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换性与测量技术刘美华张秀娟版第五章、第六章习题答案
互换性与测量技术课后答案

互换性与测量技术课后答案这是老师给的课后答案,本来分十份word ,我整合到一起了,哈哈希望你们学习愉快,我也能挣点财富。
1、按优先数的基本系列确定优先数:(1) 第一个数为10,按R5系列确定后五项优先数。
解:后五项优先数是16,25,40,63,100。
(2) 第一个数为100,按R10/3系列确定后三项优先数。
解:后三项优先数是200,400,800。
2、试写出R10优先数系从1~100的全部优先数(常用值)。
解:R10优先数系从1~100的全部优先数是1,1.25,1.6,2,2.5,3.15,4,5,6.3,8,10,12.5,16,20,25,31.5,40,50,63,80,100。
3、普通螺纹公差自3级精度开始其公差等级系数为:0.50,0.63,0.80,1.00,1.25,1.60,2.00。
试判断它们属于优先数系中的哪一种?其公比是多少? 解:它们属于R10 (0.50,2.00),公比是1.25。
1、用杠杆千分尺测量某轴直径共15次,各次测量值为(mm )10.492,10.435,10.432,10.429,10.427,10.428,10.430,10.434,10.428,10.431,10.430,10.429,10.432,10.429,10.429。
若测量中没有系统误差,试求:(1)算术平均值x 。
(2)单次测量的标准偏差σ。
(3)试用3σ法则判断该测量列中有无粗大误差?(4)单次测量的极限误差lim ∆,如用此杠杆千分尺对该轴直径仅测量1次,得测量值为10.431,则其测量结果和测量精度应怎样表示? (5)算术平均值的标准偏差x σ。
(6)算术平均值的极限误差是多少?以这15次测量的算术平均值作为测量结果时,怎样表示测量结果和测量精度? 解:(1)算术平均值x434.1011==∑=ni i x n X(2)单次测量的标准偏差σ()m n x xni iμσ08.161/12≈--=∑=(3)用3σ法则判断 ±3σ≈±48μm该测量列中有粗大误差,即10.492超出精度要求。
互换性与技术测量(第六版)课后习题部分答案

《互换性与技术测量(第六版)》习题参考答案绪言0-1题:写出R10中从250~3150的优先数。
解:公比q10= ,由R10逐个取数,优先数系如下:250,315,400,500,630,800,1000,1250,1600,2000,2500,31500-2题:写出R10/3中从~100的优先数系的派生数系。
解:公比q10/3= 3;由R10中的每逢3个取一个数,优先数系如下:,,,,,,,,,,,,,。
0-3题:写出R10/5中从~25的优先数系的派生数系。
解:公比q10/5=5;由R10中的每逢5个取一个数,优先数系如下:,,,,,第一章圆柱公差与配合1-1题 1.1-2题 (1)为间隙配合,孔与轴配合的公差带代号为:φ2088d H φ+-H8 最大间隙:Xmax=+㎜ 最小间隙:Xmin=+㎜ 配合公差为:f T =㎜(3)为过盈配合,孔与轴配合的公差带代号为:φ5567r H1-3题(1)为基孔制的间隙配合r 6φ+ 0 -H7 ++ 最大过盈:Ymax=㎜ 最小过盈:Ymin=㎜ 配合公差为:f T =㎜φ+ 0 - H8 孔、轴公差:h T =㎜,s T =㎜; 配合的极限:Xmax=+㎜,Xmin=+㎜ 配合的公差:f T =㎜(2)为基轴制的过渡配合(5)为基孔制的过盈配合1-4题(1)φ600.1740.10000.01996D h ++- (2)φ50018.0002.0025.0067+++k H (5)φ800.0910.12100.01976U h --- 1-5题φ+ 0 -孔、轴公差:h T =㎜, s T =㎜; 配合的极限:Xmax=+㎜,Ymax=㎜ 配合的公差:f T =㎜φ+-H7 u 6 ++ 孔、轴公差:h T =㎜,s T =㎜; 配合的极限:Ymax=㎜,Ymin=㎜ 配合的公差:f T =㎜;(1)Ф2588f H 或Ф2588h F (2) Ф4067u H 或Ф4067h U (3) Ф6078k H 或Ф4078h K (1-6题)孔与轴的线胀大系数之差:△6105.11=⨯=α/℃, 降温-70℃导致的间隙减少量:△X = -0.040 mm设计结果:①Ф5078e H (基孔制);②Ф5078f F (非基准制,X m ax 和 X m in 相同)。
互换性与测量技术课后习题答案

习题1.什么是互换性?互换性的如何分类?2.完全互换和不完全互换有何区别?各用于何种场合?3.公差的概念?4.什么是标准和标准化?5.优先数系是一种什么数列?有哪些优先数的基本系列?答案1,互换性是指在同一规格的一批零件或部件中,任取其一,不需任何挑选或附加修配(如钳工修理)就能装在机器上,达到规定的功能要求。
这样的一批零件或部件就称为具有互换性的零、部件。
分类:按不同场合对于零部件互换的形式和程度的不同要求,把互换性可以分为完全互换性和不完全互换性两类。
对标准部件或机构来讲,其互换性又可分为内互换性和外互换性。
2.完全互换是指对于同一规格的零部件,装配前不经任何选择,装配时不需任何调整或修配,就能装配到机器上,并能满足预定的使用要求。
以零部件装配或更换时不需要挑选或修配为条件。
孔和轴加上后只要符合设计的规定要求,则它们就具有完全互换性。
不完全互换是指对于同种零件、部件加工好以后,在装配前需要经过挑选、调整或修配等才能满足使用要求。
在零部件装配时允许有附加条件的选择或调整。
对于不完全互换性可以采用分组装配法、调整法等来实现。
应用:零部件厂际协作应采用完全互换,部件或构件在同一厂制造和装配时,可采用不完全互换。
完全互换性应用于中等精度、批量生产;不完全互换性应用于高精度或超高精度、小批量或单件生产。
内互换指部件内部组成件间的互换;外互换指部件与相配合零件之间的互换。
3.公差即允许实际参数值的最大变动量。
4. 标准是指对重复性事物和概念所做的统一规定,它以科学技术和实践经验的综合成果为基础,经有关方面协商一致,由主管机构批准,以特定形式发布,作为共同遵守的准则和依据。
标准在一定范围内具有约束力。
标准化工作包括制定标准,发布标准、组织实施标准和对标准的实施进行监督的全部活动过程。
这个过程是从探索标准化对象开始,经调查、实验和分析,进而起草、制定和贯彻标准,而后修订标准。
因此,标准化是个不断循环而又不断提高其水平的过程。
互换性与技术测量课后习题

5.三个量块的实际尺寸和检定时的极限误差分别为20±0.0003, 1.005±0.0003, 1.48±0.0003,试计算这三个量块组合后的尺寸和极限误差。
3.用某测量方法在等精度的情况下对某一试件测量了15次,各次的测得值如下(单位为mm):30.742,30.743,30.740,30.741,30.739,30.740,30.739,30.741,30.742,30.743,30.739,30.740,30.743,30.742,30.741,求单次测量的标准偏差和极限误差。
0.021
轴:ø40
-0.050
-0.112
轴:ø60
60.041
0.030
轴:ø85
84.978
0.022
2.已知下列三对孔、轴相配合。要求:
(1)分别计算三对配合的最大与最小间隙(Xmax,Xmin)或过盈(Ymax,Ymin)及配合公差。
(2)分别绘出公差带图,并说明它们的类别。
a)孔: 轴:
Chap10键和花键的公差及检测
1. 减速器中有一传动轴与一零件孔采用平键联结,要求键在键槽和轮彀槽中均固定,并且承受的载荷不大,轴与孔的直径为 ,现选定键的公称尺寸为 ,试按GB1095-79确定孔及轴槽宽与键宽的配合,并将各项公差值标注在零件图(图10-1)上。
2.在装配图上,花键联接的标注为:
Chap9螺纹公差及检测
1.查表9-2、9-3,写出 螺栓中径、大径和螺母中径、小径的极限偏差。
2.有一螺栓 ,其公称螺距 ,公称中径 ,加工后测得 ,螺距累积误差 ,左、右牙型半角误差 ,问此螺栓中径是否合格?
互换性与技术测量第五版课后答案

Mm隱:-e -H I TXrzrM l-e -”• "izzza.i k zzrM6)过沒K 合《互换性与测量技术基础》 习题参考答案第二章光滑_柱体结合的公差与配合O^max = 0.033— ( — 0.098) = 0.131mm X m [n= 0 — ( — 0.065) = 0.065mm T f = |0.131-0.065 | = 0.066mm2) Y m ^x = 0 — 0.060 = _0.060mmY m \n = 0.030 — 0.041 = _0.011mm T f= | -0.060+0.011 | = 0.049mm3)X max = 0.007— ( — 0.016)=0.023mm F max = —0.018-0 = —0.018mm 7> = | 0.023-(-0.018)| = 0.041mm4)义max = 0.039 — 0.002 =0.037mm y^iax ~ 0 一 0.027 =—0.027mmT f =|0.037-(-0.027)| = 0.064mm5) ^ = 0.074-(-0.140) = 0.214mm X m \n = 0— ( — 0.030) = +0.030mm Tf=|0.214-0.030 | = 0.184mm6) A^ax =0.009-( — 0.019) = 0.028mm F max =—0.021 -0 = —0.021mm T f =|0.028-(-0.021) | = 0.049mm_M l-Q-合M圖HP合第2题孔或轴 最大极限尺寸 最小极限尺寸上偏差下偏差 公差尺寸标注孔:010 9.985 9.970 -0.015-0.0300.015孔:018 18.017 18 + 0.017 0 0.017 018 ;00 丨7 孔:03030.01229.991 + 0.012 -0.009 0.021 030+°0,2f -0.009 轴:040 39.95 39.888 -0.050-0.1120.062 040 050-0.112轴:060 60.041 60.011 + 0.041 + 0.011 0.030 060+0 041十+0.011轴:08585 84.978-0.0220.022 085°J -0.022I^21M l► M lJ)过茂K 合M l^ Hf) (1)050^n(==)G10(:) (2)080——:001()h10(°_0.120)-7/+0.006 \ (3)030V1h6(°_H8(^063) (4)0140- 0Ainax = 0.089mm Amin = 0.025mm 基孔制、间陳配合Xmax = 0.250mm Amin = 0.010mm 基轴制、间隙配合X]mx = 0.019mm y max = 一0.015mm 基轴制、过波配合—0.126mm Y m\n = 0mm基孔制、过盈配合maxr8(+0.126+0.0631 ••• L = |X,x-Xi n| = |0. 086-0. 0201 =0. 066mm, T f = T h + T s•••查表选 r h= T s =0. 033mm. 8 级公差。
互换性与技术测量(第五版)课后习题答案

第一章 圆柱公差与配合基本要求: 公差配合基本术语及定义,公差带图示法。
圆柱体结合的特点。
公差与配合国家标准的体系和结构,标准公差,基本偏差,公差带与配合。
公差与配合的选用:基孔制与基轴制的选择,公差等级的选择,配合的选择,不同基准制的应用。
公差与配合在图纸上的标注。
1. 计算出表中的极限尺寸,上.下偏差和公差,并按国家标准的规定标注基本尺寸和上下偏差(单位为mm )。
2. 已知下列三对孔,轴相配合。
要求:(1) 分别计算三对配合的最大与最小间隙(X max ,X min )或过盈(Y max ,Y min )及配合公差。
(2) 分别绘出公差带图,并说明它们的配合类别。
① 孔:Φ20033.00+ 轴:Φ20065.0098.0-- ② 孔:Φ35007.0018.0+- 轴:Φ350016.0- ③ 孔:Φ55030.00+ 轴:Φ55060.0041.0++3. 下列配合中,查表1——7,表1——10,表1——11确定孔与轴的最大与最小间隙或过盈以及配合公差,画出公差带图,并指出它们属于哪种基准制和哪类配合? (1)Φ50H8/f7 (2)Φ80G10/h10 (3)Φ30K7/h6 (4)Φ140H8/r8 (5)Φ180H7/u6 (6)Φ18M6/h54.将下列基孔(轴)制配合,改换成配合性质相同的基轴(孔)制配合,并查表1——8,表1——10,表1——11,确定改换后的极限偏差。
(1)Φ60H9/d9 (2)Φ30H8/f7 (3)Φ50K7/h6 (4)Φ30S7/h6 (5)Φ50H7/u65.有下列三组孔与轴相配合,根据给定的数值,试分别确定它们的公差等级,并选用适当的配合。
(1)配合的基本尺寸=25mm ,X max =+0.086mm ,X min =+0.020mm(2)配合的基本尺寸=40mm,Ymax =-0.076mm,Ymin=-0.035mm(3)配合的基本尺寸=60mm,Ymax =-0.032mm,Ymin=+0.046mm6.根据结构的要求,图1——1所示为黄铜套与玻璃透镜间的工作温度t=-50℃时,应有0.009—0.075mm 的间隙量。
互换性与技术测量习题答案

互换性与技术测量习题答案(总37页)--本页仅作为文档封面,使用时请直接删除即可----内页可以根据需求调整合适字体及大小--《互换性与技术测量》习题答案,如某些题存在错误,请与万书亭联系(,),欢迎批评指正第1章绪论1-1.互换性在机器制造业中有什么作用和优越性?互换性原则已经成为提高生产水平和促进技术进步强有力的手段之一,主要体现在:1)对机械设计方面。
设计过程中,设计人员应尽量采用具有互换性的标准化零部件,这样将简化设计量,大大缩短设计周期,同时有利于实现计算机辅助设计。
2)对零部件加工方面。
零部件具有互换性,有利于实现专业化协作生产,这样产品单一,有利于提高产品质量和提高生产率,同时采用高效率的专业设备,实现生产过程的自动化。
3)在装配过程方面。
零部件具有互换性,有利于专业化分散生产,集中装配。
所以大大提高了生产率,同时实现自动化流水作业,大大降低工人的劳动强度。
4)对机器使用和维修方面。
当机器零件磨损或损坏后,可用相同规格的备件迅速替换,缩短修理时间,节约维修费用,保证机器工作的连续性和持久性,提高机器的使用率。
1-2.完全互换与不完全互换有何区别用于何种场合零件或部件在装配成机器或更换时,既不需要选择,也不需要辅助加工与修配就能装配成机器,并能满足预定的使用性能要求,这样的零部件属于完全互换,而需要经过适当选择才能装配成机器,属于不完全互换。
不完全互换应用于机器装配精度高的场合。
1-3.下面两列数据属于哪种系列公比q为多少(1)电动机转速有(单位为r/min):375,600,937,1500…。
(2)摇臂钻床的主参数(最大钻孔直径,单位为mm):25,31,40,50…。
答:1)属于R5系列,公比为2)属于R10系列,公比为.第2章测量技术基础2-1.量块的“等”和“级”是怎样划分的使用时有何不同量块按制造精度分为5级,即0、1、2、3和K级,其中0级精度最高,3级最低,K为校准级,用来校准0、1、2、3级量块。
《互换性与测量技术》习题答案

第1章习题答案1.在机械制造中,按互换性原则组织生产有什么优越性?是否在任何情况下按互换性原则组织生产都有利?答:在设计方面,缩短设计周期;在制造方面,提高劳动生产率,提高产品质量,降低生产成本;在新产品试制方面,采用具有互换性的通用零部件,可缩短试制周期;在设备维修方面,可以缩短修理时间,提高机器的利用率和延长使用寿命。
不是。
2、举例说明在日常生活中具有互换性的零、部件给我们带来的方便。
标准螺丝的更换3、何谓标准?何谓标准化?加强我国的标准化工作有何实际意义?答:所谓标准,就是指为了取得国民经济的最佳效果,对需要协调统一的具有重复性特征的物质和概念,在总结科学实验和生产实践的基础上,由有关方面协调制定,经主管部门批准后,在一定范围内作为活动的共同准则和依据。
所谓标准化,就是指标准的制订、发布和贯彻实施的全部活动过程。
搞好标准化,对高速发展国民经济,提高产品和工程建设质量,搞好环境保护和安全生产,改善人民生活等,都有着重要作用。
4、完全互换与不完全互换的的区别是什么?各应用于何种场合?答:完全互换是零部件在装配或更换时,不需任何附加的挑选、调整或修配,且装配后产品的精度与使用性能。
而为了降低制造成本机器或设备的一部分不需要过高的制造精度,为减低成本选择不完全互换性,完全互换性适用于批量生产,而不完全互换性适用小批量生产或者特殊部件制造。
5、什么是优先数和优先数系?主要优点是什么?R5,R40系列各表示什么意义?答:优先数系中的任何一个数值均称为优先数;先数系是一种十进制几何级数,其代号为Rr (R 是优先数系列创始人Renard的第一个字母,r代表5、10、20、40等项数);优先数优点优先数系的优点很多,主要有:相邻两项的相对差均匀,疏密适中,而且运算方便,简单易记;同一系列中任意两项的理论值之积、商,任意一项理论值之整数(正或负)乘方,仍为此系列中的一个优先数理论值。
6、加工误差、公差、互换性三者的关系是什么?答:公差与互换性有关,而误差与之无关。
互换性与技术测量(第六版)课后习题部分答案

《互换性与技术测量(第六版)》习题参考答案绪言0-1题:写出R10中从250~3150的优先数。
解:公比q10= ,由R10逐个取数,优先数系如下:250,315,400,500,630,800,1000,1250,1600,2000,2500,3150 0-2题:写出R10/3中从0.012~100的优先数系的派生数系。
解:公比q10/3= 3;由R10中的每逢3个取一个数,优先数系如下:0.012, 0.025, 0.050, 0.100, 0.200, 0.400, 0.800,1.600, 3.150, 6.300, 12.50, 25.00, 50.00, 100.00。
0-3题:写出R10/5中从0.08~25的优先数系的派生数系。
解:公比q10/5=5;由R10中的每逢5个取一个数,优先数系如下:0.80, 0.25, 0.80, 2.50, 8.00, 25.0第一章圆柱公差与配合1-1题 1.1231-2题(1)为间隙配合,孔与轴配合的公差带代号为:φ2088d H(3)为过盈配合,孔与轴配合的公差带代号为:φ5567r H1-3题 (1)为基孔制的间隙配合φ+ 0 - H8最大间隙:Xmax=+0.131㎜ 最小间隙:Xmin=+0.065㎜配合公差为:f T =0.066㎜r 6φ+ 0 - H7 +0.060+0.041最大过盈:Ymax=-0.060㎜ 最小过盈:Ymin=-0.011㎜ 配合公差为:f T =0.049㎜+ 0 - H8孔、轴公差:h T =0.039㎜,s T =0.025㎜; 配合的极限:Xmax=+0.089㎜,Xmin=+0.025㎜4(2)为基轴制的过渡配合(5)为基孔制的过盈配合1-4题φ+ 0 - 孔、轴公差:h T =0.021㎜, s T =0.013㎜;配合的极限:Xmax=+0.019㎜,Ymax=-0.015㎜ 配合的公差:f T =0.034㎜φ+ 0 - H7 u 6+0.235+0.210孔、轴公差:h T =0.040㎜,s T =0.025㎜; 配合的极限:Ymax=-0.235㎜,Ymin=-0.17㎜ 配合的公差:f T =0.065㎜;5(1)φ600.1740.10000.01996D h ++- (2)φ50018.0002.0025.0067+++k H (5)φ800.0910.12100.01976U h ---1-5题 (1)Ф2588f H 或Ф2588h F (2) Ф4067u H 或Ф4067h U(3) Ф6078k H 或Ф4078h K(1-6题)孔与轴的线胀大系数之差:△6105.11=⨯=α/℃, 降温-70℃导致的间隙减少量:△X = -0.040 mm设计结果:①Ф5078e H (基孔制);②Ф5078f F (非基准制,X max 和 X min 相同)。
互换性与测量技术基础习题及答案

第一章绪论思考题1-1 广义互换性的定义是什么?机械产品零部件互换的含义是什么?1-2 互换性与公差的关系是什么?进行零件精度设计时,确定公差大小的原则是什么?1-3 互换性在机器制造业中有什么作用和优越性?1-4 互换性原则是否在任何生产情况下都适用?试加以说明。
1-5 互换性可以分成哪两类,试述它们各自的特点和如何实现?1-6 何谓标准?何谓标准化?互换性生产与标准化的关系是什么?1-7 按标准的使用范围,我国如何制定标准,并进行划分?试述不同使用范围的标准各自的特点?1-8 为什么说当选定一个数值作为某种产品的参数指标时,这个数值就会“牵一发而动全身”?1-9 GB-T321-1980规定什么数列作为优先数系,试述这个数列的特点和优点?1-10 GB-T321-1980规定的优先数系分哪五个系列,试述这五个系列的特点和优点?1-11 何谓几何量公差包括的内容和几何量检测工作的作用?习题1 试按《几何量公差与检测》基本教材附表1-1写出基本系列R5中优先数从0.1到100的常用值。
2 试写出派生系列R5/3、R10/2、R20/3中自1以后的5个优先数(常用值)。
3 自IT6级以后,孔、轴标准公差等级系数为10,16,25,40,64,100,160,…。
试判断它们属于哪个优先数系列。
4 自3级开始至9级止,普通螺纹公差等系数为0.50,0.63,0.80,1.00,1.25,1.60,2.00。
试判断它们属于哪个优先数系列。
5 试写出家用灯泡15~100W中的各种瓦数,并指出它们属于优先数系中的哪个系列。
第二章几何量测量基础思考题2-1 我国法定计量单位中长度的基本单位是什么?试述第十七届国际计量大会通过的长度基本单位的定义?2-2 测量的实质是什么?一个完整的测量过程应包括哪四个要素?2-3 以量块作为传递长度基准量值的媒介有何优点,并说明量块的用途?2-4 量块的制造精度分哪几级,量块的检定精度分哪几等,分“级”和分“等”的主要依据是什么?2-5 量块按“级”和按“等”使用时的工作尺寸有何不同?何者测量精度更高?2-6 何谓量具、量规、量仪?2-7 计量器具的基本技术性能指标中,标尺示值范围与计量器具测量范围有何区别?标尺刻度间距、标尺分度值和灵敏度三者不何区别?示值误差与测量重复性有何区别?并举例说明。
《互换性与测量技术基础》课后习题答案

第一章什么叫互换性?为什么说互换性已成为现代机械制造业中一个普遍遵守原则?答:(1)互换性是指机器零件(或部件)相互之间可以代换且能保证使用要求的一种特性。
(2)因为互换性对保证产品质量,提高生产率和增加经济效益具有重要意义,所以互换性已成为现代机械制造业中一个普遍遵守的原则。
1-2 按互换程度来分,互换性可分为哪两类?它们有何区别?各适用于什么场合?答:(1)按互换的程来分,互换性可以完全互换和不完全互换。
(2)其区别是:a、完全互换是一批零件或部件在装配时不需分组、挑选、调整和修配,装配后即能满足预定要求。
而不完全互换是零件加工好后,通过测量将零件按实际尺寸的大小分为若干组,仅同一组内零件有互换性,组与组之间不能互换。
b、当装配精度要求较高时,采用完全互换将使零件制造精度要求提高,加工困难,成本增高;而采用不完全互换,可适当降低零件的制造精度,使之便于加工,成本降低。
(3)适用场合:一般来说,使用要求与制造水平,经济效益没有矛盾时,可采用完全互换;反之,采用不完全互换。
1-3.什么叫公差、检测和标准化?它们与互换性有何关系?答:(1)公差是零件几何参数误差的允许范围。
(2)检测是兼有测量和检验两种特性的一个综合鉴别过程。
(3)标准化是反映制定、贯彻标准的全过程。
(4)公差与检测是实现互换性的手段和条件,标准化是实现互换性的前提。
1-4.按标准颁布的级别来分,我国的标准有哪几种?答:按标准颁布的级别来分,我国标准分为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地方标准和企业标准。
1-5.什么叫优先数系和优先数?答:(1)优先数系是一种无量纲的分级数值,它是十进制等比数列,适用于各种量值的分级。
(2)优先数是指优先数系中的每个数。
1-7.下面两列数据属于哪种系列?公比为多少?(1)机床主轴转速为200,250,315,400,500,630,、、、单位r/min (2)表面粗糙度R的基本系列为0.012,0.025,0.050,0.100,0.20,、、、,单位为um。
互换性测量技术基础第五、六、七章课后习题答案

互换性测量技术基础第五、六、七章课后习题答案第五章1.解释图5.18中标注的各表面粗糙度要求的含义。
图5.18 螺栓头—— 用去除材料方法获得的表面粗糙度,Rz 的上限值为3.2 μm ;——用去除材料方法获得的表面粗糙度,Ra 的上限值为1.6 μm ;——用去除材料方法获得的表面粗糙度,Ra 的上限值为0.8μm ;——用去除材料方法获得的表面粗糙度,Ra 的上限值为0.8 μm, Ra 的下限值为0.4 μm ;——用去除材料方法获得的表面粗糙度,Rz 的上限值为0.8 μm ;——其余未标注的表面粗糙度用去除材料方法获得,Ra 的上限值为12.5μm 。
2.用类比法分别确定φ50t5轴和φ50T6孔的配合表面粗糙度Ra 的上限值或最大值。
解:φ50t5轴配合表面是过盈配合,精度等级是5级,则表面粗糙度的Ra 的上限值取0.2μm ;φ50T6孔的配合表面是过盈配合,精度等级是6级,则表面粗糙度的Ra 的上限值取0.8μm 。
3.在一般情况下,φ40H7和φ6H7相比,6405H f φ和6405H S φ相比,其表面何者选用较小的表面粗糙度的上限值或最大值。
解:φ40H7和φ6H7相比,φ6H7的表面选用较小的表面粗糙度的上限值或最大值;6405H f φ和6405H S φ相比,6405H S φ的表面选用较小的表面粗糙度的上限值或最大值。
4.用双管显微镜测量表面粗糙度,在各取样长度lr i 内测量微观不平度幅度数值如表5-13所示,若目镜测微计的分度值I=0.6μm ,试计算Rz 值。
解: R z 1=(h m a x -h m i n )I =(478-438)×0.6=24μm 同理 Rz 2=(474-448)×0.6=15.6μm Rz 3 =(534-516)×0.6=10.8μm Rz 4 =(558-536)×0.6=13.2μm所以Rz = (Rz 1+ R z 2+ R z 3+ Rz 4 )/4=15.9μm第六章1、有6级309的滚动轴承,内径为45mm ,外径为100mm 。
互换性与测量技术 第3版第5章 习题解答参考

第5章习题解答5.1何谓尺寸传递系统?建立尺寸传递系统有什么意义?答:一套从长度的最高基准到被测工件的严密而完整的长度量值传递系统就是尺寸传递系统。
建立尺寸传递系统是为了保证量值统一,把量度基准和量值准确传递到生产中应用的计算器具和工件上去。
5.2测量的实质是什么?一个完整的测量过程应包括哪些要素?答:测量的实质是将被测量与具有计量单位的标准量在数量上进行比较,从而确定二者比值的实验认知过程。
一个完整的测量过程应包括被测对象、计量单位、测量方法及测量精度四个要素。
5.3计量器具的度量指标有哪些?其含义是什么?答:计量器具的度量指标有刻度间距c、分度值i、示值范围、测量范围、示值误差、示值变动性、灵敏度、灵敏阈(灵敏限)、回程误差、测量力、修正值和不确定度。
刻度间距c是指计量器具的刻度标尺或分度盘上两相邻刻线中心之间的距离。
分度值i是指计量器具的刻度尺或分度盘上相邻两刻线间所代表的量值。
示值范围是指计量器具所显示或指示的最小值到最大值的范围。
测量范围是指在允许的误差范围内,计量器具所能测出的最小值到最大值的范围。
示值误差是指计量器具上的示值与被测量真值的代数差。
示值变动性是指在测量条件不变的情况下,对同一被测量进行多次(一般5~10次)重复观察读数,其示值变化的最大差值。
灵敏度是指计量器具对被测量变化的反应能力。
灵敏阈是指引起计量器具示值可察觉变化的被测量的最小变化值,它表示计量器具对被测量微小变化的敏感能力。
回程误差是指在相同测量条件下,计量器具按正、反行程对同一被测量值进行测量时,计量器具示值之差的绝对值。
测量力是指在接触测量过程中,计量器具与被测表面之间的接触力。
修正值是指为消除系统误差,用代数法加到未修正的测量结果上的值。
不确定度是指由于计量器具存在误差从而对被测量的真值不能肯定的程度。
5.4哪些原因会导致测量误差的产生?答:产生测量误差的原因主要有:1)计量器具本身在设计、制造和使用过程中造成的各项误差。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五章习题答案
5.1
1.大小形状方向位置
2.符合最小条件
3.大于
4.垂直度平面度
5.零件长度L
6. 5 9
7.跳动公差跳动公差是关联实际要素绕基准轴回转一周或几周时所允许的最大跳动量,是以特定的测量方法定义的公差项目,用以综合限制被测要素的形状和位置误差。
8.模拟拟合
9.单一包容原则要求是尺寸公差与形位公差相互有关的一种相关要求.它只适用于单一尺寸要素(圆柱面,两反向的平行平面)的尺寸公差与形位公差之间的关系。
采用包容要求的尺寸要素,其实际轮廓应遵守最大实体边界,即其体外作用尺寸不超出其最大实体尺寸,且局部实际尺寸不超出其最小实体尺寸.
10.空间直线
5.2
1-5:×√√××6-8:××√
5.3
1-5:C D B C C 6-8:B A D
5.4
1、径向跳动测量和轴向跳动测量分别可以测量哪些几何误差?
答:径向跳动可以测量圆度误差、同心度误差、圆柱度误差及同轴度误差。
轴向跳动可以测量平面度误差和垂直度误差。
2、最大实体状态和最大实体实效状态的区别是什么?
答:最大实体状态是指实际要素在给定长度内,处处位于极限尺寸之间并且实体最大时的状态。
最大实体实效状态则是指实际要素首先要保证处于最大实体状态,同时还要满足其中心要素的形状或位置误差等于给出的公差值,只有满足这两个条件才算是处于最大实体实效状态。
3、当被测要素遵守包容要求时,其实际尺寸和体外作用尺寸的合格条件如何?答:符合包容要求的被测实际要素的合格条件为:
Dfe≥DM = Dmin Da≤DL = Dmax
dfe≤dM = dmax da≥dL = dmin
4、基准形式有哪几种?何为三基面体系?
答:基准有三种:单一基准、公共基准和三基面体系。
面是确定和测量零件上各要素几何关系的起点。
5.5将下列技术要求正确标注在零件图中:
(1)φd3的圆度公差为0.002mm,轴肩A的平面度公差为0.015mm;
(2)φd2的外圆尺寸要求为φ110h6,φd3的尺寸为φ45k6;
(3)轴肩B对轴肩A的平行度公差为0.01mm;
(4)φd3轴线对轴肩A的垂直度公差为0.02mm;
(5)2×φd1的轴线对其公共轴线的同轴度要求为0.01mm;
(6)φd3表面粗糙度Ra的允许值为1.6µm, 两个φd1表面粗糙度Ra的最大值为0.8µm,其余各加工面的表面粗糙度Ra的允许值为6.3µm。
;
试分析零件图中几何公差标注的含义,按要求填空。
第6章习题
6.1
1.取样长度
2.Ra Rz Ra
3.比较法、光切法、干涉法、针描法、印模法
4.其他几何形状误差
5.不均匀
6.2
××××√×
6.3
1.AB
2.BCD
3.AE
4.AB D
5.B
6.A
7.D
8.C
6.4
1. 表面结构中粗糙度轮廓的含义是什么?它对零件的使用性能有什么影响?答:表面结构中粗糙度轮廓的含义是指零件表面由间距很小的微小峰、谷所形成的微观几何误差。
它对零件的使用性能中的耐磨性、耐腐蚀性和耐疲劳性以及配合性质的稳定性均有影响。
2. 为什么在表面粗糙度轮廓标准中,除了规定“取样长度”外,还规定“评定长度”?
答:由于零件表面的微小峰、谷的不均匀性,在表面轮廓的不同位置的取样长度上的表面粗糙度轮廓测量值不尽相同。
为了更可靠地反映表面粗糙度轮廓的特性,应测量连续的几个取样长度上的表面粗糙度轮廓,即规定“评定长度”。
3. 在机械加工过程中,被加工表面的粗糙度是什么原因引起的?
答:是由于刀痕、材料的塑性变形,工艺系统的高频震动,刀具与被加工表面的摩擦等原因引起的。
4. 简述表面粗糙度对零件的使用性能有何影响。
答:表面粗糙度对零件的使用性能的影响主要表现在以下四个方面:
1)对配合性质的影响由于零件的表面粗糙不平装配后,引起实际间隙的增大或减小了实际过盈,从而引起配合性质的改变或降低了配合的边接强度。
2)对耐磨性的影响因零件表面粗糙不平,两个零件作相寻运动时,会影响它们之间的磨擦性能,并且粗糙的表面会主生较大的磨擦阻力。
影响运动的灵活性,使表面磨损速度增快,亦使消耗的能量增加。
3)对抗疲劳强度的影响零件表面越粗糙,表面上凹痕产生的应力集中现象越严重。
当零件承受交变载荷时。
容易引起疲劳断裂。
4)对抗腐蚀性的影响粗糙的表面,它的凹谷处容易积聚腐蚀性物质,造成表面锈蚀
5. 表面粗糙度高度参数允许值的选用原则是什么?
答:总的原则是在满足使用功能要求的前提下,尽量选用较大的优先数值,具体地说:
1)同一零件上工作表面的粗糙度允许值应小于非工作表面的表面粗糙度。
2)受循环载荷的表面及易引起应力集中的表面(如圆角,沟槽)粗糙度允许值要小。
3)配合性质相同时,零件尺寸小的比尺寸大的表面粗糙度允许值要小,同一公差等级,轴比孔的表面粗糙度允许值要小,同一公差等级,轴比孔的表面粗糙度要小。
4)运动速度高,单位压力大的摩擦表面应比运动速度低单位压力小的摩擦表面粗糙度允许值要小。
5)一般来讲,表面形状精度要求高的表面,表面粗糙度要小。
6)在选定表面粗糙度时,要考虑加工方法和经济效果
6.5将表面粗糙度符号标注在图上,要求
(1)用任何方法加工圆柱面φd3,R a最大允许值为3.2μm。
(2)用去除材料的方法获得孔φd1,要求R a最大允许值为3.2μm。
(3)用去除材料的方法获得表面a,要求Ry最大允许值为3.2μm。
(4)其余用去除材料的方法获得表面,要求R a允许值均为25μm 。
7.3 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