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人教版九年级下册《孔乙己》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孔乙己》基于标准的教学方案设计

郑州市第七十七中学敬娇娇

教材分析:

《孔乙己》是人教版九年级下册第二单元的第一篇课文。本单元是小说单元,收录了《孔乙己》、《蒲柳人家》、《变色龙》和《热爱生命》四篇课文,所选作品都通过人物的悲欢离合、喜怒哀乐和成败荣辱折射出时代和社会的世态人情与精神风貌。这篇小说不算长,却极其深刻地反映了孔乙己一生的悲剧和整个社会的世态,它揭露了为封建科举制度所戕害的读书人的病苦,是一篇讨伐封建制度以及封建文化教育的战斗檄文;从民众这一方面看,小说表现了鲁迅鞭挞国民劣根性的一贯主题。小说运用侧面描写、正面描写,通过外貌、动作、语言等方面的描写,鲜明地表现了孔乙己这个人物的性格特点成功地塑造了孔乙己这个封建社会下层知识分子的形象。《孔乙己》这篇小说,不仅能帮助学生深刻理解小说的思想内容,而且还能启发学生怎样去欣赏小说,并从中受到深刻的启迪。

学情分析:

对于小说体裁的作品,学生并不陌生,通过学习九年级上册第三单元的《故乡》、《孤独之旅》等描写少年生活的小说,第五单元《智取生辰纲》、《范进中举》等明清时期的白话小说,学生能梳理故事情节,通过人物的言行,结合人物所处的具体环境,把握人物的个性特点,并在此基础上初步理解作品主题,体会小说的语言特色。

学习目标:

1、品析孔乙己的人物形象,感受科举制度下读书人的命运悲剧:

2、探究同一场景下不同角色的“笑”,揭示封建制度下的社会悲剧。

教学过程

一、范进中举,故事导入

大家还记得范进中举的故事吗?生1讲范进的故事,师总结:范进中举的故事告诉我们:十年寒窗无人问,一朝成名天下知。在当时“万般皆下品,惟有读书高”的思想的影响下,无数的读书人对科举趋之若鹜,期盼有朝一日可以进士及第,金榜题名,改变命运。可是并不是所有的读书人都能像范进这么幸运,

好多读书人穷极一生,也未取得半点功名。就像我们今天要认识的《孔乙己》。同为读书人,孔乙己的命运会走向何方?就让我们走进鲁镇的咸亨酒店去一探究竟。

【设计意图】范进和孔乙己同为读书人,但命运却截然不同,由同题材的文本导入,学生在已知的基础上更能进入学习情境。

二、整体感知,短评人物

咸亨酒店里有众多酒客,到底哪一个是孔乙己呢?他有没有明显的特征?生答:孔乙己是站着喝酒的穿长衫的唯一的人。这是作者鲁迅对人物的一句话短评。我们在认识人物的时候不仅仅要抓住人物的主要特征,还应该走进小说中去。一千个读者心中有以前个哈姆雷特,你心中的孔乙己是什么样的人物呢?请大家快速地浏览课文,结合具体的情节,任选角度对人物进行一句话短评。

师可提示:遭遇、生存状态、性格特征等角度

生发言,师点评。

【设计意图】新课程标准要求学生对文本有自己的阅读体验,在课堂上给学生时间阅读,让学生自由发表阅读感受,对人物进行短评。

三、对比阅读,读出个人悲剧

我们认识了人物本身,人物的命运在故事中发生了怎样的波折。我们不妨到小说中人物两次出场的画面去细细的瞧一瞧。请大家对比阅读第4和11自然段,通过文中对孔乙己的外貌、动作、神态、语言等的不同描写,探究人物的命运变化。

生小组讨论,班级展示分享。

外貌:高大→打折了腿青白脸色→黑而且瘦,不成样子

长衫→短夹袄

动作:排出九文大钱→摸出四文钱

语言:两碗酒,一碟茴香豆→一碗酒

神态:涨红了脸,青筋绽出,争辩→不再分辨,恳求

生总结变化:生活越过越穷,放下读书人的架子,对生活麻木,自暴自弃

师总结孔乙己:

孔乙己贫困潦倒,又想保持读书人的架势,善良而又无用,可怜而又可气,是一个时代的落伍者和科举制度的牺牲品,他是一个苦人,更是一个弱者。

【设计意图】借鉴《范进中举》的学习经验,在对比中发现文字的密码。建立在学生阅读体验的基础上,教师对文本进行深层次的解读,引导学生通过对比阅读,发现人物的命运变化,深入理解人物形象。

四、追根溯源,读出社会悲剧

孔乙己为何会走到如此的地步?他的命运悲剧,是谁的过错?

生分析,师引导:

1、孔乙己自身原因:好喝懒做

2、科举制度毒害,丁举人的残暴

3、掌柜的冷酷无情、唯利是图;众酒客的嘲讽鄙视等社会的冷漠

孔乙己的地位:

孔乙己是这样的使人快活,没有他,别人也这么过。

孔乙己的结局:

大约孔乙己的确是死了。

孔乙己的真实名字?

师生共同总结:

孔乙己是一个可有可无的悲剧人物,小说塑造这个悲剧人物,实际是在给我们展示社会的悲剧。秋风一日凉比一日,比秋风更凉的是人心。

【设计意图】学生建立在理解人物形象的基础上剖析人物悲剧的根源,从人物自身出发,由个人的命运悲剧自然过渡到社会的悲剧。

五、拓展延伸,剖析小说主题

引用鲁迅《暴君的臣民》、《娜拉走后怎样》中的文字

暴君的臣民,只愿暴政暴在他人的头上,他却看着高兴,拿“残酷”做娱

乐,拿“他人的苦”做赏玩,做慰安。

——《暴君的臣民》

群众,——尤其是中国的,——永远是戏剧的看客。牺牲上场,如果显得慷慨。他们就看了悲壮剧;如果显得觳毂(húsù恐惧颤抖的样子),他们就看了滑稽剧。北京的羊肉铺前常有几个人张着嘴看剥羊,仿佛颇愉快,人的牺牲能给与他们的益处,也不过如此。而况事后走不几步,他们并这一点愉快也就忘却了。

——《娜拉走后怎样》师总结:

鲁迅笔下,孔乙己个人命运的悲剧值得我们同情,而社会的凉薄更值得我们去深入反思。时至今日,科举离我们远去,那个扼杀了我们的本心的封建社会也离我们远去,可是,像孔乙己这样的苦命的人,在我们身边依然存在,我们应该如何对待他们呢?

生回答,师总结。

【设计意图】引入作者课外文本的阅读,更能深刻理解作品主题。

六、布置作业

1、阅读鲁迅作品《白光》,看陈士成为何发疯而死?

2、阅读鲁迅的《药》,看“人血馒头”是什么灵丹妙药?

【设计意图】作业的形式可以多种多样,课堂上学生能够理解作品主题,而推荐学生的作品则是对文本主题的深入。以问题的形式呈现,更能引起学生的阅读兴趣。

板书设计:

孔乙己

鲁迅

个人悲剧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