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前儿童发展概述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环境决定论
• 论点:儿童心理的发展是环境教育的机械作用的结果。 • 代表人物:华生
“给我一打健全的儿童,我可以用特殊的方法任意地加以 改变,或者使他们成为医生、律师、艺术家、豪商,或者 使他们成为乞丐和盗贼,无论他的天资、爱好、脾气以及 他祖先的才能、职业和种族……”
二因素论
• 遗传决定论和环境决定论因其明显的片面性和绝对性而难 以服人,后来,人们提出了各种折中的观点,这些观点后 被统称为“二因素论”。
客观因素和主观因素的相互作用
• 主客观因素的相互作用是双向的 • 主客观因素相互作用的循环始终伴随着儿童心理
发展的全过程 • 主客观因素的相互作用是在活动中实现的
活动的作用
儿童心理是在活动中产生发展并表现出来的 儿童心理内部矛盾是在儿童活动中产生并转化的 游戏是促进幼儿心理发展的最好的活动形式
同伴交往的作用
猪孩
1983年在中国辽宁,发现了一个9岁猪孩王显 凤。由于特殊的家庭情况,她从小与猪为伍,吃 猪奶,学猪爬,模仿猪的动作行为,形成了许多 猪的习性。对其进行智力鉴定,智商为39 。经 过教育,其智商提高到68。
美国小女孩基尼
基尼是美国加利福尼亚州的一个小女孩。她母亲 双目失明,丧失了哺育孩子的基本能力;父亲讨厌 她,虐待她。基尼自婴儿期起就几乎没听到过说话, 更不用说有人教她说话了。除了哥哥匆匆地、沉默 地给她送些食物外,可以说,基尼生活在一间被完 全隔离的小房里。
自然实验法
• 自然实验法的特点在于,实验的整体情境是自然 的,但某种或某些条件是有目的有计划加以控制 的。即在儿童的日常生活、游戏、学习和劳动等 正常活动中,创设或改变某种条件,来引起并研 究儿童心理的变化。
• 自然实验法的优点是使儿童在实验过程中心理状态 比较自然,而研究者又可以控制儿童心理产生的条 件。
她严重营养不良,胳臂和腿都不能伸直,不知道 如何咀嚼,安静得令人害怕,没有明显的喜怒表 情。基尼3岁被发现后,被送到了医院。最初几个 月,基尼的智商得分只相当于l岁正常儿童。直到 l3岁,都没有学会人类语言的语法规则,不能进行 最基本的语言交流。据调查分析,基尼的缺陷不 是天生的。
早期隔离(剥夺)实验
• 成熟对儿童心理发展的具体作用是,使心理活动出现或发 展处于准备状态。若在某种生理结构和机能达到一定成熟 时,只要适时地给予适当的刺激,就会使相应的心理活动 有效地出现或发展。如果机体尚未成熟,那么即使给予了 某种有效刺激,也难以取得预期的效果。
• 格塞尔 双生子爬梯实验
• 一对双生子T和C从不同开始学习爬楼梯。 T从出生后第 48周起接受训练,每天练习10分钟,连续练6周。 C则从 出生后第53周才接受训练,每天练习相同时间。结果是C 仅练习了2周,就赶上了T的水平。 说明学习依赖于成熟所提供的准备状态。
遗传决定论
• 概念:强调遗传在心理发展中的作用,认为个体的发展及 其个性品质早在生殖细胞的基因中就决定了,发展只是这 些内在因素的自然展开,环境和教育仅起一个引发的作用, 而不能改变它。
• 代表人物 • 高尔顿 家谱调查“遗传定律” • 霍尔“一两的遗传胜过一吨的教育”
• 高尔顿选出977个英国名人,包括政治家、法官、军官、 文学家、科学家和艺术家等,调查他们的亲属,了解有多少 人也同样出名,结果发现他们的亲属中有332人也是名人; 另外,他又调查了977个普通人,结果看到普通人的亲属中 只有1个名人。
• 用实验法,特别是教育心理实验法研究学前儿童时,常用实 验组和控制组(或称对照组)相对比。通过两组比较,测查这 种特殊措施(自变量)对因变量的影响。但是,在实际生活中, 这种对比只能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假设的自变量的作用。因为 事实上在实验过程中影响儿童心理的因素是复杂的,并不像 理论上设想的那样,只有一个自变量在起作用。
水平和方向 •微观的社会环境是影响儿童心理个别差异的最重要的条件
•社会环境能使遗传所提供的心理发展的
可能性变为现实
•社会环境,首先指的是社会生活条件,它不同于动物 生活的环境。人的后代如果脱离了社会环境,那么即便 遗传提供了儿童心理发展的可能性,这种可能性也不会 变为现实。
狼孩
1920年,一个名叫辛克莱的收师在印度加尔各答
社会因素
• 社会环境能使遗传所提供的心理发展的可能性变为现实 • 社会环境,首先指的是社会生活条件,它不同于动物生活
的环境。人的后代如果脱离了社会环境,那么即便遗传提 供了儿童心理发展的可能性,这种可能性也不会变为现实。
社会因素
•社会环境使遗传所提供的心理发展的可能性变为现实 •宏观的社会环境和教育从根本上制约着儿童心理发展的
主观因素
影响儿童心理发展的主观因素,笼统地说包含儿 童的全部心理活动。具体地说,包括儿童的需要、兴 趣爱好、能力、性格、自我意识以及心理状态等。其 中,最活跃的因素是需要。
主观因素
儿童心理发展的根本原因是儿童心理的内部矛盾。 是儿童主体和客观事物(客体)相互作用的过程中, 即在儿童不断积极活动的过程中,社会和教育向儿童 提出的要求所引起的新的需要和儿童已有的心理水平 或心理状态之间的矛盾。这个内部矛盾也就是儿童心 理不断向前发展的动力。
• 二因素论认为发展是由遗传和环境两个因素共同决定的。 二因素论合理地对遗传和环境各自所起的作用给予应有的 地位,但只有把二者看作相互孤立存在的因素,没有揭示 出它们之间的更为复杂的关系。
相互作用论
这是目前影响较大的一种观点,不仅承认遗传和环 境在儿童心理发展中的作用,而且指出了二者之间 的相互作用。认为遗传对心理发展作用的大小依赖 于环境的变化,而环境作用的发挥,也受到遗传限 度的制约。
• 提供人类心理发展的最初自然物质前提 • 奠定儿童心理发展个别差异的最初基础
美国教育心理学詹森: 儿童与亲生父母的智商相关高于与养父母的; 异卵双生子与一般兄妹间的智商相关相似; 同卵双生子的智商相关最高。 遗传关系越近,智力发展越相似。
生物因素 ——生理成熟
• 生理成熟指身体生长发育的程度或水平,也称生理发展。
在实验室孤独长大的猴子和野生猴子(有母亲和伙伴) 的行为有很大不同。实验室长大的猴子(失去母爱)常常 只是呆呆地坐着,两眼直视,有生人接近时,不会像野生 猴子那样对生人做出恐吓或攻击性行为,而只是自己打自 己,甚至撕咬自己,极大地损害了社交行为的发展。
生物因素和社会因素的相互制约
遗传决定论和环境决定论 二因素论 相互作用论
• 国际上已有一些较好的婴幼儿发展测验量表,如格赛尔成熟量 表(1938),贝利婴儿发展量表(1969),韦克斯勒学前和小学智 力量表(1967)等等。我国早在1924年已有陆志韦修订的《中国 比纳西蒙智力测验》,1936年进行了第二次修订,1982年吴 天敏作了第三次修订,该修订本名为《中国比内测验》。近年 来,各地还有一些对其它量表的修订。
实验法
对学前儿童进行实验,就是通过控制和改变儿 童的活动条件,以发现由此引起心理现象的有规律 性变化,从而揭示特定条件与心理现象之间的联系。 常用的实验法有两种:实验室实验法和自然实验法。
实验室实验法
• 实验室实验法是在特殊装备的实验室内,利用专门的仪器 设备进行心理研究的一种方法。
• 实验室实验法最主要的优点是能够严格控制条件,可以重 复进行,可以通过特定的仪器探测一些不易观察到的情况, 取得有价值的科学资料。
三、影响儿童心理发展的因素
一、客观因素 (一)生物因素
1. 遗传因素 2. 生理成熟 (二)社会因素 (三)生物因素和社会因素的相互作用 二、主观因素 三、主客观因素的相互作用
生物因素 ——遗传因素
• 遗传素质是指遗传的生物特征,主要指那些与生俱来的解 剖生理特点,如机体的构造、形态、感官和神经系统的特 征等。
调查访问法
• 是研究者通过家长、教师或其他熟悉被查儿童的人,以了解 学前儿童心理的方法。
• 用实验室实验法研究幼儿心理的不足之处,在于幼 儿在实验室环境内往往产生不自然的心理状态,由 此导致所得实验结果有一定局限性。特别是研究一 些复杂的心理现象,如幼儿活动的特点等问题,就 比较困难。
注意事项
•1.幼儿心理实验室内的布置,应尽量接近幼儿的日常生活环境。 •2.对幼儿的实验室实验可通过游戏等幼儿熟悉的活动进行。 •3.实验开始前要有较多的准备时间,使幼儿被试熟悉环境和熟悉 主试。 •4.对幼儿的实验指导语,要用简明的语言和肯定的语气。 •5.实验进行过程应考虑到幼儿的生理状态和情绪背景。 •6.实验记录应考虑到幼儿表达能力的特点。
学前儿童发展概述
学前儿童发展
一、婴幼儿发展的涵义 二、学前儿童心理发展进程的基本特点 三、影响学前儿童心理发展的因素 四、研究学前儿童心理的基本方法
一、婴幼儿发展的涵义 发展是指个体成长过程中生理和心理两 方面有规律的量变和质变的过程
二、学前儿童心理发展进程的基本特点
• 1. 发展具有方向性和顺序性 • 2. 发展的高速度 • 3. 发展具有不均衡性和整体性 • 4. 发展既有连续性又有阶段性
• 促进儿童认知的发展 • 增强儿童社会认知和社会技能 • 满足儿童的归属和爱的需要以及尊重的需要 • 促进良好的个性和道德品质的形成
四、研究学前儿童心理的具体方法
• 掌握观察、谈话、作品分析、实验等基本研究方 法,能运用这些方法初步了解幼儿的发展状况和 教育需求。
wenku.baidu.com察法
• 概念:运用观察法了解学前儿童,就是有目的、有计划地观察 学前儿童在日常生活、游戏、学习和劳动中的表现,包括其语 言、表情和行为,并根据观察结果分析儿童心理发展规律和特 征。观察法是学前儿童心理研究的最基本的方法。
• 自然实验法的缺点是:由于强调在自然的活动条件 下进行实验,难免出现各种不易控制的因素。
教育心理实验法
• 教育心理实验法是自然实验法的一种重要形式。这 是把学前儿童心理的研究和教育过程结合起来的一 种方法。其重点在于比较不同的教育条件对儿童心 理发展的影响,揭示学前儿童心理发展的潜能,从 而为教育改革服务。
注意事项
•1.制订观察计划时必须充分考虑观察者对被观察儿童的影 响。尽量使儿童保持自然状态。 •2.观察记录要求详细、准确、客观,不只要记录行为自身, 还应记录行为的前因后果。 •3.由于学前儿童心理活动的不稳定性,其行为往往表示出 偶然性,因此对学前儿童的观察一般应反复多次进行。对 学前儿童行为的评定容易带有主观性,因此经常需要两个 观察者同分别评定。
附近发现两个出生后即被狼叼进狼窝喂养的女孩。大 的七八岁,小的约两岁,小的很快死去。“狼孩”不 会说话,只能发出单调的声音,习惯用四肢行走,用 双手和膝盖着地歇息,害怕强光,见人恐惧、紧张; 白天睡觉,夜间潜行,午夜嚎叫;喜吃生肉,不吃素 食。
一定要把生肉鲜血淋淋地扔在地上,用手和牙齿撕咬 着吃……总之,不具备人的正常行为。智力落后,7岁 多只具有相当6个月婴儿的水平。经过训练,4年后学 会6个词,7年学会45个词,17岁死去时,没有真正学 会说话,不能适应直立行走,快跑时还需要用四肢。 只相当于3-4岁幼儿的智力水平。
• 测验也可以是有关个性方面的,称为“人格测验”。
注意事项
• 1.对学前儿童的测验都是用个别测验,不宜用团体测验 • 2.测验人员必须经过专门训练 • 3.切不可仅以任何一次测验的结果作为判断某个儿童发展
水平的依据
测验法的优点是比较简便,在较短时间内能够 粗略了解儿童的发展状况。
测验法也有严重缺点,比如,测验所得往往只 是被试完成任务的结果,不能说明达到结果的过程; 测验只做量的分析,缺乏质的研究;测验题目很难 同时适用于不同生活背景的各种儿童,等等。
测验法
测验法是根据一定的测验项目和量表,来了解 儿童心理发展和水平的方法。测验主要用于查明儿 童心理发展的个别差异,也可用于了解不同年龄心 理发展的差异。
测验的目的是以同样的刺激看反应的不同。运用测验量 表就是为了确定测验时所提供刺激的严格的一致性。编制测 验量表需要经过“标准比”过程,制定固定的测验题目、测 验程度、用具和计分方法,从大量数据中取得年龄常模。对 儿童进行测验时,以被测儿童得分和常模相比,得出表示其 发展水平的分数。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