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矿产资源现状及其开发利用浅析
矿业资源的开发与利用

矿业资源的开发与利用矿业资源是现代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基础,其开发与利用对于国家的工业化和现代化建设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从矿业资源的种类、开发利用现状、存在的问题和挑战、以及未来发展趋势等方面进行阐述。
一、矿业资源的种类矿业资源是指自然界中存在的,具有工业价值的矿产资源。
主要包括金属矿产、非金属矿产、能源矿产等。
其中,金属矿产包括铁、锰、铬、钴等黑色金属和铜、铅、锌等有色金属;非金属矿产包括石灰石、磷、钾盐等;能源矿产包括煤炭、石油、天然气等。
这些资源在国民经济中占有重要地位,是工业生产和人民生活的必需品,也是高新技术产业和国防工业的重要原料。
二、矿业资源的开发利用现状目前,矿业资源的开发利用已经成为全球各国的重要产业之一。
在我国,矿业资源的开发利用已经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是仍然存在一些问题。
首先,矿产资源的利用率较低,大量的矿产资源被浪费或排放,不仅造成了资源的浪费,也加剧了环境的污染。
其次,矿业资源开发过程中存在安全隐患,矿山事故频发,给工人和家庭带来了巨大的伤害和损失。
最后,矿业资源开发过程中的环境污染问题也日益严重,矿山开采过程中产生的废石、废水、废气等都对环境造成了严重的影响。
三、存在的问题和挑战矿业资源的开发利用还存在许多问题和挑战。
首先,随着矿产资源的不断减少,矿业资源的供应量已经不能满足日益增长的需求,矿业资源的供需矛盾日益突出。
其次,矿业资源开发过程中的环境问题也日益严重,矿山开采过程中的废水、废气、废渣等都对环境造成了严重的破坏和污染,给当地居民的生活和健康带来了巨大的影响。
最后,矿业资源开发过程中的安全问题也不容忽视,矿山事故频发,给工人和家庭带来了巨大的伤害和损失。
四、未来发展趋势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和环保意识的不断提高,矿业资源的开发利用也将朝着更加环保、高效、可持续的方向发展。
首先,矿业资源的开采技术将不断改进,采用更加先进的开采技术和设备,提高矿产资源的开采率和利用率。
我国矿产资源综合利用的现状及对策

我国矿产资源综合利用的现状及对策摘要矿产资源被誉为工业的血液,是人们生产生活的根本。
我国作为发展中国家,由于对矿产资源粗放式开采以及不充分利用,造成我国矿产资源的日益贫乏,如何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推进我国矿产资源的综合利用成为当前面临的一项难题。
本文就从我国矿产资源的特点、我国矿产资源综合利用的现状以及推进我国矿产资源综合利用的对策对该问题进行了分析和探讨。
关键词科学发展观;矿产资源;综合利用;对策煤矿资源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重要物质基础,有力地促进了国民经济的发展。
矿产资源在带来巨大经济效益的同时,也造成了生态环境日益恶化的不良影响。
如何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推进我国矿产资源的综合利用成为当前面临的一项难题,本文就对该问题进行了探讨。
1 我国矿产资源的特点一般而言,我国矿产资源呈现出以下特点。
1.1 贫矿较多,富矿较少当前,我国已探明储量的矿产达159种,例如铁矿、铜矿等重要矿产探明储量的矿床大部分属于贫矿。
与此同时,从查明资源储量来分析,铁矿的平均品位达32%,在我国铁矿资源储量中储量大于48%的富铁矿仅占1.9%,而且有47.6%都属于贫矿;铜矿的平均品位为0.87%,不及世界上主要生产贸易大国铜矿石品位的1/3。
1.2 共生、伴生的矿床较多,单一的矿床较少具体来讲,我国铜铅锌矿共伴生组分复杂,在选矿时存在一定的难度。
而且从有色金属矿山来看,共伴生有用组份大部分都可以得到一定的综合回收利用。
在这些45种共伴生组份中,能够利用的达33种,在我国全部金属总产量中,综合回收的金属占15%。
据有关资料统计表明,约35%的黄金、90%的银以及75%的硫铁矿都是凭借综合利用达到的。
1.3 资源分布不均衡尽管我国矿产资源的种类多,但是资源的分布较不均衡,与生产力水平不相适应,这样就给矿产资源的开发和利用带来了难题。
我国东部地区经济发达,但是矿产资源有限,西部地区矿产资源丰富,但是受经济发展状况、交通等条件的限制,造成该地区对矿产资源的开发和利用还处于初步发展阶段。
我国矿产资源节约与综合利用现状分析

2、加强政策引导。制定更加严格的矿产资源保护和综合利用政策,强化政 策执行力度,引导企业和个人更好地参与到矿产资源节约与综合利用工作中来。
3、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加强资源的综合利用,特别是对尾矿、废石等废弃 物的再利用,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减少对自然资源的依赖。
4、推动企业合作。鼓励企业之间进行合作交流,共享技术、设备等资源, 提高资源节约与综合利用水平。
2、资源利用水平提高。采用先进的选矿技术和设备,提高矿产资源的入选 品位和回收率,从而提高了资源利用水平。
3、废弃物资源化利用。对矿山废弃物进行资源化利用,如利用尾矿生产水 泥、新型墙体材料等,实现了废弃物的再利用。
三、问题
尽管我国在矿产资源节约与综合利用方面取得了一定成绩,但仍存在以下问 题:
2、保护环境
采矿过程中会对环境造成一定破坏。节约利用矿产资源可以减少采矿过程中 的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降低对自然环境的压力。
3、促进可持续发展
通过节约利用矿产资源,可以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和经济发展质量,推动我国 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三、我国矿产资源节约利用的现 状分析
1、生产环节的节约利用
5、加强教育培训。加强对各级干部和从业人员的矿产资源节约与综合利用 教育培训,提高其节约意识、环保意识和利用意识,推动全国矿产资源节约与综 合利用工作的顺利开展。
总之,全国矿产资源节约与综合利用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我们需要不 断提高技术水平,加强政策引导和监管力度,推动企业合作和教育培训,全面提 升我国矿产资源的节约与综合利用水平,实现经济、社会和生态效益的协同发展。
近年来,我国在矿产资源生产环节的节约利用方面取得了一定进展。部分大 型矿山企业在采矿过程中注重提高资源利用率,减少浪费。然而,仍有一些中小 型矿山企业缺乏有效的节约利用措施,导致资源浪费。
中国西部地区矿业资源开发利用现状及前景展望

中国西部地区矿业资源开发利用现状及前景展望引言:中国西部地区作为矿产资源的富集区,一直以来都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然而,在当前全球经济形势下,矿业资源的开发利用也面临着一系列的挑战和机遇。
本文旨在对中国西部地区矿业资源开发利用的现状进行全面分析,并展望未来的发展前景。
一、中国西部地区矿业资源开发利用现状1. 资源概况:中国西部地区拥有丰富的矿业资源,包括石油、天然气、煤炭、稀土、金属矿产等。
其中,煤炭资源是最为丰富的,广阔的煤田分布在陕西、甘肃、内蒙古等省份;稀土资源主要分布在四川、云南等地;金属矿产则集中在新疆、西藏等地。
这些矿产资源的丰富给中国西部地区的经济发展带来了巨大的机遇。
2. 开发利用现状:目前,中国西部地区矿业资源的开发利用存在一些问题。
首先,资源开发程度较低,大部分矿区仍处于传统的人工开采阶段,缺乏现代化的生产设备和技术手段,效率较低。
其次,环境保护措施不足,矿产开采对周边生态环境的破坏较为严重,亟待加强环境监管和治理。
此外,矿产品加工能力有限,大部分矿产资源还需要通过加工才能发挥更大的价值。
3. 发展潜力:尽管存在一些问题,中国西部地区的矿业资源开发利用依然具备巨大的发展潜力。
一方面,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和环保意识的提高,资源的开发利用效率将得到提升。
另一方面,西部地区的交通条件逐渐改善,这将有助于矿产品的运输和销售。
此外,随着国家政策的支持,中国西部地区将成为新能源矿产资源的主要开采区域,如风能、太阳能等。
因此,在适应新能源发展趋势的同时,西部地区的矿业资源开发利用也将得到进一步提升。
二、中国西部地区矿业资源开发利用前景展望1. 提高资源开发利用效率:为了更好地利用西部地区的矿业资源,需要加强科技创新,推动矿业技术的进步。
例如,引进先进的采矿设备和生产工艺,提高采矿效率和资源回收率。
同时,开展矿产资源综合利用研究,推广循环经济理念,减少资源浪费和环境污染。
2. 加强环境保护:西部地区的矿业资源开发必须与环境保护相结合。
关于矿产资源开发利用的调研报告

关于矿产资源开发利用的调研报告矿产资源是人类社会发展的重要支柱之一,其开发利用一直是国家和地方政府重点关注的领域。
为了深入了解我国矿产资源的现状和未来发展趋势,本文对全国范围内的矿产资源开发利用情况进行了全面的调研和分析,并提出了一些可行的建议。
一、矿产资源的开发利用现状1. 煤炭资源我国拥有丰富的煤炭资源,主要集中在山西、陕西、河南、安徽和湖南五省。
其中,山西省的煤炭储量占全国煤炭储量的三分之一以上,是我国最主要的煤炭开采地区。
近年来,我国煤炭产量稳步增长,但随着环保力度加大和国家政策的调整,煤炭企业的生存状况越来越艰难。
2. 金属矿产资源我国金属矿产资源主要包括铁、铜、铝、锌、铅、锡等多种重要金属。
其中,铁矿资源量较为丰富,主要集中在辽宁、河北、新疆等地。
而铜矿和铝矿等非铁金属矿产资源占比较小,但其对于国民经济发展的贡献也不可小觑。
3. 稀土矿产资源稀土矿是目前世界上蕴含最为丰富的矿产资源之一,具有很高的科技含量和经济价值。
我国是全球稀土矿供应的主要国家之一,稀土矿储量占世界总储量的30%以上。
然而,由于其开采和提炼过程中存在一些环境和资源损耗问题,我国的稀土开采利用仍有待进一步改进和完善。
二、矿产资源开发利用存在的问题1. 开采模式存在单一性当前,我国矿产资源的开采利用大多采用传统的采掘手段,对于资源的开采方式和技术水平缺乏规范和创新。
这使得我国矿产资源的开采和利用模式较为单一,难以满足不同产业的需求。
2. 顶层设计不足在矿产资源开采利用领域,相关政策的制定和实施显得尤为重要。
但当前我国在国家层面上对于矿产资源的顶层设计还不够完善,导致各地政策的协调性不足,难以形成统一的发展思路和目标。
3. 环保意识不够在资源开发利用过程中,环保问题的引起越来越受到社会关注。
当然,现阶段我国也已经开始大力加强对于绿色开采的要求和力度。
但整个矿产资源开发利用过程中,环保意识不够,导致了环境污染和资源浪费等问题的存在。
我国矿产资源现状及其开发利用浅析

我国矿产资源现状及其开发利用浅析自然界的资源有三种,即再生资源、非再生资源和信息资源。
矿产资源从很大程度上讲是一种非再生自然资源,它是地壳形成后,经过几千万年、几亿年甚至几十亿年的地质作用而生成,露于地表或埋藏于地下的具有利用价值的自然资源。
无论生产创造的财富属于哪一个门类,其起始点都必定是自然资源,矿产资源作为自然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人类生活资料和生产资料的主要来源,是人类生存和社会发展的重要物质基础。
纵观人类文明发展史,从旧石器、新石器时代到青铜器、铁器时代,正是以矿产资源利用主体的变更来划分社会生产力进步的阶段。
工业革命以来,又经历了煤、铁器时代和石油、有色金属时代以及核能与电子硅产品时代,带来了先是以英国为中心的欧洲百年强盛,继而以美国为中心的美洲百年强盛。
正是资源分布和利用格局,再加上技术经济条件运动的格局,也决定了现代世界格局的多极化与开放经济体系的一体化。
矿产资源状况一直都是影响国内经济布局和国际社会秩序的重要因素之一。
矿产资源是一种重要的自然资源,是社会和经济发展的重要物质基础。
矿产资源是在漫长的地质年代中生成的,是不可再生资源,其在地球上的数量是固定的,只能是越来越少,由于矿产资源的耗量在急剧增长,使得有限的矿产资源呈现出衰竭的趋势,在可预见的未来,应该意识到矿产资源总有一天要枯竭。
目前在世界范围内,有95%以上的能源、80%以上的工业原料、70%以上的农业生产资料、30%以上的工农业用水均来自矿产资源,可以毫不夸张地说,矿产资源是人类的生命基石。
然而,严峻的事实告诉我们,在可预见的未来,经济上和技术上可供开采的矿产资源确实是有限的,人类的需求却仍然在不断增长,这必然导致资源的耗竭,而且耗竭的前景已不容乐观。
矿产成矿地质背景条件矿产资源是地壳在其长期形成、发展与演变过程中的产物,是自然界矿物质在一定的地质条件下,经一定的地质作用而聚集形成的。
不同的地质作用可以形成不同类型的矿产。
矿产资源开发利用的现状及其对策

矿产资源开发利用的现状及其对策
今天,矿产资源在经济建设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但同样存在着一些问题,包括开发利用不当、开采造成的环境污染和影响,世界各国应该针对这些问题采取行动,改善现有的开发利用情况。
首先,针对矿产资源开发利用不当的问题,政府应该制定和完善明确的矿产资源开发利用法规,严格执行矿产资源开发利用的相关政策,加强对开发利用的监管,以建立良好的法律环境和规范的市场秩序。
其次,为了更好地发挥矿产资源的经济效益,鼓励和支持投资和研发矿产资源开发利用的新技术,实施技术改造和技术创新,加大资金投入,贯彻节约优先、污染减排的原则,改善开发利用的效率和质量,推进绿色环保型开发。
此外,要解决开采造成的环境污染和影响问题,应该进行全面的调查研究,根据不同地区不同资源特点制定针对性的保护措施,采取有效的治理措施,确保资源的可持续利用。
同时,政府应加强矿业企业的环境保护意识和法规意识的培训和教育,建立完善的矿产资源环境管理制度,加大环境治理的投入,不断提高环境保护的水平。
最后,政府应建立科学的管理体制和责任机制,坚持矿产资源及其开发利用的公平分配,加强矿产资源的开发利用和保护,确保正确地利用矿产资源,为改善矿产资源的开发利用情况提供有效的政策和安全保障。
综上所述,矿产资源开发利用存在一些问题,应该采取有效的措施,改善当前的情况,促进矿产资源的可持续发展。
政府应积极参与,
制定和完善矿产资源开发利用法规,实施技术改造和技术创新,加强环境保护,建立有效的管理体制,提供公平有效的矿产资源开发利用政策和安全保障,为可持续发展提供有力支持。
矿产资源土地利用现状分析

矿产资源土地利用现状分析矿产资源是国家经济发展中不可或缺的重要资源之一。
土地作为矿产资源的主要载体,在其合理利用与保护方面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对矿产资源土地利用现状进行分析,并探讨相关问题。
一、矿产资源土地利用的重要性矿产资源作为国家财富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国家经济发展具有重要推动作用。
土地则是矿产资源的物质载体,矿产资源的开发与利用都离不开对土地的利用。
合理利用矿产资源土地,既可以推动矿产资源的开发和利用,也可以保护生态环境,实现可持续发展。
二、矿产资源土地利用现状1. 矿产资源开发对土地利用的影响矿产资源开发通常需要占用大量土地,对土地资源的破坏性影响较大。
合理规划与管理矿产资源开发区域,保护好土地资源,成为当前矿产资源开发亟待解决的问题。
2. 矿产资源土地利用现状分析针对不同矿产资源类型,矿产资源土地利用现状存在一些共同问题,例如:土地开采利用率不高、土地资源浪费严重、开采对土地造成破坏等。
同时,不同矿产资源的土地利用问题也有所不同,比如煤炭资源开采可能导致土壤污染,而稀有金属资源的开采可能带来大面积地表破坏等。
三、矿产资源土地利用问题解决思路为了实现矿产资源的可持续开发与利用,以下几点可以作为我们解决矿产资源土地利用问题的思路:1. 加强规划与管理加强对矿产资源土地利用的规划与管理,确保矿产资源开发与土地利用之间的协调与平衡。
合理规划开发区域,科学调配土地资源,最大程度地减少对土地资源的占用。
2. 推动绿色矿山建设倡导绿色矿山建设,采用环保技术和资源高效利用技术,减少矿产资源开发对土地环境的影响。
同时,在矿山开发结束后,要进行土地恢复与治理,使土地资源得到有效保护与利用。
3. 鼓励矿产资源的综合利用鼓励矿产资源的综合利用,通过提高矿石利用率,减少资源浪费。
同时,发展矿产资源的高附加值利用,推动矿业向高质量发展转型,减少对土地资源的占用。
四、矿产资源土地利用的未来展望未来,随着经济的发展与社会进步,矿产资源的需求将会继续增长。
矿产资源优势与开发利用对策建议

矿产资源优势与开发利用对策建议矿产资源是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具有重要的战略地位和社会经济价值。
我国拥有丰富的矿产资源,包括煤炭、铁矿石、有色金属、稀土等多种矿产资源。
但是,在矿产资源的开发利用过程中,由于种种原因,我国的矿产资源开发利用水平不高,存在着严重的资源浪费和环境污染问题。
因此,加强矿产资源的开发和利用,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在本文中,我们将从矿产资源优势与开发利用对策建议两个方面展开探讨。
一、矿产资源的优势1. 丰富的种类和数量我国是世界上矿产资源最为丰富的国家之一,其矿产资源种类多样,数量庞大。
在能源方面,我国拥有丰富的煤炭、石油、天然气等资源;在金属矿产方面,我国拥有大量的铁矿石、铜、铝、锌、镍、锡等资源;在非金属矿产方面,我国拥有大量的石灰石、硫、盐、磷矿等资源;在稀土等战略矿产方面,我国的储量居世界之首。
2. 优质的资源品质我国矿产资源的品质在世界上都是数一数二的。
比如,我国的铁矿石资源主要分布在北方,含铁量较高,而且矿石和岩石分离较易,炼钢效益较高;我国的铜矿资源较为丰富,而且品质优良,具有较高的开采价值。
3. 开采成本低我国的矿产资源分布广泛,开采成本相对较低。
比如,我国的煤炭资源广泛分布在各地,煤质优良,采掘成本较低,而且煤炭价格稳定,市场需求量大。
二、矿产资源的开发利用对策建议1. 加强环保意识,减少矿产资源的浪费在矿产资源的开发中,必须加强环保意识,以减少矿产资源的浪费和环境污染。
同时,政府应出台相关法律法规,加强矿山环保监管和治理。
2. 提高矿产资源的回收和再利用率为提高矿产资源的回收和再利用率,政府应加大资源再生利用的力度,给予有关企业以财税优惠政策和技术支持,同时鼓励企业开发出更先进、更环保的矿产资源回收和利用技术。
3. 加强矿产资源勘探和评估为进一步了解我国矿产资源的储量和分布情况,政府应加强矿产资源的勘探和评估工作。
同时,对发现的矿产资源,要进行详细的勘探和研究,找出开采的最佳方法和技术路线,确保矿产资源的开采效率和安全性。
、矿产资源开发、投资战略、矿产品贸易等的看法和建议。

、矿产资源开发、投资战略、矿产品贸易等的看法和建议。
(原创版5篇)目录(篇1)一、矿产资源开发的现状与挑战二、投资战略的建议三、矿产品贸易的发展与建议四、总结正文(篇1)一、矿产资源开发的现状与挑战矿产资源是国家经济发展的重要物质基础,对于促进社会经济持续发展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然而,在我国矿产资源开发过程中,面临着许多现实问题和挑战,如资源枯竭、环境污染、技术落后等。
这些问题对我国矿产资源的合理开发和可持续发展构成了严重制约。
二、投资战略的建议为了应对上述问题和挑战,我国在矿产资源开发方面的投资战略应当作出相应的调整。
首先,加大矿产资源勘查力度,摸清家底,为后续开发提供科学依据。
其次,鼓励和引导社会资本投入矿产资源开发领域,建立多元化投资机制。
最后,强化矿产资源开发与环境保护的协调,推动绿色矿业发展。
三、矿产品贸易的发展与建议矿产品贸易是我国国际贸易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推动我国经济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在当前全球经济一体化背景下,我国矿产品贸易面临着诸多机遇和挑战。
为了推动矿产品贸易的健康发展,建议加强国际合作,优化矿产品贸易结构,提高矿产品附加值,同时,积极参与国际矿产品市场规则制定,维护我国矿产品贸易的合法权益。
四、总结总之,我国在矿产资源开发、投资战略、矿产品贸易等方面仍存在诸多问题和挑战。
因此,必须加强矿产资源开发与环境保护的协调,优化投资战略,推动矿产品贸易的健康发展。
目录(篇2)一、矿产资源开发的现状与挑战二、投资战略的制定与实施三、矿产品贸易的发展与对策四、看法与建议的总结正文(篇2)一、矿产资源开发的现状与挑战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矿产资源的开发在国民经济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然而,在矿产资源开发过程中,我们也面临着许多挑战,如资源枯竭、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等问题。
因此,如何在确保资源供应的同时,实现可持续发展,是我们当前面临的重要问题。
二、投资战略的制定与实施在矿产资源开发中,投资战略的制定与实施至关重要。
矿产资源开发与利用

矿产资源开发与利用矿产资源是地球上的物质财富,对于一个国家或地区的经济发展非常重要。
矿产资源开发与利用有着深远的意义,它不仅能够推动经济社会发展,也能够为人们的生活带来实惠。
在全球经济高速发展的今天,矿产资源的开发问题已经成为一个十分紧迫的问题。
本文将从矿产资源现状、开发利用现状、存在问题以及未来发展趋势四个方面来探讨矿产资源开发与利用的情况。
一、矿产资源现状矿产资源种类繁多,包括金属矿、非金属矿、能源矿等。
我国是一个矿产资源大国,在世界上占有重要地位。
我国富集的矿种包括铁矿、铜矿、锌矿、铝土矿等。
然而,由于在采掘、加工、利用等方面缺乏创新和科技领域的突破,我国矿产资源的开采从始至终都存在着相当多的问题。
比如,由于对于矿藏的保护意识不强,令矿山开采残留物渗入环境、污染土地和水源,破坏生态环境。
同时,仓库储存数量较大,如果储存形式不当,就可能危害人们的身体健康。
在这种情况下,我国针对矿产资源开发利用工程进行了大力推进和加强。
比如,推进金属矿资源和非金属矿资源的多种利用;整合和深度加工矿产资源开发以提升整体产业的利润和价值;注重确保采矿地环境保护等,从而让矿产资源真正地惠及人民。
二、开发利用现状矿产资源开发和利用是一项高风险、高质量、高成本的项目。
开发利用矿产资源涉及到多个领域,包括采掘、选矿加工、直接利用等。
同时,矿产资源的开发利用也是一项复杂的工作,因为它涉及到多个环节并且需要大量的资金投入。
我国在矿产资源开发利用方面已经取得了一定的成就,但在整个生产链的多个环节上,需要多方面加强和改进。
比如,我国正处于经济转型的一个时期,精细化矿产资源开发和利用仍然面临着很多难题和挑战。
正因为如此,政府部门开始在制度方面进行改革,尝试建立矿产资源开发利用的基础性法律,以确保开发利用过程的透明度和合法性。
在实际的开发和利用过程中,我国还存在着一些矿产资源重新利用率不高的问题。
例如,尽管我国拥有丰富的铜矿,但是在废弃铜矿的回收利用方面,我国还存在着一个不尽如人意的情况。
我国矿产资源开发利用问题及对策分析

我国矿产资源开发利用问题及对策分析随着工业化和城市化进程的快速发展,我国对能源资源的需求不断增加,使得经济增长与环境和资源的矛盾日益突出。
就现阶段而言,我国虽然拥有的矿产资源总量非常丰富,但是人均占有量低下,并且由于其具有粗放的增长方式,导致我国资源无法与社会经济的发展相适应,严重制约了我国社会经济的健康稳定发展[1]。
一般来说,矿产资源的合理开发利用,能够有效满足人们的需求,确保社会经济的安全和稳定,实现国家的可持续发展。
因此为了实现我国矿产资源的可持续发展,必须要合理开发利用矿产资源,实现资源的优化配置,促进社会的稳定发展。
一、我国矿产资源开发利用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分析我国矿产资源在开发利用的过程中,还存在许多不足之处,导致资源的浪费,严重制约了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其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资源开采总量超标;二是滥采现象严重;三是产品深加工和附加值水平低;四是出口价格低,难以转变为经济优势。
(一)资源开采总量超标虽然我国对矿产资源实行限量开采,但是大多数采矿企业为了实现自身经济利益的最大化,往往无视国家政策,对矿产资源进行超标无序开采,导致资源的产量不断上升。
如2007年上半年,我国钨精矿产量达到3.97万吨,锑精矿产量达到.23万吨,比2006年相比,其同期增长17.53%。
我国的矿产资源大多用于出口,国外将这些矿产资源用作战略物质储备,一旦我国矿产资源枯竭,在国际竞争中将难以保持优势地位。
(二)滥采现象严重我国大多资源企业在对矿产资源进行开发利用时,只追求眼前的利益,对资源进行掠夺性和破坏性开采,导致资源大量浪费,滥采现象严重。
一般滥采浪费现象严重,其原因主要包括两点:一是我国存在大量的中小采矿企业。
矿产资源作为国际竞争中重要的战略物质,其在国防工业以及国民经济的各领域中被广泛应用,是世界各国关注的重点[2]。
这样使得矿产资源的需求量大大增加,导致我国出现许多中小采矿企业,而这些企业没有完善的管理制度,技术水平低下,无法对资源进行合理开发利用,并且其在利益的驱动下,往往忽视资源和环境效益,对矿产资源进行过度开采。
矿产资源调研报告

矿产资源调研报告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对矿产资源的需求越来越大。
为了更好地了解我国的矿产资源现状和开发潜力,本次调研报告对我国的矿产资源进行了深入的调查和分析。
一、引言矿产资源是指自然界中存在的具有一定经济价值的矿石、矿物、岩石和土壤,是国家经济建设的重要支撑。
矿产资源的开发与利用关系到国家的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因此,对矿产资源的调研具有重要意义。
二、矿产资源概况我国是世界上矿产资源最为丰富的国家之一,拥有丰富的煤炭、铁矿石、铝土矿等矿产资源。
其中煤炭是我国能源的主要来源,铁矿石是钢铁和重工业的重要原料,铝土矿则是铝工业的重要原料。
1. 煤炭资源我国煤炭资源储量居世界前列,分布广泛,主要集中在山西、河北、内蒙古等地。
煤炭的开采和利用对我国能源安全和经济发展具有重要作用。
2. 铁矿石资源我国铁矿石资源丰富,分布广泛,主要分布在辽宁、河北、山东等地。
铁矿石的开发和利用对钢铁工业的发展至关重要,而钢铁工业则是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
3. 铝土矿资源我国铝土矿资源丰富,主要分布在贵州、广西、山东等地。
铝土矿是铝工业的重要原料,铝工业的发展对节能减排和环境保护意义重大。
三、矿产资源开发现状我国矿产资源开发进展迅速,但也存在一些问题。
在煤炭开发方面,一些地方存在过度开发和浪费现象,矿井安全问题值得关注。
铁矿石开发方面,一些矿石矿质贫化严重,资源利用率较低。
铝土矿开发方面,一些地方没有建立科学合理的开发模式,导致资源浪费和环境污染。
四、矿产资源开发潜力虽然我国矿产资源的开发存在问题,但是仍然有很大的开发潜力。
在煤炭开发方面,可以加强安全生产管理,推动煤炭资源的清洁利用。
在铁矿石开发方面,可以加大技术创新力度,提高矿石的品位和利用率。
在铝土矿开发方面,可以加强环境保护,推动资源的可持续利用。
五、矿产资源调控建议为了更好地保护和利用我国的矿产资源,我们提出以下调控建议:1. 完善矿产资源产权制度,加强矿产资源管理和监督。
矿产资源开发利用的现状及其对策

矿产资源开发利用的现状及其对策矿产资源对经济发展至关重要,临夏州是中国西部地区重要的矿产资源产地之一,其矿产资源融入它的经济发展链条,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然而,近年来,随着科技的发展和经济的转型,一些现存的矿产资源的开发利用存在一些问题和不足,这对经济发展造成了一定的影响。
首先,开发利用矿产资源的投资不够规划。
临夏州的矿产资源以其丰富的资源类型和数量而闻名,但其中许多资源尚未得到充分开发利用。
由于缺乏针对性的投资规划,矿产资源供应商无法获得足够的投资,以投入大量资金来实施规模化开发,以保证供应质量和量。
其次,由于地质条件和环境因素,矿产资源开发利用存在安全风险。
临夏州的矿产资源地质条件复杂,地质环境不稳定,容易发生台风、地震等自然灾害。
此外,矿产资源开发利用活动也可能导致环境污染,从而降低矿产资源的可利用性,由此而造成损失。
此外,存在一定的政策环境不利。
临夏州的矿产资源开发利用缺乏有效的政府政策引导,特别是在矿产资源开发利用环境和税收政策方面,缺乏针对性支持政策,如政府补偿政策、金融政策等。
这些政策的缺乏,使企业和个人参与矿产资源开发利用的动力受到抑制,从而影响矿产资源的开发利用。
为了解决这些问题,针对性的对策需要制定。
首先,各有关部门应加强投资规划,建立针对性的投资机制,以引导和支持矿产资源开发利用,确保资源供应量和质量。
其次,应加强安全控制,建立完善的安全检查制度,加强矿产资源开发利用项目的安全管理和确保矿产资源的安全开发利用。
此外,各有关部门应完善矿产资源开发利用的政策环境,提供有力的政策支持,为企业和个人参与矿产资源开发利用提供有效的市场环境。
综上所述,随着科技发展和经济转型,临夏州的矿产资源开发利用存在一些问题和不足。
为此,有效的解决方案需要建立科学有效的投资规划、加强安全控制和完善政策环境,以保证矿产资源的安全开发利用,有效地推动临夏州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
矿产资源开发与利用的现状分析与展望

矿产资源开发与利用的现状分析与展望中国是资源大国,拥有丰富的矿产资源,其中煤、铁、铜、铝等居于世界前列。
矿产资源不仅是国家财富和战略资源,也是促进经济发展的重要力量。
然而,矿产资源的开发利用在我国长期以来存在着一系列问题和矛盾。
本文将就矿产资源开发利用的现状进行分析,并对未来做出展望。
一、资源开采中存在的问题1. 能源领域的争议能源领域涉及的问题有极大的政治和经济性质,往往引起各方的争议。
在我国,煤炭、油气是主要的能源来源,由于煤炭等资源分布不均、开采技术与环保要求的矛盾等问题,造成了资源背景的不平衡。
同时,能源占据了我国环境和经济发展中的重要地位,过度开发和利用,往往会导致环境的负面影响,如大气污染、水土流失、山体滑坡等。
环保、资源节约和经济发展之间的矛盾是一个难题。
如何权衡利益和协调各方面之间的利益,是一个值得深思的问题。
2. 矿产资源的分布不均和开采难度我国矿产资源分布不均,主要集中在西南地区、西北地区和东北地区。
这也使得资源开发和运输成本的升高,开采难度也越来越大。
此外,很多矿产资源被存放在地表以下,开采难度大,对专业技术要求高,同时会破坏地表的生态环境和地质构造,这些都是需要面对的难点。
3. 矿业资源的有效利用目前,我国的矿业领域还存在着浪费和低效的开采现象,有很多的资源没有得到有效利用。
经济转型时期,不仅要关注产业结构的转型,还要注重资源的有效利用,挖掘资源的内在价值。
二、展望未来在面对矿产资源开发利用的问题时,我们应该有长远的眼光,寻找到可持续的发展模式。
1. 完善能源的结构随着我国经济的不断发展,大量煤炭等传统能源的开采和使用导致环境问题逐渐成为了社会关注的焦点。
而清洁能源则是未来发展的目标之一,如太阳能、风能、水能等。
因此,要加快转型,逐步减少对传统能源的依赖,发展出一套可持续的清洁能源体系。
2. 发展绿色采矿技术发展绿色采矿技术,是摆在我国矿业领域面前的重要任务。
在采矿过程中,采用环保的设备和技术,推广“节约型矿山”,为降低污染和资源的浪费提供保障;另外,复垦矿山和矿山环境治理等,也是绿色采矿技术的一大方向。
矿产资源开发利用情况报告

矿产资源开发利用情况报告1. 引言矿产资源是国家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撑,对于保障国家能源供应和推动产业升级具有重要作用。
本报告旨在分析当前我国矿产资源开发利用情况,为进一步制定合理的资源管理政策提供参考。
2. 现状分析2.1 矿产资源种类我国矿产资源种类繁多,包括煤炭、石油、天然气、铁矿石、铜矿石等。
其中,煤炭是我国主要能源来源,铁矿石和铜矿石是重要的原材料。
2.2 开发利用情况我国矿产资源开发利用取得了显著成就,但仍存在一些问题。
首先,部分矿产资源开采过程中存在安全隐患,需要加强安全管理措施。
其次,部分矿产资源的开发利用技术相对滞后,需要进一步加强科技创新。
再次,矿产资源开采对环境造成了一定的影响,需要加强环境保护工作。
3. 政策措施3.1 资源管理政策为促进矿产资源的可持续利用,我国已出台一系列资源管理政策。
这些政策包括加强矿产资源勘查和评估工作,推动资源节约型社会建设,加强资源税收政策等。
3.2 科技创新支持为提升矿产资源开发利用水平,我国加大科技创新支持力度。
通过引进和培育人才,加强研发合作与交流,推动矿产资源开发利用技术的创新和进步。
3.3 环境保护措施为减少矿产资源开采对环境的负面影响,我国加强环境保护措施。
这包括加强环境监测和治理工作,推动绿色矿业发展,鼓励循环经济模式的应用等。
4. 发展趋势4.1 绿色矿业发展未来,绿色矿业将成为矿产资源开发利用的重要趋势。
通过应用清洁生产技术,减少环境污染和资源浪费,实现矿业的可持续发展。
4.2 循环经济模式循环经济模式将成为矿产资源开发利用的重要模式。
通过资源的再利用和回收利用,减少对原始矿产资源的依赖,实现资源的可持续利用。
4.3 科技创新驱动科技创新将成为矿产资源开发利用的重要驱动力。
通过新技术、新材料的应用,提高资源开采效率和利用效率,推动矿产资源产业的升级。
5. 结论当前我国矿产资源开发利用取得了显著成就,但仍面临一些挑战。
为实现矿产资源的可持续利用,需要进一步加强资源管理、科技创新和环境保护工作。
浅谈矿产资源的开发利用和保护

浅谈矿产资源的开发利用和保护我国幅员辽阔,资源丰富,本土矿产资源在经济发展过程中充分满足了国民生产的需要。
但是矿产资源并不是一种可再生资源,具有可耗竭性和不可更新性,因此合理的开发和利用已成为一个重要课题。
1矿产资源本身所具备的特性1.1矿产资源开发的不确定性矿产资源的开发受自然条件和技术条件的限制。
人类所能探测和开发的矿产资源是非常有限的。
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人类对矿产资源认识不断变化,对矿产资源开发和利用的深度和广度也会进一步扩展。
因此,矿产资源的开发带有很大的不确定性。
1.2矿产资源分布不均矿产资源分布不均是由于地质运动造成的,在一些地方矿产资源高度集中,而在另一些地方矿产十分匮乏。
同时贫矿和富矿的分布也是不均匀的,尤其是支柱性矿产资源在全球范围内分布的不均衡性对国际政治、经济和国家安全都产生了深刻的影响。
1.3矿产资源不可再生矿产资源的不可再生性是由它的形成性质所决定的。
为此社会再生产要求自然界不断地为社会补充矿物原料,并保持与社会生产力水平相适应的资源储备。
这就意味着矿产资源将被人类大量的开发和利用来适应经济的发展,合理的规划和保护也就成为必然。
2国内矿产资源开发和利用的态势权衡2.1矿产资源开发和利用总体态势国内矿产资源丰富,矿种齐全,矿产质量贫富不均,贫矿多富矿少。
人均资源占有量不足。
从全世界围来看,共有有七个国家拥有36种以上已经探明的矿种,中国就是世界上矿种最齐全的少数国家之一。
但是矿产资源的贫富差异性很大。
支柱性矿产种类以贫矿居多,如铁矿储量中97.47%为贫矿,人均铁矿资源量仅占世界人均量的35.4%,比世界平均水平低10%以上。
矿产资源的贫富悬殊性以及人均占有量问题已成为资源在开发和利用中首要考虑的问题。
2.2矿产资源在开发和利用中的匹配程度国内的生产布局和经济结构的发展与矿产资源的分布并不匹配。
其中煤主要分布于西北和华北,铁集中于东北、华北和西南,铜以长江中下游地区最为重要,磷主要分布在西南和中南地区,钨、锡、锑等主要分布在湘、赣、桂、滇等省。
浅析我国矿产资源综合利用

浅析我国矿产资源综合利用中国是一个矿产资源丰富的国家,但由于人口众多、资源消耗量大,资源短缺和环境问题逐渐成为制约我国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
因此,提高矿产资源综合利用水平,对我国经济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探讨我国矿产资源综合利用的现状和发展,以期为促进我国矿产资源综合利用提供参考。
我国矿产资源丰富,但人均占有量较低。
截至目前,我国已发现173种矿产资源,其中,能源矿产13种,金属矿产59种,非金属矿产95种,水气矿产6种。
然而,这些资源分布不均,主要集中在北方地区和西部地区,东部地区和中部地区相对缺乏。
我国矿产资源品质不一,不同矿种的质量差异较大。
以铁矿石为例,我国铁矿石平均品位为4%,远低于澳大利亚和巴西等国家。
同时,我国贫矿较多,需要经过选矿等加工工艺才能达到综合利用的水平。
尽管我国在矿产资源综合利用方面取得了一定进展,但仍存在以下问题:一是技术水平落后,导致资源利用率低;二是缺乏规范化、标准化的矿产资源综合利用政策体系;三是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问题严重。
这些问题的存在,制约了我国矿产资源综合利用水平的进一步提高。
近年来,我国加大了对矿产资源综合利用技术研发的投入,在某些领域已取得显著成果。
例如,尾矿资源的再利用技术、共伴生矿的综合利用技术等。
然而,技术创新受到多方面因素的影响,如政策支持、资金投入、人才培养等。
因此,推动技术创新和成果转化,需要政府、企业和科研机构的共同努力。
发达国家在矿产资源综合利用方面具有较高水平,如澳大利亚、美国和加拿大等国家。
这些国家不仅矿产资源储量丰富,而且拥有先进的开采技术和加工设备,能够实现矿产资源的最大化利用。
同时,他们也注重资源的循环利用和环境保护。
从发达国家经验来看,提高矿产资源综合利用水平需要从多个方面入手。
注重技术创新,提高开采技术和加工设备的先进性;实施规范化、标准化的矿产资源综合利用政策体系,推动资源的高效利用;强化环境保护意识,实现矿产资源的可持续开发利用。
矿产资源的现状和问题

矿产资源的现状和问题矿产资源是国家重要的战略资源之一,它的开发和利用对于国家的经济发展、社会进步和国防建设都具有重要意义。
但是,随着绿色环保理念的逐渐普及和全球环境质量的恶化,矿产资源面临着许多现状和问题。
首先,我国矿产资源的总体储量相对较少。
尽管我国拥有着丰富的矿产资源,但是其总量却相对较少。
同时,矿产资源的分布也不够均衡,在一些地区资源丰富,而在另一些地区却相对匮乏。
这也导致了资源开发效益的不均衡。
其次,矿产资源开发过程中存在着环境污染风险。
矿产开发不可避免地会产生大量废弃物和污染物,如果管理不当,将对周边环境造成巨大的威胁。
更为严重的是,常规矿产资源开采更容易造成大面积环境破坏而新型矿产开发所涉及生产工艺较新颖,环境危害尚需研究的情况较为普遍。
第三,现有矿产资源的开发技术和设备存在一定的滞后性。
现在,国内外的矿产资源开发技术在不断地发展和创新,但是我国传统的矿产开发技术和设备逐渐落后,这导致了开发效率的降低,成本的增加,从而影响开发利润。
最后,如何平衡绿色环保和矿产开发之间的利益是一个十分棘手的问题。
环境保护对于经济发展的贡献非常大,但是过于严格的环保政策也会对矿产资源开发和利用造成一定的限制,从而影响到国家的经济发展。
针对以上现状和问题,我认为我们应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一是加大矿产资源勘查和储量管理的力度,不断提高资源开发和利用效益;二是加强环境监管,注重环保和矿产资源利用的平衡;三是积极推广新型矿产开发技术和设备,提升资源开发利用效率和降低成本;最后是加强国际合作,共同开展矿产资源的勘查和利用,实现全球矿产资源的合理利用。
总之,矿产资源开发和利用是国家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柱,但是我们同样也要注意环保和可持续发展,确保矿产资源的合理开发和利用。
只有这样,才能真正实现经济效益最大化和社会效益最优化。
我国矿产资源开发的环境问题现状、特征及对策思考

我国矿产资源开发的环境问题现状、特征及对策思考我国矿产资源开发的环境问题现状、特征及对策思考我国是矿业大国,长期大规模和超强度的矿产资源开发,为国家的建设和发展做出巨大贡献的同时,也因忽视环境影响甚至在一定程度上以牺牲环境为代价,造成了生态环境的严重破坏甚至生态失衡。
随着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战略部署的实施、工业化的不断推进和城市化步伐的加快,资源需求将持续增加,由此所带来的资源供需矛盾和环境压力将越来越大。
唯一的正确策略是发展循环经济,建设资源节约和环境友好型社会。
在此形势下应足够重视矿产资源开发过程中的环境问题及其对国民经济社会发展的影响。
一、我国矿产资源开发的环境问题现状及其特征我国因采矿引起的矿山环境问题较多,类型较为复杂,依据问题性质将矿山环境问题划分为:“三废”问题、地面变形问题、矿山排(突)水、供水、生态环保三者之间的矛盾问题、沙漠化和水土流失等问题。
近年来,我国矿产资源开发的环境问题表现出如下特征:1.我国生态环境整体恶化的态势仍没有得到扭转,矿产资源开发中的环境问题突出当前我国生态与环境问题的复杂性是历史上任何国家所不曾遇到过的。
自20世纪80年代,我国把环境保护作为基本国策,90年代初提出了可持续发展的基本战略,强化了污染预防和环境整治工作,并积极修复与重建受损生态系统。
但由于矿产资源生产和消费规模的大幅度增加,粗放式发展模式没有得到根本性扭转,加上历史欠帐太多,生态与环境的总体状况并未根本改变,目前仍然处于局部改善、整体恶化的发展态势。
XX年,我国二氧化硫排放量达到2120万吨,居世界第一,酸雨影响区占国土面积的30%,酸雨污染有加重趋势,pH 值最低的江西萍乡地区达3.67。
煤炭燃烧和水泥生产的碳排放超过10亿吨,仅次于美国居世界第二。
每年矿业生产排放的废液占全国工业废水总量的10%,采选煤、铁和有色金属所排放的固体废料8亿吨左右,约占工业固体废弃物总量的85%。
建国以来,废石、尾矿、煤矸石和粉煤灰累积总和超过225亿吨。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我国矿产资源现状及其开发利用浅析自然界的资源有三种,即再生资源、非再生资源和信息资源。
矿产资源从很大程度上讲是一种非再生自然资源,它是地壳形成后,经过几千万年、几亿年甚至几十亿年的地质作用而生成,露于地表或埋藏于地下的具有利用价值的自然资源。
无论生产创造的财富属于哪一个门类,其起始点都必定是自然资源,矿产资源作为自然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人类生活资料和生产资料的主要来源,是人类生存和社会发展的重要物质基础。
纵观人类文明发展史,从旧石器、新石器时代到青铜器、铁器时代,正是以矿产资源利用主体的变更来划分社会生产力进步的阶段。
工业革命以来,又经历了煤、铁器时代和石油、有色金属时代以及核能与电子硅产品时代,带来了先是以英国为中心的欧洲百年强盛,继而以美国为中心的美洲百年强盛。
正是资源分布和利用格局,再加上技术经济条件运动的格局,也决定了现代世界格局的多极化与开放经济体系的一体化。
矿产资源状况一直都是影响国内经济布局和国际社会秩序的重要因素之一。
矿产资源是一种重要的自然资源,是社会和经济发展的重要物质基础。
矿产资源是在漫长的地质年代中生成的,是不可再生资源,其在地球上的数量是固定的,只能是越来越少,由于矿产资源的耗量在急剧增长,使得有限的矿产资源呈现出衰竭的趋势,在可预见的未来,应该意识到矿产资源总有一天要枯竭。
目前在世界范围内,有95%以上的能源、80%以上的工业原料、70%以上的农业生产资料、30%以上的工农业用水均来自矿产资源,可以毫不夸张地说,矿产资源是人类的生命基石。
然而,严峻的事实告诉我们,在可预见的未来,经济上和技术上可供开采的矿产资源确实是有限的,人类的需求却仍然在不断增长,这必然导致资源的耗竭,而且耗竭的前景已不容乐观。
矿产成矿地质背景条件矿产资源是地壳在其长期形成、发展与演变过程中的产物,是自然界矿物质在一定的地质条件下,经一定的地质作用而聚集形成的。
不同的地质作用可以形成不同类型的矿产。
依据形成矿产资源的地质作用和能量、物质来源的不同,一般将形成矿产资源的地质作用,即成矿作用分为内生成矿作用、外生成矿作用、变质成矿作用与叠生成矿作用。
内生成矿作用是指由地球内部热能的影响导致矿床形成的各种地质作用。
外生成矿作用是指在太阳能的直接作用下,在地球外应力导致的岩石圈上部、水圈、生物圈和气圈的相互作用过程中,在地壳表层形成矿床的各种地质作用。
变质成矿作用是指由于地质环境的改变,特别是经过深埋或其他热动力事件,使已由内生成矿作用和外生成矿作用形成的矿床或含矿岩石的矿物组合、化学成分、物理性质以及结构构造发生改变而形成另一类性质不同、质量不同矿床的地质作用。
叠生成矿作用是一种复合成矿作用,是指因多种成矿作用复合叠加而形成矿床的一种地质作用。
这4种不同的成矿作用形成4类不同的矿床,即内生矿床、外生矿床和叠生矿床。
一个地区范围内矿产能否形成、形成多少与优劣均与该地区的成矿地质条件的好坏直接相关。
矿产资源的特点1.再生性和可耗竭性。
这是相对而言的,矿产资源的形成或者再生周期太漫长了,从这个意义上讲,矿产资源绝大多数是不可再生的,是有限的耗竭性自然资源。
2.区域性分布不平衡。
这也是所有自然资源的共性。
矿产资源尤其具有显著地地域分布特点,以我国为例,煤矿主要集中分布在北方,而有色金属矿则主要分布在南方。
世界上的石油多分布在海湾地区,如沙特阿拉伯。
这种特点决定了矿产资源已成为一种在国际经济和政治中具有高度竞争性的特殊资产,易引发国际争端和区域冲突等。
3.动态性。
矿产资源是依附于一定的科学技术水平和特定的人类发展阶段的,它的动态性主要反映在科技的应用上,在现有的技术条件下,一些品位很低或难以富集和难以开采的矿产资源也许没有多少利用价值,但随着科技水平的不断提高,必然会实现资源的最大限度和最合理的利用,这一过程也是没有止境的,这就导致了矿产资源的动态性。
一个国家矿产资源的丰度,除地质条件外,与可供储矿的疆域空间条件直接有关。
在同等有利成矿的地质条件下,疆域越是辽阔,矿产资源就越丰富。
中国位于亚洲东部,太平洋的西岸,疆域辽阔,沃野千里,山川纵横,景色秀丽,湖沼盆地星罗棋布,地貌极为雄伟壮观。
西部多高山峻岭,东部多丘陵、平原。
这广袤无垠的大地和复杂多样的地质地貌为储存丰富多彩的矿产资源提供了广阔的空间。
另外,在幅员辽阔的中国大地上,各断代地层发育齐全,自太古到新生界均有分布;从太古到新生代这30多亿年的时间里,中国大地经历了多期广泛而又剧烈的岩浆活动,形成了多种类型的岩浆岩,广泛分布于全国各地;中国是欧亚大陆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全球地壳运动和构造演化的产物。
按板块构造的观点来看,中国位于欧亚板块的东南部,东与太平洋板块和菲律宾板块相连,南与印度板块相接。
中国大陆正是处在这几大板块的接壤地区,并受几种不同大地构造单元的影响,因此为形成多样性的矿产创造了良好的地质构造条件。
正是由于以上诸种因素,才使得中国成为一个矿产资源大国。
中国主要矿产资源简况新中国成立50年来,开展了大规模矿产地质勘察工作,取得了巨大成就,现已发现的矿产有168种,探明有一定储量的矿产有153种,其中能源矿产8种,金属矿产54种,非金属矿产88种,水气矿产3种,探明储量潜在价值仅次于美国和前苏联,居世界第3位,是世界上矿产资源最丰富、矿种齐全配套的少数几个国家之一。
能源矿产能源矿产是我国矿产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
煤、石油、天然气在世界和中国的一次能源消费构成中所占比例分别为93%和95%左右。
由于矿物能源在一次能源消费中占有主导地位,因而对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有特别重要的战略意义。
中国能源矿产资源种类齐全、资源丰富、分布广泛。
已知探明储量的能源矿产有煤、石油、天然气、油页岩、铀、钍、地热等。
中国煤炭资源相当丰富,据地质工作者对煤炭资源进行远景调查,在距地表以下2000m深以内的地壳表层范围内,预测煤炭资源远景总量达50592亿t。
到1996年底止,探明储量的矿区5345处,保有储量总量10025亿t。
我国保有储量总量中的精查储量为2299亿t,与世界探明可采储量相比,中国煤炭储量位于独联体、美国之后,居世界第3位。
石油是工业的血液,是现代工业文明的基础,是人类赖以生存与发展的重要能源之一。
20世纪石油工业的迅速发展与国家战略、全球政治和经济发展紧密地联系在一起,使世界经济、国家关系和人们生活水平发生了巨大的变化。
中国是石油资源较为丰富的国家之一,分布比较广泛,在32个油区探明地质储量有18114亿t。
据美国《Oil&Gas》1997年报道,世界石油剩余探明可采储量为1390亿t,中国1997年公布的剩余探明可采储量为22.41亿t,居世界第11位。
全国共有盆地319个,据对其中145个盆地估算,资源量达930亿t;其中,以证实有油田存在的有24个盆地,拥有资源量758.9亿t,占总资源量的84.48%;已发现有油气的盆地有42个,拥有资源量75.66亿t,占总资源量的7.39%。
天然气(包括沼气)是重要能源矿产资源之一,也是国内外很有发展前景的一种清洁能源。
中国天然气资源相当广泛,在石油盆地和煤盆地中均有不同程度的产出。
资源量也比较丰富,专家预测我国天然气资源量约有70万亿立方米(煤层气约占50%)。
截止1996年底,我国天然气剩余可采储量为0.7060万亿立方米,世界天然气剩余可采储量143.95万亿立方米,中国约居世界第21位。
中国是铀矿资源不甚丰富的国家。
据近年我国向国际原子能机构陆续提供的一批铀矿田的储量推算,我国铀矿探明储量居世界第10位之后,不能适应发展核电的长远需要。
地热资源是指能够为人类经济地开发利用的地球内部的热资源,也是一种清洁能源。
中国地热资源分布较广,资源也较丰富。
金属矿产我国探明储量的黑色金属矿产有铁、锰、铬、钒、钛等5种。
我国铁矿资源预测总量1500亿吨,已探明铁矿储量近500亿吨,居世界第5位。
铁矿主要分布于鞍山—本溪、密云—冀东、五台—岚县、包头—白云鄂博、攀西及宁芜—庐枞等6个地区,占全国总储量的60%,矿石以贫矿为主,含铁50%以上的富矿只占5%,可以直接投入炉的只有2%。
我国锰矿资源也较丰富,约2ö3分布于广西、湖南、贵州3省区,其次产于辽宁、四川、云南等地,预测资源量30亿吨。
在探明储量中贫矿占总储量的90%以上,难选的碳酸锰矿占56%。
我国铬矿成矿地质条件差,资源短缺,现有的矿床主要分布于西藏和新疆等边远地区,预测铬铁矿资源量1000万吨。
由于交通不便,不利于开发,需要长期利用国外资源。
我国的钒、钛矿产丰富,主要是四川攀枝花铁矿中的伴生矿。
钛矿储量占世界首位。
钒矿储量居世界第二位。
均足以保证国内建设需要。
我国有色金属资源丰富,矿种齐全,钨、锡、钼、锑、汞探明储量居世界前列。
铝、铅锌、镍潜力较大,可满足近年生产需要。
铜矿可供开发利用储量不多。
非金属矿产我国非金属矿产品种很多,资源丰富,分布广泛。
已探明储量的非金属矿产有88种,为金刚石、石墨、自然硫、硫铁矿、水晶、刚玉、蓝晶石、夕线石、红柱石、硅灰石、钠硝石、滑石、石棉、蓝石棉、云母、长石、石榴子石、叶蜡石、透辉石、透闪石、蛭石、沸石、明矾石、芒硝、石膏、重晶石、毒重石、天然碱、方解石、冰洲石、菱镁矿、萤石、宝石、玉石、玛瑙、颜料矿物、石灰岩、泥灰岩、白垩、白云岩、石英岩、砂岩、天然石英砂、脉石英、粉石英、天然油石、含钾砂叶岩、硅藻土、页岩、高岭土、陶瓷土、耐火黏土、凹凸棒石黏土、海泡石黏土、伊利石黏土、累托石黏土、膨润土、铁矾土、橄榄岩、蛇纹岩、玄武角闪岩、辉长岩、辉绿岩、安山岩、闪长岩、花岗岩、珍珠岩、浮石、霞石正长岩、粗面岩、凝灰岩、火山灰、火山渣、大理岩、板岩、片麻岩、泥炭、盐矿、钾盐、镁盐、碘、溴、砷、硼矿、磷矿。
在世界已发现的200余种非金属矿产中,我国已探明储量的有88种,产地6700处。
按工业用途可归纳为冶金辅助原料(16个矿种,1100处产地)、化工用原料(18个矿种,2100处产地)和建筑用及其它用途原料(52个矿种,3500处产地)。
著名产地有江苏锦屏、云南昆阳、贵州开阳等磷矿区;山东、辽宁的金刚石矿;新疆阿勒泰地区的云母矿;河北张北的硅藻土矿;山西、河南的粘土矿区;辽宁大石桥的菱镁矿等。
我国非金属矿产探明储量在世界上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
截止1990年底,我国主要非金属矿产保有储量中的可利用储量与世界储量基础对比,位居世界前三位的有萤石、菱镁矿、重晶石、硫矿、磷矿、芒硝、石墨、石棉、石膏和膨润土等。
虽然我国大部分非金属矿产储量丰富,资源远景好,可以保证国家当前和较长时期生产建设的需要,但也有少数矿产如钾盐、金刚石、天然碱、高档宝玉石等储量有限,不能满足国内需要。
我国矿产资源的特点1.资源总量大,人均占有量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