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章 心理应激 《护理心理学》课件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应激源:是指使人感到紧张的事件或环境刺激,亦 称生活事件。
应激输入就是个体感知应激源的过程
二、应激源的类型 (一)根据应激源的来源分类
1.内部应激源:指产生于有机体内部的各种需求或 刺激。
2.外部应激源:指产生于体外的各种需求或刺激。
(二)按应激源的内容分类
1.躯体性应激源
指直接作用于躯体的刺激因素。 包括各种理化和生物学刺激。 如高温或低温、辐射、电击、 噪音、损伤、病原微生物、疾病等。
❖应对指向性: 问题中心策略(问题关注性应对) 情绪中心策略(情绪关注性应对)
❖ 应对者态度:积极与消极
二、应激的预防与应对
(一)消除应激源 (二)提高对应激认识和应对水平 (三)寻求社会支持 (四)适当运动和松弛应对
【知识卡片】
常见压力指征(我们每个人都有自己特征性的压力表征)
▪ 行为的:持续忙碌、负担着委托的任务和最后期限、漏餐、暴 食、失眠、生气、愤怒爆发、吸烟饮酒量增加。
三、生活事件
生活事件指人们在日常生活 中面临的各种各样的问题,是造 成心理应激主要刺激物。
社会再适应评定量表
❖ 1967年,美国精神病学家霍尔姆斯(Holmes)和雷赫 (L. Rahe)对5000多人进行调查,编制了包括43种生活事件的 社会再适应量表(Social Readjustment Scale, SRRS)。
9.某学生由一次考试失败引起了精神痛苦的表现,最宜称其为 ( )。 A.问题关注性应对 B.情绪关注性应对 C.宣泄应对 D.生理反应性应对
10.关于社会支持,目前的研究认为( )。 A.具有减低应激水平和保护健康的作用 B.只在人格有缺陷的个体身上才有作用 C.社会支持就是情绪应对 D.社会支持是一种回避方式
▪ 人际关系的:不能应对他人的需要,与他人“难以相处”、有吵 架倾向、没有耐心、过度控制、退缩倾向、依赖、需 要持续支持。
思考与训练
一、名词解释
1.一般适应综合征 2.心理应激 3.应激源 4.生活事件 5.生活变化单位 6.应激反应 7.焦虑 8.退化 9.敌对 10.物质滥用 11.认知评价 12.社会支持
▪ 2 阻抗期:如果有害刺激持续存在,机体通 过提高体内的结构和功能水平以 增强对应激源的抵抗程度;
▪ 3 衰竭期:如果继续处于有害刺激之下或有 害刺激过于严重,机体会丧失所 获的抵抗能力而转入衰竭阶段。
(四)心理学的应激观
❖ 医学心理学领域中应激的概念包括3层含义 1、应激是一种刺激物 2、应激是机体对刺激的反应 3、应激是一种觉察到的威胁
二、选择题
1.一般适应综合征(GAS)分以下三期( )。 A.觉醒期、阻抗期、适应期 B.觉醒期、阻抗期、衰竭期 C.警戒期、阻抗期、适应期 D.警戒期、阻抗期、衰竭期
2.以下不属于心理应激刺激的是( )。
A.受到奖励
B.工作负担过重
C.失眠
D.吸烟
3.LCU反映的是( )。 A.生活事件对个体心理刺激的强度单位 B.生活事件被认知程度单位 C.生活事件的改变程度单位 D.生活事件对心身疾病的影响程度单位
(一)应激对健康的积极影响
1 .适度应激是人成长和发展的必要条件 2 .适度应激是维持人体正常功能活动的必要条件
(二) 应激对健康的消极影响
1.直接引起生理和心理反应,使人出现身体不适与精神痛苦。 2.加重已有的精神和躯体疾病,或使旧病复发 3.导致机体抗病能力下降
【案例评析】
案例5-2
2008年5月12日汶川大地震,使成千上万的人失去了亲人、 失去了家园、身体受到伤害。灾后的调查研究发现,受灾人群 中不同程度上存在痛苦的梦境、记忆力减退、注意力难以集中; 决策困难、无法面对所爱的人、悲观消极、自杀观念;焦虑、 恐惧、愤怒、易激惹等表现。
(三)根据应激源的可控制性分类
1.控制性应激源
指个体可对其进行控制(如预防、减弱、消除等)的应激源。 日常工作生活中的此类应激源有很多,例如因某种疏忽造成工 作失误,与朋友发生争吵,与领导关系紧张等。
2.不可控制性应激源
指个体不能对其进行控制的应激源。此类应激源难以预防, 而且一旦出现,普通个体大多无法消除或减少其影响。 例如,亲人死亡、交通拥挤、利益分配不公等。
1、配偶死亡 2、离婚 3、夫妻分居 4、坐牢 5、亲密家庭成员丧亡 6、个人受伤或患病 7、结婚 8、被解雇 9、复婚 10、退休 11、家庭成员健康变化 12、妊娠 13、性功能障碍 14、家庭增加人口 15、调换工作岗位 16、经济改变 17、好友丧亡 18、改行(工作) 19、夫妻多次吵架 20、中等负债 21、取消赎回抵押品 22、职业改变
❖ 综合上述三层含义,可以将心理应激定义为: 心理应激是个体在觉察需求与满足需求的能力不
平衡时,倾向于通过整体心理、生理反应进行适应的 过程。
二、心理应激的过程
应激输入
应激中介变量
应激反应
应 认知评价 激 源 社会支持
应对方式 个性等等
心理反应 行为反应 生理反应
健康 疾病
第二节 应激源
一、应激源的概念
LCU
29 29 28 26 26 25 24 23 20 20 20 19 19 18 17 16 16 15 13 12 11
生活变化单位(life change units, LCU)
一年LCU累计值 次年患病率
LCU与健康的关系
>300 86%
150~300
50%
生活事件导致疾病必备的条件:
(三)社会支持系统
社会支持:是在应激研究领域,减轻应激作用的个 体“可利用的外部资源”。
社会支持
客观支持 主观支持
指一个人与社会所发生的实际的联 系和支持程度。
指个体体验到在社会中被尊重、被 支持、被理解和满意的程度。
社会支持的研究:
社会支持与心理病因学研究 社会支持与其它应激因素关系的研究 社会支持保护健康的机制研究 社会支持的量化研究
ຫໍສະໝຸດ Baidu
二、应激的心理反应
1.情绪反应
❖ 焦虑:人预期将要发生危险或不良后果时所表现的紧张、 恐惧和忧虑等情绪状态。
❖ 恐惧:是一种企图摆脱已经明确的有特定危险(会受到伤 害或生命受威胁)的情景时的情绪状态。
❖ 抑郁:表现为悲哀、寂寞、孤独、丧失感和厌世感等消极 情绪状态,伴有失眠、食欲减退、性欲降低等。
▪ 情感的:觉得情感脆弱、疲惫、“急性子”、想流泪、激怒、担 忧、陷入困境。
▪ 生理的:无法放松、紧张、头痛、疲劳倾向、肌肉疼痛(颈、 背部)、机体紧张感、疾病倾向、皮肤病、月经周期 改变、哮喘、异位性心跳、心率快、血压高。
▪ 认知的:频繁地担忧、注意力难以集中、感觉被糊弄、过多的 欲求和压力、无力感和绝望感。
第一节 应激的概述
一、应激的概念
(一)物理学应激观 指一个系统在外力作用下,竭尽全力对抗时的超负
荷过程。
(二)在其他领域 指紧张刺激、紧张反应、紧张状态和心理压力等。
(三)生物应激观观点
加拿大学者塞里(H. Selye)的“全身适应综合征(GAS)” GAS 三阶段:
▪ 1 警戒期:机体为了应对有害环境刺激而唤起体内的整 体防御能力;
一、应激的心理中介机制
❖ 认知评价 ❖ 人格特征 ❖ 社会支持系统
(一)认知评价
评价:是指个体对遇到的生活事件的性质、程 度和可能的危害情况作出估计。
认知评价
初级评价 次级评价
利害关系评价 作出能力估计
(二)个性特征
个性与应激的关系:
• 个性是应激系统中的核心因素 • 个性影响个体对生活事件的感知 • 个性影响认知评价 • 个性影响应对方式 • 个性与社会支持有联系 • 个性与应激反应的形成和程度有关
❖ 愤怒:是与挫折和威胁有关的情绪状态。
2.行为反应
❖ 逃避与回避 ❖ 退化与依赖 ❖ 敌对与攻击 ❖ 无助与自怜 ❖物质滥用
回避
应激

逃避
三、应激的生理反应
四、应激与疾病
应激反应是个体对变化着的内外环境所 作出的一种适应。
应 激 源
应 激 反 应
心身功能平衡
健康
心身功能失衡
心身疾病
应激 强度?
第四节 应激的预防与应对
一、什么是应对
应对又称应付,是个体对生活事件以及因生活 事件而出现的自身不平衡状态所采取的认知和行为 措施。
由于应对可以被直接理解成是个体解决生活事 件和减轻事件对自身影响的各种策略,故又称应对 策略。
应对方式的分类:
❖ 应对与应激过程: 生活事件、认知评价、社会支持、心身反应。
1.生活事件的性质:有丧失感的生活事件 2.生活事件的量:超过个体耐受能力 3.个体对生活事件的认知
<150 可能健康
第三节 应激反应
应激反应:指个体经认知评价,对其环境中具有威 胁性应激源所作出的各种生物、心理、社会行为方面的 表现,也称为应激的心身反应。
无论是由何种类型的应激源引起的应激,都会导致 心理和生理反应。
4.与健康和疾病关系最直接的应激心理反应是(
A.认知改变
B.个性改变
C.情绪反应
D.社会适应能力下降
)。
5.最常出现的应激情绪反应是(
A.焦虑
B.抑郁
C.愤怒
D.恐惧
)。
6. “退化”作为应激的一种行为反应是指( )。 A.个体采用远离应激源的方式应付环境 B.个体采用攻击的方式应付环境 C.个体使用幼儿时期的方式应付环境 D.个体表现出无能为力、无所适从的行为方式
评析
本案例中地震是应激源,属于外部的不可控的社会性应激源。 影响应激的因素有认知认知评价,个性特征以及社会支持等。案 例中认知上的表现梦魇、记忆力减退、注意力难以集中、决策困 难、自杀观念,情感上无法面对所爱的人、消极悲观、焦虑、恐 惧、愤怒、易激惹等表现。心理应激的发展和结果有抑郁、物质 依赖、创伤后应激障碍、适应障碍等。
❖ 每种生活事件标以不同的生活变化单位(life change units,LCU),用以检测事件对个体的心理次级强度。
❖ 其中应激值最高的三件事是配偶死亡(100LCU)、离婚 (73LCU)和夫妻分居(65LCU)。
❖ 我国学者张明园、杨德森等也编制了适合国情的生活事件 量表,并已广泛使用。
变化事件
第五章 心理应激
第五章 心理应激
【学习目标】
1 解释心理应激、应激源等基本概念。 2 能识别应激的心理反应及生理反应。 3 陈述心理应激的中介调节机制对健康的影响途径。 4 能举例说明心理应激对健康、疾病的影响。
第五章 心理应激
第一节 应激的概述 第二节 应激源 第三节 应激反应 第四节 应激的预防与应对
LCU
100 73 65 63 63 53 50 47 45 45 44 40 39 39 39 38 37 36 35 31 30 29
变化事件
23、子女离家 24、姻亲纠纷 25、个人取得显著成就 26、配偶参加或停止工作 27、入学或毕业 28、生活条件改变 29、个人习惯改变 30、与上级矛盾 31、工作时间或条件的改变 32、迁居 33、转学 34、娱乐的变化 35、宗教活动的变化 36、社会活动的变化 37、少量负债 38、睡眠习惯改变 39、家庭成员改变 40、饮食习惯改变 41、休假 42、圣诞节 43、微小违法行为
7.心理应激通过以下心身中介途径与生理反应与心身疾病相 联系( )。 A.神经、垂体、紧张状态 B.神经、内分泌、免疫系统 C.神经、内分泌、紧张系统 D.垂体、神经、内分泌系统
8.应对就是个体对生活事件及其伴随的心身不平衡状态所做 的( )。 A.情绪调节 B.认知和行为措施 C.潜意识的心理防御 D.求助活动
预习案例5-1
案例5-1:某男,35岁,在车祸中右下肢受压坏 死,获救后行截肢术。术后他的情绪极不稳定,有时 无缘无故地发脾气,有时象个小孩一样哭泣。他对自 己失去右下肢非常愤怒,觉得为什么这么不公平,为 什么让这样的事情发生在在自己身上。觉得这样活着, 还不如一死了之。
思考: 1.根据上述病例分析此病人的心理状态? 2.病人处于此种心理状态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2.心理性应激源
是指来自人们头脑中的紧张性 信息。 如心理冲突与挫折、不切实际的期望、 不祥预感、以及与工作责任有关的压 力与紧张等。
3.社会性应激源
社会性应激源范围极广,涉及生活中大大小小的事件。 包括社会大环境的变迁与动荡。
4.文化性应激源
指观念、信仰、生活方式、语言、 习俗等方面的变动给人带来的刺激。 文化因素是多层次多侧面的。 当个 体从一个环境迁移到另一个环境,从 一个时期进入到另一个时期,从一种 状态转入到另一种状态时,他将面临 大量文化性应激源的挑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