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 2018历史岳麓版必修3第一单元第1课孔子与老子作业2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卽学视练叽固新剤
[随堂检测]
1 •人都不能孤居独处,必须与他人共同过群居的生活,而结成社会。
在群居的生活中, 每个人有不同的条件、不同的需要、不同的利害。
如果每个人都只顾自己,不顾他人,则彼此间的冲突、争斗,必不能免。
……所以,必须有一种共存相处之道,以资维系。
那么,你认为下面哪种观点会是儒家的处理方式呢()
A •仁者爱人
B .克己复礼
C.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D.当仁不让于师
解析:选C。
本题考查儒家思想。
从材料如果每个人都只顾自己,不顾他人,则彼此
间的冲突、争斗,必不能免”“必须有一种共存相处之道,以资维系”可以看出这需要思想
的指导,儒家思想中的“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是很好的处理方式。
故选C项。
2•胡适说:“孔子是了不得的教育家,他提出的教育哲学可以说是民主、自由的教育哲学,将人看作是平等的。
”以下主张能突出体现孔子“将人看作是平等的”的是()
A •有教无类
B .诲人不倦
C.仁者爱人
D .述而不作,信而好古
解析:选A。
“有教无类”是指不管什么人都可以受教育,体现了教育公平、平等的原
则,故A项正确。
3•关于老子思想的下列评述,不正确的是()
A •“道”是抽象的,“道”派生了人间万物
B •“天法道,道法自然”,否定天命论
C.矛盾的对立双方可以互相转化
D•“无为而治”是指统治者任何事都不管
解析:选D。
“无为而治”是指不妄为,不胡作非为,是一种积极的“无为”,而不是任何事都不管。
4•“太上(统治的最高境界),不知有之(人民并不感觉到统治者的存在);其次,亲而誉
之;其次,畏之;其次,侮之。
……悠兮其贵言。
功成事遂,百姓皆谓:’我自然。
’”材料反映的主要政治主张是()
A •为政以德
B •无为而治
C.小国寡民 D •因材施教
解析:选B。
题干中“不知有之”“自然”体现了道家“无为而治”的思想,答案为B 项。
A、D 项是孔子的政治主张和教育思想, C 虽是道家的主张,但不是题干材料要体现的,
故排除A、C、D 三项。
5.阅读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
选贤与能,讲信修睦。
故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
使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
鳏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
男有分,女有归。
货恶其弃于地也,不必藏于己;力恶其不出于身也,不必为己。
是故谋闭而不兴,盗窃乱贼而不作,故外户而不闭,是谓大同。
--- 《礼记•礼运》
材料中孔子向往的理想社会有哪些基本内容?分析其产生的背景。
解析:第一小问从材料中概括答案;第二小问结合春秋战国时期的时代背景从政治、经济等方面组织答案。
答案:内容:任人唯贤,大公无私;诚信和谐,安居乐业;保障健全,社会稳定。
背景:社会经历剧烈的变革和动荡;铁犁牛耕,生产力的发展,井田制开始瓦解;诸侯争霸,礼崩乐坏。
[ 课时作业]
一、选择题1.子曰:“天下有道,则政不在大夫。
天下有道,则庶人不议。
”最能体现该思想的是(
)
A •“仁者爱人”
B •“克己复礼”
C. “过犹不及” D •“弱者道之用”
解析:选B。
孔子实际上是说当时“天下无道”,一是周天子的大权落入诸侯手中,二是诸侯国家的大权落入大夫和家臣手中,三是老百姓议论政事。
对于这种情况,孔子极感不满,认为这种政权很快就会垮台。
他希望回到“天下有道” 的那种时代去,即“克己复礼” ,维护周朝的社会秩序和等级制度,政权就会稳定,百姓也会相安无事, B 项正确。
2•“上好礼,则民莫敢不敬;上好义,则民莫敢不服;上好信,则民莫敢不用情。
” 这一观点最有可能出自( )
A .《墨子》
B .《论语》
C.《韩非子》 D .《老子》
解析:选B。
原文大意是说:在上位者只要重视礼,老百姓就不敢不敬畏;在上位者只
要重视义,老百姓就不敢不服从;在上位者只要重视信,老百姓就不敢不用真心实情来对待
你。
这充分体现了儒家“仁政” “礼”的思想,《论语》是儒家著作,故B项正确。
3.《论语》载,孔子曾说:“中人以上,可以语上(深奥学问)也;中人以下,不可以
语上也。
”这表明他在教学方法上主张( )
A •启发诱导
B •学思结合
C.因材施教 D .温故知新
解析:选C。
“中人以上,可以语上也;中人以下,不可以语上也”大意是:中等资质以上的人,可以告诉他深奥的道理;中等资质以下的人就很难让他了解深奥的道理了。
反映了孔子因材施教的教学方法。
4•近来,一场特殊的学术研讨活动“合作交流发展一一多国高校孔子学院论坛”在韩国大邱启明大学举行。
近年来许多国家纷纷兴建孔子学院。
对以上现象的理解不正确的是()
A •儒家优秀文化既有民族性又有世界性
B •人类社会的文化逐渐走向一致
C.孔子的思想在世界许多国家得到推崇
D •儒学中的某些思想具有跨越时空的恒久意义
解析:选B。
本题考查学生的分析理解能力。
A、C、D都是对题干所述现象的正确表述,B 说法错误,人类社会的文化不可能逐渐走向一致。
5.右图是福建泉州清源山宋代石刻——老君岩。
老子之所以受人崇敬,是因为( )
A .老子的像反映出其符合古代美男子的标准
B .老子做官时,造福八方,被人们感激、供奉
C.老子为统治阶级提出了合理的统治思想
D .老子道德高深,是道家学派的创始人
解析:选D。
本题考查基础知识再认再现能力,依据所学知识判断,可知A项在历史
上无根据;B 项不符合实际;老子的思想并非是合理的统治思想, C 项排除。
6.关于中国画,现代画家潘天寿先生说过,“水墨浓淡得体,黑白相用,干湿相成,
则百色骈凑,虽无色,胜于有色矣;无色在其中,胜于青黄朱紫矣”。
下列人物的思想与该
创作精神相符的是( )
A .齐桓公C.老子
B .李冰D •孔子
解析:选C。
从材料中“虽无色,胜于有色矣;无色在其中,胜于青黄朱紫矣者主张的是
道家顺其自然的“无为”思想,故C 项正确。
7.《礼记中庸》中说:“万物并育而不相害,道并行而不相悖。
”这段话不适合用来形容( )
A. 1933 年罗斯福实施新政
B .苏俄1921年实行的新经济政策
C.周恩来在万隆会议上的讲话
D .杜鲁门主义的实质
解析:选D。
本题考查古代中国的中庸之道。
A、B项体现的是资本主义与社会主义经
济方面的并容,C 项体现的是求同存异,故三者都体现了题干材料的思想。
D 项反映的是资
本主义与社会主义的对抗,故D 项符合题意。
8.老子主张无为,希望退到小国寡民的原始状态,在当时反映了( )
A .新兴地主的要求
”可见作
B •富裕商人的要求
C.没落奴隶主贵族的要求
D •手工业者的要求
解析:选C。
随着生产力的发展,新兴地主阶级的实力越来越强,为维护自己的利益,
主张“有为而治” ,老子站在没落奴隶主贵族的立场上,反对“有为”的措施,主张“无为
而治” ,倡导“小国寡民” 的理想境界。
二、非选择题
9.孔子思想是时代的产物。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儒家者流,盖出于司徒之官,助人君顺阴阳明教化者也,游文于六经之中,留意
于仁义之际,祖述尧舜,宪章文武,宗师仲尼,以重其言,于道最为高。
――班固《汉书艺文志》材料二周监于二代(注:夏礼和商礼) ,郁郁乎文哉!吾从周。
――《论语》材料三春秋、战国的“礼坏乐崩”是“百家争鸣”的前奏。
……中国知识阶层刚刚出现
在历史舞台上的时候,孔子便已努力给它贯注一种理想主义的精神,要求它的每一个分子―士——都能超越他自己个体和群体的利害得失,而发展对整个社会的深厚关怀。
——余英时《士与中国文化》
(1)根据材料一,概括班固关于儒家学派形成的主要观点。
(2)依据材料二,指出孔子的政治梦想及产生的时代背景。
(3)相对于西周的“士”而言,春秋战国时期的“士”有何新发展?结合所学知识,简述孔子所希望建立的理想社会。
解析:(1)把握材料“出于司徒之官”“ 祖述尧舜,宪章文武,宗师仲尼”可归纳儒家学派的渊源和形成过程。
(2)春秋战国时期社会处在剧烈动荡中,西周礼乐制度遭到破坏,
么丰富而完备啊。
我遵从周朝的制度。
因此孔子希望恢复周礼。
(3) 解答的关键是了解并掌
握孔子的基本思想,找到孔子从哪些方面提出对理想社会的需求。
答案:(1)观点:可能和司徒官职有关;上承尧舜、周文王、周武王;孔子集大成。
(2)梦想:恢复周礼(或贵贱有序;建立大同社会)。
背景:春秋时期礼崩乐坏(或分封制崩溃) 。
(3)发展:春秋战国时期的“士”发展成为一个有理想主义精神、对整个社会有深厚关怀的知识分子阶层。
简述:孔子提出“仁”和“礼”的学说;希望统治者能够“克己复礼” ,推行德治;从而在人人道德自觉的基础上建立一个礼乐文明的社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