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播模型校正.
CW测试与传播模型校正
![CW测试与传播模型校正](https://img.taocdn.com/s3/m/7a2b1ae6d0f34693daef5ef7ba0d4a7303766c40.png)
CW测试与传播模型校正1. 引言CW测试(Continuous Wave Testing)是一种常用的无线通信测试方法,用于评估无线信号在不同环境下的性能和传播模型的准确性。
传播模型是用来描述无线信号在空中传播时的衰减和传播路径损耗的数学模型。
在实际应用中,校准传播模型的准确性非常重要,可以帮助优化网络规划、增强信号覆盖和容量。
本文将介绍CW测试的基本原理和常见的传播模型,以及如何校正传播模型以提高测试结果的准确性。
2. CW测试原理CW测试是一种基于连续波信号的测试方法,通过发射一个连续的无线信号,然后在接收端进行测量和分析。
CW测试可以测量信号强度、信噪比、误码率等参数,反映无线信号在不同环境下的表现。
CW测试的基本原理是利用接收到的信号强度来推导传播路径损耗。
通过对信号强度和距离之间的关系建立数学模型,就可以预测信号在不同距离下的衰减情况。
根据测试结果,可以对传播模型进行校正,提高预测准确性。
3. 常见传播模型在无线通信领域,有很多常用的传播模型可以用来描述无线信号在空中传播时的特性。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传播模型:3.1. 距离衰减模型距离衰减模型是最基本的传播模型之一,它假设信号在传输过程中以固定的速率衰减。
最常见的距离衰减模型是自由空间路径损耗模型和两线地模型。
3.2. Okumura-Hata模型Okumura-Hata模型是一种经验模型,适用于城市和郊区环境的信号传播预测。
它考虑了地物的反射、绕射和散射效应,可以较准确地预测信号的覆盖范围和传输距离。
3.3. COST 231模型COST 231模型是一种适用于城市环境的传播模型,考虑了建筑物和地面信号的反射、绕射和散射效应。
该模型基于多项式拟合方法,具有较高的预测准确性。
3.4. ITU-R P.1411模型ITU-R P.1411模型是一种适用于城市和郊区环境的传播模型,考虑了地物的反射、绕射和散射效应,以及信号的多径传播。
该模型有多个版本,可以根据具体的测试环境选择合适的版本。
无线传播模型及其校正原理
![无线传播模型及其校正原理](https://img.taocdn.com/s3/m/a280e60ae87101f69e3195d7.png)
一
、
概述
在 移动通信领域中 ,我们对无线 电波 的传 播损 耗预测一般是采 用传 播模型来进行 的。准 确 的无线传播模型对 于保 证无线网络规划方案 的合理性具有十分 重要的意义 ,它是无线 网络 规划 工作的重 要基础和主要依据 。 宏蜂窝无线环境 的传播模 型校 正的输入 条 件是大量路测 数据 ,校正 的过程就是利 用这些 数据来拟合 出符合某种误差要求 的曲线,从而 完成对模型参数的校正。 二 、无线电波的传播方式与传播损耗 在宏蜂 窝无 线环境中 ,由于存在非常多 的 楼宇 以及其他遮挡物 ,使得无 线 电波的传播变 得非 常复杂,接收机接 收到的信 号通常是 以下 几种波 的叠加 : 1 . 直射波:是指无线 电波直接沿 自由空 间 传播 ,不受任 何阻挡 ; 2 . 反射波:是指无线 电波在传播 的过程 中 遇到 了物理尺寸远 大于其波长 的物体 ,电波在 物体表面发生 了反射,反射波可 能增 强也可能 减弱信号的强度; 3 . 衍射 ( 绕射) 波 :是指无 线电波 在传播的 过程 中遇到 了物 理尺寸与其波长 可比的或小于 其波长 的障碍物 或缝隙时 ,电波 仍然 可以继续 传播 ,只是它的能量和传播方向将发生改变 。 移动通 信系统所在 的无线环境是非常复杂 的,无线 电波从发射机到接 收机 之间通常包含 了所有 的传播方式 ,也就 是说它是一种综合 了 所有传 播方式的复杂环境 ,因此对于这种综合 无 线环境的传播特性 的研 究也就变得十分地 困 难 和 复杂 。 随着 接 收机 与发 射机 之 间距离 的 不断增 大,无线 电波 的传 播损 耗也将发生变化 ,这 种 变 化通常包 含三种 : 1 . 中值损耗 :与无线 电波传播距 离相 关, 损耗值与传播距离的某 次幂成正 比。 2 . 慢衰落 :由障碍物 的阻挡所造 成阴影效 应,使得无线电波的传播损耗 出现衰落,该衰落 的变化 比较缓慢 ,故称慢衰落 ,又称为阴影衰落 或对数正态衰落。慢衰落服从对数正态分布 。 3 . 快衰落 :由于无线电波的多径传播使得 接 受电波呈现快速的衰落 ,这种衰落称为快衰 落 。快衰落服从瑞利分布 ,又称为瑞利衰落。 通 常我们使用中值损耗 、慢衰落 、快衰落 三 个部分来描述 一个 无线信 号所经历 的路径损
基于最小二乘法的TD-LTE传播模型校正研究
![基于最小二乘法的TD-LTE传播模型校正研究](https://img.taocdn.com/s3/m/e670111feffdc8d376eeaeaad1f34693daef102e.png)
基于最小二乘法的TD-LTE传播模型校正研究
宋媛媛;王萍;张庆芳;程光军
【期刊名称】《电子测量技术》
【年(卷),期】2015(0)1
【摘要】基于线性最小二乘法,采用经典的SPM模型,在现有TD-LTE系统的传播模型——COST231-Hata模型的基础上,根据上海市热点地区实测所得的数据进行模型校正和改进,通过校正得到SPM模型的新的模型参数。
将新的参数模型与实测数据进行仿真对比和误差分析,看出新的参数模型预测的数据和实测数据更为接近,校正后的误差也在可接受的参考标准误差范围内,校正后SPM模型与当地的环境相匹配。
最后给出了校正结果,为TD-LTE网络规划奠定了一定的理论基础,同时为运营商采用无线网络规划软件进行基站的覆盖范围预测提供更为准确的参考模型。
【总页数】4页(P123-125)
【关键词】TD-LTE;模型校正;最小二乘法;SPM模型
【作者】宋媛媛;王萍;张庆芳;程光军
【作者单位】中国科学院上海微系统与信息技术研究所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TN929.5
【相关文献】
1.基于路测数据的TD-LTE传播模型校正研究 [J], 范云强;张红霞;
2.基于TD-LTE的隧道无线传播模型校正研究 [J], 徐亚顺;刘晓娟
3.基于路测数据的TD-LTE传播模型校正研究 [J], 范云强;张红霞
4.基于TD-LTE路测数据的无线传播模型校正 [J], 徐皓;丁智
5.一种基于多元线性回归算法的TD-LTE网络规划\r传播模型校正算法 [J], 姜博;李晓坪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不同频率的5G传播模型对比
![不同频率的5G传播模型对比](https://img.taocdn.com/s3/m/86650ddfbb68a98270fefa6a.png)
不同频率的5G传播模型对比摘要:精确的传播模型是无线规划和优化的重要基础,本文主要研究700Mhz在无线环境中的传播特性,通过在XX市进行大量的CW路测数据并分析处理得到了基于SPM模型的700MHz、2.6GHz、4.9GHz的传播模型,以700MHz为例分析在有底噪干扰情况下的传播模型流程与结果,并探讨了700MHz-800MHz的无线环境,且通过多种方式对传播模型进行验证;将2.6GHz和4.9GHz的传播模型校正结果进行对比,并对比了射线跟踪和SPM模型的不同对比。
对与该城市具有相同地貌的城市的有一定的参考价值,对相关的网络规划提供了理论基础。
关键词:无线通信5G 传模校正一、传播模型校正的目的与意义1. SPM传播模型校正的简介无线信号从发射天线辐射出去后,经过空间传播,到达接收端。
由于无线传播环境复杂,接收信号也变得复杂。
在无线网络规划中准确预测收发之间信号的衰耗,决定了无线网络规划的合理性,传播模型校正是进行无线网络规划的一项基础性工作,准确的传播模型对于合理设计站间距、准确地进行网络性能仿真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1]。
SPM(standard propagation model)传播模型是无线网络规划普遍使用的工具,其数学表达式如下:L=K1+K2log10d+K3log10ℎte+K4L Diffraction+K5log10dlog10ℎte+K6ℎre+K7f clutter(1)其中,K1是与频率相关因子,K2是距离衰减因子,K3是移动台天线高度相关因子,K4是与衍射计算相关的因子,K5是与发射天线有效高度和距离相关的因子,K6是移动台高度相关因子,K7是地貌相关因子,f clutter是相关地貌因素。
d是发射点到接收点的直线距离,ℎte是发射机天线有效高度,L Diffraction是衍射损耗,ℎre是移动台有效高度。
尽管SPM 模型的各个因子都是可以进行校正的,但是由于所能采集到的数据有限,并不是所有的因子在现阶段的模型校正过程中都能够进行准确的校正。
无线传播模型研究
![无线传播模型研究](https://img.taocdn.com/s3/m/cf80d1dd360cba1aa811daff.png)
一
般传播模型校正分 以下三步进行: () 1 数据准备。 设计测试 方案, 进行 车载 路测 , 并记录收 () 2 路测数据后处理 。 对车载测试数据进行后台处理 , 得
集本地的测试信号的场强数据 。 到可用于传播模型校 正的路径损耗数据。 () 3 模型校正。 根据后台处理得到的路径损耗数据, 校正 原有 的传播模 型中各 个函数的系数, 使模 型的预测值和实测值
传播模型是移动通信网小区规划的基础 , 传播模型的准确 与否关系到小区规划是否合理 , 运营商是否以比较经济合 理的
投资满足用户的需求 。 由于无线传播环境千差万别, 因此 如果 只根据经验而无视各地不同地形 、 地貌、 建筑物 等参数的影响 而进行无线网络规划 的链路预算 , 必然会导致所建成的网络或 者存 在覆 盖、 质量 问题, 或者 因基站过于密集 , 造成 资源和资 金的浪费。 随着移动通信 网络的飞速发展 , 各运营商越来越重 视传播模型与本地区环境相匹配的问题。
:
H: 基站天线离地面 高度 , 定义为基 站天线 实际海 拔高度
与基站 沿传播方 向实 际距 离内的平均地 面海拔高度之 差。 单
位: ; 米
h: 移动 台高度 , 定义 为移 动台天线高出地表的高度。 单
位: ; 米 ah) 有 效 天 线修 正 因子 ; ( : Ki  ̄Df ̄ o s 考虑 衍 射 损 失计 算 ; lt e— fs t df if s : f Cutr Ofe: 地 形 校 正 因子。
a =.g15 )一.( ≥0 H) ()3017 J 9f 3 Mz h 2 (.h 47c 0
3区域划分与站点选择
根据经验的电波传播模 型和武汉市 的地理环 境, 线传播 无
SPM传播模型校正标准文档V0.93
![SPM传播模型校正标准文档V0.93](https://img.taocdn.com/s3/m/a4529eb0fd0a79563c1e7299.png)
All rights reserved. Passing on and copying of this document, use and communication of its contents not permitted without written authoriziation from Alcatel.All rights reserved. Passing on and copying of this document, use and communication of its contents not permitted without written authoriziation from Alcatel.All rights reserved. Passing on and copying of this document, use and communication of its contents not permitted without written authoriziation from Alcatel.3DF 01900 0000 PTZZA ?前言传播模型校正是进行无线网络规划的一项基础性工作,准确的传播模型对于合理地设计站间距、准确地进行网络性能仿真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本文档立足于Alcatel 的标准传播模型(SPM 模型),阐述了模型校正工作的方法和流程。
All rights reserved. Passing on and copying of this document, use and communication of its contents not permitted without written authoriziation from Alcatel.3DF 01900 0000 PTZZA ?目的阐明SPM 模型校正的基本原理,澄清模型校正中出现的问题。
3.4 传播模型校正
![3.4 传播模型校正](https://img.taocdn.com/s3/m/69649409b7360b4c2e3f64a2.png)
3.4 传播模型校正3.4.1 CW测试原理为了获得符合本地区实际环境的无线传播模型,提高覆盖预测的准确性,为网络规划打好基础,必须进行传播模型的校正。
CW测试即连续波测试,是进行模型校正的必经步骤,通过CW测试和数字地图可以获得进行模型校正的数据。
这些测试数据中的经纬度信息和接收电平形成模型校正的数据源。
利用随机过程的理论分析移动通信的传播,可以表示为:其中,x为距离,r(x)为接收信号;r0(x)为瑞利衰落; m(x) 为本地均值,也就是长期衰落和空间传播损耗的合成,可以表示为:其中2L为平均采样区间长度,也叫本征长度。
CW测试就是尽可能获取在某一地区各点地理位置的本地均值,即r(x)与m(x) 之差尽可能小,因此要获取本地均值必须除去瑞利衰落的影响。
对于一组测量信号数据r(x)平均时,若本征长度2L太短,则仍有瑞利衰落影响存在;若2L太长,则会把正态衰落也平均掉。
因此在CW测试中确定2L关系到能否使所测数据与实际本地均值的逼近程度,以及根据CW测试校正的传播模型预测的准确程度。
著名通信专家李建业证明,对于GSM系统,在本征长度为40个波长,采样50个样点时,可使测试数据与实际本地均值之差小于1dB (不考虑测试设备和数字地图的误差)。
3.4.2 CW测试方法1. CW测试的站址选择在测试之前首先需要确定测试站址及其数量,根据一般经验,在人口密集的大城市,测试站址应不少于5个;对于中小城市一般一个测试站址就够了,这主要取决于测试基站天线高度及有效辐射功率(EIRP)的大小。
站址选择的原则是要使它能够覆盖足够多的地物类型(这些地物类型来自数字地图)。
在实际测试中为便于测试,测试站址可按以下标准来确定站址是否合适:(1) 天线高度大于20米;(2) 天线高于最近的障碍物5米以上。
图3-6 站址选择标准示意图在此障碍物主要指天线所在屋顶上的最高建筑物,作为站址的建筑物应高于周围建筑物的平均高度。
2. CW测试准备CW测试首先需要有一个测试基站发射RF信号,可以FM调制,也可以不调制,然后用CW测试设备进行驱车测试。
大气辐射传输校正模型(5S,modtran,acorn)
![大气辐射传输校正模型(5S,modtran,acorn)](https://img.taocdn.com/s3/m/cf8317c0dd3383c4ba4cd255.png)
在遥感的实际应用中,常用很多简化的手段,如假设地面为朗伯面,排除云的存在,采用有关标准大气模式及大气气溶胶模式等,一次产生了许多不同类型的大气辐射传输模型,主要分为两类,1)采用大气的光学参数2)直接采用大气物理参数如lowtran、modtran等大气辐射近似计算模型,而且还增加了多次散射计算1. 5s模型该模型的代码模拟计算海平面上的均匀朗伯体目标的反射率,并假定大气吸收作用与散射作用可以耦合,就像吸收粒子位于散射层的上面一样,则大气上层测量的目标反射率可以表示为,海平面处朗伯体的反射率大气透过率分子、气溶胶层的内在反射率有太阳到地表再到传感器的大气透过率S为大气的反射率大气传输辐射校正模型-3 modtran该模型是由美国空军地球物理实验室研制的大气辐射模拟计算程序,在遥感领域被广泛应用于图像的大气校正。
lowtran7是一个光谱分辨率20cm-1,的大气辐射传输实用软件,它提供了6种参考大气模式的温度、气压、密度的垂直廓线,水汽、臭氧、甲烷、一氧化碳、一氧化二氮的混合比垂直廓线,其他13种微量气体的垂直廓线,城乡大气气溶胶、雾、沙尘、火山喷发物、云、雨的廓线,辐射参量(如消光系数、吸收系数、非对称因子的光谱分布),以及地外太阳光谱。
lowtran7可以根据用户的需要,设置水平、倾斜、及垂直路径,地对空、空对地等各种探测几何形式,适用对象广泛。
lowtran7的基本算法包括透过率计算方法,多次散射处理和几何路径计算。
1)多次散射处理lowtran 采用改进的累加法,自海平面开始向上直至大气的上界,全面考虑整层大气和地表、云层的反射贡献,逐层确定大气分层每一界面上的综合透过率、吸收率、反射率和辐射通量。
再用得到的通量计算散射源函数,用二流近似解求辐射传输方程。
2)透过率计算该模型在单纯计算透过率或仅考虑单次散射时,采用参数化经验方法计算带平均透过率,在计算多次散射时,采用k-分布法3)光线几何路径计算考虑了地球曲率和大气折射效应,将大气看作球面分层,逐层考虑大气折射效应由于lowtran直接使用大气物理参数,因而需要按照下列方法计算出与lowtran使用的大气物理参数相对应的大气光学参数179页4.modtran辐射传输模型modtran可以计算0到50000cm-1的大气透过率和辐射亮度,它在440nm到无限大的波长范围精度是2cm-1,在22680到50000cm-1紫外波(200-440nm)范围的精度是20cm-1,在给定辐射传输驱动、气溶胶和云参数、光源与遥感器的几何立体对和地面光谱信息的基础上,根据辐射传输方程来计算大气的透过率以及辐射亮度。
基站无线传播模型
![基站无线传播模型](https://img.taocdn.com/s3/m/998a3022bcd126fff7050b00.png)
3.808618315 3.808618315 3.808618315 3.808618315 3.808618315 3.808618315 3.808618315
900 900 900 900 900 900 900
30 30 30 30 30 30 30
参考值 -3 -3 -2 -1 13 5 -2.9 -2.5 -2.5 0 5 16
Lp(功率) 141.2143 140.7758 139.7612 141.2143 141.2143 141.2143 141.2143 141.2143 141.2143 141.2143 141.2143 141.2143 141.2143 141.2143 141.2143 141.2143 141.2143
上下行平衡:基站机顶功率-移动台接收灵敏度=移动台功率+分集增益 上下行平衡 基站机顶功率-移动台接收灵敏度= 移动台功率+ 基站机顶功率
对于中等及大城市而言的传播模型:Ld=(44. 对于中等及大城市而言的传播模型:Ld=(44.9-6.55lgHb)lgd =(44 55lgHb) lgHb 径损耗值 69.55 105.9895 105.9895 105.9895 105.9895 105.9895 105.9895 105.9895 105.9895 105.9895 105.9895 105.9895 69.55 69.55 69.55 69.55 69.55 69.55 69.55 69.55 69.55 69.55 69.55 26.16lgF 77.28298 77.28298 77.28298 77.28298 77.28298 77.28298 77.28298 77.28298 77.28298 77.28298 77.28298 13.82lgHb 40.827631 40.827631 40.827631 40.827631 40.827631 40.827631 40.827631 40.827631 40.827631 40.827631 40.827631 (44.9-6.55lgHb)lgd 0 0 0 0 0 0 0 0 0 0 0
WCDMA无线网络规划中的传播模型校正
![WCDMA无线网络规划中的传播模型校正](https://img.taocdn.com/s3/m/eaffaacc6137ee06eff918ff.png)
联约束条件的多元最优化均衡 。衡量规划设计的效果主 要考虑覆盖、容量 、质量和成本四项指标 。而这四项指 标是相互制约的 , 网络规 划就是 在其中平衡得 失 , 使各
项资源分配更好地符合实际需求 。
无线小区覆盖设计的一个准则是 ,在服务 区内满足
一
定 覆盖概率 的条件下 ( 9 %) 如 5 ,无论移动 台还是基
4 无线传播模型
无线传播模型是 整个 WC MA无线 网络规 划设计 D 的基础 ,传播模 型对于数字蜂 窝网络的性能和质量会产 生重要的影 响。目前经常使用 的无线传播模 型是通过大
网络 中, 有用户的干扰混 合在一起 , 所 因此不能单独分 析某个用户或某个基站的干扰 。每个用户都会影响本小 区的其他用 户,从而导致其他用户发射功率发生变化; 然而这些变化 又会 引起新 的系统干扰 变化 。由此整个系
阴影 衰落余量 、 穿透损耗等 ,同时 , 传播模式也是需要 重点考虑的 , 如果传播模式选 用合适 , 预测精度就取决
于计算时所用的地形 、地貌的数据库精度 。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2 无线网络规划的主要 问题
WC DMA无线 网络规划涵盖 了无线资源规划 、覆 盖规划 、 容量 规划、切换规划和上 、 下行链路规划等诸
制 ,得到一个 合理 的容量估算结果 。 2 3覆盖 与容量 的混合设计 . 对于一个设计 良好的 WC MA无线网络应能够同 D
时满 足覆盖 、容量和质量的要求。
系统性能 指标 。
2 1覆盖规划 . 对于 电信运行商来说 ,为蜂窝网络提供无线覆盖的
在覆盖方 面 ,移动 网络应提供尽 可能大 的覆盖范 围。 在市区 , 了考虑室外覆盖还应考虑室内覆盖的需 除 求; 对于农村或边远地 区低用 户密度 ,目标则是尽可能
第6章-传播模型及其校正
![第6章-传播模型及其校正](https://img.taocdn.com/s3/m/14ff5f40be1e650e52ea99f8.png)
产生的主要原因是无线电波在空间的 传播损耗,以及服从正态对数分布的阴影 效应。 在理想的自由空间传播环境下,电磁 波的衰落仅与传播的距离和频率有关。
大尺度衰落可以由天线分集和功率控 制得到补偿。
6.2.5 小尺度衰落
无线电波在空间传播中除了要经历大 尺度衰落以外,还存在着小尺度衰落,其 现象表现为在短距离(几个或几十个波长) 或短时间(秒级)内接收信号强度快速的 波动(衰落幅度一般在10dB~30dB之间)。 这一波动是由于两种独立而又相关的效应 造成的,即多径衰落与多普勒频移。
6.2.6 无线信道分类
图6-3 无线信道衰落类型分类
图6-4 小尺度衰落信道分类
6.3 电波传播预测模型
传播模型就是对无线传输信道的一种 模拟和仿真,在网络规划软件中,用来预 测接收信号的场强,其主要研究对象是传 播路径上障碍物阴影效应带来的慢衰落影 响。
目前,在传播模型研究方面主要有以 下两种方法。
(dB)
6.SPM模型
现在很多的网络规划软件中经常使用 标准传播模型,也叫SPM(Standard Propagation Model)模型,它建立在 COST 231-Hata经验模型的基础上。
其计算公式为
L50 K1 K 2 log10 d K3 log10 hte K 4 LDiffraction K5 log10 d log10 hte K 6 log10 hre K 7 f Clutter
路测前,还应确定合理的路径。这一 路测路径直接关系到测试数据的准确性。
选择测试路径时,应考虑以下几个方 面:
(1)测试路线必须在规划范围内, 得到该区域内不同距离、不同方向的 测量数据;
(2)测试路线应涵盖能够跑到的所 有道路,以一般道路为主,尽量避免 选择高速公路、高架路或较宽的公路, 最好选择宽度不超过3m的狭窄公路;
贵州省TD-LTE无线传播模型测试与校正报告
![贵州省TD-LTE无线传播模型测试与校正报告](https://img.taocdn.com/s3/m/cac75110c281e53a5802ffa1.png)
贵州省TD-LTE传播模型测试与校正报告2014年5月目录1概述 (3)2无线传播模型测试 (3)2.1传播模型测试流程 (3)2.2区域类型划分 (4)2.3测试频点 (5)2.4测试站点 (5)2.5测试工具 (6)2.6设备安装 (7)2.7设备参数 (9)2.8测试站点选择要求 (10)2.9测试路线选择要求 (11)3无线传播环境和模型校正 (12)3.1模型校正原理和方法 (12)3.1.1传播模型校正的流程 (12)3.1.2校正前数据后处理 (13)3.1.3模型校正中数据的过滤 (13)3.1.4无线传播模型选择 (14)3.1.5各站点测试路线 (16)3.1.6测试站点环境典型照片 (20)3.1.7校正结果 (26)4校正结果 (28)4.1 1.9GHZ校正结果 (28)4.2 2.6GHZ校正结果 (28)1 概述为更好的把握TD-LTE网络建成后的质量,在本期工程中增加传播模型测试与校正工作。
传播模型测试与校正的目的是得到规划区域的无线传播特性。
它在整个网络规划中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它的准确度直接影响无线网络规划的规模、覆盖预测的准确度,以及基站的布局情况。
为详细了解的TD-LTE无线信号传播特性,针对的实际情况,分别采用1.9G和2.6G两个频段对不同区域类型进行传播模型测试与校正,获取不同区域的两个频段校正结果,作为网络规划的输入,奠定建设高质量LTE网络的基础。
本报告是从传播模型校正的测试流程、设备、方法、数据的采集、校正流程和具体操作等方面,对的传播模型测试与校正工作进行说明和总结。
2 无线传播模型测试传播模型测试使用CW发射机模拟信号源在未使用的频点上发射信号,车载扫频仪作为接收机测试某一固定频率信号在不同环境衰减情况。
通过大量的数据采集,获取特定频率在不同建筑物密度、不同地形条件下的信号传播特性。
一般可分为区域划分、测试站点选择、测试设备选择等几个部分。
传播模型校正报告
![传播模型校正报告](https://img.taocdn.com/s3/m/a6fc6730b90d6c85ec3ac6eb.png)
一、模型校正相关介绍1. 传播模型校正介绍无线网络规划中应用经验的传播模型来预测路径损耗中值,如Hata 模型,SPM 模型等。
在这些模型中,影响电波传播的一些主要因素,如收发天线距离、天线高度和地物类型等,都以变量函数在路径损耗公式中反映出来。
但是,在不同的地区,地形起伏、建筑物高度和密度以及气候等因素对传播影响的程度不尽相同,所以,这些传播模型在具体环境下应用时,对应的变量函数式应该各不相同,需要找到合理的函数形式。
这个函数式可以通过多种方式得到,常用的方法是通过车载测试,得到本地的路径损耗测试数据,然后用这些数据对原始传播模型公式的各个系数项和地物因子进行校正,使得校正以后公式的预测值和实测数据误差最小,这样,经过校正以后的传播模型路径损耗预测的准确性将大大提高,能够比较好的反映本地无线传播环境的特点。
2. A9155 SPM 模型介绍Alcatel 使用A9155 V6中的标准传播模型(SPM 模型)作为无线网络规划工具的传播模型,它建立在COST231-Hata 经验模型的基础上,用于150~2000MHz 频段的无线电波传播损耗预测。
SPM 模型的数学表达形式是:)()()log()log()log()log()(65432150i clutter meffeff eff clluter f K HK H d K n Diffractio K H K d K K dB PL ++⨯++++=(式 1)SPM 模型的系数的含义和默认值参见表1,各项参数参见表2。
表1 SPM 模型系数表3. 模型校正方法因此尽管SPM 模型的各个因子都是可以进行校正的,但是由于所能采集到的数据有限,并不是所有的因子在现阶段的模型校正过程中都能够进行准确的校正。
由于K1是与频率相关的因子,因此对于GSM 900M 我们取Alcatel 默认值12.4。
K2是反映模型校正区域内总体特性的系数,它应当普遍适用于模型校正区域,在对K2进行校正的时候,应当结合所有的测量文件进行。
1.8G LTE FDD无线传播模型校正研究
![1.8G LTE FDD无线传播模型校正研究](https://img.taocdn.com/s3/m/198c1be7998fcc22bcd10dbe.png)
考
核
项 目 通信工程 监理基础 知识 ( 3 0分 ) 综 台布 线 工程 监 理 ( 1 0分 )
传输
交换
电源
实 习
考 勤 ( 5 分) 答辩 ( 5分 )
设 备 设备 工 程 工程 监 理 监理 ( 1 0 ( 1 0分 ) 分 )
2 无线传 播模 型校 正 流程及 要 求
2 . 1无线 传播 模型 校正 流程
无线传播模型校正主要流程如下 : ( 1 ) 数据准备: 包括确定校正区域, 划分 区域类型 , 选取测
试站点及规划测试路线等 ;
表 1 为公式中各系数的默认值 。
・ —
+ _” — + 一 ” +
( 湖北邮电规 划设计 有限公 司, 湖北 武汉 4 3 0 0 2 3 )
摘要: 针对 1 . 8 GL T EF DD 网络规划进行无线传播模型校正原理及 方法研 究, 并根据研究结果对武汉城 区进行相应 的测
试及校正 . .
关键词 : 传播模 型 ; 校正 ; 1 . 8 G; L T E F D D 中图分类号 : T N9 2 9 . 5 3 3 文献标识码 : A
理解 。 多样 的教 学 方 法 运 用 ,充 分 调 动 高 职 学 生的 积极
性。
知 识 能 力
表 2通信工程监理考核方式
职 业 能 力
光接 通信
素 质 能 力 入
设 备 工程 监理 ( 1 0
分 )
表 1 S D H传输设备 系统主要检查测试项 目
项目 设备安装 监控内容 监理方式 检查结果
系数 A1
A 2
表 1 C OS T 2 3 1 Ha t a 传 播模 型系数默认值
高速铁路隧道无线传播损耗模型校正
![高速铁路隧道无线传播损耗模型校正](https://img.taocdn.com/s3/m/fc94e5df28ea81c758f5781f.png)
的 损 耗 与 其 阶 数 的 平 方 成 正 比 …。 如 图 1 示 。 所
工 难 度 最 大 的铁 路 之 一 。 其 中, 福 建 段 全 长 2 9 1 里 ,桥 2 .4公 隧 占线 路 总 长 的 7 .4 , 桥 隧 比 重 居 全 国 现 有 及 在建 铁 路 8 8% 之 最 。温 福 铁 路 在 宁德 境 内 的 里 程 占 了近 三 分 之 二 , 其 中霞
道 分 为 近 区 和 远 区 两 个 传 播 区 域 , 波 在 近 区 主 要 为 多 模 传 播 , 而在 远 区 , 波 的传 播 方 式 主 要 是 稳 定 的 引 导 传 播 。两 个 传 播 区域 的 转 折 点 可 通 过 该 理 论 来 确 定 , 隧 道 中 两 种 传 播
耗 测 试 , 得 出 了不 同弯 曲半 径 隧 道 对 无 线 信 号 的 影 响 规 律 。 【 键 词 】 隧 道 关 传 播 模 型 C 测 试 W
1 引 言
高 速 公 路 、 高 速 铁 路 隧 道 无 线 信 号 覆 盖 的 研 究 一 直 是 业 界 热 点 及 难 点 。 目前 , 关 于隧 道 的 覆 盖 主 要 结 合 交 通 线 路 的 覆 盖 进 行 , H a e 、 Sime s 公 司 分 别 对 隧 道 的一 些 uw i e n 等
建 福 州 , 长 2 8 4公 里 。总 投 资 14. 亿 元 , 是 我 国 目前 已 全 9. 7 8 动 工 的 建 设 标 准 最 高 的铁 路 之 一 , 又 是 地 质 条 件 最 复 杂 、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波形畸变,产生误码
dB
背景知识
衰落组成
幅度衰减较大的路径损耗——大尺度衰落
衰落
伴随中等幅度衰减的具有对数正态分布特性的 慢变化成分,俗称阴影衰落——中尺度衰落
多径衰落,又称快衰落——小尺度衰落
陆地移动通信中的任何一次通信,其衰落都必然 包含这三种成分,传播模型的研究对象是中尺度的慢衰 落变化
传播模型校正讲座
花苏安
交流会主题
• • • • • • • • 背景知识 第一部分:传播模型简介 第二部分:模型校正的必要性 第三部分:模型校正的原理和方法 第四部分:模型校正流程 第五部分:佛山模型校正情况 第六部分:模型校正结果分析 第七部分:模型校正的工具介绍
背景知识
无线电波传播方式
背景知识
单位体积内这种障碍物体的数目非常巨大时,发
几乎任何一次通信的过程,都是这多种传播方式的组合 生
衍射。衍射发生在粗糙表面、小物体或其它不规
背景知识
发射数据
衰落
衰落影响:
接收电平下降,影响接收 灵敏度
接收数据
0 -5 -10 -15 -20 -25 -30 -35 -40
传播时延变化,影响同步
第一部分:传播模型介绍
参数含义
k1 & k2: K3: K4: K5: K6: 截距和斜率 移动天线的高度因数 Hms的Okumura Hata的Multiplying Factor 有效天线高度增益 Log (Heff)Log(d)。这是log(Heff)log(d)值 的Okumura Hata类型的Multiplying Factor 衍射系数 地物损耗参数
K7: Clutter_Loss: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珠海万禾公司目前主要提供对标准宏小区的模型校正服务
第二部分:模型校正的必要性
统计模型的先天不足
每一个模型的提出都与提出人/厂商所在的地区有关系,每一 个模型都只是客观上反映了进行模型修正的这些地区,而事实上 由于各个地区,各个不同的城市,其地物地貌有着很大的不同, 特别在我国,地域广阔,地理类型多样,各地的地形地貌千差万 别,这就决定了当要把一个模型应用到其他地区时,必须对模型 的一些参数进行修改,也就是需要模型校正工作。
第二部分:模型校正的必要性
校正前后的误差对比
未经校正的模型预测误差普遍在20dB左右,校正后的模型预测误差大部分都 在10dB以内。
第二部分:模型校正的必要性
模型校正的意义
有利于对一个新的服务覆盖地区的信号进行仿真预测 可以大大降低进行实际路测所需的时间、人力和资金 可以为网络规划提供有力的依据 可以对现有网络的信号覆盖情况进行分析,为网络的优化提 供重要的参考依据 可以节省大量的基站建设、运行维护成本 可以提高网络的服务质量
第一部分:传播模型介绍
Cost231-Hata模型
L(Urban) 46.3 33.9 log F 13.82log Hb (44.9 6.55log Hb) log d a( Hm) Cm
其中,L(Urban)为平坦市区的中值传播损耗(dB) F为频率,范围1500MHz-2000MHz Hb为基站天线高度,范围30-200m Hm为移动台天线高度,范围1-10m d为传播距离,范围1-20km a(Hm)为移动台天线修正因子 Cm = 0dB,对于中小城市、郊区 Cm = 3dB,对于大城市
背景知识
快衰落和慢衰落
衰落
慢衰落在几十个波长的长度上呈现比较慢的变化 趋势、快衰落则是叠加在其上的快变化成分
第一部分:传播模型介绍
传播模型表征的是在某种特定环境或传播路径下电波的传播损 耗情况 。其主要研究对象是传播路径上障碍物阴影效应带来的慢 衰落影响。 在传播模型研究方面主要有如下两种流派: ——直接应用电磁理论计算的确定性模型 ——基于大量测量数据的统计模型,又称为经验模型
第一部分:传播模型介绍
规划软件中标准宏小区传播模型
Ploss=K1+K2logd+K3(Hms)+K4log(Hms)+K5log(Heff)+
K6log(Heff)log(d)+K7diffn+Kclutter
Ploss: 路径损耗 (dB) d: 基站到移动台之间的距离(km) Hms: 移动台所在地面上的高度(m)。 Heff: 基站天线的有效高度(m)。 Diffn: 使用Epstein Peterson、Deygout或Bullington的 等效刃形衍射方法计算的衍射损耗。
无线电波传播方式
的 挡 直射:自由空间传播; 反射:在电波传播的路径上有一个体积远大于电波波长 物体,电波不能绕射过该物体; 绕射:在发射机与接收机之间有边缘光滑且不规则的阻
且
物体,该物体的尺寸与电波波长接近,电波可以 从该物体的边缘绕射过去; 衍射:当电磁波的传播路由上存在小于波长的物体、并
第一部分:传播模型介绍
传播模型分类
平坦地面宏蜂窝电波传播模型 Okumura-Hata COST 231 General Model 丘陵与山地 Egli 微蜂窝电波传播模型 Walfish-Ikegami Ray-Tracing 室内覆盖电波传播模型
第一部分:传播模型介绍
Okumura-Hata 模型
L(Urban) 69.55 26.16log F 13.82log Hb (44.9 6.55log Hb) log d a( Hm)
其中,L(Urban)为平坦市区的中值传播损耗(dB) F为频率,范围150MHz-1500MHz Hb为基站天线高度,范围30-200m Hm为移动台天线高度,范围1-10m d为传播距离,范围1-20km a(Hm)为移动台天线修正因子
第一部分:传播模型介绍
两种模型的比较 确定性模型适合室内或微小区的模型预测,但由于其 应用比较复杂,计算量很大,所以目前较少使用,比 较有代表性如射线跟踪法; 统计模型适用于宏蜂窝信号的预测,它的研究历史悠久 是一种比较成熟的技术,它得到了包括国际电联(ITU)、 欧洲电信标准化组织(ETSI)以及许多著名通信厂商的 认可与采用,目前比较著名的,应用较广泛的模型大 多是统计模型,比如 Okumura模型、Hata模型、Egli 模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