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水环境污染的现状与对策
合集下载
相关主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近岸海域根据368个站位监测结果,IV类和劣于IV类海水分别占15% 和28.5%。东海海区劣Ⅳ类水质达53%,上海、浙江、广东等省市近岸海 域污染较严重。
2.造成污染的原因
我国水体污染主要来自三方面: 一是工业废水未经预处理超标排放; 二是城市化中由于城市污水集中处理设施及其配套管网严重缺乏, 大量生活污水未经处理直接进入水体; 三是已具备了城市污水处理设施功能,但由于运行经费不到位,造 成设施停滞不能发挥其应用的效率。
中国水环境污染的现状与对策
朱雁伯
目录
一、水污染的现状 二、水环境治理的现状 三、再生水利用的现状 四、存在的问题 五、对策
一、水污染的现状
1.江、河、湖、海的污染
我国主要河流有机污染普遍,主要湖泊富营养化严重,流经城市河 段普遍受到污染,近岸海域亦受到一定污染。
珠江流域干流广州段污染相对较重。黄河流域面临水资源短缺和水 体污染双重压力。松花江流域处于中等污染水平。淮河流域,干流水质 尚好,支流Ⅳ类至劣Ⅴ类水质为主。海河流域污染严重。辽河流域污染 严重。太湖流域处于富营养状态。滇池流域富营养化严重。
13.理顺水务市场的运作机制,杜绝低价炒作,使其健康发展
自污水处理厂进入市场运作、实行企业化管理以来,对我国污水处理 事业的发展起到一定的积极推进作用。但是由于进入市场后承包商都想多 做些项目,有些承包商为了竞争取胜,超低价中标,造成项目中标后难以 操作或中标后再建设和运行管理中从简操作,最后导致项目重新招标或造 成污水处理厂出水超标排放。因此,水务市场既不能出现暴利也不能无利 更不能超低价竞争后为获取利润而降低运行质量,为使水务市场有序运作, 不能单凭承包商所报价格的高低选定中标方,应通过综合考核全面分析, 让报价合理的承包商中标,中标后的承包商才能将项目运作好并能取得适 当的利润,水务市场才能健康蓬勃地发展下去。
二、水环境治理的现状
1.污水处理厂的建设
1996年我国的污水处理厂大约有300座,截 止到2005年底,全国661个设市城市中,有383个 城市建成污水处理厂791座。在10年的时间里, 数量翻了一倍半,从这些数字中不难看出,我国 的城市污水处理业发展是非常迅速的。
2.城市污水处理率
2000-2006我国城市污水处理率变化情况
4.污泥处理处置
据估算,目前我国城市污水处理厂每年排放的干污泥量大约为600 万吨,而且年增长率大于10%,如果城市污水全部得到处理,则将产 生干污泥量大约为1000万吨。
这些数量巨大的污泥将成为未来急需处理处置的难题。国内现 有的基本处理方法是污泥浓缩和脱水,国内一些的污水处理厂经污 泥浓缩后进行厌氧消化处理。污泥经浓缩和脱水后,一般含水率只 能降低到80%左右。如此高的含水率,污泥达到最终妥善的处置仍是 需要研究的重大课题,而发达国家正逐步要求污泥的含水率降低到 20%-30%。因此,高效、经济的污泥处理技术包括脱水和干燥技术将 有巨大的市场。
12.经济建设与污染控制要协调发展
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就会带来相应的环境污染,经济发展速度越快, 环境污染如得不到有效控制就会产生制约经济发展的后果。一些发达的国 家已经尝试了发展与污染矛盾交融的苦果,体会了经污染后再恢复环境的 困难。我国的经济发展是世界瞩目的,我们的环境污染虽说严重,若加强 治理力度还为时不晚,加之我国政府非常重视环境保护工作,我们在各项 环境治理中取得一定的成果,只要在经济建设过程中加强污染控制就一定 会做到协调发展,即使我国在国际上成为经济强国又能保持环境优雅、清 洁、美丽的自然风光。
60.00% 50.00% 40.00% 30.00% 20.00% 10.00%
0.00%
2000年 2001年 2002年 2003年 2004年 2005年 2006年
污水处理率
从图中可以看出,我国的城市污水处理率 保持了较快的增长势头, 由2000年的34.2%增长到2006年的56%。尽管如此,与发达国家的80%的污 水处理率相比,我国还存在很大的差距。
四、存在的问题
目前我国水环境治理领域存在的问题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 经济发展的速度远高于水污染治理的力度 2. 点源治理与集中处理缺乏同步管理 3. 污水治理的设施及配套设施投资不足 4. 建成的污水处理厂运行经费不到位 5. 污水处理产厂的污泥得不到最终处理 6. 水资源缺乏合理使用的政策和控制手段 7. 河湖水域的养殖业缺乏科学化的管理 8. 水域沿岸的污染排放口得不到彻底根除 9. 已建成的污水处理厂不适应新排放标准的要求 10. 缺乏全局观念和可持续发展的战略思想
(1)综合本地区污泥产量、污泥泥质、处理的环境条件等特点,着手 编制污泥最终处置的规划。
(2)探讨污泥无害化最终处置的新途径。 (3)污泥处置工艺选择。 (4)摆正污泥处置课题的研究与污泥处置工程实施的关系。 (5)借助社会各方同治污泥污染。 (6)污水处理厂污泥最终处置应列入政府主管部门的监管范围。 (7)污泥处置费用要有明确的规定 。
7.制定分质供水政策,分别定价,体现水资源的价值
合理使用水资源应按照生活生产所需要的用水水质来选择水资源。首 先要将优质水作为人类饮食用水和食品医药加工行业用水,其次用于各 类产品在生产过程中有特殊水质要求的生产工艺用水、工业冷却水、河 道景观水、市政绿化水、生活杂用水等均可选择再生水,经过不同深度 的处理后供给相应的用户,并给予优惠的政策和合理的价格,使用户得 到分质用水的实惠价格。不能出现地表水、地下水价格低于再生水价格 的问题。用优惠政策鼓励使用再生水,用价格杠杆体现不同水资源的相 对价值,达到各种水资源都能得到充分利用的目的。
3.污染带来的后果
我国江河湖泊普遍遭受污染,全国75%的湖泊出现了不同程度的富 营养化。
2007年入夏以来,接连发生了太湖、滇池、巢湖的蓝藻爆发事件, 这是一个标志——传统的发展模式积累的环境成本已经到了临界点。
目前7大水系的26%是五类和劣五类,9大湖泊中有7个是五类和劣 五类。
七大江河除了干流因水量大水质尚可之外,大小支流几乎全部坏死! 80%的湖泊的水也全部坏死! 太湖蓝藻大量繁殖,严重影响了城市的饮用水源。
9.落实污水处理费的收取
尽管政府有关部门多次要求各地区开征污水处理费,但至今 尚有许多地区仍未征收,导致已建成污水处理厂不能投入正常运 行,甚至引起承包商与行业主管部门发生合同争议。没有开征污 水处理费的地区应按照国家有关部门的要求积极迅速履行征收程 序,使污水处理费的收取落到实处。若近期收费不能到位的地区, 当地政府有关部门应申请财政补贴将污水处理厂运行费用落到实 处,以利于已建成污水处理厂的正常运行。
5. 对不适应新排放标准水质要求的老污水处理厂改造项目出台优惠政策
(1)根据本地区污水处理厂排入受纳水体的水质要求,确定污水处理厂的出水水质标准。 (一级A,一级B,二级)
(2)根据本地区的资金、水环境要求等诸因素,确定污水处理厂改造工程竣工时间及出水 水质达到新污水综合排放标准要求的时间。
(3)污水处理厂改造工程提倡推广应用新工艺、新技术,提高污水处理效率。在充分利用 原有处理构筑物的基础上,尽量少建或不建新的构筑物,在保证出水水质达标排放的前提下节 约资金投入。
4.建设污水处理厂应与配套管网同步实施
城市生活污水和工业废水都要通过市政管网输送到城市污水处理厂,只 建成了污水处理厂不建相应的配套管网,造成污水处理厂因无污水来源或来 水量不足不能正常运营的局面。这种局面的出现有的是因为建污水厂时没有 把污水管网同时建设;有的是建了污水处理厂,原有的污水管网不健全,需 要增加的新管网收水量由于各种原因不能与污水厂的处理能力相匹配,使污 水厂停滞不能发挥其功能。既浪费了投资,也使设施设备因长期停用产生损 坏。只有在建设时将污水厂与配套管网同步实施,才能完整地发挥出城市基 础设施的作用。
(4)污水处理厂改造项目的处理工艺应选择降低能耗,降低运行成本的工艺流程,尽量减 少运营费用的支出。
(5)政府有关部门应积极支持扶持各地区已建成的污水处理厂改造工程,出台有关的优惠 政策和实施细则,促进工程的尽早完成,早日为减排污染物发挥效益。
6.污水处理厂的污泥进行无害化最终处置,避免二次污染源的产生
10.加强对投入运行的污水处理厂的监管力度,发现问题及时处理
在保障污水处理厂运行经费的同时,在严格控制污水处理厂上游污染 源超标排放的基础上,要对污水处理厂的出水水量、出水水质进行严格管 理。从对污水处理厂监管过程中可以及时发现相关问题,如由于经费不足 迫使污水处理厂减量处理,部分未经处理的污水排入受纳的水体;又如由 于没有运行经费导致污水处理厂停滞,不能发挥其作用;再如为了无原则 的降低成本、减少开支、偷排不经处理或处理不达标的污水,造成水体污 染等问题。加强监管的力度就能使一些问题能够及早暴露出来,把问题控 制在萌芽期间,控制在造成污染之前,对个别无视环保法律、治理污染报 不负责的渎职者及时处理,确保污水处理厂发挥其应有的效益。
3.工业废水预处理
2005 2004 2003
废水排放总 量(亿吨) 524.5
482.4
460.0
比上年增加Leabharlann Baidu
8.7% 4.9% 4.7%
其中:工业 废水排放量 243.1
221.1
212.4
比上年增加
10.0% 4.1% 2.5%
中国江、河沿岸和沿海地区分布着2.1万家化工厂,但眼下,中国70%以上 的江、河、湖泊遭到了污染。这些企业超标排污主要为COD、氨氮、总磷等 主要污染物,而且氨氮、总磷超标现象比较突出。
3. 严格把住病从口入关,加大资源治理力度
(1)工业废水预处理与城市污水集中处理有机结合是排入水体水质达标 的保障。
(2)必须保持水体自身清洁,是保障水体水质达标的重要因素。 A 根据水体的水质类别严格控制排入水体的水质标准,建立健全排放许可 制度和审批程序。 B 根据水体承受能力严格控制水体的水产养殖规模 C 根据河道、湖塘的污染周期,定期清除河床底泥,避免水体自身污染。
11.因地制宜,多途径,充分利用再生水资源
目前经处理的污水已用于生产冷却水、生活杂用水、园林绿化等领域 中,但还不够广泛,应结合当地的具体实际开发利用途径,如有的城市由 于缺水严重,市内河道中既不能及时补充新鲜水又不能使河道的水体流动 起来,造成死水一潭、厌氧发臭使环境受到严重污染。若将再生水注入河 道,将会改变河水水质,再给城市带来活力和生气。若由于地下水开采量 过大,造成地下水亏缺、地面下沉,可将再生水经过深刻处理达到地下水 水质标准进行地下水回灌,对其水源进行补充以备再用。总之要把再生水 资源千方百计的利用起来,节约出更多优质水用于更需要的领域中去。
8.严格控制地下水源的开采
由于地表水源的紧缺造成地下水资超量开采的严重问题,使地下水 资源处于匮乏,使地面产生不同程度的下沉,比较严重的是有些地区自 来水厂的供水能力很大,但售水量却很小,出现用水户采用打井使用自 备水源的问题。问题的出现反映出对水资源使用缺乏管理,在水资源实 行统一调配合理使用水资源方面产生失控,控制地下水资源的继续开采, 必须将能够使用其它水源的自备井封闭,用地表水、再生水等水源取代 井水,对暂时无其它水资源代替的自备井水源要严格控制开采量,并提 高井水的水价,促使用户减少开采量积极寻求第二水资源。
五、对策
1. 树立全民可持续发展战略思想,制定规划,分步实施
(1)现有水资源保护利用规划(包括地表水、地下水) (2)新水源开发、利用规划(污水处理净化水、深度处 理再生水、 海水淡化脱盐水、降雨储存天然水)
2. 建立水系流域、区域管理机制,实行污染总量控制
根据河流、湖泊等受纳水体的规模、功能、流量等建立区域管 理和流域控制相结合的管理模式,并根据受纳水体的自净能力和承 受污染程度的极限值实行污染总量控制的管理措施。把住达标排放 的关口,严格掌握接入水体排放口的审批程序,控制外界污染源进 入水体。定期组织清理河床、湖底污泥,铲除自身污染,在边治理、 边控制的同时将被污染的水体得以恢复。
三、再生水利用的现状
目前再生水的利用主要有以下几种途径:
1.农业用水 2.工业用水 3.市政、园林用水
4. 生活杂用水
5. 城市二级河道景观用水 6.利用现有坑塘储存再生水 7.地下水回灌用水
我国的再生水行业刚刚起步,再生水推广还存在一些困难,导致 再生水利用率很低,要使再生水得到充分利用还任重而道远。
2.造成污染的原因
我国水体污染主要来自三方面: 一是工业废水未经预处理超标排放; 二是城市化中由于城市污水集中处理设施及其配套管网严重缺乏, 大量生活污水未经处理直接进入水体; 三是已具备了城市污水处理设施功能,但由于运行经费不到位,造 成设施停滞不能发挥其应用的效率。
中国水环境污染的现状与对策
朱雁伯
目录
一、水污染的现状 二、水环境治理的现状 三、再生水利用的现状 四、存在的问题 五、对策
一、水污染的现状
1.江、河、湖、海的污染
我国主要河流有机污染普遍,主要湖泊富营养化严重,流经城市河 段普遍受到污染,近岸海域亦受到一定污染。
珠江流域干流广州段污染相对较重。黄河流域面临水资源短缺和水 体污染双重压力。松花江流域处于中等污染水平。淮河流域,干流水质 尚好,支流Ⅳ类至劣Ⅴ类水质为主。海河流域污染严重。辽河流域污染 严重。太湖流域处于富营养状态。滇池流域富营养化严重。
13.理顺水务市场的运作机制,杜绝低价炒作,使其健康发展
自污水处理厂进入市场运作、实行企业化管理以来,对我国污水处理 事业的发展起到一定的积极推进作用。但是由于进入市场后承包商都想多 做些项目,有些承包商为了竞争取胜,超低价中标,造成项目中标后难以 操作或中标后再建设和运行管理中从简操作,最后导致项目重新招标或造 成污水处理厂出水超标排放。因此,水务市场既不能出现暴利也不能无利 更不能超低价竞争后为获取利润而降低运行质量,为使水务市场有序运作, 不能单凭承包商所报价格的高低选定中标方,应通过综合考核全面分析, 让报价合理的承包商中标,中标后的承包商才能将项目运作好并能取得适 当的利润,水务市场才能健康蓬勃地发展下去。
二、水环境治理的现状
1.污水处理厂的建设
1996年我国的污水处理厂大约有300座,截 止到2005年底,全国661个设市城市中,有383个 城市建成污水处理厂791座。在10年的时间里, 数量翻了一倍半,从这些数字中不难看出,我国 的城市污水处理业发展是非常迅速的。
2.城市污水处理率
2000-2006我国城市污水处理率变化情况
4.污泥处理处置
据估算,目前我国城市污水处理厂每年排放的干污泥量大约为600 万吨,而且年增长率大于10%,如果城市污水全部得到处理,则将产 生干污泥量大约为1000万吨。
这些数量巨大的污泥将成为未来急需处理处置的难题。国内现 有的基本处理方法是污泥浓缩和脱水,国内一些的污水处理厂经污 泥浓缩后进行厌氧消化处理。污泥经浓缩和脱水后,一般含水率只 能降低到80%左右。如此高的含水率,污泥达到最终妥善的处置仍是 需要研究的重大课题,而发达国家正逐步要求污泥的含水率降低到 20%-30%。因此,高效、经济的污泥处理技术包括脱水和干燥技术将 有巨大的市场。
12.经济建设与污染控制要协调发展
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就会带来相应的环境污染,经济发展速度越快, 环境污染如得不到有效控制就会产生制约经济发展的后果。一些发达的国 家已经尝试了发展与污染矛盾交融的苦果,体会了经污染后再恢复环境的 困难。我国的经济发展是世界瞩目的,我们的环境污染虽说严重,若加强 治理力度还为时不晚,加之我国政府非常重视环境保护工作,我们在各项 环境治理中取得一定的成果,只要在经济建设过程中加强污染控制就一定 会做到协调发展,即使我国在国际上成为经济强国又能保持环境优雅、清 洁、美丽的自然风光。
60.00% 50.00% 40.00% 30.00% 20.00% 10.00%
0.00%
2000年 2001年 2002年 2003年 2004年 2005年 2006年
污水处理率
从图中可以看出,我国的城市污水处理率 保持了较快的增长势头, 由2000年的34.2%增长到2006年的56%。尽管如此,与发达国家的80%的污 水处理率相比,我国还存在很大的差距。
四、存在的问题
目前我国水环境治理领域存在的问题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 经济发展的速度远高于水污染治理的力度 2. 点源治理与集中处理缺乏同步管理 3. 污水治理的设施及配套设施投资不足 4. 建成的污水处理厂运行经费不到位 5. 污水处理产厂的污泥得不到最终处理 6. 水资源缺乏合理使用的政策和控制手段 7. 河湖水域的养殖业缺乏科学化的管理 8. 水域沿岸的污染排放口得不到彻底根除 9. 已建成的污水处理厂不适应新排放标准的要求 10. 缺乏全局观念和可持续发展的战略思想
(1)综合本地区污泥产量、污泥泥质、处理的环境条件等特点,着手 编制污泥最终处置的规划。
(2)探讨污泥无害化最终处置的新途径。 (3)污泥处置工艺选择。 (4)摆正污泥处置课题的研究与污泥处置工程实施的关系。 (5)借助社会各方同治污泥污染。 (6)污水处理厂污泥最终处置应列入政府主管部门的监管范围。 (7)污泥处置费用要有明确的规定 。
7.制定分质供水政策,分别定价,体现水资源的价值
合理使用水资源应按照生活生产所需要的用水水质来选择水资源。首 先要将优质水作为人类饮食用水和食品医药加工行业用水,其次用于各 类产品在生产过程中有特殊水质要求的生产工艺用水、工业冷却水、河 道景观水、市政绿化水、生活杂用水等均可选择再生水,经过不同深度 的处理后供给相应的用户,并给予优惠的政策和合理的价格,使用户得 到分质用水的实惠价格。不能出现地表水、地下水价格低于再生水价格 的问题。用优惠政策鼓励使用再生水,用价格杠杆体现不同水资源的相 对价值,达到各种水资源都能得到充分利用的目的。
3.污染带来的后果
我国江河湖泊普遍遭受污染,全国75%的湖泊出现了不同程度的富 营养化。
2007年入夏以来,接连发生了太湖、滇池、巢湖的蓝藻爆发事件, 这是一个标志——传统的发展模式积累的环境成本已经到了临界点。
目前7大水系的26%是五类和劣五类,9大湖泊中有7个是五类和劣 五类。
七大江河除了干流因水量大水质尚可之外,大小支流几乎全部坏死! 80%的湖泊的水也全部坏死! 太湖蓝藻大量繁殖,严重影响了城市的饮用水源。
9.落实污水处理费的收取
尽管政府有关部门多次要求各地区开征污水处理费,但至今 尚有许多地区仍未征收,导致已建成污水处理厂不能投入正常运 行,甚至引起承包商与行业主管部门发生合同争议。没有开征污 水处理费的地区应按照国家有关部门的要求积极迅速履行征收程 序,使污水处理费的收取落到实处。若近期收费不能到位的地区, 当地政府有关部门应申请财政补贴将污水处理厂运行费用落到实 处,以利于已建成污水处理厂的正常运行。
5. 对不适应新排放标准水质要求的老污水处理厂改造项目出台优惠政策
(1)根据本地区污水处理厂排入受纳水体的水质要求,确定污水处理厂的出水水质标准。 (一级A,一级B,二级)
(2)根据本地区的资金、水环境要求等诸因素,确定污水处理厂改造工程竣工时间及出水 水质达到新污水综合排放标准要求的时间。
(3)污水处理厂改造工程提倡推广应用新工艺、新技术,提高污水处理效率。在充分利用 原有处理构筑物的基础上,尽量少建或不建新的构筑物,在保证出水水质达标排放的前提下节 约资金投入。
4.建设污水处理厂应与配套管网同步实施
城市生活污水和工业废水都要通过市政管网输送到城市污水处理厂,只 建成了污水处理厂不建相应的配套管网,造成污水处理厂因无污水来源或来 水量不足不能正常运营的局面。这种局面的出现有的是因为建污水厂时没有 把污水管网同时建设;有的是建了污水处理厂,原有的污水管网不健全,需 要增加的新管网收水量由于各种原因不能与污水厂的处理能力相匹配,使污 水厂停滞不能发挥其功能。既浪费了投资,也使设施设备因长期停用产生损 坏。只有在建设时将污水厂与配套管网同步实施,才能完整地发挥出城市基 础设施的作用。
(4)污水处理厂改造项目的处理工艺应选择降低能耗,降低运行成本的工艺流程,尽量减 少运营费用的支出。
(5)政府有关部门应积极支持扶持各地区已建成的污水处理厂改造工程,出台有关的优惠 政策和实施细则,促进工程的尽早完成,早日为减排污染物发挥效益。
6.污水处理厂的污泥进行无害化最终处置,避免二次污染源的产生
10.加强对投入运行的污水处理厂的监管力度,发现问题及时处理
在保障污水处理厂运行经费的同时,在严格控制污水处理厂上游污染 源超标排放的基础上,要对污水处理厂的出水水量、出水水质进行严格管 理。从对污水处理厂监管过程中可以及时发现相关问题,如由于经费不足 迫使污水处理厂减量处理,部分未经处理的污水排入受纳的水体;又如由 于没有运行经费导致污水处理厂停滞,不能发挥其作用;再如为了无原则 的降低成本、减少开支、偷排不经处理或处理不达标的污水,造成水体污 染等问题。加强监管的力度就能使一些问题能够及早暴露出来,把问题控 制在萌芽期间,控制在造成污染之前,对个别无视环保法律、治理污染报 不负责的渎职者及时处理,确保污水处理厂发挥其应有的效益。
3.工业废水预处理
2005 2004 2003
废水排放总 量(亿吨) 524.5
482.4
460.0
比上年增加Leabharlann Baidu
8.7% 4.9% 4.7%
其中:工业 废水排放量 243.1
221.1
212.4
比上年增加
10.0% 4.1% 2.5%
中国江、河沿岸和沿海地区分布着2.1万家化工厂,但眼下,中国70%以上 的江、河、湖泊遭到了污染。这些企业超标排污主要为COD、氨氮、总磷等 主要污染物,而且氨氮、总磷超标现象比较突出。
3. 严格把住病从口入关,加大资源治理力度
(1)工业废水预处理与城市污水集中处理有机结合是排入水体水质达标 的保障。
(2)必须保持水体自身清洁,是保障水体水质达标的重要因素。 A 根据水体的水质类别严格控制排入水体的水质标准,建立健全排放许可 制度和审批程序。 B 根据水体承受能力严格控制水体的水产养殖规模 C 根据河道、湖塘的污染周期,定期清除河床底泥,避免水体自身污染。
11.因地制宜,多途径,充分利用再生水资源
目前经处理的污水已用于生产冷却水、生活杂用水、园林绿化等领域 中,但还不够广泛,应结合当地的具体实际开发利用途径,如有的城市由 于缺水严重,市内河道中既不能及时补充新鲜水又不能使河道的水体流动 起来,造成死水一潭、厌氧发臭使环境受到严重污染。若将再生水注入河 道,将会改变河水水质,再给城市带来活力和生气。若由于地下水开采量 过大,造成地下水亏缺、地面下沉,可将再生水经过深刻处理达到地下水 水质标准进行地下水回灌,对其水源进行补充以备再用。总之要把再生水 资源千方百计的利用起来,节约出更多优质水用于更需要的领域中去。
8.严格控制地下水源的开采
由于地表水源的紧缺造成地下水资超量开采的严重问题,使地下水 资源处于匮乏,使地面产生不同程度的下沉,比较严重的是有些地区自 来水厂的供水能力很大,但售水量却很小,出现用水户采用打井使用自 备水源的问题。问题的出现反映出对水资源使用缺乏管理,在水资源实 行统一调配合理使用水资源方面产生失控,控制地下水资源的继续开采, 必须将能够使用其它水源的自备井封闭,用地表水、再生水等水源取代 井水,对暂时无其它水资源代替的自备井水源要严格控制开采量,并提 高井水的水价,促使用户减少开采量积极寻求第二水资源。
五、对策
1. 树立全民可持续发展战略思想,制定规划,分步实施
(1)现有水资源保护利用规划(包括地表水、地下水) (2)新水源开发、利用规划(污水处理净化水、深度处 理再生水、 海水淡化脱盐水、降雨储存天然水)
2. 建立水系流域、区域管理机制,实行污染总量控制
根据河流、湖泊等受纳水体的规模、功能、流量等建立区域管 理和流域控制相结合的管理模式,并根据受纳水体的自净能力和承 受污染程度的极限值实行污染总量控制的管理措施。把住达标排放 的关口,严格掌握接入水体排放口的审批程序,控制外界污染源进 入水体。定期组织清理河床、湖底污泥,铲除自身污染,在边治理、 边控制的同时将被污染的水体得以恢复。
三、再生水利用的现状
目前再生水的利用主要有以下几种途径:
1.农业用水 2.工业用水 3.市政、园林用水
4. 生活杂用水
5. 城市二级河道景观用水 6.利用现有坑塘储存再生水 7.地下水回灌用水
我国的再生水行业刚刚起步,再生水推广还存在一些困难,导致 再生水利用率很低,要使再生水得到充分利用还任重而道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