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POAE及ABR的基础理论与临床应用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TEOAE 、DPOAE ↓ 进食后午睡 ↓ 有肯定OAE ↓ 说明外周听力正常 优点:快速、简便、无创、灵敏 (环境噪声低于40dB SPL)
4
• Meniere’s病诊断
迷路积水 ↓ 内淋巴液压力增高 ↓ 流体动力学和机械动力学改变 ↓ 毛细胞乏氧、主动机制下降 ↓ TEOAE阴性,或主频位移→低频 DPOAE/500Hz 幅值明显低于正常 但听力下降越多,>40 dB HL,OAE检出率减少或消失
• 部分检测耳纯音听力损失不多,而DPOA E 幅值明显下 降, 表明外毛细胞可能已有结构或功能的改变. 这种改 变可通过敏感的DPOA E反映出来,没有明显的组织结 构改变之前,DPOA E 即已经发生了变化, 而且这种变 化早于听神经动作电位与微音器电位. 因此,DPOA E 对耳蜗功能异常的发现早于纯音测听, 是检测耳蜗功 能损害的一个敏感的指标. • 纯音听阈与相对应频率处的DPOA E 幅值有很好的相 关性, 其相关性变化于0. 44 ~ 0. 85 之间, 说明DPOA E 幅值与纯音听阈间存在着一致性
• 伪聋的鉴别 • 耳鸣
– 在国外已有将耳声发射作为耳鸣常规检测,并认为对耳 呜的定位与定性诊断有参考意义 – TEOAE检出率下降, DPOAE中某些频率幅值下降 – 由于DPOAE具有频率特异性,可能预示了耳蜗特定部 位的早期病变 – 耳鸣是多种因素引起的 – 耳呜症状与耳蜗早期损害如存在内在联系,可提醒医生 对仅有耳鸣而听力正常的患者及早采取有效措施,防止 耳蜗进一步的损害。
• 采集、放大、滤波、模数转换、叠加、快速傅 里叶转换 • 计算频域信号中固定频率的DPOAE反应幅值 • 根据与f2或f1、f2几何平均数的关系绘图
特点
• 固定频比和原始音强度分别为f2/ f1 = 1.22及 L1-L2 = 5~10dB可得到最大幅度的畸变产

• DPOAE 包含多个发射频率, 如2f1-f2、f2-f1 等, 2f1-f2 出现率最稳定, 强度最高, 目前临床 应用中主要以这个频率为主 • DPOA E 的阈值在1~ 8kHz 范围内以高于本底 噪声3dB 为准
• 现在多以中枢传导时间延长作为主要指 标,假阳性率↓
在听功能检查方法中,脑干诱发电 位测听法是诊断蜗后病变的最有意 义的筛选方法
ABR结果的临床意义
• 传导性疾患 ABR振幅下降、潜伏期延长
波V潜伏期-强度函数曲线右移,函数斜率与听力 正常耳相同,右移量与听力损失的气骨导差大致相 同(20dB范围内) 如为听骨链疾患,则可能低估气骨导差 I- V波间期基本正常
中耳因素与耳声发射
• 鼓室压A型是否确切咽鼓管静态 功能正常? • 对高频OAE改变的患者不应单纯 进行感音神经病变的治疗,可 以行中耳的、咽鼓管功能等方 面的试验性治疗。
17
• 噪声性聋、药物性聋、老年性 聋的监测及辅助诊断 (∵只要当OHC受损,均可使OAE 消失或幅度下降) • 应用于动物实验,探讨其感音 神经性聋机理
常用测试指标
• • • • • • I、 III、 V波潜伏期 III~I、III~V、 I~V间期 双耳间潜伏期差 (V波) V波的潜伏期-强度输入输出函数 V/I振幅比值 波形重复性
特点
ABR Wave
I 听神经近末梢处 II听神经近中枢处
Interwave Latencies
III 同侧耳蜗核(小 部分第八神经纤维参与)
注意事项
• 中耳结构及功能状态完好。 • 听力损失不低于40dB(中枢性聋 除外)。 • 低频中枢性聋应格外注意。 • 外耳道清洁、耵聍太多影响结果 的准确性。 • 检查室应安静、低噪声。
21
听性脑干反应 Auditory
Brain stem Response,
ABR
基本概念
• 由一系列发生于声刺激后10ms以内的波 组成 • 完全记录共7个波,分别以罗马数字 I~VII进行命名,均为颅顶正向 • 其中主要成分为I~V波,而以I、III,V 波 最可靠
IV 上橄榄复合体 V 正成分源自外侧丘 系,负成分源自下丘
Absolute Latencies
临床应用
ABR检测适应证
• • • • • • 无法解释的听力减退 单侧听力减退 单侧耳鸣 无原因的眩晕 单侧面部麻木 听力学检查示:
不对称听力减退 语言分辨率测试有回跌现象 声反射衰减阳性
…………
• 体积较大的听神经瘤或脑桥小脑角肿瘤引起 • 耳蜗核病变
• 严重病例I波也不出现
– 多因听神经受损较重,蜗神经动作电位的振幅明显减小,以 致远场电极(头顶或前额部电极)不易记录出来-----不易与 耳蜗病变相鉴别。
• 鉴别:耳蜗电图----蜗神经动作电位存在,蜗后可能性大 不存在,耳蜗可能也有严重 病变,蜗神经不能产生神 经冲动向中枢传送
听力正常人的DPOAE特性
• 检出率一般在90%以上,范围在0.5~6KHz, 反应幅值比初始音低50~60dB,一般在 -5~20dB SPL左右 • 刺激声相等时I/O曲线斜率呈线性关系,刺激 强度达到60~70dB时,曲线出现饱和 • f2/f1的比率升高、刺激强度升高可使潜伏期 缩短
常用测试内容
• DPOAE图(DP-Gram) • 潜伏期(latency) • DPOAE函数曲线(输入/输出函数, I/O function) • DPOAE反应波形 • DPOAE声抑制曲线(suppression tuning curves)
刺激方式与记录方法
• 2个频率的初始纯音刺激声 (f1和f2) • 原始音要求频率比为f2/f1=1.1~1.3 • 原始音强度比L1/L2=1或固定一个差强值
分类
• 自发性耳声发射 SOAE
瞬态声诱发性耳声 发射 TEOAE 畸变产物耳声发射 DPOAE 刺激频率耳声发射 SFOAE 电刺激诱发耳声发 射 EEOAE
• 诱发性耳声发射 EOAE
DPOAE
• 由2个具有一定频率比和强度比关系的持续纯 音f1和f2同时刺激耳蜗后,诱发耳蜗基底膜的 非线性活动产生的畸变声信号,传播至外耳道 而被记录到的与刺激声有固定关系的音频能量 • 目前认为DPOAE来源于外毛细胞 • 对耳蜗非线性机制的反映 • 反映耳蜗性听力损失的频率特异性特征
特点
• ABR 测试反映了耳蜗、听神经和脑干听 觉径路的功能,由于测试所用的是含高频 为主的短声刺激,所以测试结果主要是反 映高频(1~4 kHz) 的听力况,ABR 较0AE 有信息范围广和可以量化听力损失的优 点,在排除了中耳和耳蜗病变后,对诊断听 神经病和神经传导障碍特别有意义
记录方法
• 刺激声:短声(click)或滤波短声,刺激频率一般为 8~11次/s • 滤波设置:低频滤波器为10~30Hz,高频滤波器为 1.5~3KHz • 分析时间10~20ms • 平均次数:1500次,有时需要3000~4000次 • 电极放置:前额、鼻根、乳突 • 潜伏期于振幅的测量一般采用60~70dB nHL的刺激声 强度 • 阈值反应以刚能分辨出V波的强度为准
DPOAE及ABR的基 础理论与临床应用
熊浩 2006-10-13
畸变产物耳声发射 Distortion Products Otoacoustic Emission, DPOAE
基本概念
耳声发射
• 产生耳蜗,经听骨链及鼓膜传导释放入 外耳道的音频能量 • 反映耳蜗具有主动产生声能的功能 • Kemp回声
• ILD增大
– 90%~100%蜗后疾患出现ILD增大 – 蜗性疾患仅6%~12%
• I- V波间期延长
– 正常值<0.4ms
• I- V波间期耳间差增加
– 此参数对诊断蜗后疾患命中率最高
• ABR晚期波缺失或所有波缺失,或波形异常 • 重复性差 • 波IV/ V :I振幅比异常
• 肿瘤较大时,对侧耳波V潜伏期、I- V及III- V波间期延长, 波V振幅降低
Thanks
• ILD(两耳V波潜伏期差值)﹥0.4ms
• 排除了个体差异的影响,在诊断单侧性 蜗后病变时较其他指标更灵敏 • 当有中耳疾病或严重感音神经性聋时, 无诊断意义
• 脑干诱发电位:蜗后病变中的诊断 假 阳性率高,可达30%
– 多因仅以V波潜伏期延长作为诊断指标
• 而耳蜗病变或中耳病变均可引起Ⅴ波潜伏期延 长
临床应用
• • • • • • • • • 听力筛查 伪聋的鉴别 蜗性眩晕的鉴别(Meniere`s诊断、治疗) 蜗性病变的早期发现 耳蜗功能状态的评估 老年性耳蜗退行性病变的预测(评估) 蜗后病变的鉴别诊断(结合ABR) 听觉过敏(对侧噪声掩蔽) 中耳疾病的鉴别诊断
3
• 婴幼儿听力筛查
新生儿出生后第三天以后
– 正常值>1.00 – 比值可随刺激声强度增加而减小,故刺激声强度<=80dBnHL
新生儿听力筛查
• 高危新生儿发生蜗后性听力损失的发生 率较普通新生儿明显增高 • 通常以反应阈30~40dB nHL作为通过筛 查的标准
注意问题
• ABR刺激声多采用短声 (click),而click的 峰能量集中于1~4kHz,故仅能对相应频 率的听觉功能作出评价,不能对低频听 力进行有效评估 • ABR反映的是脑干以下水平的功能,因 此不能检测高于脑干水平以上的中枢性 听力损害
18
蜗后疾病的诊断
• 听神经瘤的早期诊断 • 对侧噪声刺激抑制OAE的幅值[13],对侧窄 带噪声具有频率特异性(MOC的传出神经的 频率特征) • 听觉神经病的诊断[12].纯音听力为上升型, 言语识别率下降,镫骨肌反射消失.耳蜗电 图未引出,ABR关系叫大,OAE幅值大于正 常,WN阴性. • MOC听觉传导通路疾病和听觉过敏的诊断 20
9
12
13
咽鼓管功能与耳声发射
• 31例(24耳)的DPOAE示4KHz以上幅值低于 正Baidu Nhomakorabea,纯音测听正常。鼓室压图“A型”11 耳,C型8耳。B型5耳。 • 患者主诉为耳闷、耳胀或耳鸣。 • 鼓膜内陷,活动度良好。 • 咽鼓管吹张等、自觉症状减轻后复查OAE。 • 高频OAE幅值明显改善。 • 中耳因素致感音神经性聋的报道。 16
6
Meniere’s病诊断
• 24例(37耳)经过试验性治疗3只至5天后, 各项指标明显改善。 • 13例(18耳)甘油试验[10]30分钟、60分钟 后,各项指标明显改善(517dBSPL),7 耳引出DPOAEI/O曲线。 • 33例进一步除外颈椎性、耳石器脱位等因 素,并行治疗后的OAE复查,发现仍有部分 OAE出现变化。 • 9例正常耳行甘油试验,低频幅值变化很小, 平均3dBSPL。(对照组仍继续进行)
蜗性疾患
• V波反应阈提高
• 低声强时潜伏期延长 • 高声强时,潜伏期接近正常
蜗后病变
• V波潜伏期延长
双侧 > 6.1ms (Banch等, 1983) 但V波潜伏期延长与听力损失有关
听力损失<50dB HL对蜗后疾患的判断更敏感
周围性听力损失较重时,亦可延长 听神经瘤时V波潜伏期延长可能与其前波潜伏 期延长有关
诊断指标
• V波与I波潜伏期差值(中枢传导时间) >4.6ms
– 提示蜗神经与下丘核之间神经冲动的传导时 间延长
• 多因听神经瘤或脑桥小脑角肿瘤压迫听神经所 致,也可见于脑干病变。
• 如系耳蜗病变,中枢传导时间属正常范围,甚 至比正常人缩短。
• 如给患耳只记录到I波,其余各波消失
– 听神经病变较严重,以致发生完全性传导阻滞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