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课《 沈从文》课件
合集下载
相关主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沈从文一生,淡名如水,勤奋、俭朴、谦 逊、宽厚、自强不息。爱祖国、恋故乡,时刻 关心国之安、乡之勃兴、民之痛痒、人之温爱, 堪称后辈学习之楷模。
第 七 课 《 沈 从 文》 课件
第 七 课 《 沈 从 文》 课件
人物年表
少 年 时 期 的 沈 从 文
第 七 课 《 沈 从 文》 课件
第 七 课 《 沈 从 文》 课件
第 七 课 《 沈 从 文》 课件
第 七 课 《 沈 从 文》 课件
年至1978年在北京中国历史博物馆任文物研究 员;1978年至1988年在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所 任研究员。沈从文先生的文学作品《边城》 《湘西》《从文自传》等,在国内外有重大的 影响。他的作品被译成日本、美国、英国、前 苏联等四十多个国家的文字出版,并被美国、 日本、韩国、英国等十多个国家或地区选进大 学课本,两度被提名为诺贝尔文学奖评选候选 人。
第 七 课 《 沈 从 文》 课件
第 七 课 《 沈 从 文》 课件
沈从文先生不仅是著名的作家,还是著 名的历史学家、考古学家,他撰写出版了 《中国丝绸图案》《唐宋铜镜》《龙凤艺术》 《战国漆器》《中国古代服饰研究》等等学 术专著,特别是巨著《中国古代服饰研究》 影响很大,填补了我国文化史上的一项空白。
第 七 课 《 沈 从 文》 课件
第 七 课 《 沈 从 文》 课件
1988年,马悦然向中华人民共和国驻瑞典 大使馆文化处询问沈从文是否仍然在世,得到的 回答是:“从来没有听说过这个人。”其实,沈 从文刚刚离世数月。
文化界流传,1988年诺贝尔评审委员会已 经决定文学奖得奖者是沈从文,但因为诺贝尔奖 只会颁授给在世的人,因此沈从文与诺贝尔文学 奖可谓失之交臂。
作者简介
沈从文(1902年12月 28日-1988年5月10日) 原名沈岳焕,笔名休芸芸、 甲辰、上官碧、璇若等, 乳名茂林,字崇文,湖南 凤凰县人,苗族,祖母刘 氏是苗族,其母黄素英是 土家族,祖父沈宏富是汉 族。
第 七 课 《 沈 从 文》 课件
沈从文现代著名作家、历史文物研究家、 京派小说代表人物。14岁时,他投身行伍, 浪迹湘川黔边境地区,1924年开始文学创作, 抗战爆发后到西南联大任教,1931年—1933 年在山东大学任教。1946年回到北京大学任 教,建国后在中国历史博物馆和中国社会科 学院历史研究所工作,主要从事中国古代服 饰的研究,1988年病逝于北京。
沈从文的一生是坎坷的一生,是奉献的一 生。他1917年到1922年漂游在湘西沅水流域; 1923闯入北京,1923年至1928年在北京以写作 谋生;1928年至1930年,在上海中国公学任讲 师,兼《大公报》《益世报》等文艺副刊主编; 1931年至1933年在青岛大学任讲师;1934年至 1939年在北京主编全国中小学国文教科书; 1939年至1947年在昆明西南联合大学任教授; 1947年至1949年在北京大学任教授;1950
第 七 课 《 沈 从 文》 课件
第 七 课 《 沈 从 文》 课件
资料链接
沈从文与诺贝尔奖:
瑞典学院院士、诺贝尔文学奖终身评审 委员谢尔以•马悦然与高行健获得了诺贝尔文 学奖后,在《明报月刊》中表示,1987、 1988年诺贝尔文学奖最后候选名单之中,沈 从文入选了,而且马悦然认为沈从文是1988 年中最有机会获奖的候选人。
第 七 课 《 沈 从 文》 课件
第 七 课 《 沈 从 文》 课件
沈从文与妻子张兆和
第 七 课 《 沈 从 文》 课件
第 七 课 《 沈 从 文》 课件
年轻时期的沈从文张兆和
第 七 课 《 沈 从 文》 课件
第 七 课 《 沈 从 文》 课件 第 七 课 《 沈 从 文》 课件
第 七 课 《 沈 从 文》 课件
第 七 课 《 沈 从 文》 课件
第 七 课 《 沈 从 文》 课件
“我行过许多地方的桥,看过许多次数 的云,喝过许多种类的酒,却只爱过一个正 当最好年龄的人。”
——张兆和
第 七 课 《 沈 从 文》 课件
第 七 课 《 沈 从 文》 课件
沈从文的墓
沈从文先生墓碑,采天然五彩石,状如云 茹,高2.8米,宽1.9米,厚0.9米,重约6吨。碑 石正面,集先生手迹,其文曰:“照我思索, 能理解我;照我思索,可认识人。”背面,为 先生姨妹张充和撰联并书,联曰:“不折不从, 星斗其文;亦慈亦让,赤子其人。”由中央美 术学院著名雕塑家刘焕章教授镌。
1902年生于湖南凤凰县一个军人世家,学 名岳焕,乳名茂林,字崇文。
照我所思索,能认识“我”;照我思索 能认识“人”。
——沈从文
第七课
逆境也是生活的恩赐
——沈从文
学习目标
知识与技能:
1、了解沈从文从小如何“读社会这本大 书”,感受他青春期的悲欢得失,可以更好地 理解他的创作。
2、了解自传的特点,学习写自传。
过程与方法:
1、了解本文的写作背景资料,可以深入 理解这篇文章和了解沈从文其人。
第 七 课 《 沈 从 文》 课件
第 七 课 《 沈 从 文》 课件
张兆和(1910——2003)
笔名叔文,出生于1910年现代女作家, 沈从文的妻子,1932年毕业于中国公学大学 部外语系。毕业后任中学老师,1949年就读 于华北大学第二部。后历任北京师范大学附 中、师大二附中教师。《人民文学》编辑。 1941年开始发表作品、《沈从文家书》等。
2、理解关键语句,提高对文章的理解能 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认识到困难和艰辛可以转化为人生宝 贵的精神财富,可以锻造人坚韧的性格,激励 人追求生活的意义。
这篇传记选自《从文自传》(收入 《沈从文文集》第九卷)花城出版社 1984年版。记载的是沈从文从出生到他 离开湘西为止近20年的人生经历。
导入新课
“时间”这个东西十分古怪,一切人一切 事都会在时间下被改变。我不相信命运,不承 认目前形势,却尊重时间。我不大对生活中的 得源自文库关心,却了解时间对这个世界同我个人的 严重意义。
——沈从文
我的心总是对一种新鲜声音、新鲜颜色、 新鲜气味而跳。我得认识本人生活以外的生 活,我的智慧应当从直接生活上得来,却不 需从一本书、一句话上学来。
第 七 课 《 沈 从 文》 课件
第 七 课 《 沈 从 文》 课件
人物年表
少 年 时 期 的 沈 从 文
第 七 课 《 沈 从 文》 课件
第 七 课 《 沈 从 文》 课件
第 七 课 《 沈 从 文》 课件
第 七 课 《 沈 从 文》 课件
年至1978年在北京中国历史博物馆任文物研究 员;1978年至1988年在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所 任研究员。沈从文先生的文学作品《边城》 《湘西》《从文自传》等,在国内外有重大的 影响。他的作品被译成日本、美国、英国、前 苏联等四十多个国家的文字出版,并被美国、 日本、韩国、英国等十多个国家或地区选进大 学课本,两度被提名为诺贝尔文学奖评选候选 人。
第 七 课 《 沈 从 文》 课件
第 七 课 《 沈 从 文》 课件
沈从文先生不仅是著名的作家,还是著 名的历史学家、考古学家,他撰写出版了 《中国丝绸图案》《唐宋铜镜》《龙凤艺术》 《战国漆器》《中国古代服饰研究》等等学 术专著,特别是巨著《中国古代服饰研究》 影响很大,填补了我国文化史上的一项空白。
第 七 课 《 沈 从 文》 课件
第 七 课 《 沈 从 文》 课件
1988年,马悦然向中华人民共和国驻瑞典 大使馆文化处询问沈从文是否仍然在世,得到的 回答是:“从来没有听说过这个人。”其实,沈 从文刚刚离世数月。
文化界流传,1988年诺贝尔评审委员会已 经决定文学奖得奖者是沈从文,但因为诺贝尔奖 只会颁授给在世的人,因此沈从文与诺贝尔文学 奖可谓失之交臂。
作者简介
沈从文(1902年12月 28日-1988年5月10日) 原名沈岳焕,笔名休芸芸、 甲辰、上官碧、璇若等, 乳名茂林,字崇文,湖南 凤凰县人,苗族,祖母刘 氏是苗族,其母黄素英是 土家族,祖父沈宏富是汉 族。
第 七 课 《 沈 从 文》 课件
沈从文现代著名作家、历史文物研究家、 京派小说代表人物。14岁时,他投身行伍, 浪迹湘川黔边境地区,1924年开始文学创作, 抗战爆发后到西南联大任教,1931年—1933 年在山东大学任教。1946年回到北京大学任 教,建国后在中国历史博物馆和中国社会科 学院历史研究所工作,主要从事中国古代服 饰的研究,1988年病逝于北京。
沈从文的一生是坎坷的一生,是奉献的一 生。他1917年到1922年漂游在湘西沅水流域; 1923闯入北京,1923年至1928年在北京以写作 谋生;1928年至1930年,在上海中国公学任讲 师,兼《大公报》《益世报》等文艺副刊主编; 1931年至1933年在青岛大学任讲师;1934年至 1939年在北京主编全国中小学国文教科书; 1939年至1947年在昆明西南联合大学任教授; 1947年至1949年在北京大学任教授;1950
第 七 课 《 沈 从 文》 课件
第 七 课 《 沈 从 文》 课件
资料链接
沈从文与诺贝尔奖:
瑞典学院院士、诺贝尔文学奖终身评审 委员谢尔以•马悦然与高行健获得了诺贝尔文 学奖后,在《明报月刊》中表示,1987、 1988年诺贝尔文学奖最后候选名单之中,沈 从文入选了,而且马悦然认为沈从文是1988 年中最有机会获奖的候选人。
第 七 课 《 沈 从 文》 课件
第 七 课 《 沈 从 文》 课件
沈从文与妻子张兆和
第 七 课 《 沈 从 文》 课件
第 七 课 《 沈 从 文》 课件
年轻时期的沈从文张兆和
第 七 课 《 沈 从 文》 课件
第 七 课 《 沈 从 文》 课件 第 七 课 《 沈 从 文》 课件
第 七 课 《 沈 从 文》 课件
第 七 课 《 沈 从 文》 课件
第 七 课 《 沈 从 文》 课件
“我行过许多地方的桥,看过许多次数 的云,喝过许多种类的酒,却只爱过一个正 当最好年龄的人。”
——张兆和
第 七 课 《 沈 从 文》 课件
第 七 课 《 沈 从 文》 课件
沈从文的墓
沈从文先生墓碑,采天然五彩石,状如云 茹,高2.8米,宽1.9米,厚0.9米,重约6吨。碑 石正面,集先生手迹,其文曰:“照我思索, 能理解我;照我思索,可认识人。”背面,为 先生姨妹张充和撰联并书,联曰:“不折不从, 星斗其文;亦慈亦让,赤子其人。”由中央美 术学院著名雕塑家刘焕章教授镌。
1902年生于湖南凤凰县一个军人世家,学 名岳焕,乳名茂林,字崇文。
照我所思索,能认识“我”;照我思索 能认识“人”。
——沈从文
第七课
逆境也是生活的恩赐
——沈从文
学习目标
知识与技能:
1、了解沈从文从小如何“读社会这本大 书”,感受他青春期的悲欢得失,可以更好地 理解他的创作。
2、了解自传的特点,学习写自传。
过程与方法:
1、了解本文的写作背景资料,可以深入 理解这篇文章和了解沈从文其人。
第 七 课 《 沈 从 文》 课件
第 七 课 《 沈 从 文》 课件
张兆和(1910——2003)
笔名叔文,出生于1910年现代女作家, 沈从文的妻子,1932年毕业于中国公学大学 部外语系。毕业后任中学老师,1949年就读 于华北大学第二部。后历任北京师范大学附 中、师大二附中教师。《人民文学》编辑。 1941年开始发表作品、《沈从文家书》等。
2、理解关键语句,提高对文章的理解能 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认识到困难和艰辛可以转化为人生宝 贵的精神财富,可以锻造人坚韧的性格,激励 人追求生活的意义。
这篇传记选自《从文自传》(收入 《沈从文文集》第九卷)花城出版社 1984年版。记载的是沈从文从出生到他 离开湘西为止近20年的人生经历。
导入新课
“时间”这个东西十分古怪,一切人一切 事都会在时间下被改变。我不相信命运,不承 认目前形势,却尊重时间。我不大对生活中的 得源自文库关心,却了解时间对这个世界同我个人的 严重意义。
——沈从文
我的心总是对一种新鲜声音、新鲜颜色、 新鲜气味而跳。我得认识本人生活以外的生 活,我的智慧应当从直接生活上得来,却不 需从一本书、一句话上学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