散文群文阅读《故都的秋》《想北平》《动人的北平》

合集下载
相关主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不同的景致,一样的情味

——散文群文阅读《故都的秋》《想北平》《动人的北平》

学习目标:

1、通过文本阅读,体会文中蕴含的感情。

2、通过比较阅读,学会鉴赏散文的方法。

一、整体感知

如果你穿越到作者的时代,可以选择其中一位做你在北平游览时的导游,你会选择谁?为什么?

同学1老舍。林语堂虽然对北京有全面的了解,但游览太多容易走马观花,无法真正享受到旅游的乐趣;郁达夫虽然能细致观察身边景物事物和人,但他笔下的故都的秋过于悲凉,容易让人产生伤感的情绪,不利于放松身心;而老舍虽文中描写了最富有生活气息的景物,更能让旅游者的心安适,让人在异乡也不觉得有疏离感。所以老舍当导游最合适。

同学 2 林语堂。老舍虽是北京人,但他在文中说他连陶然亭都没到过,而且他文中描写的花果蔬菜都是太平常的事物;郁达夫文中虽有对故都的秋细致入微的描写,但作为一个外乡人也不足以了解北京全貌,而林语堂文中全方位表现了北京的全貌,既富有生活气息又多元文化兼容,既有皇室的华贵又有市井小贩的谐趣。他当导游最好不过了。

同学3 郁达夫。老舍作为北京人,虽也了解北京但已经对没有了新鲜感,而旅游要的就是新鲜感;林语堂虽然全方位向我们展示了北京城的人文地理,但过于面面俱到,游览太多容易使人疲劳;而郁达夫在文中对多种景物的细致描写体现了他敏锐的观察力,在他的带领下能发现被常人忽略的好玩的地方,而他笔下流淌出的浓厚的秋味正是我想体验的。所以我选择让他带我游览。

ppt郁达夫:精致细微林语堂:角度广阔老舍:生活气息

二、比较阅读

学习任务1 面对有着非常丰富人文自然景观的北平城,三位作者描写了自己眼中或心中的北平城:郁达夫笔下的故都之秋是“清、静、悲凉”的,请结合文中相关语句谈谈他分别从哪些感官角度描绘了北平的景物,突出故都之秋特点的;林语堂眼中的北平是“老成豪爽、宽大包容”的,请结合文中描写的自然与人文风物来谈谈,他是如何展现北平的全貌的;老舍心中的北平是“复杂而又有边际”的,说说他是怎样运用景物来表现北平的特点。

同学4 碧绿的天色、蓝朵牵牛花、扫帚的丝纹、淡绿微黄的枣子是从视觉角度描写,突出“清”;驯鸽的飞声、槐树落蕊、秋蝉衰弱的残声是从听觉角度描写,以动衬静;秋槐落蕊还从触觉角度描写,突出“清”;北方的秋雨,是从触觉角度描写,突出“悲凉”;都市闲人的谈话突出悲凉”。

教师:他把郁达夫笔下的景物进行了归类,我们可以看出郁达夫是从视觉、听觉、触觉等各种感官出发,选择这一系列景物表达了对北平细致入微的感受。

Ppt展示《故都的秋》五感结合

同学 5 林语堂笔下有人物:第二段描写穿高跟的摩登女郎与着木屐的老妪、胡须苍白的画家与大学生是突出北平的包容新旧两派;第三段古玩商人是突出历史悠久;第五段驼背的老人、可爱的老画家等等是突出北平的老大;第九段多样的人也是为了突出北平的包容,有好人与坏人,高雅的人与低俗的人;十八段人力车夫的欣然受之、互相取乐、竭诚感激可以看出他们的知足常乐、善良质朴,是突出北平的迷人。

同学6:他笔下有各种人文建筑,第六段的宫殿御园,紫金的御色屋顶、突出了北平是“珠玉之城”。还有各种机构场所,第七段把北平称为“国王的梦境”,饭店铺号茶馆突出北平是“饮食乐园”,各种商品商贩突出北平是“采购天堂”。还有第十一段写到华贵的紫荆城,讲究的城市布局,十二段写街道的宽阔,十四

到十六段写生活方式的舒适,表现北平是“理想的居住城市”。

教师:林语堂选择了众多的场所、丰富的商品、幽静的院落、华贵的建筑、宽阔的街道、多样的人物等等,来表现在北平老成豪爽、宽大包容。有一种绘画技法叫“散点透视”写法,把在不同立足点观察到的景物全部描绘在一幅画里,如《清明上河图》,同样作家也是用这种方法把这些不同立足点观察到的景物写在同一文章中。

Ppt展示《动人的北平》散点透视

同学7 老舍选择了不起眼的事物,第四段长着红酸枣的老城墙、积水滩,说明北平有边际能摸得着,水中的小蝌蚪、苇叶上的嫩蜻蜓能让自己安适快乐,热闹的地方也动中有静,温和的香片茶令人舒适,第五段茶胡同院落不挤得慌让人自由喘气,第六段各种的花菜水果,可以让贫寒的自己享一点清福。

教师:老舍选择的都是看似平常的事物,在语言上比如“我真爱北平”,“真想念北平呀”,“我不好学,也没钱买古物”这些句子都很通俗易懂,所以他采用的是平铺直叙的方法,质朴通俗地表达了对北平的思念。

Ppt展示《想北平》平铺直叙

学习任务 2 三篇文章中都运用对比手法对故都进行烘托表现了三位作者心中北平的特点,请分别找出文中使用对比的语句并做简析。

同学8 《故都的秋》中,郁达夫在第二段直接拿南国之秋来与北国之秋做比,“江南的秋草木凋得慢,空气来得润,天的颜色显得淡”,第十三段又使用比喻将江南的秋与故都的秋分别比作“黄河之与白干,稀饭之于馍馍,鲈鱼之与大蟹,黄犬之与骆驼”来做对比,白干、馍馍、大螃蟹、骆驼比黄河、稀饭、鲈鱼、黄犬

同学9 林语堂第一段将北平穿高跟鞋的摩登女郎与着木屐的老妪,胡须苍白的

画家与大学生进行对比,第十段将五颜六色的旧的与新的色彩,即皇朝的色彩、古代历史的色彩、蒙古草原的色彩进行对比,多样的人里有好与坏、雅与俗的对比,这种新与旧、好与坏、雅与俗的对比主要是为了体现北平守旧融新的宽大包

同学10老舍第四段将欧洲四大历史都城伦敦、巴黎、罗马和堪司坦丁堡来作为北平的配角,衬托北平复杂而又有个边际;第五段将巴黎的布置与北京对比,突出北京“人为中显出自然,不挤得慌又不太僻静,使人自由的喘气”;第七段把北平与伦敦进行对比,北平没有成天冒烟的工厂,又能自己产生花菜水果,表现北平“使人更接近自然”,能享受清福;第四段他认为最关键的是北平令作者安适快乐,回到北平,就像久别的游子匍匐在母亲的脚下一般恬适、平和与满足。而且老舍在第六段写到北平的果子多时,还特意拿了令人产生隔阂的美国橘子来和新鲜上市的带有浓厚自然气息的黑枣、柿子作对比,让人看出他那份北平人特

学习任务3 (从刚才的阅读与交流分享中,我们可以体会出三位作者对北平都有着深厚的情感,深深地热爱着他们生活过的城市,然而他们的情感还是有一些差别的。)请结合作者生平经历或写作背景谈一谈:他们对北平的感情有着怎样的差别?为什么有这样的差别?

展示ppt 知人论世,三位作家生平经历或写作背景

郁达夫,浙江富阳人。1926年6月,郁达夫之子在北京病逝。1935年,日军相继制造了两次“察东事件”。中华千年文明古都北平,处在风雨飘摇之中。1933年到1936年,创作灵感枯竭,借游山玩水,排遣心中苦闷和离群索居的寂寞。

老舍,北京人。《想北平》写于1936年,当时日本帝国主义加紧了对中国的侵略,华北危急,北京危急,而作者那时不在北京。作者作为一个热爱北京的爱国知识分子,忧心如焚,想念家乡,写下这篇抒发自己情感的散文。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