绍兴地区纺织业发展现状与就业形势分析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绍兴地区纺织业发展现状与就业形势分析

纺织服装学院专题调研组

就业是民生之本,人才是巨大的资源。温家宝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强调,要加强高校毕业生就业指导和服务工作。如何让走出象牙塔的莘莘学子就好业,成为各级领导和广大教育一线工作者的一项政治任务和一份历史责任。全国上下、各所高校均将推进大学生就业工作列为工作重点。正值全面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之际,本院党政班子经过认真专题讨论,将“针对区域纺织产业变化趋势,进一步推进就业指导与服务机制的改革创新,提高服务地方能力”立为本院的其中一个调研课题。围绕这一主题,开展了一些调研工作,现进行分析和总结:

一、当前就业形势分析

据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相关数据显示,2008年全国高校毕业生559万,比2007年增加85万人,2009年高校毕业生将达到619万,预计今后三年内还将以每年50万的速度增长。2007年和2008年毕业的大学生分别还有100万人和150万人处于待业状态。而2008年岁末席卷全球的金融危机,无疑又让大学生就业雪上加霜。分析当前就业难的情况,普遍存在以下一些问题:

1、产业结构与就业结构之间的脱节

中国一些重要产业目前仍停留在资本与劳动双密集阶段,其消纳的劳动力是大批蓝领工人(包含一部分技术工人、技术专家,但只是一部分),对大学生需求有限。同时,对人力资源的需求处于严重失衡的情况下:对掌握高技术的尖端人才与普通劳动力需求很大,呈典型的“哑铃型”,而各高校仍在大量扩招。于是,供求关系随之失衡并走向瓦解。在产业结构调整升级尚未完成、第三产业尚未蓬勃发展、第二产业尚未做强的情况下,大学生就业难在所难免。因此,随着我国产业的升级,未来第三产业将为劳动力就业提供非常广阔的空间。

2、教育与就业市场的脱节

(1)专业设置与就业市场需求脱节

当前高校招生仍然是计划模式,但下游的毕业就业却已经是市场化了。扩招后毕业生人数剧增,市场反应却没有那么灵敏,并不能马上有效配置和接纳那么多毕业生,专业需求方面也也需要几年时间才能慢慢显示。

高校的专业设置和专业调整单纯地根据主管部门要求和自身师资条件,考虑社会需求明显不够。造成有些专业的学生大量过剩,而现实急需的创新型人才和技能型人才却十分稀缺。这种结构性矛盾,已成为导致大学生就业难的重要原因。

(2)办学理念、人才培养模式与社会需求脱节

市场经济建设需要的是9名工程师、1名科学家,而高等教育培养的是9名科学家、1名工程师。现在,越来越多的高校有了相同或相似的定位与发展目标,导致教育结构不合理、人才培养模式和培养目标单一,造成了毕业生和社会需求的错位。

(3)教育体制改革滞后,不适应社会对人才素质的需求

很多大学毕业生在现有的高等教育模式下,普遍只是掌握了一些书本的、理论方面的知识,缺乏相关实际工作的知识和操作技能,动手能力差,对经营企业和社会部门来说他们就像是产品的“半成品”。

3、就业指导缺乏实践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教育缺失

部分高校的就业指导仅仅着眼于学校的就业率,很少关注实际问题,难以从企业需求等方面对大学生就业进行指导。同时,目前高校大学生就业指导中心,多是由大学老师进行就业指导,由于大学校园与企业、社会需求之间的差距,学校不甚了解企业和社会对人才的真正需求,往往导致就业指导缺乏针对性,与实际需求脱节,甚至大多数就业指导成为“纸上谈兵”。另外,绝大多数院校的就业指导部门仍陷于事务堆中,对经济发展、社会需求和对人的基本特征都缺乏系统的掌握。因此,对学生的就业指导仍局限在择业技巧的传授和就业政策的宣讲上,与学生的需求反差明显。

多数大学生没有明确的职业和人生规划。如今的大学生存在很多“缺失”:缺少对社会的理解、缺少对自己清晰的定位、缺少面对挑战的信心和决心、缺少适应社会的能力,也缺少“接受失败和挫折的良好心理准备。

二、绍兴纺织业发展现状及就业需求之间的关系

1、绍兴纺织业的目前困境

纺织业,作为一个海外依存度达到30%的劳动密集型传统产业,在这一波经济“寒潮”中首当其冲,而享誉中国乃至全球的“纺织之乡”——绍兴,亦因为华联三鑫、江龙集团以及纵横集团的相继陷入危局,成为反映中国纺织业冷暖的温度计。

2008年1至11月,规模以上纺织行业企业利润总额为1042.25亿元,同比下降1.77%,是自2003年以来的首次利润负增长。亏损企业数已由2007年的7293家增加到9654家,亏损额达到227.5亿元。其中,外贸型纺织企业受到较大影响,销售额和利润率双双下挫。

分析产生上述现状的原因,绍兴纺织业主要存在以下一些问题:

(1)产业链整合不够

首先是织造环节缺乏有机协作。原料与坯布、坯布与印染、印染产品与服装面料都存在脱节,并与其他区域互动性不强。其次是各个环节存在薄弱节点。化纤的差别化率偏低,织造的低档产品居多,印染后整理的技术较为落后,服装的知名品牌太少,纺机缺少机电一体化的技术支撑。再者是产品结构不合理,如服装、装饰、产业的用布比例为90:7:3,远低于发达国家(地区)的40:30:30的比例,甚至与全国的80:12:8也有较大的差距。

(2)创新能力不强

绍兴纺织业在纤维、纱线、织造、染整和设计等五大技术环节的产品开发上都存在明显问题。表现在高性能、功能化纤维开发滞后,印染后整理技术障碍难以突破,面料开发、设计基本上以模仿为主,服装的品牌建设未有建树,纺织机械缺乏自主知识产权。究其原因,主要是研发经费投入少,占销售收入不到1%,低于国际水平的2%至5%。研发机构设置少,全市纺织企业九成以上没有自己的研发中心。企业与科研院所、大专院校结合的意识也不强。专业技术人员少,档次低,各类技术人员占员工比例仅为3%左右,并且是知识面很窄的技术师傅当家,真正具有开发能力的能贯通原料、制造、印染、面料的专业技术人员凤毛麟角。

(3)获利空间小

几年绍兴纺织业超速发展,企业资产负债率始终徘徊在70%左右的高位,还债付息压力大。自有品牌少,很多企业只赚取少量加工费,且相互无序竞争,竞相压价,无利可图。近年来工资、地价、原材料、能源价格上涨,出口退税政策调整,人民币升值,使企业获利能力明显减弱。

(4)管理水平不高

绍兴纺织企业大多发端于乡镇企业,转制后管理理念很多停留在家族模式层面,高水平的职业经理队伍还没有形成,既接受过系统纺织生产理论和实践训练,懂管理会管理,且熟悉WTO规则,具备处理国际事物能力的人才短缺。同时,许多企业劳资关系处理不好,不重视企业文化建设和职工培训,技术队伍职工队伍素质不高,且很不稳定,大大削弱了应有的竞争优势。

此外,品质管理相对粗放、品牌管理水平不高、专业市场地位下降,以及行业协会功能不够完善等三大问题,同样一直困扰着绍兴纺企的产业提升。

2、绍兴纺织业的发展趋势与人才需求

(1)增强研发能力,自主创新,提高企业的核心竞争力

面对上述情况,绍兴纺织业亟待升级,增强自主创新的能力,增加产品的设计含量,改变以前模仿产品的现状,提高生产的技术水平,控制成本,扩大在中、高端市场的销路,提高市场占有率,使产品的利润和附加值都得到充分的提高,最终创建绍兴纺织业自己的品牌,真正成为纺织强市。

目前,企业也越来越意识到自主创新对危机中求生存的重要性,自主成立产品研发中心的企业不断增多。所以企业对研发技术人员的需求量在不断增加,在学校综合招聘会上了解到,企业迫切需要一些纺织品研发方面的人才。

同时,无论是服装企业还是纺织企业,对产品设计方面的人才需求量也在增加,要求具备一定设计能力并懂得应用一些专用设计软件。

(2)市场模式创新,推动产业的发展

在纺织制造技术改造基本完成后,专业市场的各种滞后缺陷日益凸显。随着科学技术手段的不断更新,交通运输业的发展,地区与地区间的联系日益紧密,加上互联网这种革新模式的不断深入人心,一种集商品展示、洽谈、接单和电子商务于一体的展贸中心,正成为柯桥纺织业交易模式升级的必然产物。其代表者就是浙江冠南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开发建设的“绍兴轻纺贸易中心”。

据介绍,绍兴轻纺贸易中心将通过纺织品采购中心、纺织品会展中心、纺织品服务咨询中心、纺织品牌推广中心、纺织行业人才中心、纺织品物流中心、纺织新技术交流中心、纺织品国际贸易中心等八大中心建立一站式服务,着力打造集纺织品展示、洽谈、接单、电子商务、生活配套于一体的现代化交易模式。

这一崭新的市场模式出现,意味着既懂纺织面料又懂市场营销、市场管理、电子商务、会展等方面知识的复合型人才需求会增加。

(3)高水平管理,推动产业升级

一批规模大、设备先进、开发能力强、管理水平高的现代纺织企业涌现,必然带来人才需求结构的改变。随着业管理日益规范,高端管理型人才的需求量仍然很大。包括企业管理、生产管理、信息管理、营销管理和财务管理等,以改变目前绍兴纺织业中家族式管理的模式。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