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辐射防护手册
辐射防护手册第一分册
![辐射防护手册第一分册](https://img.taocdn.com/s3/m/5c30bb55a31614791711cc7931b765ce05087a04.png)
辐射防护手册第一分册一、辐射基础知识辐射防护是防止或降低辐射对人类和环境的潜在危险的一系列措施。
了解辐射的基础知识是进行辐射防护的基础。
1.1电磁辐射与物质相互作用电磁辐射在物质中传播时会与物质相互作用,产生多种效应,如电离、热效应等。
1.2放射性衰变放射性衰变是指原子核自发射出某种粒子(如α粒子、β粒子)或射线(如γ射线),而转变成另一种核的过程。
二、辐射的来源和影响2.1天然辐射源天然辐射源包括地球、宇宙射线等。
2.2人造辐射源人造辐射源主要包括医疗设备、科研设备、工业设备等。
2.3辐射的影响长期暴露于高辐射环境下可能导致癌症、遗传性疾病等疾病。
三、辐射防护的基本原则3.1尽可能减少不必要的照射避免不必要的照射,减少对高辐射源的暴露时间。
3.2合理选用防护装备与设施在可能的情况下,使用防护装备和设施以降低辐射暴露。
3.3严格控制放射性物质的贮存与运输放射性物质的贮存与运输应严格遵守相关法规和标准。
四、辐射监测与测量4.1辐射监测仪器常用的辐射监测仪器有剂量计、谱仪、热释光剂量计等。
4.2测量方法与标准应定期进行辐射监测,确保环境和工作场所的辐射水平符合相关标准。
五、辐射防护装备与设施5.1个人防护装备个人防护装备包括防护服、手套、口罩等。
5.2区域防护设施区域防护设施包括围墙、屏蔽室等,用于阻止或减少辐射的外泄。
六、各类辐射源的防护措施6.1医用设备的防护措施医用设备的操作人员应经过专业培训,使用时应注意避免对患者和操作人员的额外照射。
6.2工业设备的防护措施工业设备的操作人员应按照操作规程进行,避免长时间高强度暴露于辐射环境下。
防核辐射手册PPP文档(最全版)
![防核辐射手册PPP文档(最全版)](https://img.taocdn.com/s3/m/f73ab3a1f01dc281e43af0d1.png)
地球自至转是的由阿西向留东转申的群。 岛,阿拉斯 辐较射近剂 ,加量只超要等过辐等射40源0,0不毫进并西入弗且体,内则在,可气能致流死。吹动 核辐射的是原过子程核从中一种,结放构或射一种性能尘量状埃态转也变为另一种结构或另一种能量状态过程中所释放出来
防核辐射手册
核辐射,或通常称之为放射性,存在于所有的物质之中, 这是亿万年来存在的客观事实,是正常现象。核辐射是原子 核从一种结构或一种能量状态转变为另一种结构或另一种能 量状态过程中所释放出来 的微观粒子流。核辐射可以使 物质引起电离或激发,故称为 电离辐射。
核电站核辐射主要是α、 β、γ三种射线:α射线是氦 核,β射线是电子,这两种射 线由于穿透力小,影响距离比 较近,只要辐射源不进入体内, 影响不会太大。
洗衣,用干净
地水源进行冲 主要照射途径是吸入和烟云中放射性物质的外照射,隐蔽、撤离、呼吸道防护等可能是需要采取的主要防护措施。
地球自转是由西向东转的。热带气温高、寒带气温低,所以除了一般的风以外, 有一个空气在低纬度上升、到高纬度下降的大对流过程。高空气流向北流动的过 短期受程到低中于,10由0毫于西弗低的纬辐射度,线也 速度高,流向会偏东,形成固定西风带。
辐射剂量超过4000毫西弗,则可能致死。 肉类:多吃瘦肉、动物肝脏,注意减少
会不断的被稀释扩散在大
气层中,到达北美大陆时
影响已经相当微弱。
人体遭受过量辐射,可能导致疲劳、头昏、失眠、皮肤发红、溃疡、出血、 脱发、白血病、呕吐、腹泻等,有时还会增加癌症、畸变、遗传性病变发生率, 影响几代人的健康。一般来讲,身体接受的辐射能量越多,其放射病症状越严 重,致癌、致畸风险越大。
辐射防护手册第一分册
![辐射防护手册第一分册](https://img.taocdn.com/s3/m/9246b540cd1755270722192e453610661ed95aaf.png)
辐射防护手册第一分册第一章:辐射概述1.1辐射的种类和来源辐射是指一种能量或粒子以波动或粒子的形式传输并传播的过程。
主要分为电磁辐射和离子辐射两类。
电磁辐射包括可见光、红外线、紫外线、微波等,而离子辐射则包括阿尔法射线、贝塔射线、伽马射线和中子辐射等。
辐射源包括自然辐射和人工辐射。
自然辐射来自太阳、地壳和空气中的气体等,人工辐射则来自医疗设备、工业生产、核能产业等。
1.2辐射的影响与危害适量的辐射对生物体是有益的,例如可产生维生素D、促进生长等。
然而,过量的辐射对人体健康和环境造成严重危害。
辐射能破坏生物体的细胞结构,引起基因突变和遗传变异,还可能导致癌症、皮肤病、生殖问题等。
1.3辐射防护的重要性辐射防护是保护人类和环境免受辐射危害的重要手段。
它依靠一系列防护措施来减少辐射的接触和传播,包括个人防护、环境防护和设备防护等。
第二章:辐射防护基础知识2.1辐射剂量和剂量率辐射剂量是辐射能量沉积在物质中的有效剂量,常用单位为西弗(Sv)。
辐射剂量率则是单位时间内所受到的辐射剂量,单位为西弗/小时(Sv/h)。
2.2辐射防护标准和限值辐射防护标准是用来规定辐射工作场所人员辐射剂量的限制,以确保其不超过国际辐射安全限值,保障人体健康。
常用的限值包括年剂量限值、月剂量限值和日剂量限值等。
2.3辐射防护设备和工具为了降低辐射对人体的影响,可以采取各种设备和工具进行辐射防护。
常见的设备包括防护墙、防护衣、防护眼镜等。
第三章:个人辐射防护3.1个人防护措施个人防护是指个人使用防护装备和工具来降低辐射对自身的影响。
例如,医务人员在接触放射性物质时应佩带防护手套,穿戴防护衣等。
3.2个人辐射剂量监测对于需要长时间接触辐射源的人员,应进行个人辐射剂量监测。
监测方法包括佩戴个人剂量仪和定期检查等。
第四章:环境辐射防护4.1环境辐射监测为了了解环境中的辐射水平,可以进行环境辐射监测。
常见的监测方法包括空气监测、水质监测和土壤监测等。
核辐射知识与防护手册
![核辐射知识与防护手册](https://img.taocdn.com/s3/m/2e769f74a417866fb84a8e58.png)
核辐射知识与防护手册1. 前言 (2)1.1 日本地震引发核泄露危机 (2)1.2 福岛核电站泄漏情况进展和对我国的影响 (2)1.3 世界气象组在全球进行监测和预报: (3)1.4 辐射的单位和国际安全标准: (3)2. 目前我国核辐射的测定 (3)3. 核辐射的危害: (4)4. 核辐射的症状: (5)4.1 急性核辐射初期症状:恶心呕吐发热腹泻 (5)4.2 在接受辐射后,人体将出现哪些症状 (5)4.3 胚胎与胎儿的损伤 (5)4.4 远期效应 (6)5. 核辐射的分级: (6)6. 核辐射的防护: (7)6.1 外照射的防护方法 (7)6.2. 内照射的防护方法 (8)6.3. 核电事故防护的主要措施 (8)7. 附录: (9)7.1 核辐射的种类 (9)7.2核辐射防治的常用药品 (9)7.3日常抗辐射食品 (11)8. 参考文献: (11)1. 前言1.1 日本地震引发核泄露危机日本地震引发的核泄露危机引起全世界的广泛关注。
医学部希望借助这个小册子,能帮助大家了解这次事件的背景以及基本的核辐射知识与如何做好防护。
1.2 福岛核电站泄漏情况进展和对我国的影响12北京时间3月11日,日本本州岛附近海域发生里氏9.0级强震,强震引发海啸。
强震造成两座核电站的5个机组停转,并于12日首次确认核电站出现泄漏,大批居民被疏散。
强震造成多处火灾,核泄漏情况不断扩大。
新华网北京3月15日电近期,日本地震灾区核电站多个机组出现险情引起我国民众对于核辐射问题的关注。
卫生部网站15日发布《核与辐射事故医学应急问与答》。
问答指出,当全身照射剂量大于1戈瑞(Gy)时,人体会出现急性放射性病等健康效应。
但对于核电站事故中释放的放射性落下灰,大量的放射性烟云经过长距离输运后,不大可能出现如此高剂量照射的情况。
一旦出现核与辐射突发事件,公众必须做的第一件事是尽可能获取可信的关于突发事件的信息,了解政府部门的决定、通知。
辐射防护手册(第一分册
![辐射防护手册(第一分册](https://img.taocdn.com/s3/m/fffbd3ccb8d528ea81c758f5f61fb7360b4c2ba9.png)
辐射防护手册(第一分册
辐射防护手册的第一分册通常涵盖了辐射的基本知识、辐射的危害、辐射防护的原则和方法等内容。
首先,辐射是指能够传播能量的波或粒子,它可以对人体造成损害,因此辐射防护手册的第一分册通常会介绍辐射的种类、来源和基本特性,例如电离辐射和非电离辐射的区别,以及常见的X射线、γ射线和紫外线等辐射的特点。
其次,第一分册还会详细介绍辐射对人体的危害,包括辐射对细胞和遗传物质的影响,以及长期暴露于辐射下可能引发的健康问题,如癌症和遗传性疾病等。
此外,还会介绍辐射剂量的计量单位和辐射剂量对人体的影响,以及辐射对不同年龄段和特定人群的危害程度。
在防护方法方面,第一分册通常会介绍辐射防护的基本原则,包括减少辐射暴露时间、增加距离和使用屏蔽等措施。
此外,还会介绍辐射防护装备的选择和使用,如铅衣、护目镜等防护用具的作用和使用方法,以及辐射监测和紧急应对措施等内容。
总之,辐射防护手册的第一分册是对辐射基本知识、危害和防
护方法的系统介绍,通过学习第一分册的内容,人们可以更好地了解辐射的危害和防护措施,从而保护自己和他人免受辐射的危害。
辐射防护手册第一分册
![辐射防护手册第一分册](https://img.taocdn.com/s3/m/54281914f11dc281e53a580216fc700aba685267.png)
辐射防护手册第一分册尊敬的读者:欢迎阅读辐射防护手册第一分册。
本手册将为您提供关于辐射防护的基本知识和实用建议。
通过正确理解和应用这些知识,您将能够更好地保护自己和周围的人免受辐射的危害。
第一章:辐射概述1.1 辐射的定义和分类辐射是指能够传播并产生作用的能量或颗粒,包括电离辐射(如X 射线和γ射线)和非电离辐射(如紫外线和微波)。
根据辐射的能量和穿透能力不同,可以将其分为不同的类别。
1.2 辐射的来源辐射来自多种不同的源头,包括自然辐射(地球本身的辐射和宇宙辐射)和人为辐射(如核能、医疗设备和通信设备)。
第二章:辐射与健康2.1 辐射对人体的影响辐射对人体有一定的影响,可以引发疾病和健康问题。
长期接触高剂量的辐射可能导致癌症和遗传损伤。
然而,适度的辐射也可以用于医疗和其他应用中,具有一定的益处。
2.2 辐射防护原则为了最大程度地保护人体免受辐射的危害,有几个重要的防护原则需要遵循。
这包括时间限制原则、距离限制原则和屏蔽限制原则。
第三章:辐射防护措施3.1 个人辐射防护个人辐射防护包括正确佩戴防护装备,限制接触辐射源的时间,保持合理的距离,并遵循安全操作规程。
3.2 环境辐射防护环境辐射防护措施包括合理设计和设置辐射设备,安装适当的屏蔽装置,确保辐射源不会对周围环境产生过大的影响。
第四章:辐射应急处理4.1 辐射事故应急处理在发生辐射事故时,需要及时采取应急措施,包括疏散人员、封锁区域和提供紧急医疗救治。
4.2 辐射泄漏应急处理当辐射物质泄漏时,应立即采取措施限制泄漏,并进行紧急清理和处理。
结语:本手册为您提供了辐射防护的基本知识和实用建议。
请遵循防护原则,正确使用个人防护装备,并在必要时采取应急措施。
辐射防护是保护您自己和周围人的重要举措,务必牢记。
感谢您阅读辐射防护手册第一分册,预祝您在辐射防护方面有所收获!如需进一步了解辐射防护知识,请查阅相关资料或咨询专业人士。
祝好!注:此文章使用了一般性的辐射防护示例,具体应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调整和补充。
核辐射防护技术的使用注意事项与防护手册
![核辐射防护技术的使用注意事项与防护手册](https://img.taocdn.com/s3/m/67a96e4a00f69e3143323968011ca300a6c3f6bb.png)
核辐射防护技术的使用注意事项与防护手册引言:核辐射是一种潜在的危险,对人体健康和环境造成严重影响。
为了保护人们的生命安全和减少辐射对环境的影响,核辐射防护技术应运而生。
本文将介绍核辐射防护技术的使用注意事项和提供一份简要的防护手册,以帮助人们正确应对核辐射。
1. 核辐射的危害核辐射主要分为电离辐射和非电离辐射。
电离辐射包括α粒子、β粒子和γ射线,它们能够通过电离原子或分子而对生物体产生伤害。
非电离辐射主要指微波辐射和无线电波辐射,虽然对人体伤害较小,但长期暴露也会产生一定的危害。
2. 核辐射防护技术的使用注意事项2.1 核辐射防护装备的选择在进行核辐射防护工作时,应根据辐射源的类型和强度选择适当的防护装备。
例如,对于高能γ射线的辐射,应选择能有效吸收γ射线的防护服和防护眼镜。
2.2 防护区域的设立对于核辐射源周围的工作区域,应设立防护区域,并采取措施限制人员进入。
防护区域的边界应明确标识,并配备警告标志,以提醒人们注意辐射的存在。
2.3 个人剂量监测在进行核辐射防护工作时,需要对参与工作的人员进行个人剂量监测。
个人剂量监测仪器应定期校准,并确保准确记录每个人的辐射剂量,以便评估辐射对工作人员的影响。
2.4 辐射源的安全处理核辐射源在使用完毕后,应按照规定的程序进行安全处理。
辐射源应妥善存放,避免造成辐射泄漏和污染。
对于废弃的辐射源,应按照相关法规进行处理和处置。
3. 核辐射防护手册以下是一份简要的核辐射防护手册,包括常见的核辐射防护技术和应急处理措施。
3.1 核辐射防护技术- 个人防护装备:包括防护服、防护眼镜、防护手套等。
根据辐射源的类型和强度选择适当的个人防护装备。
- 防护屏蔽:使用适当厚度和密度的屏蔽材料,如铅、混凝土等,来减少辐射的穿透。
- 辐射监测:使用辐射监测仪器对辐射源和周围环境进行监测,及时发现辐射异常情况。
- 工作程序和操作规范:建立合理的工作程序和操作规范,确保人员在进行核辐射防护工作时能够正确操作和遵守规定。
《核辐射防护知识问答手册》
![《核辐射防护知识问答手册》](https://img.taocdn.com/s3/m/bd34a7e8998fcc22bcd10d1d.png)
《核辐射防护知识问答手册》日本3月11日大地震和地震引发的海啸,给日本国人民造成了重大灾难,也给我国驻日机构人员和旅日同胞带来了生命和财产损失,特别是地震引起的福岛核电站事故,给周边地区人民的生命安全带来一定威胁,并引起临近地区公众的普遍担忧。
为了帮助市民正确应对核电站事故可能的健康影响,特编写这本小册子,对公共普遍关心的问题进行解答,希望为大家的健康安全防护提供帮助。
1.核电站是怎样工作的?核电站是利用一座或几座动力反应堆所产生的热能来发电或发电兼供热的核动力设施。
反应堆是核电站的关键设备,相当于热电厂的燃烧炉,但用的燃料是铀。
用铀制成的核燃料在反应堆内“燃烧”,即发生核裂变反应,产生大量热能和水蒸汽,蒸汽推动汽轮机带动发电机旋转,电就源源不断地产生出来,并通过电网送到四面八方。
目前世界上核电站常用的反应堆有压水堆、沸水堆、重水堆、气冷堆和快堆等。
2.核电站在设计上有哪些安全措施?核燃料“燃烧”时,会产生大量的放射性物质。
为防止放射性物质外逸,在建造时设置了四道屏障,包括燃料芯块、密封的燃料包壳、坚固的压力容器和密闭的回路系统,以及能承受内压的安全壳。
在控制方面有多重保护:在出现可能危及设备和人身安全情况时,可进行正常停堆;因任何原因未能正常停堆时,控制棒自动落入堆内,实行自动紧急停堆;如任何原因控制棒未能插入,高浓度硼酸水自动喷入堆内,实现自动紧急停堆。
在核电厂设计中,始终把安全放在第一位,考虑了当地可能出现的最严重的地震、海啸、热带风暴、洪水等自然灾害,即使发生了最严重的自然灾害,反应堆也应能安全停闭,不会发生爆炸。
3.这次地震为什么造成了福岛核电站事故?福岛第一核电站共有6座沸水反应堆机组。
地震发生后,反应堆机组冷却系统供电中断,水循环不能完成,核反应堆中的热量带不出去,热量的聚集导致容器中更多的液态水变成蒸汽,容器内气压变大,对容器外壳形成威胁。
为了降低容器内的气压,电站工作人员选择把蒸汽排出核反应堆,但是容器内的高温使得水蒸汽与锆合金反应产生氢气,与厂房里的氧气混合发生了爆炸,造成了放射性物质泄漏。
核辐射防护手册(图文)
![核辐射防护手册(图文)](https://img.taocdn.com/s3/m/67cf5ed428ea81c758f57848.png)
核辐射防护手册[图文]核辐射对人体危害新华社发如何防护核辐射辐射防护是研究保护人类(系指全人类、其中的部分或个体成员以及他们的后代)免受或少受辐射危害的应用学科,有时亦指用于保护人类免受或尽量少受辐射危害的要求、措施、手段和方法。
辐射包括电离辐射和非电离辐射。
在核领域,辐射防护专指电离辐射防护。
辐射有什么危害?人们在长期的实践和应用中发现,少量的辐射照射不会危及人类的健康,过量的放射性射线照射对人体会产生伤害,使人致病、致死。
剂量越大,危害越大。
什么是辐射防护的三原则辐射防护三原则是指实践的正当性、防护水平的最优化和个人受照的剂量限值。
发生核事故或放射事故,总的防护原则是“内外兼修”,主要包括体外照射防护原则和体内照射防护原则两方面。
什么叫外照射?体外辐射源对人体的照射称外照射。
外照射防护方法有哪三种:一是受照射时间的控制;二是增大与辐射源间的距离;三是采用屏蔽三种方法。
具体措施:当放射性物质释放到大气中形成烟尘通过时,要及时进入建筑物内,关闭门窗和通风系统,避开门窗等屏蔽差的部位隐蔽。
什么叫内照射?进入人体内的放射性核素作为辐射源对人体的照射称内照射。
控制内照射的基本原则是,防止或减少放射性物质进入体内,对于放射性核素可能进入体内的途径要予以防范。
具体措施:如果核事故释放出放射性碘,应在医生指导下尽早服用稳定性碘片。
服用量成年人推荐为100毫克碘,儿童和婴儿应酌量减少,但碘过敏或有甲状腺疾病史者要慎用。
相关知识:辐射有哪几种?自然界存在着三种射线:α(阿尔法)、β(贝塔)、γ(伽玛)射线。
人类接受的辐射有两个途径,称为内照射和外照射。
Α、β、γ三种射线由于其特征不同,其穿透物质的能力也不同,他们对人体造成危害的方式不同。
α粒子只有进入人体内部才会造成损伤,这就是内照射;γ射线主要从人体外对人体造成损伤,这就是外照射;β射线既造成内照射,又造成外照射。
如何防护α射线?由于α粒子穿透能力最弱,一张白纸就能把它挡住,因此,对于α射线应注意内照射,其进入体内的主要途径是呼吸和进食时,其防护方法主要是:一防止吸入被污染的空气和食入被污染的食物;二防止伤口被污染。
核泄漏防护手册
![核泄漏防护手册](https://img.taocdn.com/s3/m/96c68826a5e9856a561260fe.png)
核泄漏防护手册核能发电是解决能源需求日增的一个方法,但在享用核电站的电力时,我们也要承受万一发生核事故的风险。
因此,制定一套应付核事故的防护措施是必需的。
一、防护装备1.服装装具:普遍衣服、雨衣在一定范围内均能屏蔽或减轻光辐射烧伤。
衣服以浅色(尤以白色)、宽敞、致密、厚实的比深色,紧身、疏松、单薄的好。
氯丁胶雨衣、防火布比普通衣服好。
2.防护器材(1)聚氯乙烯伪装网;利用核爆炸闪光作为光电启动形成水幕屏障,对光辐射有效好的防护作用。
(2)偏振光防护眼镜对光辐射所致视网膜烧伤有很好的防护效果,可供观测、驾驶和执勤人员使用。
(3)坦克帽、耳塞或棉花等柔软物品塞于耳内,均能减轻鼓膜损伤。
(4)用任何可以挡住射线的物体,如军用水壶等,遮盖身体躯干有骨骼的部位,可减轻核辐射对造血的损伤。
对瞬时杀伤因素的防护(对核武器损伤的防护)核武器虽然具有巨大的杀伤破坏作用,但也具有局限性和可防性,只要掌握其致伤规律,做好防护工作,就能免疫或减轻核武器损伤.对核武器的防护,从广义上讲,包括:战时积极摧毁敌人的核设施,拦截、摧毁来袭的核导弹和飞机,按防原要求步署和配置部队;组织城市人口疏散;构筑防护工事;研制和使用防护装备和措施;组织辐射侦察;组织抢救伤员。
消除沾染,抢修被破坏的设施;采用医学手段防止或减轻核武器损伤。
除采用军事手段摧毁敌人的核力量的积极防御外,在各种防护措施中,以工事防护为主,工事防护是最重要和最有效的措施。
工事防护又以防冲击波为主,凡能防冲击波,一般也能防其它杀伤因素。
在整个防护中医学防护是辅助性的,但它是卫生部门的重要工作,主要是预防放射损伤。
对核武器损伤的防护,内容广泛,任务艰巨,必须做到军队防护与人民群众防护相结合,医学防护与其它各种防护相结合,群众性防护与专业技术分队防护相结合,使用制式装备防护与开展简易防护相结合。
这样,军地实行统一指挥领导,组织协同,人力物力上互相支援;既放手发动群众,又发挥专业分队的骨干作用;既充分利用现有技术装备器材的优势,又能因地制宜发挥简易防护措施的作用。
防护核辐射的小知识(家庭必备版)
![防护核辐射的小知识(家庭必备版)](https://img.taocdn.com/s3/m/cdee9bbe82d049649b6648d7c1c708a1294a0a6b.png)
防护核辐射的小知识(家庭必备版)1.饮食方面:在核辐射突发事件发生后,应将食品放在密闭容器或冰箱内,不要饮用海水淡化水。
2.身体防护:核辐射突发事件发生后,要尽量避免裸露部位,穿戴长衣,帽子、头巾、眼镜、雨衣、手套和靴子等。
脖子(甲状腺)部位的防护尤其重要。
3.口鼻保护:进入空气被放射性物质污染严重的区域时,要对五官严防死守,如用手帕、毛巾、布料、口罩等捂住口鼻,减少放射性物质的吸入。
4.通风进气:注意及时关闭窗户和通风口,使用再循环空气。
如果留在室内,关闭空调、换气扇、锅炉和其他进风口。
在车上保持车窗和通风口关闭,并采用车内循环空气。
5.清洁个人:如果已经暴露在核辐射污染中,应及时更换衣服和鞋子。
将暴露过的衣物放在塑料袋中,密封后做上标记并放在偏僻处。
彻底清洗身体。
6.缩短被照射时间:尽可能缩短被照射时间,这是防护核辐射的基本原则。
7.保持距离:与放射源保持一定的距离,尤其是在没有防护措施的情况下,人与辐射源应间隔10米以上。
以上是家庭防护核辐射的小知识,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核辐射防护手册
![核辐射防护手册](https://img.taocdn.com/s3/m/9363870290c69ec3d5bb75e0.png)
核辐射防护手册一、核泄漏和核危害:核泄漏:又称为核熔毁,是种发生于核能反应炉故障时,严重的后遗症。
核能外泄所发出的核能辐射虽进比核子武器威力与范围小,但是却相同能造成一定程度的生物伤亡。
二、核能外泄最主要原因:就是核子反应炉核心冷却系统故障,导致控制辐射的相关设备失常。
虽说核能外泄不一定全然包括核子灾害,但是已经是已知核能应用上的最大环保隐忧。
另外,核能外泄虽也可指使用核能发电的航海器具所发生的灾害;尤其是潜舰,不过一般说来是指用来发电的核能电厂发生的核熔毁事件,例如:切尔诺贝利核事故。
三、核泄漏造成辐射危害:1、对空气环境、水源、土壤造成辐射性污染;2、核泄漏一般的情况对人员的影响表现在核辐射,也叫做放射性物质,放射性物质可通过呼吸吸入,皮肤伤口及消化道吸收迚入体内,引起内辐射,y辐射可穿透一定距离被机体吸收,使人员受到外照射伤害。
内外照射形成放射病的症状有:疲劳、头昏、失眠、皮肤发红、溃疡、出血、脱发、白血病、呕吐、腹泻等。
有时还会增加癌症、畸变、遗传性病变发生率,影响几代人的健康。
一般讲,身体接受的辐射能量越多,其放射病症状越严重,致癌、致畸风险越大。
四、泄露出来的是哪种类型的辐射?报道说在核电厂附近检测到铯和碘的放射性同位素,专家认为有氮和氩的放射性同位素泄出也是很自然的,目前还没有明确的迹象有铀或者钚泄露。
五、核泄漏造成辐射危害:核辐射对人体健康的危害:各个微西弗(mSv)单位级别的辐射对于人体的影响对日常工作中不接触辐射性工作的人来说,每年正常的天然辐射(主要是因为空气中的氡辐射)为1000-2000微西弗。
一次小于100微西弗的辐射,对人体无影响。
一次1000-2000微西弗,可能会引发轻度急性放射病,能够治愈。
福岛核电站1015微西弗/小时辐射,相当于一个人接受10次X光检查。
日常生活中,我们坐10小时飞机,相当于接受30微西弗辐射。
与放射相关的工人,一年最高辐射量为50000微西弗。
预防核辐射知识手册
![预防核辐射知识手册](https://img.taocdn.com/s3/m/9ccd65c5bb4cf7ec4bfed005.png)
预防核辐射知识手册加强身体营养可预防辐射核辐射的防治方法核辐射的防护番茄红素:番茄红素不仅具备卓越的抗辐射能力,且抗氧化能力极强。
番茄红素广泛存在于番茄、杏、番石榴、西瓜、番木瓜、红葡萄等水果及蔬菜中。
其中,番茄中的含量相对较高,多存在于番茄的皮和籽中。
此外,番茄红素是脂溶性维生素,必须用油炒过才能被人体吸收。
螺旋藻食品:螺旋藻含有丰富的植物蛋白,多种氨基酸、微量元素、维生素、矿物质和生物活性物质,可促进骨髓细胞的造血功能,增强骨髓细胞的增殖活力,促进血清蛋白的生物合成,从而提高人体的免疫力。
因此,多吃海带、螺旋藻之类等,具有明显的抗辐射作用。
花粉食品:花粉食品作为一种新型的营养保健品风靡全球,被称为“完全营养食品”,在营养食品中名列前茅。
据现代科学测定表明,每百克花粉的蛋白质含量可高达25-30g,其中含有十几种氨基酸,并且呈游离状态,极易被人体吸收。
花粉中还含有40%的糖和一定量的脂肪,以及丰富的B族维生素和维生素A、D、E、K等,其中维生E、K都是被科学家证实的能延缓人体细胞衰老过程的重要物质。
花粉还含有铁、锌、钙、镁、钾等10多种无机盐和30多种微量元素及18种酶类,因此,花粉具有抗辐射效果。
银杏叶制品:银杏叶提取物中的多元酚类对防止和减少辐射有奇效,对于在核辐射环境中的工作人员,经常服用银杏叶茶,能升高白细胞,保护造血机能。
五、其他防治核辐射的方法脂类摄入不宜高1、能量供给要充足辐射使身体能量消耗增加,身体组织对糖的利用能力下降,足够的能量供给有利于提高人体对辐射的耐受力,降低敏感性,减轻损伤保护身体。
谷物中的碳水化合物是身体所需能量的主要来源,一旦摄入不足,将迫使体内脂肪和蛋白质不断转变为能量,造成蛋白质的相对不足,从而影响辐射损伤组织的修复,或使辐射损伤加重。
糖类供给以果糖最佳,葡萄糖次之,而后是蔗糖等。
2、蛋白质不能少蛋白质摄入不足会造成组织蛋白合成不足,导致肌肉、心、肝、肾、脾等脏器的重量减轻,出现功能障碍,从而对辐射的敏感性增高。
防核辐射手册(生活版)
![防核辐射手册(生活版)](https://img.taocdn.com/s3/m/9f261ebb1a37f111f1855b49.png)
防核辐射手册(生活版)为了预防核辐射,在未来的两三个月里出门最好带口罩、穿长衣、每天洗澡、多摄入还有碘的食物!尽可能不要过多接触海水,不要引用海水淡化水和食用海鲜。
饮料:多喝绿茶,多喝蜂蜜水。
多吃胡萝卜、豆芽、西红柿、海带、卷心菜。
肉类:多吃瘦肉、动物肝脏核辐射,或通常称之为放射性,存在于所有的物质之中,这是亿万年来存在的客观事实,是正常现象。
核辐射是原子核从一种结构或一种能量状态转变为另一种结构或另一种能量状态过程中所释放出来的微观粒子流。
核辐射可以使物质引起电离或激发,故称为电离辐射。
电离辐射又分直接致电离辐射和间接致电离辐射。
直接致电离辐射包括质子等带电粒子。
间接致电离辐射包括光子、中子等不带电粒子。
核电站核辐射主要是α、β、γ三种射线:α射线是氦核,β射线是电子,这两种射线由于穿透力小,影响距离比较近,只要辐射源不进入体内,影响不会太大。
γ射线的穿透力很强,是一种波长很短的电磁波。
电磁波是很常见的辐射,对人体的影响主要由功率(与场强有关)和频率决定。
通讯用的无线电波是频率较低的电磁波,如果按照频率从低到高(波长从长到短)按次序排列,电磁波可以分为:长波、中波、短波、超短波、微波、远红外线、红外线、可见光、紫外线、X射线、γ射线。
以可见光为界,频率低于(波长长于)可见光的电磁波对人体产生的主要是热效应,频率高于可见光的射线对人体主要产生化学效应。
小贴士:预防核辐射应注意的要点这次日本受灾,除了地震加海啸,核反应堆事故引发的辐射问题也亟需应对方案。
如何防止辐射,如何降低长期避难导致对健康的影响,以下归纳了下处理法和注意点如果核设施有放射性物质泄露,该如何尽量降低被辐射的程度呢。
首先得知道,要保护身体少遭辐射,做到以下3点很重要:(1)遮蔽放射线(2)远离放射线源(3)减少遭辐射的时间若被要求躲入室内,为免含放射性物质的外部空气进入室内,要关紧门窗,并关掉空调及换气扇。
需要外出避难时,要注意预防“体内辐射”——即放射性物质会从鼻子、嘴巴、皮肤伤口之类地方渗入体内。
核辐射知识手册
![核辐射知识手册](https://img.taocdn.com/s3/m/bcd031d526fff705cc170af3.png)
核安全 相关知识手册 相关知识手册目录核辐射防护相关知识 日本福岛核电站事故 福岛核电站事故知识问与答 核电站相关基本知识 世界核电发展格局 中国核电现状核辐射防护相关知识一、辐射的概念 人类有史以来一直受着天然电离辐射源的照射,包括宇宙射线、地球放射性 核素产生的辐射等。
人类所受到的集体辐射剂量主要来自天然本底辐射和医疗。
目前,国际上普遍采用的辐射防护的三个原则:实践的正当性,防护水平的 最优化和个人剂量限值。
国际基本安全标准规定公众受照射的个人剂量限值为每 年 1 毫希沃特,而受职业照射的个人剂量限值为每年 20 毫希沃特。
希沃特是辐 射剂量的一种单位,记作 Sv。
它代表了受到电离辐射照射的个人的剂量当量, 反映各种射线或粒子被吸收后引起的生物效应强弱的辐射量。
希沃特是个非常大 的单位, 因此通常使用毫希沃特 (mSv) 1mSv=0.001Sv。
, 此外还有微希沃特 (μSv) , 1μSv=0.001mSv。
二、各种剂量核辐射对人体健康的危害1、一次小于 100 毫希沃特的辐射,临床上观测不到任何变化,视为对人体 无影响。
2、一次 1000-2000 毫希沃特,可能会引发轻度急性放射病,能够治愈。
3、日常生活中,我们坐 10 小时飞机,相当于接受 0.03 毫希沃特辐射。
4、一天抽一包烟,一年下来受到的剂量在 0.5—1 毫希沃特。
5、规定职业人员的年剂量最高限值为 20 毫希沃特,公众的年剂量最高限值 为 1 毫希沃特。
6、一次性遭受 4000 毫希沃特可能会致死。
三、核应急响应 核应急是针对核电站可能发生的核事故,进行控制、缓解、减轻核事故后果 而采取的紧急行动,所有核电国家都设有核应急机构。
中国是国际原子能机构成 员国,同时也是“核应急两国际公约”及“核安全公约”的缔约国,承担着相应的国 际义务。
目前, 我国为了应付万一发生的核事故, 最大限度地控制和减轻事故的危害, 保护公众,保护环境,国家在中央、省市区、核电厂建立应急组织,制定核应急 计划,并做好应急准备。
辐射安全与防护基本知识宣传手册
![辐射安全与防护基本知识宣传手册](https://img.taocdn.com/s3/m/ee24153b00f69e3143323968011ca300a6c3f63f.png)
辐射安全与防护基本知识宣传手册一、辐射的定义与分类辐射是指能量以波或粒子形式传播的过程。
辐射可以分为电磁辐射和离子辐射两大类。
电磁辐射包括了光线、微波、射线等,而离子辐射则包括了α、β、γ射线等。
二、辐射的危害辐射对人体健康具有一定的危害性,长期暴露于辐射源周围容易导致癌症、遗传变异等疾病。
因此,加强对辐射的防护十分必要。
三、辐射防护措施1. 距离是最好的防护。
尽量远离辐射源,减少暴露时间。
2. 增加屏蔽。
采用适当的防护装置,如铅板、铅玻璃等,来屏蔽辐射。
3. 佩戴防护用品。
对于工作人员,应佩戴防护服、眼镜、口罩等。
4. 定期进行辐射监测。
对于可能存在辐射的工作环境需要进行定期检测,确保辐射水平在安全范围内。
四、常见辐射源常见的辐射源包括医疗设备、核能设施、射线仪器等。
在接触这些设备时,务必加强防护意识,做好个人防护。
五、辐射应急处理在发生辐射事故或意外时,应立即远离辐射源,通知相关人员做好疏散和紧急处理工作,等待专业人员的指导和帮助。
总之,了解辐射的基本知识、加强防护意识、妥善处理辐射事故是保障个人与公共安全的重要举措。
希望大家都能在日常生活和工作中重视辐射安全问题,共同营造一个安全的环境。
辐射安全与防护基本知识宣传手册六、辐射安全知识普及1. 预防辐射的常识。
了解如何避免暴露在不必要的辐射源附近,包括远离射线或其他辐射设备、减少使用便携式无线设备等。
2. 辐射的症状。
掌握辐射暴露后可能出现的症状,包括皮肤灼烧、疲劳、恶心、呕吐等。
3. 辐射的治疗方法。
在暴露于辐射之后,应立即寻求医疗帮助,医生会根据暴露的程度和具体的情况来制定治疗方案。
4. 日常生活中的辐射源。
家庭中的微波炉、移动电话、电视、计算机等也会产生电磁辐射,应尽量减少暴露时间。
5. 辐射的法律法规。
应了解相关的辐射安全法规,以便在必要时进行维权或要求雇主提供必要的防护措施。
七、特殊人群的辐射防护1. 怀孕妇女。
孕妇应尽量避免接触高剂量的辐射,因为宝宝的生长发育阶段对辐射更为敏感。
核污染个人防护
![核污染个人防护](https://img.taocdn.com/s3/m/0bf954c7760bf78a6529647d27284b73f3423648.png)
核污染个人防护
个人在面临核污染时,应采取以下措施来进行防护:
1. 避开核污染源:尽量远离核事故发生地点或核污染源,避免接触放射性物质。
2. 室内避难:如果无法远离核污染源,进入室内,关闭门窗,尽量保持密封。
选择较少穿透放射性物质的房间,如地下室或内部房间,可减少辐射暴露。
3. 密闭空间:在室内时,尽量不要外出,避免呼吸污染空气。
如果有条件,利用专门的核防护设施,如防辐射露台或防辐射胶带,将房间临时密封。
4. 灰尘防护:尽量避免接触地面的污染物或灰尘,通过穿戴防尘口罩、长袖衣物和长裤来保护身体。
5. 衣物更换:在回到安全区域之前,将外部衣物立即脱下,避免将污染物带入室内。
同时,使用湿布或湿纸巾擦拭皮肤和暴露部位,帮助去除外表的放射性尘埃。
6. 食物和水源:尽量避免食用来自受污染地区的食物和水源。
选择密封的食品,避免摄入或接触放射性物质。
7. 观察健康状况:监测自身的健康状况,特别是存在明显放射线暴露的人员。
如出现不适或放射病症状,应及时就医。
请注意,上述措施仅为个人基本防护措施,面对核污染的严重情况,还需要依靠专业人员和相关机构进行处理和指导。
防核辐射手册
![防核辐射手册](https://img.taocdn.com/s3/m/23da9f0f76232f60ddccda38376baf1ffd4fe340.png)
防核辐射手册哎呀,一提到核辐射,是不是心里就有点发毛?别慌,咱们一起来瞧瞧这防核辐射到底是咋回事!我先给您讲个事儿,前阵子我去一个朋友家做客,他们家附近有个核电站。
这朋友啊,整天提心吊胆,就怕哪天出点啥意外。
我就跟他说,别这么紧张,只要咱们了解清楚怎么防核辐射,心里有底,就没啥好怕的。
那到底咋防呢?首先,咱得知道核辐射是咋来的。
这核辐射啊,就像个调皮的小恶魔,它可能从核电站的事故里跑出来,也可能是一些放射性物质的不当使用导致的。
要是万一碰上了核辐射的紧急情况,您可千万别乱跑。
赶紧找个能躲避的地方,像地下室、防空洞这类的,躲在里面,尽量减少辐射对咱的伤害。
而且啊,记得把门窗关好,能多挡一点是一点。
再说这吃的喝的,也得特别注意。
万一遇到了,家里最好提前储备一些干净的水和不易变质的食物。
那些暴露在外面的食物,可千万别碰,谁知道它们有没有被辐射污染了呢。
出门的时候,咱得把自己包裹得严实点。
戴个宽边帽,能遮住脸和脖子的那种,再戴副大墨镜,穿上长袖长裤。
可别嫌麻烦,这都是为了咱自己好。
还有家里的东西,要是怀疑被辐射污染了,别心疼,该扔就扔。
像那些从外面带回来的东西,先在门口消消毒,再拿进家里。
对了,要是您在外面,感觉周围可能有核辐射,赶紧往逆风的方向跑。
这就好比,风是个调皮的孩子,它可能会把辐射物质吹过来,咱可不能迎着它跑,得躲着点。
另外,平时多留意政府发布的消息和警报。
政府会告诉咱们该怎么做,咱们听话照做准没错。
回到我那朋友,经过我这么一番讲解,他心里踏实多了。
所以啊,大家只要了解了这些防核辐射的知识,遇到情况不慌张,按照正确的方法应对,就能最大程度地保护自己和家人。
总之,防核辐射这事,咱不能掉以轻心,但也别过度恐慌。
只要做好准备,心里有谱,啥小恶魔也别想伤害到咱们!。
辐射防护手册pdf
![辐射防护手册pdf](https://img.taocdn.com/s3/m/c38e7e9b710abb68a98271fe910ef12d2af9a9a5.png)
辐射防护手册pdf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辐射无处不在。
从太阳的紫外线到医疗设备中的X 射线,从手机信号到核电站,辐射以各种形式存在于我们周围。
虽然大多数辐射的剂量在安全范围内,但了解辐射防护的知识对于保护我们的健康至关重要。
本手册将为您提供有关辐射防护的基本信息和实用建议。
一、辐射的类型与来源辐射主要分为两类:电离辐射和非电离辐射。
电离辐射具有足够的能量,可以使原子或分子中的电子脱离轨道,从而改变物质的化学性质。
常见的电离辐射包括 X 射线、γ射线和放射性物质发出的α、β粒子等。
医疗诊断和治疗(如 X 光、CT 扫描、放疗)、核工业(如核电站、核废料处理)以及放射性物质的研究和使用等是电离辐射的主要来源。
非电离辐射的能量较低,不足以使物质发生电离。
例如,紫外线、可见光、红外线、无线电波(包括手机信号、微波炉辐射等)都属于非电离辐射。
太阳是紫外线的主要来源,而我们日常使用的电子设备则是无线电波的常见来源。
二、辐射的影响电离辐射对人体的影响取决于辐射的剂量、类型、暴露时间以及人体的敏感性等因素。
高剂量的电离辐射可能导致急性放射病,表现为恶心、呕吐、脱发、出血、感染等症状,严重时甚至会危及生命。
长期低剂量的暴露可能增加患癌症的风险,影响遗传物质,导致基因突变和染色体畸变。
非电离辐射在一般情况下对人体的影响相对较小,但高强度或长期暴露也可能对健康产生一定的影响。
例如,过度暴露于紫外线可能导致晒伤、皮肤老化和皮肤癌;长时间使用手机可能引起头痛、疲劳等不适。
三、辐射防护的原则辐射防护的基本原则包括:时间防护、距离防护和屏蔽防护。
时间防护:减少在辐射源附近的停留时间可以降低接受的辐射剂量。
例如,在进行 X 光检查时,尽量缩短曝光时间。
距离防护:辐射强度随着与辐射源距离的增加而迅速降低。
保持与辐射源足够的距离可以有效减少辐射暴露。
例如,远离放射性物质存放处。
屏蔽防护:使用适当的材料来阻挡或减弱辐射。
例如,在核电站中使用铅、混凝土等材料来屏蔽辐射。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核辐射福岛核电站泄漏情况进展和对我国的影响北京时间3月11日,日本本州岛附近海域发生里氏9.0级强震,强震引发海啸。
强震造成两座核电站的5个机组停转,并于12日首次确认核电站出现泄漏,大批居民被疏散。
强震造成多处火灾,核泄漏情况不断扩大。
近期,日本地震灾区核电站多个机组出现险情引起我国民众对于核辐射问题的关注。
卫生部网站15日发布《核与辐射事故医学应急问与答》。
问答指出,当全身照射剂量大于1戈瑞(Gy)时,人体会出现急性放射性病等健康效应。
但对于核电站事故中释放的放射性落下灰,大量的放射性烟云经过长距离输运后,不大可能出现如此高剂量照射的情况。
一旦出现核与辐射突发事件,公众必须做的第一件事是尽可能获取可信的关于突发事件的信息,了解政府部门的决定、通知。
应通过各种手段保持与地方政府的信息沟通,切记不可轻信谣言或小道信息。
其次,公众应迅速采取必要的自我防护措施,例如可以选用就近的建筑物进行隐蔽,关闭门窗,关闭通风设备,并根据地方政府的安排实施有组织、有序地撤离。
当判断有放射性散布事件发生时,切忌不能迎着风,也不能顺着风跑,应尽量往风向的侧面躲,并迅速进入建筑物内隐蔽。
应采取呼吸防护,包括用湿毛巾、布块等捂住口鼻,过滤放射性粒子。
体表的防护可用各种日常服装,包括帽子、头巾、雨衣、手套和靴子等。
若怀疑身体表面有放射性污染,采用洗澡和更换衣服来减少放射性污染,并防止食入污染的食品或水.问答强调,出现核与辐射事故时,公众要特别注意保持心态平稳,千万不要惶恐不安。
目前我国核辐射的测定环境保护部(国家核安全局)有关负责人介绍说:截至3月16日10:00,我国辐射环境环境监测未发现任何异常,我国所有运行核电机组均处于安全状态。
我部将继续密切关注和跟踪福岛第一核电站事故进展,进一步加强辐射环境监测,及时向有关方面通报信息。
环境保护部(国家核安全局)有关负责人介绍说,环境保护部(国家核安全局)3月16日16时发布全国省会城市和部分地级市辐射环境自动监测站实时连续空气吸收剂量率监测值。
监测结果汇总图中绿色曲线代表监测值,蓝色柱体代表天然本底水平,绿色曲线均在蓝色柱体范围内。
监测结果表明我国辐射环境水平未受到日本核电事故的影响。
核辐射的危害:核泄漏一般的情况对人员的影响表现在核辐射,也叫做放射性物质,放射性物质可通过呼吸吸入,皮肤伤口及消化道吸收进入体内,引起内辐射,外辐射可穿透一定距离被机体吸收,使人员受到外照射伤害。
内外照射形成放射病的症状有:疲劳、头昏、失眠、皮肤发红、溃疡、出血、脱发、白血病、呕吐、腹泻等。
有时还会增加癌症、畸变、遗传性病变发生率,影响几代人的健康。
一般来讲,身体接受的辐射能量越多,其放射病症状越严重,致癌、致畸风险越大。
核辐射的症状:急性核辐射初期症状:恶心呕吐发热腹泻4,5照射剂量超过1 Gy( 单位:戈)时可引起急性放射病或局部急性损伤;在剂量低于1 Gy 时,少数人可出现头晕、乏力、食欲下降等轻微症状;剂量在1~10 Gy 时,出现以造血系统损伤为主;剂量在10~50 Gy 时,出现以消化道为主症状,若不经治疗,在两周内100% 死亡;50 Gy 以上出现脑损伤为主症状,可在2 天死亡。
急性损伤多见于核辐射事故。
短时间内大剂量电离辐射引起的放射性损伤,称急性放射病。
较长时间超过允许剂量的辐射损伤,称慢性放射病。
此病常见于接受过量射线的工作人员、公众及核武器爆炸的罹难者,主要引发造血功能障碍、内脏出血、组织坏死、感染及恶性变等。
其中,核辐射导致的全身外照射损伤主要出现在急性放射病典型病程的初期,表现为恶心、呕吐、疲劳、发热和腹泻。
“假愈期”患者持续时间长短不同,症状有所缓解。
严重的发展到了极期则有感染、出血和胃肠症状。
经恰当治疗后上述症状逐渐缓解。
而局部照射损伤是随受照剂量的不同,在受照部位可能出现红斑、水肿、干性脱皮和湿性脱皮、起水泡、疼痛、坏死、坏疽或脱发等症状。
局部皮肤损伤通常持续几周到几个月,严重者常规方法难以治愈。
不过,外照射多见于核电站工作人员。
体内污染引起的内照射一般没有明显的早期症状,除非摄入量很高,但这种情况非常罕见。
在接受辐射后,人体将出现哪些症状?4,5全身长期超剂量慢性照射,可引起慢性放射性病。
局部大剂量照射,可产生局部慢性损伤,如慢性皮肤损伤、造血障碍、白内障等。
慢性损伤常见于核辐射工作的职业人群。
接受中等程度的辐射将导致辐射病。
它有一系列症状。
在接受辐射的几小时之内,人往往会出现恶心与呕吐,随后可能经历腹泻、头痛和发烧。
在最初症状之后,人体可能会在一段时间内不再显示任何症状,然而往往在几周之内,又有新的、更加严重的症状发生。
如果接受了高等程度的辐射,以上所述的所有症状都可能立即出现,并伴随着全身性的、甚至可能致命的脏器损害。
接受4戈瑞(Gray,简写为Gy,电离辐射吸收剂量的标准单位)的辐射后,大约一半的健康成年人会因此丧命。
【译注:目前日本报告反应堆周边的辐射约为千分之一Gy。
】相比之下,治疗癌症时,放疗的辐射剂量往往达到每次1-7戈瑞,但是这些辐射被严密地控制,并往往只作用于特定的身体部位。
胚胎与胎儿的损伤5胚胎和胎儿对辐射比较敏感,在胚胎植入前接触辐射可使死胎率升高;在器官形成期接触,可使胎儿畸形率升高,新生儿死亡率也相应升高。
据流行病学调查显示,在胎儿期受照射的儿童中,白血病和某些癌症的发生率较对照组为高。
远期效应5在中等或大剂量范围内,核辐射致癌已为动物实验和流行病学调查所证实。
在受到急慢性照射的人群中,白细胞严重下降,肺癌、甲状腺癌、乳腺癌和骨癌等各种癌症的发生率随照射剂量增加而增高。
核辐射的防护:外照射的防护方法体外辐射源对人体的照射称外照射。
外照射防护的原则是尽量减少人体受到照射的剂量.把它控制在剂量当量限值以下。
在确定辐射源的情况下,决定人体受到照射剂量的大小的因素是离辐射源的距离、照射时间和屏蔽情况。
因此,外照射的防护一般利用“距离”、“屏蔽”和“时间”三种方法加以考虑。
增大与辐射源间的距离对于核辐射“点”源,辐射强度与距离的平方成反比。
因此,增大人体与辐射源间的距离是降低人体受照射剂量简单有效的途径。
缩短辐射照射的时间,缩短工作周期人体受到的剂量等于剂量率与时间的乘积,因此,在相同的核辐射场中,人体受照时问越长,接受的剂量也越大。
对于辐射防护来说,在一切接触到核辐射的环境中。
都应以尽量缩短受照时间为原则。
屏蔽核辐射通过物质层时由于电离碰撞或其他作用过程而被吸收,射线强度被减弱,因此。
根据辐射源的性质,在其周围加上一层合适的和足够厚的屏蔽材料,在辐射源和救援人员之间设置屏蔽层,“阻挡”或“减弱”核辐射粒子对人体的照射。
内照射的防护方法进人人体内的放射性核素作为辐射源对人体的照射称为内照射。
由于直接吸入承载放射性物质以及通过口腔咽下或通过皮肤、伤口使放射性物质进入体内,造成内照射的危害。
因此,内照射可通过减少放射源数量,包括大气、人体或物体表面的辐射量;穿戴防护衣,防止皮肤直接接触辐射源;戴正压呼吸面具或气衣,防止吸入放射性微尘;禁止在控制区吃、喝、吸烟,限制食入放射性物质的途径;避免带有裸外伤进入辐射控制区等方式进行防护。
核电事故防护的主要措施病人的处理:首先估算受照剂量,包括生物、化学、物理及临床症状等方法提供的受照剂量、内照射和外照射、全身照射和局部照射,以分清轻、中、重不同损伤程度,尽快做好早期诊断及治疗。
组织放射性监测:包括人员、环境、水源、饮食,分出污染等级以便于污染处理及防护。
食品的处理:根据对食品放射性测量污染结果采取去包装,削皮冲洗以达到允许标准即可食用。
饮用水:采用凝集沉淀过滤方法以达到可饮用标准。
衣服、用具:根据具体表面污染,经过拍打、清扫、冲洗以达到去污标准。
环境污染采取控制出入,隔离或迁移、隔离待衰变或扩散稀释达到允许标准可恢复正常。
墙面、地面、道路:根据不同情况可用覆盖铲除表层或冲洗达到允许标准。
个人防护做好个人卫生防护,呼吸道防护,根据不同情况,可戴防护面具及不同类型的口罩,穿防护服,离开污染区要淋浴、更换衣服,加强个人剂量监测。
医疗防护根据情况需要服用碘片或其他预防药品。
根据受照剂量不同的人群进行长期医学观察。
宣传教育:利用影视、网络视频图片及编制核事故应急资料宣传片等。
日常抗辐射食品黑芝麻中医理论认为,黑色入肾,“肾主骨升髓通于脑”,各种辐射危害主要影响人体大脑和骨髓,使人免疫系统受损。
多吃补肾食品可增强机体细胞免疫、体液免疫功能,能有效保护人体健康。
紫苋菜紫苋菜能抗辐射、抗突变、抗氧化,与其含硒有关。
硒是种重要的微量元素,能增强机体免疫功能,保护人体健康。
常吃含硒丰富的紫苋菜,可提高人体对抗辐射的能力。
绿茶绿茶中的茶多酚是抗辐射物质,可减轻各种辐射对人体的不良影响。
茶叶中还含有脂多糖,能改善机体造血功能,升高血小板和白血球等。
蔬菜、水果吃新鲜的水果、蔬菜,能摄取大量的维生素A、B、C、E。
这些富含维生素的食物能减轻电磁辐射对人体产生的细微影响,避免神经系统发生紊乱。
辛辣食品辣椒之类辛辣食品属于常用调料,同时也是抵御辐射的天然食品。
吃辣椒不但可调动全身免疫系统,辣椒、黑胡椒、咖喱、生姜之类的香辛料,还能保护细胞的DNA,使之不受辐射破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