的肌肉紧张度。
2.关节活动度评定方法
0°肢位 轴心 固定轴 移动轴
人体常见各关节活动度正常值(略)
关节
运动
测
移动臂
肩
屈、伸
解剖位站立
肩峰
与腋中线平行
与肱骨纵轴平行
屈180 o,伸50 o
外展
同上
同上
与身体中线平行
同上
180 o
内、外旋
基底节共济失调
症状 肌张力改变和随意运动功能障碍 (1)震颤:身体部位以各种振幅和周期进行振动 (2)舞蹈症:患者突然出现痉挛性、无目的的、不规则的运动 (3)手足徐动:四肢末端缓慢的、不规则的、弯曲的、扭转似的运动 (4)抽搐:四肢肌肉急剧的大幅度运动,可见到激烈振臂的运动 (5)肌张力障碍症:痉挛
(二)步行平衡协调的检查 1、沿直线走,一足跟在另一足足趾之前 3、向侧方走和倒退走 4、正步走 5、变换速度走 6、突然停止后再走 7、环形走和变换方向走 8、足跟或足尖着地走
专题1神经系统查体高级教育
②闭目难立征-被检者足眼并拢站立,闭目,双手向前平伸, 若出现身体摇晃或倾斜则为阳性,提示小脑病变。如睁眼时能站稳 而闭眼时站立不稳、则为感觉性共济失调。
一类参考
20
四 感觉功能检查
检查时要注意左右侧和远近端部位的差别,从感觉 缺失区向正常部位逐步移行检查。检查时被检者宜闭目, 以避免主观或暗示作用。
2、感觉 舌后1/3的味觉减退为舌咽神经损害,检查方法 同面神经。
一类参考
13
(十一、十二) 副神经、舌下神经 检查
副神经(accessory nerve)-检查胸锁乳突肌与斜方肌有无 萎缩,嘱被检者作耸肩及转颈运动,比较两侧肌力。副 神经受损时,可出现一侧异常。
舌下神经 (hypoglossal nerve)-观察有无舌肌萎缩及肌束 颤动,伸舌有无偏斜。一侧麻痹时伸舌偏向病侧,双侧 麻痹者则不能伸舌。
4.中昏迷:疼痛反应消失,自发动作消失,四肢完全瘫 痪,腱反射亢进,病理反射阳性,角膜、对光反射等 减弱;呼吸、循环尚稳定。
5.深昏迷:眼球固定,瞳孔散大,角膜、对光反射等消 失;四肢弛缓性瘫,腱反射、病理反射消失;呼吸、 循环、体温调节功能发生障碍。
一类参考
4
二 颅神经检查
颅神经共12对,检 查脑神经对颅脑病变 的定位诊断极为重要。 检查时应按序进行, 以免遗漏。
竹签由下而上轻划股内侧上方皮肤,可引起同侧提睾肌 收缩,睾丸上提。 双侧反射消失为腰髓1-2节病损。 一侧反射减弱或消失见于锥体束损害。 局部病变如腹股沟疝,阴囊水肿等也可影响提睾反射。
一类参考
27
浅反射检查
4、跖反射(plantar reflex) 被检者仰卧、下肢伸直,医
三个信号判断运动效果
龙源期刊网
三个信号判断运动效果
作者:
来源:《科教新报》2018年第49期
运动时,了解自己的身体反应,进行科学锻炼,做好防护,才能收到更好效果。
信号1:酸加
锻炼时,常常会感觉肌肉酸。
这是因为运动让体内代谢产生乳酸,其在肌肉中堆积,就會引起酸胀感。
很多人往往因为这种感觉而放弃锻炼,其实是不对的,因为这个信号并不代表身体出了问题,反而,应该再增加一点运动量,能有效促进乳酸分解,利于身体恢复。
信号2:痛减
锻炼时或锻炼后,如果身体某一部位产生疼痛感,就应减少练习次数和动作幅度。
因为这种疼痛不是乳酸积聚造成的,而是身体细小的肌肉纤维或韧带出现轻微损伤导致。
这时进行适当调节,会很快恢复,但如果越疼越练,就会造成大块肌肉或整条韧带损伤。
信号3:麻止
如果运动后,身体某一部位有发麻的感觉,这是提醒你休息的信号。
发麻代表该部位已丧失了部分感觉和运动功能,再练下去,会产生伤病。
所以,一旦身体发麻,要赶紧停下来,如果感觉久久不消退,需去医院就诊。
小镇。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躯干和四肢 的深感觉传
入通路
(2)非意识性深感觉传导通路
提供肌肉长度和张力变化的感觉信息,引起反射性运动 调节,不会引起特定的主观感觉,叫非意识性深感觉。 非意识性深感觉与维持身体的姿势、调节平衡、协调机 体的精细运动有关。
非意识性深感觉的传导路径,除包含于上述意识性深感觉 传导通路外,还包括传向小脑的通路。
第一级神经元位于脊神经节,其周围突构成的感觉末梢形 成肌梭、腱器等感觉器,其中枢突经由脊神经后根进入 脊髓。 第二级神经元位于脊髓后角,其轴突入组成脊髓小脑束, 终止于小脑。
3 浅感觉和意识深感觉的异同
(1)共同点:① 都由三级神经元组成;② 第一级神经元 位于脊神经节;③ 第三级神经元位于丘脑外侧核;④ 都 投射到大脑皮质中央后回的躯体感觉区;⑤ 对躯体感觉 都是交叉支配的。 (2)不同点: ① 浅感觉传导路先交叉后上行,而深感觉 传导通路是先上行后交叉; ② 第二级神经元位置不同,
前者位于脊髓后角,而后者位于脑干; ③ 感觉对象不同, 前者是浅感觉,而后者是深感觉。
(三)非特异性感觉传入通路
所谓非特异性感觉传入通路,是指特异性感觉传入通路的 第二级神经元的轴突,经过脊髓和脑干上行时,发出许 多侧支,分别与脑干网状结构中的神经元形成突触联系, 在网状结构内经多次交换神经元上行,到达丘脑的中央 中核等结构,由丘脑的这些核团再发出纤维呈弥散性地 投射到大脑皮层的广泛区域。
(二)脑干对躯体运动的控制
脑干包括延髓、脑桥和中脑,其中除有许多神 经核团外,还有与神经纤维共同构成的脑干 网状结构。
脑干网状结构是中枢神经系统中,重要的皮质
下整合中枢,对牵张反射与姿势反射等躯体
运动,都有着重要的整合与调节作用。
1 脑干网状结构对脊髓运动神经元的调节
在脑干网状结构存在对脊髓运动神经元调节的下行抑制 区和下行易化区,调节脊髓运动神经元的兴奋水平, 提高脊髓运动神经元对肌紧张的控制能力。 (1)下行抑制区 位于延髓网状结构背侧部,降低脊髓 运动神经元兴奋性下降,抑制牵张反射。
有左右交叉的特点,但头面部的感觉是双侧性的; 前后倒置,恰似倒立人体的投影; 投影区的大小取决于感觉的灵敏度和机能重要程度,
而躯体表面积无关。
2 视觉区:位于枕叶。 3 听觉区:位于皮层的颞叶。听觉的投射是双侧性的。 4 嗅觉区与味觉区:嗅觉区位于边缘皮层的前底部区; 味觉区在中央后回面部感觉区的下方。
(2)引起内脏痛的刺激与皮肤痛不同。
(3)主要由交感传入纤维传入,但食管、支气管痛觉由 迷走神经传入,而腹膜、胸膜受刺激时,体腔壁痛则 由躯体神经传入。
痛觉的感觉机理还不十分清楚,认为伤害产生了致痛物 质,如 K+、H+、5-羟色胺、组织胺、缓激肽、前列
腺素等。
3 牵涉痛 内脏疾病往往引起体表某一特定部位疼 痛或痛觉过敏,这种现象称为牵涉痛。
投射区的 大小与躯 体感觉的 灵敏度有 关
(五)皮肤痛觉、内脏痛和牵涉痛
1 皮肤痛 皮肤痛觉有两种: 快痛:短暂而尖锐,定位清楚。
慢痛:定位差,持续时间长,呈弥散性。
痛觉的感受器:游离神经末梢。 刺激:任何伤害性刺激。
2 内脏痛 内脏痛的特点:
(1)缓慢、持续、定位不精确,对刺激的分辨能力差。
2.换能作用 感受器将适宜刺激的能量转化为传入 神经上的神经冲动,称为感受器的换能作用,这 是感受器最本质的生理功能。
不同的感受器换能的原理不同,但一般都是先产生 一个局部的去极化型的感受器电位(receptor potential),当这个感受器电位增大到与该感受器 细胞相连的传入神经纤维的阈电位水平时,则爆 发动作电位,然后传向中枢。
丘脑核团分类:
Ⅰ类感觉接替核,包括丘脑外侧核、内侧膝状体和外侧膝 状体。接受感觉的特异投射纤维,换元后,投射到大脑 皮层的特异感觉区,构成特异投射系统。 Ⅱ类联络核,如丘脑前核。接受Ⅰ类核团和其它皮层下中 枢的投射,换元后,投射到大脑皮层的联络区,与各种 感觉在大脑皮层的联络协调有关。 Ⅲ类为髓板内核群。这类神经细胞发出的纤维,没有直接 投射到大脑皮质,但通过其它核团更换神经元后,弥散 地投射到整个大脑皮质,起着维持和改变大脑皮层兴奋 状态的作用。
以及各个动作电位之间的间隔时间可能是不同的,
大脑皮层接受了这些序列不同的动作电位之后,能 够区分出这2种不同性质的刺激。
4.适应现象 当用一恒定强度的刺激持续地作用于感受器时,
感觉神经纤维上动作电位的频率会逐渐降低,这一现象称 为感受器的适应。不同的感受器发生适应的速度有很大的 差别,可分为: 快适应感受器 嗅觉感受器、触觉感受器是比较有代表性的 快适应感受器。
感受器电位不具有“全或无”特性,其幅度随刺激 强度的增加而增大,在局部实现时间性总和和空 间性总和。
3. 编码作用 是指感受器在把刺激所包含的性质与强
度等信息也转移到了动作电位的序列之中,这就是 感受器的编码作用。 一般用感受器的编码(coding)作用解释这一现象的 产生原理。感觉神经纤维上传导的动作电位的频率
丘脑在特异投射和非特异投射中的作用
(1)丘脑的特异投射:从Ⅰ类和Ⅱ类核团发出的纤维, 投射到大脑皮层的特定区域,将精确的信息传到大脑 皮层,产生特定的感觉。 (2)丘脑的非特异投射:从Ⅲ类核团发出的纤维,间接 弥散地投射到整个大脑皮质,不能引起特定的感觉, 但有下列重要意义:
维持大脑皮层的兴奋性,使机体处于觉醒状态; 调节各感觉区的灵敏度,使兴奋性提高或降低。
(四) 大脑的感觉分析机能
在哺乳动物,大脑皮层是感觉的最高中枢,它通过对各
种感觉冲动的分析和综合,产生感觉。
不同的感觉,在大脑皮层内有不同的代表区。神经纤维 对不种感觉在大脑的投射,是有对应关系的,以此产 生特定的感觉。
1 躯体感觉区 在灵长类,躯体感觉区在顶叶中央后回。 躯体感觉在大脑皮质的投影有以下规律:
第五节 神经系统的功能
一 神经系统的感觉功能 (一)概 述
什么是感觉?感觉是在中枢神经系统参与下,接受体
内外环境变化的刺激,产生的对客观事物的反映。
1910年,巴甫洛夫提出了分析器学说,认为感觉是感觉 器、传入神经和中枢协同作用产生的,它们构成了感 觉形成的分析器。 神经系统的感觉功能,是经由特异性投射系统和非特异
慢适应感受器 慢适应感受器以肌梭、颈动脉窦压力感受器、 痛觉感受器为代表,只要有刺激,不管刺激持续多长时间, 这些感受器总是发放冲动。
(二)特异性投射系统
所谓特异性投射系统,是指感觉冲动沿特定的传导通
路传送到大脑皮质的特定部位,产生特定感觉的传 导系统。
1 浅感觉
分布于皮肤和粘膜感受痛觉、温度觉和粗略触觉的 感觉器位于身体的表面,因此这些感觉通称为浅 感觉。
躯体运动最基本的反射中枢在脊髓。 α 神经元:较大,支配梭外肌,发动肌肉收缩。
γ 神经元:较小,支配梭内肌,调节肌梭敏感性。
肌梭:是感受骨骼肌纤维受到牵拉刺激的感觉器,由
结缔组织包裹若干肌纤维形成的长囊形结构。囊内 的肌纤维称梭内肌;囊外的肌纤维称梭外肌。
腱反射图
1 屈肌反射和对侧伸肌反射
给脊髓动物肢体皮肤以伤害性刺激时,观察到 受刺激侧的肢体出现屈曲运动,即屈肌反射。来自常见内脏疾病牵涉痛的部位和压痛区
心:心前区,左臂尺侧 胃、胰:左上腹,肩胛间 肝、胆囊:右肩胛 肾结石:腹股沟区 阑尾炎:上腹部或脐区
牵涉痛产生机制示意图 1 传导体表感觉的后角细胞 2 传导体表和内脏感觉共用的后角细胞 3 传导内脏感觉的后角细胞
二、神经系统的躯体运动功能
(一)脊髓的躯体运动功能
屈肌反射随刺激强度的增加而增加,当达到一
定程度时,会出现对侧肢体伸展的反射,称 为对侧伸肌反射。 屈肌反射和对侧伸肌反射是以脊髓为中枢的基 本运动反射。同时它也显示了反射协调的交 互抑制的机制。
2 牵张反射
骨骼肌受到外力牵拉时,能引起受牵拉肌肉的收缩的现 象,称为牵张反射。感受器为肌梭和高尔基腱器,效 应器为梭外肌。 (1)腱反射:是指快速牵拉肌腱时发生的牵张反射, 是相关肌纤维的一次快速收缩。
(1)躯干、四肢的浅感觉传导通路:
第一级神经元位于脊神经节内,周围突末梢成为感觉器,
中枢突经由脊神经后根进入脊髓后角。 第二级神经元位于脊髓灰质后角,发出轴突越至对侧, 形成脊髓丘脑束,经延髓、脑桥、中脑,到达丘脑外 侧核。
第三级神经元位于丘脑外侧核,发出轴突经内囊,投射
到大脑皮质中央后回和旁中央小叶(3、1、2区)的 躯干、四肢感觉区。
非特异性感觉传入通路和特异性感觉传入通路共用着第1、 2级神经元,从脑干网状结构开始了分化。 有的学者把脑干网状结构→大脑皮层的这一段称为“脑 干网状结构上行激动系统”。
由于非特异性感觉传入通路是多突触接替的上行系统, 对药物是比较敏感的,因而它易于受药物的影响而发 生传递阻滞。 全身麻醉剂的作用原理就是由于阻断了脑干网状结构上 行激动系统的信息传递作用,从而使大脑皮层处于抑 制状态。人们睡觉时减少了脑干网状结构上行激动系 统的上传信息,大脑皮层处于抑制。
腱反射为单突触反射。肌腱感觉传入直接兴奋前角运动 神经元,传而使所支配的肌肉出现一次快速收缩。
(2)肌紧张
骨骼肌因重力而受到持续牵拉,导致受牵拉的肌肉持续 紧张性收缩以对抗重力,称肌紧张。 肌紧张是维持躯体姿势的最基本的反射活动,是受重力 牵拉而反射性收缩造成的。在此过程中,全身肌肉协
调配合,肌肉不同数量的肌纤维交替轮换收缩,不易 疲劳。
(2)头面部浅感觉的传导路 第一级神经元位于三叉神经半月神经节,周围突分布到 头面部的皮肤和粘膜,中枢突进入三叉神经核。 第二级神经元位于三叉神经核,发出神经形成三叉丘系, 到达丘脑外侧核。 第三级神经元位于丘脑外侧核,发出轴突经内囊,投射
到大脑皮质中央后回的感觉区。
躯干、四肢、 头面部的浅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