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责任国家标准解读(18全集)

合集下载

企业社会责任国际标准)

企业社会责任国际标准)

企业社会责任国际标准社会责任标准“SA8000”,是Social Accountability 8000 International standard 的英文简称,是全球首个道德规范国际标准。

其宗旨是确保供应商所供应的产品,皆符合社会责任标准的要求。

SA8000标准适用于世界各地,任何行业,不同规模的公司。

其依据与ISO9000质量管理体系及ISO14000环境管理体系一样,皆为一套可被第三方认证机构审核之国际标准。

1要求:1、童工;2、强迫性劳工;3、健康与安全;4、组织工会的自由与集体谈判的权利;5、歧视;6、惩戒性措施;7、工作时间;8、工资;9、管理体系。

2作用:1、减少国外客户对供应商的第二方审核,节省费用;2、更大程度第符合当地法规要求;3、建立国际公信力;4、使消费者对产品建立正面情感;5、使合作伙伴对本企业建立长期信心。

3背景:SA8000的产生既有人文社会发展的原因,即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各界对劳工保护的关注。

同时也是国际市场上竞争格局失衡的产物。

虽然道德规范和国际贸易分属两个完全不同的领域,但冷战结束后,世界的政治、经济格局发生了巨大变化,新兴工业化国家的起飞导致发达国家在传统产品的国际市场上失去优势,在诸多领域,新兴工业化国家已成为发达国家的竞争对手。

为遏制发展中国家提高竞争力的手段和途径,某些发达国家便寻求构筑起种种非关税的贸易壁垒。

在国际商品市场上,廉价的劳动密集型产品制造国将其大量廉价产品出口到发达国家市场,冲击发达国家国内市场,正是在这一背景下,美欧等发达国家把劳工标准同其对发展中国家实施的普遍优惠制度挂钩。

在政府的首肯和支持下,SA8000有由民间壁垒走向政府壁垒的趋势(黎友焕,2006)。

随着经济全球化进程的加快,我国跟国际社会的分工合作越来越紧密。

梁桂全(2004)认为,企业社会责任运动在中国的实施,是经济全球化对于中国的直接影响和中国入世的直接结果。

从全球范围来说,企业社会责任是由两种社会力量推动的。

社会责任国家标准解读

社会责任国家标准解读
《 经营管理 者》 2 0 1 5 . 8 总第 4 5 9期
( 2 ) 利益相关方识别和参与 。就是 要弄 清组 织对谁负 责任 。 利益相关方是利益受到 组织 影响而与组织产生 关系的团体或个人 。 受组 织影 响的是利 益相 关方 的利益 。 这种利
益既可以是实实在 在的东西 , 也可 以是某项
邦琴
2 0 1 5年 6月 2日,国家质检总局 和 国 家标准委联 合发布 了社会 责任系列 国家标 准。 系列标准的发布将 统一 各类组织对社会
责任 的认识和理解 , 改变现在国 内依据不 同
现着组织 主动担责的意愿 , 符合可持续发展 理念, 充分考虑 利益相 关方的利 益 , 且耍符
体系等长效机制 中。 比如 , 通过培训和专
人, 有 的能被识别 , 有的不容易被识别。 为
了识别利益相关方 , 我们可以问自己几个
问题 : 组织对 谁有法定义务 、 谁受到组织
社 会责任七大核心主题包括 :组 织
治理 、 人权 、 劳工实践 、 环境、 公 平运 营 、 消费者问题 、社区参与和发展。下设 3 1 个议题 , 议题下包括若干行动和 期望 。 核心 主题和相关议题 ,内容非常繁
响, 以及对利益相关方的影响 , 比如 , 通过 自 己现有 的义务 ; 包括法 定义务 , 比如法律规
国内社会 责任水平起到重要作用 。
核心 知识 点
第一个知识点 : 理 解 社 会 责 任
1 .什 么是社 会责 任。 通俗来讲 , 就是组
织要对 自身的影响 负责任 。有三个特 征 : 一
根据这些 主题议题 , 来确 定自己的影响。
响, 也可以分为正面影响和负面影响 。组织

社会责任国际标准

社会责任国际标准

社会责任国际标准
社会责任国际标准是指企业在经营过程中,应当承担的社会责任。

这些责任包括环境保护、员工权益、消费者权益、社区责任等方面。

社会责任国际标准的制定,旨在引导企业在经营过程中,积极履行社会责任,促进企业可持续发展。

环境保护是企业社会责任的重要方面。

企业应当采取措施,减少对环境的污染和破坏。

例如,企业应当合理使用资源,减少废弃物的产生,采用环保技术等。

同时,企业应当积极参与环保公益事业,为社会环境保护做出贡献。

员工权益是企业社会责任的另一个重要方面。

企业应当保障员工的基本权益,例如工资、福利、劳动保护等。

同时,企业应当为员工提供良好的工作环境和发展机会,提高员工的工作满意度和忠诚度。

消费者权益也是企业社会责任的重要方面。

企业应当保障消费者的合法权益,例如产品质量、安全性、信息透明度等。

同时,企业应当积极回应消费者的反馈和意见,提高产品和服务的质量和满意度。

社区责任是企业社会责任的重要方面。

企业应当积极参与社区公益事业,为社区发展做出贡献。

例如,企业可以捐赠资金、物资,参与社区建设等。

社会责任国际标准的制定,旨在引导企业在经营过程中,积极履行社会责任,促进企业可持续发展。

企业应当从环境保护、员工权益、
消费者权益、社区责任等方面入手,积极履行社会责任,为社会和谐发展做出贡献。

2023社会责任报告标准培训PPT讲稿ppt

2023社会责任报告标准培训PPT讲稿ppt

社会责任报告的 未来发展趋势
行业标准和规范 的发展方向
企业社会责任实 践的未来计划
社会责任报告对 企业的意义和价 值
明确编制目的 和范围
收集数据和信 息
制定编制计划 和时间表
编写报告草稿 和初稿
审核和修改报 告
发布和传播报 告
官方网站发布 新闻媒体发布
社交媒体发布 合作伙伴协助发布
建立有效的沟通渠 道:与利益相关者 保持密切联系,及 时了解他们的需求 和意见
• (1)提升企业形象和品牌价值:通过发布社会责任报告,企业可以向社会公众展示其积极履行社会责任的形象,提高品牌知名 度和美誉度。
• (2)增强投资者信心:社会责任报告可以向投资者展示企业的长期发展潜力和投资价值,增强投资者的信心。 • (3)促进可持续发展:社会责任报告是企业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手段,通过发布报告,企业可以向社会公众展示其在环境保
公司规模、员工人数、分支机构 等组织结构信息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公司主营业务、产品或服务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公司历史沿革、发展历程及重要 事件
社会责任理念:企业应积极履行 社会责任,关注员工、客户、环 境等利益相关方的需求和权益
社会责任实践:企业应积极开展 社会责任实践,包括环保、公益、 公平等方面的具体行动和成果
制定具体的工作计划和时间表 确定需要达成的目标和指标 明确责任人和团队成员的职责 制定相应的考核和评估机制
汇报人:
跨行业企业社会责任合作的意义 跨行业企业社会责任合作的实践案例 跨行业企业社会责任合作面临的挑战与机遇 跨行业企业社会责任合作的未来发展趋势
培训内容回顾:重点讲解了社会责任报告的编制原则、方法和技巧 学员互动环节回顾:学员积极参与讨论,分享了各自的经验和看法 培训效果评估:通过问卷调查等方式,对本次培训的效果进行了评估 未来展望:介绍了未来社会责任报告的发展趋势和展望

厘清共识——如何理解社会责任的国家标准

厘清共识——如何理解社会责任的国家标准

厘清共识——如何理解社会责任的国家标准殷格非【期刊名称】《《WTO经济导刊》》【年(卷),期】2015(000)008【总页数】5页(P20-24)【作者】殷格非【作者单位】【正文语种】中文概括来讲,社会责任国家标准有六大作用:统一概念、彰显共识、共同准则、共性主题、普遍方法、有机运用。

在参与制定ISO 26000社会责任国际标准的制定过程中,我和许多CSR同仁一样有一个疑问:最终能否真的制定出来一个适用全球各种组织的社会责任标准?经过全球几百位专家5年多的努力,国际标准化组织第一个社会领域的全球标准ISO 26000于2010年11月发布了。

但是四年多下来,由于各种原因,在推动社会责任过程中,ISO 26000似乎并没有得到广泛的重视和运用。

据金蜜蜂统计,即使在作为企业社会责任编制依据使用方面,也是排在第三位,用ISO 26000指导企业、组织社会责任实践,恐怕在中国应该是为数极少。

在参考ISO 26000制定社会责任国家标准时,大家都知道社会责任国家标准制定出来是没有疑问的事情。

但是大家的关心却变成:社会责任国家标准会不会像ISO 26000一样,也不会得到那么多组织的重视和普遍使用,或者说其究竟会有什么作用呢?概括来讲,社会责任国家标准有六大作用:统一概念、彰显共识、共同准则、共性主题、普遍方法、有机运用。

标准是对重复性概念的统一规定。

最近十年来,社会责任成了一个热门词汇。

如果输入社会责任作为关键词,百度347多万条,但是如果输入企业社会责任作为关键词,会有1340万条信息,但是我们很清楚的是,这些信息中关于社会责任或者企业社会责任还没有一个统一的规定,而标准正是起到对大量重复使用概念的统一规定的作用。

如果缺乏对社会责任基本概念和内涵的共同认识,一则影响大家的交流,二则影响效率,更重要的是影响社会责任实践的发展,也会进一步影响到全社会的发展。

无论是社会责任国际标准ISO 26000还是社会责任中国国家标准GB/T 36000系列,其第一大价值就是形成统一的社会责任概念。

社会责任管理体系培训课件ppt

社会责任管理体系培训课件ppt
社会责任内涵
包括经济责任、法律责任、道德 责任和慈善责任等方面,要求企 业以可持续发展为目标,注重经 济效益与社会效益的平衡。
社会责任发展历程
社会责任萌芽期
社会责任管理体系建立期
20世纪初,企业开始关注自身对社会 的责任,但尚未形成系统性的管理体 系。
20世纪末至21世纪初,越来越多的企 业开始建立社会责任管理体系,将社 会责任纳入企业战略和日常管理中。
企业竞争格局变化趋势分析
行业整合加速 随着企业社会责任意识的提高,行业整合将加速进行,优胜劣汰 的竞争格局将更加明显。
品牌形象成为核心竞争力
企业社会责任履行情况将成为塑造品牌形象的重要因素,积极履行 社会责任的企业将在竞争中获得优势。
技术创新推动可持续发展
未来企业将更加注重技术创新,推动可持续发展,满足社会公众对 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的要求。
社会责任发展期
20世纪中叶,随着消费者权益保护运 动和环保运动的兴起,企业开始更加 注重社会责任的履行。
社会责任管理体系意义
提升企业形象
促进可持续发展
履行社会责任有助于提升企业的形象和品 牌价值,增强消费者对企业的信任和认可 。
通过关注环境、社会和治理等方面的问题 ,企业可以促进可持续发展,实现长期的 经济利益和社会效益。
内部沟通
加强公司内部各部门之间的沟通与协 作,确保信息畅通,提高工作效率。
协作机制
建立跨部门协作机制,鼓励各部门共 同参与社会责任管理体系的建设与实 施。
鼓励员工参与和贡献力量
Hale Waihona Puke 员工培训加强对员工的培训,提高 员工的社会责任意识和技 能水平。
员工参与
鼓励员工积极参与社会责 任管理体系的建设与实施 ,提出改进意见和建议。

SA 8000社会责任标准讲义

SA 8000社会责任标准讲义

SA 8000社会责任标准讲义第一章前言当前,ISO9000和ISO14000系列标准的认证方兴未艾。

这两项认证的推广,很大程度是上提高了企业管理水平,但直接收益者是顾客和企业,而不是员工。

比如某些通过ISO9000认证的企业要求工人交纳押金,甚至扣押身份证。

可能企业认为,工人学到技术后离职会给企业造成损失,于是收取押金或扣押身份证件防止工人流失。

但是,这种做法违反了国家法律,也违反了国际公约,侵犯了工人的权利。

欧美国家的消费者也意识到这样的问题,他们不仅注重产品质量和价格,还关心产品的生产过程是否合法。

另一方面,对于欧美国家跨国公司对海外工厂的监督检查,没有一个统一的标准和一套独立的审核制度,使得客户验厂不能得到可信的结果。

1997年,社会责任国际组织(SAI)成立于美国纽约,它专注于公司社会责任研究和实施SA 8000社会责任标准。

来自不同国家,不同行业,代表不同利益的代表组成SAI咨询委员会,SAI咨询委员会负责组织起草和修订SA 8000社会责任国际标准。

1997年10月,SAI首次公布了SA 8000社会责任国际标准。

2001年12月21日,SAI发表了SA 8000标准第一个修订版。

SA8000标准是全球第一个可用于第三方认证的社会责任标准,它旨在通过采购活动改善全球工人的工作条件。

SA8000标准根据国际劳工组织公约、联合国儿童权利公约及世界人权宣言制定而成,主要内容包括童工、强迫劳动、健康安全、结社自由和集体谈判权、歧视、惩罚措施、工作时间、工资报酬及管理体系等9个要素。

第二章企业社会责任因为企业是我们这个社会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企业的员工也是社会成员的重要组成部分,企业员工的素质在很大程度上也决定了整个社会的素质,所以企业要承担一定的社会责任。

全球化时代的市场竞争是全方位的竞争,竞争领域已经突破传统的价格、质量和服务竞争,上升为品牌竞争的时代。

品牌形象已经成为消费者决定挑选商品的一个重要因素,它也成为企业成功的一个关键因素。

SA8000:2008社会责任管理体系标准

SA8000:2008社会责任管理体系标准

SA8000:2008社会责任管理体系标准目录I.目的与范围II.规范性原则及其解释III.定义1.公司定义2.员工定义3.工人定义4.供应商/分包商定义5.下级供应商定义6.纠正和预防行动定义7.利益相关方定义8.儿童定义9.青少年定义10.童工定义11.强迫和强制劳动12.非法雇用定义13.救济儿童定义14.家庭工人定义15.SA8000工人代表定义16.管理代表定义17.工人组织定义18.集体谈判定义IV.社会责任要求1.童工2.强迫和强制性劳动3.健康与安全4.结社自由及集体谈判权利5.歧视6.惩戒性措施7.工作时间8.报酬9.管理系统社会责任国际标准(SA8000)I.目的与范围本标准目的在于提供一个基于国际人权/惯例和国家法律的标准,保护和授权所有在公司控制和影响范围内的生产或服务人员,包括公司自己及其供应商或分包方雇用的员工和家庭工人。

SA8000通过证据为基础的过程进行验证,本标准各项规定具有普遍适用性,不受地域、产业类别和公司规模限制。

符合本标准所界定社会责任有关要求,将使公司:a.制定、维持并执行政策及程序,在公司可以控制和影响范围内管理有关社会责任的事宜。

b.向利益相关方可信地证明公司现有的政策、程序及举措符合本标准之规定。

II.规范性原则及其解释公司应遵守国家及其它所有适用的法律、通行的行业规定、公司签署的其它规章以及本标准。

当国家及其它所有适用法律,通行的行业规定、公司签署的其它规章以及本标准所规范议题相同时,以其中对工人最有利的条款为准。

公司也应尊重下列国际协议之原则:国际劳工组织公约第1号(工作时间-行业)及建议116号(工时减少)国际劳工组织公约第29号及第105号(强迫性劳动及其解除)国际劳工组织公约第87号(结社自由)国际劳工组织公约第98号(组织和集体谈判权利)国际劳工组织公约第100号及第111号(男女工人同工同酬;歧视-雇用和职业)国际劳工组织公约第102号(社会安全-最低标准)国际劳工组织公约第131号(最低工资确定)国际劳工组织公约第135号(工人代表公约)国际劳工组织公约第138号及建议条款第146号(最低年龄及建议)国际劳工组织公约第155号及建议条款第164号(职业安全与健康)国际劳工组织公约第159号(职业康复与就业-伤残人士)国际劳工组织公约第169号(土著人)国际劳工组织公约第177号(家庭工作)国际劳工组织公约第182号(最恶劣童工)国际劳工组织公约第183号(孕妇保护)《世界人权宣言》《联合国儿童权利公约.》《联合国消除一切形式歧视妇女行为公约》国际劳工组织关于艾滋病及就业守则联合国反对各自形式种族歧视公约关于经济、社会和文化权利的国际公约关于政治和民主的国际公约III.定义1.公司定义:任何负责实施本标准各项规定的组织或企业的整体,包括公司雇用的所有员工。

企业社会责任的国际标准解读

企业社会责任的国际标准解读

企业社会责任的国际标准解读企业社会责任(Corporate Social Responsibility,CSR)是指企业在经营过程中,不仅满足利益相关者的需求,同时也负起了对社会、自然环境和经济发展的责任。

在全球化和地球化的趋势下,CSR已经成为了全球企业关注的焦点,各国和国际组织也推出了相应的CSR标准,以帮助企业制定可持续发展战略,实现可持续发展目标。

本文将从国际CSR标准的角度,解读企业社会责任的概念与意义。

一、ISO26000标准ISO26000是国际组织制定的企业社会责任国际标准,首次发布于2010年。

该标准致力于引导企业意识到与相关方合作、尊重人权、遵守劳工法规、不搞环境污染、履行社区责任等方面的潜在风险,帮助企业在长远的全球市场中获得可持续发展。

ISO26000标准共包含7个主要核心主题,包括组织治理、人权、劳工实践、环境、公平经营规范、消费者问题及社区参与和发展等,这些都是企业社会责任的核心要素。

企业应该以此为基础,制定符合本地法律法规及相关国际法律法规的CSR战略和政策,建立透明的业务模式,促进贯彻其CSR行动计划,在经济、社会与环境层面上实现可持续利润增长。

二、高盛企业社会责任报告高盛(Goldman Sachs)是一家美国的全球投资银行,是全球CSR示范行业之一。

自2007年起,高盛对其社会责任做出了长期承诺,并定期发布CSR报告,让公众、客户、员工和股东了解其CSR进展。

高盛CSR的值得称道之处在于其着眼于影响最大的方面和事件,如气候变化、科技与金融的联合、金融掺杂贸易、性别平权等。

同时,高盛通过增加社会投资,以产生更大的影响,为可持续发展做出贡献。

三、联合国可持续发展目标与CSR联合国推出了可持续发展目标(Sustainable Development Goals,SDGs)来引领全球的可持续发展。

SDGs包含了17个具体的可持续发展目标和169个指标,旨在解决全球面临的重大问题,例如贫困、不平等、气候变化、环境破坏等。

社会责任国际标准-(SA8000)

社会责任国际标准-(SA8000)

社会责任国际标准-(SA8000)社会责任国际标准SA8000(Social Accountability 8000)1、目的与范围本标准规定公司应该遵守的社会责任,以帮助公司:1.1. 发展、维持和加强公司的政策和程序,在公司可以控制或影响的范围内,管理有关社会责任的议题;1.2. 证明公司的政策、程序和措施符合本标准的规定。

本标准的规定具有普遍适用性,不受地域、产业类别和公司规模的限制。

2、标准的要点及解释公司应该遵守国家和其它适用的法律、公司签署的其它规章和本标准。

当国家和其它运用的法律、公司签署的规章和本标准所规范的问题相同时,应该采用其中最严格的条款。

公司也应该尊重下列国际协议的原则:国际劳工组织公约第29条和105条(强迫性和奴役性劳动)国际劳工组织公约第87条(组织工会的自由)国际劳工组织公约第98条(集体谈判的权利)国际劳工组织公约第100条和第111条(男女同工同酬;歧视)国际劳工组织公约第135条(工人代表公约)国际劳工组织公约第138条和建议条款第146条(最低年龄和建议)国际劳工组织公约第155条和建议条款第164条(职业安全和健康)OHSMS 国际劳工组织公约第159条(职业训练与聘用/伤残人士)国际劳工组织公约第177条(家庭工作)全球人权宣言联合国儿童权利公约 3、定义3.1. 公司:任何负责实施本标准中各项规定的组织或企业的整体,包括公事所有员工(即董事、决策阶层、经理、监督和非管理人员,不论是直接聘用、签约的或以其它方式代表公司的人)。

3.2. 供应商:提供和给公司的实体,它所提供的货和/或服务构成公司生产的货物和服务的一部份,或被利用来生产公司的货物或服务的一部份,或被利用来生产供应商或公司的货物和/或服务。

3.3. 分包商:直接或间接提代货物和/或服务给供应商中的实体,它所提供的货物和/或服务构成供应商或服务构成供应商或公司生产的货物或服务的一部分,或被利用来生产供应商或公司的货物和/服务。

社会责任国家标准解读(起草人介绍框架结构)

社会责任国家标准解读(起草人介绍框架结构)

社会责任国家标准解读
之框架结构
国家标准起草人郝琴
社会责任系列国家标准由三个标准组成:包括《社会责任指南》《社会责任报告编写指南》《社会责任绩效分类指引》。

第一个标准的内容是“什么是社会责任、包含哪些内容、如何履行”;第二个标准是对组织如何编制社会责任报告给出指导;第三个标准为组织评价社会责任绩效提供了指标分类框架。

社会责任国家系列标准中,《社会责任指南》是最核心的标准,主要对什么是社会责任、包含哪些内容、如何履行给出指导。

其内容基本沿袭了ISO 26000的理念,但也根据我国的实际情况进行了调整。

该标准结构如下表:
表格1《社会责任指南》国家标准结构表
(摘自:郝琴.社会责任国家标准解读[M],中国经济出版社.2015年7月版.)
作者简介
郝琴,女,社责观察网首席评论员,《社会责任指南》《社会责任报告编写指南》《社会责任绩效分类指引》三项国家标准主要起草人。

在ISO 26000国际标准制定时,参与了我国“社会责任国际标准工作协调小组”秘书处工作,之后参与翻译唯一由ISO组织授权的ISO 26000中文版,执笔国内首份基于ISO 26000的社会责任报告。

主持或参与“十一五”“十二五”科技支撑项目等社会责任领域最高级别课题研究数十项,起草中国汽车行业社会责任报告,五粮液企业社会
责任报告等。

SA8000社会责任国际标准体系

SA8000社会责任国际标准体系

SA8000社会责任国际标准体系目录Contents1、SA8000的含义2、SA8000的主要内容3、SA8000的主要特点4、SA8000的实施情况5、如何正确看待SA80006、中国当前比较突出的17项劳工问题1、SA8000的含义社会责任国际标准体系(Social Accountability 8000 International standard,简称SA8000) 是一种基于国际劳工组织宪章(ILO宪章)、联合国儿童权利公约、世界人权宣言而制定的,以保护劳动环境和条件、劳工权利等为主要内容的管理标准体系。

1997年,总部设在美国的社会责任国际组织(SC1:Social Accountability International)发起并联合欧美跨国公司和其他国际组织,制定了SA8000社会责任国际标准,它是全球首个道德规范国际标准。

其宗旨是确保供应商所供应的产品,皆符合社会责任标准的要求。

SA8000标准适用于世界各地、任何行业、不同规模的公司。

其依据与ISO9000质量管理体系及ISO14000环境管理体系一样,是一套可被第三方认证机构审核之国际标准。

SA8000颁布后,在国际社会尤其是西方发达国家很快获得了广泛支持。

-些大的购销商都极力促使此标准的实施,国际知名的认证机构,如SGS、BVQX、DNV、UL、ITS等,已向CEPAA 提出申请,正式开展SA8000认证业务。

经过认证的公司会获得证书,并有权在公司介绍手册和公司信笺抬头处印上SGS-ICS认证标志和CEPAA标志。

此外,它们还可得到SA8000证书的副本用于促销。

欧洲在推行SA8000上走在前列,美国紧随其后。

欧美地区的采购商对该标准已相当熟悉。

目前全球大的采购集团非常青睐有SA8000认证企业的产品,这迫使很多企业投入巨大人力、物力和财力去申请与维护这一认证体系,这无疑会大大增加参与认证公司的经营成本。

特别是发展中国家,劳工成本虽然是其最大的比较优势,但国际认证的社会壁垒大大削弱了发展中国家在劳动力成本方面的比较优势。

社会责任国际标准(SA8000)

社会责任国际标准(SA8000)

国际标准SAISA8000®:2001 社会责任8000SA8000®系社会责任国际之注册商标关于本标准这是SA8000的第二版。

SA8000是供第三方认证体系所用的统一、可供核查的标准。

如果有关方面发现需改正及提高的地方或随情况改变,SAI会对标准定期作出相应修改。

许多人士给第二版的修订工作提供了咨询。

您也可以成为其中一员。

如果您想就SA8000标准、配套的《指导文件》以及认证基本过程发表看法,请书面提交给SAI。

SA8000的《指导文件》用于解释SA8000标准及其实施、并提供达标核查方法的示例。

核查人员以及欲获认证的公司可将其当作手册使用。

我们希望本标准及其指导文件在诸多组织和个人的帮助下能不断得到完善。

SAI社会责任国际220E 23rd Street, Suite 605New York, NY 10010USA:1-212-684-1414传真:1-212-684-1515© SAI 2001未经SAI书面认可不得翻印。

目录I. 目的与围------------------ -------------------------------------3 II. 规性原则及其解释------------------------------------------------3 III. 定义1. 公司定义------------------------------------------------------32. 供应商/分包商定义---------------------------------------------43. 下级供应商定义------------------------------------------------44. 补救行动定义--------------------------------------------------45. 纠正行动定义--------------------------------------------------46. 利益相关方定义-----------------------------------------------47. 儿童定义-----------------------------------------------------48. 青少年工人定义-----------------------------------------------49. 童工定义-----------------------------------------------------410. 强迫劳动定义-------------------------------------------------411. 救济儿童定义-------------------------------------------------412. 家庭工人定义-------------------------------------------------4IV. 社会责任之规定容-----------------------------------------------41. 童工----------------------------------------------------------42. 强迫性劳动----------------------------------------------------53. 健康与安全----------------------------------------------------54. 结社自由及集体谈判权利----------------------------------------75. 歧视----------------------------------------------------------76. 惩戒性措施----------------------------------------------------87. 工作时间------------------------------------------------------88. 报酬----------------------------------------------------------89. 管理系统------------------------------------------------------9社会责任国际标准(SA8000)I. 目的与围本标准界定社会责任有关要求,以使公司:a.制定、维持并执行政策及程序,在公司可以控制和影响围管理有关社会责任的事宜。

SA8000社会责任标准理解

SA8000社会责任标准理解
来自社会责任守则和标准产生的背景
对于一家供应商和制造商,它不得不应对不同 客户的可能各不相同的守则,不得不重复接受 不同客户的工厂审核。 由于不同的守则内容可能各不相同,定义各不 相同,缺少可比较性,也缺少经过专业训练的 审核员,零售商、供应商和工厂不得有花费大 量的物力、人力和财力用于守则的实施。
社会责任守则和标准产生的背景
SA8000标准产生的背景
1996年6月,SGS的董事Jim Keegan主持了制定社 会责任标准意义的首次会议,来自美国和欧洲 一些公司和非政府组织参加了这次会议,会议 一致同意制订一个可用于审核的社会责任国际 标准。
SA8000标准产生的背景
经济优先权委员会(Council on Economic Priorities,CEP)作为一家长期研究社会责任及 环境保护的非政府组织,一直积极支持并参与 制定社会责任标准的活动。
9、我们的市场行为主要的导向因素,第一个是市场需求的导向,第二个是技术进步的导向,第三大导向是竞争对手的行为导向。21.8.1521.8.15Sunday, August 15, 2021 10、市场销售中最重要的字就是“问”。20:23:1720:23:1720:238/15/2021 8:23:17 PM 11、现今,每个人都在谈论着创意,坦白讲,我害怕我们会假创意之名犯下一切过失。21.8.1520:23:1720:23Aug-2115-Aug-21 12、在购买时,你可以用任何语言;但在销售时,你必须使用购买者的语言。20:23:1720:23:1720:23Sunday, August 15, 2021 13、He who seize the right moment, is the right man.谁把握机遇,谁就心想事成。21.8.1521.8.1520:23:1720:23:17August 15, 2021 14、市场营销观念:目标市场,顾客需求,协调市场营销,通过满足消费者需求来创造利润。2021年8月15日星期日下午8时23分17秒20:23:1721.8.15 15、我就像一个厨师,喜欢品尝食物。如果不好吃,我就不要它。2021年8月下午8时23分21.8.1520:23August 15, 2021 16、我总是站在顾客的角度看待即将推出的产品或服务,因为我就是顾客。2021年8月15日星期日8时23分17秒20:23:1715 August 2021 17、利人为利已的根基,市场营销上老是为自己着想,而不顾及到他人,他人也不会顾及你。下午8时23分17秒下午8时23分20:23:1721.8.15

社会责任管理培训课件PPT

社会责任管理培训课件PPT
相互促进的关系
企业履行社会责任可以促进可持续发展,而可持 续发展又为企业提供了更加广阔的发展空间和机 遇。
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实施
制定可持续发展战略
企业应制定可持续发展战略, 明确可持续发展的目标、愿景 和行动计划,以确保经济、环 境和社会责任的平衡发展。
创新驱动
通过技术创新、管理创新和商 业模式创新,降低资源消耗和 环境影响,提高经济效益和社
提高员工的社会责任意识
通过培训、宣传等方式提高员工的社 会责任意识,鼓励员工积极参与社会 责任实践。
建立社会责任组织体系
成立专门的社会责任部门或团队,负 责推进企业的社会责任工作。
创新社会责任实践方式
结合企业特点和行业特点,创新社会 责任实践方式,如开展公益活动、环 保项目等。
优秀企业文化的案例分享
理体系,提升企业社会形象和声誉。
制定社会责任管理体系的构建计划
02
明确构建步骤、时间安排和责任分工,确保管理体系的顺利实
施。
建立社会责任管理组织架构
03
成立专门负责社会责任管理的部门或团队,明确各部门职责和
工作流程。
社会责任管理体系的要素
社会责任理念
树立正确的社会责任理 念,明确企业对社会的
承诺和责任。
社会责任的内涵
包括但不限于环境保护、安全生产、员工福利、产品质量、 消费者权益保护等。
社会责任的体现
企业通过自身的经营行为和策略,积极履行社会责任,为社 会做出贡献。
社会责任的起源和发展
起源
社会责任的观念起源于20世纪初的美国,当时人们开始关注企业行为对社会的影响。
发展历程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人们对环境保护、劳工权益等问题的关注度提高,社会责任逐渐成为全球 范围内的热门话题。

社会责任与企业社会责任报告国际标准

社会责任与企业社会责任报告国际标准

• 建立品牌优势,提高企业的市场地位
企业社会责任报告与可持续发展目标
支持可持续发展目标
提高企业持续发展能力
• 通过报告关注社会和环境问题,支持可持续发展目标
• 通过实施社会责任战略,提高企业持续发展能力
• 为实现全球可持续发展做出贡献
• 降低企业面临的风险,提高企业竞争力
谢谢观看
THANK YOU FOR WATCHING
04
企业社会责任报告的国际认证与评估
企业社会责任报告的国际认证机构
全球报告倡议组织(GRI)
• 提供社会责任报告的认证和评估服务
• 评估报告的内容、过程和结果
国际标准化组织(ISO)
• 提供社会责任报告的认证和评估服务
• 评估报告是否符合ISO 26000标准
第三方认证机构
• 提供社会责任报告的认证和评估服务
• 评估报告的内容、过程和结果
企业社会责任报告的评估方法与标准
评估方法
评估标准
• 采用定量和定性相结合的方法进行评估
• 参考国际指南和行业标准进行评估
• 考虑报告的内容、过程和结果
• 考虑报告的完整性、准确性和可比性
企业社会责任报告的持续改进与提升

识别问题和不足
• 分析评估结果,识别报告的问题和不足
02
服务业:关注消费者权益,提高服务质量,满足客户需求
03
信息技术产业:关注信息安全,保护用户隐私,遵守法律法规
04
公益事业:关注社会公益事业,积极参与,贡献力量
02
企业社会责任报告的国际标准
国际社会责任报告指南的发展历程
1997年:**全球报告倡议组
织(GRI)**成立,发布

社会责任管理体系标准培训课件

社会责任管理体系标准培训课件

建筑行业案例
总结词
建筑行业通过强化施工现场管理,保障员工 权益,提高工程质量和社会形象。
详细描述
建筑行业在施工现场管理中注重员工安全和 健康,严格遵守劳动法规和安全生产规定。 通过加强培训和教育,提高员工安全意识和 技能水平。同时,建筑行业还关注员工福利 和权益保障,积极改善员工工作环境和生活 条件。此外,建筑行业还注重工程质量和环
02
社会责任管理体系的核心理念 与原则
Chapter
可持续发展的核心理念
01
02
03
环境保护
强调企业应采取措施减少 对环境的影响,促进可持 续发展。
社会责任
企业应积极履行社会责任 ,关注员工、客户、社区 等利益相关方的需求。
经济效益
企业应实现经济效益和社 会效益的平衡,推动可持 续发展。
公正、公平、公开的原则
制造业案例:推行绿色生产,减少环境污染
总结词
制造业推行绿色生产,通过节能减排、循环 利用等方式,降低环境污染,实现可持续发 展。
详细描述
制造业在生产过程中注重资源节约和环境保 护,通过采用先进的生产技术和设备,提高 资源利用效率。同时,推行废物减量化、资 源化和无害化处理,降低废弃物排放对环境 的影响。此外,制造业还加强与供应商、客 户等利益相关方的沟通与合作,共同推进绿 色供应链建设。
社会责任管理体系的定义与重要性
定义
社会责任管理体系是一套系统化、结构化的管理方 法,旨在确保组织在运营过程中充分考虑经济、环 境、社会和治理(ESG)因素,实现可持续发展。
重要性
社会责任管理体系有助于组织提高声誉、增强品牌 价值、降低风险并提升利益相关方的满意度。同时 ,它还有助于组织实现长期可持续发展,符合全球 发展趋势和道德准则。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社会责任国家标准解读(1-8合集)国家标准起草人郝琴2015年6月2日,国家质检总局和国家标准委联合发布了社会责任系列国家标准。

系列标准包括《社会责任指南》《社会责任报告编写指南》《社会责任绩效分类指引》。

系列标准是我国社会责任领域第一份国家层面的标准性文件。

系列标准的发布具有重大意义,将统一各类组织对社会责任的认识和理解,改变现在国内依据不同标准履行社会责任的混乱局面,给组织履行社会责任提供系统、全面的指导,将对提升国内社会责任水平起到重要作用。

我是三个标准主要起草人,并且是第三个标准的第一起草人,全程经历了标准起草的过程,深感国家标准内容繁杂、专业性强,普通读者理解起来会比较困难,所以决定写这份国家标准的说明。

一、制定背景国外很早就开始了社会责任的探索和实践。

早在20世纪二十年代就有学者提出了社会责任的思想,到20世纪末履行社会责任已成为各类组织的广泛共识。

全球各类商贸协会、多边组织、国际机构制定的社会责任相关的标准、准则、规范等多达400多个,如联合国“全球契约”、《可持续发展报告指南》等。

2010年,国际标准化组织(ISO)发布了ISO 26000:2010《社会责任指南》(以下简称ISO 26000),统一了对社会责任的理解,确定了社会责任的核心主题和议题,在全球得到了广泛应用,成为社会责任标准化的集大成者。

近几十年来,社会责任理念进入中国并得到广泛认同。

越来越多的学者开始研究社会责任,相关专著和论述层出不穷。

各类组织也越来越重视社会责任,很多组织建立了专门的社会责任部门,培养社会责任专业人才,有的还制定了社会责任战略规划,并建立了管理体系。

各类组织定期发布社会责任报告,加强与利益相关方的沟通。

据不完全统计,截至2013年8月31日,国内共发布社会责任报告1026份。

国家也很早就开始重视社会责任了。

国家领导人多次强调企业要承担社会责任。

早在ISO 26000制定之初,国家就组建专家组全程参加标准制定,使我国利益诉求体现在最终文本中。

ISO 26000发布以后,组织本领域专家译制唯一由ISO组织授权的标准中文版,并起草国内首份基于ISO 26000编制的社会责任报告。

一些地方、行业也制定了地方标准和行业标准。

这些标准的实施为组织履行社会责任提供了指导,但由于标准不统一,也的确造成了一些混乱现象。

所以,国家以ISO 26000为蓝本,着手制定社会责任国家标准,为组织履行社会责任提供统一的指导。

2012年,国家标准委正式启动了社会责任系列国家标准制定程序。

标准历时三年,经过多次征求意见,终于2015年6月向社会发布。

二、框架社会责任系列国家标准由三个标准组成:包括《社会责任指南》《社会责任报告编写指南》《社会责任绩效分类指引》。

第一个标准的内容是“什么是社会责任、包含哪些内容、如何履行”;第二个标准是对组织如何编制社会责任报告给出指导;第三个标准为组织评价社会责任绩效提供了指标分类框架。

社会责任国家系列标准中,《社会责任指南》是最核心的标准,主要对什么是社会责任、包含哪些内容、如何履行给出指导。

其内容基本沿袭了ISO 26000的理念,但也根据我国的实际情况进行了调整。

该标准结构如下表:表格1《社会责任指南》国家标准结构表三、与ISO26000实质性区别《社会责任指南》国家标准是以ISO 26000为蓝本制定的,基本沿袭了ISO 26000的结构和内容,但也根据我国实际情况,做了一些调整。

限于篇幅,我这里只总结了实质性内容区别,不涉及无实质内容的形式变化。

更为详细的中英文对比表可在社责观察网下载。

第3章术语和定义ISO26000国际标准中的术语和定义是按照英文首字母的顺序进行排序,国家标准中的术语和定义是按照的术语第一个字汉语拼音的首字母进行排序。

本章实质性变动包括以下三点:——去掉了“社会责任倡议”、“原则”、“工人”三个术语,术语由ISO26000中的27个变为为24个。

——根据中国国情和习惯,将“社会对话”变更为“集体协商”,相应的定义也发生变化。

——“合乎道德的行为”术语名称不变,定义发生变化。

第4章理解社会责任本章实质性变动如下:——4.3节“社会责任的基本特征”中去掉了ISO26000中3.4节“国家与社会责任”的论述。

——将ISO26000中的“框3 ISO26000与中小型组织(SMOs)”所述内容,调整为独立的正式条文“4.3.6 中小型组织的社会责任”,作为单独的一个专题出现。

我国是人力资源大国,很多行业和产业是劳动密集型,企业规模较小。

因此,在我国中小组织是很庞大的组织群体,这些组织由于尚处于生存期,经济基础薄弱,还不具备履行社会责任的能力,如何帮助这些组织履行社会责任是很重要的一个内容。

第5章社会责任原则本章实质性变动如下:——对5.7节“遵守国际行为规范”原则的论述做了相应调整,凸显对国家法律法规的遵守,和在适当情况下对国际行为规范的遵守。

——5.8节的“尊重人权”原则,国家标准从我国基本国情和新的实际出发,参照我国《宪法》和人权相关法律法规及政策性文件,提出以我国法律法规为准,认可的国际行为规范只是作为补充,不能作为替代;在尊重人权的普遍性原则时,也要考虑各国国情、文化等差异,从实际出发促进人权的实现;并强调个人人权与集体人权的协调发展。

第7章关于社会责任核心主题的指南本章实质性变动如下:——核心主题“人权”的议题由8个调整为3个,分别是“公民和政治权利”、“经济社会和文化权利”、“工作中的基本原则和权利”。

——将“人权”主题下的“工作中的基本原则和权利”议题中的“结社和集体谈判的自由”修改为“工会组织和集体协商”,“结社和集体谈判的自由”修改为“工会组织和集体协商”。

——核心主题“劳工实践”中,将ISO26000中的“社会对话”议题调整为的“民主管理和集体协商”,更适合我国国情和开展实践。

——核心主题“公平运行实践”的议题由5个调整为4个,分别是“反腐败”、“公平竞争”、“在价值链中促进社会责任”、“尊重产权”四个议题,没有保留ISO26000中的议题2“负责任的政治参与”。

第8章关于将社会责任融入整个组织的指南第8章及附录A中,鉴于我国国情以及国家标准的立场和考虑,作出如下实质性变动:——去掉了ISO26000中的7.8节“自愿性社会责任倡议”。

——去掉了附录A “自愿性社会责任倡议和工具示例”。

四、需要说明的几个问题社会责任涉及的内容非常繁杂,有的问题在理论界也还没有形成共识。

我们在制定标准过程中,对这类问题也非常纠结,无数次征求有关部门、专家和社会各界的意见,对内容进行无数次地修改,才形成了最终发布的版本。

在这里,我把几个有代表性的列出来,希望对读者理解国家标准有所帮助。

(一)为什么是“组织”社会责任,而不是“企业”社会责任国家标准调整的对象是组织社会责任,而不只是企业社会责任。

如果我们按照是否以盈利为目的,把组织划分为两类,那么一类是盈利性组织,也就是企业。

一类是非盈利性组织。

显见,组织的涵义比企业要广一些。

那么,有人就会问了,现在企业社会责任这么流行,干嘛不叫“企业社会责任”,非叫“组织社会责任”呢?的确,现在对社会产生最大影响的是企业。

企业的社会责任感,企业的社会行为,更令人关注。

特别是现在环境污染、产品质量等问题频发,使企业社会责任广受关注。

人们说到社会责任,往往就是指企业社会责任。

但我们也应当看到,非盈利性组织,也在社会问题上,发挥越来越大的作用。

也有很多人呼吁,要关注非盈利性组织的行为,特别是要引导他们在社会问题上发挥更大的作用。

另外,国家标准是从整个社会的角度,去规范社会中每个组织的行为。

其目的是让每个组织实施对社会有益的行为。

所以,国家标准关注的是行为性质本身,即是否有益于社会。

至于这种行为是谁实施的,并不是国家标准关注的重点。

最后,国家标准希望能给各种类型的组织提供行为指引。

组织可以根据自己的性质、特点,从国家标准中选择适合的行为方式。

如果国家标准一开始就把自己局限于某种类型的组织上,那其他类型组织想要应用国际标准,就很困难了。

综上,国家标准沿用ISO 26000做法,将调整对象定为组织社会责任,而不仅仅是企业社会责任。

(二)社会责任与法律责任自从上海自贸区实行“负面清单”制度以来,“法无禁止即可为”的理念就深入人心了。

意思就是,只要法律没禁止的,就是企业可以做的。

但真的是这样么?在法律语境下,的确是这样的。

但在社会责任语境下,就不是了。

在法律语境下,法律没禁止的,都是企业可以做的。

但在社会责任语境下,法律禁止和“企业可以做”之间,还有一类行为。

这类行为,虽然不是法律要求的,但社会普遍期望甚至要求企业去做。

如果不做,虽然不会遭受法律制裁,但会遭到社会谴责。

比如,习俗的要求,等等。

这类行为没有法律强制性,但并非完全没有强制性,并非真的是企业可以自愿选择的行为。

经常听到人说,企业的法律责任,法律都规定了,社会责任国家标准就写法律之外的就行了,不要把属于法律责任的东西也写进去。

其实,社会责任是包括两方面要求的:不要做不该做的事,做好该做的事。

前者是为了不损害社会,后者是为给社会做贡献。

法律主要规范前者,社会责任国家标准要规范两者。

虽然法律已经规范了前者,但并不能改变两者都是社会责任规范对象的事实。

而且,即使是同一行为,社会责任国家标准规范的角度和法律也是不一样的。

社会责任国家标准说的是“要怎样”,法律说的是“不要怎样”。

社会责任国家标准追求的是社会利益最大化,法律追求的是对社会的伤害最小化。

法律替代不了社会责任国家标准,社会责任国家标准也不能因为法律从另一个角度规范了一个行为,就对这个行为置之不理了。

否则,就是缺位。

另外,即使是法律规范了的行为,企业为或不为这一行为,也未必是因为惧怕法律制裁。

比如,企业不随意排污,可能不是因为惧怕法律制裁,而是出于对社会的责任感。

也就是说,在排污这个问题上,虽然有法律的禁止性规定,但起到制止随意排污行为的,不是法律,而是社会责任。

所以,社会责任国家标准重申组织法律责任,对促进组织承担法律责任,作出有益社会行为,有着重要意义。

特别是在人们法律意识淡薄,法律监督缺位,执法力量不足的地方,更是如此。

(三)谁来确定组织的社会责任哪些是组织的社会责任。

哪些是该做的,哪些是不该做的。

哪个是负责任的组织,哪个不是。

这谁说了算?社会说了算?既然是社会责任,就该社会说了算?的确,社会是有一个统一的认识的。

但不同地区、不同行业、不同组织,对于什么是负责任行为,有着不同认识的。

组织存在于社会中,但它也存在于不同地区、不同行业中。

比如,南方风俗认为组织该这么做,那这么做就是组织社会责任。

可到了北方,风俗就变了,这种做法可能就不是风俗提倡的了,也就不是组织的社会责任了。

组织自己说了算?社会责任和法律责任不一样,组织没有这么做的法定义务。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