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展医养结合养老模式的调研报告医养结合养老模式的现状与思考.doc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发展医养结合养老模式的调研报告-医养结合养老
模式的现状与思考
宝鸡市发展医养结合养老模式的现状与思考为应对人口老龄化的突出问题,提高养老服务保障水平,瞄准宝鸡市委、市政府提出的“建设最具幸福感城市”这一目标,致力于解决老年人最关心、最直接的养老问题,要在“医养结合” 发展上做文章。宝鸡市医医养结合”养老模式的发展现状宝鸡市辖三区九县,截止2016 年底,总人口376 万,老龄人口60万,占仝市总人口的1696,是全省人口老龄化较高的市区之一。“医养结合” 可以整合养老和医疗两方面的资源,破解养老机构看不了病,医疗机构养不了老的难题,让老人安心、家人放心,非常符合社会需要。我市对“医养结合”养老模式进行了积极探索,其现状和主要特点的如下。 (一)政茱大力支持。近年来,根据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养老服务业的若干意见》和《关于推进医疗卫生与养老服务相结合的指导意见》,市委、市政府十分重视,始终把老年事业当作一项大事来抓,统筹安排、合力推进,坚持“五个老有” 目标,把发展养老服务体系建设纳入全市经济发展规划之中,从财政支持、用地优惠、税费减免、人才培训等方面扶持和推动养老服务业发展,为“医养结合” 养老模式的快速发展奠定了政策基础,提出了一系列针对佳和操作佳强、务实有效的创新政策,全市
发展养老服务业政策体系基本构架已形成,“医养结合”迎来了快速发展的新机遇。 (二)发展势头良好。截止去年底,仝市住养型养老机构有109家,包括敬老院、幸福院56家,其中政府扶持建立的民办养老公寓规模较大的有姜炎老年公寓、南苑老年公寓、福乐养老公寓、颐和养老公寓、老来乐老年公寓等5 所养老公寓。总投资近6m 多万元,总床位位2100 张、医务和管理人员lm 多人,收住老年人80000余人1 社区卫生机构与日间照料机构协议服务的89个。另外,总投资上亿元的市第三人民医院赞宝鸡市老年病医院正在加紧建设,预计今年5 月份投入运营。 (三)社会需求巨大。2016年底,宝鸡市80岁以上的老年人6 万,占老年人总数的10﹪空巢老年人7.5 万.约占老年人总数的12.5﹪。老年人口基数大、增长快的特点,以及日益严峻的高龄化、空巢化、失能化趋势,使全市医疗、养老服务市场有着巨大的需求潜力和发展空间,市区养老机构以后将面临“一床难求”的局面,发展“医养结合” 养老服务势在必行。
(四)多种形式并存。宝鸡市“医养结合” 养老机构,从运作模式上,大致分为以下三种:一是养老机构内设医务室。就是把医院请进敬老院和社区,为人住老人提供一般的医疗、护理健康检查服务。如敬老院、乡镇幸福院、社区日间照料中心;二是整体照料式。就是医院办养老院,为老年人提供医疗、养老、护理融为一体综合服务。如姜炎老年公寓、
福乐养老公寓以及投资在建的市老年病医院。三是医疗机构与养老机构合作运营式。养老机构与附近医疗机构签署服务合作协议,双向转诊、医疗机构为养老机构提供医疗服务。如南苑老年公寓颐和老年公寓、老来乐老年公寓。发展“医养结合”面临的主要问题 (一)总体设计有缺失。一是缺乏统一的规划布局。“医养结合” 养老机构在总体规划、区域布局等方面缺乏统一性指导,处于自由、散乱发展状态。二是缺乏统一的从业标准。没有完善的市场准人、退出机制和奖励纠纷处理机制,没有统一的行业规范、服务标准。三是缺乏导向性的产业引导,没有形成具体、可操作的产业政策,使得民办“医养结合” 养老机构一直没有步入良性发展轨道。 (二)扶持政策落实难。各级出台的政策意见多属于指导佳文件,原则住的要求多,操作性的措施少,加上政出多门、衔接不力、协调困难等原因,一些优惠政策在实际执行中难以落实,“医养结合” 养老机构用地、贷款、融资、运营、用工难的问题得不到有效的解决,制约了社会力量投资兴办的积极性。 (三) 资金投入不足。经调查,仝市除了原有的公办敬老院、福利院,老年病医院等公共医疗资源外,实际社会投资开办的老年公寓和养老服务业比重较小,纯属起步阶段,而且发展也不够平衡,明显市区好于县区.县区优于乡镇。“医养结合” 养老机构发展滞缓的主要原因,缺乏资金投入,各级政府投资扶持力度有
限,远远满足不了老年人增长对医养服务业的现实需求,需要玫府不断加大对养老服务设施的投人。(四)医保问题难解决。据调查,全市实现医保联网的“医养结合” 养老机构仅20 多家,还有近大半的机构医疗费用没有纳入医保支付。申请城乡医保定点机构的门槛较高,很多“医养结合”养老机构望尘莫及,护理费用无法进行医保结算,不仅增加了养老成本,也使“医养结合”失去了原本的意义,因此,“医养结合”养老机构不能纳入医保定点单位,成为养老机构发展“医养结合’的又一瓶颈。(五)医养人才队伍不健全。全市养老机构从业人员中,没有经过专业护理知识培训的比重大,低学历的和年龄超过40 岁的分别占50﹪、65﹪。从业人员的整体素质偏低,一线专业护理人员和养老服务管理人员普遍短缺,不仅影响了服务质量,也影响了机构的生存与发展。另外,养老护理员普遍存在劳动强度大、工资低、待遇差等问题,加上观念上的原因,社会地位不高,造成人才流失快、队伍不稳定、多数机构面临“招人难、留人更难”的困境,这巳成为“医养结合” 养老机构发展的掣肘因素。发展“医养结合”养老模式的趋势分析“医养结合”养老模式不仅使养老机构具备了只有在医院才能享有的医疗护理功能,而且实现了部分医疗机构闲置资源的再利用,更重要的是降低了社会化养老成本,为完善社会养老保障体系、推动养老服务业往深层次
发展探索出了一条适合时代发展的健康养老新途径。加强规划引导。充分发挥政府的主导作用,是推进“医养结合”养老模式发展的关键。要按照《国务院关于加快养老服务业发展的若干意见》精神,要根据老年人口结构、消费水平、文化传统、社会基础等因素,逐级制定“医养结合”养老机构近期、中期、长期发展规划,合理布局,预控设施用地,制定建设标准,明确建筑规模、配套设施、选址要求等,避免重复建设、超前建设、机构郊区化等问题,引导“医养结合”养老机构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二)促进政策落实。仝社会积极支持发展“医养结合”养老模式,是加快发展医养服务业的前提。一是要加大“医养结合”的政策支持力度,明确“医养结合”养老机构可以享受各级关于土地供应、财政支持、税收优惠、政府购买、贷款融资、商业保险等项优惠政策,积极引导社会资本兴办“医养结合”养老机构;二是要对符合条件的的“医养结合”养老机构.经民政、卫生部门审批,实施卫生准入医保定点等扶持政策,并提高医保报销比例,扩大医保报销范围;三是要改革民办养老机构的登民管理制度,解除“民非紧箍,打通民办养老机构的融资血脉;四是要健全养老服务补贴制度,对低收入老年人由政府分等级发放养老服务补贴;五是要探索建立轵工长期护理保险制度,取得经验逐步推广。
(三) 整合盘涪资源。优化整合盘活医疗、养老资源,是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