畜禽粪便无害化处理
畜禽粪便无害化处理方案
![畜禽粪便无害化处理方案](https://img.taocdn.com/s3/m/83a9502e2379168884868762caaedd3383c4b5f9.png)
畜禽粪便无害化处理方案
畜禽粪便是农业生产中不可避免的产物,但如果不加处理直接排放,会对环境和人类健康造成严重影响。
因此,畜禽粪便的无害化处理成为了一个重要的问题。
畜禽粪便的无害化处理方案主要有以下几种:
1. 堆肥处理:将畜禽粪便和秸秆等有机物混合起来,进行堆肥处理。
在处理过程中,需要注意控制堆肥的温度、湿度和通气等条件,以促进有机物的分解和杀灭病菌。
经过一段时间的处理,堆肥可以成熟,成为一种优质的有机肥料,可以用于农田的施肥。
2. 生物发酵处理:将畜禽粪便放入生物反应器中,加入一定量的微生物,进行发酵处理。
在处理过程中,微生物可以分解有机物,产生大量的热能和二氧化碳等物质,从而达到无害化处理的目的。
经过处理后的畜禽粪便可以作为有机肥料使用。
3. 热解处理:将畜禽粪便放入热解反应器中,加热至高温状态,使有机物分解成为气体和液体等物质。
在处理过程中,需要注意控制反应器的温度和压力等条件,以避免产生有害气体。
经过处理后的畜禽粪便可以作为燃料使用。
无论采用哪种处理方案,都需要注意以下几点:
1. 控制处理过程中的温度、湿度和通气等条件,以促进有机物的分
解和杀灭病菌。
2. 避免产生有害气体,如二氧化硫、氨气等。
3. 处理后的畜禽粪便应经过检测,确保符合国家相关标准,以保证其安全性和有效性。
畜禽粪便的无害化处理是一项重要的工作,需要采取科学的处理方案,以保护环境和人类健康。
GB∕T-36195 畜禽排泄物无害化处理技术规范
![GB∕T-36195 畜禽排泄物无害化处理技术规范](https://img.taocdn.com/s3/m/aadb89ef185f312b3169a45177232f60dccce750.png)
GB∕T-36195 畜禽排泄物无害化处理技术规范引言本文档旨在制定畜禽排泄物无害化处理技术规范,以促进畜禽养殖业的可持续发展和环境保护。
该规范适用于各类畜禽养殖场,包括禽类、猪类、牛类等。
目的本技术规范的目的是为了规范畜禽排泄物的处理方法,确保处理后的排泄物对环境没有害处,并能合理利用资源。
定义1.畜禽排泄物:指由畜禽生活、饲养等过程中产生的粪便、尿液和废水等。
2.无害化处理:经过一系列的处理工艺和措施,使畜禽排泄物的有害成分得到减少或消除,避免对环境和人体健康造成危害。
3.技术规范:指在处理畜禽排泄物过程中应遵循的操作规程和要求。
技术要求1.畜禽养殖场应采取合理的排泄物收集设施,确保畜禽排泄物可以有效地收集和存储。
2.畜禽排泄物应进行前处理,包括固液分离、调节pH值等,以降低后续处理的难度和成本。
3.无害化处理过程应采用合适的技术,如厌氧发酵、氧化还原、生物脱氮脱磷等,确保排泄物中的有害成分得到去除或降低。
4.处理过程中应考虑资源化利用,如产生的沼气、肥料等应得到有效回收利用。
5.处理后的畜禽排泄物应符合国家相关标准,不得对土壤、水体和空气造成污染。
检测与监测1.对畜禽排泄物的处理效果应定期进行检测,包括有害物质的浓度、沼气的产量等指标。
2.畜禽养殖场应建立监测系统,及时发现并纠正处理过程中的异常情况。
处罚与奖励机制1.对于不符合无害化处理技术规范的畜禽养殖场,应依法予以处罚,并督促其整改。
2.对于严格执行技术规范并实现良好处理效果的畜禽养殖场,可给予相应的奖励和荣誉称号。
结论本技术规范为制定畜禽排泄物无害化处理方法提供了指导,能够促进畜禽养殖业的可持续发展和环境保护。
各畜禽养殖场应依据该规范要求进行畜禽排泄物的处理,以减少环境污染,保护生态环境。
畜禽粪污无害化处理与综合利用技术
![畜禽粪污无害化处理与综合利用技术](https://img.taocdn.com/s3/m/adf13752876fb84ae45c3b3567ec102de2bddf9b.png)
畜禽粪污无害化处理与综合利用技术畜禽粪污是指养殖业中产生的动物粪便和尿液的混合物,含有大量的有机物质和微生物。
如果不加以适当处理,畜禽粪污会造成环境污染和资源浪费。
因此,需要开展畜禽粪污无害化处理与综合利用技术的研究和推广应用。
生物处理技术是指利用微生物和有机物质进行畜禽粪污的降解、分解和转化。
其中,厌氧发酵是一种常用的处理方法。
通过将畜禽粪污放入密闭容器中,在无氧条件下,通过厌氧发酵的反应,畜禽粪污中的有机物质被分解为沼气和沼渣。
沼气可以用作燃料,沼渣则可作为有机肥料使用。
此外,还可以利用好氧发酵、堆肥等方法进行畜禽粪污的处理。
物理化学处理技术主要包括过滤、沉淀、吸附、氧化等方法。
过滤是将畜禽粪污中的悬浮物通过滤网、滤纸等进行分离。
沉淀是利用地心引力将畜禽粪污中的颗粒物质沉降到底部。
吸附是通过化学药剂将畜禽粪污中的有机物质吸附到表面,从而达到分离的目的。
氧化是指将畜禽粪污中的有机物质通过氧化反应进行降解。
综合利用是指对处理后的畜禽粪污进行有效利用,充分发挥其资源价值。
其中,沼气发电是一种主要的综合利用方式。
通过收集沼气并将其用作燃料,可以产生热能和电能。
此外,还可以将沼气制成液化气、天然气等用途更广泛的燃料。
同时,沼渣也可以作为有机肥料施用于农田,增加土壤肥力和改善农作物产量。
其他的综合利用方式还包括生物质能利用、生物有机肥制备、生态农业等。
通过将畜禽粪污中的有机物质转化为能源和肥料,不仅可以解决环境污染问题,还可以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
总之,畜禽粪污的无害化处理与综合利用技术在目前的养殖业发展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通过采用生物处理和物理化学处理技术,可以有效地将畜禽粪污转化为资源,实现资源的合理利用和循环利用,同时减少对环境的污染。
将来需要进一步研究和推广应用更加高效和环保的处理技术,以促进畜禽粪污的无害化处理与综合利用工作的持续发展。
畜禽粪便无害化处理方法
![畜禽粪便无害化处理方法](https://img.taocdn.com/s3/m/68d04debc8d376eeaeaa31fe.png)
畜禽粪便无害化处理方法
畜禽粪便无害化处理是指将粪便进行有效降低生物性致病因子数量,使病原体失去传染性的处理措施。
目前我国农村的畜禽粪便无害化处理处理方法,主要有沼气池发酵处理、三格化粪池处理、密闭贮存发酵处理、粪尿分集式厕所粪便脱水干燥处理和高温堆肥处理等。
沼气发酵(三格化粪池、密闭贮存)是将粪便贮存于沼气池、三格化粪池、双瓮体等封闭的缺氧环境中,在一定的温度、pH、含水率、碳氮比等条件下,经过微生物作用发酵,有效降低生物性致病因子(寄生虫卵、病毒和细菌等)数量的过程。
粪尿分集式厕所对粪便脱水干燥处理。
粪便中的生物性病原体一般存活在水环境中,在脱水干燥环境,诸如粪尿分集式厕所粪坑,加入草木灰除有吸水吸臭的作用外,还能提高pH值,在这些因素的综合作用下,经过一段时间,粪便就可达到无害化的要求。
高温堆肥法是以粪便为原料的好氧性高温堆肥。
高温堆肥温度最高可达50-55℃以上,持续5-7天,粪便中的病原体在此环境下被杀灭,实现了畜禽粪便无害化处理的目标要求。
徐州方博环保设备有限公司。
养殖场畜禽无害化处理管理制度
![养殖场畜禽无害化处理管理制度](https://img.taocdn.com/s3/m/811207c78662caaedd3383c4bb4cf7ec4afeb68d.png)
养殖场畜禽无害化处理管理制度一、背景与目的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人口的增加以及生活水平的提高,畜禽养殖业在我国的农业经济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然而,随之而来的是环境污染和动物疫病传播的风险。
为了保护环境,预防动物疫病的发生,确保养殖业的可持续发展,我们需要建立一套科学严谨的畜禽无害化处理管理制度。
二、畜禽无害化处理的定义和范围畜禽无害化处理是指对养殖场所产生的畜禽粪便、动物尸体和副产品等进行处理,使其能够达到环境安全标准,不对环境和人类产生危害。
畜禽无害化处理的范围包括但不限于以下几个方面:1.畜禽粪便的分解处理;2.动物尸体和副产品的无害化处理;3.养殖废水和废气的处理。
三、畜禽无害化处理管理制度的主要内容1.畜禽粪便的处理(1)制定畜禽粪便处理计划,明确处理方法、地点、时间和责任人;(2)采用科学的厌氧消化或堆肥处理技术,确保畜禽粪便能够降解并转化为有机肥料;(3)加强对畜禽粪便处理设施的维护和管理,保证其正常运行。
2.动物尸体和副产品的处理(1)建立动物尸体和副产品处理台账,明确每日处理数量、处理方法和处理结果;(2)采用高温高压灭菌或生物转化等技术,确保动物尸体和副产品能够彻底无害化;(3)对处理过的动物尸体和副产品进行分类和包装,以防止交叉污染。
3.养殖废水和废气的处理(1)建立养殖废水和废气排放监测制度,定期对废水和废气进行检测,并记录监测结果;(2)采用生物滤池、沉淀池等处理设施,对废水进行处理,确保其达到国家排放标准;(3)采用生物过滤、溶解雾化等技术,对废气进行处理,确保其不对环境和人类产生危害。
四、畜禽无害化处理管理制度的实施和效果评估1.实施(1)养殖场需配备专职负责人负责畜禽无害化处理工作;(2)定期开展畜禽无害化处理知识培训,提高养殖人员的处理技术和意识;(3)制定处理操作规程,明确操作流程和风险控制措施。
2.效果评估(1)建立畜禽无害化处理的监测和评估机制,定期对处理效果进行评估;(2)根据评估结果进行持续改进,优化处理方法和设施,提高处理效率和效果。
畜禽无害化处理方案
![畜禽无害化处理方案](https://img.taocdn.com/s3/m/704b9e4e854769eae009581b6bd97f192279bf8a.png)
畜禽无害化处理方案1.分类处理:首先,将畜禽废弃物进行分类,将畜禽粪便、残骸和废水分开处理。
2.粪便处理:对畜禽粪便进行综合利用。
粪便中的可分解有机物可以通过发酵堆肥的方式进行处理,将其转化为有机肥料。
同时,可将粪便进行生物炭化处理,制成畜禽粪便炭,用于土壤改良和固碳。
3.残骸处理:对畜禽残骸进行无害化处理。
可以采用高温消毒、沸腾处理等方式,将残骸进行灭菌处理。
之后,可以选择将其送往动物饲料、生物能源等领域进行利用,或者进行焚烧处理。
4.废水处理:对畜禽养殖废水进行处理。
可以运用生物处理技术,如利用好氧发酵、厌氧处理等方式,降解废水中的有机物和氮、磷等污染物。
之后,可采用生物膜过滤、生物吸附等技术,进一步净化废水,达到排放标准。
5.农田利用:将处理后的畜禽粪便和废水作为农田有机肥料和灌溉水源。
这样既可以有效利用畜禽养殖废弃物,还可以提高农田的肥力,促进农作物生长。
6.科学管理:建立畜禽养殖废弃物处理的规范化管理制度。
包括定期检测废物中的有害物质含量,根据检测结果调整处理方法;加强设备维护和管理,确保废物处理设施的正常运行;加强对养殖户的教育和培训,提高其识别危害物质、正确处理废物的能力。
7.政策支持:政府应制定相关政策,支持和推动畜禽无害化处理工作的开展。
包括建立合理的补贴政策,鼓励养殖户进行无害化处理;加大投入,建设废物处理设施;开展科研和技术推广,提高处理技术的水平。
综上所述,畜禽无害化处理方案包括分类处理、粪便、残骸、废水的处理,农田利用,科学管理和政策支持。
这样可以实现畜禽养殖废弃物的有效利用,保护环境,提高养殖业的可持续发展。
GB∕T-36195 畜禽粪便无害化处理技术要求
![GB∕T-36195 畜禽粪便无害化处理技术要求](https://img.taocdn.com/s3/m/4016ba2ff08583d049649b6648d7c1c708a10b0e.png)
GB∕T-36195 畜禽粪便无害化处理技术要求简介本文档为GB∕T-《畜禽粪便无害化处理技术要求》的要点概述。
该标准旨在指导畜禽粪便的处理,以确保无害化处理效果,保护环境和人类健康。
要求概述- 处理设施:畜禽粪便处理设施应具备必要的设施和设备,包括收集、运输、储存和处理设备等。
- 收集与运输:粪便收集应规范进行,采取合适的和方法,以减少粪便散落和气味扩散。
- 储存:粪便储存设施应具备密封和防渗透功能,确保不会对周围环境造成污染。
- 处理方法:畜禽粪便的无害化处理应采用合适的工艺和方法,如堆肥、厌氧消化等。
- 处理效果:处理后的畜禽粪便应具备一定的化学、生物和微生物指标,以确保处理效果达标。
- 安全与环保:畜禽粪便处理过程中应注意安全和环保,避免产生有害气体、有毒物质和噪音等。
标准适用范围本标准适用于畜禽粪便的无害化处理过程,包括养殖场、农户和农业企业等。
主要内容GB∕T-主要包括以下内容:1. 术语和定义:对于畜禽粪便处理中常用的术语和定义进行了明确和解释。
2. 基本要求:对畜禽粪便的无害化处理设施、设备和操作进行了基本要求的规定。
3. 处理工艺:提供了不同处理工艺的选择和适用条件,如堆肥、厌氧消化等。
4. 处理效果评价:规定了畜禽粪便处理效果的评价指标和方法,包括化学指标、生物指标和微生物指标等。
5. 安全与环保要求:提出了畜禽粪便处理过程中的安全和环保要求,包括气味、噪音和有害物质的控制等。
6. 检验与监测:规定了对畜禽粪便无害化处理设施和处理效果进行检验和监测的方法和要求。
7. 标志和包装:对于畜禽粪便处理产品的标志和包装进行了规定。
结论GB∕T-36195《畜禽粪便无害化处理技术要求》是畜禽粪便处理领域的重要标准,对于保护环境和人类健康具有重要意义。
它对畜禽粪便的收集、运输、储存和处理等方面进行了规定,旨在实现畜禽粪便的无害化处理和资源化利用。
在畜禽养殖和农业生产中,应严格按照该标准的要求进行处理操作,以促进可持续发展和环境保护。
畜禽粪污的无害化处理技术及资源化利用途径
![畜禽粪污的无害化处理技术及资源化利用途径](https://img.taocdn.com/s3/m/f8ca5e7e84868762cbaed5af.png)
环保治理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畜牧业环境132019.11在我国现代畜禽业长远发展中,畜禽粪污的资源化利用和无害化处理是重要的组成部分,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随着我国养殖业发展规模的不断扩大,人们越来越重视畜禽粪污无害化处理技术和资源化利用的发展。
本文详细阐述了畜禽粪污的无害化处理技术及资源化利用途径,仅供参考。
如果在现代化畜禽业发展中,相关工作人员不能有效地处理畜禽粪污,那么不仅会阻碍养殖业的健康可持续发展,而且会危及人们的生命安全。
畜禽粪污是一种宝贵的肥料,经过科学的处理与合理的加工可以制造出高质量的有机复合肥料,带来较高的经济效益、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
1 畜禽养殖带来的污染和危害畜禽养殖会给周围环境带来十分严重的危害,其主要表现在病死畜禽、畜禽排泄物以及在畜禽产品加工过程中产生的大量的废水、废气等,这些污染和危害不能及时有效的处理,将会直接影响环境。
1.1 污染水体相关工作人员在畜禽养殖中不能合理科学的处理畜禽粪便,当畜禽粪便直接施入到农田以后其中包含的矿物质和有机物会流入到地表水中或者通过土壤渗透到地下水中,直接污染地下水。
研究表明在畜禽粪便中包含着硫、铅、铜、钠、钾等多种元素,一旦这些物质的含量超过了环境实际可容含量,那么将会带来十分严重的环境污染。
1.2 污染空气畜禽粪便对空气带来的污染主要表现在,畜禽粪便在分解以后会出现带有病原微生物的粉尘、有害气体等等。
研究表明,畜禽粪便中包含的氮很容易挥发和损失。
同时在畜禽粪便中包含着大量的病毒和细菌,这些病毒与细菌会导致疫病的出现,严重阻碍养殖产业经济效益的提升,直接危及周围居民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
2 畜禽粪便的无害化处理技术2.1 腐熟堆肥技术腐熟堆肥技术是一种生物化学处理过程,它在有氧的条件下会利用微生物降解有机物,将畜禽粪便转换成腐殖。
目前在我国农村地区腐熟堆肥都是统一发放的,养殖人员利用腐熟堆肥技术将畜禽粪便发酵,然后将其作为农家肥使用。
畜禽粪便无害化处理标准
![畜禽粪便无害化处理标准](https://img.taocdn.com/s3/m/89434c4677c66137ee06eff9aef8941ea76e4ba8.png)
畜禽粪便无害化处理标准
畜禽粪便是农村生活中常见的有机废弃物,如果不得当处理,会对环境和人类
健康造成严重影响。
因此,制定畜禽粪便无害化处理标准,对于保护生态环境、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首先,畜禽粪便无害化处理标准应明确处理目标。
处理后的畜禽粪便应达到无
臭无蝇、无害化、资源化利用的要求,可以作为有机肥料或生物能源利用,同时不对土壤和水质造成污染。
其次,畜禽粪便无害化处理标准需要明确处理方法。
可以采用生物发酵、高温
蒸煮、生物气化等技术进行处理,确保粪便中的有害微生物被有效灭活,有机物质得到充分降解,从而实现资源化利用。
此外,畜禽粪便无害化处理标准还应包括处理设施的要求。
处理设施应具备密
闭性和安全性,避免有害气体泄漏,确保处理过程中不对周边环境和人员造成危害。
同时,设施应具备一定的处理能力,能够满足日常生活及畜禽养殖的粪便处理需求。
另外,畜禽粪便无害化处理标准还需要明确监测和评估要求。
应建立健全的监
测体系,对处理后的畜禽粪便进行定期监测,确保达到国家相关标准要求。
同时,还应对处理设施和处理过程进行定期评估,及时发现问题并进行调整和改进。
最后,畜禽粪便无害化处理标准还需要包括相关法律法规的约束。
应当明确相
关部门的监管责任,建立健全的执法机制,对不符合标准要求的粪便处理行为进行处罚,保障标准的有效实施。
综上所述,畜禽粪便无害化处理标准的制定对于保护环境、促进农业可持续发
展具有重要意义。
只有严格执行标准要求,才能有效地实现畜禽粪便的无害化处理,为农村生态环境和人类健康提供保障。
畜禽粪便无害化处理标准
![畜禽粪便无害化处理标准](https://img.taocdn.com/s3/m/66d000311611cc7931b765ce050876323012745f.png)
畜禽粪便无害化处理标准一、背景概述畜禽粪便无害化处理是农业发展和环境保护的重要组成部分。
随着人们对环境问题的重视和对食品安全的关注,畜禽粪便的无害化处理越来越受到重视。
本文档将介绍畜禽粪便无害化处理的标准要求,包括处理方式、处理效果、排放标准等内容。
二、畜禽粪便无害化处理的方式畜禽粪便的无害化处理方式多种多样,常见的方式包括厌氧消化、堆肥处理、生物滤床处理等。
2.1 厌氧消化厌氧消化是通过厌氧菌的作用,将畜禽粪便中的有机物分解为沼气和沉淀物的一种处理方式。
沼气可以利用,而沉淀物则可以作为有机肥料使用。
厌氧消化处理畜禽粪便的关键是控制温度、PH值和有机物含量的适宜范围。
2.2 堆肥处理堆肥处理是将畜禽粪便与其他有机废弃物混合,通过微生物的作用进行堆肥,最终得到稳定的有机肥料。
在堆肥过程中,需要控制堆肥温度、湿度和通气性,以促进微生物菌群的繁殖和有机物的降解。
2.3 生物滤床处理生物滤床处理是将畜禽粪便通过滤床层,滤去其中的固体颗粒和大部分有机物,并利用滤床中的微生物将有机物降解为无害物质。
生物滤床处理的关键是控制滤床层的温度、湿度和滤速,以保证微生物的正常生长和降解效果。
三、畜禽粪便无害化处理的效果要求畜禽粪便的无害化处理效果需要符合一定的标准要求,以确保处理后的粪便能够达到环境污染物排放标准和农作物生长的要求。
3.1 总体要求畜禽粪便的无害化处理效果应使粪便中的有机物含量、重金属含量和致病菌浓度降低到一定水平,以达到环境排放标准。
3.2 有机物处理效果要求畜禽粪便的有机物处理效果应使有机物含量降低到一定水平,以避免有机物对环境造成污染。
3.3 重金属处理效果要求畜禽粪便中的重金属含量经过无害化处理后应低于环境排放标准限值,以确保处理后的粪便对土壤和农作物不会造成污染。
3.4 致病菌处理效果要求畜禽粪便中的致病菌浓度经过无害化处理后应低于环境排放标准限值,以确保处理后的粪便不会对环境和人体健康造成危害。
农业粪便无害化处理实施方案
![农业粪便无害化处理实施方案](https://img.taocdn.com/s3/m/d326d97b82c4bb4cf7ec4afe04a1b0717fd5b381.png)
农业粪便无害化处理实施方案农业粪便是农业生产中产生的有机废弃物,其中含有丰富的养分和微生物。
不合理处理农业粪便会导致水质污染、土壤质量下降和气候变化等环境问题。
因此,为了保护环境和促进循环农业发展,有必要实施农业粪便的无害化处理。
本文将提出一种农业粪便无害化处理的实施方案,包括有效收集与储存、有机肥料生产和生物气体利用三个环节。
首先,对于农业粪便的有效收集与储存,可以采用以下措施:1. 定期清理畜禽养殖场的粪便,避免粪便堆积导致细菌滋生和气味扩散。
可以使用机械设备进行清理,提高清理效率。
2. 建设合理的粪池或粪坑,用于储存农业粪便。
粪池或粪坑应具备防渗漏功能,以防止粪便渗入地下水。
3. 对于大型养殖场,可以考虑建设生物气体发酵池,将农业粪便进行发酵处理,不仅能够减少污染物的排放,还能获得生物气体发电的能源。
其次,针对农业粪便的有机肥料生产,可以采用以下方法:1. 对储存的农业粪便进行深度堆肥处理。
可以添加秸秆、麸皮等碳源进行调配,提高有机物的含量,并添加有机肥料发酵剂加速发酵过程,使农业废弃物完全分解。
2. 对堆肥后的农业粪便进行脱水处理,以减少水分含量并方便运输。
3. 进行质量检测,确保有机肥料中营养元素的含量与标准要求相符合。
最后,对于农业粪便中的生物气体利用,可以采取以下措施:1. 建设生物气体收集系统,利用生物气体发酵池中产生的沼气进行收集和利用。
可以用于生活燃料、热水供应等,以提高能源利用效率。
2. 对生物气体进行净化处理,去除有害气体如硫化氢等,以确保生物气体的安全利用。
总结起来,农业粪便无害化处理的实施方案包括有效收集与储存、有机肥料生产和生物气体利用三个环节。
通过合理的收集储存措施、有机肥料的生产和生物气体的利用,可以实现农业粪便的资源化利用,减少环境污染,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
畜禽粪污无害化处理和资源化利用
![畜禽粪污无害化处理和资源化利用](https://img.taocdn.com/s3/m/3db82a2bcec789eb172ded630b1c59eef8c79aeb.png)
最近几年随着云南省会泽县畜禽养殖产业不断向前发展,规模化养殖场的数量显著增加,如果没有做好畜禽粪污的针对性处理工作,会对当地的水源、土壤和空气造成不同程度的污染,危及到周边居民和生物的健康生长。
在全新历史时期,做好畜禽粪污的高效处置和转化利用工作已经成为减轻对生态环境造成破坏的重要工作,同时通过对畜禽粪污进行有效的资源化处理和利用,能够将粪便污染物变废为宝,转移到农业生产当中,发挥其应有的资源优势,为现代农业发展奠定坚实基础。
一、会泽县畜禽粪污无害化处理和资源化利用的几种方式1、粪便垫料利用模式对液泡粪模式的62个规模猪场配套建设粪污收集池、粪污发酵床、自动翻耙机及喷污平台等设备,粪污通过漏粪网板转移到舍外,利用垫料和微生物菌进行发酵分解,实现粪污水零排放。
2、固体粪便堆肥+污水肥料化利用模式对85个干清粪模式的规模猪场和35个牛场,配套建设雨污分流管道、溢水导流槽、储液池、储粪棚等设施,污水贮存后,通过厌氧发酵无害化处理后,就近就地农地利用,固体粪便进行堆肥发酵就近肥料化利用或出售。
3、UASB+两级AO处理系统模式对年提供仔猪18万头的雨碌小石山种猪扩繁场猪舍采用集中式、大跨度钢结构建设,配套国际先进的自动化集成系统,实现生产自动化;采用节水工艺,机械刮粪工艺,粪污闭管输送,猪粪场内发酵,废水经处理后绿化灌溉,实现粪污资源化利用,病死猪通过无害化降解制成有机肥。
4、集中收集处理生产有机肥模式对全县的密集养殖区及规模标准以下的小型养殖场,依托11个粪污收集处理中心,对周边10-20公里半径范围内的粪便和污水进行收集并集中处理,通过收集区域内养殖场的粪便,利用好氧堆肥发酵技术进行集中处理,在经过粉碎、配料、造粒、干燥、包装等流程,生产商品有机肥。
有机肥产品用于外销到种植户或种植企业,形成种养结合的良性循环。
5、种养结合、林下生态养殖利用模式结合会泽林地资源丰富的优势,利用经济林、用材林等林地实施放养与舍饲相结合的饲养方法,通过围栏形成畜禽自由采食区域。
GB∕T-36195 畜禽粪便无害化处理技术规范
![GB∕T-36195 畜禽粪便无害化处理技术规范](https://img.taocdn.com/s3/m/e74462cd51e79b8968022682.png)
畜禽粪便无害化处理技术规范(GB-T 36195)1.范围本标准规定了畜禽粪便无害化处理的基本要求、凳便处理场选址及布局、粪便收集、贮存和运输、粪便处理及粪便处理后利用等内容。
本标准适用于畜禽养殖场所的粪便无害化处理。
2.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
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
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7959粪便无害化卫生要求GB18596畜禽养殖业污染物排放标准GB/T18877有机-无机复混肥料GB/T19524.1肥料中大肠菌群的测定GB/T19524.2肥料中蚓虫卵死亡率的测定GB/T25246畜禽粪便还田技术规范GB/T26624畜禽养殖污水贮存设施设计要求GB/T27622畜禽粪便贮存设施设计要求NY525有机肥料NY/T682畜禽场场区设计技术规范NY/T1220.1沼气工程技术规范(第1部分:工艺设计)NY/T1222规模化畜禽养殖场沼气工程设计规范3.术语和定义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本无害化处理 sanitation treatment:利用高温、好氧、厌氧发酵或消毒等技术使畜禽粪便达到卫生学要求的过程。
4.基本要求4.1新建、扩建和改建畜禽养殖场和养殖小区应设置粪污处理区,建设畜禽粪便处理设施;没有粪污处理设施的应补建。
4.2畜禽养殖场、养殖小区的粪污处理区布局应按照NY/T682的规定执行。
4.3畜禽粪便处理应坚持减量化、资源化和无害化的原则。
4.4畜禽粪便处理过程应满足安全和卫生要求,避免二次污染发生。
4.5发生重大疫情时应按照国家兽医防疫有关规定处置。
5.粪便处理场选址及布局5.1不应在下列区域内建设畜禽粪便处理场a)生活饮用水水源保护区、风景名胜区、自然保护区的核心区及缓冲区;b)域市和城镇居民区,包括文教科研、医疗、商业和工业等人口集中地区;c)县级及县级以上人民政府依法划定的禁养区域;d)国家或地方法律、法规规定需特殊保护的其他区域。
规模养殖场畜禽粪污无害化处理技术
![规模养殖场畜禽粪污无害化处理技术](https://img.taocdn.com/s3/m/465f721576232f60ddccda38376baf1ffc4fe32a.png)
一、概述
■ 养殖污染问题十分严重:目前我国畜禽养殖业每年产生约30 亿 吨粪污(每个规模场平均500吨左右)。2007年畜禽粪污化学 需氧量( COD)排放量达到1268.3万吨,占全国COD总排放量 的 41.9%。2010年畜禽养殖业的COD排放总量已超过工业和生 活 排放总量。畜禽粪便污染物不仅污染了地表水,其有毒、有害 成分还易进入到地下水中,严重污染地下水。在集约化畜禽养 殖过程中,如果对粪便没有进行有效处理,畜禽粪便发酵后会 产生大量的NH3、H2S、粪臭素、CH4、CO2 等有害气体, 这些气体不但会影响动物生长,还会严重影响人类健康和周围 环境。随着养殖行业集约化程度的提高,下一阶段我国畜禽污 染将主要来自于集约化养殖场和养殖小区,预计到2015 年, 我国仅规模化养殖场畜禽粪便产量将达到32.5 亿吨。规模化畜 禽养殖场污染物的排放具有集中度强、排放数量大、污染物浓 度高等特点,带来了不容忽视的环境污染问题,并成为阻碍禽 畜养殖业持续稳定发展的重要因素。
要有水冲式、水泡粪和干清粪三种形式。水冲 粪和水泡粪都是耗水量大的工艺,排出的污水 和粪尿混合在一起,粪便中的大部分可溶性有 机物进入到废水中,给废水处理带来很大困难。 相对而言,干清粪是比较理想的清粪工艺,日 本多采用这种工艺,欧美等国家也已开始采用 这种方式。在我国北京、天津、上海等一些地 方的养殖场也已经广泛得到应用,并显示出其 明显优越性。
■化处理成为制约畜牧业健康持续 发展的主瓶颈之一。
一、概述
■ 1、国内畜禽粪污产生情况及应对措施 ■ 畜牧业发展现状:
目前,我国已成为世界最大的肉、蛋生产国,禽肉、 猪肉、鸡蛋产量均居世界第一。据统计,2010 年全国 畜牧业收入占全部农业总收入超过33%全国生猪存栏 4.6亿头,牛存栏1亿头,羊存栏2.8亿只,家禽存栏53.5 亿只,全国现有猪、牛、鸡三大类畜禽规模化养殖场 约400 万处。畜产品产量改革开放以来增长近10倍。
畜禽粪便无害化处理协议
![畜禽粪便无害化处理协议](https://img.taocdn.com/s3/m/20e07b9e6037ee06eff9aef8941ea76e59fa4a16.png)
b.若甲方向乙方提供的畜禽粪便不符合约定的质量要求,导致乙方无法正常进行无害化处理,甲方除支付违约金外,还应赔偿乙方因此产生的额外损失。
c.若乙方未能按照约定完成无害化处理工作,甲方有权要求乙方支付违约金,并赔偿因此给甲方造成的损失。
4.定金:甲方在签订本协议后【】个工作日内向乙方支付合同总金额的【】%作为定金。定金支付后,双方开始履行合同义务。
四、履行因素
1.履行期限:本协议自双方签字盖章之日起生效,有效期为【】年,自协议生效之日起计算。双方应在协议有效期内履行各自的权利与义务。
2.履行地点:畜禽粪便无害化处理工作应在乙方指定的处理场所进行。
b.乙方负责无害化处理工作,并确保处理结果符合国家环保标准。
c.乙方应在处理完成后向甲方提供处理报告,并协助甲方进行验收。
d.乙方应依法对处理过程中的环境风险负责,并采取必要措施防止环境污染。
e.乙方不得将未经过无害化处理的畜禽粪便用于任何其他用途,不得泄露或出售给第三方。
六、违约责任
1.违约金与赔偿金:
3.解除合同的权利:
a.双方同意,如一方严重违反本协议,导致本协议无法继续履行的,另一方有权解除本协议。
b.解除合同的一方应书面通知对方,并说明解除合同的理由。
七、合同或协议生效、变更与解除条款
1.生效条件:本协议自双方签字盖章之日起生效。
2.变更:
a.任何一方要求变更本协议的,应书面提出变更请求,经双方协商一致后,签订书面变更协议。
3.履行方式:
a.甲方应按约定时间和数量将畜禽粪便交付给乙方进行无害化处理。
畜禽粪便无害化处理技术规范
![畜禽粪便无害化处理技术规范](https://img.taocdn.com/s3/m/5d2300306ad97f192279168884868762caaebb07.png)
畜禽粪便无害化处理技术规范1畜禽粪便无害化处理技术规范畜禽粪便无害化处理技术规范,作为其在环境卫生领域中一项重要的行为,一直受到国家重视。
畜禽粪便无害化处理技术规范主要指的是采用特制的处理技术,有效的处理畜禽粪便,达到无害的目的。
2畜禽粪便无害化处理原则1、依据国家法律法规,畜禽粪便无害化净化处理要满足社会管理要求,是农业发展重要的内容。
2、节约资源精细化经营,提升无害化处理水平,重视环境气象环境安全,防止无害化处理污染邻里环境。
3、无害化处理技术应符合政府有关法律法规,要求按照生态系统模式进行无害化处理,维护生态平衡。
3无害化处理技术的选择在正确的选择无害化处理技术的过程中,应考虑现场勘探、技术比较评价、设备设计与选择、技术合理性判定等多方面的内容,以便获得最佳的无害处理技术。
常用的无害化处理技术有:微生物处理技术、物理处理技术和化学处理技术等。
4微生物处理技术微生物处理技术是借助微生物吸收、降解、分解畜禽粪便中的有机质,在充足的氧气及适宜pH值条件下,达到无害化处理的主要技术。
微生物处理过程要求有充足的温度、浓度与pH值等环境条件,以保证处理效果。
5物理处理技术物理处理技术是指利用人工技术,采用物理的力学、重力、物理性质等原理精细化处理畜禽粪便,常用的物理处理包括离心、过滤、融化、分离、凝固等。
6化学处理技术化学处理技术是指利用有机及无机物质,采用化学反应原理或改变环境温度等方式,对畜禽粪便进行无害化处理,常用的化学处理有混凝脱水处理、冷焙石灰石法、抑菌处理与恒温脱水处理等。
7处理污染监测畜禽粪便无害化处理过程中,需要对无害化处理污染的浓度水平及持续健康度进行定期监测,以便控制不良污染物,并及时调整运行技术等措施;通过处理污染检测,还可以判断无害化处理效益,有助于评估处理技术性能与效果。
总之,为了确保畜禽粪便无害化处理的安全有效性,需要遵循国家有关法律法规,正确选择有效的无害化处理技术,定期监测处理污染情况,并及时做出技术调整,以保证畜禽粪便无害化处理达到最佳效果。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畜禽粪便无害化处理——有机肥生产技术
一、有机肥生产原理和微生物学过程
1、基本原理
好氧发酵是在有氧条件下,好氧微生物通过自身的分解代谢和合成代谢过程,将一部分有机物分解氧化成简单的无机物,从中获得微生物新陈代谢所需要的能量,同时将一部分的有机物转化合成新的细胞物质,使微生物生长繁殖,产生更多的生物体的过程。
发酵的结果是废弃物中有机物向稳定化程度较高的腐殖质方向转化。
2、微生物学过程
好氧发酵的微生物学过程可大致分为三个阶段,每个阶段都有其独特的的微生物类群:1)产热阶段(中温阶段,升温阶段)
发酵初期(通常在1-3天),肥堆中嗜温性微生物利用可溶性和易降解性有机物作为营养和能量来源,迅速增殖,并释放出热能,使肥堆温度不断上升。
此阶段温度在室温至45℃范围内,微生物以中温、需氧型为主,通常是一些无芽胞细菌。
微生物类型较多,主要是细菌、真菌和放线菌。
其中细菌主要利用水溶性单糖等,放线菌和真菌对于分解纤维素和半纤维素物质具有特殊的功能。
2)高温阶段
当肥堆温度上升到45℃以上时,即进入高温阶段。
通常从堆积发酵开始,只须2-3天时间肥堆温度便能迅速地升高到55℃,1周内堆温可达到最高值(最高温可达80℃)。
嗜温性微生物受到抑制,嗜热性微生物逐渐取而代之。
除前一阶段残留的和新形成的可溶性有机物继续分解转化外,半纤维素、纤维素、蛋白质等复杂有机物也开始强烈分解。
在50℃左右进行活动的主要是嗜热性真菌和放线菌;温度上升到60℃时,真菌几乎完全停止活动,仅有嗜热性放线菌和细菌活动;温度上升到70℃以上时,大多数嗜热性微生物已不适宜,微生物大量死亡或进入休眠状态。
此时,产生的热量减少,堆温自动下降。
当堆温降至70℃以下时,处于休眠状态的嗜热性微生物又重新活动,继续分解难分解的有机物,热量又增加,堆温就处于一个自然调节的、延续较久的高温期。
高温对于发酵的快速腐熟起到重要作用,在此阶段中发酵内开始了腐殖质的形成过程,并开始出现能溶解于弱碱的黑色物质。
C/N比明显下降,肥堆高度随之降低。
通过高温能有效杀灭有机废弃物中病原物,按我国高温发酵卫生标准(GB7959-87),要求发酵最高温度达50-55℃以上,持续5-7d。
3)腐熟阶段
在高温阶段末期,只剩下部分较难分解的有机物和新形成的腐殖质,此时微生物活性下降,发热量减少,温度下降。
此时嗜温性微生物再占优势,对残留较难分解的有机物作进一步分解,腐殖质不断增多且趋于稳定化,此时发酵进入腐熟阶段。
降温后,需氧量大量减少,肥堆空隙增大,氧扩散能力增强,此时只需自然通风。
在强制通风发酵中常见的后熟处理,即是将通气堆翻堆一次后,停止通气,让其腐熟。
还可起到保氮的作用.
二、发酵程序及工艺流程
发酵程序
1、原料的预处理:包括分选、破碎、含水率和碳氮比调整。
2、原料发酵:周期一般需要15-20天。
1)第一阶段:指好氧发酵中的中温与高温两个阶段的微生物代谢过程。
它是指从发酵初期开始,经中温、高温然后达到温度开始下降的整个过程,一般需10-12天。
2)第一阶段:物料经过第一阶段发酵,还有一部分易分解和大量难分解的有机物存在,需要继续发酵使之腐熟。
此时温度持续下降,当温度稳定在35-40℃左右时即达腐熟,一般需5-10天。
3、后处理:后处理包括去除杂质和进行必要的破碎处理。
工艺流程
1、堆制技术
堆前夯实地面,然后将粪便、泥炭、速腐剂等发酵原料按比例混合堆制。
2、搅拌翻堆条垛式发酵工艺
物料以垛状堆置,可以排列成多条平行的条垛,条垛的断面形状通常为三角形或梯形,高度1.5-2.0m,宽4-6m。
混合后堆料的含水率为55-65%。
发酵工艺流程如下:
发酵原料――预处理――混合――发酵――再调制――制粒――包装――出厂
在预处理中有时需要对原料进行破碎处理,调整原料的粒度,适宜的粒度范围是12~60mm。
破碎与筛分可使原料的表面积增大,便于微生物繁殖,提高发酵速度。
在堆置后每4-7天可翻堆一次,1个月后可停止翻堆,让其自然后熟。
三、发酵的影响因素及其控制
1、翻堆
翻堆供氧是好氧发酵化生产的基本条件之一。
翻堆的主要作用在于:①提供氧气,加速微生物的发酵过程;②调节堆温;③干燥堆料。
翻堆次数少,通风量不足以提供给微生物充足的氧气,影响发酵温度的升高;翻堆次数多则有可能使肥堆的热量散失,影响发酵无害化程度。
通常根据情况在发酵期间翻堆2-3次。
2、有机质的含量
有机质含量高低影响堆料温度和通风供氧。
有机质含量过低,分解产生的热量不足以促进和维持发酵中嗜热性细菌的增殖,肥堆难于达到高温阶段,影响发酵的卫生无害化效果。
而且,由于有机质含量低,将影响发酵产品的肥效和使用价值。
有机质含量过高,则需要大量供氧,这会给翻堆供氧造成实际困难,有可能因供氧不足,造成部分厌气条件。
适宜的有机物含量为20-80%
3、C/N比
最适25:1
在发酵化中,有机C主要作为微生物的能源物质,大部分有机C在微生物代谢过程中氧化分解变成CO2而挥发,部分C则构成微生物自身的细胞物质。
氮主要消耗在原生质合成之中,就微生物对营养的需要而言,最合适的C/N比在4~30。
当有机物C/N比在10左右时,有机物被微生物分解速度最大。
随着C/N比增加,发酵时间相对延长。
当原料的C/N比为20,30~50,78时,其对应所需的发酵化时间约分别为9~12天,10~19天,及21天,但当C/N比大于80:1时,发酵就难于进行。
各发酵原料的C/N比通常为:锯末屑300~1000,秸秆70~100,原料50~80,人粪6~10,牛粪8~26,猪粪7~15,鸡粪5~10,下水污泥8~15。
堆腐后C/N比将比堆腐前明显下降,通常在10~20:1,这种C/N比的腐熟发酵,农业利用肥效较好。
4、水分
水分是否合适直接影响发酵发酵速度和腐熟程度。
对污泥发酵而言,堆料合适的水分含量为55-65%。
在实际操作中,简便的测定方法为:以手紧握物料能成团,有水迹出现,但水不滴出为宜。
原料发酵最合适的水分为55%。
5、颗粒度
发酵化所需要的氧气是通过发酵原料颗粒孔隙供给的。
孔隙率及孔隙大小取决于颗粒大小及结构强度,像纸张、动植物、纤维织物等,遇水受压时密度会提高,颗粒间孔隙大大缩小,不利于通风供氧。
颗粒适宜大小一般为12-60mm.
6、pH
微生物可在较大的pH范围内繁殖,合适的pH为6-8.5。
发酵时通常不需要调整pH值。
四、判定指标
1、腐熟度:发酵的腐熟程度
1)外观变化:直观定性判断标准是发酵不再进行激烈的分解,成品温度较低;外观呈茶褐色或黑色;结构疏松;没有恶臭。
2)温度变化:通常肥堆经过了高温阶段后,温度将逐渐下降。
当发酵达到腐熟时,堆温将低于40℃。
2、化学指标
1)有机质和挥发性固体含量的变化:随着发酵的进行,发酵有机质和挥发性固体含量呈持续下降的趋势,最后达到基本稳定。
达到腐熟时,可下降15-30%。
然而这种变化趋势受原料来源的影响很大。
仅用其来衡量发酵是否腐熟,还不充分。
2)氮、C/N比及无机氮形态的变化:在发酵过程中部分有机碳将被氧化成CO2挥发损失,肥堆质量减少。
由于氮的损失(主要是在有机氮的氨化阶段,少量的氨氮会挥发损失)远低于有机碳的损失,因此,发酵腐熟后,发酵中全氮含量有上升的趋势,而C/N比持续下降,直至稳定。
一些研究指出,当堆料的C/N比从25~35:1下降至20:1以下时,肥堆将达到稳定。
3)水溶性有机碳(C)及水溶性有机碳与有机氮之比:水溶性有机碳与水溶性有机氮的比值是发酵腐熟的良好化学指标,该值约为5-6时表明发酵已经腐熟,而且该值与发酵原料无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