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滨湖区初三语文中考一模试卷

合集下载

2014年中考语文模拟试题(四)-13页文档资料

2014年中考语文模拟试题(四)-13页文档资料

2014年中考语文模拟试题(四)2014年中考语文模拟试题(四)(满分:120分时间:120分钟)一、积累及运用(共28分) 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每对读音都不相同的一项是()(2分)A.勾当/佝偻殉职/徇私枉法揠苗助长/偃旗息鼓B.仿佛/怫然创伤/横冲直撞笨口拙舌/咄咄逼人C.椽子/边缘漂白/虚无缥缈风驰电掣/提纲挈领D.蓓蕾/倍增混淆/浑水摸鱼不卑不亢/引吭高歌2. 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2分)A.?_怪副校长按步就班安然无恙B.发详剃须刀趋之若鹜好高骛远C.邋遢旗见店苍皇逃窜沧海桑田D.彰显刽子手满腹经纶无与伦比3.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使用有误的一项是()(2分)A.该如何处理这些垃圾呢?大家七嘴八舌地商量着,众说纷纭,莫衷一是。

B.在暑期社会实践活动中,同学们既得到了能力上的锻炼,也享受了天伦之乐。

C.被列为世界十大思想家之首的“圣人”孔子,不仅在中国家喻户晓,也为世界许多国家和人民所推崇。

D.在省“中学生与社会”作文大赛中,我市多名中学生以别具匠心的构思和丰富鲜活的内容夺得一等奖。

4.古诗文默写。

(8分)(1),,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

(《桃花源记》)(2)人们常用《出师表》中“,”来形容一个人临危受命,勇挑重担。

(3)杜甫在《望岳》一诗中抒发雄心壮志的句子是:,。

(4)古诗中有很多与“酒”有关的诗句,请写出连续的两句:,。

5.把下列带序号的句子依次填入文中横线处,使上下文语意连贯。

(只填序号)(2分)青年是早晨八九点钟的太阳。

,使自己更好更快地成长起来。

①反省能使人走向成熟,变得深邃,臻于完善②我们希望年轻人善于从自己和他人的经验教训中学习,克服自身经验的局限,进而从更广阔、更深厚的大地上汲取思想和经验的营养③在任何一个时代,青年都是社会上最富有朝气、最富有创造性、最富有生命力的群体④经验证明,进步较快的青年人,必定是善于反省的人6.名著阅读。

(5分)外祖母坐在窗户下快速地织着花边,线轴快乐地击打着,密密麻麻插满了铜针的枕头在春天的阳光下像金刺猬似的闪光。

2014年中考语文模拟试卷(新人教版含答案)

2014年中考语文模拟试卷(新人教版含答案)

(最新)2014年中考语文模拟试卷及答案(新人教版)(本卷满分12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注意事项:1. 本卷共8页,用钢笔或圆珠笔(蓝色或黑色)将答案直接写在试卷上。

2. 答题前将密封线内的项目填写清楚。

温馨提示:仔仔细细审题,认认真真答卷,工工整整书写。

一 语文积累与语言运用(20分)1. 下面词语书写及加点字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2分) 【 】 A.慧心稽.首(q ǐ) 嫌.恶(xi án) 顶礼膜拜 随声附和.(h è) B.禁固驯.良(x ùn) 分.外(f èn) 格物致知 相得益彰.(zh ān ɡ) C.惘然亘.古(ɡèn) 恻.隐(c ěi) 不可思意 骇.人听闻(h ài) D.嬉戏归咎.(ji ù) 煞.白(sh á) 任劳任怨 锐不可当.(d ān ɡ)2. 阅读下面短文,按要求答题。

(5分)真诚就要把心胸 ① (扩展、扩大),把虚伪斩断,让非分的 ② (欲望、念头)、灰色的思想一起付之流水,从而多一点善心美意,多一些热情奉献。

就像杜甫身居陋室,喊出的却是“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就像范仲淹,胸怀“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之心。

而今有多少人,即使很会使用“外交辞令”,也令人一眼看穿其虚假的本质;又有多少人,虽然拥有太多的钱财,却不能买到一丝真诚。

人们终于明白,真诚金钱不换,真诚巧语难当。

真诚是理想里的一朵白云,真诚是生活中的一泓清泉,真诚是感情里的一支劲歌, 。

恪守真诚,它会帮我们创造金色的人生(1)文中①②两处应该选用的词语是:① 、 ② 。

(1分) (2)请修改文中画线句子的语病,把正确的句子写在下面的横线上。

(2分)(3)了解上、下文,请在第二段空白处补写出你对真诚的感悟。

(2分)3. 名著阅读。

(3分)因为这些高贵的“慧骃”生来就具有种种美德,它们是理性动物,根本不知道什么叫罪恶。

2014年中考语文模拟试卷+答题卷+答案详解

2014年中考语文模拟试卷+答题卷+答案详解

B.短语“观赏美景”“留守儿童”“关爱我们”“分析透彻”的结构相同。

C.“接到迎检通知后,我校师生立即行动起来”一句划线的词语依次是定语、状语、补语。

D.“朝鲜政府的强硬态度并没有因美韩联合军演而改变”一句的主干是“朝鲜政府没有改变”。

6、对修辞手法及其作用分析不正确的是(▲)A.“争渡,争渡,惊起一滩鸥鹭。

”“争渡”运用了反复手法,表现了词人急着寻路回家、奋力划船的情状。

B.“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

”运用对偶手法,描绘了一幅天高日丽、红碧交辉的彩色图画,令人心旷神怡。

C.“君子于役,如之何勿思?”运用反问手法,表现了女主人公对在外服徭役的丈夫深切的思念之情。

D.“两岸青山相对出,孤帆一片日边来。

”“出”字运用了夸张手法,写出了青山的动态美。

二、(9分,每小题3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语段,完成7~11题。

孟浩然,字浩然,裹州襄阳人。

少好节义,喜振人患难,隐鹿门山。

年四十,乃游京师。

尝于太学赋诗,一座嗟伏,无敢抗。

张九龄、王维雅称道之。

维私邀入内署,俄而玄宗至,浩然匿床下,维以实对,帝喜曰:“朕闻其人而未见也,何惧而匿?”诏浩然出。

帝问其诗,浩然再拜,自诵所为,至“不才明主弃”之句,帝曰:“卿不求仕,而朕未尝弃卿,奈何诬我?”因放还。

采访使韩朝宗约浩然偕至京师,欲荐诸朝。

会故人至,剧饮欢甚。

或曰:“君与韩公有期。

”浩然叱曰:“业已饮,遑恤他!”卒不赴。

朝宗怒,辞行,浩然不悔也。

张九龄为荆州,辟置于府,府罢。

开元末,病疽背卒。

(选自《新唐书》)7、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何惧而匿.匿:隐藏B、浩然再.拜再:两次C、采访使韩朝宗约浩然偕.至京师偕:全都D、欲荐诸.朝诸:之于8、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语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A、维以实对./当窗理云鬓,对.镜帖花黄B、卒.不赴/卒.中往往语,皆指目陈胜C、君与韩公有期./会天大雨,道不通,度已失期.D、朝宗怒,辞.行/停数日,辞.上9、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用法与“朕闻其人而未见也”中的“而”相同的一项是( ▲ )A、先帝刨业未半而.中道崩殂B、启窗.而观,雕栏相望焉C、年且九十,面山而.居D、黑质而.白章第Ⅱ卷(共123分)三、(30分)10、把第Ⅰ卷文言文阅读材料中划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2014年中考语文一模试卷

2014年中考语文一模试卷

九年级语文一模试卷(试题卷)2012.4一、语文积累与综合运用(35分)1.默写古诗文中的名句名篇。

(10分)⑴补写出下列名句中的上句或下句。

(任选其中6句,6分)①学而不思则罔,。

(《论语》)②蒹葭萋萋,白露未晞。

,在水之湄。

(《诗经•蒹葭》)③田家少闲月,。

(白居易《观刈麦》)④,甲光向日金鳞开。

(李贺《雁门太守行》)⑤,蜡炬成灰泪始干。

(李商隐《无题》)⑥日出而林霏开,。

(欧阳修《醉翁亭记》)⑦浊酒一杯家万里,。

(范仲淹《渔家傲》)⑧,柳暗花明又一村。

(陆游《游山西村》)⑵默写杜牧的《泊秦淮》或李白的《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

(4分)2.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⑴至⑷题。

(9分)微寒薄凉的北风从我耳旁掠过,呼啸摇yè,像是在呜咽,像是在咏唱:清明时节桃李笑,野地荒冢话凄凉。

乌啼鹊噪昏乔木,阴阳两隔谁断肠。

一声声哀嚎,一声声低泣,仿佛来自苍穹,仿佛在耳边回响。

夜茏罩了一片有生机的气象,黑丝绒般的夜空中悬挂着颗颗闪烁的星星,像是一滴滴晶莹的泪滴,颗颗璀璨,滴滴欲坠下。

像是在诉说一个个遥远哀婉的故事。

——选自网络散文《清明雨,汇成一条思念的河》⑴根据拼音写出相应的汉字,给加点的字注音。

(2分)摇yè()苍穹.()⑵第三行有错别字的一个词.是“”,这个词的正确写法是“”。

(2分)⑶文章第一行“呜咽”一词在这里的意思是:。

(2分)⑷画线句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有什么表达效果?(3分)3.运用你课外阅读积累的知识,完成⑴、⑵题。

(4分))⑴《格列佛游记》以外科医生格列佛的四次出海航行冒险的经历为线索,他分别经历了小人国、、飞岛国、四个国家。

⑵“一从大地起风雷,便有精生白骨堆。

僧是愚氓犹可训,妖为鬼蜮必成灾。

”毛泽东的这首诗讲的是故事。

它选自我国古典白话小说。

(填书名)4.综合性学习(12分)1995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宣布每年的4月23日定为“世界读书日”。

为了迎接读书日的到来,倡导青少年多读书,读好书的风尚。

2014年中考语文模拟试卷50套(含答案)-34

2014年中考语文模拟试卷50套(含答案)-34

2014年中考模拟试卷语文卷(本卷满分120分,考试时间120分钟)一、(30分)1.下列加点字的注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3分)A. 毗.邻(bí)徜.徉(cháng)面面相觑. (qù)B. 蹒.跚(pán) 惬.意(xiè)气冲斗.牛 (dǒu)C. 牟.取(móu)蛰.伏 (zhé) 戎马倥.偬(kōng)D. 匿.笑(nì)眼睑.(liǎn)裙袂.飞扬(mèi)2.下列词语全部正确的一项是()(3分)A.籍贯脑筋委曲求全振聋发聩B.辩析教唆一拜涂地沽名钓誉C.剪采精粹蜚声中外遐迩闻名D.遗憾矫健坐无虚席发号司令3.下列句中加点词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3分)A.湘湖边桃红柳绿,春色迷人,各地游客纷至沓来....,领略秀美的湖光山色。

B.结尾是整篇文章的着力点,千万不能轻而易举....,一笔带过,给人虎头蛇尾的感觉。

C.事发当日,看守所民警值班期间未认真履行看管职责,私自..离岗,外出吃饭,造成在押人员脱管。

D.气象工作人员每天定点观察..风力,详细记录并认真分析有关数据。

4.下列关于文学常识的说法,有错的一项是()(3分)A言论“窃书不能算偷”出自鲁迅小说集《呐喊》中的人物孔乙己之口。

B.《陋室铭》《马说》和《小石潭记》这三篇文章的作者分别是刘禹锡、韩愈和柳宗元,他们都是唐代伟大的文学家。

C.《孙权劝学》选自宋代司马光的《资治通鉴》,揭示了开卷有益、虚心学习的道理。

D.《最后一课》是法国19世纪著名的现实主义小说家都德的名篇。

它通过小弗朗士的视角叙写最后一堂课的情景,体现了爱国主义的情感。

5.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3分)A正在紧张忙碌着的工作人员小张擦了擦额头的汗,兴奋地告诉我们,他们力求构建一个欢乐休闲的氛围。

B.在今天举行了中国少年科学院第三届小院士表彰大会上,刘洋等来自全国的50位小院士受到表彰。

2014年中考语文模拟试卷及答案

2014年中考语文模拟试卷及答案

2014年中考语文模拟试卷总分:15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一(25分)阅读下面一段文字,完成1~4题。

(15分)青春是一道美丽的风景,五彩bīn fēn的四季尽显芳华;青春是一曲动听的音乐,跳动的音符唱响生命的律动;青春是一首激昂的诗歌,绚丽的文字书写人生的梦想。

我们应该在广阔的蓝天之下放飞自己的青春梦想,用奋斗扬起青春的船帆。

当我们努力pīnbó地摇桨时,成功的闸门也会慢慢地为我们打开,将xiǎnɡshòu一份青春的美好,收获一份成功的喜悦。

同学们,青春正在我们的手中,让我们在青春时节奋发吧,让青春之花永远 A (绽露/绽放)在我们心中!1.根据拼音在田字格内用正楷依次写出相应的汉字。

(3分)2.从括号内选择恰当的词语填在A处横线上,应为。

(1分)3.文中划线句子有一处语病,请提出修改意见。

(2分)4.毕业前夕,为了进一步激发同学们的奋发热情,通城中学学生会决定6月20日下午3点在学校礼堂举办“青春·奋发”主题朗诵会,请你参加并完成下列任务:(1)活动一:请你代表校学生会拟写一则通知,要求初三朗诵团全体成员参加主题会。

(3(2)活动二:如果你是本次朗诵会的主持人,请你至少运用一种修辞手法说一段开场白。

(3分)(3)活动三:初中阶段,我们阅读了许多经典名著,如《钢铁是怎样炼成的》《西游记》《水浒传》《鲁宾逊漂流记》《格列佛游记》《朝花夕拾》等,有些名著总能给我们的青春带来积极向上、昂扬奋发的精神养分。

请任选其中一篇,将你自己从中获得的精神养分写下来。

(3分)5.用课文原句填空。

(10分)(1) ,君子好逑。

(《关雎》)(2) 长风破浪会有时,。

(李白《行路难》)(3) ,病树前头万木春。

(刘禹锡《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4) 无可奈何花落去,。

(晏殊《浣溪沙》)(5)采菊东篱下,。

(陶渊明《饮酒》)(6)我想:,无所谓无的。

这正如地上的路;其实地上本没有路,走的人多了,也便成了路。

2014年中考语文模拟试卷50套(含答案)-30

2014年中考语文模拟试卷50套(含答案)-30

2014年中考模拟试卷语文卷试卷满分120分,考试时间120分钟。

一(30分)1.下列加点字的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3分)【原创】A.教诲.(huì)馈.赠(kuì)载.歌载舞(zài)B.恣睢.(suī)狙.击(zǔ)海市蜃.楼(shân)C.蜕.变(tuì)嗥.鸣(áo)牟.取暴利(móu)D.呵.责(hē)鏖.战(áo)遒劲.有力(jìn)2.下列词语没有别字的一项是()(3分)【原创】A.狼藉震撼险象迭生辐员辽阔B.真谛脉搏原弛蜡象怨天尤人C.风采纯粹不容置疑莫衷一是D.安详寒喧更胜一筹乐不思蜀3.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3分)【原创】A.(叫卖者)得气力足,嗓子脆,口齿伶俐,咬字清楚,还要会现编词儿,脑子快,能随声附和....。

B.我珍惜阳光,因为她给我温暖;我珍惜绿叶,因为她给我生机;我珍惜星空,因为她给我幻想..。

C.近年来,我们与大自然这个朋友的关系日益恶化,罪恶的黑手一次次戕害着与我们休戚与共....的大自然,无穷的索取让原本美丽的家园变得伤痕累累。

D.近年,大蒜、白糖、苹果等大幅涨价,疯狂的速度令人叹为观止,由此也催生出“蒜你狠”“糖高宗”“苹什么”等一系列网络新词。

4.下列关于文学常识的说法有错误的一项是()(3分)【原创】A.《唐雎不辱使命》和《邹忌讽齐王纳谏》都选自西汉刘向整理编纂的国别体史书《战国策》,其中《邹忌讽齐王纳谏》告诉人们劝说君王纳谏,使之广开言路,要讲究策略。

B.保尔·柯察金双目失明却不碌碌无为,他克服种种困难顽强地进行写作,在病床上完成了著作——《暴风雨所诞生的》,他用钢铁般的意志诠释了生命的意义。

C.我国现代著名作家沈从文的《云南的歌会》和汪曾祺的《端午的鸭蛋》,都蕴含着浓郁民间文化气息,抒发了作者内心深处对民间文化的由衷赞叹。

D.斯科特、克拉丽丝、奥楚蔑洛夫这三个人物分别出自奥地利茨威格的《伟大的悲剧》、法国莫泊桑的《我的叔叔于勒》、俄国契诃夫的《变色龙》。

2014年初三一模语文试卷

2014年初三一模语文试卷

2014年初三一模语文试卷xx为大家整理的2014年初三一模语文试卷的文章,供大家学习参考!更多最新信息请点击初三考试网一、选择。

下列各题均有四个选项,选出符合题意的一项。

(共12分。

每小题2分)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读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A.执拗(niù) 脂肪(zhǐ) 褴褛(lán) 自给自足(jǐ)B.阴晦(huì) 蓓蕾(lěi) 妥帖(tiē) 既往不咎(jiū)C.干涸(hé) 粗犷(ɡuǎnɡ) 炫耀(xuán) 杳无消息(yǎo)D.笨拙(zhuō) 琐屑(xiè) 胚胎(pēi) 满载而归(zài)2.下列句子中有错别字的一句是A.夏天处在春华秋实之间,正是一个承前启后、生命交替的旺季。

B.每天早晚高峰时间,乘客们总是在公交站前景然有序地排队上车。

C.清明时节,在八大处顶峰,鸟瞰春光明媚的北京城,心情豁然开朗。

D.张丽莉老师在危险时刻奋不顾身地去救学生,用行动诠释了师魂的真谛。

3.下列词语中加点字字义相同的一项是A.闲暇目不暇接B.谋生不谋而合C.安抚安然无恙D.精致闲情逸致4.下面语段中,依次填入关联词最恰当的一项是椰风海韵,是海南最迷人的魅力所在,一排排高大的椰树不结果,优雅地为海南街道撑出一列列绿伞,也是海南独有的风景线。

现在,大王棕等风景树取代了椰树,海南各个城市的街边,绿色椰伞越来越少,这种让海南人骄傲的风景正在消失。

A.即使由于因此B.如果由于而且C.即使但是因此D.如果但是而且5.下列语句标点符号使用正确的一项是A. 手艺道上的人,捏泥人的泥人张排第一。

B.我不知道为什么家里的人要将我送进书塾里去了?C.摄影师和画家继续在探寻桥之美,大桥、小桥,各有其美。

D.读现代的书,可以与同时代的人作精神上的交谈,读古代的书,可以承传古圣先贤的精神遗产。

6.结合语境, 依次在下面语段中的横线处填写句子最恰当的一项是走在森林里,不经意抬起头来,但见一枚老叶忽然离枝,时左时右,乍滑乍划,。

2014年九年级中考一模考试语文

2014年九年级中考一模考试语文

2013学年第二学期一模考试九年级语文参考答案一、语文知识积累与运用(32分)1.(每空1分,共4分)嫩掩健蔚2.(每空1分,共10分)①风正一帆悬②各领风骚数百年③大漠孤烟直④悠然见南山⑤蜡炬成灰泪始干⑥莫道不消魂⑦千里共婵娟⑧思而不学则殆⑨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3.(5分)⑴(每空1分,共4分)①《钢铁是怎样炼成的》②积极进取、顽强勇敢、坚强不屈等(意思对即可)③《简·爱》④夏洛蒂·勃朗特⑵(2分)简与罗切斯特结婚当天得知罗切斯特已经结过婚(是有妻子的),便毅然决定离开他。

4.(每空1分,共6分)⑴(2分)和风习习,绿柳曼飞舞,(意思对即可)⑵(2分)①A ②C⑶(2分)略。

(意思对即可)5.(每空3分,共6分)⑴(3分)C.⑵(3分)D.二、现代文阅读(26分)(一) (16分)6.(一点2分,共4分) (1)母亲深夜敲盆赶鼠(2)母亲跪在田中插秧(意思对即可)7.(3分) 示例:写出春天的夜晚,天气寒冷(1分),为母亲深夜敲盆赶鼠设置背景(1分),突出母亲的辛勤劳苦(1分)。

8.(3分)示例:运用拟人修辞手法(1分),生动形象地写出了水田中的秧苗之美(1分),赞美了母亲的勤劳能干(1分)。

9.(3分)示例:“我”累得腰酸背痛,是因为没命地插秧确实辛苦(1分),但想到母亲的白发和母亲跪在田里的身影,为了不让母亲辛苦劳累,所以“我”觉得腰也不酸了(1分),体现出“我”对母亲的体贴和心疼(1分)。

10.(3分)白发是全文叙事线索(1分),白发是母亲的形象特征,作者着力描写这一特征,突出来母亲的辛劳(1分),表达出作者对母亲的心疼,对母亲的爱和怀念(1分)。

(意思对即可)(二) (10分)11.(2分)一个背景普通的华裔小伙子凭着天生的在西方古典文学和哲学方面不一般的“奇思妙想”,在英国被著名的伊顿公学录取,成为雪莱、乔治·奥威尔和威廉王子的校友。

(意思对即可) 12.(一点2分,共4分)一方面是家庭“放养”的好处。

[VIP专享]2014年中考一模语文试卷(含答案)

[VIP专享]2014年中考一模语文试卷(含答案)

2014年中考一模语文试卷2014.4注意事项:1.本试卷共22题,满分130分,考试用时150分钟;2.答题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考场号、座位号用0.5毫米黑色墨水签字笔填写在答题卡的相应位置上,并认真核对;3.答选择题须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请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答非选择题必须用0.5毫米黑色墨水签字笔写在答题卡上指定的位置上,不在答题区域内的答案一律无效,不得用其他笔答题;4.考生答题必须答在答题卡上,答在试卷和草稿纸上无效。

第一部分(26分)1.根据汉语拼音写出汉字。

(4分)①(xián)▲熟②(líng)▲听③(jū)▲躬尽瘁④中流(d ǐ ) ▲柱2.下面一段话中有四个错别字,把它们找出来填入表中,然后改正。

(4分)沿绚丽的文昌中路向南走,拐进一条小街,魁武的香樟正低眉吟诵。

扬州作为名盛一时的古城,她的文化沉定大多就是在老城区里。

国庆路两边,延展出许多条街道、巷子,一些名燥一时的街巷就掩藏在这里,引得游人注足流连。

3.默写古诗文名句,并写出相应的作家、篇名。

(10分)①蒹葭苍苍,▲。

所谓伊人,在水一方。

(《诗经·蒹葭》)③几处早莺争暖树,▲。

⑤马作的卢飞快,▲。

(辛弃疾《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⑥▲,千骑卷平冈。

(苏轼《江城子·密州出猎》)⑧悬泉瀑布,飞漱其间,▲,良多趣味。

(郦道元《三峡》)4.名著阅读。

(5分)⑴下面的一段话选自《西游记》第六十回,读后回答问题。

金箍棒,混铁棍,变脸不以朋友论。

那个说:“正怪你这猢狲害子情!”这个说:“你令郎已得道休嗔恨!”那个说:“你无知怎敢上我门?”这个说:“我有因特地来相问。

”一个要求扇子保唐僧,一个不借芭蕉忒鄙吝。

语去言来失旧情,举家无义皆生忿。

牛王棍起赛蛟龙,大圣棒迎神鬼遁。

牛王称“猢狲害子”,而悟空说“令郎已得道”,这里指的是什么事情?请简述相关故事情节。

江苏2014年中考一模语文试卷及参考答案

江苏2014年中考一模语文试卷及参考答案

江苏2014年中考一模语文试卷及参考答案(分值120分时间120分钟)一、积累与运用(28分)1.用诗文原句填空。

(10分)(1)窈窕淑女,。

(《诗经·关雎》)(2)春蚕到死丝方尽,。

(李商隐《无题》)(3),千树万树梨花开。

(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4)春风又绿江南岸,?(王安石《泊船瓜洲》)(5)但愿人长久,。

(苏轼《水调歌头》)(6),勿施于人。

(《论语十则》)(7)2014年是中国农历马年,“马”在古代诗歌中随处可见:马致远有“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弓如霹雳弦惊”;白居易有“乱花渐欲迷人眼,”。

请你再写出一句含有“马”字的诗句:2.汉字有着独特的形体之美、意韵之美。

(4分)(1)用正楷简体字,.工整、美观地把右图书法作品里的诗句抄写在方格中。

(2分)3.下列加点字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2分)A. 憧.憬chōnɡ参.差cān 风雪载.途zài 相形见绌.chùB. 扉.页fēi 妖娆ráo 叱咤.风云chà锲.而不舍qiâC. 追溯.shù馈.赠kuì锐不可当.dānɡ吹毛求疵.chīD. 璀璨.càn 哺.育bǔ惟妙惟肖.xiào 恪.尽职守kâ4.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2分)A. 烦躁推崇心旷神怡意想天开B. 踌躇媲美谈笑风声张皇失措C. 狡黠阴霾广袤无垠应接不暇D. 和煦缜密人才倍出眼花缭乱5.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2分)A. 只要你用心品味汉字,认读汉字,就一定会发现她的神奇魅力。

B. 我们要养成爱读书,特别是读经典,读名著,让书香满园成为鼓楼教育的特色。

C. 阅读和写作是密不可分的。

是否多阅读,是提高一个人作文技能的途径之一。

D. 每年的植树节活动,旨在激发人们爱林造林的热情,提高人们对森林爱护的认识,改善生态环境。

2014年九年级语文中考一模试卷及答案

2014年九年级语文中考一模试卷及答案

2014年中考语文模拟试题(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注意事项:1.你拿到的试卷满分为150分(其中卷面书写占5分),考试时间为150分钟。

2.试卷包括“试题卷”和“答题卷”两部分。

请务必在“答题卷”上答题,在“试题卷”上答题是无效的。

3.答题过程中,可以随时使用你所带的《新华字典》。

4.考试结束后,请将“试题卷”和“答题卷”一并交回。

一、语文积累与综合运用 (35分)1.默写古诗文中的名句名篇。

(10分)(1)补写出下列名句中的上句或下句。

(任选其中6句)(6分)①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论语》)②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

(陶渊明《饮酒》)③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

(杜甫《望岳》)④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

(李商隐《夜雨寄北》)⑤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

(晏殊《浣溪沙》)⑥塞下秋来风景异,衡阳雁去无留意。

(范仲淹《渔家傲》)⑦山河破碎风飘絮,身世浮沉雨打萍。

(文天祥《过零丁洋》)⑧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

(龚自珍《已亥杂诗》)(2)默写李商隐的《无题》(相见时难别亦难)的中间四句。

(4分)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

晓镜但愁云鬓改,夜吟应觉月光寒。

2.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 )题。

(9分)人在世上走一遭,好比什么?就好比一个人独身走夜路。

路呢,并不好好地一条到底,有许多茬口,上错一条茬口,就会走到完全不同的地方。

走了一夜,天亮了,朝四周一看,一切都清楚:走的是哪一条路,到的是什么地方,在什么地方上了茬口,如果()上这个茬口,()上那个茬口路就好得多了,目的地也光明得多。

什么都明白了,可是已经晚了,不可以回头。

那么,有没有什么窍门呢?窍门没有,倒有两条经验:一是顺其自然,二是当机立断。

(1)上面语段中加点汉字“遭”“窍”的读音分别是 zāo 、qiào 。

(2分)(2)语段中含有一个错别字的词语是“茬口”,就改为“岔口”。

(2分)(3)请你根据语段中的意思写出“顺其自然”的近义词和“当机立断”的反义词。

2014届中考语文模拟考试试题(word版,含答案解析)

2014届中考语文模拟考试试题(word版,含答案解析)

2014语文全真模拟卷(01)一、选择题。

本大题共4小题,共12分。

1、下列加点字的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A、倔.强(juè)妖娆. (ráo) 脚踝.(huái)暴殄.(tiǎn)天物B、惩.罚(chěng)狡黠.(jié)匀称.(chèng)面面相觑.(qù)C、干涸.(hé)留滞.(zhì)汲.取(jí)未雨绸缪.(móu)D、强.迫(qiǎng)诘难.(nàn)校.正(xiào)饮鸩.(zhèn)止渴2、下列加点成语使用无误的一项是()A、由于近日持续低温天气,市区内已经到了万人空巷....的程度。

B、我们只有立下海誓山盟....的崇高理想,才能在中考中取得优异的成绩。

C、接受九年义务教育,是我们未成年人的权力..。

D、大家只有齐心协力,才能渡过..眼前的危机。

3、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通过这一堂主题班会,使我对“三生教育”的内容有了更加深入的了解。

B、临近中考,同学们的学习态度和学习成绩都有了很大的提高。

C、索契冬奥会上,中国健儿出色的成绩、各国冰雪高手精彩的表演,点燃了国人对冰雪运动的热情之火。

D、能否彻底根治酒后驾车的现象,关键在于有关部门执法是否严格。

4、下列说法错误的一项是()A、词又叫长短句,兴盛于宋代。

苏轼是豪放派的代表,李清照是婉约派的代表。

B、“表”是古代奏章的一种,即臣民向帝王上书言事的一种文体。

如《出师表》。

C、“我们要用自己的勇气去开拓未来之路”,其中“未来之路”是个偏正短语。

D、“这块地方没有巴掌大,盖房子是肯定不行的。

”这个句子采用了比喻的修辞。

二、本大题共1小题,共15分。

、5. 请在下面横线上填写相应的句子。

(1)万籁此都寂,。

(常建《题破山寺后禅院》)(2),却话巴山夜雨时。

(李商隐《夜雨寄北》)(3)莫言下岭便无难,。

2014年九年级语文中考一模试题及答案

2014年九年级语文中考一模试题及答案

2013—2014学年度下期期中检测(一模)九年级语文试卷本试题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共8页。

考生作答时,须将答案答在答题卡上,在本试题卷、草稿纸上答题无效。

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

考试结束后,将本试题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第Ⅰ卷(选择题,共24分)注意事项:1.选择题必须使用2B铅笔将答案标号填涂在答题卡上对应题目标号的位置上。

2.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

3.本卷共8小题,每小题3分,共24分。

一、语文基础知识 (15分,每小题3分)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注音完全正确的一组是A.阴霾.mái 地窖.jiào 箱箧.qiâ鳞次栉.比zhìB.悲怆.chàng 震悚.sǒng 陨.落yǔn 睡眼惺.忪xīngC.窥伺.sì家醅.pēi 骈.进pián 不能自已.jǐD.逞.能chěng 狼藉.jiâ伫.立zhù锐不可当.dāng2.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A.喧腾不容质疑看风驶舵重蹈覆辙B.亵渎顾名思意怡然自得通宵达旦C.招徕碌碌终生孤陋寡闻进退维谷D.赃物仙露琼浆顶礼漠拜恼羞成怒3.依次填入下面句子横线处的词语,恰当的一项是①一切都像刚睡醒的样子,欣欣然张开了眼。

山起来了,水涨起来了,太阳的脸红起来了。

②“孔乙己,你脸上又添新伤疤了!”他不回答,对柜里说,“温两碗酒,要一碟茴香豆。

”便九文大钱。

③人类发明了种种工具,挖掘出大自然用亿万年的时间积累下来的宝藏。

然而,谁能那些狼藉斑斑的矿坑不会是人类自掘的陷阱呢?④北雁南飞,活跃在田间草际的昆虫也都销声匿迹。

到处一片衰草连天的景象。

A.明朗摸出预言出现 B.明朗排出预言呈现C.朗润排出断言呈现 D.朗润摸出断言出现4.下列各句中加点成语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A.李白诗中的夸张达到了天衣无缝....的境界,使人觉得非如此不可。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初三语文试卷 第 1 页 共 11 页2014年 初 三 调 研 测 试语文 2014.4注意事项:1.本卷分试题和答卷两部分,所有答案一律写在答卷上,试题序号不要搞错。

2.全卷答案书写要工整,不要随便涂改。

3.本学科考试时间为150分钟,满分130分。

一、积累与运用(共15分)1.下列各组词语中读音和书写完全正确的一项是(3分)A .摩娑.(su ō) 卷帙.(zh ì)浩繁B .濒.(b īn )危 坦荡如坻.(d ǐ)C .蓦.(m ù)地 毛骨悚.(s ǒn ɡ)然 D .斟.(zh ēn )酌 分道扬镳.(bi āo ) 2.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 .然而,即使是那些被称之为明星的企业,它们也有走麦城...的时候。

B .因为他善于细细咀嚼这错过的苦果,所以,他竟能从惆怅中升华出憬悟..。

C .人们期望中国科学家早一天在国际上拿到诺贝尔奖,这是无可厚非....的。

D .美丽的太湖湖畔桃红柳绿,春色迷人,外地游客纷至沓来....,领略秀美的湖光山色。

3.对下面文段中加点词的解释有错误的一项是(3分)虽.人有百手,手有百指,不能指.其一端;人有百口,口有百舌,不能名.其一处也。

于是宾客无不变色离席,奋袖出臂,两股.战战,几欲先走。

A .虽:虽然 B .指:指明 C .名:说出 D .股:大腿 4.填入下文横线处的句子,与上文衔接最恰当的一句是(3分)从古至今,法国人都视花为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 。

A .他们对百合的情愫已如法兰西民族所特有的浪漫一般蕴藏在心灵中 B .他们蕴藏在心灵中的对百合的情愫如同法兰西民族所特有的浪漫一般 C .法兰西民族所特有的浪漫已如他们对百合的情愫一般蕴藏在心灵中 D .法兰西民族蕴藏在心灵中的浪漫如同他们特有的对百合的情愫一般 5.下列所引用的名著人物与表达的内容不匹配的一项是(3分) A .生铁制成钢,只有靠一种途径——炼!他就像保尔..·柯察金...一样,将生活中的挫折和困难当作了人生的炼炉。

B .青少年在人格形成的关键期应该注重培养自信自立、遇事果敢的优秀品质,要努力使自己成为一名现代的林冲..。

C .出租车司机曾是一个令许多人羡慕的“小康”阶层,然而随着经济趋势下行,油价的不断攀升,许多的哥不堪重负,嘲笑自己快成骆驼祥子....了。

D .这一类有着同一种模式的网络谣言犹如白骨精...,隔三岔五换壳再生,居然也忽悠了不少不明真相的网友。

二、阅读与赏析(共49分)(一)(12分)柳宗元传柳宗元,字子厚,其先盖河东人。

从曾祖奭①为中书令,得罪武后,死高宗时。

父镇,天宝末遇乱,奉母隐王屋山,常间行求养,后徙于吴。

肃宗平贼,镇上书言事,擢左卫率府兵曹参军。

佐郭子仪朔方府,三迁殿中侍御史。

以事触窦参,贬夔州司马。

还,终侍御史。

宗元少精敏绝伦,为文章卓伟精致,一时辈行推仰。

第进士、博学宏辞科,授校书郎,调蓝田尉。

贞元十九年,为监察御史里行。

善王叔文、韦执谊,二人奇.其才。

及得政,引内禁近,与计事,擢礼部员外郎,欲大进用。

俄而叔文败,贬邵州刺史,不半道,再贬永州司马。

既窜斥,地又荒疠,因自放山泽间,其堙厄感郁,一.寓诸文。

仿《离骚》数十篇,读者咸悲恻。

元和十年,徙柳州刺史。

时刘禹锡得播州,宗元曰:“播非人所居,而禹锡亲在堂,吾不忍其穷,无辞以白其大人,如不往,便为母子永诀。

”即具奏欲以柳州授禹锡而自往播。

会大臣亦为禹锡请,因改连州。

柳人以男女质.钱,过期不赎,则没为奴婢。

宗元设方计,悉赎归之。

尤贫者,令书庸,视直.足相当,还其质。

已没者,出己钱助赎。

南方为进士者,走数千里从宗元游,经指授者,为文辞皆有法。

世号“柳柳州”。

十四年卒,年四十七。

【注释】①奭:读shì,人名。

6.下列句中的“以”与“无辞以.白其大人”中的“以”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2分)A.不用,则以.纸贴之B.扶苏以.数谏故C.属予作文以.记之D.而吾以.捕蛇独存7.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2分)A.动乱期间,柳镇曾和他母亲隐居在王屋山中,在唐肃宗时代,他上书进言,终获提拔。

B.王叔文因变革失败,被贬至邵州,柳宗元也受其牵连,被贬到永州。

C.刘禹锡要被贬到播州,柳宗元不忍见刘与其母一别永诀,便申请以自己的柳州与播州互换,终使刘改任连州。

D.柳宗元到任柳州后在政策上制定了各种方案,来改变不利于穷苦百姓的风俗,可见其体恤百姓。

8.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字。

(4分)①二人奇.其才奇:②一.寓诸文一:③柳人以男女质.钱质:④视直.足相当直:9.翻译下列句子。

(4分)①会大臣亦为禹锡请,因改连州。

②已没者,出己钱助赎。

初三语文试卷第2 页共11 页(二)(4分)小园(其一)陆游小园烟草接邻家,桑柘阴阴一径斜。

卧读陶诗未终卷,又乘微雨去锄瓜。

【注】这首诗写于公元1181年,当时作者五十七岁,正罢官家居。

10.阅读上面的一首古诗,回答问题。

(4分)①请说说诗人笔下的小园有什么特点,并简要分析。

(2分)②这首诗流露出了诗人怎样的情感?(2分)(三)(4分)神曲招来“耳虫”①韩国神曲《江南Style》登陆You Tube仅一百多天,就创造了“最受欢迎的网络视频”的吉尼斯纪录。

当到处都响起“神曲”的旋律时,很多人就会“被听歌”,甚至夜深人静之时,...都会在脑海中回旋起神曲的节奏,想要摆脱都摆脱不掉。

②别担心,这种阴魂不散、挥之不去的现象其实是“耳虫”现象在作怪,“耳虫”的学名叫做“不可自主的音乐想象”,是大脑接受信息后的生理反应,是一种纯粹来源于大脑的神经活动。

研究人员把这种“爬”进脑中的音乐形象地比喻成一只虫,将此称为“耳虫”现象,把“耳虫”引起的让人忍不住想去“挠”(回想)它的这种感觉叫“认知瘙痒”。

③“耳虫”现象虽然普遍,但它基本上是无害的,反而是身心放松的一种表现。

英国雷丁大学的心理学家蒂姆·威廉姆斯的研究显示:只有少数人表示“耳虫”让他们无法集中注意力做事。

不同的人出现“耳虫”的概率也不尽相同,女性往往更容易受到“耳虫”的骚扰,音乐家也比普通人更常听到耳边徘徊的旋律。

④怎样摆脱“耳虫”现象?在蒂姆·威廉姆斯的调查中,46.67%的人选择想、听或者唱其他的歌;25.71%的人用其他的方法转移注意力,如和别人聊天、想一些其他事情等;7.62%的人坚持听这首歌、跟唱这首歌;1.90%的人选择喝酒;另外18.1%的人选择啥也不干或者直接去睡觉,效果最好的方法是最后一种——不管它,其他方法反而适得其反。

⑤所以,面对“耳虫”作怪,专家的建议是:不要太在意,与其纠结抓狂,还不如让虫虫再“飞”一会儿,它会“飞”走的。

11.请说说“被听歌”在文中的含义。

(2分)12.文章第②自然段划线句子运用了哪些说明方法?有何作用?(2分)初三语文试卷第3 页共11 页(四)(5分)人生的不足和知足冯小燕①不管多么优秀的人,总有所不足,有所不能,有所不及。

②懂得自己的不足,就会懂得贪图无所不能,只能一无所能;试图无所不知,只能一无所知;企图无所不有,只能一无所有。

专心致志地学好做好自己该做的事情,而不见异思迁,就会懂得以“吾日三省吾身”的精神和自觉,不断完善自我,修正自我;就会懂得要成就一番事业,必须借助他人的力量和智慧来延伸你的能力,而不孤芳自赏,才能正确地看待自己和周围的人。

③不管多么富有的人,他所享用的物质资源总是有限的。

殷纣王“以酒为池,悬肉为林”,但他自己也只有一个普通的胃;秦始皇筑阿房宫,“东西五百步,南北五十丈”,但他自己也只是一个五尺之躯。

多么好吃的饕餮之徒,他朵颐之快也必须有间隙,否则就会消化不良。

每一种享受都会餍足并严格遵守着过犹不及的法则,这说明。

④知足既是一种清醒,更是一种心态。

一个人一生的确无需享用过多的东西,明白了这一点就可以善待自己,不必活得那么紧张焦虑。

也正是因为明白了这一点,才可以不抱野心,不怀不切实际的幻想,才能心无旁骛地扛起肩上的职责,踏踏实实地去做成几件事。

成功不只是要善于抓机遇,而是要善于放弃诱惑。

有所放弃,才能有所收获。

⑤天地悠悠,人生有限。

人不可能同时走上两条不同方向的道路,不可能把所有好处都占完。

知足,就是知生命的缺陷,知人生的“不足”;知“不足”,就是“知足”。

13.用一句话概括文章第③段想要表明的观点,补在空白的横线处。

(2分)14.作者最后为什么说“知‘不足’,就是‘知足’”?(3分)(五)(14分)品味红土地邢增尧①红土地,彩云南东川先民创造的图腾,一块光焰晢晢闪耀无际的红宝石。

②我良久地伫立在这大地上。

丰韵十足的煦阳把抚爱沁.入.我躁动的心灵,悠悠放飞的遐思古远绵长。

③问世时的岁月已无从考证,人们只知道秦时的朝暾染红了你高昂的额头,从此,你方圆千里的躯体遂在凝重深邃的古志上亮相,你久远而悲壮的颤音,遂不可抑制地在每一代儿女的心头回响。

这里地广人稀,那高接云霄的山路让人们的目光也很难爬上;肆虐的风暴,连山鹰也吓得拍打翅膀遁向远方;这里的密林十里不见人影,百里难见日光。

在这罕见的红土地上,人们不能不觉得难耐的苍凉。

初三语文试卷第4 页共11 页④然而,生存在这里的父老乡亲却深深眷恋着这片土地。

他们从大西南的浩渺苍穹里汲取高天流云的豪气;从燃烧的火焰般的土地上汲取热烈与奔放;从“滇中第一山”里汲取肃穆与雄奇;从先人的前仆后继中学会挺直承载艰难岁月的脊梁。

他们日复一日,年复一年,“晨兴理荒秽,带月荷锄归”,让马铃薯、小麦、玉米、瓜果……组成的斑斓的色块色带造就更为丰美的秋光!⑤于是,岁月因有了这多生命的琼浆而璀璨。

抗日战争时期,虎将罗炳辉率领的红军第九军团就是吃着马铃薯从红土地上的树桔强渡金沙江,飞越重重关山、沉沉幽谷北上抗日。

胜利后,人们把有“东川大洋芋”之称的马铃薯和陕北的小米双双列在功劳簿上。

⑥每年仲春,杜鹃花盛开时节,艳丽的色彩殷殷呼唤着爱的寻梦人。

于是,寂寞的心灵不再寂寞,颤颤的胸膛充满温馨;于是,蛮荒的幽灵成了摔在山岩上的碎片,携手开创成了受人传诵的诗行。

⑦在这关山迢迢天各一方的山乡,我情不自禁地忆起了大明皇帝朱允炆。

以“清君侧之恶”为名出兵的燕王朱棣竟清到了他的头上,计穷力绌的他只好在刀光剑影中化装成和尚,潜逃彩云之南,在这红土地里成了一名“读佛书、疏楞严、论法华”的文和尚。

在这偏远险峻的大山里,在这远离尘嚣的地方,倒也少了些你死我活的争斗,少了些血雨腥风的惨象,在月白风清的日子里,你尽可从容不迫地用痛苦的泉水洗涤迷惘的心神,在滴血的涅槃中毅然承受风雨重创。

不过,对现代文明来说,这里毕竟相距窎远,远去了的时代的嶙峋骨骼带给今天多少尴尬!惟有倾情努力,方能走出历史的遗痛,走出往昔的清冷与无奈。

⑧这里的文化,被“天南铜都”的桂冠光耀过,被勤劳剽悍的先民耕耘过,被有史迄今的谣曲呼唤过,被冥冥中众神祝福过,不管是在悠悠太古还是当今盛世,都像土地上拔节生长的庄稼一样,生长着红红火火的期冀,生长着民族飞翔的梦想……⑨红土地,大自然赐予的一幅美丽的红盖头,那盖头下深蕴的燃烧之美,青春之美,生命之美牢牢攫住了我的心房。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